無限復活的魯路修

Moyashi
4 min readFeb 19, 2019

「Code Geass 叛逆的魯路修」劇場版四部曲最後一部,在 2 月 9 日於日本上映。相對於前三集只是流於電視版的總集劇情,以「復活的魯路修」為名、打著新內容旗號的第四集最惹人注目。雖然前三集為濃縮 50 集電視版的內容,劇情已有改動,所謂的「後日談」當作平行世界就好了。魯路修本人有沒有復活,以及劇場版主要劇情非本文討論內容,恐懼劇透者請安心食用。

說到底這套作品也是筆者中學時期的回憶,在上映幾日後已入場觀看。省去劇透,從純粹個人觀感而言,這套電影絕對稱不上優秀,起碼比不上電視版的水準。這是一套用「復活」作賣點,為了拍而拍的賺錢之作。目的是為「Code Geass」品牌敲下鐘聲,讓系列繼續擴充下去。對,我相信之後還會有後作,反正劇場版結局留了尾巴。

利用主要角色的死亡與復活製造討論,刺激作品銷售成績,這種行銷手法長賣長有。這一招美國英雄漫畫早已用到爛,要數出哪一個角色沒有死過/復活過,恐怕甚是困難。到了這一步,「角色」已經超越了「作品」本身,故事本身在說甚麼再不是重點,甚至可以說「角色」就是「作品」的全部。

筆者並非批評「Code Geass 系列」沒有故事,即使用最嚴格的標準看待,電視版第一季也是非常出色的。情況有如「蝙蝠俠」的故事被重置了無數次,衍生了無數的電影、遊戲與動畫。縱然我們可以說 Christopher Nolan 的三部曲很好看,但無法否認「蝙蝠俠」已經變成一個品牌。在特定的框架下,可以套上任何的故事。「哆啦 A 夢」與「蠟筆小新」也是差不多的性質,主線故事基本上不存在,我們只可以評論特定的單元故事、或者部分的情節。話說回來,魯路修與蝙蝠俠也真的有相似之處,起碼他們是一樣的「黑」。

在現代的影視消費文化中,「作品」與「角色」成為個別的討論問題,似乎很難綜合地討論。在極端的情況下,「故事」本身都不再存在,只剩下「角色」本身,例如「POP TEAM EPIC(ポプテピピック)」。當「角色」成為「品牌」這種現代商業工具時,單純「作品」的框架已經無法處理其生產與消費的現象。雖然「爛尾」可以粗暴地描述多數的情況,但無法達到「討論」的目的。

賣角色的行銷策略令作品中心的觀眾產生反感,因為純粹消費「角色」使作品的結構變得支離破碎,故事成為副產品,這種情況或者可以用「膚淺」和「爛尾」等用語形容。但只圖消費角色的人不是這樣想,「角色愛」大於一切。於是文藝評論寸步難行,無論提出任何意見,反方都可以用「不喜歡就不要看」來反駁。當接受文化只是一種消費選擇,「文化評論」就成為人身攻擊,因為所謂「文化」的背後除了個人外就甚麼都沒有。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起碼筆者很難相信數十萬人一起消費同一個角色十年,而背後甚麼都沒有。之不過這種「甚麼」變得多元,只可以在特定的語境中評論,降落成萬千「詮釋」之一。正如魯路修的復活,之後也可以再死再復活。今天的詮譯會在明天變質,評論與作品的食用限期一樣的短。

--

--

Moyashi

流亡廢青,專業生產二氧化碳,業餘做研究,主攻媒體、記憶與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