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举行2021年青年教师沙龙

来源:韩山师范学院  2021-09-24 17:57:02   459 阅读

9月15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的教学与研究——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1年青年教师沙龙在我校林进华信息科技大楼A406举行,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该院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共近30人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由该院副院长陈佳璇教授主持。



▲蔡锐群: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该院党总支书记蔡锐群在活动中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他希望广大青年教师加强师德修养,贯彻《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发扬我校“明道传道学道的师道精神”,做“四有”好老师;要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高度认识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勉励青年教师们融入集体、互信互助,融入主流、积极进取,融入时代、与时俱进,努力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为学院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周录祥:进取、学习、顺应、包容

党总支副书记、院长周录祥教授介绍了学校章程、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事、财务等有关政策与文件,提醒青年教师注意学习政策和有关制度,按章办事,以提升效率,达到事半功倍。同时介绍了该院“十四五”规划中有关师资建设方面的设想,充分肯定青年教师在学院教育教学工作和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以进取、学习、顺应、包容作为关键词,鼓励青年教师正视成长道路上的困难,乐观向上,不懈努力,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立德树人的大道上,继续拼搏奋发,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创造新的辉煌。



▲张福清:善于融通,就一定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刘泽煊:做一个有温度的班主任老师

副院长张福清教授结合多年教学科研生涯,分享了将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路径与方法。他指出,要坚决克服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作为高校年轻教师,要学会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教学,另一条腿是科研,两者都要向前迈步,才是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首先,教学工作的关键是站稳讲台,要赢得学生的喜欢,就要认真备课、上课。把上课当作神圣的事业,要有责任感和敬畏心。其次,科研也不能落下,科研是高校教师的另一条腿。他鼓励老师们不要害怕失败,要勇于申报课题,不断挑战自我。学科专业交叉也为我们提供创新的路径和方法,只要善于融通,就一定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党总支副书记刘泽煊则从学生工作的角度指导青年教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他指出,大学班主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一个好的班主任,不仅要做好班级管理,还应做好学生的学业引导和优良品格的塑造。班主任必须以爱心、责任心和使命感言传身教,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刘书记还分享了自己的带班经验,用六个字跟大家共勉:用心,用情,有度。用心,就是要有方法,善于引导和教育,肯花精力去思考怎么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用情,就是要关爱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让爱心在学生身上传递,塑造高尚的灵魂和品格;有度,就是要把握好师生之间的关系程度,不宠爱,不苛求,更不能碰触底线,维系老师的尊严。



▲刘文菊:只有终身学习,你才永不掉队

校级督导刘文菊教授以《行走的红色文学课堂》为例与青年教师们分享建设一流课程的心得与体会,从明确建设目标、做好课程规划、组建教学团队、做好课程设计、做好教学设计、终身学习理念等6个方面展开介绍。《行走的红色文学课堂》是一门由9位教师合作开展的社会实践类课程,把文学阅读与文学行走相结合,精选8位现代潮汕作家的红色经典及4条潮汕红色研学路线,打造具有粤东本土特色的“红色金课”。采用一课多师专题教学模式和PBL教学模式,秉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学理念,贯彻“知行合一,实践育人”的教育精神,立足高校,扎根粤东,让教学真正行走在南粤大地上。最后,刘教授以“人生有涯,教学无涯,终身学习,自强不息”与青年教师们共勉。

在最近举办的韩山师范学院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中,郑洁萍、蔡梦虹、许娇娜三位老师展现了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青年教师的风采,取得了两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的好成绩。在此次青年教师沙龙中,三位老师分别进行了十分钟课程思政说课展示,为老师们做出了精彩的示范。



▲郑洁萍: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郑洁萍老师所讲授的《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是新闻与传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将新闻学与法学、哲学融为一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内容。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她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带领学生完成了不少视频作品,围绕新闻道德、新闻伦理、新闻法规三大板块进行思政元素融合设计,创新“三教一评”思政教学模式,借助多元的信息化手段,完成知识、技能、素养综合一体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和思政目标。



▲蔡梦虹:将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有机融合

在“品牌强国”国家战略背景及“信息化教学”时代背景下,蔡梦虹副教授的《品牌设计与传播》教学团队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总体指导思想,通过将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技能进行有机融合,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突出培养一流的传播人才,产出一流的教学成果。蔡老师指出,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专业与价值的关系,要做到专业育人与思想育人的合理统一、专业学习与价值培育的良性互动、形式与内容的内在统一。



▲许娇娜:以文化人、以德育人

许娇娜副教授激情洋溢地分享了《外国文学》课程建设情况,《外国文学》课程组建设了专门的网站和课程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庞大的外国文学知识体系划分版块,采用对分课堂和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同时有效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通过学生戏剧表演等方式活化课堂,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加强过程性评价,强调综合培养、立德树人,将专业培养目标与思政育人目标紧密结合。在宏观层面,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正确把握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与规律。在具体教学中,紧扣马工程教材,发掘思政元素,以文化人、以德育人。



▲余越: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为加深老师们对于创新创业项目的了解,负责创新创业工作的辅导员余越老师制作了项目介绍PPT,分门别类向老师们介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类型、项目申报周期和时间节点,还有近几年学院比赛获奖或立项名单和学科竞赛组织管理及奖励办法、信息获取渠道等信息,希望老师们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项目,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青年教师代表王亚龙博士和刘梓楠博士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发言,分享了自己走上教学岗位以来的感受。王亚龙博士认为课堂要重视结果评价,更要强化过程性评价。这种综合性评价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充分参与并投入学习,也可以帮助教师根据评价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进程,确保教学效果。刘梓楠博士认为,教育评价主体的选取,应兼顾多元化和专业化,形成多元参与、协同治理的评价体系。作为学院科研秘书,他还与老师们分享了科研项目申报工作的相关思考与建议。



在自由交流环节,与会老师们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纷纷发表了各自在教学实践中对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认识。最后,曹亚明副院长对此次青年教师沙龙进行了总结,对老师们在此次教学研讨活动的倾情参与与无私分享表示感谢,希望此次教师沙龙能带动全院各个专业和各个课程团队开展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广泛研讨,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践行教书育人使命。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