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卓素铭:开阔眼界对画家最重要

新快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卓素铭扇舞1995年

卓素铭 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揭阳画院首任院长、揭阳市美术家协会顾问。

卓莎 生于广东揭阳,现为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山水画艺委会主任。

卓愿 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兼花鸟画艺委会秘书长、广东省社区艺术教育学会美术书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广州市美术家协会花鸟画艺委会常务副秘书长。

■卓愿银潭清影

■卓莎珠源禅寺写生

讲述一家三代人艺术之路的故事 卓哲生、卓素铭、卓莎、卓愿。一家三代人几乎伴随着中国画近现代百年以来的发展,尽管作为爷爷的卓哲生已故多年,但他的绘画艺术却影响了潮汕地区的几代人,而作为“画二代”的卓素铭则承接了父亲在中国画的道路,探索出了自己的面貌,其儿女二人,也是“画三代”,姐姐卓莎、弟弟卓愿更在广州美术界逐渐成为青年美术界的中坚力量。收藏周刊记者专访了他们一家三人,分别从不同的年龄或代际中,勾勒出代表不同年代的艺术思考。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从小立志当画家也影响两个孩子 收藏周刊:您认为潮汕文化中哪个方面把您培育成为了画家? 卓素铭:潮汕历来被誉为“海滨邹鲁”(孔孟之乡),文风鼎盛,揭阳更是海内外知名的“国画之乡”,历代以来,书画界名家辈出,特别是上世纪,赖少其、谢海燕、黄独峰、杨之光、刘昌潮、王兰若、许奇高……一大批著名画家驰誉海内外,把国画之乡推向了一个辉煌时期。 我的父亲卓哲生与刘昌潮、王兰若、许奇高、孙文斌一同拜师于岭东名画家孙裴谷门下,在潮汕也是一位知名画家,一辈子从事美术教育。“国画之乡”艺术氛围的熏陶和家庭的传承,使我从小就立志要当一名画家,也影响我的两个孩子卓莎、卓愿走上了艺术之路。 我的一家三代人都从事美术,年龄跨度超多一个世纪,从一家三代的经历可看到广东美术的百年缩影。 收藏周刊:父亲在哪些方面对您有艺术上的影响? 卓素铭:我的父亲卓哲生一辈子从事美术教育。擅长中国画,并有较好的素描功底,家中满壁图书字画,经常在家挥毫泼墨。 家中经常高朋满座,上述许多国画名家都与父亲有过长期交往,无论在儒家思想、诗词书画,为人处世均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收藏周刊:您对儿女的艺术要求如何? 卓素铭:传统艺术界历来注重画家的人品和修养,希望做到“德艺双馨”。所以,我也希望他们注重道德修养,尊师重道,不要急功近利,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攀登,为继承弘扬这门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而努力奋斗。 注重写生,大胆创新 收藏周刊:可否谈谈您对中国画创作的思考? 卓素铭: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如何深入研究认真传承,锐意创新,是当代画家肩上的重担。 我生于潮汕,长于潮汕,对我影响重大的王兰若、刘昌潮、林受益、林逸都毕业于上海美专,传承的是中国画传统主流画派——海派的笔墨技巧,后来在广州美院研究生班深造,又接受领会了岭南画派注重写生、大胆创新的精神,二者是互补的。 我觉得,一位成功画家的风格是自然形成的,画家本人的文化程度,欣赏品位,广采博取的精神、师承的脉络对其风格的形成都有重大影响。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应是画家的座右铭,故而几十年来,我几乎走遍祖国的名山大川,为我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光是2019年疫情发生前,我就跑过16个国家,我觉得眼界开阔对画家是最重要的。 卓莎:把地域文化的内涵转化为创作核心 我出生和成长在一个典型的传统潮汕家庭。母亲事无巨细地操持家务,几十年来无怨无悔。父亲每天都工作,这些工作都与画画相关,他从石雕设计师一步步努力成为电视台美编,最后担任揭阳建市的首任揭阳画院院长。记得我还小的时候,父亲常带我一起去上班。那时候,他是揭阳石雕厂的设计师,他的工作室是在榕江边上,经常有麻雀飞进来。父亲会悄悄地把门窗关起来把麻雀抓住,然后不亦乐乎地画起速写,画完之后他又把麻雀放走。下班之后,父亲又用单车搭我去城郊农村画火鸡、小狗等小动物。晚饭之后他又是常常在家画画直到凌晨,怡然自得。 我没有见过爷爷,爷爷留下的相片也不多。不过我记着爷爷画过的一只鹰,苍劲有力、乘风破浪且展翅而起,画中有一种文气内蕴,笔墨潇洒且轻松。通过这张画,我似乎能感觉到爷爷的气息。5岁之前我一直是奶奶带着,奶奶跟我讲很多民间故事,抱着我在老街十字路口和“烟仔姐”闲聊……家庭的传承,不单是技艺传授,还有文化和道德传统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无论是在艰苦或富足的年代,家中长辈都平和、勤勉。 小时候,父亲常常跟我讲画家们的故事。故事中有很多感人的师生之间、画家之间互相资助与帮扶的事迹,这让我深受熏陶。父亲成为揭阳画院首任院长之后,在画院、美协、文联任职21年间,不遗余力推动揭阳和外地的文化交流,持续组织书画作品展和艺术研讨会,邀请饶宗颐、谢海燕、钱君匋、娄师白、杜滋龄、刘昌潮、王兰若、刘文西、林墉、谢志高、刘斯奋、许钦松、陈政明、方土、吴齐等多位名家交流研讨。他还多次发起粤东书画联展,志愿为画家们撰写了大量艺术评论在各级报刊发表,宣传名师、推出新秀、促进传承。父亲一直继承潮汕老一辈画家帮扶后学的优良传统,积极组织画友和学生一起学习探讨,直至退休多年还如是。我想,父亲和潮汕画坛前辈的道德精神对我成长的影响是很大的。现在,我在学院担负教学和行政职务,在广州市美协承担艺委会工作,回家愿意照顾家庭,这也是家传的责任心吧! 跟随父亲锤炼传统花鸟画有多年,受潮汕文风熏陶之余,我一直希望能有新的探索,所以,在大学的高年级阶段,我就把山水画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传统与时代相融合创作的价值渐渐在心中明晰了,把地域文化的内涵转化为当代艺术创作的核心,是我现阶段思考的内容。 卓愿:用生命的历程去体会生活 我很庆幸出生在这一个家庭。父亲勤勉,幼时记得父亲白天上班,晚上就会在画室画画;父亲达观自信,他不媚富贵不贱贫困,他将大量时间精力投入画画只因喜爱,画画回馈他的正是成就了他这样的性格。父亲尊师重道,他从心里尊敬老师、有德之人,感恩老师对技能、知识、精神的传承,他的这些秉性无形中影响着我的为人处世。 我一直有很好的学画条件,源于父亲打心里觉得画画是一件乐事、幸事。父亲青少年时学过素描,有较好的造型能力,青年时师从王兰若、刘昌潮、林受益等潮汕名家。这一路,注重笔墨的锤炼,传承海派写意脉络,有浓厚的文人意味。我长大考上广州美术学院以后,接受了正规的院校训练,对工笔与写意、写生和创作都有全面的学习,岭南画派注重写生,学院教育视野开放、观念包容,这些都是得益于学院教育和省城广州的视野。 后来,硕士师从方楚雄教授,方老师的为人与画风对我影响深刻,是谓春雨润土。方老师勤勉,说来惭愧,无论外出写生或居家创作,方老师的作品量都超过我们年轻学子,他无时无刻都在用行为提醒我们勤快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方老师乐于行善,他和师母关心同学的生活困难、创立方林论文奖学金、救助孤残儿童、公益艺术培育、为时灾捐款,这些行为都对学生做人有深刻的示范作用。他温婉典雅的画风、和美灵妙的意境,也影响了我的审美和目前的创作方向。 总的说,我目前的创作还是遵循岭南画派写生、创作、注重生活的这个系统,花鸟画并不像人物画那样强于表现当下的物质化、科技化的社会生活,但是万物对生的向往,人对灵的敬意,人与自然、生灵的关系这个母题我想会一直贯穿人类的未来,这是一个永恒的题目。 所以,用生命的历程去体会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发现自然的美,生命的美,是会有无穷尽新的构图和新灵感,我也期待着。 简介 卓素铭 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揭阳画院首任院长、揭阳市美术家协会顾问。 卓莎 生于广东揭阳,现为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山水画艺委会主任。 卓愿 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兼花鸟画艺委会秘书长、广东省社区艺术教育学会美术书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广州市美术家协会花鸟画艺委会常务副秘书长。

发布于:广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