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o-scape

Page 1


感謝名單 感謝田野過程中協助我們的旗津與鹽埕居民,特別是接受百般打擾與長時間訪談的朋友: 陳功勞、黃麗寬、張萬全、張清文、李逸修、李明朗、孫惠娟、林全誠、葉金祥、郭福龍、郭文瑞、黃林紅綿、黃注恩、黃信 道、黃王錦華、黃英智、黃佑安、方維宏、鄔張鳳英、鄔淑華、陳浙平、顏依綾、顏金發

立方計劃空間 錄地景 Memo-scape

藝術家 Artists | 黃孫權 x 複島團隊 HUANG Sun-quan & Islands 專案經理 Project Manager | 羅悅全 Jeph LO

行政助理 Exhibition Assistants | 梁以妮 LIANG Ini,林怡君 LIN YI-chun 展場技術 Technical Support | 藝術戰爭公司 Art War Company 平面美術 Graphic Designer | 複島團隊 Islands 翻譯 Translator | 米傑富 Miller Jeffrey RYAN

發行 Publisher | 立方計劃空間 TheCube Project Space 100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 136 巷 1 弄 13 號 2 樓

2F, No. 13, Aly. 1, Ln. 136, Sec. 4, Roosevelt Rd., Taipei, 100, Taiwan +886 2 2368 9418

www.thecubespace.com info@thecube.tw

出版 Published 2014. 5

© 作品圖片版權所有 藝術家與圖片提供者 Copyright of the photographs for the artists and photo providers 展覽贊助 | Exhibition Sponsor 空間贊助 | Space Sponsor 講座活動贊助 | Event Sponsor 陳泊文


錄地景 Memo-scape 位於高雄的旗津,從清朝為捕烏魚而來建臨時寮屋的移民,歷經了不同文化政體的現代化,是南台灣第一個西化開港 的島嶼,有著南台灣第一所公校、第一支打敗日本少棒的本土少棒隊,第一個興建西方教堂與西醫醫院,以及戰後興 盛的拆船業與兩千年後興起的遊艇設計製造工業。之後,高雄的市中心從旗津移往鹽埕,構成了戰後高雄最繁榮的洋 貨零售與美式酒吧中心。然而,歷史的厚度在急速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溶解,旗津在人們心中僅為海鮮夜市的觀光沙灘, 例如甫獲國際宜居城市獎的高雄市多項成就之一的「旗津海岸線保護工程」,實則是生態災難的後續,八〇年代政府 花錢「買」了大量的工業遺留的電石渣作為墊高逐漸流失的海灘基底,在上頭建立起可供旅遊的海灘與現在獲獎的保 護工程。而鹽埕,則如風華已過的婦人,在駁二文創帶來的青年觀光人潮景象後一棟棟繁華歷史建物被陸續拆除。 地景變遷既是社會也是生態的。Memo 是備忘錄,也是記憶;而 scape 則是形貌之意。一般的田野計畫,乃為生命史 與地方史之記錄,單以社會學或人類學的觀點切入常陷入「凝固的歷史」的再現工作,使得藝術品最終只是泛黃歷史 的整理;而與地方或社區的藝術工作又常常限於「社區型」的表達,將藝術能動性限於社區內參與。《錄地景 Memoscape》從工作坊與田野訪談開始,找出能代表社區歷史的老照片,繼之重演凝固的歷史,團隊開始尋找人與景相遇 之初,以及現在的人與景的變化,透過尋人尋景,尋人,即以重新聯繫歷史中震盪分離的人情聚合,尋景,即橋接 (bridge)歷史與當下之景,透過雙重故事的「復刻」, 創造連結(articulate)人群情感與空間記憶的機制。人群與 歷史的田野就是創作過程,作品則是眾人的歷史與當代記憶。《錄地景 Memo-scape》乃是重繪諸眾公共歷史(public histories)的實驗行動。(文/黃孫權)

展覽現場 TheCUBE

1


MEMO-SCAPE The Memo-scape exhibition is set in Kaohsiung City’s historic Cijin District. Mullet fishermen were the district’s earliest modern residents, occupying work sheds along the shoreline here during fishing season in the 18th century.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nges that buffeted Taiwan through the following centuries gradually introduced to the

district an eclectic and dynamic mix of cultural and commercial influences. After the mid-1800s, Cijin’s commercial

harbor, Taiwan’s first modern international port, bustled with foreign merchant ships. As southern Taiwan’s window on the world, Cijin boasts a history replete with Taiwan “firsts”, including Taiwan’s first public school, Taiwan’s first

primary school baseball team to beat Japan’s primary school baseball, Taiwan’s oldest Christian church, and Taiwan’s oldest Western hospital. Cijin emerged from the Second World War as the focal point of the nation’s highly lucrative ship-breaking industry. In the waning years of the 20th century, Cijin again secured global recognition as a center of yacht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Also, as the center of Kaohsiung shifted toward the Yancheng District, Yancheng’ s commercial quarter became a popular youth-oriented destination for imported retail-goods shopping and pub

nightlife. Nevertheless, rapid economic change in the district has taken a heavy toll on the district’s historic heritage.

In the minds of many, Cijin remains firmly associated with its locally famous seafood night market. Furthermore, Cijin’

s Shoreline Protection Project, one of the items recognized in Kaohsiung City’s 2012 International Livable Community (LivCom) Award, is in actuality an overdue response to the steady loss of natural shoreline in the area. The surface of the massive coastal earthworks built by the government during the 1980s using carbide slag was retrofitted for double duty as a coastal tourism destination. Also, Yancheng has already lost much of its youth business to

the trendy new Pier-2 Cultural-Creative District. With visitor numbers dwindling, heritage buildings dating back to Yancheng’s glory days of trade and industry are one by one being bulldozed to make way for new development. Social and ecological factors contribute to the reshaping of landscapes. “Memo” abbreviates the English word memorandum as well as the word memory, while “scape” infers an extensive view or perspective. The goal of

most fieldwork is to record life and local histories. However, reliance on a purely sociological or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often devolves into recapitulations of “static history” that relegate artwork to the depiction of a distant, faded past. However, local and community art programs often suffer from being unable to achieve expression

beyond their local context, thus confining the impact to the small circle of program participants. Memo-scape uses

workshops and fieldwork to find historical photographs best suited to represent static history. Our team sought the point in time when modern history’s path first intersected with a specific geographic location and then traced the changes in both contemporary culture and that location up to the present time. Our work targeted both people

and locations. People help to reinstate long-severed emotional bonds, while locations bridge historical scenes with their current appearance. The replication achieved through this dual narrative creates mechanisms that articulate collective affinities and spatial memories. Communities and history thus feed the process that creates our shared experiences and collective memories. Therefore, Memo-scape is a practical initiative designed to recast public histories. (HUANG Sun-quan)

2

TheCube


旗津實踐里大陳新村 鄔張鳳英

一九五五年,國共內戰進入最後階段,位於浙江沿海的大陳島日日遭空襲無數,中華民國政府卻鞭長莫及。前一年, 中華民國與美國剛簽訂「中美防禦條約」,台灣成為防堵共產中國的前沿線。蔣介石得到美方支援後,開始計畫大陳 島撤退。撤退來台時,鄔奶奶女兒還小,對於撤退過程不太有記憶。回憶起至今親戚還常說起的一件大陳往事:鄔奶 奶生性膽小,當年戰情告急,每天空襲不斷,有天空襲時躲到防空洞中,等到空襲結束,一把抱起女兒要離開,卻發 現女兒的頭不見了!這可嚇壞了鄔奶奶,後來才發現是把女兒給抱反了! 八十四歲的鄔奶奶還很清楚記得是一九五五年二月撤退,但濃濃的大陳口音,除了噓寒問暖和簡單問答外,大多時候 我們只能互相猜測彼此的意思。鄔奶奶女婿陳浙平回憶起撤退過程,當年他十二歲,準備撤退來台時,為了以防消息 走漏,從消息發佈到撤離不到一天的時間,許多人家帶上了一部分的龍銀,部分埋在地下,以為很快就會再回到島上。 美國第七艦隊護送一萬八千多名大陳居民撤退至台灣,撤退當天到了午夜才上了軍艦,隔天傍晚抵達基隆港。到了基 隆港後,大陳居民分批被安置於「招待所」,其實就是國小教室,許多家庭便在同一間教室中搭起蚊帳,共同生活了 近一個月。後來,政府派人來登記大家的職業,依照不同職業被分發往各縣市的大陳新村。鄔爺爺當年選擇在碼頭工 作,一家人便被分發到旗津的實踐新村。鄔爺爺在高雄港當碼頭搬運工,每天都要搖舢板船來往旗津和高雄港。女兒 鄔淑華回憶起爸爸的工作,那時現代貨櫃運輸還沒普及,鄔大姊常常帶著大布袋到碼頭撿拾掉在地上的黃豆回家。鄔 奶奶則是在家照顧五個小孩,有空時做做村裡其他人發下來的家庭代工貼補家用。 照片中的鄔奶奶騎著機車,背景是實踐村最早的平房,其實奶奶並不會騎機車,在經濟逐漸發達的台灣,很多家庭第 一次購入汽機車,許多家庭舊照中都可見這類和汽機車的合照。實踐村的平房由美援資金補助建設,家裡人口眾的, 房屋也就稍大幾坪。民國六〇年代後,鄔奶奶家分別歷經兩次改建,鄔爺爺過世後,只剩奶奶一個人住在實踐里家中。 鄔奶奶住的巷裡,房子也都改成數樓的透天厝,巷尾兩棟斷垣殘壁的老平房沒有機會被改建,靜靜走過六十年的歲月。 TheCube

3


三輪車夫 陳王秀雲

阿雲阿姨有著高雄人的爽朗熱情,她說:「叫我阿雲就好了啦!」阿雲阿姨是旗後人,走訪曾是過去生活之處時嘆著 不知過了多少歲月年華,旗津都不一樣了,也不住在旗津了。民國四十年代旗津因道路規劃狹窄,巷弄多,以致車輛 進出不便,輕巧便利的三輪車遂成為當時主要交通工具。過港隧道興建後對外交通逐漸便利,一九八五年政府輔導轉 業,將近半數的三輪車收回。阿雲阿姨年輕時曾任三輪車伕,都在兵營外的圍牆排班,載阿兵哥們去渡船頭。以前騎 三輪車時著戴斗笠和面罩防曬,常載師公順著古路到公墓撿骨,等待師公工作時就近在一旁的芭樂園稍事休息,對面 剛好是海產加工廠,門口堆很多蚵殼,當時興起爬上去拍了這一張照片,身上衣服就是那個時候騎三輪車載客人的服 裝,手套跟袖套。在一堆蚵殼背後,當時什麼房子都沒有,所以看得到海,現在幼稚園蓋在這兒,芭樂園也沒了,後 面都被造船工廠遮住,看不到海了。 阿雲阿姨通常週末回來旗津幫老朋友顧海味零售攤,順便話家常。

4

TheCube


唯品海產店 李逸修

高雄市旗津區廟前路四〇號,老闆是當地漂流木藝術家李明朗先生,旗津在地人,曾就讀旗津國小並參加過旗津國小 棒球隊,與妻子結縭四十餘年,平時相當熱心公益。照片為現年三十六歲家中長子李逸修先生,幼年時期與重返當時 地點拍攝之對照。 舊照約為二十六年前,李逸修先生於自家店前「唯品海產店」留影,物轉時移,店家與街道也改建多次,幾乎難以辨 識舊時景色。按高雄市政府海洋局民國九十三至一〇一年的調查,不到十年間旗津區漁戶數由 8,783 戶降至 7,402 戶, 漁戶人口由 35,132 人下到 29,608 人,而旗津區第三級產業就業人口數同期就已突破百分之四十。早期旗津近海漁業 發達漁獲豐富,民國七十年沿近海漁業產量達到高峰,後因作業海域與資源受限呈衰退現象,民國八十年政府提出漁 船零成長政策,加速縮減漁船及漁業規模。該店經營十餘年,直至近十年來政府提倡觀光海洋漁業,促銷推廣海鮮加 工製品,許多老店家紛紛轉型,唯品海產店也在這股潮流中遂改變為販售特產的店家。

TheCube

5


瑞隆紡織廠 顏依綾與她的媽媽

黃復珠,一九五〇年生,台南下營人,年輕時在台南下營一家名為「瑞隆紡織實業有限公司」紡織廠上班,該公司 一九九〇年時倒閉。一九七六年,因為丈夫顏金發的堂哥介紹,夫妻倆決定前往高雄打拼,後定居於高雄小港區,兩 夫妻一生辛勞平靜,最大的願望就是努力工作將小孩子撫養長大並看他們結婚生子、成家立業。黃復珠女士在二年多 前因猛爆性肝炎而去世。面對親人突然離世的巨變,女兒顏依綾小姐醒悟到所謂的「消逝」與「墬落」。 城市靠勞動者建造之間的關係,然勞動者卻在城市發展中逐漸散落飄零。勞動空間能否重新連結母女之間的記憶?找 到了當年媽媽在工作工廠前留影的地點,一個不曾在顏小姐記憶中出現的場景,工廠早已改建成另一家工廠,唯一的 參考只有天際上連結台灣數萬個工廠的電線角度,顏依綾站在同樣地點拍照,具有某種身體實感的結合,或許母親的 離開是一個新的開始,一個機會重新去抓住身邊所愛的人,她並不會是故事結尾。

6

TheCube


龍鳳繡莊 林全誠

林全誠師傅為龍鳳繡莊的第三代傳人,一九五九年出生,自小習家業,十四歲便習藝達最高難度——開臉,少年即出 師。照片約攝於四十年前旗津中州的四合院租處,約六七歲時就都住這兒,家中是一脈相傳的繡莊,曾於此開設店鋪。 位置處於中州戲院旁(一九五三年開始營業,後改名為永州戲院,一九八七年歇業),來往顧客多半口耳相傳。中州 戲院是旗津區唯一戲院,上映最新的電影和歌舞戲劇團表演,吸引不同年齡層的顧客,不僅是旗津居民和前鎮加工區 的工人最愛,甚至更遠的屏東愛好者也會呼朋引伴前來欣賞熱門的歌舞團。林先生以前也常在工作中抬個頭休息時看 著來來去去的人群們。早期時代沒有機械電繡,所有繡品都是一針一線縫製而成,家傳工法手藝精細獨到,用料上品, 金倉銀線等皆真材實料,觸感絕佳,就連工具也都仔細挑選過,日本進口的針、香粉等,甚至無法購得的工具器材就 自製設計,貼近使用者需求,繡品則集所有之大成,歷久不衰。 照片中的涼傘(華蓋)布面最頂處「伍府千」清晰可見,是為旗津代天宮繡製,於幾年前「失蹤」。這裡是父親將 手藝傳承下來的處所,當時戲院帶來繁榮熱鬧光景就鄰著牆邊,現今的四合院,只剩斷垣殘壁,院內屋瓦雜草叢 生,院前散落著廢棄家具,沒半點人影,此時的景象和當時繁榮戲院形成了強烈對比,能帶走的只有沾在腳邊的鬼針 草。 TheCube

7


旗津漁夫 葉金祥與郭文瑞

從小就對繪畫有濃厚興趣的郭文瑞,除了漁夫身份外,也是各種跟船業相關工程的技工。他對繪畫與雕刻都極具天份, 也是憑著他對繪畫的興趣以及不可或缺的觀察視野,我們現在才能在他繪製於沿海一面水泥牆上的壁畫看見當時相機 尚未普及的捕魚場景。 旗津的漁夫都知道,如果看見水面上有一片水域開始出現變成紅色時,就會拿著俗稱「赤尾青推」的工具去衝進淺灘 區抓赤尾青,也就是小蝦米。十三歲開始捕魚的葉金祥先生說到,最好的時候他一個人就抓了上千斤的赤尾青,葉先 生現屆六十五歲已退休了。他感慨的說著:現在的油價是以前的好幾倍,近海漁業光是油錢就吃掉一大半利潤了,現 在近海漁業一趟出去才賺個兩、三千元,卻還得承擔著船隻的消耗,以及造價十幾萬的漁網破損的可能性。且隨著旗 津汙水處理廠的興建,蝦、蟹、魚、螺等漁業資源全都變少,至於赤尾青這幾年幾乎絕跡,雖然官方聲稱所排放的廢 水皆符合規定,但漁夫絕對是最清楚海洋狀況的人。(牆壁繪畫/郭文瑞,捕魚/葉金祥)

8

TheCube


李家姊妹

五〇年代旗津西岸還有一百米寬的防風林、水筆仔還有一百五十米寬的沙灘,然而旗津的海灘由於高屏溪上游過度開 發砂石導致下游淤積減少,沙灘每年流失嚴重。八〇年代政府以「購買」工業廢棄物電石渣墊高海岸周圍,又從高屏 溪上游採抽砂石製成消波塊投注在沿岸構築防止沙灘流失的防線,形成永無止盡的惡性循環。現在,一萬一千顆的消 波塊成為逐漸縮小沙灘的保護者,也是沙灘的兇手,從沙灘往下挖則是驚人的工業廢渣。 兩張照片相隔十四年,李家姊妹鮮少到旗津沙灘了,儘管是小時候最愛之地,猶如這沙灘不可告人的殘酷。 TheCube

9


旗津沙灘 黃麗寬阿嬤

黃麗寬阿嬤小時候住在旗津市場(中洲三路),當時黃麗寬女士的阿嬤開旅社,是當時旗津唯一的旅社(那時旅社沒 有名字,通稱番仔間),全家人一同經營並住在旅社後方。旅社後面就是渡船碼頭,是最熱鬧的街道。光復後經濟蕭條, 再加上旅社後方的住家在戰爭期間被炸彈炸毀,只好將旅店賣掉結束營業。光復後沒幾年便舉家遷至鹽埕區,當時的 鹽埕正繁榮興盛,而旗津則是漸漸沒落。就讀旗津國小時,從學校後面就可以直接一路衝向沙灘,路面很寬敞沒有現 在高密度的住宅和商家,路上必須穿越一整片林投樹林才能抵達,因為林投姐的鬼故事傳說,每次要穿越樹林到沙灘 心裡雖然害怕,但又禁不住想快點到沙灘玩耍的欲望。現在的沙灘被填過之後變高了,海岸線也長得不一樣了,這樣 的沙灘和人們比較不親近,沙子顏色也顯得灰暗、骯髒不好看。 旗津沙灘幾年來逐漸退縮,海岸侵蝕與堆積的交互作用已經失衡,只有侵蝕、沒有堆積,幾年前高雄第二港口築堤時, 將築堤挖出來的沙填到沙灘上,沙灘看似堆高變大,但後來在幾次颱風襲擊之下,依然抵不過海浪侵蝕,使沙灘沙量 持續流失。為了解決沙灘流失嚴重的問題,高雄市政府以新台幣七億元蓋離岸潛堤工程搶救沙灘,大規模使用消波塊 築堤以及抽沙養灘,希望能提升觀光品質,但是這樣的做法是否就能補救人為造成的自然環境破壞呢?

10

TheCube


士裝店林先生

士裝店位在鹽埕最久的商場——銀座(國際商場)裡,是專門販售西裝布料與製作的商家,由林先生的父親開設,即 鄰居口中的林爺爺。士裝店於二〇〇九年底正式撤銷營業執照。林爺爺是目前生活在這最久的居民,一九二一年出生 於大陸福州,十九歲來台,到台南學習裁縫技術後到台北開業,二十八歲時,林爺爺帶著妻子與大兒子住進銀座,當 時銀座內部只是一樓半的木造房屋結構,一樓作為工廠使用,一家四口就住樓上的小閣樓,空間很狹小,工人們累了 只能睡在工作台上,直到一九六二年改建。過去主要業務為西裝布料販售及西裝訂作,當時相當注重穿著,生意很好, 曾幫許多地方士紳、機關主管、政治人物等做過西裝。 林先生是士裝店第二代,一九五〇年在西裝店裡出生,念鹽埕國小第十六屆,從小受林爺爺嚴格管教,通常只與商場 內年齡相仿的玩伴相處,鮮少到其他地方。長大後並未繼承家業,而是從事營造等其他工作,後來開始在自家樓上開 設補習班,教國小數學,算是當地小有名氣的補教老師。舊照於一九六六年拍攝,後方可見早期高雄知名的亞洲戲 院,其前身為高雄劇場株式會社,一九二一年開幕,是高雄首家劇場,一九三一年改名高雄館,一九四〇年二戰中炸 毀。一九六〇年原地重建亞洲大戲院,後因火災關閉,至一九八一年拆除改建為今日之亞洲大樓。即新照中之建築 物。 TheCube

11


萬全肉圓 張萬全父子

萬全肉圓店是位於鼓山渡船頭附近,一家四十多年的老店。當時擔任高雄碼頭搬運工人的張萬全先生,除了在碼頭當 搬運工人,後來也曾經從事過電動三輪車貨運工,一個人要擔負起一家九口生計。在一九七一年,太太為了幫忙分擔 家計,和師傅學做肉圓,開始在渡船頭附近推著肉圓攤做小生意。當時做生意前,都要先到濱海一路與鼓南街口的供 水區取水備用(萬全肉圓店現址對面),取水時攤子就停在一旁,結果發現常常水都還沒裝滿,肉圓就賣完了!後來 就沒再拉著攤子四處叫賣,遂將肉圓攤固定在取水區前面。當時哈馬星有魚市場和貨運集散碼頭,有很多碼頭工人、 散裝貨搬運工人、魚工、…等,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停歇地都有勞動朋友輪班著。一直到後來魚市場關閉、碼頭貨運也 不再像過去榮景,電動三輪車貨運行業也因此沒落。張萬全先生就和太太一起經營肉圓店。一開始都是租用店面騎樓, 但每當老房子改建成新樓,肉圓攤就必須隨著搬遷。最後搬到一開始位於汲水區的肉圓攤對面經營至今,現在已交由 孩子張清文先生經營,四十多年來見證哈瑪星渡船頭的興衰。 照片由張萬全先生在渡船頭經營新美樂理容院的親戚所拍攝,為當時張萬全先生與兒子張清文先生在肉圓攤工作情形, 當時肉圓攤位於汲水處前。

12

TheCube


銀座 士裝店林先生

銀座為台灣最早的拱廊街建築,以三十五萬日幣資金興建兩千三百坪,一九三七年開幕,是日據時代高雄最大最早的 百貨商場。根據日本政府為突顯「日本民族」之國家形象之建築元素所建,外圍沿街面以住商混合的磚造連棟三樓透 天厝共計店鋪三十四戶,內部則以連通兩棟建築物之間的木造一樓店舖,通常上方有夾層做為居住場所,共二十二戶, 由四十餘名居民共同組成高雄銀座會,共同購入、販賣、共通商品卷的發行。六〇年代由於二戰時遭美軍轟炸立面受損, 而原內部木造結構逐漸腐蝕,遂由居民派代表至日本銀座參訪,回國後仿照東京銀座樓房樣貌改建內部,一九六二年 底完工更名為國際商場,一樓為店面;二到四樓為住家;三、四樓並設有共用廊道。當時台灣經濟發展人民消費水準 提升,商場貨品包括走私貨、布匹、西服、生活用品、精品、唱片行等,上午九點開始營業至晚上十一點,為當時最 熱門的購物聖地。八〇年代風華漸逝,目前內部店鋪僅剩一、兩家尚在營業。 照片於六〇年代所拍攝,照片中王先生還是國中生,旁邊猶如母親的女子則是鄰居,然已失聯。現今日本大阪的新世 界仍存在許多一模一樣的拱廊街建築。 TheCube

13


美蘭百貨店 吳王儼與吳家壁

日治時期為了疏通愛河水量,在七賢路與瀨南街之間挖掘溝渠,一九五四年溝渠加蓋,成為鹽埕最熱鬧的街道之一, 鹽埕人稱之為「大溝頂」。大溝頂上有八個商場聚落,美蘭百貨店位在「鹽埕第一公有零售市場」內,經營者為吳家 壁先生及吳王儼女士,百貨店的店名取自吳王儼女士的暱稱:美蘭。美蘭出生於一九四八年,台南佳里人,未定居鹽 埕前,曾至高雄市第一間由台灣人成立的大新百貨銷售服飾。一九七一年與同鄉吳家壁先生結婚,結婚前,吳家壁先 生已經在鹽埕第一公有零售市場經營雜貨店一年多,結婚後從台南搬遷至鹽埕定居。同年,將雜貨店的規模擴大成百 貨店。過去百貨店除了販售一般民生用品、衣物、化妝品和保養品等商品,也有許多船員走私進口的舶來品。如今已 不再販售衣物,且部分商品仍維持幾十年來的老牌子,例如「今美化妝品」。 隨著高雄其他地區的開發,鹽埕區漸漸沒落,大溝頂熱鬧不如當年,許多店家也漸漸遷離,現在來光顧的多為老主顧, 不足以維生,兒女長大後也都至高雄其他地區工作。現在看管百貨店,成為兩夫妻老年生活的消遣之一。

14

TheCube


鹽埕鐵道理髮店 謝阿姨

謝阿姨是男士理髮店的老闆,店鋪位在高雄港車站鐵軌旁,與高雄港車站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十三歲自外地來到高雄,原本在開理髮廳的嫂嫂家裡幫忙煮飯,也因此在那裡習得理髮技術,後來輾轉到鐵道福利社 內理髮廳當學徒。原本理髮廳在現址對面,因為老闆無法繼續經營,才在二十三歲時徵求當地鐵路局同意後接手開店, 在現在位置自行搭建房屋,由原先的一棟房子陸續加蓋兩棟,目前與鐵路局員工退休的先生、婆婆、小叔小嬸一起居 住於此。四、五十年來營業形式上沒什麼差異,到現在依舊是燒木材煮熱水,在洗手台上幫客人洗頭。營業時間從早 上七點多開到晚上七點多,過去全盛時期請三個員工,現在則請小嬸幫忙。早先主要客群是鐵路局員工,後來附近居 民也會上門,甚至有美國人和日本人,曾經可做到一天兩萬多元的生意,二〇〇八年七月三日配合高雄市區鐵路地 下化計畫,高雄港站路段及高雄港站站內區亦隨之停用。雖然鐵路局辦公室搬走了,但這些員工仍舊習慣回來這裡理 髮。 TheCube

15


香茗茶行 廖卉菁

創立於一九四六年的香茗茶行,位在鹽埕最久的商場——銀座(國際商場)的外圍,是高雄少數有五十年以上歷史的 老茶行。從最初的茶葉專賣,後來又增加了茶飲的零售,從早期使用玻璃杯盛裝,只能在店面前飲用,到透明塑膠袋 裝著喝,演變到現在的塑膠杯機器膜封口,與一般的飲料連鎖店生產無異,現在也推出了濃厚特色的茶味冰淇淋。廖 卉菁是香茗茶行的第三代,小時候因為爸媽忙於生意,所以都在銀座附近玩耍,甚至還會跑進別的店家幫忙。 老照片裡的背景,就是位在香茗茶行隔壁的紐約酒吧,大約從一九三〇年代開始營業,一、二樓是酒吧;三、四樓是 旅店。回憶當時跑進去玩耍的場景,美軍及女伴坐在一格一格被高背椅隔出來的小座位,加上昏暗的光線,散發著曖 昧的氛圍。酒吧一直到了一九七〇年代隨著美軍逐漸撤離後才停止營業。如同酒吧,銀座伴隨著鹽埕,經歷了興衰。 茶行所在的銀座外圍建築也都經歷整修,早已不是原本的樣貌,不過最近開始出現恢復舊觀保存歷史的聲音。廖小姐 正在準備擴展香茗茶行的分店,希望將這份茶香繼續傳承下去。

16

TheCube


光榮照相館與宏恩藥局 黃林紅綿與黃王錦華

黃林紅綿,九十歲,民國十三年出生,臺南人,從小成長於鹽行一帶,二次世界大戰時與丈夫在臺南營業之相館租屋 處遭美軍轟炸。光復後一年,看準了高雄發展情況全家遷移至高雄鹽埕區,與丈夫一同經營光榮照相館,時為木造平房。 於後經歷了民國三十四年國民政府遷台、高雄登陸的六十二軍的不穩定、以及民國三十六年二月的二二八事件的社會 動盪。民國四十六,再度遷移至對街樓仔厝,持續以照相館撫養四男一女。黃王錦華,六十六歲,民國三十七年出生, 高雄人,成長於臺灣鹼業公司日本宿舍區,民國五十五年進入臺大社會系就讀。中共文化大革命開始,民國五十九年 畢業後進入甫創立七年的華南產物保險公司任職,負責處理海險理賠事宜,同年美國女性在紐約罷工要求兩性平權。 民國六十四年,辭掉工作與丈夫遷回高雄鹽埕區,於光榮照相館與夫家人數為眾的家族一同生活,並協助丈夫於巷內 經營宏恩藥局,撫養兩男一女。 女人總依父家移動,聯繫家族、擴大家族與照顧長者和後代。無論如黃林紅綿女士,由古都鹽行,遷至逐漸繁榮的港 都鹽埕;或如其媳婦黃王錦華女士那樣由日式房舍成長的童年記憶,移至繁華台北城再走向逐漸沒落的港都鹽埕。兩 個世代的女人,因家族而定居於鹽埕的生命,就在那街角、或那路口,眼見鹽埕從繁華時代的十五萬人,七家戲院, 現今的鹽埕只有兩萬五千名居民,而所有的戲院都拆光了。她們是鹽埕人,和身處夫家的位置一般,固守那位於街景 其中的房舍,縱使時間前進,也能留著人們來去過的痕跡,她們的言中藏著鹽埕風景的流逝,藏在五十年前就佇立起 的磚牆之後。老照片:右一為黃王錦華、右二為黃林紅綿。右三為黃王錦華之夫黃注恩先生,為宏恩藥局老闆,光榮 照相館老闆第二個兒子,與親友們攝於自家宅內(原光榮照相館樓上)。 TheCube

17


黃孫權 HUANG Sun-quan 現任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研究專長包含建築與空間理論、文化與媒體、社會運動與跨領域藝術,香港 嶺南大學(2005)和中國美院(2013)客座,前《破報》總編輯。1997 號召組織台灣第一場反仕紳化都市運動 「反 對市府推土機」,曾參與台灣與香港多項社會與媒體改革運動。近年開始從事策展與藝術創作,在高雄成立「搗蛋藝 術基地」,作品曾參加深圳香港城市 / 建築雙城雙年展,《我們家在康樂里/城市光柵》(2007)、《日常生活的一天》 (2013),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雙年展《烏托邦出櫃》(2014),以及個展〈無地之愛 ─ 在田野與社會性空間 中的藝術〉(2014)。策劃過《寶藏巖 GAPP》(2003-4)、《覹空間》(2012)、高美館的《侯淑姿個展 ─ 望向彼 方亞洲新娘之歌》(2010)、高雄市勞工博物館的《跨國候鳥在台灣》移工展(2011)、《生日說書人暨在地歷史攝 影展》(2011)、《無地之愛 ─ 在田野與社會性空間中的藝術》(2014)等。著有《綠色推土機》,譯有《自己幹 文化-英國九零年代的派對與革命》。 Assistant Professor of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disciplinary Art,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He is editorin-chief of Pots Weekly, a activist engaging social movement deeply. Dr. Huang has begun engaging in curatorship and artistic creation, such as participating in Shenzhen & Hong Kong Bi-City Biennale of Urbanism\Architecture, , “

A Day ”(2013), The 2nd CAFAM Biennale : The Invisible Hand: Curating as Gesture “Coming Out! Utopias ”(2014) and solo exhibition “u-topophilia- Art in Field and Societal Space ” (2014). Curatorial projects include “Treasure Hill GAPP

(Global Artivist Participation Plan) ” in 2003 and 2004, “Lulu Shur-tzy Hou Solo Exhibition—Look toward the other

side-Song of Asian Foreign Brides in Taiwan ” in Kaohsiung Museum of Arts in 2010 and a migrant workers exhibition at Kaohsiung Labor Museum in 2011-2012. He is an artivist across architecture, media, social movements, and arts.

複島團隊 Islands 為高師大黃孫權教授於 2011 年底組成,關注田野、空間與藝術生產,因應基地條件組織不同的底藝術家參與。擅 以科技技術聆聽/記錄底層生活,改造現存社會條件或干擾主流意見,並陳藝術家與民眾的張力辯證關係,讓政治 正確在對抗的作品中出現而非藝術家單方面的正當性宣稱。其作品〈複島〉,創造了自動敘事機器(auto-narration machine)與利用開源碼製作的 AR 軟件進行旗津的空間歷史探究,曾獲國藝會、文化部、高雄市文化局補助,於高雄 多處進行展出。 複島團隊成員:李學佳、蔡佳嬴、甘志雨、顏信昌、郭書瑋、張雅涵、汪祖諒、董孟涵、江怡璇、林芸竹、吳修銘、張淑玲、 苗又文、李宇哲、陳羿樺 Islands was founded in late 2011 under the tutelage of Professor Sun-quan Huang with a focus on field, spatial and

artistic productions created by artists with a particular affinity / relationship to a specific project site. The group uses

current technology to listen to and record the rhythms of life within society’s lower echelons, develops programs to improve current social conditions / give new voice to mainstream opinion, and highlights the dialectical tensions between artists and the public in order to elucidate mainstream political mores as a balance to artists’ unilateral

truth claims. Islands’ creative effort used a specially developed auto-narration machine and open-source-based AR

software to explore the spatial history of Cijin. Work on this project has received generous support from the National

Culture and Arts Foundation,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Kaohsiung City Bureau of Cultural Affairs and results have been featured in exhibitions held at venues throughout Kaohsiung City.

Islands members: LI Hsueh-chia, TSAI Chia-ying, KAN Chih-yu, YEN Hsin-chang, KUO Shu-wei, CHANG Ya-han, WANG Tsu-liang, TUNG Meng-han, CHIANG Yi-hsuan, LIN Yun-jhu, WU Siou-ming, CHANG Shu-ling, MIAO Yo-wen, LEE Yuzhe, CHEN I-hua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