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少女|音樂劇觀後感

用「傳統故事結構」詮釋「今代性別氣質」議題。

鄭凱文
魔術治療師 — 鄭凱文Kevin
7 min readJan 28, 2020

--

▌前言

翻轉你想像中的傳統花木蘭。

之前就久聞這部經典音樂劇,不過據說已經封箱演出,很慶幸有公視表演廳這個電視節目,能夠再次欣賞這齣作品,我觀看的版本是第三次重製版本,也就是李千那周定緯「竺定誼」領銜主演的版本。

這齣音樂劇也是台灣首次到新加坡,以定目劇的形式連續演出36場次,最後再回到台灣第四度加演的作品,可見評價之高,讓我觀看前就有很大的期待。

木蘭少女是由台南人劇團瘋戲樂工作室共同製作的音樂劇,編劇「 蔡柏璋」、導演「 呂柏伸」、作曲「王希文」聯手打造,首次合作為第二次重製版本(2011年),在網路上都還能夠找到完整演出,有興趣者不妨前往觀看囉。

從左至右依序為竺定誼、李千那、周定緯。

▌前情提要

以歷史架構來呈現木蘭代父從軍的經過,不如同過去制式的傳統情節,更多的是現代觀點的呈現,不為孝順而從軍,而是為改變一成不變生活而從軍,希望在不同的環境裡找尋自我。

女扮男裝的木蘭化身「木男」,竟同時迷倒青梅竹馬和將軍? 上演一段「安能辨我是雄雌」的三角愛情故事,過程中用幽默的過程討論兩性差異、性別氣質、家庭倫理、霸凌等當代議題。

傳唱千古的代父從軍,竟是一場美麗的錯誤,然而最終的導向會是什麼樣的局面?就讓大家親自去欣賞囉!

▌觀劇體驗

電視觀看

這次觀看不同於以往親臨現場,主要是透過公視三台的「公視表演廳」欣賞,剛好適逢過年檔期,這次從小年夜至初五連續播出八檔劇作,因為目前台灣音樂劇幾乎是很少重製,所以要再次現場觀賞作品,通常是不太有機會的,很慶幸有這樣的節目。

跟大家分享我的經驗,因為播出為每日早上十點,通常不一定有時間觀看,所以我是使用機上盒的預約錄影,等到有空檔時再去欣賞,不過都有綁定只有錄影該機可播放,因為有數位版權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DRM)唷!

不過就像看演唱會一樣,現場的氣氛渲染以及氛圍,絕對是無法比擬的,但是好處是可以重複段落,以及加入一些訪談,能夠更了解創作者的思維。

我使用的是「數位天空」機上盒,搭配附贈500G硬碟。

劇情發展

我在觀看劇情前導介紹時,編劇「蔡柏璋」提到這是他目前最喜歡的重製版本,而我也挺同意這個說法,因為這齣是少數能夠連續好幾年演出的劇作,這樣才有足夠的回饋量能來調整。

這齣木蘭少女雖然是傳統故事,但劇中諸多情節都能夠與現代有所連結,懇親大會、霸凌事件、性別氣質等,有些口白非常直白,就像是現代人的打鬧對談,甚至有髒話出現在這部中國傳統故事,顛覆過去的想像。

使用具有娛樂性質的音樂喜劇,來點到略為嚴肅的「同志」議題,過程中充滿玩味但又寫實,就是現實當中真的會出現的言語及霸凌,也有許多關於歧視會出現的詞彙及玩笑,在充滿笑料當中又是那麼的貼近生活。

演員表現

「李千那」飾演女主角「木蘭/木男」,我認為有演活角色的個性,不同於過去比較陽剛的傳統木蘭,反而是充滿青少年煩惱的一般女孩,不過關於演唱部分,可能因為音樂劇與一般流行演唱不同,會覺得她聲音較薄及吃力,無法支撐有厚度穿透力的曲目。

「周定緯」飾演將軍「 簡淳榭」,我近期看了不少音樂劇都有周定緯出現,感覺他在這個領域也深耕了一些時日,我認為他的表演都蠻穩定的,也有演出這個角色溫暖深情的本質,以及對於性別戀情的疑惑。

「竺定誼」 飾演青梅竹馬「蔣貫甫」,上次看到他表演是在「台灣有個好萊塢」,因為是科班出身,表演下來感覺上都很專業,不知道是角色設定還是劇情推進,不會讓我對他有很深的印象。

我最驚豔的是飾演蔣貫甫妹妹的鍾琪,除了聽到歌唱當下就很有感受,再來是角色的個性鮮活,每一個趣味的環節都能讓人捧腹,很有印象的演出。

深刻情節

一、風箏的意涵

劇中木蘭最喜歡的休閒就是「放風箏」,風箏必須「逆風」才有辦法飛起來,風箏也像是木蘭的自我投射,想要找尋自我的價值,剛好因勢(代父從軍)而離開家鄉崇德村,劇情中也可以看到木蘭在兩次的逆風過程有了很大的轉變。

「逆風」如同改變以往既定形式,勢必面臨更多挑戰,然後如果沒有這些挑戰,何來翱翔天際的風箏呢?

二、玩味的文字

有一個段落是把玩「木蘭詩」的詩詞, 善用「唧唧復唧唧」的音韻感,不斷轉換曲目的文本,設計出 「擠擠復擠擠」、「雞雞復雞雞」、「起起復起起」、「醒醒復醒醒」等,並透過走位的轉換及調度,呈現出所需要的畫面,讓人印象深刻。

三、幽默的共鳴

雖為傳統故事的架構,但是有許多改編後,於現代仍有所共鳴的情節,例如 《可否請你幫我撿個肥皂?》的現代象徵意義,以及多處情節與真實當兵的雷同,許多口白如同現今打鬧的口語,除了用更為輕鬆的態度欣賞,也與觀眾產生更多的連結。

四、寓意的設定

這齣劇有一幕《不一樣又怎麼》演出陰柔男性有何謂不同?應該要活出自我的部分,這部分讓我很感動,因為在求學生涯中,的確會有這樣的同儕出現,但是許多時候因為不懂事,會出現言語霸凌現象,而我也有好朋友是屬於陰柔的氣質,更能深刻體會到這段關於身分認同的情節,畢竟每個人都是那麼的獨一無二,孰有優劣之分呢?

另一幕是關於「同性戀/雙性戀」的主題,將軍對屬下花木蘭產生莫名的情愫, 究竟將軍愛的是木男還是木蘭,上演「安能辨我是雄雌」的戀情,留下許多想像,然而這中間的矛盾心理過程,似乎說明「同志」族群曾經面臨的心路。

▌觀後感

楊力州導演:「將嚴肅議題包裝在可口的糖衣之下,讓觀眾無意間吞下後,慢慢在心中醞釀、發芽,是他目前最好的方式。」

這是一齣超越我對音樂劇場想像的劇本,以傳統民間故事的架構,代入了現代嚴肅敏感的話題,使用具有娛樂的敘事融入。

即便編劇蔡柏璋提到此劇不是為「社會價值」出發,進劇場最主要就是「娛樂」,但我認為能產生一些漣漪,多了一層想像與討論,那就有了它更多的意義所在。

此劇是完成度高的經典華文作品,經過了多次演出後的調整修改,有了更多細緻的內容,很可惜因為市場環境下已封箱演出,期待未來更多具有創意的劇作出現,觸及更多的觀眾走進劇院,感受並且體驗故事的魅力。

謝謝你的閱讀!我是鄭凱文。
我是一名職能治療師/魔術師/簡報老師。
喜歡研究不同領域的美好事物,誠摯邀請一同交流學習!📒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留下 Private Note 或留言給我!📒
👏1下--------給我一點鼓勵。
👏2~10下-----文章對你有幫助。
👏50下-------有興趣看「觀劇心得」相關的分享。

--

--

鄭凱文
魔術治療師 — 鄭凱文Kevin

喜歡魔術、劇場、展覽、閱讀,分享個人所學所聞,工作邀請:c44553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