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606135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64
  • 出版时间:2017-11-01
  • 条形码:9787306061355 ; 978-7-306-06135-5

本书特色

本书以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为核心,分为三个部分。*部分是关于古文奇字的考释,主要对某些学界未识的古字加以辨识,弄清它的构形和音义,或对已识的字在音读和义训方面纠正旧说而提出新解,进而理清相关字词的原始意义及其演变的源流。第二部分是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编钟铭文和简帛文献加以辨正和释读,如纠正旧称为蔡侯钟实当为吴王光编钟,对楚简《周易》中的某些卦辞和爻辞重新加以诠释,又论及汉代古本竹书《孙子兵法》的学术价值等。第三部分是有关文化史的研究,涉及汉字起源、楚系神话系统和古天文历法等,并介绍作者熟悉的三位大师相关研究为典范。书末对《明本潮州戏文》中有关方言俗字的考察,是开启古代潮汕方言俗字研究的一种尝试。

内容简介

1.为进一步宣传、推介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示范作用,推动本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编写了“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文库”,本书为该文库 (系列二)10本中的一种。 2.本书以出土的古文字资料(含古抄本)为基础,结合传世典籍,阐明汉字发展的源流,进而揭示汉字文化的丰富内涵。这是本书*为鲜明的特色。3. 本书作者在古文字研究方面,从字形入手,联系词的意义,阐释出土文献的内涵,进而窥探语言、历史、文化等现象与规律,揭示其中底蕴,从微观以窥宏观,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本自选集的出版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

目录

学术自传“作”字探源——兼谈“耒”字的流变释“凰”“皇”及其相关诸字说繇楚文字释丛楚帛书文字新订说“□”“□”及其它“富”及相关诸字考辨从曾侯乙编钟之钟虞铜人说“虞”与“柴”再说“蛊”符古文字资料的释读与训诂问题吴王光编钟铭文的再探讨关于曾侯乙编钟铭文的释读问题宋代著录楚公逆钟铭文补释《周易·睽》卦卦辞及六三爻辞新诠《周易·离》卦卦辞及九四爻辞新诠《保训》篇“中”字别解包山卜筮简考释试论银雀山汉墓竹书《孙子兵法》居延汉简研究二题敦煌本古文《尚书》“三郊三逋”辨正——兼论遂、述二字之关系汉字起源的探索楚帛书神话系统试说楚月名初探——兼谈昭固墓竹简的年代问题战国楚地简帛文字书法浅析秦汉时制刍议容庚先生与中国青铜器学商锡永先生与楚帛书之缘及其贡献选堂先生与荆楚文化的研究明本潮州戏文所见潮州方言概述明本潮州戏文疑难字试释附录 曾宪通主要著述目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曾宪通:1935年1月生,广东潮安人。195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留校在古文字学研究室当助教,主要从事汉语文字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从容庚、商承祚两教授治古文字之学,研究方向为战国秦汉文字。1985年起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199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汉语文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曾兼任中山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文系主任以及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秦文学会和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长沙楚帛书文字编》、《楚地出土文献三种研究》(合著)、《曾宪通学术文集》、《古文字与出土文献丛考》、《汉字源流》(合著)等专著及论文近百篇。曾荣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和三等奖。2015年被评为广东省第二届优秀社会科学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