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潮智汇”文化沙龙①】潮人名家笔下的乡土

羊城派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今年,潮州市仰山楼文化交流中心出品了一本《仰山楼藏潮州书画》台历,选刊该中心收藏的十多幅潮籍名人名家书画作品,包括国际汉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知名学者陈平原教授的书法,著名书画艺术家王显诏、林墉、李开麟、林丰俗的画作等。选刊的大部分书画作品,均是抒写描绘潮州的人文风物,展现了潮籍名人名家浓浓的乡土情怀。

由潮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潮州日报社、潮州市仰山楼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首期“潮智汇”潮州文化沙龙,便以“潮人名家笔下的乡土”为主题,从这本《仰山楼藏潮州书画》台历谈起,透过一幅幅艺术作品,解读潮籍书画艺术家的对家乡故土的深沉眷恋,启发探讨新时代艺术创作和文化研究的前进方向。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文森为本期沙龙作点评时指出,乡土创作要坚持与时代同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抒写时代新颜,表现潮州城市发展新面貌。要通过多种形式、不同角度、具有时代感的创作,让大家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激发大家建设家乡的热情。

嘉宾:

郑振强(美术评论家)

杨锦浩(广州美术学院画家、师从林丰俗先生)

佃锐东(佃介眉研究会会长)

陈宪章(仰山楼主人、书画收藏家)

林桢武(潮州日报社副总编辑、评论家)

潮州是有文化的地方,所谓人杰地灵,并非虚传。我题赠仰山楼的对联“古城多雅趣,小巷隐鸿儒”,既是追忆,更是期待。如今潮州古城筹划定期举办文化沙龙,以专题形式,讨论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在凝聚共识的同时,发掘各类文化人才,假以时日,必定大有收获。当初我之所以建议制作《仰山楼藏潮州书画》,也是希望让潮州众多有形或无形的文化资产浮出海面,与世人共享,并努力传播开去。好酒也怕巷子深,如今到了揭开头盖,官民同心,擦亮潮州文化招牌的时候了。祝福大家! 

——陈平原

陈宪章:

潮人名家的家乡情怀令人敬仰

仰山楼每年都出品台历,都是一些乡土题材,比如林丰俗老师的书画作品、陈平原教授的潮州歌谣研究等等。不久前,陈平原教授回到潮州,一个偶然的机会,谈起仰山楼收藏的一些潮州书画。 他说今年何不出品一本这个题材的台历,因为他近几年也在关注这个题材。他表示愿意担当顾问,并题写封面标题,我说好啊,于是就有了《仰山楼藏潮州书画》这本台历。

说到潮籍名家笔下的乡土,饶宗颐先生的隶书《吃茶去》,陈平原教授的诗句“采菊东篱下,种茶韩水边”“古城多雅趣,小巷隐鸿儒”,还有林丰俗老师描绘凤凰山天池和南堤红棉树的画作《粤山锦绣》,都折射出他们对家乡潮州的情怀,那种想为潮州文化建设出谋献策的渴望,十分令人敬仰,值得我们学习。希望能够提供一个好的平台,让更多名人名家一鸣而快。

郑振强:

家乡是潮人名家永远的精神家园

有关潮州书画名家的记载,据目前的资料可追溯到明代。唐代至明代是潮州书画艺术的发轫期,而真正有所发展则是清代开始。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解除海禁,潮人经常往江浙等地从事商业活动。潮州的艺术学子也纷纷负笈前往上海、杭州等地求学,仅就读于上海美专的潮州学子就达百余人。

如上世纪20年代,潮州的王显诏、黄家泽、杨思园、李开麟等就学于上海美专,30年代,庄华岳、吴藏石、洪风、张立观等就学于杭州艺专,郑茂熙、蔡瑜等就学于广州美专。

他们中许多人都有浓浓的家乡情结,学成之后不留恋大都市,回到家乡致力于艺术教育和书画创作,与佃介眉、陈修龄、郑光耀等具有深厚传统艺术素养的潮州本土画家一起,不倦地培养艺术人才、从事艺术创作,推动潮州书画艺术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潮州书画艺术迎来新的繁荣与发展局面,涌现出众多有为人才,创作了无法数计的优秀作品。

我多年以来,在与不少书画名家交往中,不断感受他们作品的魅力,也感受到他们笔下的家乡情结。林墉是从潮州走出去的一位著名画家,他是我中学的校友,1958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附中,经过几十年的艰苦拼搏,成为著名的人物画家。我每次去广州,有机会总要去拜访他。

2003年,他送给我一本刚岀版的画集,是他少年时在潮州的写生,其中有潮州开元寺、湘子桥和郊区农村的场景。他对于数十年前平凡的自然景致,依然有着无法忘却的情结。

仰山楼这次出品的台历中,有一幅林墉的《绣花娘子》。曾有一首诗写道:“天上的星星颗颗都发光,不会绣花的就不是潮州姑娘。”往日潮州的妇女,无论老幼都擅长飞针走线。林墉这幅作品,恰恰表达了对潮州姑娘勤劳贤惠的礼赞。

我每次去林墉家,他总是问,潮州最近情况怎么样?有一次,他问我韩江北堤那几棵木棉树还在吗?我说,还在,下次拍照片给你看。后来,我特地拍了北堤木棉树的照片,带去给他看。由于城市发展和防洪建设需要,北堤的木棉树只留下三几棵,风韵也大不如从前,林墉看后流露出遗憾的神色。

他脑海里少年时期的北堤印象,有七八棵身躯伟岸的木棉树,阳春三月,蓝天丽日,红棉盛放,牛群在土坡上吃草,一派原生态的优美田园风光。被誉为英雄树的红棉,敲定了他一生的风骨,成为他心目中家乡永远的图腾。

王显诏先生同样是一位有着浓浓家国情怀的艺术家。1939年潮州城沦陷,先生带家属到乡下避难,辗转跋涉到凤凰山区,生活流离颠簸、苦不堪言,但他却留下了传世精品《二辟山庄》。这幅作品表现的是凤凰山区的秀丽风光,画中还题写他的长诗:”梦远山长鸥客里,流云千载尽愁余。逃命余生等壮游,烟云漂渺望中收……”抒发了避难生活的心境,寄托着对家乡山水的热爱。

与这些书画名家交往,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他们都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家乡永远是他们的精神家园,而我做美术理论研究、宣扬他们的艺术成就,也始终抱有一种使命感。

佃锐东:

佃介眉先生作品中的家乡情结

佃介眉先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潮州人,他一辈子几乎未曾踏出过潮州。先生在他的诗文书画中,总是反映出热爱家乡的情结。比如他的印章,“古义安郡”“世居义安”“家在韩江廿四桥”“家在湖山之中”,这些都体现出他对家乡的热爱。

大概是1916年前后,30岁左右的佃介眉先生就用他的彩笔,为家乡画下了一本画册,后来他定名叫《五十年前手躁之作》。里面16幅画,共画了41件家乡的瓜果蔬菜。他的恩师王师愈老师,是金山中学第七任校长,看到那本画册非常高兴,题写了“活色生香”四字。

1951年,佃介眉先生创作了一本《潮州八景》的画册,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本系统反映潮州名胜的画册。他把潮州八景用特殊的指画手法描绘出来,每一景赋一首诗。这部画册多次在全国各地展览,50年代被文化部门送去参加中南五省艺术展,先生再三叮嘱展览后要带回来还给他。

1958年,佃介眉先生撰写了16首《潮州好》的组诗,同时创作了16幅画,除描绘潮州名胜古迹之外,还有部分是反映当年潮州社会的新变化。当年湘子桥改建为铁桥,先生第一个将其入画。大街的百货大楼建成,也成为先生创作的题材,那时“百货大楼”四字还是请先生题写的,他还专门为百货大楼撰写了对联。

60年代物质紧张,佃介眉先生有一个学生叫陈若海,是香港知名书画家,时不时给先生寄来油、糖等营养品。先生觉得没有什么可回馈给学生,每次回信就画两幅画相赠。

先后五次,前四次画了“湖山八景”,同样每一景赋一首诗,第五次画了3张指画。后来,陈若海先生把这11张画裱成一本画册,题为《潮安佃介眉先生湖山八咏图,附指画》。有一次我到香港拜访陈若海先生,他特地将那本画册赠送给我,他说我在做弘扬文化的工作,放在我这里更有意义,令我非常感激。

佃介眉先生晚年还创作了一部画册,题为《家乡瓜果》,共17幅画,最后一页画的是“蔗头龟“,想到很多人可能不认识,他用了一页专门介绍了”蔗头龟“的生态、功能等。

2007年,我在中国美术馆办了佃介眉先生的作品展,并且出版16本书,涵盖了先生所有的艺术作品,可以说是集大成。当时有艺术史论学者评价,佃介眉先生是近代文人画的绝响,是近代以来一位通才式的艺术家。

佃介眉先生的艺术,是潮州文化的一部分。40年来,在潮州文化部门和各有关方面的关心支持下,我做了一些弘扬传统文化的工作,把佃介眉先生一辈子对家乡的热爱,通过他的笔墨来反映给世人,这是我作为子孙应尽的义务。

我认为,潮州人只有热爱家乡、歌颂家乡,才能彰显我们的潮州文化。我也呼吁潮州文化艺术界,从文也好,从画也好,一定要写家乡、画家乡,把潮州文化大力向外推广出去。

杨锦浩:

家乡是画家内心的一处桃花源

我第一次到潮州是2002年夏天跟林丰俗老师来的,一到潮州,林老师就好像打开了话匣子,从广济桥到开元寺、从金石状元府到桑浦山中离溪,从历史人文、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到儿时的回忆,一一侃侃而谈如数家珍,所呈现的状态就是对家乡浓浓的乡情与眷恋。我惊讶于他的记忆,林老师把潮州的故事讲得很好,使我这个初到之人对潮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08年夏天,我和画友到潮州写生,从文祠到凤凰山的半路走进了一条小村庄,一下车我们都惊呆了,我们看到了一个与林老师成名作《石谷新田》几乎一样的场景,巨大的黑石,用石头垒成田梗的梯田,有小溪,唯一不同的是那里种的是梅花不是李花。

我们有些兴奋,终于找到《石谷新田》的原形。后来回到广州问林老师,他却说:“我没去过那里,画中景象在广东山区很常见,我常年在山区生活,故此很熟悉。潮州近海,老家常见又大又黑的石头,画面有绿色的禾苗和白色的李花,所以需要几个黑色的块面,顺手拈来画了几块黑石,可能也是熟悉的原因吧。”

上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林老师创作品了一批潮州乡土题材的作品,如描写凤凰山的《山茶的故乡》《山塘春绿》,描写乡村的《绿竹之乡》等。还有《绿树阴浓夏日迟》,其作品题跋写道:“吾数年多来往故乡,此类临池小筑颇难忘怀,偶写兹图存荚底,今拾出乃怅然。”画中是一栋池塘边的典型潮州民居,以及对房前小院各种场景细致入微的刻画。如果没有对家乡深厚的情感和诗人的情怀,很难画出这如诗般境界。

1992年创作的《中离溪》,是另一张林老师描绘乡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林老师家乡就在桑浦山下,中学时期在潮安中学求学,每天从这里经过,留下了许多青少年时期的回忆。画上有长跋,记录了桑浦山中离溪的人文历史和满满的回忆。

今年仰山楼印制的台历,收录了林老师的一张《松梅图》,我记得当时刚画好,正好有人来访,问林老师画的是什么松?

林老师笑答:“罗汉松。”潮州人喜欢罗汉松,林老师家乡的大宗祠内,就种了一棵百年以上的。其实除了罗汉松,潮州人还喜欢大桔、石榴、佛手、柿子等等,这也是林老师喜欢的题材。画中的题跋也经常体现出潮州人的民俗文化。

画大桔题日:“潮俗新年走访亲友持双橘互赠,颂吉祥也。”画柿子题云:“秋思,儿时居乡村,中秋拜月,红柿为必备供品,客地秋日见柿,每动乡思。”可见潮州文化对林老师的影响,已成为其个人情怀寄托很重要的一部分。

潮州这片土地滋养了林丰俗先生,先生也深爱着这片土地,所以他笔下的潮州乡土充满了生生之气和人文色彩,这除了深厚的乡情之外,我想也是他内心另一处桃花源吧!

林桢武:

当代国画创作应传承乡土精神

仰山楼今年出的台历,选择潮籍画家的作品十二幅。陈平原教授写有一幅对联“采菊东篱下,种茶韩水边”,带着浓郁的乡情。台历中的国画也多有反映潮州乡土题材的作品,如林墉的《绣花娘子》,林风俗的《湖堤春晓》,王显诏的《二辟山庄》等。乡土性是绘画的一个永恒主题,几乎每个中国画家都绕不开这个话题。

王显诏先生1929年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5幅《湘水》系列入展,画了韩山红棉、韩祠橡木、双旌飞瀑、湘子江城、涸溪宝塔,都是韩江题材。当时大画家陈小蝶看后评价“笔意宛然石田”,就是逼近明代的沈石田。王先生的画之所以能在全国一炮打响,这说明越是地方的往往越是全国的,本土特色越是突出越有题材优势。

李开麟先生上世纪30年代从上海美专毕业,他直接继承海派国画传统,是王个簃的学生,60年代后有二十年居住在家乡磷溪仙美村。去年我去过他家乡,看了他的故居,房子很狭隘。

他经常在村里果园田头写生,画了不少乡村小景,在这里,他完成了一生大部分创作,也是他晚年画风大变、形成风格的时期。在生活环境较差的乡下,在境况不怎么好的情况下,为什么反而成就了他,值得我们思考。

从某种意义上说,故乡往往也是艺术家的精神家园。无论是走遍世界的饶宗颐先生,还是足不出潮州的佃介眉先生,都留下了表现乡土乡情的作品。饶先生几乎画遍南北,我看过他有一个山水册页,分十一小册,从羊城画到塞北,他也画了欧美风光,但他没有忘记家乡,潮州饶宗颐学术馆就藏有他的《潮州八景图》。

他曾说他的学问是从潮州开始,绘画也同样,他小时就跟潮州画家杨寿枏和蔡梦香学过画,他的书画很多受到潮州前辈画家的影响。

当代的国画创作怎么传承这种乡土精神,特别是年轻画家,如何在地方题材创作上有所作为,用新的表现形式,深度挖掘潮州文化特质,更加强化表现地方题材的精品意识和经典意识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潮州画院老院长吴荣文在晚年就创作了《韩江行旅图》长卷,从韩江源头到入海口,作全景式的呈现,我认为这是难得的一种创作动机,潮州画院也组织画家进行民俗写生创作,都是很好的尝试。我们期待更有代表性的更多称得上经典的、可以传世的作品出现。

另外,在建设文化强市的背景下,作为潮州文化的一个方面,我们有必要把潮州近现代名家群体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加以梳理研究。

特别是近代潮州以饶锷天啸楼为中心的文人画家群体,其中集合了杨寿枏、蔡梦香、佃介眉、王显诏、孙裴谷等一批文人画家,这个圈子代表了民国时期跨越新中国的潮州文化生态,特别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还有上世纪30年代毕业上海美专的海派画家群体,其中有李开麟、吴维科、林德钦、黄家泽、许良昆等重要画家,他们都直接传承吴昌硕、王个簃的绘画艺术,路径一样,有着相同的审美取向。这两个群体的文献整理和集中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

来源 | 潮州+

责编 | 梁泽铭

发布于:广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