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豆瓣9.5,这帮卷到外国的小孩儿,牛逼!

十点电影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文 | 十点电影原创

各位,在哪儿堵着呢?家里还是景区?

但不知大家发现了没,今年似乎格外魔幻。

热搜上一面是景区挤爆、报复式旅游消费,但身边的大多数都在讨论消费降级,中产不中。

焦头烂额、状况百出的人比比皆是。

其实也不难理解。

前两年的特殊时期过后,心理变了,行为分化便也更加明显了。

人们前所未有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模式,生活处境乃至命运轨迹都被当下的社会环境和剧烈变化的时代深度影响着,塑造着。

现代如此,一百多年前的尚不发达的清朝亦是。甚至更甚——

有一群人的生命轨迹,几乎与整个大清国祚平行而运。

就像漂于汹涌海面的木舟,浪起,它起;浪退,它便搁浅,另寻他处。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一部纪录片,豆瓣评分高达9.5。

主角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一群男童。

从闭关锁国的清廷出发,这群幼童们走出国门远赴重洋,载着大清国的自救期望和对西方世界的好奇,开启了古老东方与工业革命前沿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体验如何?过程如何?结果又如何?

然而拼凑出这段历史的一角。

它似乎,又与我们每个人有关。

1872年,一艘特殊的从上海驶向旧金山的轮船内,传来此起彼伏的啼哭声和呕吐声。持续的晕船让船上的幼童难以支撑。

不过,兴奋很快战胜了生理上的难受,十来天后孩子们已能嬉戏如常。

——这应该是他们所有人第一次出国。

确切地说,是被清朝允许、支持,且政府公费支持的外出学习。

他们的目的地,是对岸年轻的共和国,美国。

而与此同时,美国媒体也注意到了这一事件。《纽约时报》报道,中国学生正前往美国。

下船时,孩子们又全部换上了长袍马褂,戴上了锦帽,为的是显示大清国的光辉。结果,却闹了个笑话。

由于这样的装束模糊了性别特征,《纽约时报》这样报道。

“他们都是优秀的有才智的淑女和绅士。”

他们,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官派留学生。

留美幼童。

诞生于特殊的历史背景。

有多特殊呢?只说一件事。

清廷当时聘请的出使欧美各国使臣,居然是美国人,蒲安臣。

此人原本是美国驻华公使,结果任期满后被清廷挖了墙角。

偌大的国家,竟没有一个可用之才?

还真是。

曾国藩对这一点感受尤其深。

当时,朝廷派他调停百姓与传教士之间的矛盾。在越来越多地处理此类事件过程中,曾国藩终于直观地感受到了缺乏懂国际事务的人才的局促。

不久后,同治皇帝用四个字回复了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关于派遣留学生的折子。

——依议,钦此。

按计划,政府选拔聪颖幼童,每年送出一批,每批30人,共4年4批120人。他们要在留学的15年时间里学习军政、船政、布算、制造,然后回国报效。

关于选拔标准,还有一件趣事。

曾国藩觉得只要不贪不偷,老实聪明就行。

但李鸿章还要求长相好,长得体面,名字不好也得改,毕竟出国代表国家形象。

终于,在官方的推进下,在庶民的麻木自大和清朝罕见的改革自救的交织下,1872年第一批留美幼童身负使命,出发了。

天选之子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了。

幼童在美国,可以说是被从上到下热烈欢迎,并受到优厚待遇的。

他们被安排在当地的寄宿家庭里。

这些家庭大都有自己独立的房子,做医生、律师或者开工厂,有自己的生意,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名副其实的中产。

在教育上,更是了不得。

他们就读、居住在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是美国教育大本营,美国教育最发达的地区——美国高校的“三巨头”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有两个在这里。

此外这里还有其他层出不穷的名校。

要知道,那时候美国其他地区连中学大学都少有,更别提名校。

优越性,相当于今天北京海淀了吧。

在这样完美的环境里,幼童如鱼得水,东亚人基因里的学习天赋很快发挥出来。

各种卷。

卷学习。他们在各种考试中拿第一。一位寄宿家庭的男主人说,这些孩子学语言的速度令人吃惊,仅一两年时间,就能和本土孩子同场竞技了。

体育。

其中一位留学生钟文耀。

在担任耶鲁大学划船队舵手的两年里,带领划船队在向来输多赢少的与哈佛的对阵中,连续获得胜利。

在耶鲁划船史上小有名气。

甚至,卷到了两性关系上。

美国女孩儿对他们青睐有加,引得同时就读的美国同学醋意大发。

他回忆,美国女孩觉得中国男孩长相英俊,风度翩翩,以至于美国男孩没啥机会。

就这样,这群中国孩童在自由舒展的空气里快速成长。

他们意气风发,张扬个性,吸收知识,广交伙伴,增长见识,像春天里疯狂抽芽的柳枝。

他们受到时任美国总统格兰特的接见。一位清朝官员亲眼见到他们后这样称赞:于千万人中言动自如,无畏怯态……举止有外洋风派。

甚至,连美国媒体都称他们是美国青年的榜样。

然而,对于平均年龄只有12岁,身心皆处于发展阶段的孩童们来说。

留学,更像是两种文化的拉扯。

西式文化的浸润与封建王朝坚固的束缚之间,冲突弥漫。

清廷十分担忧幼童完全西化,所以在美设立了留学教育事务局,管理留学生一切事宜。

剪辫子、加入基督教绝对不行。孩童们只得在体育运动时,将辫子塞进衣服或盘在头顶。

远在天津的李鸿章听闻幼童有女教师教学,立刻批示能否更换教师,“免滋流弊”。

甚至,清政府连美国老师教什么课也要干涉,美国地理、钢琴、写英文诗歌都不行。

因为“我们中国学生要念我们自己的文学”。

于是,幼童们一边迎接现代化生活,一边又要回到事务局接受圣旨关于顺民的劝导,学四书五经,背古文,挨教鞭。

终于,有留学生开始剪辫子,入基督教。有人甚至从被遣返的火车上偷偷逃跑,与事务局彻底决裂,留在美国。

事情传回清廷。最终,这些幼童被悉数提前撤回中国。

留洋计划终究腰斩。

其实,留美幼童的命运直接与清朝国力、兴衰、命运挂钩。

当年留洋计划得以成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1868年蒲安臣条约的签订。

条约规定中国人去美国学校学习,美国必须按照最优国人民优待。这为中国派遣留学生提供了可能。

这起码说明当时清政府有和美国政府议事谈判的能力和实力。

而到了八十年代,中美关系急转直下。

美国西海岸的华工因为竞争优势被针对,反华浪潮盛行。1882年,美国颁布排华法案,严格限制华人进入美国。

强弩之末的清政府面对这一切,无力斡旋,只能被动接受。

1881年,法案前夕。

在国内保守官员干涉和失利的国际形势下,清政府撤回全部留学生。官派学生留美一事告终。

而回国后的留学生,在舆论上一度被看作有害于社会。

留学生之一黄开甲回到汕头老家,因为忘了家乡话,被仆人拦在大门口。

《申报》嘴更毒,直接说他们“不知自好”“椎鲁之子(愚笨的人)”“昏昏思睡”。

偏颇且激进。

后来的历史证明,这些留学生并未忘本。

滞留美国的,曲线救国。

容揆毕业后,遵照“为中国服务”的约定,就职于中国驻美公使馆;

毕业于耶鲁的李恩富为在美华人遭受不公待遇呼号奔走,为此失去了婚姻家庭和孩子。

李恩富

归国的,或从军、从商、从政。

用在知名大学掌握的先进技术和国际化思维和远见,为中国职业和制度现代化引来了新风,留名历史。

他们中有主持修建了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京张铁路的詹天祐。

有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创始人,曹嘉祥。

留美的120人中有20人参与了中国电报的艰难创始阶段,成为中国电报业的开山鼻祖。

有人活跃于政坛、幕后。

如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

被张之洞看中担任秘书,后任晚清外务部尚书的梁敦彦

长期任袁世凯幕僚,后北洋大学首任校长的蔡绍基;

任盛宣怀秘书的黄开甲

有的则殉国。

其中一名留学生叫黄季良。

他写给父亲的信说,望父亲大人勿以男为念,惟兵事究不可测。男既受朝廷豢养之恩,自当勉尽致身之义。

他还给家人寄了一幅自画像。

可不久,在福建水师的木船与法国铁舰的海战中,双方实力悬殊,黄不幸牺牲。这一仗,共有四名留学生殒命。

甲午海战中,中国海军牺牲的第一人是济远舰帮带大副,留美幼童沈寿昌。

不久后的黄海海战中,一艘舰船直冲日军军舰吉野号,舰上官兵全体阵亡。它就是致远舰,舰长邓世昌,帮带大副则是留美幼童陈金揆。

……

就像当年留美第一人容闳毕业于耶鲁大学时,立下的誓言。

“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

身处异国的幼童们从未忘记使命,他们拼命努力吸收先进的文明曙光,待日后照亮自己老朽沉重的母国。

有人甚至因为学习太刻苦而病逝。

在古老中国立于守旧和变革的浪潮之下,这些留学生以微弱的力量推动了这艘巨轮的变向。

今天,他们的赤子心,报国志,自强劲格外醒目。

当年,纪录片摄制组前往美国探寻这批留美幼童的踪迹。在一堆相册里,他们发现了另外一批亚洲面孔。

那也是和留美幼童一样,去接受西方先进教育的孩子。

不过,他们来自日本。

彼时,是日本从封建国家走向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刻。他们详细考察西方一切先进文化制度,学习经验。

留学也是其中一部分。

历史进程,也许就在那时,分了先后。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批留美幼童中,超过80%来自广州。

所有四批中,广东籍占了70%以上。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00多年过去了,出国留学已不再是少数人少数地区的奢侈,成了一件平民化的常事。

留学生不再被视为异类,相反促进了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认同,成为国际交往的一部分。

留美幼童的身影,以及脚下那片饱受屈辱的土地,也早已消散在历史的云烟中。

留下的,只有他们精忠报国的赤诚与初心。

而今,站在历史新起点。

待从头,再出发。

发布于:黑龙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