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博说】谈情怀、劈情操,有谁强过这个金山人?不服来辩!

2021-11-08 16:09
上海

以下文章来源于金山区博物馆 ,作者余思彦

金山区博物馆.

金山区博物馆/金山区规划展示中心:金山大道1800号(57953310) 上海南社纪念馆:张堰镇新华路139号姚光故居内(57212910) 金山卫抗战遗址纪念园:金山区南安路87号(37262031)

金山历史上文教兴盛,地方仁人志士大多关心教育、立意高远,素有民间捐资办学的传统。他们慷慨出资兴办学校,聘请名师授课,资助贫苦学生等等,在良好学风的熏陶下,出现了许多名师高徒,留下了许多人间佳话,这也成为金山文化发展中的一种特别现象。

从元代开始,金山地区就有邵天骥创办的“邵氏义塾”、吕良佐创办的“璜溪义塾”等早期民间办学楷模,明清以降亦有承继。

民国时期金山地区捐资助学的人物中,就有一位被著名国学家、教育家唐文治盛赞的黄公续,他因个人出资兴办教育而闻名沪上,是与创办澄衷学校的叶澄衷、创办浦东中学的杨斯盛“鼎峙而三”的杰出人物。

黄公续

1872-1911

黄公续名继曾,祖籍安徽,相传是汉代尚书令、大孝子黄香的后代,家资殷厚,急公好义,为金山地区晚清民国沪上著名的实业家、慈善家、教育家。

黄公续数代以前已定居金山县朱泾镇。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安徽皖北及皖南休宁地区遭遇水灾,他集资数万缗用于灾民救济,并积极参与到灾后重建中。

之后云南、山西、徐州、淮北等地发生饥荒,他又捐银10余万两赈济灾民,“全活数十万人,人人皆目之曰善士”。

黄公续生平最爱人才,见到有志于学的青年,必着力栽培,物使成才。八国联军侵华以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竞相以兴学救亡、教育兴国。黄公续慨然以培植人才为己任,曾对朋友自称“我以人情为田,以培养士类为种”,捐资兴学,培育人才,不遗余力。

黄继曾赞助过的城东女学创始人——杨白民小像

(金山区博物馆藏)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黄公续与高煌、高燮兄弟共同商议兴办学堂,请沈镜贤具体规划。这些在家乡办学的规划,在此后的一两年内逐一得到实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全国各地兴起办学之风,当年黄公续在金山县朱泾镇创办了民强两等小学,高煌在金山县张堰镇创办了实枚学堂。

黄公续在朱泾镇独资创办的民强高等、初等小学,学校分为南北两个校区,北部校区是在西林寺朗怀山房旧址,南部校区是在朱泾市河以南朱家庄黄公续私舍,南部校区主要招收贫困的农村学生。为便利学生往返两个校区,在市河上架起“新木桥”方便通行。自明强学校开办之后,朱泾镇上淑新女校、柘湖高等小学、景崇女校、怀仁幼稚园等公私学校纷纷创办,一时办学之风大盛。

为保证教学质量,黄公续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选聘。他聘请日本留学归来的马伯庸担任校长,招收平民子弟就学,宣传读书救国思想,校区墙上刷有“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大字标语。黄公续还先后资助了10余人到日本留学,部分人学成归来后,聘请他们担任明强小学教席,为地方教育作贡献。

明强小学教职员合影

在黄公续资助留学的众人中,以李芑香最为有名。

李芑香(1874-1923),名维翰,松江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肄业于松江融斋书院,后受到黄公续资助,留学日本攻读法政,兼习德文。1905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为松江县第一位同盟会会员。回国后任教于松江中学堂,秘密从事反清活动。1911年由朱少屏介绍加入南社,国学商兑会,1910年创办《茸报》旬刊并任主编。民国成立后,曾随孙中山、黄兴等赴北京,参加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工作。继而任浙江余杭县地方审判厅厅长,旋任浙江高等审判厅推事,执法严明,申张正义,受到当地民众好评。1923年因积劳成疾,中风逝世。

明强足球队

据1913年《金山县教育状况》记载:

私立明强学校有教员16人,8学级,8教室,学生283人,每年经费4000元。视学评语为:“历年成绩昭著,应加奖励”。明强学校南部校区于民国十年(1921年)停办,北部校区直至抗战兵兴,金山沦陷后停办。

明强学校前后办学30余年,培养了不少人才,如我国水利水文专家蔡振、牺牲时周恩来题词“上海工运之秀苗,中国革命之希望”的革命烈士黄珊臣,上海世界书局经理沈思期等。

明强小学师生参加黄公续先生纪念碑揭幕

多年来黄公续慷慨助学,不拘于一隅,曾为上海、金山、松江、南汇等地20多所学校捐款助学,包括上海复旦公学、健行公学、南洋中学、三育小学、崇实小学、初级小学、私塾改良会附属小学、群学会附属小学、行恕学堂、国民学堂、体育学校、蚕桑女学、城东女学、爱国女学、蓬萃女学等沪上学校;实枚高等小学、师范学堂、惜余夜塾、淑新女学等金山学校;披云小学、振德小学、育贤小学、公立学堂、开明女学等松江学校;有若学堂、时正学堂等南汇学校,共捐款10余万元,为时人称颂。

据民国《上海县续志》黄公续小传记载,黄公续每年用于教育兴学、赈灾扶贫的各类善款不下20余万元,但其为人平时绝口不提自己的善心义举,也不愿向政府邀功奖励。

金山黄公续纪念碑

1911年3月5日,黄公续因肺炎,英年早逝,卒年仅四十岁。黄公续育有四子,分别是承恩、承庆、承寿、承丰。长子承恩,字伯惠,能继承父志,黄公续逝世后,继续维持明强学校教学。1921年黄伯惠接办《时报》,成为上海闻名的报业巨子。次子承庆,字仲长,与兄共同办报,擅长摄影,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为著名摄影家。

黄公续所秉持的教育救国理念,以及其捐资助学的仁心善举,在其逝后仍长久地被各界人士所感怀铭记。

1911年4月2日,与黄公续过从甚密的《时报》馆“息楼”朋友,决定上海西门外斜桥西园召开追悼会,会上由史量才宣读祭文,吴馨、黄炎培发表演讲,息楼中人纷纷敬送挽联,寄托哀思。

1912年,黄公续的知交好友、著名国学家、藏书家高燮撰写《祭黄公续先生文》以资纪念。

1922年,高燮专门致函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校长唐文治讨论为黄公续建纪念碑之事,受高燮之请,唐文治撰写了《黄君公续碑》。

1927年,时任金山县长焦忠祖在朱泾第一公园建有黄公续纪念亭,并立有“黄君公续碑”,碑文由唐文治1922年所撰《黄君公续碑》(后收入唐文治所著《茹经堂文集》二编卷八),由南社元老、江苏省长陈陶遗书篆,备述其生平业绩。

1929年,朱泾镇上分为东林、西林、公续三镇,其中公续镇即为纪念黄公续而得名。

原标题:《【金小博说】谈情怀、劈情操,有谁强过这个金山人?不服来辩!》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