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记者终究要被淘汰吗?

2019-12-16 12:14
湖南

导读

1.    算法新闻存在信息传播失范的现象

2.    武器与人的比拼,谁胜谁负

3.    消失的并非记者,而是不适应发展的人

作者:陈秋利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在电影《流浪地球》中,引航者空间站中的人工智能Moss让人印象深刻,它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拥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对领航者号空间站人员的行为进行监控、分析,还能随时拿到宇航员想要得到的信息。

其实,从自动化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到家庭中天猫精灵、小艾等智能家电,人工智能的应用在我们生活中已经屡见不鲜,在新闻传播领域也不例外。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算法新闻、AI主播等人工智能黑科技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如,2015 年,在由腾讯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 生产的稿件《8月CPI 涨2%创12个月新高》中,其中的数据援引处与数据分析,已经达到真人稿件的水平;中国新华社推出了可以全天24小时工作的英语“人工智能”主播,其声音、表情和动作几乎达到真人主播的效果。

更有人预言机器人在不久的将来会代替人类成为新的劳动力。我记得在我第一次去报社实习的时候,报社的老师跟我提到,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写稿已经实现,记者将会面临“失业”危机。

当时,我不以为然,怎么可以怀着满腔的新闻热血和新闻理想,终于走到了这一步,然后突然告诉我,这个社会已经不需要记者了呢?带着疑惑了愤懑,我决定接下这个选题,给自己的心里留下一个答案。

一、算法新闻存在信息传播失效现象

人们会有这种想法,情有可原,毕竟人工智能的出现确实降低了新闻报道的生产成本,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效率,但是算法新闻等人工智能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还有着较大局限性。

>>>>

流水线下的新闻“产品”而非新闻作品

倘若有一天,媒体机构就像一所工厂里的流水线一样,每天用算法程序生产出换汤不换药的新闻,你还会想要点进去吗?

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它之所以能够吸引我,一方面是因为它的标题能够抓住我的眼球,引起我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内容、叙事方式、语言表达能够引起我的情感共鸣。

而算法新闻只能够通过对已知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哪怕再详细,对我来说都只是一堆数据的堆砌。

如上文提到的,在四川九寨沟地震时,算法新闻在短短25秒的时间内根据数据写出500余字的新闻稿。在时效性上,算法新闻拥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观察这篇稿件,会发现算法只能将地震的关键信息毫无感情地罗列出来。

也许有人会说,算法机器人可以通过学习不同报社、不同记者的写稿风格,从而生成更多的模板,可以进一步弥补机器人写作生硬或者辞藻堆砌的不足。

机器人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这我并不否认。但是即便他学习得再多,也都是一个没有情感的机器,它所得出的报道也只是一个依赖于程序模板而“堆砌”数据的信息收集报告罢了。

一则优质的新闻,从选题策划、采访、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各个方面都是灵活的,都离不开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形式是主观的,但是内容是客观的,因此这里的主观能动性与新闻的客观性并不冲突),受众更能接受什么体裁的报道形式?哪样的描写更能还原事件?怎样的叙述能够既体现公平又不缺乏思想?这些都是记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因为新闻报道是围绕人的活动而展开的,因此其中必须体现人文关怀。

新闻不是产品,而应该是作品。

>>>>

过分的技术依赖使新闻客观性受限

在生活中,我们都懂一个道理,公开透明方能体现公平公正。而在算法新闻中,程序算法往往是普通人难以接触到的。为此,我们可以对算法本身是否客观、公平而发出质疑。

算法新闻的客观准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算法设定是否科学、数据采集是否全面、数据质量是否可靠等。

倘若一个看似中立、客观的算法程序,其在制作的过程就已经被程序员在有意或无意中赋予了的种族、性别等偏见的口令,而其得到的结果正是程序员意料之中的,那么这则程序在执行任务时,就会带有一定的偏向性,这就是所谓的“算法偏见”。

举个例子,有用户在 Google 输入关键词“三个黑人少年”时,Google 搜索结果自动呈现的照片中大都是消极晦暗、甚至与犯罪新闻相关的黑人,而输入 “三个白人少年”之后的搜索结果呈现的照片大都是青春活力、积极阳光的白人少年。

从Google的算法设定可以看出,只依赖算法技术,并不能保证数据的客观性,来自于现实社会的偏见依旧会通过程序算法的设定在网络世界重现。

而算法新闻也是如此,倘若有心之人操纵、串改,让其“偏见”隐藏在看似客观公正的算法之中,那么算法新闻的客观性就会受到威胁和挑战。

此外,我们如何保证程序收集到的数据就能一定能代表客观事实?倘若,某些机构、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对某些数据做了隐瞒,缺少了记者的调查与核实,算法新闻的报道就不具备权威性。

另外,从受众的角度上看,算法同质化的推送会让受众陷入“信息蚕茧”,影响受众对社会认知的客观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成爆炸式增长,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但实际上,我们的精力有限是有限的,往往只会选择离自己最接近或者感兴趣的信息。

而由于算法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依据是用户的相关性,比如用户的喜好,好友等比较隐私的信息,算法一旦通过数据收集,得到了我的兴趣点,算法会想方设法的 “迎合”,给我们源源不断地推送类似的信息。

>>>>

媒介伦理失范责任谁来承担?

新闻记者在被人民赋权的同时,也决定了他们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的性质,同时,其也受法律的严格约束。

但是正如上文所提到的,算法新闻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而当算法新闻出现报道失实、算法偏见或者数据错误的时候,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呢?是技术的开发商,还是程序员,又或者是平台的管理者?在这一块的究责问责上,我们的法律还没有准确的界定。

二、武器与人的比拼,谁胜谁负

2015年5月份,为了测试机器人和记者谁能写出更好的报道,NPR(美国国家公共电台)驻白宫记者、前任商业记者Scott Horsley(NPR公认的写作好手)就和WordSmith进行了一场写稿比赛。

Scott和写作机器人同时根据 Denny’s餐饮公司推出财报来撰写新闻报道,采用秒表计时,最终比拼速度和质量。最后,机器人写好稿件只花了2分钟,而Scott则花了7分钟。而在NPR发起的投票中,截止发稿前,机器人获得了912票,而Scott的文章获得了9916票。可见,在质量方面,人类记者似乎更占优势。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到,大部分的人们更倾向于记者所写的新闻报道。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记者是站在人的角度出发的,记者所掌握的信息不仅只有,还有他对这家餐厅的认识和了解,以及顾客对餐厅的评价,同时,他还可以观察,把现场的情况加入都报道里边,从而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WordSmith(机器人)虽然也能够在段时间内进行数据的对比和分析,但是,它始终只是一台机器,算法没告诉它要采访,也没有给它观察的条件,它只能根据已有的信息,依据程序进行构建和编排。

新闻与文学创作不同,它需要讲究客观性、真实性和时效性,与分析报告也不同,它涉及到选题创意,还要会讲故事,能够通过社会的表面事件去挖掘背后的真相,需要批判性的思考,和一定的判断力。

就拿最近南方周末对北大某研究生的报道而言,不同的人,不同的新闻媒体,也会从不同的角度针对这个事件进行分析和探讨,但究其根本,大家的初心都是想通过这件事情去挖掘真相,揭露隐藏事件背后的社会问题。

我认为,简单地讨论算法新闻和传统新闻的地位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算法新闻具有时间上的优势,而传统新闻具有内容上的优势。那不如将二者结合,取长补短,通过算法新闻来获取线索,记者在根据线索及时地有价值的新闻事件进行调查、核实,从而创作既能接受人民和时间考验,又耐读引人深思的新闻作品。

三、消失的并非记者,而是不适应发展的

在时代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显然不可逆转。但是要明确一点,人工智能的出现,从来都不是为了取代人类,而是将人类从基础、枯燥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优化人类的工作和生活,让人类有精力、有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所以,我们就可以安于现状了吗?当然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种优胜劣汰的残忍法则也同样适用于职场。

想想,基础的、重复的工作已经被机器人做完了,倘若我们仍然执着于一开始收集数据整合成报道的水平,而不去做更深入的、与思想性的报道,固步自封,不能与时俱进,那么我们依旧会被时代所抛弃。

在这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才不被社会淘汰和抛弃呢?我为此做了几点思考。

其一,提升新闻能力素养。与机器人相比,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深度报道中更占优势。记者并不是新闻的搬运工,他需要根据了解事件的前因后  果,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在权衡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同时,用巧妙的构思技巧和简介、顺畅的语言记录事件的进展,达到传递人文关怀,引起读者共鸣,响应社会需求的效果。

其二,顺应时代发展,发挥人机协作优势。工具之所以被发明出来,是因为它能够优化人类的生活。既然写稿机器人已经被发明出来了,就不要排斥它,将它用起来。将其通过数据分析到的信息当作线索,记者可以在此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调查、核实和分析。

智能时代,有人在创造未来,也有人面临淘汰。顺“时”者昌,逆“时”者亡,这很公平。在这个社会,每个人都必须要为实现自身价值而不断地奔跑,新闻工作者亦是如此。

机器人的出现,并不妨碍他们在战火纷飞的时刻,扛着“长枪短炮”,记录报道战场详细情况;也不妨碍他们在天灾面前,成为“最美逆行者”中的一员,前往灾难现场记录人间真情;更不妨碍他们在社会的黑暗和毒瘤面前,勇于替公众发声。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总有人会被淘汰,但是怀揣新闻理想并为之奋斗的新闻工作者们,会一直存在。因为社会依旧需要那些有思想、有温度的他们。

 参考文献

[1]蔡梦虹.技术化时代信息传播失范与媒介伦理建构[J].青年记者,2019(32):22-24.

[2]张悦.算法在新闻实践过程中的伦理问题[J].三明学院学报,2019,36(05):82-87.

[3]郭小平,秦艺轩.解构智能传播的数据神话:算法偏见的成因与风险治理路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09):19-24.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记者核心能力

南方传媒书院 陈安庆

媒介融合催生全能型记者, 要善于上蹿下跳,资源整合,耳朵要多听,眼睛要多看,脑子要多想,手要多记,找资料、列提纲、整录音。如何找人的能力,文本、视频、音频和播报的交互能力。

1、发现力新闻捕捉能力、鉴别能力

2、新闻核实能力

3 全媒体采、写、编、评、播能力

4 质疑精神和多元思考能力

5 数据信息运用和分析能力

6 资源整合力:网络搜集新闻素材的能力

7 创新力:创意策划能力

8 叙事文本方式的转变力

9、优秀的口头表达能力

10 、网络软件和视频剪辑软件使用能力

 

南方传媒书院院长陈安庆采编谏言

■ 好新闻是跑出来的,好记者是苦出来的。要多跑、多问、多想。脚板底下出新闻,汗水永远是写作的墨汁。

■ 打电话、聊微信绝对替代不了身入新闻一线,细节、感情是坐在办公室里编不出来的。我们要有荣誉感,对得起自己的饭碗。

■ 不动脑子想问题不行,不找好角度切入不行,选题不典型不行,稿件不生动不行,现场感不强不行,采写没有细节不行,稿件没有感情不行!

■ 只有勤于学习、钻研、思考、总结、笔耕,摒弃浮躁、功利、浅薄,才能安心甘坐冷板凳,静心写出像样文章。

■ 媒体是社会的“瞭望哨”,记者是社会的良心。接触到社会的一些阴暗面,假恶丑,记者不仅对这些东西要有“免疫力”,不能视而不见,要敢于承担起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大胆地予以揭露和批评。

■ 记者不能没有激情,采访不能少了热情。一定要以饱满的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采访,与采访对象交谈时,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都必须真诚、谦虚,才能赢得采访对象的信任和尊重,把心里话掏给你。对周围事物不闻不问,对采访对象不冷不热,怎么可能撬开对方金口、让人家拉开话匣子呢?

观照——就是用全面、客观的方法,观察、记录和反映新闻事实变化的全貌。

◎采访中不能单一的、孤立的看待新闻事件的表象,而应放大观察的目光和视觉范围,以获取全貌和变化全过程。

◎在采访时,观察到的是新闻事物的一个时点或时段的面貌或变化,并非是事物的全貌,难免有失偏颇。

◎记者需要全面掌握情况,才能不为事物的表象所迷惑,使新闻报道更加客观、全面、准确。

2.前瞻——就是对报道的新闻事件潜在的发展动态和方向要有科学的预见性。

◎呈现在记者面前的新闻事实相对来说是静止的,进行发散思维的记者能从中发现端倪,预见事物发展的走势,在报道中予以关注,启迪和引导受众。

3.展开——就是以当前事件为基点和依托,进行纵向或横向的思辨和探究,以此把握事件的后果以及与其他人和事的关联。

◎通过“展开”,去探求新闻事件的本质和规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全方位解剖、分析。

4.质疑——就是对已发生或已报道的新闻事件进行质疑和反证,以发现其中的疑惑或破绽。

◎记者的思维不要迷信和盲从,特别是对不合情理或不正常的新闻事件,不妨设疑,并努力追寻,或许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5.比较——就是将要报道的新闻事件置于同类事件中,进行权衡、比较和鉴别,以发现事物之间的优劣异同,从而遴选和凸现所要报道的新闻事件新、活、特等新闻特性。

◎当新闻事件呈现在面前时,记者必须把握住“闪光点”,把握其中最具新闻特性的事实,进行重点挖掘和突现。

6.联想——就是创设事物的多种形态,由新闻事件为关联点,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联想到与此相关的人和事所作出的相应的反应,产生联动效应。

◎报道一事或一人时,还要兼顾与此相关的人和事的联系和反应,不能听一面之辞,作孤立的评判,同时要联想到另外的当事人的反应,进行全方位的采访,这样才能做到全面、公正、客观。

◎有的事物在不同的时间或环境里,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和形态,记者的思维应散发开来,进行联想、预测和正确把握。

7.求异——就是用独特的视角,奇异的目光,敏锐的思维,求异的精神,敢于对公众的认知和判断进行反向的思辨,寻求新的发现。

◎记者运用求异思维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是:热(冷)中求冷(热),静(动)中察动(静),是(非)中寻非(是),小(大)中见大(小)等。

8.辩证——就是把握事物内在规律和相互的逻辑关系,辩证地观察事物、反映事物、评判事物。

陈安庆《南方传媒书院全媒体新闻能级金字塔》

◎新闻判断:新闻快速感知、深度洞察、新闻灵感、发现力、新闻选题、受众分析、痛点、热点、焦点、传播原理分析、传播效果预估。

◎新闻报道及求证能力:事实核查和核实,采访策略制定、高强度压力下的心理对抗、清晰熟练的新闻采写,新闻编辑,公共服务报告分析,计算机辅助报道,科学方法,历史档案查证,数据库检索、计量方法应用。

◎语言及讲故事的能力:文学基础,诗歌,叙事、文案、修辞、主题提炼、剪辑、影视特技。

◎分析和解释:推导创意、调查研究、事实挖掘、多角度诠释、新闻追踪力、发现陷阱和排雷、科学史,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历史、社会学 、经济学、法学,物理学,艺术鉴赏、科技与社会等课程有助于培养这一能力。

◎计算能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建模、思维导图、高数、大数据分析、算法、计量经济学,调查分析等。

◎技术能力:视频、音频技术、网页制作、编程,微博、微信运营、数据分析、可视化、无人机报道等。

◎视频音频艺术审美能力:中外美学,后现代艺术,摄影,多媒体报道和编辑,音乐鉴赏、美术、戏剧等。

◎时政国情洞悉:国情、民情、传统文化、中国历史、官方治理、世界史,民主理论,公共关系、政府关系研究等。

◎文化能力:人类学,文化学、性别研究,社会学、社会阶层及权力,中西方比较文化与文学等。

◎使命感和报道目的:坚定信仰新闻专业主义、新闻敬业精神、新闻理想、家国情怀、社会担当、新闻史,媒体及新闻伦理,应用伦理学,正义论,公民意识等。(南方传媒书院 创始人 陈安庆)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