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joying your free trial? Only 9 days left! Upgrade Now
Brand-New
Dashboard lnterface
ln the Making
We are proud to announce that we are developing a fresh new dashboard interface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We invite you to preview our new dashboard and have a try. Some features will become unavailable, but they will be added in the future.
Don't hesitate to try it out as it's easy to switch back to the interface you're used to.
No, try later
Go to new dashboard
Like
Share
Download
Create a Flipbook Now
Read more
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 许晖 Read More
Home Explore 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 许晖
Publications:
Followers:
Follow
Publications
Read Text Version
More from limenghongbc
P:04

⽬录

礼仪·⼈称

“⼋拜之交”到底指拜⼏拜

“分庭抗礼”为何形容平等相待

“⽆它”原来是古⼈相⻅的问候语

“叨陪末座”竟然跟饕餮有关

“名”“字”原来是两回事

“指名道姓”为何是不礼貌的⾏为

“拾级⽽上”到底怎样“拾级”

“令堂”为何是对别⼈⺟亲的尊称

“公主”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内⼈”原本就是指妻⼦

“拙荆”为何谦称⾃⼰的妻⼦

“良⼈”只能⽤于妻⼦对丈夫的称呼

“阁下”为何是敬称

P:05

“⼫位素餐”的“⼫”不是指⼫体

“⾜下”为何是尊称

“孝⼦”原本不是指孝顺的⼉⼦

“千⾦”本来是⽐喻男孩⼦

“禁脔”原来专指皇帝的⼥婿

⾐⾷·住⾏

“充⽿不闻”的“充⽿”原来是⽿塞

“平头百姓”的“平头”原来指⼀种头⼱

“在下”竟然是裹腿布

“体⽆完肤”原来是形容⾝上的刺⻘

“抓髻”原来是“髽髻”之误

“愁眉”竟然是⼥⼦美丽的眉妆

“秀眉”本来是形容⽼年男性的⻓眉

“⼤快朵颐”为何形容⼤饱⼝福

“脍炙⼈⼝”的“脍炙”到底是什么东⻄

“电光⽯⽕”的“⽯⽕”乃是取⽕之法

“灯红酒绿”的酒真的是绿的

P:06

“雅量”原来是形容酒量⼤

“滑稽”竟然是⼀种流酒器

“⾷指⼤动”为何形容⼝福

“筷⼦”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南墙”是什么墙

“寿终正寝”的“正寝”是什么地⽅

“屋漏”不是指屋⼦漏⾬

“家累”不是形容沉重的家庭负担

“康庄⼤道”为何⽐喻美好前途

“阴沟翻船”的“阴沟”为何会翻船

⽣死·⿁神

“⽼死牖下”为何代指善终

“寻短⻅”为何⽐喻⾃杀

“三⻓两短”原来是棺材的形制

“抽屉”的形制竟然源于棺材

“丰碑”原来是下葬的⼯具

“放肆”原来是威胁要杀掉你

P:07

“⻛调⾬顺”竟然指四⼤⾦刚

“为虎作伥”的“伥”是⼈还是⿁

“含沙射影”竟然指能害⼈的怪物

“孟婆汤”的“孟婆”原来是⻛神

“城隍庙”的“城隍”到底是⼀尊什么样的神

庙堂·江湖

“附庸⻛雅”最初并不是贬义词

“画地为牢”原来是形容刑律宽松

“哄堂⼤笑”出⾃⼀项有趣的制度

“感冒”竟然是官场⽤语

“打⽿光”竟然是模拟割⽿朵的战争⾏为

“张冠李戴”的“张”“李”到底指谁

“墨守成规”的“墨”原来指墨⼦

“学⽽优则仕”不是形容优秀

“私淑弟⼦”究竟是什么样的弟⼦

“骊歌”为何指离别之歌

“呵呵”是苏东坡发明的吗

P:08

“三姑六婆”为什么是蔑称

“丫鬟”为何是婢⼥的专称

“⽼鸨”为何是妓院⽼板娘的蔑称

“跳槽”竟然是⻘楼⽤语

男·⼥

“星期”原来指浪漫的婚期

“红男绿⼥”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合卺”为何代指成婚

“彩礼”原来是“财礼”之误

“戒指”原来是皇帝宠幸后妃的标志

“乱点鸳鸯”竟然是做好事

“掌上明珠”最早是形容情⼈

“续弦”为何指男⼈丧妻再娶

“呷醋”为何⽐喻男⼥之间妒忌

“烟视媚⾏”不是形容⼥⼈⻛骚

“怨⼥”原来就是古代的“剩⼥”

“淑⼥”不是形容⽂静的⼥⼦

P:09

“花信年华”为何⽐喻⼥⼦⼆⼗四岁

“梨涡”为什么指美⼥的酒涡

“戴绿帽”为何是男⼈的奇耻⼤辱

“惨绿少年”为何形容⻛度翩翩的男⼦

博物

“⻢匹”为何⽤“匹”作计量单位

“露⻢脚”露的为何是⻢脚

“⽑病”为何跟“⽑”有关系

“⾼⾜”原来指驿传制度中的骏⻢

“耗⼦”怎么变成了⽼⿏的别称

“弼⻢温”竟然是“避⻢瘟”的谐⾳

“乌贼”为何⽤“贼”来命名

“鲍⻥之肆”为何奇臭

“渴睡”原来是“貉睡”之误

“虎威”竟然是⽼虎⾝上的⾻头

“漫画”原来是⼀种⻦的名字

“狗⾎喷头”为何不使⽤别的动物的⾎

P:10

“⽔性杨花”的“杨花”原来是柳絮

“楷模”本来是两棵树

“寿⽐南⼭”为何⽤“南⼭”来作⽐

“吝啬”原来是对⼤地⺟亲的赞美

“招摇”原来是北⽃七星的第七星

“拇指”竟然是脚的第⼀趾

“⿐祖”为啥跟⿐⼦有关系

P:11

礼仪·⼈称

“⼋拜之交”到底指拜⼏拜

“⼋拜之交”是指有世交的两家⼦弟拜⻅对⽅⻓辈时的礼节,异姓

兄弟结拜也称为“⼋拜之交”。其实古时并没有⼋拜之礼。

《说⽂解字》:“拜,⾸⾄地也。”许慎的解释不完全准确,因为

还有“拜⾸,⾸⾄⼿”的说法,不⼀定⾮要拜到头顶到地的程度,要根

P:12

据不同等级来定“拜”的礼节。需要说明的是,古⼈⽇常⽣活都呈跪

姿,因此才会有“拜”礼。

对古⼈⽽⾔,寻常的礼节也就是⼀拜⽽已,两拜已经属于⾮常隆

重和尊敬的礼节,⽐如《史记·苏秦列传》载:“苏秦⻅⻬王,再

拜。”⾂对君⽆⾮也就两拜。⾄于三拜、四拜,都属于极为特殊情况下

的礼节,⽐如据《战国策·秦策》记载,苏秦在赵国为相,路过家乡

时,曾经看不起他的嫂嫂“蛇形匍伏,四拜⾃跪⽽谢”,这是表⽰谢罪

的加拜,并⾮常礼。

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在《⽇知录》中辨析道:“⾃唐以下即有四

拜。《⼤明会典》:‘四拜者,百官⻅东宫亲王之礼。⻅其⽗⺟亦⾏四

拜礼。其余官⻓及亲戚朋友相⻅⽌⾏两拜礼。’是四拜唯于⽗⺟得⾏

之。”

虽然古代没有⼋拜之礼,但“⼋拜”之礼的出处却真的是拜了⼋

拜。

宋⼈邵伯温所著《邵⽒闻⻅录》中讲了⼀个有趣的故事:“韩魏公

留守北京,李稷以国⼦博⼠为漕,颇慢公。公不为较,待之甚礼。俄

潞公代魏公为留守,未⾄,扬⾔云:‘李稷之⽗绚,我门下⼠也。闻稷

敢慢魏公,必以⽗死失教⾄此。吾视稷犹⼦也,果不悛,将庭训

之。’公⾄北京,李稷谒⻅,坐客次,久之,公着道服出,语之

⽈:‘⽽⽗吾客也,只⼋拜。’稷不获已,如数拜之。”

韩魏公即韩琦,乃是北宋重⾂,国⼦博⼠出⾝的李稷居然对他轻

慢⽆礼。潞公即另⼀名相⽂彦博,李稷的⽗亲李绚出⾃⽂彦博门下,

⽂彦博听说李稷的⾔⾏举⽌后,决定好好教训⼀下这个后⽣⼩⼦。

P:13

⽂彦博担任北京守备后,按照礼节,李稷应当前来庆贺。等李稷

来了,⽂彦博故意不出来接待,让李稷在客厅⾥⼲等了很久很久,这

才穿着道服出来待客。李稷⾏礼时,⽂彦博坐在那⾥,⼤剌剌地

说:“你爹是我的门客,你就对我拜⼋拜吧。”李稷只好如数拜了⼋

拜。

本来是出于惩戒⽬的的“⼋拜”,流传到后世,竟然演变为“⼋拜之

交”这句俗语,也算⼀桩趣事。⾄于异姓兄弟结拜,其实也只是互相四

拜,如同是拜对⽅的⽗⺟,正如顾炎武所⾔“四拜唯于⽗⺟得⾏之”。

⽐如《⽔浒传》第⼆⼗九回“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中描

绘的施恩和武松结拜的场景:“当下饮过酒,施恩纳头便拜了四拜。武

松连忙答礼,结为弟兄。”互相四拜,共⼋拜,这才是“⼋拜之交”的真

正语源。

P:14

《新刊校正古本⼤字⾳释三国志通俗演义》卷⼀插图『祭天地桃园结义』,明万历⼗九

年(1591)书林周⽈校刊本。

此图描绘了刘关张三⼈在张⻜庄后桃园中结为异姓兄弟的场景。

书中⾔道:“次⽇,于桃园中,备下乌⽜⽩⻢祭礼等项,三⼈焚⾹,再

拜⽽设誓⽈:‘念刘备、关⽻、张⻜,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

协⼒,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同⽇⽣,但愿

同年同⽉同⽇死。皇天后⼟,实鉴此⼼。背义忘恩,天⼈共戮。’誓

毕,拜⽞德为兄,关⽻次之,张⻜为弟。祭罢天地,复宰⽜设酒,聚

乡中勇⼠,得三百余⼈,就桃园中痛饮⼀醉。”

画中左⾸设⾹案,下陈乌⽜、⽩⻢等祭礼,三兄弟在右侧桃树下

⾏礼,“再拜”⽽已。画⾯与⽂字扣合紧密,桃花喜鹊,⻛⽇清朗,预

P:15

⽰着⼀场⻛云际会的传奇即将展开。

“分庭抗礼”为何形容平等相待

“分庭抗礼”这个成语常被⼈误解之处有⼆:⼀是它事实上只能⽤

于上对下,⽽不是相反,试想,也只有居⾼位者⽅能对居低位者平等

相待;⼆是“抗礼”的“抗”总给⼈⼀种对抗的感觉,其实不然,“抗”是

对等的意思。

“分庭”,宾主分处庭院两边,主⼈居东,客⼈居⻄;“抗礼”,⼜

写作“亢礼”“伉礼”,以对等的礼节相互⾏礼。

《礼记·燕义》中详细描述了宾主宴饮时的情形:“设宾主,饮酒

之礼也。使宰夫为献主,⾂莫敢与君亢礼也。”不设宾、主⽆以成席,

这是饮酒之礼。最尊贵的客⼈称“宾”,只能设⼀⼈。按照道理来

说,“宾”只能由地位仅次于国君的卿担任,但是如此⼀来,作为主⼈

的国君就要处处与卿“分庭抗礼”,未免⿇烦。于是就采取了⼀种变通

的⽅法:让掌管膳⾷的宰夫担任主⼈,称作“献主”,以表⽰⾂不敢与

国君“亢礼”;选⼀位⼤夫担任“宾”。整个宴饮期间,礼节的周旋揖让

都由这⼆⼈完成,国君和卿就不必为礼所缚,只顾喝酒⾏乐就⾏了。

庄⼦在《渔⽗》篇中借⼦路之⼝描述孔⼦:“万乘之主,千乘之

君,⻅夫⼦未尝不分庭伉礼,夫⼦犹有倨傲之容。”可⻅天⼦和诸侯对

孔⼦的尊重。《史记·货殖列传》则写道:“⼦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

以聘享诸侯,所⾄,国君⽆不分庭与之抗礼。”结驷,四⻢并驾⼀⻋;

连骑,骑从相连;束帛之币,捆为⼀束的五匹帛。⼦贡是孔⼦的得意

门⽣,他带着如此⼤阵仗的随从和礼物前去聘问诸侯的时候,诸侯都

不敢以君⾂之礼相待,⽽是以宾主之礼相待,“分庭与之抗礼”。

P:16

“分庭抗礼”⼀词,今天只⽤其⽐喻义,⽐喻平起平坐或势⼒相

当,到底何为“分庭”,何为“抗礼”,⼈们早已经不清楚其原委了。

《新刊校正古本⼤字⾳释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三插图『⻘梅煮酒论英雄』,明万历⼗九

年(1591)书林周⽈校刊本。

“⻘梅煮酒”是《三国演义》中颇具戏剧性的⼀幕。当其时,刘备

恐曹操疑⼰,每天学圃。曹操闻知后,请来刘备,设樽俎,盘置⻘

梅,⼀樽煮酒。⼆⼈对坐畅饮,议论天下英雄。操以⼿指⽞德,后⾃

指,⽈:“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刘备⼤惊失箸。恰好天⾬将

⾄,雷声⼤作,刘备以胆⼩怕雷掩饰过去。图中所绘,正是⻛雷滚

动,曹操指论英雄之时。当时曹操对刘备⼗分礼遇,⼆⼈对坐,宾主

分庭抗礼,然⽽在⽓势上强弱分明。

P:17

“⽆它”原来是古⼈相⻅的问候语

“⽆它”⼀词,今天更多地写作“⽆他”,⽽且⼝语中极少使⽤,多

⽤于书⾯语,意思是“没有别的”,或者表⽰没有⼆⼼,专⼀。但是在

古代,这个“它”字可是⼤有讲究。

《说⽂解字》:“它,⾍也。从⾍⽽⻓,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

患它,故相问⽆它乎。”其实,“它”就是“蛇”的本字,从“它”的甲⾻⽂

字形可以看得⾮常清楚。已故的著名⽂字学家徐中舒先⽣在《甲⾻⽂

字典》中解释说:“象蛇之头、⾝、尾形。”上古时期,⼈们或⽳居或

草居,每以蛇多为患,因此⼈们⻅⾯时,总是⼼有余悸地来上⼀

句:“⽆它乎?”亲爱的,你家⾥有蛇出没吗?你最近被蛇咬过吗?后

来“它”从对蛇的称谓引申为第三⼈称代词,⼈们就再也不知道这个称

呼的本源了。

关于“它”和“他”的区别以及演变,张舜徽先⽣在《说⽂解字约

注》⼀书中总结得很清楚:“上世居处草野,⾍蛇为患,⼈恒苦之,故

相⻅之顷,辄以有⽆蛇为问。⼈情于所畏忌,不敢直呼其名,常以彼

物为称,遂引申它为称彼之词矣。古⽆他字,假它为之。后增⼈旁为

佗,⽽⾪变为他⽿。蛇本它之后起增偏旁体。今读蛇为市遮切,与它

分为⼆字,⾮古意也。”其义甚明。

继“⽆它”之后,还有⼀个通⾏的问候语:别来⽆恙。朋友们相⻅

或者写信时通常总会来上⼀句“别来⽆恙”,表⽰问候。同蛇患⼀样,

上古时期,“恙”也是⼀种常⻅的疾患。东汉学者应劭在《⻛俗通义》

(佚⽂)中解释说:“⽆恙。俗说:恙,病也。凡⼈相⻅,及通书问,

皆⽈‘⽆恙’。谨案:《易传》:‘上古之世,草居露宿。’多被此毒。

恙,噬⼈⾍也,善⼊⼈腹,⾷⼈⼼,⼈每患苦之,故俗相劳问者云⽆

P:18

恙,⾮为病也。”按照这种说法,“恙”是⼀种在草丛中聚居的⾍⼦,这

种⾍⼦的特点是“善⾷⼈⼼”,简直像⾷⼈⾍,⽽不是⼀种疾病。

中国第⼀部词书《尔雅·释诂》中则解释说:“恙,忧也。”意思是

忧⼼,因此“恙”从⼼。唐代学者颜师古据此在《匡谬正俗》⼀书中辨

析道:“凡⾔⽆恙,谓⽆忧⽿,安得⾷⼈之⾍总名恙乎?”

还有⼀种解释更有趣,出⾃托名⻄汉滑稽⼤师东⽅朔所著的《神

异经》。该书《中荒经》中写道:“北⽅有兽焉,其状如狮⼦,⾷⼈,

吹⼈则病,名⽈㺊。恒近⼈村⾥,⼊⼈居室,百姓患苦。天帝徙之北

⽅荒中。”据此则“㺊”为⼀种猛兽。王利器先⽣在《⻛俗通义校注》中

认为“㺊与恙为⼆字,合⽽⼀之,《神异经》诞矣”。

综上所述,针对“恙”这个字,古代学者共有三种观点:或为⾍,

或为忧,或为兽。不过,从医学上来说,“恙”其实就是恙⾍,⼜称恙

螨,可引起恙螨⽪炎。恙⾍病就是感染后的恙螨幼⾍叮咬⼈体所引起

的⼀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持续⾼热、起⽪疹、⽪肤

受刺叮处有焦痂和溃疡、局部或全⾝浅表淋巴结肿⼤等。恙螨寄⽣的

地⽅通常是杂草丛⽣的野外环境,上古时期卫⽣条件差,⼈们露宿野

外,因此常常会患上恙⾍病。

恙⾍病既然是⼀种急性传染病,古⼈⻅⾯的时候,⽣怕传染给⾃

⼰,于是先互相问⼀句:“别来⽆恙?”亲爱的,您⾝上到底有没有恙

⾍啊?如果有的话可得说实话,千万别传染给我啊!久⽽久之,“别来

⽆恙”失去了最原始的含义,由⽣怕传染的担⼼询问变成了⼀句透着亲

热和关切的问候语。

“别来⽆恙?”跟“⽆它乎?”的语⽓⼏乎⼀模⼀样,胆战⼼惊的样

⼦如在眼前,⼗分有趣;也由此可⻅上古时期,⾷物的匮乏并不是⼈

们⽇常⽣活中第⼀位的担忧,最切近的威胁倒是蛇患和恙患。⾄于今

P:19

天⼈们⻅⾯的问候语“吃了吗?”,是后来荒年⽇多,或者战乱越来越

多,⾷物匮乏所导致的。

P:20

《五节句之内皋⽉》(『五節句/内皐⽉』),歌川国贞绘。

P:21

歌川国贞(歌川国貞,1786-1865),江⼾时期浮世绘画家,⼜称

三代歌川丰国,以画⾊情画闻名。这是⼀组三联画之右,描绘了江⼾

时期⼥⼦过端午节的习俗。

与中国将五⽉称为“恶⽉”相似,⽇本也有“五⽉忌”,此时⽓候潮

湿多⾬,易发霉,易滋⽣蛇⾍。为袚除污秽,洁净⾝⼼,家家采集菖

蒲,各处悬挂装饰,尤其⼥⼦要洗菖蒲浴,饮菖蒲酒,换上以⻘⾊为

主的“唐⾐”(以燕⼦花汁染成的布料,颜⾊是被视为“袚除邪⽓之

⾊”的⻘⾊),⼤约与中国挂艾草菖蒲、饮雄⻩酒等效。图中,⼀⼥浸

浴,⼀⼥提⽔,屋顶地⾯处处菖蒲,注意提⽔⼥⼦头上钗簪,也是⽤

菖蒲装饰。对蛇⾍邪祟的忧惧,形成了种种美好习俗,让五⽉特别丰

富多彩,这也是先⺠不曾料到的吧。

“叨陪末座”竟然跟饕餮有关

在现代汉语中,“叨”字有两个读⾳:⼀读tāo,⽤作谦辞,接受别

⼈的恩惠或礼物后表⽰感谢,⽐如“叨教”,因受到教诲⽽感谢;“叨

光”,意同沾光,因受到好处⽽感谢;“叨扰”,受到别⼈款待后表⽰打

扰;⼜如“叨陪末座”,谦称⾃⼰叨光陪侍客⼈⽽坐在最末的席位。⼀

读dāo,形容话多,⽐如“唠叨”“絮叨”,说话啰唆冗⻓;⽐如“叨念”,

因为思念⽽常常谈起,或者没完没了地喃喃⾃语,等等。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在古汉语中,“叨”字只有⼀个读⾳,即⽤

作谦辞的tāo。

像很多汉语词汇⼀样,起初我对“叨”这个字为什么会成为⾃谦之

词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明⽩“叨”原来是“饕”的俗字之后,才恍然

⼤悟,⼀切疑问也就迎刃⽽解。

P:22

所谓“俗字”,⼜称“俗体字”,是相对于“正字”⽽⾔的。南北朝时

期的学者颜之推在著名的《颜⽒家训·杂艺》篇中写道:“晋宋以来,

多能书者,故其时俗,递相染尚,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俗字,

⾮为⼤损。”“楷正”指字体的书写端正⼯整。按照颜之推的观点,偶尔

出现⼀些字形不合规范的俗体字,也没有什么⼤害。

不过,颜之推所谓“晋宋以来”才“不⽆俗字”是不准确的,俗体字

作为异体字的⼀种,很早就已经出现了,“叨”就是⼀例。

《说⽂解字》:“饕,贪也。从⾷,號声。叨,饕或从⼝,⼑

声。”也就是说,“叨”就是“饕”的俗体字,读⾳也相同。张舜徽先⽣在

《说⽂解字约注》⼀书中辨析得⾮常清楚:“古⼈所谓俗,⾔其为当时

通⽤之简体,约定俗成者也。《⽅⾔》⼆:‘叨,残也。’残与贪,义

实相因。今语犹称贪⾷不⽌为残,古遗⾔也。《⼴韵》饕训贪财,叨

训滥,分为⼆字⼆义,⾄今沿之。饕字从⾷,⾃以贪⾷为本义。盖饕

之⾔本也,谓其进⾷之疾⽽不⽌也。”

《⼴韵》是北宋韵书,从北宋之后,“饕”和“叨”才分为⼆字⼆

义,之前都是⼀个字,写法不同⽽已。

据《左传·⽂公⼗⼋年》载:“缙云⽒有不才⼦,贪于饮⾷,冒于

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

穷匮,天下之⺠以⽐三凶,谓之饕餮。”上古时期有“四凶”,除了饕餮

(tāo tiè)之外,其他三凶分别是:结交匪类、好⾏凶德的浑敦,散布

谣⾔、诬陷忠良的穷奇,独断专⾏、傲慢⽆礼的梼杌(táo wù)。

⻄晋学者杜预注解说:“贪财为饕,贪⾷为餮。”针对这⼀注解,

张舜徽先⽣辨析道:“饕餮为双声连语,⾃以贪⾷为本义。古⼈亦称贪

⾷恶兽为饕餮,故铸造饮⾷之器,多琢其形以⽰戒。”

P:23

饕餮作为“贪⾷恶兽”,《吕⽒春秋·先识》篇中载:“周⿍著饕

餮,有⾸⽆⾝,⾷⼈未咽,害及其⾝,以⾔报更也。”这就是著名

的“饕餮纹”,周⿍上就已经出现了,有头⽆⾝,相貌凶恶,为的是警

诫⼈们不要贪⾷。

“叨”作为“饕”的俗字,《庄⼦·渔⽗》篇中早已使⽤:“好经⼤事,

变更易常,以挂功名,谓之叨。”喜欢管理⼤事,变更常规,以捞取功

名,称作“叨”。很显然,这种⾏为就是贪婪,符合“饕”的本义。《后

汉书·卢植传》中也有“岂横叨天功以为⼰⼒”的说法,意思是贪天之功

以为⼰有。

辨析⾄此就明⽩了,“叨”作为谦词,正是由饕餮这种贪⾷恶兽⽽

来。所谓“叨陪”“叨扰”,其实就是“饕陪”“饕扰”,古⼈讲究“贬⼰尊

⼈”,陪⼈饮⾷时,把⾃⼰贬为饕餮这种恶兽,不仅仅“贬⼰”,同时还

含有警告⾃⼰千万不要贪⾷之意。这种含义也与古时参加宴饮时的礼

仪相符,⽐如《礼记·曲礼上》篇中规定:进⾷时“⽏抟饭”,取饭时不

要团饭,团饭容易团得多,好像争着⽐别⼈吃得多⼀样;“⽏流

歠”,“歠(chuò)”是喝的意思,“流歠”指张开⼝⼤喝特喝,好像⾃⼰

要把所有的羹汤都赶紧喝完⼀样,可想⽽知显得多么贪婪;“⽏扬

饭”,不要嫌饭热⽽扬去热⽓,显得⾃⼰急着吃⼀样。

即使是形容话多的“唠叨”“絮叨”等词,也是由此引申⽽来,因为

话多也是⼀种贪婪,好像要争着说更多的话⼀样。

就像古⼈讲究“⽆⼀字⽆来历”⼀样,哪怕是⼀句⽇常俗语,也⼀

定有⾃⼰的源头,绝不可能存在⽆源之⽔、⽆本之⽊。“叨”这个字是

⼀个⾮常典型的案例。

P:25

《⼭海经⼴注》卷三插图『狍鸮』,清代吴任⾂注,⾦阊书业堂藏板,清乾隆五⼗⼀年

(1786)刊本。

《⼭海经·北⼭经》云:“钩吾之⼭,其上多⽟,其下多铜。有兽

焉,其状如⽺⾝⼈⾯,其⽬在腋下,虎⻮⼈⽖,其⾳如婴⼉,名⽈狍

鸮,是⾷⼈。”据晋代郭璞注解,这⾥说的“狍鸮”即饕餮。由于太贪

吃,饕餮最后连⾃⼰的⾝体都吃掉了,因此其图案往往只有⼀个⼤头

和⼀张⼤嘴。

古代⻘铜器上的饕餮纹布局⼀般为:以⿐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

排列,⼤眼,有⿐,双⾓,通常没有下唇,双⽬炯炯,⼗分狰狞可

怖。后来饕餮纹越来越被抽象化平⾯化为温和的兽⾯纹,不复狞厉之

美,“戒贪⾷”的效果⼤概也⼤打折扣了吧。

“名”“字”原来是两回事

除了⽼派的⻓辈,今天⼈的名字就只有⼀个,⻅⾯互相询问、介

绍的时候,⽆⾮多说⼀个姓⽽已。但是在古代,“名”和“字”却完全是

两个不同的概念。

《礼记·檀⼸上》规定:“幼名,冠字。”孔颖达注解说:“名以名

质,⽣若⽆名,不可分别,故始⽣三⽉⽽加名,故云‘幼名’也。‘冠

字’者,⼈年⼆⼗,有为⼈⽗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

加字。”其义甚明。

《说⽂解字》:“名,⾃命也。从⼝从⼣。⼣者,冥也。冥不相

⻅,故以⼝⾃名。”许慎说的是已经取好“名”之后的情形:晚上相⻅,

看不清楚,因此⾃称“名”,⽣怕别⼈把⾃⼰当⿁,吓着了别⼈。⼈出

⽣三个⽉,⽗⺟就要给他取个名字,以分别于他⼈。

P:26

等⻓到了⼆⼗岁,要举⾏成年礼,这个成年礼称作“冠礼”,挽起

头发,戴上帽⼦,表⽰成⼈了,这时还要再取⼀个“字”,此“字”由冠

礼的正宾所取。《仪礼·⼠冠礼》解释说:“冠⽽字之,敬其名也。”意

思是尊重⽗⺟为他取的“名”。因此“君⽗之前称名,⾄于他⼈称字”。

这个“字”⼜称作“表字”,意思是⽤这个“字”来表其德⾏,凡⼈相敬⽽

呼,必称其表德之字。这就是所谓“名以正体,字以表德”。

由此可⻅,平辈之间甚⾄⼀般关系的尊⻓对晚辈都必须以“字”来

称呼对⽅,以⽰尊重,⾃称则必须⽤“名”。⽐如诸葛亮字孔明,别⼈

称呼他时,必须称“孔明”,他⾃称时,必须称“亮”,绝对不能反其道

⽽⾏之。由此也可⻅“指名道姓”即是不尊重对⽅的表现。

“名”和“字”之间有着⾮常有趣的关联。《⽩虎通义》说:“闻名即

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盖名之与字相⽐附故。”“名”和“字”的含义绝

⾮毫⽆联系,⽽是有着相同、相近、相反、相承、相补、相延等关

系,这就是“名之与字相⽐附”。举例⽽⾔:岳⻜,字鹏

举,“⻜”和“举”含义相同;杜甫,字⼦美,“甫”是对男⼦的美称,

和“美”含义相近;韩愈,字退之,“愈”是“进”的意思,刚好和“退”含

义相反;于谦,字廷益,“满招损,谦受益”,“谦”和“益”是相承关

系;孔丘,字仲尼,孔⼦⽣于⼭东曲⾩附近的尼⼭,⼜称尼

丘,“丘”和“尼”是相补关系,“仲”⼜点出了孔⼦排⾏第⼆;杜牧,字

牧之,这是相延关系。

最奇特的是,竟然还有“名”和“字”完全相同的!顾炎武《⽇知

录》有“字同其名”⼀条,其中说:“名、字相同,起于晋、宋之间。史

之所载:晋安帝讳德宗,字德宗;恭帝讳德⽂,字德⽂;会稽王道

⼦,字道⼦;殷仲⽂,字仲⽂;宋蔡兴宗,字兴宗;⻬颜⻅远,字⻅

远;梁王僧孺,字僧孺;刘孝绰,字孝绰……之类,⾄唐时尤多。”真

乃特⽴独⾏!

P:27

《⼤明集礼》卷⼆⼗四『⼠庶冠礼图』,明嘉靖九年(1530)内府刊本。

《⼤明集礼》由徐⼀夔等奉勅撰,明洪武三年(1370)书修成,

配有⼤量版画插图,是有关明朝礼仪制度的重要参考书。

这是⼀幅明代⼠庶⼈家少年⾏冠礼时的仪制⽰意图,指⽰⾏礼如

仪时,主⼈在何处,将冠者在何处,亲戚宾客各在何处,执⼱执帽执

幞头者在何处,陈设何种“道具”等等,秩序井然,可以想象那种⼜亲

切⼜肃穆的场景。⾏过冠礼后,少年⼦弟就成⼈了,会由主宾、正宾

为其取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字”。从此不再直呼其名,改称其“字”以表

其德,所以⼜称为“表字”。

“指名道姓”为何是不礼貌的⾏为

P:28

在中国⼈的⽇常⼝语中,“指名道姓”是⼀种⾮常严重的挑衅⾏

为,甚⾄还会被视为⼀种攻击⾏为。这个词的含义尽⼈皆知,但“指名

道姓”的⾏为为什么会如此严重,相信⼤多数⼈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

以然。

先说“指名”。古⼈有名有字,《礼记·檀⼸上》篇中规定:“幼

名,冠字。”孔颖达注解说:“名以名质,⽣若⽆名,不可分别,故始

⽣三⽉⽽加名,故云‘幼名’也。”“质”指取⼀个与其⼈正相当的“名”,

以便区别于他⼈。⼈出⽣三个⽉,由他的⽗亲在祖庙中取名。

孔颖达⼜说:“⼈年⼆⼗,有为⼈⽗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

名,故冠⽽加字。”等⻓到⼆⼗岁,要举⾏成年礼,这个成年礼称

作“冠礼”,挽起头发,戴上帽⼦,表⽰成⼈了。成⼈之后就要受到尊

敬,不能再直呼其“名”,因此要取⼀个“字”,此“字”由参加冠礼的正

宾所取。

《礼记·曲礼上》篇中⼜规定:“男⼦⼆⼗,冠⽽字。⽗前⼦名,

君前⾂名。⼥⼦许嫁,笄⽽字。”⽗亲和国君都是尊⻓,在他们⾯前都

要称“名”。⼥性则是⼗五岁举⾏名为“笄(jī)礼”的成年礼时取“字”。

《左传·桓公六年》中记载了古⼈取“名”的五条原则:“名有五,

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

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为类。”

“以名⽣为信”,以出⽣时的某些⽣理特征取名,“信”指天⽣的神

秘符信,⽐如晋国的始祖叔虞,出⽣时掌⼼有个像“虞”字的纹路,故

名“虞”;“以德命为义”,以出⽣时的祥瑞、德⾏取名,“义”指合宜的

道德,⽐如周⽂王姬昌的⽗亲⻅⼉⼦有昌盛周室的圣瑞,故名“昌”;

P:29

“以类命为象”,以出⽣时的相貌特点取名,⽐如孔⼦的头顶有⼀

个凹坑,很像曲⾩郊外的尼丘⼭,故名“丘”;

“取于物为假”,以出⽣时可资纪念的事物假借取名,⽐如孔⼦的

⼉⼦孔鲤出⽣时,鲁昭公以鲤⻥相贺,故名“鲤”;

“取于⽗为类”,以出⽣时与⽗亲相类似的特征取名,⽐如鲁桓公

的太⼦与他同⼀⽣⽇,故名“同”。

《仪礼·⼠冠礼》中说:“冠⽽字之,敬其名也。”唐代学者贾公彦

注解说:“故君⽗之前称名,⾄于他⼈称字也,是敬定名也。”意思是

尊重⽗⺟为他取的“名”,因此只能在尊⻓之前称“名”,其他⼈则要

称“字”。这就是著名的《颜⽒家训》总结的“名以正体,字以表德”,

因此“字”⼜称“表字”,意思是⽤这个“字”来表其德⾏,凡⼈相敬⽽

呼,必称其表德之字。

由此可知,平辈之间甚⾄⼀般关系的尊⻓对晚辈都必须以“字”来

称呼,以⽰尊重,⾃称则必须⽤“名”。《论语·公冶⻓》篇中记孔⼦的

话说:“⼦⽈:‘⼗室之⾢,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

也。’”意思是说:有⼗家⼈的⼩⾢⾥,⼀定有像我这样忠信的⼈,但

不如我这样好学。这是孔⼦的⾃称“丘”(名),⽽别⼈称呼他时,则

必须称“孔明”(字),绝对不能反其道⽽⾏之。因此,“指名”即为不

礼貌的⾏为。

再说“道姓”。《说⽂解字》:“姓,⼈所⽣也。古之神圣⺟,感天

⽽⽣⼦,故称天⼦。从⼥从⽣,⽣亦声。”可⻅“姓”本来是代表有共同

⾎缘、⾎统、⾎族关系的族号。张舜徽先⽣在《说⽂解字约注》⼀书

中写道:“古之所谓姓,即近世史家所称原始⽒族制也。⽽⺟系⽒族为

最先,每⼀⺟系⽒族,皆必有名号以相区别,此乃姓之所由兴,故姓

字从⼥也。”

P:30

进⼊⽗系⽒族社会之后,“姓”⼀转⽽为⽗系的名号,直呼

其“姓”即是不尊重对⽅⽗亲的⽆礼⾏为,因此向别⼈询问“姓”时,要

⽤“尊姓”“贵姓”的敬语,以⽰对对⽅⽗辈的尊重,⽽绝不能直接“道

姓”。

这就是之所以不能“指名道姓”的由来。但进⼊现代社会后,中国

⼈废弃了取“字”这⼀美好的传统,因此称呼时也就只能称“名”了。

P:31

《本草蒙筌》卷⾸历代名医图之⼀『轩辕⻩帝』像,明代陈嘉谟撰,明万历刊本。

P:32

明代陈嘉谟撰《本草蒙筌》卷⾸历代名医图之⼀“轩辕⻩帝”像,

明万历刊本。

《本草蒙筌》是明代早期的中药学⼊门书,卷⾸列历代名医图⼗

四幅,系转绘⾃《医学源流》。上古⼋姓姜、姬、妫、姒、嬴、姞、

姚、妘,是中国最古⽼的姓⽒,其中姬姓源于⻩帝。⻩帝被尊奉为“中

华始祖”,本姓公孙,因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居姬⽔,后改姬

姓,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称有熊⽒。⻩帝共有⼆⼗五个⼉

⼦,其中⼗四⼈被分封得姓。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

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帝的⼦孙。

“拾级⽽上”到底怎样“拾级”

“拾级⽽上”的意思是沿着台阶⼀步⼀步地往上登。有⼈写⽂章的

时候,想当然地以为既然可以“拾级⽽上”,那么也就可以“拾级⽽

下”,这种⽤法是错误的,“拾级”只能和“⽽上”连⽤。

《礼记·曲礼上》中有这样的规定:“主⼈与客让登,主⼈先登,

客从之,拾级聚⾜,连步以上。”这是客⼈拜访主⼈,主客相互揖让的

登堂之礼。郑⽞解释说:“‘拾’当为‘涉’,声之误也。级,等也。涉等

聚⾜,谓前⾜蹑⼀等,后⾜从之并。”按照郑⽞的解释,“拾”应该写

作“涉”,“涉”是蹑⾜⽽登之意,两字读⾳相近才造成这样的错误。所

谓“拾级聚⾜”即“涉等聚⾜”,前脚踏上⼀级台阶,后脚跟着也踏上同

⼀级台阶,两脚相并;所谓“连步以上”,是指后脚紧随前脚,不能超

过前脚,如此⼀级⼀级上堂。

不过,唐代学者颜师古并不认同郑⽞的解释,他在《匡谬正俗》

⼀书中写道:“拾者,犹⾔⼀⼀拾取,⽽郑康成(郑⽞,字康成,作者

注)读‘拾’为‘涉’,近乎穿凿。”颜师古的解释⾮常合理,所谓“拾

P:33

级”,就是将⾯前所登的台阶⼀级⼀级地拾取,没有必要多此⼀举地

读“拾”为“涉”,⾮要强调蹑⾜⽽登。

由于“拾级”是古时特有的登阶之礼,因此只能说“拾级⽽上”,不

能说“拾级⽽下”。

P:34

《忍恋》,铃⽊春信绘,约1770年。

P:35

铃⽊春信(鈴⽊春信,约1724-1770),浮世绘早期代表画师,致

⼒于锦绘创作,以美⼈画最著名。

“忍恋”的意思是隐藏的恋情。画中男⼦拉开纸障,倾⾝向外;⼥

⼦⼿拿⼀盏罩灯,⾚⾜站在台阶上,扭⾝回头,与男⼦对视,两⼈脉

脉含情,有⼀种⽆声的默契。⼥⼦正在拾级⽽上,左⾜在上,右⾜尚

未来得及与之“相并”,也许正在此时,她听到了⼼上⼈的低唤,或拉

开纸障的声⾳,忙把灯盏照过去,⼜惊⼜喜,⼀袖掩⼝,只顾贪看对

⽅,姿势也来不及调整,就那样⼀⾜上⼀⾜下保持着“拾级”的姿势。

“令堂”为何是对别⼈⺟亲的尊称

“令”当作敬辞,由美、善的本义引申⽽来,⽤于赞美与对⽅有关

的⼈。以“令”敬称的称谓,只有“令堂”⼀词较为费解。那么,“令

堂”为什么⽤来尊称对⽅的⺟亲呢?

古代的建筑物⾯南背北,内部分为三个部分:堂,室,房。最前

⾯是“堂”,“堂”不住⼈,是家族举⾏祭祀或者接待宾客等礼仪活动的

处所。“堂”建在⼀个⾼台上⾯,台前有台阶,或为三阶,或更多阶。

之所以建在台上,是为了防潮。“登堂”⼀词,就是指必须登上台阶才

能进到堂内。

“堂”后⾯(也就是北⾯)的建筑,正中的⼀间叫“室”,因此,所

谓“登堂⼊室”,就是指登上“堂”,然后穿过“堂”,才能进⼊后⾯的正

室。“室”两侧的建筑叫“房”,东边的叫“东房”,⻄边的叫“⻄房”。正

中的“室”为主⼈所居,两侧的“房”则为晚辈所居。

“堂”⾼⼤轩敞,⼜是祭祀的重要之地,后来引申⽤来泛指房屋的

正厅,因此古⼈就把⼀家之主的⽗⺟尊称为“⾼堂”。举⾏祭祀之礼的

P:36

时候,⼀家的主妇也就是⺟亲通常活动于东房的北部,因此⽤“北

堂”来指代⺟亲。

《仪礼·⼠昏礼》中规定:“妇洗在北堂。”“洗”是盥洗⽤的器⽫,

主妇盥洗都在北堂,故⼜称“北洗”,有⼩门和台阶通⼾外。《诗经·国

⻛·伯兮》中有“焉得谖草?⾔树之背”的诗句,“谖草”即萱草,⼜称忘

忧草。《⽑传》说:“谖草令⼈善忘;背,北堂也。”

古⼈认为萱草可以使⼈忘忧,游⼦出门远⾏的时候,常常要在⺟

亲居住的北堂台阶下种上⼏株萱草,以免⺟亲惦念游⼦,同时让⺟亲

忘记忧愁,因此就将⺟亲的居处称为“萱堂”。唐代诗⼈聂夷中有诗

《游⼦⾏》:“萱草⽣堂阶,游⼦⾏天涯。慈亲倚门望,不⻅萱草

花。”

这就是将对⽅的⺟亲尊称为“令堂”的来历。“北堂”或“萱堂”⽤来

作为对⾃⼰⺟亲的代称;“令堂”则只能尊称对⽅的⺟亲,如果称⾃⼰

的⺟亲为“令堂”,就会让⼈笑掉⼤⽛!

古诗中常常出现“椿萱”⼀词,⽐如唐代诗⼈牟融《送徐浩》:“知

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椿”是⼀种多年⽣落叶乔⽊,庄⼦

在《逍遥游》中说:“上古有⼤椿者,以⼋千岁为春,⼋千岁为

秋。”可⻅它有多么⻓寿。因此古⼈就把它拿来⽐喻⽗亲,盼望⽗亲像

⼤椿⼀样⻓⽣不⽼;后来为⼀切男性⻓辈祝寿,都尊称对⽅为“椿

寿”。⼜因为当年孔⼦的⼉⼦孔鲤怕打扰⽗亲思考问题,“趋庭⽽过”,

即快步⾛过⾃家的庭院,因此古⼈就把“椿”和“庭”合起来,称⽗亲

为“椿庭”。

“椿萱”合称即代指⽗⺟,⽗⺟都健在称为“椿萱并茂”,前引“堂上

椿萱雪满头”的诗句就是形容⽗⺟都⽼了,头发都⽩了。

P:38

《椿萱图》,明代沈周绘,绢本设⾊,藏安徽博物馆。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翁、⽟⽥⽣、有⽵居

主⼈等,吴门画派创始⼈,明四家之⼀,⻓洲(今苏州)⼈。⼀⽣家

居读书作画,优游林泉,未应科举。沈周侍⽗⺟极孝,照顾⺟亲也是

他多次婉辞出仕的理由,创作过不少椿萱题材作品。

图中右侧⼀株椿树,挺拔繁茂;树下⼀块玲珑太湖⽯,⽯边萱草

⼀丛,正在盛开。草叶嫩绿舒展,花朵清柔妍美,向左探出,姿态婀

娜中有挺秀之意。右上⾓⾏书⾃题七律⼀⾸:“灵椿寿及⼋千岁,萱草

同⽣寿亦同。⽩发⾼堂进春酒,凤凰⻜下影云中。”画⾯⼯整端凝,设

⾊妍丽古雅。椿萱相映⽽并茂,寄寓着对⽗⺟安康⻓寿的祝愿。

“公主”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公主”就是皇帝的⼥⼉,尽⼈皆知,可是为什么称“公主”?

周代的时候,周天⼦的⼥⼉称王姬,周的国姓为“姬”,故称“王

姬”。《诗经·国⻛·何彼襛矣》是⼀⾸描写周天⼦之⼥嫁与⻬侯之⼦,

⻋驾盛⼤的诗篇,“襛(nóng)”形容出嫁的⾐服穿得厚。《⽑

传》:“《何彼襛矣》,美王姬也。虽则王姬亦下嫁于诸侯。”郑⽞注

解说:“王姬,武王⼥。姬,周姓也。”孔颖达解释得更清楚:“王姬

者,王⼥⽽姬姓。”

据《春秋公⽺传·庄公元年》载:“天⼦嫁⼥乎诸侯,必使诸侯同

姓者主之;诸侯嫁⼥于⼤夫,必使⼤夫同姓者主之。”天⼦下嫁⾃⼰的

⼥⼉,贵为⾄尊,不能亲⾃主婚,只能由同姓的诸侯主婚,诸侯国的

国君的爵位是“公”,“公”来主婚,故称“公主”。

P:39

不过,春秋时期还没有“公主”之称,“公主”的称谓是从战国时期

开始使⽤的。《史记·孙⼦吴起列传》载:“公叔为相,尚魏公主。”战

国时期魏国⼤⾂公叔痤(cuó)担任国相,娶魏武侯的⼥⼉为妻。凡娶

国君之⼥都称“尚”,尚者,上也,尊也。魏武侯的爵位为“侯”,按照

礼制,“诸侯嫁⼥于⼤夫,必使⼤夫同姓者主之”,不能称“公主”,因

此北宋⾼承在《事物纪原》⼀书中评价这件事说:“僭天⼦之⼥

也。”即僭越天⼦之⼥的称号。此时周王室的地位早已衰落,因此各诸

侯国才敢于僭越,诸侯的⼥⼉也可以称作“公主”了。

从汉代开始,“公主”只能⽤于皇帝的⼥⼉。五代后蜀学者⻢鉴的

《续事始》中说:“⾃古天⼦之⼥未有封⾢,⾄周中叶,天⼦嫁⼥于诸

侯,天⼦⾄尊,不⾃主婚,使同姓诸侯主之,始谓之‘公主’。汉制,

天⼦⼥为公主,姊妹⽈⻓公主,帝姑为⼤⻓公主。后汉诸王⼥封县

主。”皇帝的姐妹称“⻓公主”,姑⺟称“⼤⻓公主”。汉代诸王的⼥⼉则

称作“翁主”。《史记·⼤宛列传》载:“乌孙以千匹⻢聘汉⼥,汉遣宗

室⼥江都翁主往妻乌孙,乌孙王昆莫以为右夫⼈。”“江都翁主”指江都

王刘建的⼥⼉。

P:41

《千秋绝艳图》之『乐昌公主』像,明代佚名仿仇英绘。

《千秋绝艳图》为绢本设⾊⻓卷,在六⽶多⻓的画卷上,绘写了

从秦汉到明代的著名仕⼥约六⼗⼈,⼯细秾艳。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现并⼊中国国家博物馆)。

乐昌公主,正史不载,唐代⻙述《两京新记》与孟棨《本事诗》

中描述她为陈朝太⼦舍⼈徐德⾔之妻,后主陈叔宝之妹,封乐昌公

主,才⾊冠绝,陈亡,为隋所俘,隋⽂帝把她赐给越公杨素,由此引

出成语“破镜重圆”的故事。图中⼥⼦⾝形纤瘦,⼿持半边铜镜,愁眉

不展,似在思念故夫。昔⽇之公主,国破后沦为姬妾,好在杨素成⼈

之美,离散夫妻终得偕⽼江南。乐昌公主作为普通⼥⼦得到了善终,

已经胜过历史上很多公主的境遇了。

《汉书·⾼帝纪》载,汉⾼祖⼗⼆年,刘邦下诏:“重⾂之亲,或

为列侯,皆令⾃置吏,得赋敛,⼥⼦公主。”汉初制度宽松,爵位最⾼

的列侯⼏乎等同于坐拥诸侯国,⽽且僭越天⼦之制,可以⾃⾏置备官

吏、收税,列侯的⼥⼉也可以称“公主”。颜师古注解说:“天⼦不亲主

婚,故谓之公主。诸王即⾃主婚,故其⼥⽈翁主。翁者,⽗也,⾔⽗

主其婚也。亦⽈王主,⾔王⾃主其婚也。”这才是“翁主”称谓的常例,

因此后来诸王的⼥⼉都只能称“翁主”或“王主”。

到了东汉和晋代,“公主”也称“县主”或“郡主”,因为不像以前的

公主“未有封⾢”,这时候的公主则都有封地,公主封号之前都是县名

或郡名,⽐如汉武帝的姑⺟刘嫖称馆陶公主,馆陶在河北,现在还叫

馆陶县。晋武帝的⼥⼉称平阳公主,平阳为郡名。

隋唐时期,太⼦的⼥⼉称“郡主”,诸王的⼥⼉称“县主”,都不能

称“公主”。有关清代的电视剧⾥充斥的“格格”的称呼,其实是⼀种不

⼗分严谨的称谓,起源于清朝的前⾝后⾦时期,国君和诸王的⼥⼉都

P:42

称“格格”,有时未嫁的普通⼥⼦也可以称“格格”,并没有严格的等级

区分。

关于公主的出嫁,唐⾼宗曾经专门下诏,称“出降”或“下降”,娶

公主称“尚公主”。公主出嫁时,皇帝都赐给华丽的甲第、⼭庄、园

林,还允许设府⾃置官吏。这都是公主的特权。

“内⼈”原本就是指妻⼦

当⼀个中国男⼈说出“内⼈”这个称谓的时候,他的头脑中⼀定会

闪现出“男主外⼥主内”这个标准的社会分⼯模式。因此,“内⼈”不仅

仅是对妻⼦的谦称,还反映了古代中国的这种分⼯模式。

不过,有⼈不同意这个谦称所蕴含的分⼯模式,这个⼈就是台湾

著名作家李敖先⽣。李敖先⽣在1979年所写的《且从⻘史看⻘楼》⼀

⽂中说:“现在⼈称⾃⼰太太作‘内⼈’,如果这位太太是‘从良’了的,

倒真名副其实。原来唐朝称妓⼥叫‘内⼈’。《教坊记》⾥说:‘妓⼥⼊

宜春院,谓之内⼈。’张祜的诗说:‘内⼈已唱春莺啭,花下傞傞轻舞

来。’都特指妓⼥。”

他⼜说:“现代⼈向⼈介绍⾃⼰⽼婆是‘内⼈’的时候,⽆异同时告

诉⼈⾃⼰是‘⻳公’,是‘⼤茶壶’。两位男⼠互相介绍⾃⼰内⼈的时候,

就同时是两只‘⻳公’,两把‘⼤茶壶’。三⼈四⼈,五⼈六⼈,⾃然依此

类推,不在话下。这些谑话,都因为古⼈将妓⼥‘以充家⽤’。”

河北⼤学教授刘⽟凯先⽣在《出⼝成错》⼀书中据此得出结

论:“这样说来,如今还有⼈故作⾼雅地称⾃⼰的夫⼈为‘内⼈’,真是

天⼤的笑话!”

P:43

汉语词汇都有⼀个演变的过程,唐朝称妓⼥为“内⼈”确实不错,

但最初“内⼈”也确实⽤来称呼⾃⼰的妻妾。《荀⼦·法⾏》篇中

说:“曾⼦⽈:‘⽆内⼈之疏⽽外⼈之亲。’”“内⼈”和“外⼈”对举,很显

然,“内⼈”指家⼈。这是“内⼈”的本义,妻妾也是家⼈,正是由此引

申,“内⼈”才⽤来指妻妾。

《礼记·檀⼸下》载:“⽂伯之丧,敬姜据其床⽽不哭,⽈:‘昔者

吾有斯⼦也,吾以将为贤⼈也,吾未尝以就公室。今及其死也,朋友

诸⾂未有出涕者,⽽内⼈皆⾏哭失声。斯⼦也,必多旷于礼矣夫。’”

敬姜是鲁国⼤夫⽂伯的⺟亲。⽂伯死后,朋友和⾂僚还没有痛哭

流涕呢,他的“内⼈”倒放声⼤哭起来,敬姜因此判断⼉⼦⽣前⼀定薄

于宾客朋友之礼。郑⽞注解说:“内⼈,妻妾。”《孔⼦家语·曲礼⼦夏

问》中的记载则更直截:“公⽗⽂伯卒,其妻妾皆⾏哭失声。”《孔丛

⼦·记义》则如此记载敬姜的评价:“今死⽽内⼈从死者⼆⼈焉,若

此,于⻓者薄,于妇⼈厚也。”由此可知,“内⼈”的称谓最初就是指妻

妾。

唐朝称妓⼥为“内⼈”固然有之,但同时唐朝也称妻⼦为“内⼈”。

《全唐诗》中录有⻩滔《喜侯舍⼈蜀中新命三⾸(之三)》,尾句

为:“内⼈未识江淹笔,竟问当时不早求。”⻩滔赞扬侯舍⼈的⽂采堪

⽐南朝著名⽂学家江淹,以⾄于妻⼦埋怨他为何“当时不早求”。这⾥

的“内⼈”即指妻⼦,⽽不可能指妓⼥。

清代仍然⽤“内⼈”来称呼妻⼦。《清诗别裁集》中录有吴嘉纪

《内⼈⽣⽇》⼀诗:“潦倒丘园⼆⼗秋,亲炊葵藿慰余愁。绝⽆暇⽇临

⻘镜,频过凶年到⽩头。海⽓荒凉门有燕,溪光摇荡屋如⾈。不能沽

酒持相祝,依旧归来向尔谋。”虽然⽣活艰苦但夫妻情深,描写⼗分感

⼈。赵翼有《观家⼈腌菜戏成四⼗韵》⼀诗,其中吟咏道:“茹蔬贫宦

P:44

惯,蓄旨内⼈⼯。”“旨”是美味的⾷品,这句诗夸赞⾃⼰的妻⼦擅⻓制

作并储存美味的⾷品。

综上所述,把⾃⼰的妻⼦称作“内⼈”⼀点⼉错都没有,⽽且不仅

不是“故作⾼雅”,相反倒确实是古意盎然。李敖先⽣只知其流不知其

源,⼝出谰⾔,以⾄于闹出了“⻳公”的笑话;⽽刘⽟凯先⽣则⼈云亦

云,错上加错,那才真是天⼤的笑话呢!

P:46

《唐诗画谱》卷⼀李⽩《赠内》诗意图,明代⻩凤池辑,集雅斋藏板,⽇本唐本屋太兵

卫宽⽂⼗⼆年(1672)刊本。

《唐诗画谱》诗选唐⼈名篇佳什,书求名公董其昌、陈继儒等为

之挥毫,画请名笔蔡冲寰、唐世贞为之染翰,刻版出⾃徽派名⼯刘次

泉等之⼿,被时⼈誉为“诗诗锦绣,字字珠玑,画画神奇”。

《赠内》是⼀⾸五⾔绝句,顾名思义,就是写给妻⼦的诗,⼜名

《⽰家⼈》。诗云:“三百六⼗⽇,⽇⽇醉如泥。虽为李⽩妇,何异太

常妻。”李⽩⼀⽣不羁,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记录了他的四段婚

姻:“⽩始娶于许,⽣⼀⼥⼀男,(男)⽈明⽉奴,⼥既嫁⽽卒。⼜合

于刘,刘诀。次合于鲁⼀妇⼈,⽣⼦⽈颇黎。终娶于宗。”这⾸诗可能

是写给宗⽒的。画⾯上,李⽩醉卧⼭⽯,正对妻摆⼿。妻作劝解状,

想必也是看惯了丈夫的醉态吧。

“拙荆”为何谦称⾃⼰的妻⼦

在关于妻⼦的谦辞中,有⼀个称谓最令⼈费解,就是“拙荆”。拙

者,笨拙也,向别⼈谦称⾃⼰的妻⼦只不过是⼀位笨⼿笨脚的家庭主

妇,没有任何问题,⽽且⼝⽓中还透露出⼀股溺爱的味道;那

么“荆”指什么?为什么可以指称妻⼦呢?

这个“荆”字的出处还有⼀则有趣的公案。

⻄汉学者刘向所著《列⼥传》只有七卷,但现在的通⾏本则有⼋

卷,其中第⼋卷不知为何⼈增补。第⼋卷中载有“梁鸿妻”⼀篇,全⽂

如下:

梁鸿妻者,右扶⻛梁伯淳之妻,同郡孟⽒之⼥。其姿貌甚丑,⽽

德⾏甚修,乡⾥多求者,⽽⼥辄不肯。⾏年三⼗,⽗⺟问其所欲,对

⽈:“欲节操如梁鸿者。”

P:47

时鸿未娶,扶⻛世家多愿妻者,亦不许。闻孟⽒⼥⾔,遂求纳

之。孟⽒盛饰⼊门,七⽇⽽礼不成。妻跪问⽈:“窃闻夫⼦⾼义,斥数

妻,妾亦已偃蹇数夫。今来⽽⻅择,请问其故。”鸿⽈:“吾欲得⾐裘

褐之⼈,与共遁世避时。今若⾐绮绣,傅黛墨,⾮鸿所愿也。”妻

⽈:“窃恐夫⼦不堪。妾幸有隐居之具矣。”乃更粗⾐椎髻⽽前。鸿喜

⽈:“如此者,诚鸿妻也。”字之⽈德曜,名孟光,⾃名⽈运期,字俟

光,共遁逃霸陵⼭中。

此时王莽新败之后也。鸿与妻深隐,耕耘织作,以供⾐⾷,诵书

弹琴,忘富贵之乐。后复相将⾄会稽,赁舂为事。虽杂庸保之中,妻

每进⾷,举案⻬眉,不敢正视。以礼修⾝,所在敬⽽慕之。君⼦谓梁

鸿妻好道安贫,不汲汲于荣乐。《论语》⽈:“不义⽽富且贵,于我如

浮云。”此之谓也。

偃蹇(yǎn jiǎn),困顿,此处形容孟⽒⼥婉拒求婚者;裘褐(qiú

hè),粗陋的⾐服;椎(chuí)髻,将发髻结成⼀撮,形状如椎,形

容不事妆扮;赁舂(chōng),受雇为⼈舂⽶;庸保,受雇佣充任杂役

的⼈。

疑难字词既明,那么这个故事就⾮常容易理解了。值得⼀提的

是,“举案⻬眉”这个成语就出⾃此,形容夫妻相互敬爱。

唐⼈李翰编著的⼉童识字课本《蒙求》中第⼀次出现了“孟光荆

钗”的四字掌故,北宋⼤型类书《太平御览》引《列⼥传》⽈:“梁鸿

妻孟光,荆钗布裙。”荆钗布裙,现在的通⾏本对应的则是“粗⾐椎

髻”,也就是说,对梁鸿妻孟光“荆钗布裙”的描写直到唐代才出现,⽐

如唐代⼥诗⼈葛鸦⼉《怀良⼈》⼀诗:“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

时⾐。胡⿇好种⽆⼈种,正是归时不⻅归。”

P:48

“荆”就是荆棘,⼀种⼩灌⽊。古今中外的⼥⼈都⼀样爱美,不管

是达官贵妇还是贫寒之家的主妇,⼥⼈对美的追求都是⽆法扼杀的。

在古代,贫寒之家的⼥⼈买不起⾦钗银钗⽟钗,于是聪明的⼥⼈们就

到家门前的荆棘丛⾥,摘下⼀根荆棘的枝条,⽤它做成⼀根钗⼦。因

为荆棘的枝条⼗分坚硬,做成钗⼦插到头发上不会掉下来。

同“荆钗”⼀样,贫寒之家的⼥⼈也买不起绫罗绸缎,只好⽤粗布

做成裙⼦,虽然没有绫罗绸缎的裙⼦那样飘逸,但是也显⽰了⼥⼈的

爱美之⼼。于是,这样的家境就诞⽣了⼀个令⼈⼼酸的词:荆钗布

裙,代指妇⼥朴素或贫寒的服饰。

“孟光荆钗”的故事实在是太有名了,宋代之后⼈们就把⾃⼰的妻

⼦谦称为“拙荆”或“荆妻”。当然并不是所有男⼈的妻⼦都戴着“荆

钗”,这个谦称寄寓着对妻⼦美好品⾏的向往。按照这个组词⽅式,今

天的⼥⼈们应该被称作“⾦钻”,因为她们结婚时都要多少多少克拉的

⾦钻⽯。从“拙荆”进化到“⾦钻”,今天的⼥⼈们应该感谢社会的进

步。

P:49

《⾼⼠图》局部,五代卫贤绘,绢本淡设⾊,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P:50

卫贤,五代南唐画家,⽣卒年不详,京兆(今陕⻄省⻄安市)

⼈,善画台阁、盘⻋、⽔磨、⼈物等,尤以界画⻅称于时。

图以“⾼⼠”为名,画的是东汉梁鸿、孟光夫妇相敬如宾、偕隐⼭

林的故事。画⾯以⾼崖巨⽯密林为背景,中作⽡屋,梁鸿端坐于榻,

⽵案上书卷横展,孟光双膝跪地,饮⾷盘盏⾼举⻬眉。⼈物神态平

和,虽房舍简陋,粗⾷布⾐,却流露出志在⼭野的⾼洁意趣。孟光头

上“荆钗”清晰可⻅。梁鸿与孟光志趣相投,相爱相敬,夫隐妇随,堪

称中国历史上⼀对千古佳偶。

“良⼈”只能⽤于妻⼦对丈夫的称呼

“良⼈”的称谓,在今天的⽇常⽣活中已经不再使⽤,但⽂学作品

中还常常可以⻅到。有些辞典把这个称谓解释为古代夫妻之间的互相

称呼,只是后来才多⽤于妻⼦对丈夫的称呼。这种释义是错误的,“良

⼈”绝不能⽤作丈夫称呼妻⼦,⽽只能是妻⼦对丈夫的专属称谓。

发⽣这种错误的原因在于不了解“良”的本义。徐中舒先⽣在《甲

⾻⽂字典》中认为“良”是“廊”的本字:“廊为堂下周屋,今称堂边屋檐

下四周为⾛廊,其地位恰与⽳居侧出之孔道(严廊)相当。良为⽳居

四周之严廊,也是⽳居最⾼处,故从良之字,有明朗⾼爽之义。”

这段话中的“严廊”⼜称“岩廊”,是指⾼耸的廊庑。廊庑是堂前的

廊屋,即所谓“堂下周屋”,⾛廊都有顶,故称“屋”。不过“严廊”既然

⾼耸,很难想象可以建在⽳居之处,因此“良”的本义应该是指宫殿中

供出⼊的廊庑。那么“良”为什么能够引申为善良之意呢?这是⼀个有

趣的演变过程。

《仪礼》在记载⼠以上阶层婚礼的《⼠昏礼》中载有这样的礼

仪:“御衽于奥,媵衽良席在东,皆有枕,北⽌。”“御”是夫家的⼥

P:51

仆,“衽”是卧席,“奥”是⻄南⾓,“媵(yìng)”是⼥⽅陪嫁过来的⼥

⼈,“⽌”通“趾”。

这段话的意思是:夫家的⼥仆在⻄南⾓为新娘铺设卧席,⼥⽅的

陪嫁⼥在东边为新郎铺设卧席,卧席都有枕头,脚朝北睡。其中

的“良”字,郑⽞注解说:“妇⼈称夫⽈良。”居住在宫殿中的主⼈⼀定

是男⼈,因此⽽引申称丈夫;在男尊⼥卑的社会,对⼥⼈来说,丈夫

当然是良善之⼈,因此⼜引申为良善。

孟⼦在《离娄下》篇中讲过⼀个有趣的故事:“⻬⼈有⼀妻⼀妾⽽

处室者。其良⼈出,则必餍酒⾁⽽后反。其妻问所与饮⾷者,则尽富

贵也。其妻告其妾⽈:‘良⼈出,则必餍酒⾁⽽后反,问其与饮⾷者,

尽富贵也,⽽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

之所之,遍国中⽆与⽴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

⾜,⼜顾⽽之他,此其为餍⾜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良⼈

者,所仰望⽽终⾝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相泣于中庭,⽽

良⼈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瞷(jiàn),窥视,偷看。施(yí),曲折斜⾏,以免被发现。墦

(fán),坟墓。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个⻬国⼈,家⾥有⼀妻⼀妾。她们的丈夫

出门,⼀定酒⾜⾁饱然后才回来。妻⼦问他跟谁⼀起喝酒吃饭,他说

的全是富豪显贵。妻⼦告诉妾说:“咱们丈夫出门,⼀定酒⾜⾁饱然后

才回来,问他跟谁⼀起喝酒吃饭,全是富豪显贵,可是却从来没有显

贵来家⾥,我要窥探⼀下丈夫去哪⼉。”第⼆天早起,妻⼦偷偷跟着丈

夫到他去的地⽅,满城⼈没有停下来跟他交谈的。最后他到了东郊的

墓地,找到祭祀的⼈讨剩余的酒⾷,没吃饱,⼜四处顾盼到别处乞

讨,这就是他酒⾜⾁饱的办法。妻⼦回来,告诉妾说:“丈夫是咱们仰

望⽽依靠终⾝的⼈,如今却是这个样⼦。”妻妾⼆⼈嘲骂丈夫,在庭中

P:52

相互哭泣,⽽丈夫还不知道,得意洋洋地从外⾯回来,仍然轻视妻

妾。

由此可⻅,“良⼈”乃是妻⼦对丈夫的称谓。

在更早的《诗经》诸诗篇中,“良⼈”⼀词出现的频率很⾼,但从

来没有⼀例⽤于丈夫称呼妻⼦。⽐如《⼩戎》是⼀⾸描写妻⼦怀念出

征丈夫的诗篇,其中有“厌厌良⼈,秩秩德⾳”的诗句,意思是:我的

丈夫温⽂安静,聪慧明礼有好的声誉。

⼜⽐如《绸缪》⼀诗有“今⼣何⼣,⻅此良⼈”的名句,虽然《⽑

传》解释说:“良⼈,美室也”,“美室”指美妻,但这⾸诗是新婚之夜

夫妇交相酬唱之诗,新娘称呼丈夫为“良⼈”,正对应下⽂的“今⼣何

⼣,⻅此粲者”,新郎称呼妻⼦为“粲者”,即美丽的⼥⼦,因此后来就

把“粲者”⽤作丈夫对妻妾的称谓。《⽑传》的释义是错误的。

可以作为旁证的是,《诗经》中的“良⼈”也可指好⼈、贤良之

⼈,但⽆⼀例外都是形容男⼈,与⼥⼈⽆关。

到了汉代,“良⼈”⽅才⽤来指⼥⼈,不过也不能⽤作丈夫对妻⼦

之称,⽽是宫中⼥官的名号。据《汉书·外戚传》载:“汉兴,因秦之

称号,帝⺟称皇太后,祖⺟称太皇太后,适称皇后,妾皆称夫⼈。⼜

有美⼈、良⼈、⼋⼦、七⼦、⻓使、少使之号焉……良⼈视⼋百⽯,

⽐左庶⻓。”“良⼈”的名号⽐之于第⼗等爵位的左庶⻓之官,从此开启

了“良⼈”亦可指⼥⼈的先河,不过乃是形容⾝家清⽩的⼥⼈,⽐如良

家妇⼥等称谓。

P:53

《开放的中华:⼀个番⿁在⼤清国》(La Chine ouverte: aventures d'un Fan-Kouei dans le

pays de Tsin)插图,1845年法⽂版。

这本书记录了法国医⽣保罗·艾⽶勒·杜朗·弗尔格(Paul Emile

Daurand Forgues,中⽂名:平⻄)道光时期在⼤清国的游历和所⻅所

闻、所感所思,书中插图由法国著名版画家奥古斯特·博尔热

(Auguste Borget)绘制。

这幅插图下⾯的法⽂意为“选择第⼆个⼥⼈”,也就是娶妾。画⾯

描绘了⼀个清代官吏家⼩妾进门的情景。新⼈盛装打扮,正拜⻅男主

⼈;男主⼈⼀脸欢喜,忍不住⾝体前倾;⽽男主⼈的正妻满脸不⾼

兴,负⽓扭头不看。不知在两个⼥⼦⼼⽬中,男主⼈是良⼈否?中国

古代男⼦所艳称的“⻬⼈之福”,便来⾃“⻬⼈有⼀妻⼀妾”的故事。⾄

于⼀个乞丐怎么会妻妾俱全呢?那便不必管它了。

“阁下”为何是敬称

P:54

在⼀些隆重的场合或者问候的书信中,常常尊称对⽅为“阁下”。

不知道这个词来历的⼈甚⾄常常误以为这个词是从英语翻译过来的,

因为在很多欧美影视剧或者两国的外交场合,这个称谓出现的频率⾮

常之⾼,⽐如“总统阁下”“⼤使阁下”之类。殊不知这是最正宗的古代

中国的礼貌⽤语,⽽且更加鲜为⼈知的是,这还是⼀个误⽤了两千多

年的称谓!

⾸先需要辨析的是,在古代,“阁”和“閤”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字,

读⾳相同。

《尔雅·释宫》:“所以⽌扉谓之阁。”郭璞注解道:“门辟旁⻓橛

也。”《说⽂解字》:“阁,所以⽌扉也。”段⽟裁注解道:“门开则边

旁有两⻓橛,使其⽌⽽不过也。”也就是说,开门之后,为了防⽌门扇

⾃动合上,把两根⻓⽊桩放置到门扇两旁,这两根⻓⽊桩就叫“阁”。

张舜徽先⽣在《说⽂解字约注》⼀书中说:“今俗犹⽤⽊或⽯⽌门

之⾃掩,盖即阁之遗意。”今天的中国农村,⼤门⾥侧的两旁仍然还有

这样的⻓⽊桩或者同样功能的⻓⽯条。

“阁”字既明,那么读⾳相同的“閤”呢?《说⽂解字》:“閤,门旁

⼾也。”段⽟裁注解道:“汉⼈所谓閤者,皆门旁⼾也,皆于正门之外

为之。”也就是说,⼤门旁边另开的⼩门叫“閤”。《⽟台新咏》收录的

东汉时期的乐府诗歌《上⼭采蘼芜》中有“新⼈从门⼊,故⼈从閤

去”的诗句,意思是新娶的妻⼦从⼤门进来,⽽被抛弃的妻⼦则从旁边

的⼩门被赶了出去。

张舜徽先⽣在《说⽂解字约注》⼀书中提供了⼀个佐证:“湖湘间

造⼤宅者,多于正中⼤门之旁,别为⼩门以通出⼊,名⽈脚门。脚即

閤之双声语转也。”今天农村的⼤宅院或城市的四合院中仍然有这样的

⼩门、偏门。

P:55

《尔雅·释宫》⼜解释了“闱”“闺”“閤”三个字的区别:“宫中之门谓

之闱,其⼩者谓之闺,⼩闺谓之閤。”闱、闺、,三道宫中的门⼾,⼀

个⽐⼀个⼩。宫门⼀⼊深似海,因此“闺闱”和“闺閤”由宫中之门引申

⽽借指内室;后世礼教对⼥⼈的束缚越来越严厉,⼥⼈被困于家庭之

中,⼤门不出⼆门不迈,因此“闺闱”和“闺閤”⼜引申特指⼥⼈的卧

室。

“阁”和“閤”形近⾳同,后⼈不察,⼀概将“閤”误写作“阁”,将“闺

閤”误写作“闺阁”,将“内閤”“閤下”误写作“内阁”“阁下”。这⼀误可就

误了两千多年!

⾄于“閤下”的称谓,据唐⼈赵璘所著《因话录》记载:“古者三公

开閤,郡守⽐古之侯伯,亦有閤,所以世之书题有‘閤下’之称……今

⼜布⾐相呼,尽⽈‘閤下’,虽出于浮薄相戏,亦是名分⼤坏矣。”

赵璘所谓的“三公开閤”,《汉书·公孙弘传》中有形象的记

载:“弘⾃⻅为举⾸,起徒步,数年⾄宰相封侯,于是起客馆,开东閤

以延贤⼈,与参谋议。”被荐举者中居⾸位的称“举⾸”,平⺠称“徒

步”。公孙弘从“徒步”官⾄宰相,于是建了⼀座客馆,打开客馆东边的

⼩门招揽贤⼠。颜师古注解道:“閤者,⼩门也,东向开之,避当庭门

⽽引宾客,以别于掾史官属也。”

为什么要开东边的⼩门呢?这是因为贤⼠不是宰相的下属,为⽰

尊重,在正门之外特意开“东閤”延请⼊内。凡能够进出“东閤”的都是

贤⼠,故以“閤下”敬称。相应地,开閤的宰相被称作“閤⽼”。唐代

时“舍⼈年深者谓之閤⽼”,这是对资历深的中书舍⼈的敬称;“两省相

呼为閤⽼”,这是对中书、门下两省属官的敬称。

《新五代史·杂传》中记载了⼀则唐代的制度:“天⼦⽇御殿⻅群

⾂,⽈常参;朔望荐⾷诸陵寝,有思慕之⼼,不能临前殿,则御便殿

P:56

⻅群⾂,⽈⼊閤。宣政,前殿也,谓之衙,衙有仗。紫宸,便殿也,

谓之閤。其不御前殿⽽御紫宸也,乃⾃正衙唤仗,由閤门⽽⼊,百官

俟朝于衙者,因随以⼊⻅,故谓之⼊閤。”

皇帝每天上朝,在宣政等前殿⻅群⾂,称作“常参”,即固定时间

参拜之意;初⼀和⼗五祭祀先帝的陵墓,因为有思慕祖宗之⼼,不是

正式的朝政⼤事,因此不能在前殿⻅群⾂,⽽要在旁边的便殿⻅群

⾂,称作“⼊閤”,意思是群⾂从便殿进来朝⻅。宣政殿是前殿,

称“衙”,正式的朝⻅时要有相应的仪仗,以显⽰皇帝的威仪;⽽紫宸

殿属于便殿,就像正门旁边的⼩门⼀样,故称“閤”。皇帝在便殿⻅群

⾂,正殿的仪仗队要从便殿的⼩门进⼊,百官也跟着进⼊朝⻅,因此

就叫作“⼊閤”。后来加以引申,把进⼊中央官署做官也称作“⼊閤”。

段⽟裁说:“凡上书于达官⽈‘閤下’,犹⾔执事也。今⼈乃伪为‘阁

下’。”赵璘则感叹“今⼜布⾐相呼,尽⽈‘閤下’”乃“浮薄相戏”“名分⼤

坏”,殊不知连“閤下”⼀词都误为“阁下”了!

这就是“閤下”⼀词误写作“阁下”的来⻰去脉。今天所有带“阁”字

的与做官有关的词组,⽐如“⼊阁”“内阁”“组阁”等等,其实都是错误

的。虽然早已约定俗成,但是因为将“閤”误为“阁”,⼈们再也不明

⽩“閤”和“阁”的本义了,甚⾄有的辞典望⽂⽣义,把“阁下”这⼀尊称

解释为“我在您的阁楼之下”,真是令⼈浩叹!

P:57

《唐⼟名胜图会》卷⼀『⼤内』插图『御经筵⽂华殿』,冈⽥⽟⼭等编绘,约刊于⽇本

⽂化⼆年(1805)。

书中介绍了清乾嘉时都城的繁华、殿宇的宏伟及当时的⽣活习

俗、节⽇、祭祀、皇家⼤典等,被称为“中国⼤清朝的百科全书”。

⽂华殿始建于明朝初年,位于紫禁城外朝东路、东华门内,明朝

为皇帝便殿、太⼦摄事之所,明清两朝为举⾏经筵之礼的场所。明朝

设“⽂华殿⼤学⼠”⼀职,辅导太⼦读书。清朝逐步演变形成“三殿三

阁”的内阁制度,⽂华殿⼤学⼠成为“三殿三阁”之⼀,其职掌变成辅助

皇帝处理政务,统辖百官。明清两朝,每年春、秋仲⽉,均在⽂华殿

举办“经筵之礼”。清朝以⼤学⼠、尚书、左都御史、侍郎等⼈充经筵

讲官,每年以满汉各⼆⼈分别讲“经”“书”,皇帝撰写御论,阐发讲

习“四书五经”之⼼得,礼毕,赐茶赐座。图中细致描绘了清代“经筵之

礼”的场⾯。在此聚集的可都是名副其实的“閤下”。

P:58

“⼫位素餐”的“⼫”不是指⼫体

“⼫位素餐”是⼀个常⽤的成语,形容空占着职位,空⾷着俸禄,

却什么事也不做。很多⼈都把“⼫位”理解成⼫体所占的位置,这是错

误的。在古代,“⼫”是⾮常重要的祭祀礼仪。

《说⽂解字》:“⼫,陈也,象卧之形。”这个“⼫”的本义可绝对

不是⼫体,⽽是“陈也”。⼫体之“⼫”则必须写作“屍”。什么叫“陈”?

段⽟裁解释道:“祭祀之⼫本象神⽽陈之。”原来,“⼫”的本义是祭祀

时代表死者受祭的活⼈。

据《礼记·曾⼦问》载,曾⼦曾经询问孔⼦:“祭必有⼫乎?”孔⼦

回答道:“祭成丧者必有⼫,⼫必以孙,孙幼则使⼈抱之;⽆孙,则取

于同姓可也。”古⼈认为祭祀的⽬的在于和祖先的灵魂感通,⽤孙⼦来

代表死去的先祖受祭,可以凝聚先祖之⽓,这种祭祀称作“⼫祭”。

颜师古在为《汉书·朱云传》所作的注中说:“⼫位者,不举其

事,但主其位⽽已。”代表先祖受祭的孝孙,在祭祀时仅仅是先祖的替

⾝,是先祖灵魂的附体,⾃⼰什么事也不⽤做,只需要坐在神位

上,“但主其位⽽已”。如果把“⼫位”理解成⼫体所占的位置,⼈死不

能复活,怎么还能空占着职位呢?

“⼫位”⼀词出⾃《尚书·五⼦之歌》:“太康⼫位,以逸豫灭厥

德,黎⺠咸贰。”夏朝君主太康空占着国君的位置,却只知道享乐,于

是百姓都背叛了他。“素餐”⼀词出⾃《诗经》中魏国的⺠歌《伐

檀》:“彼君⼦兮,不素餐兮!”“素”是空的意思。清⼈陈奂在《⽑诗

传疏》中解释得最为明⽩:“今俗以徒⾷为⽩餐。餐,犹⾷也。赵岐注

《孟⼦·尽⼼篇》云:‘⽆功⽽⾷,谓之素餐。’”有⼈把“素餐”误解为素

P:59

⾷,这也是错误的,正确的解释是“⽆功⽽⾷”,即颜师古所说:“素餐

者,德不称官,空当⾷禄。”

《列⼥传》卷⼗五插图『董湄妻』,汉代刘向撰、明代汪道昆增辑,仇英绘图,明万历

时期刻,清乾隆四⼗四年(1779)鲍⽒知不⾜斋刊本。

董湄妻是明代海宁虞⽒⼥,聪慧知书善吟咏,⼗六岁嫁给董湄,

夫妻和美。不料两⽉后其夫卒,虞⽒极为哀恸,刻⽊为夫像,晨昏事

之。如此便过了⼀⽣。⼈死不能复⽣,⽊像不能⾔笑,空占了“夫”之

位,蹉跎虞⽒⼀⽣,枉与他⼈作笑谈,也算另⼀种“⼫位素餐”了。仇

英⽩描,线条清简流畅,很具表现⼒。

汉代⼈将这两个词组合在⼀起,⽤来⽐喻居位⾷禄⽽不尽职。⽐

如《汉书·朱云传》:“今朝廷⼤⾂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皆⼫位

素餐。”

P:60

“⾜下”为何是尊称

“⾜下”是⼀个敬辞,下对上或者同辈之间都可以尊称对⽅为“⾜

下”,意思跟今天的“您”相近。

《战国策·燕策》中收录有投奔赵国的燕国⼤将乐毅回复燕惠王的

⼀封信,开篇就写道:“⾂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

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害于⾜下之义,故遁逃奔

赵。”“斧质”是古代⼀种酷刑,将⼈放到砧板上,⽤斧头砍死。

这段话的意思是:⾂不才,不能遵循燕国先王的教诲,来顺应⼤

王您左右官员之⼼,恐怕犯下斧质之罪,这样既伤害了先王的英明,

⼜有害于⾜下您的仁义,因此遁逃投奔了赵国。乐毅是⾂,燕惠王是

君,这是“⾜下”之称⽤于下对上。同辈之间互称“⾜下”的例⼦则更

多,此不赘⾔。

⼈们会觉得这个敬称很奇怪:既然是尊敬的称呼,怎么能把对⽅

称为脚下呢?原来,这个称谓的由来还有⼀个令⼈⼼酸的故事呢。

晋⼈嵇含所编撰的《南⽅草⽊状》中引述了⻄汉东⽅朔在《琐

语》中的⼀条记事:“⽊履起于晋⽂公时。介之推逃禄⾃隐,抱树⽽

死。公抚⽊哀叹,遂以为履。每怀从亡之功,辄俯视其履⽈:‘悲乎⾜

下!’⾜下之称,亦⾃此始也。”

南朝宋的刘敬叔所著《异苑》卷⼗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介⼦推逃

禄隐迹,抱树烧死。⽂公拊⽊哀嗟,伐⽽制屐。每怀割股之功,俯视

其屐⽈:‘悲乎,⾜下!’⾜下之称,将起于此。”

再后来,南朝梁⽂学家殷芸所著《⼩说》⼀书中则写道:“介⼦推

不出,晋⽂公焚林求之,终抱⽊⽽死。公抚⽊哀嗟,伐树制屐。每怀

P:61

割股之恩,辄潸然流涕视屐⽈:‘悲乎⾜下!’⾜下之⾔,将起于此。”

综上所述,这个故事源⾃晋⽂公和介⼦推(也写作“介之推”)。

春秋时期,晋国的公⼦重⽿被逼逃亡国外⼗九年,颠沛流离,有

时候在流亡路上实在没有⾷物可吃,只好吃野菜。侍从介⼦推看到这

种情形,就不声不响地割下⼤腿上的⼀块⾁,炖成⼀锅⾁汤,端给重

⽿吃。

回到晋国之后,重⽿当上了国君,即著名的晋⽂公。刚刚即位,

晋⽂公就开始⼤⾏封赏,把逃难时期跟随⾃⼰的⼈都封了⼤官,这些

⼈也毫⽆愧⾊地接受,介⼦推引以为耻,和⺟亲⼆⼈隐居到了今⼭⻄

省介休市的绵⼭⾥⾯。

为了逼介⼦推出⼭,晋⽂公下令放⽕烧⼭,没想到介⼦推⼗分倔

强,竟然抱着⼀棵树活活给烧死了。晋⽂公⾮常悲伤,抚摸着这棵树

痛哭不⽌。哭完了,晋⽂公令⼈伐下这棵树,让鞋匠做成⼀双⽊屐,

天天穿在脚上,以此纪念介⼦推的割股之功,还常常看着脚下的⽊屐

说:“悲乎,⾜下!”后⼈因此就把“⾜下”作为对对⽅的尊称。

不过,在为《史记·秦始皇本纪》所作的集解中,南朝学者裴骃引

述蔡邕的解释说:“群⾂⼠庶相与⾔,⽈殿下、阁下、⾜下、侍者、执

事,皆谦类。”如此说来,“⾜下”之称意味着不敢直视对⽅,犹如说:

我只敢盯着您的脚下说话。

东⽅朔《琐语》、刘敬叔《异苑》和殷芸《⼩说》都是⼩说家

⾔,更原始的⽂献《左传》和《史记》中都没有介⼦推被烧死的记

载。因此这个流传久远的故事很可能是杜撰出来的,蔡邕的解释则更

为可信。但是不管怎样,“⾜下”的称谓却就此流传了下来,⼀直沿⽤

到今天,不过更多是⽤在书⾯语或者书信之中。

P:62

更有趣的是,清明前⼀⽇或⼆⽇的寒⾷节竟然也跟这个莫须有的

故事扯上了关系。东汉学者桓谭在《新论·离事》篇中写道:“太原郡

⺠,以隆冬不⽕⾷五⽇,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推故

也。”“⽕⾷”即吃熟⾷。这显然是太原郡所辖的介休⼀带的⻛俗。

《后汉书·周举传》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太原⼀郡,旧俗以介⼦

推焚骸,有⻰忌之禁。⾄其亡⽉,咸⾔神灵不乐举⽕,由是⼠⺠每冬

中辄⼀⽉寒⾷,莫敢烟爨,⽼⼩不堪,岁多死者。举既到州,乃作吊

书以置⼦推之庙,⾔盛冬去⽕,残损⺠命,⾮贤者之意,以宣⽰愚

⺠,使还温⾷。于是众惑稍解,⻛俗颇⾰。”

所谓“⻰忌”,“⻰”指⼆⼗⼋星宿中的东⽅⻘⻰七宿,其中的⼼宿

⼆乃⼤⽕星,寒⾷禁⽕,故称“⻰忌”。“爨(cuàn)”指烧⽕做饭。根

据这则记载,可⻅东汉时的寒⾷节在盛冬季节,⽽且⻓达⼀⽉之久!

这⼀陋俗周举⾰除之后,久经演变,才最后定型于春季,历代相沿。

不过,据《周礼》载,周代时已有禁⽕之制:“中春,以⽊铎修⽕

禁于国中。”⽤⽊铎警⽰众⼈实⾏⽕禁,这是因为仲春时节天⼲物燥的

缘故。这才是寒⾷节的真正起源,晋⼈将之附会到介⼦推⾝上,⽆⾮

是为了纪念他⽽已。

介⼦推的“割股之功”竟然⼀举敷衍出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两⼤事

件——“⾜下”的敬辞、寒⾷节的⺠间习俗——真可以称得上前⽆古⼈

后⽆来者!

P:63

《晋⽂公复国图》局部,宋代李唐绘,绢本设⾊⻓卷,藏美国⼤都会艺术博物馆。

李唐(1066-1150),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北宋

画院南渡⽽⼊南宋画院的画家,精于⼭⽔画和⼈物画。晋⽂公即重

⽿,晋献公之⼦,在位九年,为春秋五霸之⼀。

这幅⻓卷分为六段,采⽤连环绘图形式,描绘了晋⽂公被⽗亲放

逐在外⼗九年,最后回国即位的故事。每段都有树⽯、⻋⻢、房屋作

配景,并有宋⾼宗赵构⼿书的《左传》有关章节。⼈物各具情态,刻

画⽣动。重⽿出奔时,狐偃、赵衰、魏犨、介⼦推、先轸等随⾏。此

图选取⾃第⼆段,重⽿⼀⾏到郑国。重⽿乘⻋,众⾂环护随⾏,包括

介⼦推,⾐衫皆有⻛尘仆仆之感,脚下鞋履画得分明。

“孝⼦”原本不是指孝顺的⼉⼦

在今天的语义中,“孝⼦”指孝顺的孩⼦,除此之外再⽆别的意

思。但是这个词最古⽼的语义却不是这个意思,是孔⼦把“孝”的内涵

扩⼤了。

P:64

《礼记·杂记上》篇中如此定义“孝⼦”:“祭,称孝⼦、孝孙;

丧,称哀⼦、哀孙。”⽗亲或⺟亲刚去世的时候,⾮常哀痛,哭得上⽓

不接下⽓,称作“哀⼦”;过了⼀段时间,哀痛慢慢减轻了,哭泣停⽌

了,这时再祭奠去世的⽗亲或⺟亲,称作“孝⼦”。因此,“孝⼦”是祭

奠的时候才使⽤的称谓。后来把居丧的男⼦⼀概称作“孝⼦”。由此可

⻅,这个词的本义跟“孝顺”没有任何关系。读者也许会问:不孝顺⼲

吗给⽗⺟守丧?道理很简单:在古代社会,⽗⺟死⽽不服丧,那是⼀

种犯罪⾏为,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后来从为⽗⺟服丧逐渐引申出了“孝顺”的词义。孔⼦在《论语·为

政》篇中阐释了他⼼⽬中的“孝”:“⽆违”,不违背礼;“能养”,供养

⽗⺟;“敬”,孝敬。孔⼦的定义也就是今天“孝⼦”的定义。值得注意

的是,孔⼦所说的“⽆违”有两层含义:“⽣,事之以礼;死,葬之以

礼,祭之以礼。”第⼆层意思就是“孝⼦”最本原的语义。

如果不了解“孝⼦”的本义,古书中的很多记载就看不懂。⽐如

《世说新语·德⾏》载:“王仆射在江州,为殷、桓所逐,奔窜豫章,

存亡未测。王绥在都,既忧戚在貌,居处饮⾷,每事有降。时⼈谓

为‘试守孝⼦’。”

仆射王愉任江州刺史,被殷仲堪、桓⽞驱逐,逃亡到了豫章,⽣

死未知。他的⼉⼦王绥在京都,听到消息后,便⾯容忧戚,起居饮⾷

每⼀事都降低规格,当时⼈称他为“试守孝⼦”。

⽐如《宋书·后妃列传》载:宋后废帝刘昱性情残暴,“太后赐帝

⽟柄⽑扇,帝嫌其⽑柄不华,因此欲加鸩害,已令太医煮药,左右⼈

⽌之⽈:‘若⾏此事,官便应作孝⼦,岂复得出⼊狡狯?’帝⽈:‘汝语

⼤有理。’乃⽌”。要是真的把太后毒死了,刘昱就要做“孝⼦”为⺟亲

守孝了,还怎能继续到处去游乐?

P:65

⼜⽐如《南史·周盘⻰传》载:北魏和南⻬争战,南⻬将领成买出

战前说:“若不杀贼,便为贼杀。弱息不为世⼦,便为孝⼦。”“弱

息”是谦称⾃⼰的⼉⼦,“世⼦”指⾼官贵族的⼦弟。

此处的“孝⼦”如果理解成“孝顺的⼉⼦”就解释不通,因为紧接着

成买⼜说:“孝⼦则门加素垩,世⼦则门施丹赭。”“素垩(è)”指涂饰

墙壁的⽩⼟,门上涂⽩⼟,⽐喻服丧,⾃⼰如果战死,⼉⼦就要做服

丧的“孝⼦”;⽽世⼦则可以在门上涂⾚赭⾊的涂料。

这⼏个例⼦使⽤的都是“孝⼦”最本原的语义。

P:67

《唐⼟廿四孝王裒》,歌川国芳绘,1847年。

歌川国芳(1797-1861),号⼀勇斋、朝樱楼,是浮世绘歌川派晚

期⼤师之⼀,以⼤胆的想象⼒与幽默感著称。

这是⼀组系列版画,绘制了由中国传⼊⽇本的《⼆⼗四孝》故

事。这幅画的是“闻雷泣墓”,为《⼆⼗四孝》中第⼗六则,讲述了魏

晋时孝⼦王裒的孝⾏:“王裒,字伟元,事亲⾄孝。⺟存⽇,性畏雷。

既卒,葬于⼭林,每遇⻛⾬闻雷,即奔墓所,拜泣告⽈:裒在此,⺟

勿惧。”诗⽈:“慈⺟怕闻雷,冰魂宿夜台。阿⾹时⼀震,到墓绕千

回。”

国内《⼆⼗四孝》图⼀般画王裒在墓前拜泣的情景,歌川国芳却

重点描绘天雷滚滚的可怖画⾯。电闪雷鸣,如有实质,其下王裒慌乱

朝墓地奔⾛,帽⼦都⻜掉了。但王裒穿红着绿,放到中国就未免有违

孝⼦之意了。

“千⾦”本来是⽐喻男孩⼦

“千⾦”本来是⼀个敬辞,过去只能敬称别⼈家的娇⼥为“千⾦”,

可是如今连⾃⼰家的娇⼥竟然都敢称为“千⾦”了!“千⾦⼩姐”特指未

婚⼥⼦,⼥⼦结婚之后,⾝价⽴⻢缩⽔,不能再被称为“千⾦”了。

“⾦”是古代的货币单位,秦始皇统⼀六国之后,也统⼀了币制,

规定货币分为两种:⻩⾦为上币,计量单位为“镒(yì)”,⼀镒等于

⼆⼗两或者⼆⼗四两;铜为下币。但是古⼈却不⽤“镒”或“两”来称呼

货币,⽽是⽤“⾦”称呼,⽐如“⻢⼀匹百⾦”之类。汉代以⼀⽄⻩⾦为

⼀⾦。《史记·项⽻本纪》载:“项王乃⽈:‘吾闻汉购我头千⾦,⾢万

⼾。’”项⽻的头值⼀千⽄⻩⾦,可⻅有多贵重。后来“千⾦”就引申为

P:68

贵重的意思,⽐如“千⾦之⼦”即指富贵⼈家的⼦孙。与之类似,“千

⾦”作为对⼈的称谓,最早也是指男孩⼦,⽽不是⼥孩⼦。

“千⾦”⼀词出⾃《梁书·谢朏传》。南朝梁的著名⽂学家谢朏

(fěi),字敬冲,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谢庄的⼉⼦。谢朏⼩

时候⾮常聪明,谢庄很喜欢这个⼉⼦,常常让他跟随左右,外出游玩

时也带上他。谢朏⼗岁就能写⼀⼿好⽂章,有⼀次谢庄带着他去⼟⼭

游玩,让谢朏写⼀篇命题作⽂,谢朏拿过笔来⼀⽓呵成,谢庄看了之

后,不由得⼤喜过望。谢庄的朋友王景⽂对谢庄说:“贤⼦⾜称神童,

复为后来特达。”“庄笑,因抚朏背⽈:‘真吾家千⾦。’”真是我家的千

⾦啊!

那时南朝的宋代还没有被⻬、梁两个朝代取代,谢朏的名声甚⾄

传到了宋孝武帝的⽿朵⾥。有⼀次宋孝武帝去姑苏(苏州)游玩,特

意命谢庄带上谢朏⼀起前往,并让谢朏写⼀篇命题作⽂《洞井赞》,

谢朏随随便便就写完了,宋孝武帝看完之后感叹道:“虽⼩,奇童

也。”后来,谢朏果然成了著名⽂学家,官⾄尚书令。

稍后的《南史·谢朏传》也有类似记载。从此之后,“千⾦”这个⽐

喻就流传了下来,但是专指男孩⼦。

到了元代,“千⾦”这⼀称谓⽅才和“⼩姐”组合在⼀起,⽤来敬称

富贵⼈家的⼥孩⼦。⽐如张国宾所作《薛仁贵荣归故⾥》⼀剧中说

道:“⼩姐也,我则是个庶⺠百姓之⼥,你乃是官宦⼈家的千⾦⼩姐,

请⾃稳便。”显然,在张国宾写作此剧之前,⺠间已经改换了“千⾦”⼀

词的原始含义,⽽⽤来指称⼥孩⼦了,张国宾只是在剧中使⽤了“千⾦

⼩姐”这⼀称谓⽽已。今天,“千⾦”⼀词的含义早已固定下来,专指未

婚⼥⼦。

P:69

《元曲选》插图『薛仁贵荣归故⾥』『李千⾦⽉下花前』,明代臧懋循编,明万历刊

本。

两幅图分别描绘了两部杂剧。

右图是“三箭成功定太平,官加元帅镇边庭”,投军⼗年的薛仁贵

⾐锦⽽归。薛仁贵有⼆妻,⼀个是英国公之⼥,名副其实的千⾦⼩

姐,另⼀个是糟糠之妻农⼾⼥。“这⼀个村庄妇,曾举案⻬眉;那⼀个

官宦⼥,似锦上添花”,后并封辽国夫⼈。

左图是杂剧《墙头⻢上》插图。该剧讲述尚书之⼦裴少俊奉命到

洛阳购买花苗,巧遇总管之⼥李千⾦,⼆⼈⼀⻅钟情,私定终⾝,历

P:70

经波折终于夫妻团圆。李千⾦以“千⾦”为名,既有⼤家闺秀的⼀⾯,

⼜有市井⼥⼦的⼤胆泼辣,是⼀位⼗分精彩的“千⾦”。

“禁脔”原来专指皇帝的⼥婿

“禁脔”这个词,今天⽤来⽐喻那些独⾃占有⽽不容别⼈分享、染

指的东⻄。鲜为⼈知的是,这个词竟然是皇帝⼥婿的专⽤称谓!

“脔(luán)”是什么东⻄?既然从⾁,那么⼀定跟⾁有关系。

《说⽂解字》:“脔,臞也……⼀⽈,切⾁脔也。”“臞(qú)”是少⾁

之意;“⾁脔”即切好的⾁块,不过这种⾁块⽐较⼩,正符合“臞”少⾁

的定义。

“禁脔”的称谓最早出⾃《世说新语·排调》:“孝武属王珣求⼥

婿,⽈:‘王敦、桓温,磊砢之流,既不可复得,且⼩如意,亦好豫⼈

家事,酷⾮所须。正如真⻓、⼦敬⽐,最佳。’珣举谢混。后袁⼭松欲

拟谢婚,王⽈:‘卿莫近禁脔!’”

王珣,东晋⼤⾂;王敦,东晋初的权⾂,娶开国皇帝晋武帝司⻢

炎的⼥⼉襄城公主为妻;桓温,东晋初的权⾂,娶晋明帝司⻢绍的⼥

⼉南康公主为妻;磊砢(luǒ),形容⼈才能卓越;真⻓,东晋名⼠刘

惔(dàn)字真⻓,娶晋明帝的⼥⼉庐陵公主为妻;⼦敬,东晋书法家

王献之字⼦敬,娶东晋简⽂帝司⻢昱(yù)的⼥⼉新安公主为妻;谢

混,东晋⼤⾂、诗⼈,号称“⻛华江左第⼀”;袁⼭松,吴郡太守。

这个故事讲的是:晋孝武帝司⻢曜(yào)嘱托王珣为晋陵公主寻

找合适的⼥婿,说:“王敦和桓温都是才能卓越的⼈物,不可能再找得

到了,⽽且这种⼈稍为得意,就喜欢⼲预别⼈的家事,绝不是我所需

要的⼈。正像刘惔和王献之这样的⼈最合适。”于是王珣推荐了谢混。

不料婚事还没有成,孝武帝就驾崩了。此后不久,袁⼭松也看上了谢

P:71

混,打算把⼥⼉嫁给他,正巧也来征求王珣的意⻅,王珣嘲谑地

说:“你不要靠近禁脔!”

那么,王珣为什么会将谢混⽐作晋孝武帝的“禁脔”呢?《晋书·谢

混传》同样记载了这个故事,并解释了这⼀称谓的原委:“初,元帝始

镇建业,公私窘罄,每得⼀豚,以为珍膳,项上⼀脔尤美,辄以荐

帝,群下未尝敢⾷,于时呼为‘禁脔’,故珣因以为戏。”

司⻢睿是东晋的开国皇帝,⻄晋灭亡后,他在建业称帝,即晋元

帝,改建业为建康(今南京)。国家初建,百废待兴,⼈们的⽣活⽔

平极低,连皇帝和⼤⾂们都很少能够吃到⾁。每次得到⼀头⼩猪,⼤

⾂们就把⼩猪脖⼦下最肥美的⼀块献给晋元帝,当时⼈称之为“禁

脔”,即专供皇帝⾷⽤的部分,王珣因此以之戏呼谢混为晋孝武帝的⼼

爱之物,旁⼈不得染指。

“禁脔”如此之肥美,以⾄于苏东坡在《⽼饕赋》中情不⾃禁地流

着⼝⽔吟咏道:“尝项上之⼀脔,嚼霜前之两螯。”将⼩猪脖⼦下那块

最肥美的“禁脔”同霜前螃蟹的⼀对⼤钳⼦似的脚相提并论。

谢混后来果然娶了晋陵公主为妻。从此之后,“禁脔”就成为皇帝

⼥婿的专⽤称谓。晚唐诗⼈孙元晏在咏史诗中如此吟咏谢混:“尚主当

初偶未成,此时谁合更关情。可怜谢混⻛华在,千古翻传禁脔名。”吟

咏的就是谢混的这段故事。

唐代学者刘知⼏在《史通·杂说》中写道:“江左皇族,⽔乡庶

姓,若司⻢、刘、萧、韩、王,或出于亡命,或起⾃俘囚,⼀诣桑

乾,皆成禁脔。”根据《魏书》的记载,司⻢、刘、萧、韩、王诸家族

降北魏后,家族中的⼦弟很多都娶了公主,因此皆称“禁脔”。北魏曾

迁都平城(今⼭⻄⼤同),桑乾河绕城⽽过,“⼀诣桑乾”即指归顺北

魏。

P:72

唐⼈张垍(jì)所著《控鹤监秘记》曾记载过⼀则关于武则天

的“禁脔”故事:“天后命将作⼤匠于峡⽯为昌宗造园,屋舍皆⻩⾦涂,

⽩⽟为阶。后爇奇⾹,拥真珠帐,幸昌宗。昌宗醉眠,阴软,后与为

戏,拉茎上⽪覆阴头,头棱⾼,⽪格格不上,俄⽽挺然,根虽弩健,

⽽头⾁肥厚,如绵毬成团,⾊若芙蓉,捻之类⽆精管者。后叹⽈:‘使

⼈之意也消。’婉⼉⼼动,裙下皆湿,不觉⼿近昌宗。后⼤怒,取⾦⼑

插其髻,⽈:‘汝敢近禁脔,罪当死!’六郎为哀求,始免,然额有伤

痕,故于宫中常戴花钿也。”

张昌宗是武则天的男宠,上官婉⼉则是武则天最宠幸的⼥官。“爇

(ruò)”,燃烧。燃奇⾹⽽幸昌宗,真是⾹艳之极。不过上官婉⼉被

武则天这⼀刺,虽然经张昌宗求情保住了性命,但额头上却留下了伤

痕,于是戴花钿遮掩。“花钿”是⽤珠⽟制成的花形⾸饰,⼜称“花

⼦”。唐代博物学家段成式在《⾣阳杂俎》中说:“今妇⼈⾯饰⽤花

⼦,起⾃昭容上官⽒所制,以掩点迹。”

武则天贵为⼥皇,⾮但不按照传统规矩称⼥婿为“禁脔”,竟然还

拿这个皇家的专⽤称谓来称呼⾃⼰的⾯⾸!不过谁让她是中国历史上

唯⼀的⼥皇帝呢,只好作为特例。⽽上官婉⼉胆敢“近禁脔”,虽未得

逞,却为中国妇⼥发明了⼀种新奇的⾯饰,亦不失为⼀桩美谈。

P:73

《百美新咏图传》之『武则天像』『上官昭容像』,清代颜希源编,王翙绘图,嘉庆刊

本。

《百美新咏图传》图⽂并茂,收录⻄施、王昭君、赵⻜燕等百位

历代名媛的⼩传及袁枚等学者的咏词,并由当时曾供奉清宫内廷的著

名画师王翙追写其容,线条连绵有致,颇传其神,是⼀部集图像、传

记、诗词及书法于⼀体的⽂学瑰宝。

武则天盛装,⾐饰繁复,作顾盼状,姿态端严。上官婉⼉正在评

量诗句,随⼿将不满意的诗笺丢下,随⻛飘荡。唐中宗时,上官婉⼉

设⽴修⽂馆,⼴召当朝词学之⾂,主持⻛雅,与学⼠争务华藻,对⽂

P:74

⼈提拔奖掖。清代陆昶称“昭容才思鲜艳,笔⽓舒爽,有名⼠之⻛”。

正史多指责她与武三思、崔湜通奸,但⽆确凿记载,恐多属臆测。

⾐⾷·住⾏

“充⽿不闻”的“充⽿”原来是⽿塞

“充⽿不闻”这个成语,字⾯意思是塞住⽿朵不听,形容专⼼致志

以⾄于什么声⾳都听不⻅,或者形容故意听不⻅因⽽拒绝听取别⼈的

意⻅。但是鲜为⼈知的是,“充⽿”竟然是古时候⽿塞的称谓!

《诗经·国⻛·淇奥》是卫地赞美男⼦的诗篇,其中吟咏道:“有匪

君⼦,充⽿琇莹,会弁如星。”《⽑传》解释说:“充⽿谓之瑱。琇

莹,美⽯也。天⼦⽟瑱,诸侯以⽯。”“瑱(tiàn)”,美⽟,⽤丝带佩

在冠冕两旁,下垂到两⽿之侧,作⽤是塞住⽿朵避听,故⼜称“塞

⽿”。按照礼制,瑱为天⼦所⽤,诸侯则⽤美⽯,即琇莹。“弁

(biàn)”是帽⼦,“会弁如星”是指帽⼦的接缝处也镶嵌着美丽的宝

⽯,像星星⼀样闪闪发亮。这⼏句诗极⾔君⼦服饰之盛。

P:75

《诗经·国⻛·旄丘》是邶地⺠歌,其中吟咏道:“叔兮伯兮,褎如

充⽿。”“褎(yòu)”,服饰华美的样⼦。《⽑传》解释说:“褎,盛服

也;充⽿,盛饰也。⼤夫褎然有尊盛之服⽽不能称也。”这句诗是讽刺

叔伯虽然⾐衫和⽿饰华美,但是德⾏却不能与之相称,正如郑⽞所

说:“如⻅塞⽿,⽆闻知也。⼈之⽿聋,恒多笑⽽⼰。”这已经是引申

义了。

荀⼦在《礼论》篇中描述⼈死后的礼仪,其中写道:“充⽿⽽设

瑱,饭以⽣稻,唅以槁⾻,反⽣术矣。”古时,⼈死后要在其⼝中填满

⼀些东⻄,这叫“饭唅”,根据地位⾼低⽽不同。荀⼦描述的显然是⼠

阶层以上的贵族等级:⽤瑱塞到⽿朵⾥,⼝中含有⽣稻和槁⾻,“槁

(gǎo)”⾻就是⻉类。所谓“反⽣术矣”,是指这样的装饰是模仿他⽣

前的装饰⽽来,可⻅这位贵族⽣前也是“充⽿⽽设瑱”。

“充⽿”本来是天⼦和贵族的⽟⽿塞,⼀则起装饰作⽤,⼆则在必

要的时候塞⽿避听,但这些位于等级制顶端的⼈物往往“褎如充⽿”,

徒然有服饰之盛,德⾏却不相配,因此在《旄丘》⼀诗中,“充⽿”就

⽤来讽刺这些⼤⼈物塞住⽿朵装⽿聋。后⼈早已不懂得“充⽿”本来

叫“塞⽿”,是塞住⽿朵的⽟⽿塞,于是⾃作聪明地⼜给加上了“不

闻”⼆字,变成了今天常常使⽤的“充⽿不闻”这⼀成语,殊不知却是画

蛇添⾜之举。古⼈⽤词、达意之简洁,殆⾮后⼈所能想象,此为⼀极

好的例证。

P:77

《历代帝王图卷》(摹本)之『光武皇帝刘秀像』,唐代阎⽴本绘,绢本设⾊,藏美国

波⼠顿美术馆。

史传阎⽴本善图画,⼯于写真,凡画⼈物、冠冕、⻋服皆神妙。

此图中光武帝居中,⾝材⽐例约为四头⾝,着冕服,突出⾸部,两侍

从左右陪衬。在宽松的⾐褶处⼤多施有朱红⾊晕染,以显⽰其⾼低凹

凸阴影之感,这就是著名的“凹凸晕染法”。细看刘秀头上所戴冕板,

前后各⼀挂⽟旒,⻓⻓缨带从两侧垂⾄腰下,另外冕冠两侧各有⼀

根“紞”,⻓度正好垂在⽿际,下挂“瑱”,这就是所谓“充⽿”了。《诗

经·卫⻛·淇奥》赞美卫国⼀位有才华的君⼦:“有匪君⼦,充⽿琇

莹。”有这样⼀位君⼦,他⽿边垂挂的⽟⽯充⽿多么晶莹。看来⽤作装

饰的话,佩戴充⽿与⼥⼦佩戴⽿坠的效果相仿佛。

“平头百姓”的“平头”原来指⼀种头⼱

“平头百姓”就是指普通百姓。何谓“平头”?“平头”可不是指理发

的平头发式。⼀般的辞典都解释为平等,“平头百姓”即平等的百姓,

但“平头”和平等为什么可以等同起来,却⼜没有更多的解释。况且,

男⼥⽼少,⾼矮不等,也不能⽤⻬平的头这样的景象来加以形容。

其实,“平头”乃是⼀种裹头的头⼱,这种头⼱⾄迟到南北朝时期

就已经成为⼱带制度的⼀种常服了,⽽且属仆役专⽤。梁武帝萧衍有

⼀⾸《河中之⽔歌》,收录于《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全诗为:“河

中之⽔向东流,洛阳⼥⼉名莫愁。莫愁⼗三能织绮,⼗四采桑南陌

头。⼗五嫁于卢家妇,⼗六⽣⼉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

苏合⾹。头上⾦钗⼗⼆⾏,⾜下丝履五⽂章。珊瑚挂镜烂⽣光,平头

奴⼦擎履箱。⼈⽣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

中国古代把头上戴的东⻄称作“头⾐”,共分四种:冠,冕,弁,

帻。前三种是⼠以上阶层的男⼦所戴,庶⺠只能戴“帻(zé)”,这些

P:78

头⾐都是直接戴在头上的。东汉学者蔡邕在《独断》中说:“王莽⽆发

乃施⼱。”王莽因为发秃,因此才开始⽤头⼱包头,此后就成为常制,

不分官⺠,都要⽤头⼱裹发,然后再戴上各⾃等级的帽⼦。

梁武帝诗中的“平头奴⼦”之所谓“平头”,即隋唐时期所称的“平头

⼩样⼱”。《旧唐书·舆服志》记载了唐代头⼱制度的变迁:“武德已

来,始有⼱⼦,⽂官名流,上平头⼩样者。则天朝,贵⾂内赐⾼头⼱

⼦,呼为武家诸王样。中宗景⻰四年三⽉,因内宴赐宰⾂已下内样⼱

⼦。开元已来,⽂官⼠伍多以紫皂官絁(shī,绢)为头⼱、平头⼱

⼦,相效为雅制。⽞宗开元⼗九年⼗⽉,赐供奉官及诸司⻓官罗头⼱

及官样⼱⼦,迄今服之也。”

“平头⼩样⼱”是最先流⾏的头⼱,因为只是帽⼦⾥⾯的衬⼱,故

称“⼩样”,即⼩型的帽⼦;头⼱的作⽤是从前往后把头发裹起来,故

称“平头”,意思是与头⻬平。因此,“平头⼩样⼱”的样式呈扁平状,

⽽且发髻不分瓣。从武则天之后,头⼱的样式越来越⾼,所谓“⾼头⼱

⼦”“内样⼱⼦”“官样⼱⼦”,不仅⾼,⽽且发髻分为左右两瓣,⼀直到

明代发展成⾼⾼的乌纱帽。

据《新唐书·⻋服志》载:“幞头起于后周,便武事者也。”从后周

开始,衬⼱外⾯戴的帽⼦称作“幞(fú)头”或“襆头”,这是⼀种丝绢

裁成的四根带⼦的⽅⼱,两带系于脑后,两带系于下巴,打仗时⽅

便。唐代承平已久,不仅衬⼱的样式越来越⾼,⽽且衬⼱外⾯的幞头

也越来越⾼,甚⾄还出现了“硬脚”的样式,即四脚挺直的头⼱。到了

宋代,⼜将四根带⼦省减为两根,取其⽅便⽽已。

这就是中国古代衬⼱和幞头的变迁史。据《新唐书·⻋服志》

载:“⽂官⼜有平头⼩样⼱,百官常服,同于庶⼈。”“平头⼩样⼱”本

来是南北朝时期仆役所服,到了唐代,也成为百官的常服,就是因为

便利的缘故。但正如以上所述,当百官的衬⼱变得越来越⾼之后,“平

P:79

头⼩样⼱”遂成为只有平⺠百姓才佩戴的⽇常头⾐,“平头百姓”的称谓

即由此⽽来。

P:80

《货郎图》,旧传北宋苏汉⾂绘,⽴轴绢本设⾊,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P:81

苏汉⾂(1094-1172),北宋画家,擅⻓画佛像及⼈物,尤擅童

婴,传世作品有《秋庭戏婴图》《杂技戏孩图》等。

宋代百姓所戴幞头⼱⼦常是两条带上举,称为“折上⼱”或“交脚幞

头”,⽽画中货郎戴的幞头⼤约是另⼀种流⾏式样,两根带⼦系在前

⾯,另两根带⼦系在后⾯。他正向围拢的⼉童⽐画着什么,⼱带散

开,四下⻜舞。⾝着短褐,交领束带,脚下是⼀双皂靴,靴筒⾥似还

插有⼑具,他⾝上累累挂着背着些葫芦之类,货架⼦上琳琅满⽬,吃

的穿的玩的⽤的⽆所不有,细看能找到幞头、头⼱、帽⼦等⽇常服饰

配件。画⾯活泼动感,细腻写实,设⾊鲜润,似揭开热闹的市井⻛俗

⼀⾓。

“在下”竟然是裹腿布

“在下”是⼀个直到今天还在使⽤的⾃谦之词,但这个词的词源却

从未搞清楚过。⼤部分辞典都解释为古时饮宴等场合的坐席,尊者在

上,卑者在下,故⽤作⾃谦。有的辞典则解释为“称⾃⼰处于下贱的职

位”。这些解释都缺乏有⼒的⽂献⽀持,要么属于臆测,要么属于引申

义。

其实,“在下”⼀词出⾃《诗经》,⽽且跟古⼈的⼀种服饰密切相

关。

《诗经·⼩雅·采菽》是⼀⾸赞美诸侯来朝之诗。[1]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君⼦来朝,何锡予之?虽⽆予之,路⻋乘

⻢。⼜何予之?⽞衮及黼。

P:82

采了⼤⾖,⽤筐筥把它盛住。君⼦来朝,⽤什么东⻄赏赐给他们

呢?虽然没有赏赐,但是已经给过路⻋乘⻢了。另外还给有什么呢?

还给过他们以⽞衮(gǔn)与黼(fǔ)裳。

觱沸槛泉,⾔采其芹。君⼦来朝,⾔观其旂。其旂淠淠,鸾声嘒

嘒。载骖载驷,君⼦所届。

在涌腾的泉⽔那边,可以采取芹菜。在君⼦来朝的时候,可以看

⻅他们的旗帜。他们的旗帜,淠淠(pèi)的飘动,铃声和谐⽽合拍。

及⾄看⻅了两服两骖(cān)的⻢⻋,君⼦便到了。

⾚芾在股,邪幅在下。彼交匪纾,天⼦所予。乐只君⼦,天⼦命

之。乐只君⼦,福禄申之。

⾚芾蔽于膝股,布幅斜缠着下腿,束扎得紧紧整整的,不敢有⼀

点松懈,因为这些饰物,是天⼦所赏赐的。和乐的君⼦,是天⼦所命

令的。和乐的君⼦,承受了多多的福禄。

维柞之枝,其叶蓬蓬。乐只君⼦,殿天⼦之邦。乐只君⼦,万福

攸同。平平左右,亦是率从。

柞树的枝叶,很是茂盛。和乐的君⼦,能够镇守天⼦的邦国。和

乐的君⼦,为万福之所同聚。他的左右的⼲部,也都有治事的才具,

恪尽职责。

P:83

汎汎杨⾈,绋纚维之。乐只君⼦,天⼦葵之。乐只君⼦,福禄膍

之。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那飘浮的杨⾈,有绋纚(fú lí)来维系。和乐的君⼦,有天⼦来

节制。和乐的君⼦,有优厚的福禄。优哉游哉,可算是极⼈世之幸福

了。

此诗的第三章铺排了诸侯朝⻅天⼦时的情景:“⾚芾在股,邪幅在

下。彼交匪纾,天⼦所予。乐只君⼦,天⼦命之。乐只君⼦,福禄申

之。”

“芾”通“韨(fú)”,熟⽪制成,⽤于祭祀、朝⻅等隆重场合,遮

在礼服的膝前,故⼜称“蔽膝”。红⾊的蔽膝即“⾚芾”,乃⼤夫以上所

服,再细分的话,“天⼦纯朱,诸侯⻩朱”。《⽑传》称“⼤夫以上,⾚

芾乘轩”,《采菽》⼀诗中诸侯朝⻅天⼦⽽“⾚芾在股”,就是这种礼仪

的⽣动呈现。

“邪”通“斜”,古⼈⽤⼀块布斜着裹在⼩腿上,这就叫“邪幅”。

《⽑传》:“邪幅,偪也,偪所以⾃偪束也。”“邪幅”⼜称“偪(bī)”,

取其紧裹在⼩腿上,逼束之意。郑⽞进⼀步注解说:“邪幅,如今⾏縢

也,偪束其胫,⾃⾜⾄膝,故⽈在下。”汉代时称“⾏縢(téng)”,也

就是后世所说的裹脚布,紧紧裹着脚,以便于腾跳,故称“⾏縢”。

“在下”⼀词即出⾃“邪幅在下”。郑⽞说:“彼与⼈交接,⾃偪束如

此,则⾮有解怠纾缓之⼼,天⼦以是故赐予之。”这是说诸侯与⼈交接

之际,深⾃约束⾃⼰,⼀切都要按照礼制来⾏事,不能逾礼,治理政

事的时候也就不会有懈怠舒缓之⼼,因此天⼦才会赐予“⾚芾”和“邪

幅”,“彼交匪纾,天⼦所予”就是这个意思。“在下”因此引申为⼈际交

P:84

往时的谦辞,其实本义是像紧紧的裹腿布⼀样,逼束⾃⼰依礼⾏事,

不能失礼。

这就是“在下”这⼀谦称的词源,后⼈将其外延扩⼤,任何⼈都可

⾃称“在下”,但是天⼦赏赐诸侯“邪幅在下”的这⼀礼仪却早已不为⼈

所知了,以⾄于竟然被今⼈误解为坐席的尊卑之次,真是令⼈浩叹!

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古⼈重视礼仪⼀⾄于此,是今⼈所不可想象

的。

P:86

《慈悲藏坂东重太郎》(『慈悲蔵坂東重太郎』)歌川丰国绘,1817年。

歌川丰国(歌川豐國,1769-1825)是歌川派画师,擅⻓“役者

绘”和美⼈画。这是⼀幅“役者绘”,即歌舞伎演员画像。画中是江⼾时

代的役者坂东重太郎,上演的剧⽬是著名的《本朝廿四孝》中的段

落,重太郎扮演的⾓⾊是“慈悲藏”。《本朝廿四孝》搬演的是⽇本战

国时期武⽥信⽞与上杉谦信之间的故事。⽇语中也有“⾏縢/⾏騰”这个

词,意思是外出远⾏、旅⾏或狩猎时裹在双腿上的布帛或⽑⽪,尤其

是武⼠骑⻢远⾏的必需装备。时逢冬雪,重太郎腿上裹着淡⻘⾊“⾏

滕”,⾜登草鞋,正挥舞⼿中器械(似是⼀柄锄头),看起来利落夸

张。

“体⽆完肤”原来是形容⾝上的刺⻘

“体⽆完肤”,遍体上下没有⼀处完好的⽪肤。这个成语的意思从

字⾯上就看得清清楚楚,⽽且⼈们多理解为此乃古代酷刑所致,但事

实上并⾮如此。

据《三国志·魏书·邓艾传》载,魏国杰出将领邓艾和其⼦邓忠灭

蜀,师纂是其部将。邓艾居功⾃傲,野⼼家钟会趁机向司⻢昭进谗

⾔,导致邓艾⽗⼦被杀。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

纂性急少恩,死之⽇体⽆完⽪。”“性急少恩”,这是形容师纂性格暴

躁,对下刻薄寡恩,因此⾏刑前遭到⼠卒报复,施以酷刑,以⾄于“体

⽆完⽪”。

从唐代开始,“体⽆完⽪”变化为“体⽆完肤”,含义却迥然不同。

唐⼈段成式所著《⾣阳杂俎》卷⼋有“黥”这⼀条⽬,“黥

(qíng)”本是古代⼀种⾁刑,在犯⼈脸上刻字,⽤墨涂⿊,以防⽌犯

P:87

⼈逃跑,后来引申把⼈体上的刺⻘也称为“黥”。这⼀条⽬记载的全是

各种各样的⼈体刺⻘,其中“体⽆完肤”⼀词凡两⻅。

“荆州街⼦葛清,勇不肤挠,⾃颈已下,遍刺⽩居易舍⼈诗。成式

常与荆客陈⾄呼观之,令其⾃解,背上亦能暗记。反⼿指其劄处,

⾄‘不是此花偏爱菊’,则有⼀⼈持杯临菊丛;⼜‘⻩夹缬林寒有叶’,则

指⼀树,树上挂缬,缬窠锁胜绝细。凡刻三⼗余处,⾸体⽆完肤,陈

⾄呼为‘⽩舍⼈⾏诗图’也。”

“街⼦”即街卒,掌管街道治安、扫除等事的差役;“肤挠”指肌肤

被刺⽽屈服;“劄(zhā)”,针刺。唐代真是⼀个不可思议的时代,连

⼀个街卒都对⽩居易的诗爱不释⼿,竟⾄于将⽩诗浑⾝刺⻘、“⾸体⽆

完肤”的地步!

“杨虞卿为京兆尹,时市⾥有三王⼦,⼒能揭巨⽯,遍⾝图刺,体

⽆完肤。前后合抵死数四,皆匿军以免。⼀⽇有过,杨令五百⼈捕

获,闭门杖杀之,判云:‘錾刺四⽀,只称王⼦,何须讯问,便合当

辜。’”

“錾(zàn)”,雕刻。杨虞卿在唐⽂宗时任京兆尹,即京师的最⾼

⻓官,他杀三王⼦的判词⾮常有趣:四肢刺⻘就能称“王⼦”,还⽤讯

问什么,⼀定有罪!

这就是“体⽆完肤”这个成语的原始含义,指浑⾝上下没有⼀处⽪

肤不刺⻘。不过,后⼈使⽤这个成语的时候,⼜返回到“体⽆完⽪”的

最初形态,⽤来形容酷刑所致的后果。随着⾁刑的消亡,今天的“体⽆

完肤”⼀词只⽤于⽐喻,⽐如辩论时被驳得体⽆完肤,或者⽂章被删改

得体⽆完肤,等等。

P:89

《通俗⽔浒传豪杰百⼋⼈之⼀个浪⼦燕⻘》(『通俗⽔滸伝豪傑百⼋⼈之⼀個浪⼦燕

⻘』),歌川国芳绘,约1827-1830年,『武者绘』。

燕⻘⾃幼孤苦,流浪街头,被卢俊义带回家中收为家仆,虽为家

仆,却极得卢俊义宠爱。书中写道:“为⻅他⼀⾝雪练也似⽩⾁,卢员

外叫⼀个⾼⼿匠⼈,与他刺了这⾝遍体花绣,却似⽟亭柱上铺着软

翠。若赛锦体,由你是谁,都输与他。”泰⼭争交⼀段,他甫⼀脱⾐,

万众喝彩,连那贪官也起了爱才之意。

国芳笔下的燕⻘伸展裸⾝以整个背部⾯对观者,⼀脚踩着被征服

的敌⼈擎天柱的脸,两⼿扛起巨柱,虽然脸容清秀,但显得⼗分孔武

有⼒。画⾯聚焦于背部刺⻘,周遭浓重花纹与之呼应。肌⾁线条与花

绣共同表现出燕⻘的⼒与美。相⽐之下,明末清初陈洪绶的版画纸牌

《⽔浒叶⼦》中的燕⻘,却是⼀⾝得体华服,簪花,吹笛,⼀派儒

雅,花绣⼀丝不露,“体有完肤”极了。

“抓髻”原来是“髽髻”之误

清末刘鹗所著的著名⼩说《⽼残游记》第⼆回“历⼭⼭下古帝遗

踪 明湖湖边美⼈绝调”中,如此描写唱曲的⿊妞:“停了数分钟时,

帘⼦⾥⾯出来⼀个姑娘,约有⼗六七岁,⻓⻓鸭蛋脸⼉,梳了⼀个抓

髻,戴了⼀副银⽿环,穿了⼀件蓝布外褂⼉,⼀条蓝布裤⼦,都是⿊

布镶滚的。”

“抓髻”今天仍然很流⾏,但主要是⼩⼥孩⼉所梳,头发上拢,绾

在头顶或两旁,如果梳两髻,也称“双抓髻”。为何称“抓”?有的辞典

解释为形如握拳,但其实这是逆向推理所得的解释,因为称“抓”,才

释为像抓拳。

P:90

原来,“抓髻”乃是“髽髻”的误写。“髽(zhuā)”是⼀种⾮常古⽼

的发式,《说⽂解字》:“髽,丧结。”办丧事时所结的发式。据《左

传·襄公四年》载,这⼀发式起源于鲁国:“冬⼗⽉,邾⼈、莒⼈伐

鄫。臧纥救鄫,侵邾,败于狐骀。国⼈逆丧者皆髽,鲁于是乎始髽。”

这⼀年冬⼗⽉,邾⼈、莒⼈征伐鲁国的附属国鄫国,鲁国⼤夫臧

孙纥率兵救援,侵⼊邾国境内,结果在狐骀这个地⽅打了败仗,回国

后,阵亡将⼠的家属和有关官员迎丧时都结成“髽”这种发式。杜预注

解说:“髽,⿇发合结也。遭丧者多,故不能备凶服,髽⽽已。”⽤⿇

布编发⽽成髻。因为死者太多,来不及备办丧服,就⽤这种可以就地

取材的简易⽅式迎丧,此后即成为定例。

从这⼀记载也可看出,迎丧者不仅⼥⼈,⽽且男⼈也“髽”。为什

么这样说呢?因为按照《礼记·丧服⼩记》的规定,“髽”为妇⼈之发

式:“为男⼦则免,为妇⼈则髽。”“免”在这⾥读wèn,男⼦摘去帽

⼦;“括发”,把头发束起来,⽤⿇布缠头,今天还能够看到这种戴孝

的样式。妇⼈之“髽”则有三种形式:⼀是“⿇髽”,⽤⿇和头发各半相

结;⼆是“布髽”,⽤宽布屈折缠发于额头上;第三种称“露紒髽”,“紒

(jì)”是束发之意,“露紒髽”指不⽤束发之物,不⽤簪⼦,仅仅⽤⿇

结发。

鲁国之所以“国⼈逆丧者皆髽”,还是因为死者太多的缘故,

但“髽”乃是妇⼈服丧时的发式,权且⽤之⽽已。

《仪礼·丧服》篇中⼜规定:“⼥⼦⼦在室为⽗,布总,箭笄,

髽,衰,三年。”“在室”指已经许配⼈家但尚未出嫁;“总”是束发之

意,“布总”即⽤布束发;“箭笄”指⽵制的簪⼦;“衰(cuī)”是⽤粗⿇

布制成的⽑边丧服。

P:91

这段话讲的是尚未出嫁的⼥⼦为⽗亲服丧时的礼制规定,因此后

来就把未婚⼥⼦所梳的“髽”称作“髽髻”,并不专指服丧的发式

了。“髽”字过于难写,于是顺理成章地,更易写易认的“抓”取代

了“髽”,“髽髻”这⼀古雅的称谓从此就让位于“抓髻”,⽽这种发式所

包含的古⽼含义也就再不为⼈所知了。

《汉钟离像》局部,明代赵麒绘,绢本设⾊,藏美国克⾥夫兰艺术博物馆。

赵麒,画史⽆传,⽣平不详。明代画家曾创作许多道释画,“⼋

仙”是当时道教画最⻛⾏的题材。钟离权,姓钟离,名权,字云房,⼀

字寂道,号正阳⼦,⼜号和⾕⼦,汉咸阳⼈,吕纯阳之师,道教⼋仙

之⼀,全真道五阳祖师之⼀。因原型为东汉⼤将,故⼜被称作汉钟

离。他⾝⻓⼋尺,道成,束双髽髻,⾐槲叶,⾃称“天下都散汉钟离

权”(意为“我钟离权乃是天下最⼤闲散之⼈”),在⼋仙中名⽓仅次于

铁拐李。他样貌魁梧,着⻘⾊道袍,“丫头坦腹,⼿摇棕扇⾃若,⾚⾯

伟体,⻰眼虬髯”。此图绘汉钟离于波浪翻滚的海⾯,⾐裳潇洒,笔致

P:92

诙谐,特征明显,尤其⼀双“⻰眼”⼗分突出,惟头上的双“髽髻”⼩得

有点滑稽。驻颜有术,蓄发⽆门乎?

“愁眉”竟然是⼥⼦美丽的眉妆

汉语词汇库中有愁眉苦脸、愁眉不展、愁眉泪眼、愁眉蹙额、愁

容惨淡等等形容忧愁表现在脸上的成语或词汇。不过,在中古之

前,“愁”字从来没有⽤于直接形容⾯部表情的忧愁,这和“愁”从⼼的

造字法相⼀致,形容的是“⼼”中忧愁。

魏晋南北朝以迄隋唐的中古时期,“愁”字开始作为⾯部表情的修

饰,最早的就是“愁眉”⼀词。今天的各种辞典都把“愁眉”解释为眉头

紧皱或者紧锁,这⼀解释固然不错,但是我们知道,眉头即眉尖,是

指双眉中间的部分,紧皱或者紧锁的只能是这个部位,⽽不是两条眉

⽑。“愁”既然⽤来修饰“眉”,最初修饰的当然就是两条眉⽑,那么,

到底什么才叫作“愁眉”呢?

鲜为⼈知的是,“愁眉”这个词的语源,竟然是指⼥⼦的眉妆,⽽

且还是⼀种⾮常美丽的眉妆!

东晋⼲宝所著《搜神记》中完整地记载了“愁眉”这种眉妆:“汉桓

帝元嘉中,京都妇⼥作愁眉、啼妆、堕⻢髻、折腰步、龋⻮笑。愁眉

者,细⽽曲折。啼妆者,薄拭⽬下,若啼处。堕⻢髻者,作⼀边。折

腰步者,⾜不在下体。龋⻮笑者,若⻮痛,乐不欣欣。始⾃⼤将军梁

冀妻孙寿所为,京都翕然,诸夏效之。天戒若⽈:‘兵⻢将往收捕,妇

⼥忧愁,踧眉啼哭,吏卒掣顿,折其腰脊,令髻邪倾,虽强语笑,⽆

复⽓味也。’到延熹⼆年,冀举宗合诛。”

《后汉书·五⾏志》在重复了上述记载后评价道:“此近服妖

也。”古⼈把奇装异服和怪异的妆饰视为“服妖”。“啼妆”指⽤粉在眼睛

P:93

下⾯薄薄地涂拭⼀层,看起来就像啼痕;“堕⻢髻”也称“坠⻢髻”,将

发髻偏于⼀侧,就像骑⻢时从⼀侧坠落的样⼦;“折腰步”是形容⾛路

时腰肢扭捏,好像双脚撑不住⾝体⼀样;“龋⻮笑”是故意模仿⽛痛⽽

笑的样⼦。

这些妆饰的发明者乃是东汉外戚、权⾂梁冀的妻⼦孙寿,《后汉

书》形容她“⾊美⽽善为妖态”。汉桓帝延熹⼆年(159),梁冀全族被

诛,因此⼲宝将孙寿的这些妖态发明称为“天戒”,上天的警诫。

⾄于“愁眉”,李贤注引《⻛俗通》的解释:“愁眉者,细⽽曲

折。”这个解释很奇怪,⼲宝明明说梁冀家族被捕的时候“妇⼥忧愁”,

对应“愁眉”的谶语,但是“细⽽曲折”的眉妆跟忧愁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愁眉”之“愁”,和忧愁毫⽆关系!

我们来看看《礼记·乡饮酒义》中关于“愁”字的描述:“⻄⽅者

秋,秋之为⾔愁也,愁之以时察,守义者也。”在五⾏体系中,⻄⽅是

秋天的位置,秋天万物肃杀,因此要体察时令,这就叫守义(守

节)。郑⽞注解说:“愁,读为‘揫’,揫,敛也。”“愁”通“揫(jiū)”,

聚敛、收敛之意,秋天是收敛的季节,紧接着冬天就是蛰伏的季节,

此之谓“秋收冬藏”。

⻄汉学者扬雄在《⽅⾔》⼀书中写道:“敛物⽽细谓之揫。”凡物

体收缩则为⼩为细,因此,“愁眉”实为“揫眉”,样式乃是剃去多余的

眉⽑,眉梢上勾,眉形细⽽曲折。这就是“愁眉”的来历,直到唐代仍

然流⾏,⽩居易有诗“⻛流夸堕髻,时世⽃愁眉”,权德舆有诗“丛鬓愁

眉时势新,初笄绝代北⽅⼈”,⽜峤有诗“绿云鬓上⻜⾦雀,愁眉敛翠

春烟薄”,吟咏的都是这种眉妆,哪⾥有半点忧愁的意思!

P:94

⼲宝虽然知道“愁眉者,细⽽曲折”的样式,但却没有深究“细⽽曲

折”的眉妆与忧愁能扯上什么关系,因⽽妄作解语,将“愁眉”望⽂⽣义

地解释作“妇⼥忧愁”,从⽽开启了忧愁之“愁”修饰⾯部表情的先

河,“愁眉”也就顺理成章地⽤来形容眉头紧皱的忧愁之态,真是可惜

了这种美丽的眉妆!

P:96

《妇⼈相学拾体修眉》(『婦⼈相学拾躰眉そり』),喜多川歌麿绘,约1802-1803

年。

喜多川歌麿(1753-1806),浮世绘三⼤家之⼀,擅⻓美⼈

画,“⼤⾸绘”创始⼈。

《妇⼈相学拾体》系列美⼈画观察描绘了⼗种⼥⼦⽇常情态。喜

多川歌麿最擅⻓捕捉描摹不同性格、⾝份的⼥⼦流露出的各样⻛情意

态。这幅画的是⼀个正在修饰眉⽑的⼥⼦。她对着镜⼦,把脸侧过

来,⼀⼿扶额,⼀⼿拿剃⼑⼩⼼地修理眉形,红唇微张,可能因为专

⼼,或有点疼痛,⾆尖轻吐。

浮世绘师笔下的美⼈都把眉⽑修得弯弯细细,⿊⽽浓。歌麿喜欢

画⼥⼦⾯部特写,他的美⼈眉⽑更加清晰真切,眉梢略扬,也许同中

国历史上的“愁眉妆”有⼏分相似?江⼾时代,未婚⼥⼦才需要修眉画

眉,已婚⼥⼦会直接剃光眉⽑(以及染⿊⽛⻮),这属于现代⼈难以

理解的审美吧。

“秀眉”本来是形容⽼年男性的⻓眉

今天称赞⼥⼈秀美的眉⽑为“秀眉”,如果⼀个男⼈胆敢声称⾃⼰

的眉⽑为“秀眉”,他⼀定会遭到耻笑。殊不知这个称谓在古代绝不能

⽤来称呼⼥⼈的眉⽑,只能⽤来称呼⽼年男性的眉⽑。

《诗经·⼩雅·南⼭有台》是⼀⾸颂德祝寿的宴饮诗,其中有“乐只

君⼦,遐不眉寿”的诗句。《⽑传》:“眉寿,秀眉也。”《诗经》中屡

屡出现“眉寿”⼀词,⽐如《七⽉》:“⼗⽉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

寿。”《⽑传》:“眉寿,豪眉也。”孔颖达进⼀步解释说:“⼈年⽼

者,必有豪⽑秀出者,故知眉谓豪眉也。”据此则“秀眉”等同于“豪

眉”。

P:97

“秀”的本义是⾕物抽穗扬花。南唐学者徐锴解释说:“秀,⽲实

也。有实之象,下垂也。”三国字书《⼴雅》则解释说:“秀,出

也。”⽼⼈的眉⽑中有特出的⻓眉,⻓则下垂,因此就把⽼⼈之眉称

作“秀眉”或“豪眉”,并⽤“眉寿”来形容⽼⼈⻓寿。

⻄汉学者桓宽所著《盐铁论·散不⾜》篇中说:“古圣⼈劳躬养

神,节欲适情,尊天敬地,履德⾏仁。是以上天歆焉,永其世⽽丰其

年。故尧秀眉⾼彩,享国百载。”这是称赞帝尧没有那么多欲望,⼜以

德⾏治国,因此得以⻓寿。帝尧不仅“秀眉”,⽽且“⾼彩”,《淮南⼦·

修务训》称“尧眉⼋彩”,⾼诱注解说:“(尧⺟庆都)年⼆⼗⽆夫,出

观于河,有⾚⻰负图⽽⾄……与庆都合⽽⽣尧,视如图。故眉有⼋彩

之⾊……”这当然是对帝尧的神化,但也可从中看出古⼈对⽼⼈的尊

敬。

“秀眉”只能⽤于形容⽼年男性,还有⼀个例证。汉献帝建安⼆年

(197),袁绍为⼤将军,有⼀次⼤宴宾客,经学⼤师郑⽞也应邀出席

并上坐,《后汉书·郑⽞传》形容他“⾝⻓⼋尺,饮酒⼀斛,秀眉明

⽬,容仪温伟”。郑⽞这⼀年已经七⼗岁,因此才⽤“秀眉”来称赞他的

仪容。

到了唐代,“秀眉”⼀词才从⽼年男性的专⽤称谓扩展开去,但也

绝不能⽤于⼥⼈,⽽是专门形容年轻男性。《新唐书·杨元琰列传》形

容唐代名⾂杨元琰“及⻓,秀眉美须髯,崇肩博颐”。“崇肩”指肩膀

⾼,“博颐”指下巴宽。“秀眉”⼀词则指杨元琰成年后眉⽬清秀,此处

的“秀”已经失去了本义,只是当作形容词来使⽤了。

P:99

《⽼君别号事实图卷》之『⼴成⼦』,传南宋王利⽤绘,绢本设⾊,藏美国纳尔逊美术

馆。

王利⽤(活动于1120-1145年),字宾王,潼州(今四川绵阳)

⼈,书画皆能,⾼宗颇爱其书。⼴成⼦,上古⻩帝时候的道家⼈物。

《庄⼦·在宥篇》载:“⻩帝闻⼴成⼦在空同之上,故往⻅之,问以⾄

道之要。”据正统道教说法,⼴成⼦为太上⽼君化⾝之⼀。《太上⽼君

开天经》⽈:“⻩帝之时,⽼君下为师,号⽈⼴成⼦。消⾃阴阳,作道

戒经道经。⻩帝以来,始有君⾂⽗⼦,尊卑以别,贵贱有殊。”在《封

神演义》⾥,⼴成⼦是元始天尊的徒弟,阐教⼗⼆⾦仙之⾸。⼴成⼦

⾃谓活了⼀千⼆百岁:“我守其⼀,以处其和,故千⼆百年,⽽形未尝

衰。”如此⻓寿,有两道下垂的“秀眉”⾃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快朵颐”为何形容⼤饱⼝福

“⼤快朵颐”的意思是⼤饱⼝福。这是⼀个相当奇特的汉语词汇,

没有收录进任何成语辞典,但⽇常俗语中却经常使⽤。“⼤快”形容⾮

常痛快,其义甚明;但“朵”和“颐”分别是什么意思?⼜是怎么组合在

⼀起的呢?相信很多⼈都不清楚。

先说“朵”。“朵”是个后起的字,是⼀个象形字,下⾯是“⽊”,上

⾯像花朵的形状。《说⽂解字》:“朵,树⽊垂朵朵也。”段⽟裁解释

说:“凡枝叶花实之垂者皆⽈朵朵。今⼈但谓⼀花为⼀朵。”既然是花

实下垂的形状,那么花⼉当然就可以称为“花朵”了。

⾄于“⽿朵”这⼀称谓,可作两种解释:⼀是⽿垂下坠的形状跟花

实下垂的形状相似,“树⽊垂朵朵”的说法可以径⾃改为“⽿垂朵朵”,

故称“⽿朵”;⼀是花实下垂在树⽊旁边,因此“朵”字引申出两旁的意

思,⽐如古⼈将正楼两侧的楼唤作“朵楼”,⼤殿的左右⾛廊唤作“朵

廊”,均属这样的⽤法。⽿朵刚好位于头部两旁,故称“⽿朵”。

P:100

“朵”还可以引申⽤作动词,意思是“动”,这是因为花实累累下

垂,轻⻛⼀吹就会随⻛拂动的缘故。我们知道有些⼈⽣具异能,能够

让两只⽿朵轻轻摆动,像⽤微型的扇⼦扇⻛⼀样,对这样的⼈来说,

估计他的⽿朵本⾝就是动词,因为⽿朵确实动起来了嘛!

⻓沙⻢王堆汉墓出⼟的帛书中有《⻩帝四经》⼀书,其中《⼗六

经·正乱》⼀⽂中写道:“我将观其往事之卒⽽朵焉,待其来事之遂形

⽽私焉。”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我将要考察蚩尤过去的所作所为⽽采取

⾏动,静待蚩尤将来坏事做尽再配合采取⾏动。这⾥的“朵”就是动

词。

再说“颐”。“颐”的古字写作“ ”,也就是“颐”字的左边⼀半,本

义指下巴。东汉学者刘熙所著《释名·释形体》中解释说:“颐,养

也。动于下,⽌于上,上下咀物以养⼈也。”嘴巴张开,最原始的功能

当然就是咀嚼,因此“颐”训为“养”,咀嚼⾷物以养⼈。

有⼀个成语叫“颐指⽓使”,意思是不说话,光⽤下巴⽰意对⽅或

下属如何如何做,傲慢的样⼦多么形象!还有“解颐”,意思是开颜欢

笑,⾼兴得下巴都张开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古时下巴包括⼝腔上

下两部分,即上颌和下颌,⽽今天更多的仅仅指下颌。咀嚼⾷物的时

候,上下颌要共同运动,因此“颐”这个字就跟饮⾷发⽣了关系。

“朵颐”第⼀次连⽤,出⾃《易经》。《易经》第⼆⼗七卦

叫“颐”卦,通篇讲的就是饮⾷营养的养⽣之道,其中出现了“朵颐”⼀

词:“初九,舍尔灵⻳,观我朵颐,凶。”灵⻳⽤于占⼘,因此⾮常珍

贵,⽤来⽐喻财宝。三国时期学者王弼注解说:“朵颐者,嚼也。”孔

颖达进⼀步解释说:“朵颐谓朵动之颐以嚼物,喻贪婪以求⾷也……朵

是动义,如⼿之捉物谓之朵也。今动其颐,故知嚼也。”“朵颐”即⿎动

下巴或腮颊咀嚼⾷物。这⼀卦是劝谕之辞,意思是你不爱惜⾃⼰最珍

P:101

贵的东⻄,反⽽舍弃⾃⼰的财富,艳羡地来看我⿎着腮帮⼦吃东⻄,

这就⼗分凶险了!

柳宗元有诗:“朵颐进芰实,擢⼿持蟹螯。”“芰(jì)实”就是菱

⾓。不张开下巴和嘴巴,菱⾓怎么能够吃进嘴⾥?这⼏乎是量⾝定

做,专门⽤来解释“朵颐”的⼀句诗!⿎着腮帮⼦⼤嚼特嚼的必定是美

⾷,因此“朵颐”⼀词⼜引申为向往、馋羡的意思。明代⽂学家沈德符

在《万历野获编》⼀书中曾经描述过⼀个官位空缺的有趣场景:“⾟丑

年,浙江吏部缺出,朵颐者凡数⼈。”⽤“朵颐”来形容觊觎官位的猴急

模样,实在是太形象了!

仅仅“朵颐”还不过瘾,古⼈⼜在前⾯加上了⼀个程度更深的“⼤

快”,⾮常快活,那么这顿盛宴⼀定是⼤饱⼝福了!

P:103

《⽊曾街道六⼗九次之内守⼭达摩⼤师》(『⽊曽街道六⼗九次之内守⼭達磨⼤

師』),歌川国芳绘,1852年,『名所绘』。

画⾯上,席坐⿎腹的达摩⼤师正在路边荞⻨⾯店⼤⼝吃⾯,吃的

是江⼾时代著名的蒸笼荞⻨⾯。⼤师右⼿持箸,左⼿持蘸料杯,张⼤

嘴,露出两排⽛⻮,朵动下颌,神情专注,吃相急切,⽬光盯着⾝前

⼀摞⼗盒⾯条,略带贪婪——⽆乃太多乎?⽊曾街道是⾃东⾄⻄通过

本洲中央⼭脉的⼀条⼤驿路,歌川⼴重也曾绘制过这条驿路沿途的⻛

景。吃⾯达摩像似于此仅⻅。⾄于为何达摩要到守⼭吃荞⻨⾯,⼤约

是画师顽⽪吧。总之画⾯⽣动展⽰了“⼤快朵颐”的要诀——旁若⽆

⼈。

“脍炙⼈⼝”的“脍炙”到底是什么东⻄

“脍炙⼈⼝”是⼀个使⽤频率⾮常⾼的成语,今天已经只具备⽐喻

义了,如⽐喻好的诗⽂为众⼈所称美。那么,“脍炙”到底是什么东

⻄?

《说⽂解字》:“脍,细切⾁也。”切得细细的⾁叫“脍”。“炙,炮

⾁也。”“炮⾁”就是烤⾁,烤熟的⾁叫“炙”。因此,“脍炙”分别指细切

的⾁和烤熟的⾁。

《孟⼦·尽⼼下》篇中记载了⼀则关于“脍炙”的有趣故事:“曾皙

嗜⽺枣,⽽曾⼦不忍⾷⽺枣。公孙丑问⽈:‘脍炙与⽺枣孰美?’孟⼦

⽈:‘脍炙哉!’公孙丑⽈:‘然则曾⼦何为⾷脍炙⽽不⾷⽺

枣?’⽈:‘脍炙所同也,⽺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

独也。’”

⽗亲曾皙和⼉⼦曾参(即曾⼦)都是孔⼦的学⽣,公孙丑则是孟

⼦的学⽣。“⽺枣”⼜称⽺⽮枣,顾名思义,⻓得像⽺拉的屎。

P:104

曾皙喜欢吃⽺枣,曾皙死后,他的⼉⼦曾参不忍⼼再吃⽺枣。

公孙丑问⽼师:“切细的⾁、烤熟的⾁和⽺枣哪个味道更好?”

孟⼦回答说:“切细的⾁和烤熟的⾁味道更好!”

公孙丑⼜问:“那么曾参为什么吃切细的⾁和烤熟的⾁,却不吃⽺

枣呢?”意思是说:既然当爹的喜欢吃⽺枣,那么⼉⼦为了纪念⽗亲,

也应该吃⽺枣才对。

孟⼦回答说:“切细的⾁和烤熟的⾁是⼈⼈都喜欢的,⽺枣却只有

曾皙⼀个⼈喜欢吃。就像避讳是避讳名⽽不避讳姓,姓是⼈⼈都有

的,⽽名是⼀个⼈独有的。”古时候,遇到和⽗亲的“名”相同的字时,

就要避讳这个字,或者有意缺笔,或者⽤同⾳字替代,但是却不⽤避

讳姓,这是因为“姓”是⼈⼈都有的,⽽“名”则是⼀个⼈独有的。“脍炙

所同也”,脍炙就像“姓”,是⼈⼈都喜欢的;“⽺枣所独也”,⽺枣就

像“名”,只有曾皙⼀个⼈喜欢吃。因此曾参就像避讳独有的“名”⼀

样,避讳⽗亲爱吃的⽺枣。

听了⽼师这番深⼊浅出的解释,公孙丑恍然⼤悟,我们也恍然⼤

悟。

孟⼦所说的“脍炙所同也”,即⼈⼈⼝中都能品尝出脍炙的美味,

但浓缩为“脍炙⼈⼝”这⼀成语,还要后延到五代时期王定保所著《唐

摭⾔》⼀书。“摭(zhí)”是有选择地拾取之意,《唐摭⾔》⼀书即记

载了⼤量的唐代诗⼈⽂⼠的趣闻逸事。

书中写道:“李涛,⻓沙⼈也,篇咏甚著,如‘⽔声⻓在⽿,⼭⾊

不离门’,⼜‘帚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落⽇⻓安道,秋槐满地

花’,皆脍炙⼈⼝。”由⼈的⼝福引申⽽⽐喻好的诗⽂如同⼈⼈都喜欢

P:105

吃的脍炙,以⾄于今⼈虽然会熟练地使⽤这个成语,却不知“脍炙”为

何物了!

P:107

《磨萝⼘泥的美⼈》(『⼤根を卸す美⼈』),喜多川歌麿绘,约1798-1799年。

画上是两个正在准备刺⾝的⼥⼦。盘中已摆满切好的⽣⻥⽚,前

⾯的⼥⼦俯⾝,正在研磨配⽣⻥⽚吃的萝⼘泥,后⾯的⼥⼦(从剃掉

的眉⽑和染⿊的⽛⻮来看是已婚妇⼈)在擦拭什么器物。

⽣⻥⽚,⼜称“⻥⽣”,古称“⻥脍”,包含在“脍炙⼈⼝”的“脍”之

中。中国早在周朝就有吃⻥脍的记载。《礼记》云:“脍,春⽤葱,秋

⽤芥”,《论语》中说脍“不得其酱不⾷”,故先秦之时⽣⻥脍应⽤加

葱、芥的酱来调味。南北朝时出现了⿍⿍⼤名的“⾦齑⽟脍”,被载⼊

北魏贾思勰所著《⻬⺠要术》中。⼀直到明清以后,国⼈⾷⽤⻥脍的

习俗才渐渐少⻅。

“电光⽯⽕”的“⽯⽕”乃是取⽕之法

“电光⽯⽕”这个成语⽐喻稍纵即逝。“电光”即闪电之光,闪电之

光⼀闪即逝,因此可以⽤来⽐喻时间短暂,⼀刹那⽽已。但什么是“⽯

⽕”?如果没有详细的了解,很容易将“电光⽯⽕”误读成“电光⽕⽯”,

事实上⽇常⽣活中就经常有⼈这样读。

“⽯⽕”当然是敲击⽯头迸发出来的⽕花,那么为什么⾮要⽤敲击

⽯头所迸发出来的⽕花来⽐喻时间短暂呢?原来,“⽯⽕”乃是古⼈取

⽕⽅法之⼀种,与古⼈⽇常⽣活息息相关,因此才拿来作⽐。

在⻄洋⽕柴于清末传⼊中国之前,中国⼈⼀直采⽤独特的取⽕之

法,共分为三种,⼀为“⽊燧”,⼀为“⾦燧”,⼀为“⽯⽕”。

《礼记·内则》:“右佩⽊燧。”古⼈随⾝携带着⽊燧。所谓“⽊

燧”,即钻⽊取⽕,不过古时钻⽊,要随着四季的变更⽽换⽤不同的⽊

材,这叫“改⽕”或“改⽊”。东汉学者⻢融解释说:“春取榆柳之⽕,夏

P:108

取枣杏之⽕,季夏取桑柘之⽕,秋取柞楢之⽕,冬取槐檀之⽕。⼀年

之中,钻⽕各异⽊,故⽈改⽕也。”

为什么要“改⽕”呢?《周礼》中有司爟(guàn)⼀职,“掌⾏⽕之

政令,四时变国⽕,以救时疾”。唐代学者贾公彦注解说:“⽕虽是

⼀,四时以⽊为变,所以禳去时⽓之疾也。”“禳(ráng)”,去除。之

所以换⽤不同的⽊材,是为了去除时疾,⽐如春天⽤榆⽊和柳⽊,夏

天再⽤就会有毒,因此要换⽤适合夏⽇所⽤的枣⽊和杏⽊。

《礼记·内则》:“左佩⾦燧。”“⾦燧”因为从太阳取⽕,故⼜称“阳

燧”。唐⼈苏鹗所著《苏⽒演义》中记载了取⽕之法:“阳燧以铜为

之,形如镜,照物则影倒,向⽇则⽕⽣,以艾承之,则得⽕

也。”“艾”是艾蒿制成的艾绒,遇⽕即燃。

第三种就是“⽯⽕”,敲⽯取⽕,魏晋时始⽤,唐时盛⾏。柳宗元

有诗:“夜发敲⽯⽕,⼭林如昼明。”李贺有诗:“沙头敲⽯⽕,烧⽵照

渔船。”⽩居易有诗:“⼩盏吹醅尝冷酒,深炉敲⽕炙新茶。”“⽯⽕”取

⽕之法⼀直延续到清末,⽕镰、⽕⽯、⽕绒等装备⾄为烦琐。

“电光⽯⽕”因其稍纵即逝的特性,也被佛教拿来作譬喻。《五灯

会元》记漳州保福院从展禅师禅语:“此事如击⽯⽕,似闪电光,构得

构不得,未免丧⾝失命。”

P:109

《樱下之笼》(『桜下の籠』),铃⽊春信绘,约1767-1768年。

P:110

铃⽊春信笔下的⼥性⼏乎都是少⼥模样,纤弱天真,脸颊饱满,

眉⽬细细,⼀派娇憨。正是春天,⼀株盛开的樱花树下,⼀个⼥⼦在

肩舆内休息,似赏花赏得倦了。她⼿持⼀根细⻓⿊⾊烟管(吸烟管是

江⼾时代流⾏的消遣),⼀旁蹲着的侍⼥递上刚刚点燃的类似⽕绳的

⽕引⼦,以供⼥⼦取⽕点烟。侍⼥应当随⾝携带着打⽕⽯或荷包式⽕

镰吧。画⾯⾊调柔和淡雅,⼗分悦⽬。

“灯红酒绿”的酒真的是绿的

“灯红酒绿”也可以写作“绿酒红灯”,这个形容奢侈豪华、纸醉⾦

迷的享乐⽣活的成语让很多⼈困惑不已:灯当然是红的,但是酒为什

么⽤“绿”来形容呢?

让我们重温⼀下⽩居易的著名诗篇《问刘⼗九》:“绿蚁新醅酒,

红泥⼩⽕炉。晚来天欲雪,能饮⼀杯⽆。”很显然,诗中的“绿蚁”指美

酒。为什么叫“绿蚁”?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各种⻘⾊的草药兑制⽽成

的酒,呈绿⾊。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刚刚酿出来、还没有过滤掉酒糟

的酒称“醅(pēi)”,⽩居易明明说饮的是“新醅酒”,⽽草药泡酒是需

要⼀定时间的,将各种草药兑制的酒调到⼀起,绝对不能称之为“新醅

酒”。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中认为蒸馏酒“⾃元时始

创其法”,在没有蒸馏技术的中古时期,新酒酿熟,饮⽤时要将酒糟分

离。李⽩《⾦陵酒肆留别》⼀诗中的名句“⻛吹柳花满店⾹,吴姬压酒

劝客尝”中,所谓“压酒”,就是指吴姬压糟⽽取酒,李⽩所饮的,也正

是“新醅酒”。

相对于“新醅酒”,久放的酒称“旧醅”。杜甫《客⾄》⼀诗中有“樽

酒家贫只旧醅”的诗句,提到的就是久放的酒。毫⽆疑问,这种酒的味

P:111

道⽐不上“新醅酒”,才会让杜甫感叹乃是“家贫”的缘故。

“绿蚁”之“蚁”字也可以说明⽩居易饮的是“新醅酒”。⽤“蚁”字来

形容酒,始出东汉学者张衡的《南都赋》,其中有“醪敷径⼨,浮蚁若

萍”的句⼦,这是形容⽤⽶酿制⽽成的酒,“醪(láo)”即指尚未滤去

酒糟,想⼀想我们都吃过的醪糟就明⽩了。尚未滤去的酒糟很稠,浮

在酒⾯上,同时还⽣成了许许多多的泡沫,这些泡沫就被古⼈⻛雅地

以“浮蚁”相称,因为看起来就像⼀只只蚂蚁的形状。只有新酿的酒才

会产⽣“浮蚁”。

据《周礼》记载,周代酒分五等,第⼀等叫“泛⻬”,郑⽞注解

说:“泛者,成⽽滓浮泛泛然,如今宜成醪矣。”贾公彦则进⼀步解释

说:“⾔泛者,谓此⻬熟时,滓浮在上,泛泛然。”东汉学者刘熙在

《释名·释饮⾷》中也同样写道:“泛⻬,浮蚁在上,泛泛然也。”

由以上这些解释可知,“浮蚁”乃是“新醅酒”产⽣的特有现象。

那么,蚂蚁明明是⿊⾊的,为什么称之为“绿蚁”呢?这是因为古

⼈只取了蚂蚁的形状来形容新酒的泡沫,⽽新酿的酒则呈绿⾊,张衡

⽤“浮蚁若萍”的⽐喻,不仅形容新酒的泡沫像浮蚁,像浮萍,⽽且

⽤“萍”字点明了新酒的颜⾊,即绿⾊。

古代真的有绿⾊的酒吗?答案是:有。这种酒有⼀个极其美丽的

名字“醽醁(líng lù)”。据南朝宋的⽂学家盛弘之所著《荆州记》

载:“⻓沙郡有酃湖,取湖⽔为酒,极⽢美。渌⽔出豫章康乐县,其间

乌程县有井,官取⽔为酒,与湘东酃酒常年献之。”所谓“醽醁”,即这

两种酒的合称,不过将“酃”“渌”⼆字都改为了“⾣”字旁⽽已。

盛弘之并没有记载醽醁酒的颜⾊。酿制醽醁酒的⽔好,⽤⿉⽶刚

刚酿制出来的时候,酒的颜⾊呈淡淡的碧绿⾊,因此醽醁⼜称“醽

P:112

绿”“绿酒”“碧酒”,正符合张衡“浮蚁若萍”的形容。

从魏晋开始,⽂⼈的诗词中屡屡出现绿酒的倩影。⽐如陶渊明

《诸⼈共游周家墓柏下》:“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杜甫《送率

府程录事还乡》:“素丝挈⻓⻥,碧酒随⽟粒。”最为雄辩的描述分别

出⾃杜甫和唐末诗⼈李咸⽤之⼿。杜甫《宴戎州杨使君东楼》:“重碧

拈春酒,轻红擘荔枝。”“重碧”与荔枝的“轻红”对举,即为酒的绿⾊的

写照。李咸⽤《短歌⾏》:“⼀樽绿酒绿于染,拍⼿⾼歌天地险。”绿

酒的碧绿之⾊竟⾄于“绿于染”!

除此之外,绿酒的别名还有很多,⽆⼀不是⽤“绿”来⽐喻的:绿

杯,绿樽,绿觞素蚁,绿酎(zhòu),绿醅,绿醑(xǔ),绿醪,碧

⾹,碧醪……

李时珍在《本草纲⽬》中总结了各种颜⾊的酒的称法:“红⽈醍,

绿⽈醽,⽩⽈醝。”浅红⾊的酒称“醍(tǐ)”,绿⾊的酒称“醽”,⽩⾊

的酒称“醝(cuō)”。

以上就是“绿酒”的出处。酒的蒸馏技法发明之后,酒呈⽩⾊,⼈

们再也喝不到“绿蚁新醅”和吴姬现场所压的绿酒,因此也就完全不理

解“灯红酒绿”这个成语对美酒的形容了。

P:114

《⼆⼗四好今样美⼈酒好》(『⼆五五四好今様美⼈酒好』),歌川国贞绘,1863年。

歌川国贞美⼈画中的⼥⼈多颓废好⾊,忧郁倦怠。这幅图是系列

作品《⼆⼗四好今样美⼈》之⼀,组画模仿《⼆⼗四孝》范式,描绘

了当时美⼈的⼆⼗四种喜好,这⼀幅画的是喜欢饮酒的⼥⼦。画中美

⼈着⿊⾊⾐裳,⼀边读信(也许是情⼈寄来的),⼀边⾃斟⾃饮。酒

壶、酒杯、碗箸,是⼀⾊蓝花瓷器。杯中满满的酒,略呈⻩⾊,像陆

游诗句“酒似鹅⼉破壳⻩”——应该是清酒,讲究⽣鲜⾹的⽶酒。清酒

的酿造与饮⽤⽅式保留了唐代遗韵。旅⽇作家李⻓声曾说:“有⼈来⽇

本寻觅唐朝遗⻛,那就喝清酒罢。”

“雅量”原来是形容酒量⼤

宏⼤宽容的⽓度称作“雅量”,《世说新语》中“雅量”这⼀篇⽬,

就是记述当时⼈的这种⽓度。最能说明这种⽓度的是嵇康:“嵇中散临

刑东市,神⽓不变,索琴弹之,奏《⼴陵散》。曲终,⽈:‘袁孝尼尝

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陵散》于今绝矣!’”然后从容就死。这

就叫“雅量”。

“雅”的本义是⼀种⻦类。《说⽂解字》:“雅,楚乌也。⼀名鸒,

⼀名卑居。秦谓之雅。”段⽟裁辨析道:“楚乌,乌属,其名楚乌,⾮

荆楚之楚也。”这种⻦⼉还有两个别名,⼀名“鸒(yù)”,⼀名“卑

居”。

“雅”既为⻦类,于是古⼈顺理成章地就把酒器制成“雅”的样⼦,

就像“爵”是模仿“雀”的形状⽽制⼀样。

魏⽂帝曹丕所著《典论》中说:“刘表⼦弟有三雅之爵。”《太平

御览》卷⼋百四⼗五引《典论》佚⽂:“刘表有酒爵三:⼤⽈伯雅,次

⽈仲雅,⼩⽈季雅。伯雅容七升,仲雅六升,季雅五升。”卷四百九⼗

P:115

七引《史典论》⽈:“荆州牧刘表跨有南⼟,⼦弟骄贵,并好酒,为三

爵:⼤⽈伯雅,次⽈仲雅,⼩⽈季雅。伯受七升,仲受六升,季受五

升。”

伯、仲、叔、季是古⼈兄弟间的排⾏,次序从⼤到⼩,刘表及其

⼦弟将酒器按照容量⼤⼩依次分为伯雅、仲雅、季雅三种,此之谓“三

雅”。据北宋学者温⾰所著《隐窟杂志》载:“阆州有三雅池,古有修

此池者,得三铜器,状如酒杯,各有⼆篆,⽈伯雅、仲雅、季雅。或

谓刘表⼀⼦好酒,常制三爵,⼤受⼀⽃,次受七升,⼩受五升。赵德

麟云恐是盛酒器,⾮饮器也。”可⻅宋代时今四川阆中尚有“三雅池”的

名胜。

《太平御览》卷四百⼆⼗七引《东观汉记》,记载了东汉⼤⾂吴

良的事迹。吴良是⻬国临淄⼈,任郡吏,这⼀年正⽉初⼀,众官员去

向太守庆贺新年,有⼀位叫王望的官员⼤拍太守的⻢屁:“⻬郡败乱,

遭离盗贼,⼈⺠饥饿,不闻鸡鸣狗吠之⾳。明府视事五年,⼟地开

辟,盗贼灭息,五⾕丰熟,家给⼈⾜。今⽇岁⾸,诚上雅寿。”

“明府”是对太守的尊称。这⼀番话说完,众官员“皆称万岁”。吴

良⼀听⼤怒,指出“盗贼未弭,⼈⺠困乏,不能家给⼈⾜”的现实,要

求太守“⽆受其觞”。太守听从了吴良的进谏,“遂不举觞”。

王望⼝称的“雅寿”⼀词,是指举起叫“雅”的酒杯祝寿;太守“不举

觞”,也证明“雅”就是⼀种酒器。清代学者袁枚所著《随园随笔》中有

⼀则《雅量之讹》,就对此进⾏了辨析:“《汉志》:‘请上雅

寿。’注:雅,酒閜也。即刘表酒器三雅之‘雅’。盖群⾂上雅爵以介寿

⽿,⾮云酒量⼤也,今称⼈善饮为雅量,误矣。”⼤杯称“閜

(xiǎ)”,可⻅“雅”的容量确实很⼤。

P:116

清⼈翟灏所著《通俗编》中写道:“世称雅量,谓能饮此器中酒,

不及醉也。”可⻅清代时⼈们已经把善饮、酒量⼤称作“雅量”了。虽然

袁枚纠正说“今称⼈善饮为雅量,误矣”,但早已约定俗成。由酒量⼤

引申⽽为⽓度宽宏,乃属顺理成章之事。

P:117

《饮中⼋仙其⼀贺知章》(『飲中⼋仙其⼀賀知章』)胜川春章绘,1770年代。

P:118

胜川春章(勝川春章,1726-1792),江⼾时代中期的代表性浮世

绘师,留下了精确把握⼈物特点的逼真“役者绘”,晚年⼜涉猎“⾁笔美

⼈画”(亲笔绘制的浮世绘),以细腻优雅著称。

此画中穿锦袍的贺知章骑⻢⾛在桃花盛开的春天郊野,被随从扶

着,醉态可掬。史载贺知章为⼈旷达不羁,清谈⻛流,好酒如命,晚

年更甚,⾃号“四明狂客”。画上题词出⾃杜甫《饮中⼋仙歌》:“知章

骑⻢似乘船,眼花落井⽔底眠。”贺知章年⻓,饮中⼋仙排第⼀。他初

⻅李⽩,后者虽是⼩他⼀半的后⽣,他却亲到馆舍拜谒;读李⽩的

《蜀道难》,四次停下赞叹,呼其为“谪仙⼈”;兴之所⾄,就解下代

表官职的⾦⻳,换酒⽽饮。对待晚辈如此磊落⼤度,⾜⻅其为⼈之雅

量深致。他擅书法,每兴酣落笔,好书⼤字,⻰蛇⻜舞,神采奕奕。

可以说是得魏晋⻛度真传的⼀位饮者。

“滑稽”竟然是⼀种流酒器

如果我再跟读者朋友们解释什么叫“滑稽”,相信⼀定会被骂作神

经病。不过,鲜为⼈知的是,今天形容⾔语、动作令⼈发笑的“滑

稽”⼀词,在古代可完全不是这个意思,⽽是指⼀种盛酒器。

屈原所作《楚辞·⼘居》中就已经使⽤了“滑稽”⼀词,其中如此控

诉这个⿊暗的世道:“将突梯滑稽,如脂如⻙,以洁楹乎?”“突梯”是

形容圆滑的样⼦;“滑稽”是形容圆滑随俗的样⼦;“脂”指动植物的油

脂,“⻙”指动物的软⽪,油脂和软⽪可想⽽知也都⾮常圆滑;“楹”是

厅堂前部的柱⼦;“洁楹”有两说,⼀说“楹”为圆柱,要⽤脂、⻙来打

磨清洁,⼀说“洁”通“絜(xié)”,⽤绳⼦来度量粗细,“洁楹”即意为

⽤绳⼦将屋柱围起来,度量粗细,引申⽽为善于揣度权贵者之所好。

P:119

因此,这句诗是指责贵族⼤⾂们就像油滑的脂⻙⼀样,对国君婉

转顺从,阿谀奉承,⽽⾃⼰决不能也像他们⼀样。

《史记》有《滑稽列传》,专门记载诙谐之⼈,司⻢贞索

隐:“滑,乱也;稽,同也。⾔辨捷之⼈⾔⾮若是,说是若⾮,⾔能乱

异同也。”

“滑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含义呢?屈原和司⻢迁都没有给出解

释。⻄汉学者扬雄写有⼀篇《酒箴》,收录于《汉书·陈遵传》,其中

有“鸱夷滑稽,腹⼤如壶,尽⽇盛酒,⼈复借酤”的句⼦,“鸱夷”和“滑

稽”都是盛酒器,不过“鸱夷”是⽪⾰所做的⽪袋⼦,⽤以盛酒。这⼏句

话是说⼈们常常从这两种盛酒器中取酒饮⽤。

司⻢贞索隐同时引⽤了北魏学者崔浩的解释:“崔浩云:滑⾳⾻。

滑稽,流酒器也,转注吐酒,终⽇不已。⾔出⼝成章,词不穷竭,若

滑稽之吐酒。故杨雄酒赋云‘鸱夷滑稽,腹⼤如壶,尽⽇盛酒,⼈复藉

沽’是也。”北宋⼤型类书《太平御览》卷七百六⼗⼀引述崔浩的话稍

有不同:“崔浩《汉记⾳义》⽈:‘滑稽,酒器也,转注吐酒,终⽇不

已,若今之阳燧樽。’”

原来,“滑稽”这种酒器是⼀种流酒器,⾥⾯装有虹吸管,利⽤虹

吸现象将酒倒出。虹吸管通称“过⼭⻰”。清⼈⽂康所著《⼉⼥英雄

传》第三⼗回“开菊宴双美激新郎 聆兰⾔⼀⼼攻旧业”中写道:“这滑

稽是件东⻄,就是掣酒的那个酒掣⼦,俗名叫作‘过⼭⻰’,⼜叫‘倒流

⼉’。因这件东⻄从那头把酒掣出来,绕个弯⼉注到这头⼉去,如同⼈

的滑串流⼝,虽是⽆稽之谈,可以从他⼝⾥绕着弯⼉说到⼈⼼⾥去,

所以叫作‘滑稽’,⼜有个‘乘滑稽留’的意思。”

古代中国早就发明了虹吸管,称作“渴乌”。在为《周礼》所作的

注中,郑⽞写道:“益之者,以饮诸⾂,若今常满尊也。”“常满尊”中

P:120

之所以酒常满,就是因为⾥⾯装了类似“渴乌”的虹吸管。唐代⼤型类

书《艺⽂类聚》引东晋诗⼈孙绰《樽铭》:“晋孙绰《樽铭》⽈……详

观兹器,妙巧奇绝,酌焉则注,受满则侧,吐写适会,未⻅其竭。”这

件酒器就是《太平御览》所称的“阳燧尊”。“阳燧”是利⽤⽇光取⽕的

凹⾯铜镜,“阳燧尊”则为模仿阳燧的形状⽽制,腹部向内凹,故有此

称。

综上所述,“滑稽”这种盛酒器⼜称常满尊、阳燧尊,后世则称酒

过⻰、倒流⼉、酒注⼦、执壶、公道杯等。⽽且正如崔浩所⾔:“滑⾳

⾻。”作为盛酒器的“滑稽”之“滑”读作gǔ,⽽不能读作huá。

那么,“滑稽”⼜为什么⽤作盛酒器之名呢?“滑”的本义是“通利往

来”,因此可以“调和四味”,正符合酒器中虹吸管的⼯作原理;“稽”的

本义是停留、贮滞,⽤以形容酒器中酒常满的状态。《⼉⼥英雄传》

上述引⽂中的“乘滑稽留”是最好的描述。正是因为“滑稽”的这种特

性,崔浩才把诙谐之⼈形容为“出⼝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

酒”。

不知道是哪位天才的古⼈⽤“滑稽”这两个字为带有虹吸管的盛酒

器命名,真该向他致敬!

P:121

《⼈物图》,宋代佚名绘,绢本设⾊,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画中⼀⽂⼠坐于榻上,执笔凝神似欲书写。旁设琴、棋、书、

画、饮馔,⼀垂髫童⼦在旁斟酒。前有鲜花⼀⼤瓶,榻后屏⻛上悬挂

着主⼈的写真画轴。南宋流⾏的“烧⾹、点茶、挂画、插花”之⽂⼈雅

趣,在这幅画上已可⻅⼀斑。唐⼈的壶器还很原始,⼀般凸肚⼤

⼝,“流”装在肩上,很短;宋代的酒壶就发展得很成熟了,宋⼈明⽩

P:122

了虹吸原理,“流”变得越来越⻓,越来越靠下。这幅画中童⼦所执

的“酒注⼦”,造型优美⽽实⽤,与今天的酒壶已经⼗分相似了。宋⼈

重瓷器,这只壶不知是什么窑出品的?

“⾷指⼤动”为何形容⼝福

⽇常⽣活中,⼈们经常⽤“⾷指⼤动”来预⽰将有⼝福,好东⻄快

要送到嘴边了。为什么偏偏⽤“⾷指”来指代,⽽不是其他四根指头

呢?⽽且,第⼆根指头为什么命名为“⾷指”呢?

这个来源可就太早了,可以⼀直追溯到春秋时期。《左传·宣公四

年》讲述了⼀个⾮常有趣的故事:“楚⼈献鼋于郑灵公。公⼦宋与⼦家

将⻅。⼦公之⾷指动,以⽰⼦家,⽈:‘他⽇我如此,必尝异味。’”

“鼋(yuán)”是⼤鳖,俗称团⻥。楚国⼈献给郑灵公⼀只团⻥,

郑国的⼤夫公⼦宋和⼦家将要进⻅,公⼦宋的⾷指忽然⾃⼰动了起

来,他就把它给⼦家看,说:“以往我出现这种情况,⼀定会尝到珍异

的美味。”

“及⼊,宰夫将解鼋,相视⽽笑。公问之,⼦家以告。及⾷⼤夫

鼋,召⼦公⽽弗与也。⼦公怒,染指于⿍,尝之⽽出。公怒,欲杀⼦

公。⼦公与⼦家谋先。”

进去时,厨师正准备分解团⻥,⼆⼈相视⽽笑。郑灵公很好奇,

问他们为什么这么神秘地笑,⼦家就把刚才的⼀番话告诉了郑灵公。

等到把团⻥赐给⼤夫们吃的时候,郑灵公把公⼦宋召来,但是却不给

他吃。公⼦宋⼤怒,把⼿指蘸在⿍⾥,尝了尝味道就出去了。郑灵公

⻅状也是⼤怒,欲杀公⼦宋,公⼦宋就和⼦家策划先动⼿。

P:123

“染指于⿍”,公⼦宋的这个动作诞⽣了直到今天还在使⽤的两个

⽇常俗语:“染指”,⽐喻为了获取不应得的利益⽽插⼿某件事;“⾷

指”,因为公⼦宋“染”的就是第⼆根指头,故称“⾷指”。

这个有趣的故事的结局是:“⼦家⽈:‘畜⽼,犹惮杀之,⽽况君

乎?’反谮⼦家,⼦家惧⽽从之。夏,弑灵公。”“谮(zèn)”是诬陷之

意。⼦家说:“畜牲⽼了,要杀它尚且有所顾忌,更何况杀国君

了。”公⼦宋就反过来要诬陷⼦家,⼦家害怕,只好听从,夏天的时

候,杀了郑灵公。

郑灵公因为⼀个玩笑⽽丧失了⽣命,公⼦宋则因为⼀个玩笑⽽创

造了“染指”“⾷指”和“⾷指⼤动”这三个俗语。

“⼦公之⾷指动”,孔颖达引东汉学者服虔的话说,“俗所谓啑盬指

也。”“啑(shà)”和“盬(gǔ)”都是⽤嘴吸的意思,今天⼈们⽤⼿指

品尝⾷物或者指点某样东⻄的时候,⽤的最多的仍然是⾷指,古今皆

然。

“⾷指”既以“⾷”为名,古⼈因此⽤它来指代家庭⼈⼝,⽐如“⾷指

浩繁”,指家庭中赖以抚养、依之为⾷的⼈⼝众多。

P:124

《惠⽐寿与鲶⻥》,⽆款,1855年,『鲶绘』。

“鲶绘”是指⽇本安政江⼾⼤地震(1855年)后⻛⾏的地震鲶⻥版

画,因为当时⽇本⼈相信地震是鲶⻥造成的。惠⽐寿是⽇本神话中的

七福神之⼀,原是渔⺠信仰的海上守护神(鲶⻥的看守者),后来由

于海运兴起⽽成了商业神、财神,典型形象是圆圆的脸、⼤⼤的⽿

垂,⼀团喜⽓。画⾯中,圆圆脸的惠⽐寿扮成露天烧烤摊主的样⼦,

正拿着尖⼑处理⼀条鲶⻥。旁边的妇⼈拿蒲扇扇着炭⽕烤⻥,⻓签上

满满⼀串⻥⾁。再旁边的案上,两个⾷客正在⼀边喝酒⼀边吃烧烤。

P:125

把可恶的鲶⻥做成美⾷吃掉,也是发泄怒⽓的办法之⼀吧。不管初衷

如何,深夜街头,看到这样⼀副冒着烟⽓的烤⻥摊⼦,任谁都会“⾷指

⼤动”吧。

“筷⼦”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在官⽅的称谓谱系中,筷⼦最初叫“箸(zhù)”,此外还

有“梜”“梜提”“筯”等名称。殷纣王已经使⽤象箸,即象⽛所制的筷

⼦,由此可知普通筷⼦的使⽤历史更为悠久。

“筷⼦”的俗称起源于明代,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记载了吴中

(今苏州⼀带)的各种讳称:“⺠间俗讳,各处有之,⽽吴中为甚。如

⾈⾏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幡布’为‘抹布’;讳‘离’‘散’,

以‘梨’为‘圆果’,‘伞’为‘竖笠’;讳‘狼籍’,以‘榔槌’为‘兴哥’;讳‘恼

躁’,以‘谢灶’为‘谢欢喜’。此皆俚俗可笑处,今⼠⼤夫亦有犯俗称‘快

⼉’者。”

原来,“箸”和“住”同⾳,船家最怕船抛锚停住,因此讳称“箸”⽽

改为“快⼉”,意为让船快⾏。这是⼀种讨⼝彩、图吉利的常⻅现象,

各地⽅⾔中都有类似的忌讳。

明⼈李豫亨在《推篷寤语》中说得更加明⽩:“有讳恶字⽽呼为美

字者,如‘伞’讳‘散’,呼为‘聚⽴(笠)’;‘箸’讳‘滞’,呼为‘快

⼦’;‘灶’讳‘躁’,呼为‘欢喜’之类。今因流传之久,⾄有⼠夫间亦

呼‘箸’为‘快⼦’者,忘其始也。”

⽇本⼈没有这种忌讳,因此⽇本现在还把筷⼦称作“箸”。筷⼦乃

⽵⼦所制,久⽽久之,后⼈就把“快”加了个⽵字头,称作“筷⼦”了。

P:126

虽然官⽅并不承认“筷⼦”的叫法,⽐如《康熙字典》中居然没有

收⼊“筷”这个字,但是⺠间流传的速度实在太快,影响实在太⼤,⾄

清代这个称谓已经⼴泛使⽤了。这是⼀个⾮常有趣的现象:⺠间俗称

的“筷⼦”,彻底取代了官⽅话语中的“箸”,竟然从此成为唯⼀的称

谓。

P:128

《圣谕像解》卷四插图『为婿择⼥』,清代梁延年编,康熙⼆⼗年(1681)承宣堂刊

本。

《圣谕像解》源于康熙的“上谕⼗六条”,太平府黎昌县知县梁延

年以“铸词典雅,⼩⺠未必周知”,便⽤浅显语⾔逐条释义,附以历代

史实作例解,每则故事配图⼀幅,辑成此书。图版繁富,⼈物⽣动,

刻画⼯整。

这幅图描述的故事是这样的:唐宣宗开始想让于琮尚永福公主,

未⼏打消此意。宰相请问其故,宣宗说,最近与永福公主共餐,当着

朕的⾯,她折断七箸。如此跋扈的⼥⼦,怎么能做⼠⼤夫之妻呢?后

来宣宗将娴静守礼的⼴德公主嫁给了于琮。“为婿择⼥”成为⼀段美

谈。画⾯上,宣宗与⼥⼉正⼀起⽤餐。宣宗居中,公主相陪,内侍络

绎不绝上菜。公主的动作神情看起来与贞静柔顺毫不相⼲,⼀⼿捏筷

⼦,⼀⼿欲取盏,很是肆意。当时的公主多骄纵横恣,不过⼀顿饭“折

断七箸”也算个中翘楚了。

“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南墙”是什么墙

“不撞南墙不回头”是⼀句⽇常俗语,⽐喻认死理,听不进不同意

⻅,同义词还有“不⻅棺材不掉泪”“不到⻩河不死⼼”“⼀条道⾛到

⿊”,等等。⺠间智慧擅⻓⽤⽇常⽣活中的实际经验作⽐,“棺材”“⻩

河”“⼀条道”都容易理解,不过“不撞南墙不回头”这⼀俗语中的“南

墙”到底是指什么墙呢?

古代中国房屋的⽅向⼤都是坐北朝南,⼤门⼀进来还有⼀堵墙,

叫“照壁”“照墙”或“影壁”,不仅可以遮挡外⼈的⽬光,⽽且⻛⽔学上

还可以阻拦直来直去的⽓流。这堵墙就是“南墙”,从正房门出来向外

⾛时,必须避开这堵墙绕着⾛,否则就会⼀头撞上。所谓“不撞南墙不

回头”,就是讽刺那些不知道绕道⽽⾏、认死理的⼈。

P:129

照壁或⽈南墙的起源极早,最早的时候称作“萧墙”,这⼀说法出

⾃孔⼦之⼝。《论语·季⽒》篇载:“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在

萧墙之内也。”“颛(zhuān)臾”是鲁国的附属国。郑⽞注解说:“萧之

⾔肃也,墙谓屏也。君⾂相⻅之礼,⾄屏⽽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

墙。”原来“萧”通“肃”,“萧墙”就是国君宫室内作为屏障的矮墙,⾯对

⼤门,像⼀扇屏⻛,因此⼜称“塞门”和“屏”。⾂⼦到了这堵墙前,⼀

想起将要⻅到国君,⽴⻢肃然起敬,故称“萧墙”(肃墙)。所以孔⼦

所说的“萧墙之内”就是指宫内,当政的季⽒打算讨伐颛臾,孔⼦担忧

季⽒的祸患不在颛臾,⽽是在其宫室之内。后⼈于是就⽤“祸起萧

墙”这个成语⽐喻内部的祸患。

⺠间仿照宫内“萧墙”的形式也建起了照壁,不过已经跟“萧墙”的

原意⼤相径庭,“⾄屏⽽加肃敬”的含义消失了,⽽代之以“⿁碰头”的

⺠间禁忌。

P:131

《中国建筑彩绘笔记⼯具与样式》(Essai sur l'Architecture Chinoise)第⼀册插图『官

宦⼈家照壁』。

该书为⼗⼋世纪⻄⽅传教⼠所绘,是⼀本描绘、介绍中国建筑彩

绘的笔记画谱,⽤法语写成,含中⽂注解,藏法国国家图书馆。其

中“照壁”类绘制了仕庶⼈家、衙门、宫廷、庙宇等场所的不同式样“南

墙”,这⼀幅画的是普通官宦⼈家照壁样式:⼀⾊清⽔砖砌成,壁上有

彩绘,画⼀位⾼官,在⼀轮红⽇之下,左⼿持笏,右⼿指向太阳,寓

意“指⽇⾼升”,四⾓有如意称⼼纹装饰。这⾯南墙如此醒⽬,想来是

很难撞上了。

“寿终正寝”的“正寝”是什么地⽅

“寿终正寝”这个成语形容⽼年⼈安然逝世。“寿终”容易理解,

《释名·释丧制》:“⽼死⽈寿终。寿,久也;终,尽也。⽣已久远,

⽓终尽也。”“正寝”则不容易理解,很多⼈以为就是安然睡去的意思,

其实⼤谬,“正寝”是指具体的处所。

那么,“正寝”究竟是指什么地⽅呢?这要从古代帝王的宫寝制度

说起。古代帝王的宫寝制度称作“六寝”。《礼记·⽟藻》中规定:“君

⽇出⽽视之,退适路寝,听政,使⼈视⼤夫,⼤夫退,然后适⼩寝,

释服。”国君听政要在“路寝”,议事的⼤夫退下之后,国君才能够回

到“⼩寝”脱下朝服休息。由此可⻅,路寝是议事的地⽅,⼩寝是休息

娱乐的地⽅。路寝只能有⼀座,⼩寝则可以有五座,因此合称“六

寝”。路寝⼜叫正寝、⼤寝,⼩寝⼜叫燕寝。这就是“正寝”⼀词的由

来,原指天⼦、诸侯治事的正厅,后来凡是房屋的正厅或正屋都泛

称“正寝”。

因此,“寿终正寝”的正确解释应该是“寿终于正寝”,年⽼时在家

中的正屋安然逝世。

P:132

陆游在《⽼学庵笔记》卷⼗中曾辨析过为何要“寿终于正寝”:“古

所谓路寝,犹今⾔正厅也。故诸侯将薨,必迁于路寝,不死于妇⼈之

⼿,⾮惟不渎,亦以绝妇寺矫命之祸也。”原来,古时诸侯死后,不能

停⼫于⼩寝,因为这是休息娱乐的地⽅,诸侯的妃嫔们都在此地,容

易矫诸侯之命以⼲涉朝政或继承⼈的指定,因此⼀定要“迁于路寝”;

议事的地⽅是⼠⼤夫们聚集之处,可以有效杜绝后宫之祸,此之谓“不

死于妇⼈之⼿”。

P:133

《燕寝怡情》图册之⼀,清代佚名绘,清内府设⾊库绢本,藏美国波⼠顿美术馆。

《燕寝怡情》⼈物图册是清宫内府收藏的珍品,共有⼗⼆开⼆⼗

四幅,描绘了亲王级别贵族的家居⽣活场景,⽤⾊⽤笔典雅精细,⼈

物开相饱满圆润,神情⽣动,呈现了两情相悦的男⼥⽣活画卷,将男

⼥情意刻画⼊微,含蓄优雅,毫⽆猥琐之感。

P:134

这幅画上,⾝穿燕居服饰的男⼦正拉着⼥⼦的⼿,似欲引向内室

就寝。画⾯明净、清雅。燕寝与正寝恰好相反,为退息闲居的所在,

主⼈⼗分放松,与妻妾调笑作乐,⻛光旖旎。对于主⼈来说,寿终于

燕寝才是安然去世吧。

清末平步⻘在《霞外捃(jùn)屑》⼀书“正寝”条中说:“近世⽂

集中鲜云正寝,⽽讣告则必云寿终正寝,据放翁说,则⼆字不可率

⽤。”“不可率⽤”的原因在于今⼈早已经不明⽩“正寝”⼀词的本义,⽽

是将它泛⽤,⽤来形容所有⼈的“寿终正寝”了。

“屋漏”不是指屋⼦漏⾬

如果我在这⾥饶⾆解释“屋漏”这个词,肯定会被读者朋友骂作⽩

痴。但是传统⽂化的博⼤精深,常常会使⼈出其不意地感到震撼,⽐

如“屋漏”这个词,本义根本不是屋顶上破了⼀个洞,漏⾬了,⽽是指

屋⼦的⻄北⾓。

《论语·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隅不以三

隅反,则不复也。’”“悱(fěi)”指想说⽽不能恰当说出来的样⼦;“隅

(yú)”指⾓落,成语“向隅⽽泣”就是形容⼈对着屋⾓哭泣,可⻅有多

么孤独悲伤。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发愤的学⽣我不会去开导他,不是有话想

说却难以表达的学⽣我不会去启发他,告诉他⼀个⾓的名字,他却不

能由此推及其他三个⾓的名字,就不必启发了。“举⼀反三”这个成语

即出于此。

室内有四⾓,各有专名,《尔雅·释宫》中说:“⻄南隅谓之奥,

⻄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宧,东南隅谓之窔。”“奥”是⻄南

⾓,“屋漏”是⻄北⾓,“宧(yí)”是东北⾓,“窔(yào)”是东南

P:135

⾓。“奥”和“窔”都有⿊暗、幽深的意思,古⼈的房⼦⾯南背北,阳光

从南边的窗⼾射进来,室内背光处为⻄南⾓和东南⾓。因此⽽有“⼀窥

堂奥”⼀词,“堂奥”即指堂的深处,也⽐喻深奥的义理、深远的意境。

室内东、⻄、南、北四个⽅向还有尊卑之分。以鸿门宴的座次为

例:“项王、项伯东向坐,亚⽗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向

侍。”坐⻄朝东的⽅向最尊贵,因此项⽻和他叔叔项伯坐⻄朝东(东

向);坐北朝南的⽅向次之,因此项⽻的谋⼠亚⽗范增坐北朝南(南

向);坐南朝北的⽅向⼜次之,因此沛公刘邦坐南朝北(北向);张

良是刘邦的谋⼠,只能屈居最卑的坐东朝⻄⽅向了(⻄向)。这些座

次的礼节⼀点⼉都错不得。

坐⻄朝东既然最尊贵,古⼈出⾯为⼦⼥聘请⽼师,双⽅讨价还价

谈妥⼯资待遇之后,主⼈宴请⽼师,就请⽼师坐在这个⽅向,所以授

业的⽼师尊称为“⻄席”;主⼈坐东朝⻄作陪,东⾯是主⼈的位置,故

称“东家”“做东”,“房东”“股东”等称呼也是因此⽽来。

四个⾓中,以“奥”(⻄南⾓)的⽅位最尊贵,“尊⻓之处也”,因

此《礼记·曲礼上》中规定:“为⼈⼦者,居不主奥。”⽗⺟都健在的⼉

⼦不能住在⻄南⾓,这个⽅位只能⽗⺟居住。“屋漏”这个⻄北⾓有很

重要的⽤途。祭祀时先在“奥”即最尊贵的⻄南⾓举⾏仪式,祭祀完毕

后要在“屋漏”即⻄北⾓安放⽊制的神位,上书祖先的名讳,定时上

供。这个地⽅必须隐秘,不能被外⼈看⻅,因此要设⼀⾯帷帐遮

挡。“屋”字的本义是⼩的帐幕,后来指称房屋时⼜另造了个“幄”字来

指帷帐;“漏”的意思是隐藏;“屋漏”即⽤帷帐来隐藏神位。这就是“屋

漏”代表⻄北⾓的由来。《诗经·⼤雅·抑》中有:“相在尔室,尚不愧于

屋漏。”意思是看看你在⾃⼰屋⼦⾥做的事,虽然没有别⼈能看⻅,但

是仍然要⽆愧于⻄北⾓的神位,所谓上有三尺神明。

P:136

知道了“屋漏”的含义,杜甫《茅屋为秋⻛所破歌》中的名句“床头

屋漏⽆⼲处,⾬脚如⿇未断绝”的意思就要重新理解了:床头和⻄北⾓

最隐秘的神位那个位置都被⾬淋湿了,⽽⾬脚如⿇,还在不停地下

着。⻄北⾓最隐秘的神位⽐床头要尊贵得多,如果仅仅将“屋漏”解释

为屋⼦漏⾬,把床头都打湿了,并不能更加渲染“寒⼠”穷困的⽣活条

件;只有连最尊贵的神位都不能幸免,才能更好地说明寒⼠居住的地

⽅是多么破旧,后⾯“安得⼴厦千万间,⼤庇天下寒⼠俱欢颜,⻛⾬不

动安如⼭”的期盼才会更加动⼈,才更具有艺术感染⼒。

P:138

《关圣帝君万应灵签》卷下插图『勿谓暗室可欺,屋漏可愧』,尚勤堂⻢宅刊,北京⻰

⽂斋刻字铺藏板,清道光六年(1826)版。

《关圣帝君万应灵签》是⼀本解签书。明清⾄⺠国期间,各地都

建有专门奉祀关帝的关帝庙,⾹⽕极旺,“关帝灵签”在⺠间盛传。这

幅插图出⾃其中的“觉世格⾔”部分,画的是宋⼈林茂先闭门读书,邻

妇慕其才名,夜奔之。茂先呵斥道:“男⼥有别,礼法不容,天地⿁

神,罗列森布,何可以此污我!”妇惭⽽退。这个故事忠告世⼈勿欺暗

室,勿愧屋漏。举头三尺有神明,屋⼦⻄北⾓的列祖列宗可都看着

呢。

“家累”不是形容沉重的家庭负担

在今天,“家累”⼀词的意思是沉重的家庭负担,但在古代刚好相

反,⾮但不是指家庭负担,反⽽是指家庭财产丰厚。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载:“(灌夫)家累数千万,⾷客⽇数

⼗百⼈。”灌夫的家庭财产有数千万之多。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

载:“(殷仲⽂)性甚贪吝,多纳贿赂,家累千⾦,常若不⾜。”因

为“家累”指家庭财产,由此引申出“家累千⾦”⼀语,“家累千⾦”当然

是⽤来形容家中财产丰盈。东晋⽂学家殷仲⽂性情贪婪,收受了很多

贿赂,家累千⾦却还不知⾜,常常哀叹:“哎呀!我的钱实在是太少

了!”

《汉书·司⻢相如传》载,汉武帝喜欢打猎,⽽且喜欢亲⾃上阵追

逐野兽,司⻢相如于是给汉武帝上疏,⾥⾯有这样⼏句话:“盖明者远

⻅于未萌,⽽知者避危于⽆形,祸固多藏于隐微⽽发于⼈之所忽者

也。故鄙谚⽈:‘家累千⾦,坐不垂堂。’此⾔虽⼩,可以谕⼤。”圣明

的⼈在事情还没有萌发时便能够预⻅到,智者能够在⽆形中就避开危

P:139

险,灾祸本来都是隐藏在细微之中的,⼈们疏忽的时候就会发⽣,因

此俗话才说:“家累千⾦,坐不垂堂。”

从司⻢相如的上疏中可以看到,“家累千⾦”后⾯往往跟着⼀句“坐

不垂堂”,这是司⻢相如家乡蜀地的谚语,很早就已经在⺠间流传

了。“垂”是指堂檐下靠阶的地⽅,“垂堂”是指靠近堂屋的檐下,东汉

学者张揖注解说“畏檐⽡堕中⼈也”,坐在檐下害怕檐上的⽡掉下来伤

⼈,因此才“坐不垂堂”,不坐在檐下。颜师古则反驳道:“垂堂者,近

堂边外,⾃恐坠堕⽿,⾮畏檐⽡也。⾔富⼈之⼦则⾃爱深也。”“垂

堂”是指坐的地⽅过于靠外,害怕⾃⼰摔到台阶下去,不是害怕檐上的

⽡掉下来砸到头上。《汉书·爰盎传》载:“千⾦之⼦不垂堂,百⾦之

⼦不骑衡。”“衡”是⻋辕前端的横⽊,千⾦之⼦坐不垂堂,百⾦之⼦不

能骑在⻋前的横⽊上,家财富有的⼈常⾃珍爱,不⾃蹈险地。

除了这个意思,“家累”还有⼀个意思,指家属、家眷、家中的⼈

⼝。《晋书·戴洋传》载,堂⾢令孙混“欲迎其家累”,即想把家眷接

来,擅⻓算卦的戴洋对他说:“此地到了腊⽉就要出事了,不能把家眷

移来!”陶渊明当年去当彭泽令的时候,“不以家累⾃随”。妻⼦和⼉⼥

被称为“家累”,⾃⼰说⾃⼰的妻妾⼉⼥叫“贱累”,称呼别⼈的妻妾⼉

⼥叫“尊累”,⼦⼥多叫“累重”。近代以后,“家累”才具备家庭负担沉

重的意思。

P:140

《⾄圣先贤半⾝像》之『黎公端⽊』像,元代佚名绘。

P:141

《⾄圣先贤半⾝像》全册六⼗开,图绘春秋⾄元代⼀百⼆⼗位历

代名儒,起⾃孔⼦,终⾄许衡。原在清宫安奉历代帝后贤⾂图像的“南

薰殿”,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黎公端⽊”即端⽊赐,字⼦贡,孔门⼗哲之⼀,孔⼦曾称其为“瑚

琏之器”,以“⾔语”闻名,利⼝巧辞,善于雄辩,有⼲济才。他还善货

殖,曾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好废举,与时转货赀,家累千⾦,⼦

游列国,多以赐资”,为孔⼦弟⼦中⾸富。⼦贡虽善货殖,但“君⼦爱

财,取之有道”,后世商界所推崇的“端⽊遗⻛”便是指⼦贡遗留下来的

诚信经商的⻛⽓。

“康庄⼤道”为何⽐喻美好前途

“康庄⼤道”这个成语原指宽阔平坦、四通⼋达的⼤路,⽐喻美好

的前途。为什么⽤“康庄”来指称⼤道呢?这跟古⼈对道路名称的区分

有关,在《尔雅·释宫》中对道路有详细的命名。这些命名以“达”为单

位,“达”指畅通的道路。

“⼀达谓之道路,⼆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

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达谓之崇期,九达谓之

逵。”

“⼀达”即⼀条⻓⻓的道路,故作为道路的总称;

“⼆达”叫“歧旁”,歧道旁出,即双岔路;

“三达”指三⾯相通的道路,因为旁出的歧路更多,故⽈“剧旁”;

“四达”叫“衢”,指通往四⽅的道路;

“五达”叫“康”,指通达五⽅的⼤路;

P:142

“六达”叫“庄”,指通达六⽅的⼤路;

“七达”叫“剧骖”,“骖(cān)”是三匹⻢,三条道路交汇,旁出⼀

条歧路,故称“剧骖”,指通达七⽅的⼤路;

“⼋达”叫“崇期”,“崇”通“充”,充满;“期”的本义是约会、会

合;“崇期”指通达⼋⽅的⼤路,因为道路多⼜四处通达,⼈充满其上

就像在上⾯会合⼀样,故称“崇期”;

“九达”叫“逵”,指通达九⽅的道路,只是今天已经不知道如何算

是通达九⽅了。

“康庄⼤道”取其中的“五达”和“六达”统⼀形容四通⼋达的道路。

⽩居易《和松树》诗中有这样的诗句:“漠漠尘中槐,两两夹康

庄。”路旁的槐树相夹的就是“康庄⼤道”。

古⼈讲究⽆⼀字⽆来历,可不是随便说着玩的,这些道路的名称

就是最好的例⼦。

“康”既是通达五⽅的⼤路,因为交通便利,道路两旁的百姓做⽣

意就⽅便,家⾥通常都很富有,于是这种⽣活就称作“⼩康”和“⼤

康”,“康”是丰⾜安乐的意思。

《诗经·⼤雅·⺠劳》有“⺠亦劳⽌,汔可⼩康”的诗句。“汔

(qì)”,庶⼏,差不多。意思是说:百姓也已经够劳苦了,差不多该

过上⼩康⽣活了。《诗经·国⻛·蟋蟀》则有“⽆已⼤康,职思其居”的诗

句。“⼤”通“太”。意思是说:不要过分享乐,还要考虑⼀下本职⼯

作。

“⼩康”是儒家理想中政治清明、⼈⺠富裕安乐的社会,孔⼦认为

⼤禹、商汤、周⽂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这六个⼈的统治时期达

P:143

到了“⼩康”的标准。“⼩康”⼜低于“⼤同”,⼤同社会才是儒家最⾼的

政治理想,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和孙中⼭都受过“⼤同”思想的影

响。《礼记·礼运》中记载过孔⼦描述的⼤同社会的⾯貌,语意很明

⽩,照录于下,不再注释:“⼤道之⾏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

修睦,故⼈不独亲其亲,不独⼦其⼦,使⽼有所终,壮有所⽤,幼有

所⻓,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有归。货,恶其弃于地

也,不必藏于⼰;⼒,恶其不出于⾝也,不必为⼰。是故谋闭⽽不

兴,盗窃乱贼⽽不作,故外⼾⽽不闭,是谓⼤同。”

《姑苏繁华图卷》局部,清代徐扬绘,纸本设⾊,藏辽宁省博物馆。

《姑苏繁华图卷》⼜名《盛世滋⽣图卷》,是清乾隆时期苏州籍

宫廷画家徐扬花了⼆⼗四年时间创作的巨幅画作,反映当时苏州⼭川

秀丽、⼈烟⿍盛、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的繁华盛景。画卷布局精妙严

谨,⽓势恢宏,技法娴熟,⾖⼈⼨⻢,神情毕现。

这幅图选的是其中描绘阊门内外⾈⻋云集、市井喧阗的⼀段。徐

扬跋⽂中称:“⾄若春樽献寿,尚⻮为先;嫁娶朱陈,及时成礼。三条

烛焰,或抡才于童⼦之场;万卷书⾹,或授业于先⽣之席。耕者歌于

野,⾏者咏于涂,熙曍之⻛,丹⻘不能尽写。”阊门⼀带,⽔陆并⾏,

锦绣灿烂,凡南北⾈⻋,外洋商贩,莫不毕集,“五更市买何曾绝,四

P:144

远⽅⾔总不同”。其富贵⻛流实得益于⽔陆交通之便利,不是康庄,胜

似康庄。

“阴沟翻船”的“阴沟”为何会翻船

中国⺠间俗语中有“阴沟⾥翻船”的说法,⽐喻在最有把握的地⽅

出了问题,属于完全不该有的失误。说起来很顺⼝,但是仔细⼀想问

题就来了:阴沟⾥怎么会⾏船?阴沟⾥如果不能⾏船,⼜怎么会翻船

呢?

我们先来辨析⼀下“阴沟”的由来。五代时⼈丘光庭所著《兼明

书》中说:“凡沟有露⻅其明者,有以⼟填其上者。⼟填其上者谓之阴

沟,露⻅其明者谓之阳沟。⾔阳以对阴,⽆他说也。”有阴必有阳,因

此“阳沟”就是露出地⾯的排⽔沟,“阴沟”就是藏在地下的排⽔沟。但

是阴沟和阳沟仅仅是排⽔沟,其宽并不⾜以⾏船,⼜何来翻船⼀说

呢?

原来,在北⽅⽅⾔中,“阴沟翻船”本来应该是“⽺沟翻船”。晋代

学者崔豹所著《古今注》中说:“⻓安御沟,谓之杨沟,谓植⾼杨于其

上也。⼀⽈⽺沟,谓⽺喜抵触垣墙,故为沟以隔之,故⽈⽺沟也。”所

谓“杨沟”“⽺沟”,“杨”“⽺”同⾳,植杨树⽽称为“杨沟”更为可信。⽆论

是“杨沟”还是“⽺沟”,其宽都⾜以⾏船,⽽且御沟两侧遍植⾼杨和槐

树,沟中⽔流⻛平浪静可想⽽知,要想翻船实在是⼀件概率极⼩的事

情,因此⼈们才⽤“⽺沟翻船”作⽐。清代时犹有此语,清⼈翟灏所著

《通俗编》中说:“北⼈⼜有⽺沟翻船之语。”可为证。

后⼈不解“⽺沟”或“杨沟”称谓的来历,⽽误写作更通俗易懂的“阳

沟”⼀词,⽐如明代学者郎瑛在《七修类稿》中就疑惑不解:“予以今

⼈暗者为阴沟,则明者为阳沟矣,明⽩简易,不知中华⼦何以云所

P:145

也,或者古⾃如是⽿?”五代时⼈⻢缟所著《中华古今注》⼀书中也

有“⽺沟”的记载,因此郎瑛不懂“中华⼦何以云所也”。

后⼈将“⽺沟”误为“阳沟”,但作为排⽔沟的“阳沟”却⽆法⾏船,

于是⼲脆⼀错到底,将“阳沟”再变为语感更重、更不可能⾏船的“阴

沟”,从⽽产⽣了“阴沟翻船”这句不知所云的俗语。这就是这句俗语的

辗转由来。

P:147

《红叶题诗仕⼥图》,明代唐寅绘,绢本设⾊,藏美国露丝和舍曼李⽇本艺术研究所。

唐寅(1470-1524),字伯虎,⼜字⼦畏,以字⾏,号六如居⼠、

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南直⾪苏州府吴县⼈,明四家之⼀。

此图⼯笔重彩,⽓象⾼华,以“三⽩法”染出仕⼥⾯部,⾐纹⽤细

劲流畅的铁线描,服饰⾊调柔和,显出绮罗质感。“红叶题诗”是⼀个

著名典故,唐宋笔记⼩说中多有记载,情节相类⽽事主各异。举其

⼀:唐宣宗时,卢渥赴京应举,偶临御沟,⻅红叶上有诗云:“流⽔何

太急,深宫尽⽇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间。”后宣宗放出宫⼥,许

配百官司吏,渥得⼀⼈,即题诗红叶者。这个故事⻅于唐代范摅《云

溪友议》,⼜称为“御沟流叶”。宫门深锁,却锁不住御沟流⽔,也锁

不住寂寞宫⼥向往“⼈间”的⼼。

[1] 为便于读者朋友理解“在下”⼀词的语意,谨将全诗录于下,每节后⾯的⽩话译⽂出⾃

台湾学者⻢持盈先⽣所著《诗经今注今译》,为节省篇幅,疑难字词不再另外注释。

⽣死·⿁神

P:148

“⽼死牖下”为何代指善终

《左传·哀公⼆年》载:“简⼦巡列,⽈:‘毕万,匹夫也,七战皆

获,有⻢百乘,死于牖下。群⼦勉之,死不在寇。’”这是说晋国和郑

国开战前⼣,晋国的国卿赵简⼦巡视军队,拿普通⼈毕万为例,说他

虽是⼀介匹夫,但是跟随晋献公征战,七战都有功,被封为拥有百乘

之地的卿,⽽且“死于牖下”。赵简⼦⿎励将⼠们努⼒,未必就会死在

战场上。

P:149

杜预注解说:“死于牖下,⾔得寿终。”为什么“死于牖下”就意味

着寿终正寝呢?

《说⽂解字》:“牖,穿壁以⽊为交窗也。”段⽟裁解释说:“交窗

者,以⽊横直为之,即今之窗也。在墙⽈牖,在屋⽈窗。”这是

说,“牖(yǒu)”是开在墙上的窗,“窗”是开在屋顶的天窗。段⽟裁⼜

说:“古者室必有⼾有牖,牖东⼾⻄,皆南向。”(“牖东⼾⻄”应为“牖

⻄⼾东”。)古时房屋坐北朝南,门在⻄,牖在东,当然也都朝南,便

于阳光照射进来。北墙上开的窗叫“向”,不过也有叫“北牖”的。

古时病⼈卧床,通常要在北牖之下,死后才迁到南牖之下,即郑

⽞在为《仪礼·⼠丧礼》所作的注中所说:“疾时处北墉下,死⽽迁之

当牖下。”“当牖”即南牖。这是为了便于“沐浴⽽饭含”。“饭含”是丧礼

之⼀,⽤珠、⽟、⻉、⽶等物纳于死者之⼝,这就是所谓“饭于牖

下”。然后是以下⼀系列仪式:⼩敛(沐浴、穿⾐、覆被),⼤敛(将

⼫体⼊棺),殡(停放灵柩),祖(祭礼),最后才是下葬。

死在⾃⼰家⾥,“饭于牖下”,因此“牖下”“死于牖下”和“⽼死牖

下”都借指寿终正寝。同时,寿终正寝属于⾃然死亡,因此“⽼死牖

下”⼜⽤来⽐喻终⽣碌碌⽆为,⽐如《⾦瓶梅》第四⼗七回“苗⻘贪财

害主 ⻄门枉法受赃”:“⼤丈夫⽣于天地之间,桑弧蓬⽮,不能邀游

天下,观国之光,徒⽼死牖下,⽆益矣。”古时男孩⼉出⽣后,要⽤桑

⽊作⼸,蓬草作箭,射天地四⽅,表⽰男⼉志在四⽅,这就叫“桑弧蓬

⽮”,否则⽩⽩⽼死牖下⽽毫⽆益处。

P:150

《街头各⾏业⼈物》插图『传真之图』,藏⼤英图书馆。

这是⼀套⼗九世纪中国外销画,作者已不可考,书中选择了⼀百

四⼗五幅描绘当时社会⽣活场景及各⾏业⼈物的图画,并配以⽂字说

明,⽣动细腻,再现了⼗九世纪中国市井⻛情。这幅图描绘的是画师

给亡⼈绘制影像的情景。这是⼀种专门为亡者画像的画师,擅⻓“传

真”“写照”,在照相技术尚未传⼊之前,故去的⼈全靠这样的画师留下

影像,以供⼦⼥怀念祭祀。图中亡者已“⼩敛”(沐浴、穿⾐、覆被)

完毕,⽩发,安祥,锦被裹⾝,看起来是“寿终正寝”模样。虽然没有

画具体场所,按习俗,亡者此时应停于南牖之下吧。

“寻短⻅”为何⽐喻⾃杀

“寻短⻅”指看不到⽣的希望⽽寻死,是⾃杀的婉辞。这是⼀个⾮

常奇特的说法,“短⻅”本来形容⻅识短浅,与“⻓⻅”相对⽽⾔,但⻅

P:151

识再短浅也跟死亡扯不上任何关系呀!迄今为⽌,对这个⽇常俗语的

词源,所有的辞典都没有提供富有说服⼒的解释。

其实,“寻短⻅”的“⻅”不是指⻅识,⽽是指古代葬礼中的⼀种装

饰物。

古代中国的丧葬制度从简葬、薄葬慢慢过渡到厚葬之后,对今天

所说的棺材的要求开始讲究了起来。今⼈统统称作棺材的东⻄,古⼈

却有更加细致的区分:装殓⼫体的⽊制器具称“棺”;空着的棺材叫“榇

(chèn)”,因为死者的⼫⾝将来要躺在⾥⾯,“以亲近其⾝”,因

此“榇”从⽊从亲。很显然,“棺”和“榇”都是空的,⼫体还没有装进⾥

⾯。已经装进去⼫体的棺材称“柩(jiù)”,这也就是书⾯语中经常出

现的“灵柩”的称谓。

天⼦、诸侯和卿⼤夫的棺⽊外⾯还要再套上⼀层棺⽊,称“椁

(guǒ)”,也称“⼤棺”。这就是表明死者⾝份和等级的棺椁制,平⺠

百姓当然是没有资格享⽤的。

记载周代礼仪的《仪礼》⼀书中有⼀篇《既⼣礼》,所谓“既

⼣”,指落葬前最后⼀次哭吊的晚上。这⼀晚哭过之后,第⼆天就要出

殡。灵柩运到墓⽳之后,葬进墓⽳之前,还有种种哭丧的礼仪,以及

为死者殉葬的各种器物的安置。其中落葬之前的最后程序是:“藏器于

旁,加⻅。藏苞筲于旁。加折,却之。加抗席,覆之。加抗⽊。实⼟

三。”

“藏器于旁”,“器”指⼸箭、⽾耜、甲胄等⽤器,把这些⽤器放在

外⾯⼤棺的旁边。

“加⻅”,郑⽞注解说:“⻅,棺饰也。更谓之⻅者,加此则棺柩不

复⻅矣。”“⻅”原来是指棺饰,也就是蒙在⼤棺上⾯的帷幕。贾公彦进

P:152

⼀步解释说:“以其唯⻅此帷荒,故名帷荒为⻅,是棺柩不复⻅

也。”“帷荒”即棺饰之⼀,这个词很有意思:这⼀整块覆盖⼤棺的帷

幕,“在旁⽈帷,在上⽈荒”。也就是说,帷幕四周这⼀圈的部分

称“帷”,“帷”的本义即围在四周的布幕;⽽帷幕上⾯的这部分

称“荒”,“荒”的本义是草掩地,荒草将地⾯都掩盖住了,帷幕蒙在⼤

棺上⾯,就像草掩地⼀样,故称“荒”。参加葬礼的⼈看不⻅棺椁,只

能看⻅覆盖了⼀圈的棺饰,因此这种棺饰就叫作“⻅”。

在为《周礼》所作的注疏中,贾公彦⼜解释了⼀遍棺饰为何

称“⻅”,说得更加清晰:“⻅,谓道上帐帷荒将⼊藏以覆棺。⾔⻅者,

以其棺不复⻅,唯⻅帷荒,故谓之⻅也。”

“藏苞筲于旁”,“苞”指⽤苇草编织成的包裹⻥⾁之类⾷品的⽤

具,“筲(shāo)”指盛饭的⽵器,将这两样东⻄放在“⻅”即棺饰的旁

边。

“加折,却之”,“折”是⼀个平平的⽊架⼦,“却”指将这个⽊架⼦

仰⾯向上放置。

“加抗席,覆之”,“抗席”指抵御墓⼟的苇席,覆盖在“折”这个⽊

架⼦上⾯。

“加抗⽊”,“抗⽊”指挡住泥⼟的⽊架。

“实⼟三”,往棺椁上填⼟三遍,完成落葬的所有程序。

以上就是“寻短⻅”这个⽇常俗语中“⻅”的来历,以及它作为棺饰

在整个葬礼过程中的作⽤。

⾄于“短”,是形容寿命短。《尚书·洪范》中有“六极”之说,所

谓“六极”,孔颖达解释说“谓穷极恶事有六”。这六种极凶恶之事分别

P:153

是:“⼀⽈凶、短、折,⼆⽈疾,三⽈忧,四⽈贫,五⽈恶,六⽈

弱。”

“⼀⽈凶、短、折”,郑⽞注解说:“凶、短、折皆是夭枉之名。未

龀⽈凶,未冠⽈短,未婚⽈折。”“龀(chèn)”指男孩⼦⼋岁换⽛,⼥

孩⼦七岁换⽛,还不到七⼋岁换⽛的时候就死了,这叫“凶”;“未

冠”指未到弱冠之年,不到⼆⼗岁就死了,这叫“短”;未婚即死

叫“折”,我们现在还使⽤“夭折”⼀词,即指未成年⽽死。

“⼆⽈疾”,常常⽣病;“三⽈忧”,常多忧愁;“四⽈贫”,总是很

穷;“五⽈恶”,相貌丑陋;“六⽈弱”,筋⼒、志⽓懦弱。

“未冠⽈短”,七⼋岁以上、⼆⼗岁以下死亡都称“短”。既未成

年,则⾝量矮⼩,使⽤的棺⽊和“⻅”这种棺饰⾃然都⽐成年⼈的要短

⼩,因此就⽤下葬时能够看得⻅的棺饰来作⽐,称“短⻅”。“寻”是极

其形象⼜刻薄的点睛之笔,⾃⼰去寻找名为“短⻅”的棺饰,不正是寿

命短、⾃寻死路的典型象征吗?因此“寻短⻅”或“⾃寻短⻅”就⽤来⽐

喻⾃杀寻死。

“寻短⻅”作为⾃杀的婉辞,其词源⾄此⽅才彻底澄清。

P:155

《⽉百姿》之『⼸取の数に⼊るさの⾝となれはおしまさりけり夏夜⽉明⽯儀太夫』,

⽉冈芳年绘,1890年。

⽉冈芳年(⽉岡芳年,1839-1892),⼜名⼀魁斋芳年,晚名⼤苏

芳年,江⼾末期著名浮世绘画家,师从歌川国芳,以带有强烈冲击性

的“⽆惨绘”著称。《⽉百姿》是⼀部以⽉亮为主题的⼤型锦绘合集

(⼀百幅),于1885年⾄1892年分批出版,描绘出⽉亮的千态百姿,

题材取⾃⽇本和中国逸事、历史事件和神话。

画中男⼦是明⽯仪太夫将军,1582年他输了⼀场战⽃,打算切腹

⾃杀。画⾯上,他刚刚完成辞世之句,抽出“胁差”(⼀种短⼑),神

情凝重。标题中那句便是他写下的死亡诗,意为“当我将进⼊那违命之

列/⽐以往更明亮耀眼/夏夜的⽉光”。切腹作为⽇本武⼠中流⾏的⾃杀

仪式,被视为有尊严的死法,明⽯仪太夫⼤概不会认为⾃⼰在“寻短

⻅”吧。

“三⻓两短”原来是棺材的形制

“三⻓两短”⼤概是最为⼈熟知的⽇常俗语,⾄今还活跃在⼈们的

⼝头语之中,使⽤频率极⾼。所有辞典的解释都有两个义项:⼀是指

意外的灾祸或者事故,⼆是作为死亡的婉辞。但这个俗语为什么可以

代指死亡?“三⻓”是指什么?“两短”⼜是指什么?为什么不可以说

成“两⻓三短”或者别的数⽬字呢?

⽹络和媒体上最流⾏的说法是:“‘三⻓两短’是和棺⽊有关的。棺

⽊由六⽚⽊材拼凑⽽成,棺盖及棺底分别俗称天与地,左右两⽚叫⽇

⽉,这四⽚是⻓⽊材;前后两块分别叫彩头、彩尾,是四⽅形的短

料。所以合共是四⻓两短。但棺盖是⼈死后才盖上的,所以只称‘三⻓

两短’,作为死的别称,后来再加⼊意外、灾祸等意思。”

P:156

这种解释流传极⼴,但没有任何⽂献⽀持,很可能是⺠间根据棺

材的形制臆造出来的,天地、⽇⽉、彩头、彩尾的称谓也不知从何⽽

来。最可笑的是,为什么⾮要将棺盖的那块⻓⽊板给省略掉呢?如果

说“棺盖是⼈死后才盖上的”,因此忽略不计,那么⼈还没死时的“三⻓

两短”⼜如何能够代表死亡呢?

还有⼀个更重要的证据,可以彻底否定“棺⽊由六⽚⽊材拼凑⽽

成”的想当然。庄⼦在《⼈间世》篇中写道:“宋有荆⽒者,宜楸、

柏、桑。其拱把⽽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斩之;三围四围,求⾼名之丽

者斩之;七围⼋围,贵⼈富商之家求椫傍者斩之。故未终其天年,⽽

中道之夭于斧⽄,此材之患也。”

“拱把”,指树的径围可以两⼿合抱;“杙(yì)”,⼩⽊桩;“椫

(shàn)”,⼀种⽩⾊纹理的⼤树;“椫傍”,⻄晋学者司⻢彪解释

说:“棺之全⼀边者,谓之椫傍。”唐代学者成⽞英解释说:“棺之全⼀

边⽽不两合者,谓之椫傍。其⽊极⼤,当斩取⼤板。”近代学者尚秉和

先⽣进⼀步解释说:“全⼀边者,谓棺之四墙,皆⼀板所成,⾮数板凑

成,故⾮⼤⽊不办。今世仍重之,谓之独傍独盖,⼜⽈四独,即‘椫

傍’之义也。”

“傍”指棺⽊的四旁。也就是说,棺⽊的四旁全是由⼀棵椫⽊制

成,并⾮拼合⽽成,这叫“独傍”;棺盖则是单独⼀块板,这叫“独

盖”。尚秉和先⽣乃晚清进⼠,去世于1950年,他既然称“今世仍重

之”,可⻅在他⽣活的那个时期,⼈们仍然极其重视独⽊所制成的棺

⽊。这就有⼒地否定了“棺⽊由六⽚⽊材拼凑⽽成”的说法。

庄⼦这段话的意思是:宋国有个叫荆⽒的地⽅,适合楸、柏、桑

等树⽊⽣⻓。⻓到⼀⼿两⼿能握住的,寻找能系猿猴的⼩⽊桩的⼈把

它砍伐去了;⻓到三围四围那么粗,显贵之家寻找栋梁的⼈把它砍伐

去了;⻓到七围⼋围那么粗,贵⼈富商之家寻找整棵树做棺材的⼈把

P:157

它砍伐去了。因此没有尽享天年,⽽半途夭折于斧头,这是材质的祸

患。

有⽂献记载的“三⻓两短”⼀词,最早出⾃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术

⼠管辂(lù)笔下。管辂被尊为⼘卦观相的祖师,这个⼈很神奇,曾

预⾔过夏侯渊战死、何晏之死、曹丕代汉称帝、⾃⼰活到四⼗⼋岁等

诸多事件,《三国志》中保存了很多。

管辂所著《管⽒指蒙》⼀书,在《五⿁克应》篇中写道:“形如指

覆,⼀⻓两缩,未卖其⽥,先卖其屋。”这是就“形如指覆”的地形⽽⾔

的,其中“⼀⻓两缩”另⼀版本写作“三⻓两缩”。在本篇的结尾,他⼜

写道:“⼜况天其可凭,⼒不可致;善其可招,福不可恃。惟天惟善,

萌于吾⼼,具于吾⾝;虽兆于冥漠之表,亦显显于⽇久之⻅闻。同⽓

⽽⽣,如掌之指三⻓⽽两短,不可加减其⼨分。”

“三⻓两缩”“三⻓⽽两短”都是形容五指,中间三根指头⻓,⼤指

和⼩指短。但这只是五指的如实写照,并不能引申出意外的灾祸或者

事故的意思,更不能引申为死亡的婉辞。

那么,“三⻓两短”⼀定另有词源;⽽且,既然与死亡有关,⼀定

是指棺⽊的形制。

《礼记·檀⼸上》篇中记载了天⼦之棺的形制:“天⼦之棺四重,

⽔兕⾰棺被之,其厚三⼨,杝棺⼀,梓棺⼆,四者皆周。棺束缩⼆衡

三,衽每束⼀。”

按照礼制,从⾥到外,天⼦之棺共有四重之多:第⼀重⽤⽔⽜和

兕的⽪⾰覆盖,⽪⾰各厚三⼨,共厚六⼨,“兕(sì)”是⼀种像⽜的

⻘兽;第⼆重称“杝棺”,“杝(yí)”即椴⽊,是⽤椴⽊所做的棺;第

三、第四重称“梓棺”,“梓(zǐ)”即楸树,第三重和第四重的⼤棺都⽤

P:158

楸⽊所制,故称“梓棺⼆”。这四重棺⽊的周围都要⽤布蒙起来,因为

怕进⽔,这就叫“四者皆周”。

“棺束”是指⽤⽪⾰将棺⽊捆缚、束合起来。孔颖达解释说:“古棺

⽊⽆钉,故⽤⽪束合之。”钉⼦是后来才发明出来的,古时候的棺⽊没

有钉⼦⽤,就⽤⽪⾰。

“缩⼆”,孔颖达解释说:“缩,纵也。纵束者⽤⼆⾏也。”纵的⽅

向⽊板短,也就是两头的短板部分,只须捆两道即可。

“衡三”,“衡”通“横”,孔颖达解释说:“横束者三⾏也。”横的⽅

向⽊板⻓,也就是⻓板部分,必须捆三道。

“衽(rèn)”本来指⾐襟,是⾐服两⽚的连接处,引申为连接棺盖

与棺⽊的⽊楔,两头宽中间窄,汉代称作“⼩要”,“要”通“腰”,意思

是在棺⽊的腰部使劲,起固定作⽤。孔颖达解释说:“既不⽤钉棺,但

先凿棺边及两头合际处作坎形,则以⼩要连之,令固棺。”将“衽”插⼊

棺边及两头的坎中,使棺盖与棺⾝密合。

P:160

《绘图缀⽩裘六集》卷三插图『蝴蝶梦劈棺』,清代玩花主⼈编,上海书局光绪⼆⼗⼀

年(1895)⽯印本。

《缀⽩裘》是清代刊印的戏曲剧本选集,收录当时剧场经常演出

的昆曲和花部乱弹的零折戏。

《蝴蝶梦》⼀剧演绎庄周故事:庄周为试妻⼦⽥⽒之⼼,幻病装

死,化为美少年楚王孙上门迷惑⽥⽒。⽥⽒果然为其所惑,后为救王

孙头痛之病,情急之下竟斧劈庄周欲取其脑髓。庄周在劈斧三响中惊

醒,原来是⼀场⼤梦。画⾯所绘正是“劈棺惊梦”场景。棺⽊停于堂

中,架在⽊凳之上,视⾓从外向内,⼀⼈举斧欲劈。图中庄⼦棺⽊形

制应是明清式样,可以肯定不是《⼈间世》中⼤⽊所制。

“衽每束⼀”,孔颖达解释说:“并相对,每束之处,以⼀⾏之衽连

之。若竖束之处,则竖着其衽以连棺。盖及底之⽊,使与棺头尾之材

相固。”不管是横束之处还是竖束之处,“衽”的位置都要两端⼀⼀对应

插⼊;⽪⾰捆束的每⼀道都⽤“衽”连起来,“衽”与⽪条联⽤,就是为

了紧固棺盖。

“缩⼆衡三”就是纵⼆横三,也就是短⼆⻓三。这应该就是“三⻓两

短”的雏形。但因为不管是“缩⼆衡三”还是“纵⼆横三”,不仅拗⼝,⽽

且也不容易理解,于是后⼈就把它改成了“三⻓两短”这个沿⽤到今天

的俗语形式。今天所能够看到的把“三⻓两短”作为死亡婉辞的⽤例,

最早是在明代。

不过,⾃从钉⼦发明之后,⼈们开始使⽤钉⼦将棺材和棺盖钉合

起来,既⽅便⼜快捷,不仅“衽”被逐渐淘汰,⽽且捆束的⽪绳也随之

消失了,“三⻓两短”的原始含义遂不再为⼈所知。随着⽕葬制度的实

施,连棺材都被弃之不⽤,就更不会有⼈懂得“三⻓两短”的来历了。

P:161

“抽屉”的形制竟然源于棺材

⼈们⽇常⽣活中使⽤得⾮常频繁的家庭物件“抽屉”,顾名思义,

就是可以抽出来的⼀层层的屉⼦。不过“屉”是后起字,最初写

作“屟”或“屧”,读⾳是xiè。《说⽂解字》:“屟,履中荐也。”“荐”是

垫的意思,“履中荐”即衬垫鞋⼦的东⻄。张舜徽先⽣在《说⽂解字约

注》⼀书中解释说:“以薄⽊板为之,⽤以荐履,故泥湿不能及⾜。亦

有凿⽊令空,使能容履者,其形制盖与后世所⽤⽊屐相似。”

也就是说,“屟”是⼀种薄⽊板制成的带有边缘的⽊底,⾛路的时

候,把鞋⼦放进去,避免湿泥弄脏鞋⼦。北宋学者朱⻓⽂所著《吴郡

图经续记》中描述道:“⼜有响屧廊,或⽈鸣屐廊,以楩梓藉其地,⻄

⼦⾏则有声,故以名云。”吴王夫差宫中的“响屧廊”的地板⽤楩

(pián)⽊和梓⽊所制,⻄施穿着⽊底的“屟”在上⾯⾏⾛的时候,发

出清脆的声⾳。真是⼀幅⾹艳动⼈的图景!

“抽屉”最初写作“抽替”,岳⻜的孙⼦、南宋学者岳珂在《宝真斋

法书赞》中收录有⻩庭坚的⼀封书信,其中写道:“彼有⽊⼯,为作⼀

抽替药罗,⻓尺⼀、阔六⼨许便可。”“药罗”即药箱,“抽替药罗”即可

以抽出来的药箱。

南宋词⼈周密所著《癸⾟杂识后集》中有“修史法”⼀条:“昔李仁

甫为《⻓编》,作⽊厨⼗枚,每厨作抽替匣⼆⼗枚,每替以甲⼦志

之,凡本年之事,有所闻,必归此匣,分⽉⽇先后次第之,井然有

条,真可为法也。”李焘,字仁甫,两宋间史学家,《⻓编》指《续资

治通鉴⻓编》,九百⼋⼗卷,卷帙浩繁,因此采⽤“抽替匣”之法。

“抽替”这个词很奇怪,“抽”乃抽动、抽进抽出,“替”作何解呢?

原来,“抽替”的原型竟然是⼀种棺材,叫作“通替棺”。

P:162

据《南史·后妃列传》载,南北朝时期,宋世祖孝武皇帝刘骏的宠

妃殷淑仪死后,“帝常思⻅之,遂为通替棺,欲⻅辄引替睹⼫,如此积

⽇,形⾊不异”。《说⽂解字》:“通,达也。”《易经·系辞》:“往来

不穷谓之通。”“替”的本义是废弃,引申为代替。

所谓“通替棺”,即指殷淑仪的棺材分为两格或⾥外两层,⼀格或

外层为正式的棺⽊,下葬时使⽤;另⼀格或⾥层放置⼫体,刘骏思念

她的时候,就把这⼀格拉出来观看。这⼀格可以没有阻碍地拉进拉

出,此之谓“通”;这⼀格的作⽤是代替正式的棺⽊,此之谓“替”。后

来也省写作“通替”。

不过,这很可能是⼀种望⽂⽣义的解释。“替”更有可能是“屉”的

通假字,可资参照的是《⾦瓶梅词话》中把“抽替”“抽屉”也写成“抽

梯”,显然因为⾳同⽽互为通假字。

北周⽂学家庾信写有《镜赋》,其中吟咏道:“暂设妆奁,还抽镜

屉。”可⻅南北朝时期,“屉”字已经从鞋的⽊底引申⽽指梳妆台上装镜

⼦的⽊匣⼦,⽽且最少两层,因此才可以“抽镜屉”。这也

是“替”通“屉”的⼀个旁证。

北宋诗⼈孔平仲在所著《孔⽒杂说》中引述了刘骏的发明之后

说:“俗呼抽替。”可⻅宋代时已经使⽤“抽替”的称谓,且正是由“通替

棺”或省称的“通替”⽽来。

“通替棺”既不吉利,省称的“通替”⼜不好理解,后⼈遂⽤更形

象、更好懂的“抽屉”⼀词取代了“通替”,以⾄于“抽屉”这个称谓的语

源再也不为⼈所知,⽽“屉”字也顺理成章成了⼀个量词,⽐如笼屉、

⼀屉包⼦,等等。

P:163

⾄于“抽屉”的另⼀个别称“抽⽃”,此处的“⽃”并⾮是指⽃状的器

物,⽽显然是指可以盛纳物品的容器。“抽屉”是从抽动的功能⽽

⾔,“抽⽃”则是从盛纳的功能⽽⾔,因此才有了不同的称谓。

《⼗⼋学⼠图》局部,(传)南宋刘松年款,绢本设⾊,馆藏地不详。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有⼀幅清代王凝款⼈物⻓卷,该馆题为

《四艺图》,与此版《⼗⼋学⼠图》除了署名不同外,⼏乎⼀模⼀

样。⼤概两幅均为同⼀⺟本的摹本。

唐太宗李世⺠为秦王时开设⽂学馆,⼴纳贤才,以杜如晦、房⽞

龄等⼗⼋⼈并为学⼠,命阎⽴本画像,褚亮作赞,藏之书府,时⼈倾

慕,谓之登瀛洲。唐⽞宗开元年间⼜以贺知章等⼈为⼗⼋学⼠,同样

图赞之。作为翰苑盛事,“⼗⼋学⼠”主题被后世画家多次描绘。

刘松年(约1155-1218),钱塘(今浙江杭州)⼈,“南宋四⼤

家”之⼀,⼈物⼭⽔皆精妙。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另⼀卷传为刘松年所

P:164

绘《⼗⼋学⼠图》,与此卷不同。这⼀《⼗⼋学⼠图》⻓卷设⾊典雅

光鲜,界画⼯致,⼈物、树⽊、⼭⽯、亭台楼阁、器具⽆不严谨精

细。图中两个侍者在忙着准备酒⽔,⼀个捧红⽊托盘送酒,另⼀个在

温酒,酒注⼦⽴在温碗中。旁边有⼀精巧⽴橱,上格镂空,盛以茗碗

茶罐之类,下⾯⼀格是两个抽屉,带环形把⼿,看起来实⽤⼜轻巧。

图中⼈物⾐着虽是唐代式样,家具器物却显露出宋代以后特征,这个

抽屉橱便是典型的宋代家具。

“丰碑”原来是下葬的⼯具

今天的“丰碑”⼀词,指的是纪功颂德的⾼⼤⽯碑,但是在中古之

前,“丰碑”却是下葬时的专⽤⼯具。

“碑”的本义是竖⽯,竖⽴起来的⽯头。这块竖⽯本来不是⽤来在

上⾯刻字的,⼤约秦代开始才在上⾯刻字,作为纪念物或标记,也⽤

以刻⽂告,但这时刻字的竖⽯还不叫“碑”,⽽叫“刻⽯”,汉以后才称

作“碑”。

“碑”最早的⽤途有三:⼀是⽴于宫庙前,⽤来观⽇影以辨时刻,

即郑⽞所说:“宫必有碑,所以识⽇影,引阴阳也。”⼆是竖⽴于宫庙

的⼤门之内,⽤来拴供祭祀⽤的牲⼝。三是⽤来下棺。

《礼记·檀⼸下》篇中载:“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郑⽞注解

说:“丰碑,斫⼤⽊为之,形如⽯碑,于椁前后四⾓树之,穿中于间为

⿅卢,下棺以繂绕。”“椁”是棺材外⾯套的⼀层⼤棺材,“繂(lǜ)”是

粗绳⼦。因为棺材太沉,所以要⽤⼤⽊竖在椁的四⾓,⽊上有孔,穿

上粗粗的绳⼦,制成辘轳,⽤来牵引棺材下到墓坑⾥⾯。按照礼制,

天⼦⽤六繂四碑,六根粗绳⼦和四根⼤⽊;诸侯⽤四繂⼆碑;⼤夫⽤

⼆繂⼆碑;⼠⼆繂⽆碑。由此可⻅,“丰碑”本来指下棺的⼤⽊。

P:165

这本来是严格的等级制规定,丝毫不得僭越,可是礼崩乐坏的时

候,这种礼制却屡屡被僭越。所谓“公室视丰碑”,意思是诸侯下棺,

也开始视同天⼦⽤丰碑下棺的礼制了;所谓“三家视桓楹”,“三家”指

鲁国掌管国政的三家⼤夫,“桓楹”专指天⼦和诸侯下棺使⽤的⼤⽊,

⼤夫下棺,也开始视同诸侯⽤桓楹下棺的礼制了。

介绍⾄此,我们可以知道,“丰碑”本来是⼀种特殊的葬礼规格,

经历了周王室的衰落,以及春秋战国的乱世之后,礼崩乐坏,这种严

格遵循等级制的葬礼规格渐渐被⼈遗忘,⼈们开始在亲⼈的坟前竖起

⽯碑,称之为“丰碑”,却忘了“丰碑”仅是下棺的⼯具⽽已。再后来,

⼈们⼜开始在这块碑上刻字纪念,形成了今天的墓碑。

P:166

《苏州市景商业图册》『五⼈之墓』,清代佚名绘,藏法国国家图书馆。

《苏州市景商业图册》以素描点彩的⼿法,细致描绘了明末清

初“最是红尘中⼀⼆等富贵⻛流之地”的姑苏之繁华兴盛。图共⼆⼗

幅,这是其中之⼀,画的是“五⼈之墓”⼀带市井样貌。街边有⽩莲粉

藕粉店、眼镜店、四时花卉店、熟⾷铺⼦、⼩吃摊,⼈来⼈往,河是

⼭塘河,中有游船,很热闹。

P:167

“五⼈之墓”碑树于天启七年(1627)。时值明末,宦官魏忠贤为

⾸的阉党对主张改良政治的东林党⼈进⾏残酷迫害。天启六年

(1626),魏忠贤派⼈到苏州逮捕周顺昌,苏州市⺠群情激愤,奋起

反抗,发⽣暴动。事后,朝廷⼤肆搜捕暴动市⺠,颜佩⻙等五⼈挺⾝

投案,英勇就义。苏州⼈将他们合葬在虎丘⼭前⼭塘河⼤堤上,称

为“五⼈之墓”,明代⽂学家张溥为之撰写了著名的《五⼈墓碑记》。

五⼈之英勇义烈⾄今⽣⽓凛然。

“放肆”原来是威胁要杀掉你

晚辈⾯对尊⻓的时候,如果⾔语和举动都表现得很嚣张,通常会

受到这样的斥责:“放肆!”各种辞典对“放肆”的解释都是轻率任意,

毫⽆顾忌,显然是⼀个贬义词。但是“放肆”这个词为什么会具备这样

的义项?相信绝⼤多数⼈都茫然不知,辞典中也都没有给出详细的解

释。

先说“肆”。“肆”的本义是形容头发⻓⻓地散开,张舜徽先⽣在

《说⽂解字约注》⼀书中解释说:“太古之⺠,⿎腹披发⽽游,初⽆䯺

髻之法,肆字即喻其事……因引申为敷陈恣纵之义。”“䯺(kuò)”指

束发。“肆”字由此⽽引申为⻓、散开、扩张、放任、极⼒、侵犯等诸

多义项。

《说⽂解字》:“肆,极陈也。”所谓“极陈”,是形容极尽可能地

陈列出来,当然这也是引申义。⽐如我们知道古代的作坊、店铺都

称“肆”,就是指陈列百⼯,摆设货物之地。

据《周礼》记载,周代有个官职叫“⼩宗伯”,主要职责是掌管礼

仪祭祀等事。⼩宗伯的属下还有“肆师”⼀职,郑⽞注解说:“肆犹陈

也。肆师佐宗伯,陈列祭祀之位及牲器粢盛。”“粢(zī)”是供祭祀所

P:168

⽤的⾕物,“粢盛”即指盛放在祭器中的⾕物。肆师的职责是辅佐⼩宗

伯,在祭祀的时候摆设祭祀的位置,陈列祭牲、祭器和⾕物,故称“肆

师”。

⼩宗伯的各项职责之中,有⼀项看似很古怪实则⾮常有趣的任

务:“王崩,⼤肆,以秬⾿渳。”“秬(jù)”是⿊⾊的⿉⼦,古⼈视之

为嘉⾕,即吉祥的作物;“⾿(chàng)”是⼀种⾹酒,⽤⿊⿉和名为郁

⾦的⾹草酿成,这种酒“芬芳攸服”,酒⾹芬芳浓郁,⽤来祭祀神灵和

祖先;“渳(mǐ)”是动词,指清洗⼫⾝。“⼤肆”,东汉学者郑众注解

说:“⼤浴也。”郑⽞则注解说:“始陈⼫,伸之。”⼩宗伯的任务是在

周天⼦驾崩之后浴⼫,唐代学者贾公彦解释说:“必⽤秬⾿者,以死者

⼈所恶,故以秬⾿浴⼫,使之⾹也。”

P:169

《列⼥传》卷⼆插图『⻬聂政姊』,汉代刘向撰,明代汪道昆增辑,明万历时期刻,清

乾隆四⼗四年(1779)鲍⽒知不⾜斋刊本。

此本题作仇英绘图,徽⼯镌板,线条流畅、细腻,为明代版画精

品。

战国时期著名刺客聂政,为报知遇之恩,⾏刺韩相侠累,所杀者

数⼗⼈,怕连累姐姐,⾃毁⾯容,剖腹⾃杀。韩曝其⼫于市,购问以

千⾦,莫知为谁。聂政姊闻讯,赶过去认⼫痛哭,谓吏⽈:“杀韩相

者,妾之弟,轵深井⾥聂政也。”亦⾃杀于⼫下。李⽩有诗云:“何惭

聂政姊,万古共惊嗟。”聂政之名能光耀史册,全靠其姊以死为其扬

名。聂政姊也因此被收⼊《列⼥传》。真勇者⽆惧⽣死,以“放肆”相

威胁⼤抵是没⽤的。

周天⼦驾崩之后,⼩宗伯要先“⼤肆”,把周天⼦的⼫⾝最⼤限

度、没有死⾓地伸展开来,并摆设、陈列妥当,然后⽤“秬⾿”这种⾹

酒沐浴、清洗⼫⾝。这⼀场景直到今天在丧葬仪式上仍然还能看到,

只不过⽤来为死者清洗⼫⾝的是⽔,⽽不是周天⼦专⽤的“秬⾿”⾹

酒。

“⼤肆”既然是指陈列周天⼦的⼫⾝,引申开来,处死刑后陈⼫⽰

众也叫作“肆”。《周礼》中规定:“凡杀⼈者,踣诸市,肆之三

⽇。”“踣(bó)”是指将杀⼈犯处死⽽变成⼀具僵⼫,然后在市集上陈

列⼫体,⽰众三⽇,以⽰鄙弃,同时也有警醒百姓之意。

再说“放”。《说⽂解字》:“放,逐也。”南唐学者徐锴进⼀步解

释说:“古者⾂有罪,宥之于远也。”“宥(yòu)”是宽恕之意,意思是

说:⾂⼦犯了罪,赦免死罪,流放到遥远之地。“放”由此引申为弃。

综上,“放肆”这个词的意思就⾮常清晰了:弃⼫于市,陈列⽰

众。

P:170

古代中国有尊敬⻓辈的传统礼仪,如果对⻓辈不敬,那么“放

肆”的斥责就犹如说:“你竟敢不尊敬⻓辈,我要把你杀掉,然后弃之

于市,陈⼫⽰众!”这当然是威胁之辞,但由此也可知,晚辈对⻓辈的

不敬到了极端的令⼈⽆法忍受的程度的时候,这句最为严重的威胁之

辞才会使⽤。

久⽽久之,经过漫⻓的语⾔演变,“放肆”这句⼝头上的威胁之辞

失去了语感严重的本义,仅仅表⽰训斥的意思了。不过,即使如此,

今天的⼈们在使⽤“放肆”⼀词的时候,也仍然针对的是晚辈或下属严

重不敬的⾔语或举动。

“⻛调⾬顺”竟然指四⼤⾦刚

“⻛调⾬顺”是指⻛⾬适合农时,丰收之年⽆⼀例外皆为“⻛调⾬

顺”之年。这是中国⼈尽⼈皆知的⼀个成语。不过,“⻛调⾬顺”还有⼀

个鲜为⼈知的含义。

佛教中有“四⼤天王”,即佛教护法神之⼀的帝释(⼜称帝释天)

的四员护法外将,分别居住在须弥⼭的四陲。“须弥⼭”原为古印度神

话中的⼭名,后来被佛教采⽤,指⼀个⼩世界的中⼼。⼭顶为帝释天

所居,四⾯的⼭腰为四天王所居,因此称四⼤天王为外将。居于东⽅

的持国天王叫提多罗吒,⾝体⽩⾊,披甲,⼿持琵琶;居于南⽅的增

⻓天王叫毗流驮迦,⾝体⻘⾊,⼿执宝剑;居于⻄⽅的⼴⽬天王叫毗

留博叉,⾝体红⾊,⼿中缠绕⼀条⻰;居于北⽅的多闻天王叫毗沙

门,⾝体绿⾊,⼿持宝伞。

中国的佛教寺庙⼭门两旁⼤多都有四⼤天王的塑像,他们⾝形⾼

⼤,⾯⽬狰狞,俗称四⼤⾦刚。清⼈梁章钜在《浪迹续谈》“⻛调⾬

顺”⼀条中引述了王业《在阁知新录》中的疑惑:“凡寺门⾦刚,各执

P:171

⼀物,俗谓‘⻛调⾬顺’:执剑者⻛也,执琵琶者调也,执伞者⾬也,

执蛇者顺也。独顺字思之不得其解。”

王业的意思是说,⼿执宝剑的增⻓天王司⻛,⼿持琵琶的持国天

王司调,⼿持宝伞的多闻天王司⾬,⼿中缠绕⼀条⻰(蛇)的⼴⽬天

王司顺,故称“⻛调⾬顺”。可是王业不知道“顺”是什么意思。

同书⼜引明代学者杨慎在《艺林伐⼭》中的解释:“所执⾮蛇,乃

蜃也,蜃形似蛇⽽⼤,字⾳如顺。”“蜃”是传说中的⼀种蛟⻰,据说吐

⽓即能化作海市蜃楼。杨慎认为⼴⽬天王⼿中缠绕的既不是⻰也不是

蛇,⽽是蜃,“蜃”的读⾳和“顺”相似,故⽤谐⾳指代“顺”。这⼀解释

⾮常牵强,就像“调”就是“调和”⼀样,“顺”当然就是“理顺”的意思,

将⻛和⾬调和理顺,是之为“⻛调⾬顺”。

《⾦瓶梅词话》第⼋⼗九回“清明节寡妇上新坟永福寺夫⼈逢故

主”中就有这四⼤⾦刚的写照:“⼭门⾼耸,梵宇清幽。当头敕额字分

明,两下⾦刚形势猛。五间⼤殿,⻰鳞⽡砌碧成⾏;两下僧房,⻳背

磨砖花嵌缝。前殿塑⻛调⾬顺,后殿供过去未来。”“⻛调⾬顺”就是指

这四⼤⾦刚。

P:172

《三⼗七位神祗:缅甸⼀度盛⾏的神灵崇拜》(The Thirty-Seven Nats: A Phase of Spirit

Worship Prevailing in Burma)插图,『缅甸⽂化中的四天王像』,英国理查德·卡纳克·坦普尔

爵⼠著,1906年出版。

坦普尔爵⼠(Sir Richard Carnac Temple)曾任安达曼和尼科巴群

岛的英国⾸席专员,同时也是⼀位⼈类学家,这本书描绘了在缅甸流

⾏的三⼗七种神祇。佛教为缅甸国教,缅甸曾经是世界南传上座部复

兴佛教的三⼤主⼒之⼀。

图中所绘四天王与⼀般的“⻛调⾬顺”之像颇为不同,左起依次为

北⽅天王、南⽅天王、⻄⽅天王、东⽅天王。四神均作扛剑状,除⾐

饰颜⾊和⾝⾼略有区别,神情姿态肤⾊如出⼀辙,像是同胞兄弟,较

之常⻅的四天王像之威武狰狞,别有⼀种喜感,显得⼗分可亲。

“为虎作伥”的“伥”是⼈还是⿁

P:173

“为虎作伥”这个成语⽐喻做坏⼈的帮凶。“伥”这个字很有意思,

居然是⼈字旁,那么它指的到底是⼈还是⿁呢?

原来,“伥(chāng)”⼜叫“伥⿁”。唐⼈裴铏所著《传奇》中有

《⻢拯》⼀篇,讲述⼀只吃⼈的虎被⻢拯和⼭⼈所杀后,“忽三五⼗⼈

过,或僧,或道,或丈夫,或妇⼥,歌吟者,戏舞者”,破坏了猎⼈的

弩机。⼆⼈询问猎⼈这都是些什么⼈,猎⼈说:“此是伥⿁,被虎所⾷

之⼈也,为虎前呵道⽿。”猎⼈⼜杀⼀虎之后,“诸怅奔⾛却回,伏其

虎,哭甚哀,⽈:‘谁⼈⼜杀我将军?’⼆⼦怒⽽叱之⽈:‘汝辈⽆知下

⿁,遭虎啮死,吾今为汝报仇,不能报谢,犹敢恸哭,岂有为⿁不灵

如是?’”可⻅,“伥⿁”就是⼈被虎吃掉后变成的⿁,且被虎所驱

使,“为虎前呵道”,再去害别⼈,因此⼜称“虎伥”。

明代藏书家都穆所著《听⾬记谈》⼀书中描述了伥⿁“为虎前呵

道”的场景:“盖⼈或不幸⽽罹于虎⼝,其神魂不散,必被虎所役,为

之前导。今之⼈凡毙于虎者,其⾐服⼱履,皆别置于地,此伥之所为

也。伥可谓⿁之愚者。或⽈,虎捕⼈已死,能步绕咒祷,使死⼈⾃去

⾐服⽽后⾷。”

明末张⾃烈所著《正字通》中也有相似的记载:“世传虎啮⼈,⼈

死,魂不敢他适,辄⾪事虎,名伥⿁。虎⾏求⾷,伥必与俱,为虎前

导,遇途有暗机伏阱,则迂道以往。呼虎⽈将军,死则哭之。”

虽然以上记载都是传说,但“伥⿁”这个深⼊⼈⼼的形象却从此流

传了下来,并渐渐演变成“为虎作伥”这个成语,⽤来⽐喻帮凶。

P:175

《新镌全像⼀⻅赏⼼编》卷⼗⼆《⼈虎传》插图『李⽣化虎』,明代鸠兹洛源⼦编,明

万历时期萃庆堂刊本。

《⼀⻅赏⼼编》是晚明⼀部汇集情爱和怪异故事的⽂⾔⼩说集。

《⼈虎传》,唐李景亮撰,《太平⼴记》题作《李徵》,注云出《宣

室志》。陇⻄李徵,皇族⼦,博学善属⽂,恃才倨傲,不能屈迹卑

僚,尝郁郁不乐,忽婴疾发狂,夜间为窗外⼈声所诱,⾛⼭⾕中,化

⾝为虎。第⼆年其故友陈郡袁傪经过⼭岭,虎认出故⼈,细诉原委,

托其照顾家⼈。

图中所绘,正是袁傪遇“⼀虎⾃草中突出”的情形。李⽣所化之

虎,“形变⽽⼼甚悟”,⾃知饿极不得不⾷⼈,告诫友⼈说:“使回⽇,

幸取道他郡,⽆再游此途。吾今⽇尚悟,⼀⽇都醉,则君过此,吾既

不省,将碎⾜下于⻮⽛间。”袁傪⾏数⾥登岭回望,则虎⾃林中跃出咆

哮,岩⾕皆震。不知诱使李⽣⼊⼭化虎的声⾳为谁?此故事⽐伥⿁类

神秘曲折,且有余味。

“含沙射影”竟然指能害⼈的怪物

“含沙射影”⽐喻耍阴谋,暗中诽谤中伤、攻击陷害别⼈。

这个成语出⾃东晋⼲宝所著《搜神记》:“汉光武中平中,有物处

于江⽔,其名⽈‘蜮’,⼀⽈‘短狐’,能含沙射⼈。所中者,则⾝体筋

急,头痛,发热,剧者⾄死。江⼈以术⽅抑之,则得沙⽯于⾁中。诗

所谓‘为⿁为蜮’,则不可测也。今俗谓之‘溪毒’。先儒以为男⼥同川⽽

浴,淫⼥,为主乱⽓所⽣也。”

“汉光武中平”应为“中元”,因为汉光武帝只有“中元”的年号,没

有“中平”的年号。这种怪物的名称很多,或叫“蜮”,或叫“短狐”,或

叫“射⼯”,或叫“⽔弩”,特点是能够含着沙⼦射⼈,⼀旦被它射中,

P:176

轻者头痛发热,重者甚⾄会死去。⼈们找⽅术⼤师作法,结果在这种

怪物的⾁中发现了很多沙⽯,看来这种怪物在⾝体内部储存了许许多

多沙⽯,时刻准备袭击⼈类。不知道它跟⼈类有什么深仇⼤恨。

东晋葛洪在《抱朴⼦·登涉》中也有同样的记载:“⼜有短狐,⼀

名蜮,⼀名射⼯,⼀名射影,其实⽔⾍也。状如鸣蜩,状似三合杯,

有翼能⻜,⽆⽬⽽利⽿,⼝中有横物⾓弩,如闻⼈声,缘⼝中物如⾓

弩,以⽓为⽮,则因⽔⽽射⼈,中⼈⾝者即发疮,中影者亦病,⽽不

即发疮,不晓治之者煞⼈。其病似⼤伤寒,不⼗⽇皆死。”

其实《诗经·⼩雅·何⼈斯》中就早已出现了这种怪物的“倩

影”:“为⿁为蜮,则不可得。”孔颖达正义⽈:“《洪范》五⾏传

云:‘蜮如鳖,三⾜,⽣于南越。南越妇⼈多淫,故其地多蜮,淫⼥或

乱之⽓所⽣也。’陆机疏云:‘⼀名射影,江淮⽔皆有之。⼈在岸上,

影⻅⽔中,投⼈影则杀之,故⽈射影。南⼈将⼊⽔,先以⽡⽯投⽔

中,令⽔浊,然后⼊。或⽈含沙射⼈⽪肌,其疮如疥。’”

从“为⿁为蜮”这句诗⾥诞⽣了⼈们习⽤的“⿁蜮”⼀词,指暗中害

⼈的⿁和蜮,因为⿁和蜮都不敢明⽬张胆地出现,都是躲在暗处偷偷

给⼈致命⼀击,因此⽤“⿁蜮”形容那些⽤⼼险恶、暗中害⼈的⼩⼈。

“蜮”⼜俗称“溪毒”,意思是说男⼥在同⼀条溪中洗浴,发⽣了性

关系,淫乱之⽓导致了这种怪物的产⽣。先儒的想象⼒真是相当地丰

富!

P:178

《和汉三才图会》卷五⼗四湿⽣类插图『蜮』,寺岛良安编,秋⽥屋太右卫门⽂政七年

(1824)刊本。

《和汉三才图会》⼜称《倭汉三才图会》。1712年,⼤阪医⽣寺

岛良安仿照中国明代《三才图会》的体例模式,耗时近三⼗年编纂出

版了⼀百零五卷⼋⼗⼀册的《倭汉三才图会》。该书⽹罗⽇本、中国

天地⼈三界万物,被后世誉为⽇本第⼀部百科全书。

选取的⻚⾯图⽂并茂描绘了“蜮”的名字和特征,说它⻓⼆三⼨,

前阔后狭,⾊⿊,背硬如鳖,有甲,有翅,能⻜,尖喙,有六⾜如螃

蟹,⾜⾓如弩,以⽓为⽮,能杀⼈;但是鹅鸭可“辟”之,“鹅⻜则蜮

沉”。图像看上去并不可怕,反⽽趣致可爱。

“孟婆汤”的“孟婆”原来是⻛神

中国⺠间传说,⼈死后⾛上⻩泉路,经过⼀座奈何桥后,有⼀位

⽼婆婆在卖汤,这碗汤就叫作“孟婆汤”,喝了它可以忘却前世所有的

爱恨情仇。这碗汤如此之有名,以⾄于成为各种⽂艺作品中争相吟咏

的对象。可是,古代⽂献中所记载的“孟婆”却与这碗汤没有⼀丁点⼉

关系。

最早的记载出⾃南朝宋⼈沈怀远之⼿,他所著《南越志》⼀书,

虽然早已散佚,但还有⼀些⽚段保存了下来。书中说:“飓⺟即孟婆,

春夏间有晕如虹是,盖飓神也。”这是中国古籍中最早关于“飓⻛”的记

载。南越地区俗称飓⻛为“孟婆”。

⼈们都以为“孟婆”姓孟,其实⼤谬不然。清代⼤型类书《佩⽂韵

府》载:“宋徽宗词‘孟婆好做些⽅便,吹个船⼉倒转’,蒋捷词‘春⾬如

丝,绣出花枝红袅,怎禁他孟婆合早’。按北⻬李騊駼(táo tú)聘

P:179

陈,问陆⼠秀⽈:‘江南有孟婆,是何神也?’⼠秀⽈:‘《⼭海经》:

帝⼥游于江,出⼊必以⻛⾬⾃随,以其帝⼥,故⽈孟婆……’”

清⼈王弈清在《历代词话》卷⼋中也有“俗谓⻛⽈孟婆”,“江南七

⼋⽉间有⼤⻛……野⼈相传以为孟婆发怒”的记载。之所以称作“孟

婆”,“孟”不是姓,古⼈排⾏以伯(孟)、仲、叔、季为序,天帝的⼥

⼉最⼤,因此⽤排⾏中的⽼⼤“孟”来称呼。

由以上记载可知,“孟婆”乃是⻛神。明⼈朱⿍⾂所作⼩说《南海

观⾳菩萨出⾝修⾏传》第⼗三回“妙善魂游地府”中写道:“阎君与六曹

俱在孟婆亭作别⽽去。”清⼈沈起凤在《谐铎》⼀书中描写锦屏⼥⼦叶

佩纕(xiāng)⼗六岁去世,埋在后园碧梧树下,有⻘⾍千百攒集叶

上,咬出了“冥中⼋景诗”,其三即《孟婆庄⼩饮》:“⽉夜魂归⽟佩

摇,解来炉畔执⾹醪。可怜寒⾷潇潇⾬,⻨饭前头带泪浇。”⽆论

是“孟婆亭”还是“孟婆庄”,还都没有出现“孟婆汤”这⼀神奇的饮品,

之所以以“孟婆”命名,⼤概是因为此地⻛⼤的缘故,恰好符合“孟

婆”⻛神的⾝份。

P:181

《中国⺠间信仰研究》(Recherches sur les superstitions en Chine)卷七插图『孟婆娘

娘』。

这套书是法国耶稣会⼠禄是遒(Henri Doré)神⽗主笔的关于中国

⺠间信仰的⼈类学报告,1911年⾄1938年陆续出版,收录了⼤量包括

中国年画、符咒在内的⺠俗图⽚资料。

这幅图描绘的是孟婆娘娘,其中的孟婆完全是富贵主⺟(⽼妪)

形象,头上挽三髻,⾐着华丽,神情严肃⽽悲悯,左右童男童⼥,⾯

前案上摊开的书卷上写着“⼀⼼向善”四个⼤字。下⾯,⼀⼩⿁端着⼀

⼤茶盘“孟婆汤”,各路阴魂争相饮⽤,另⼆⼩⿁驱赶着不情愿的魂

灵。其情其景,全不似王有光书中所记那么⾹艳,惟孟婆形象相似。

直到晚清王有光所著《吴下谚联》⼀书中才出现“孟婆汤”其名,

作者写道:“⼈死去第⼀处是孟婆庄,诸役卒押从墙外经过赴内案完

结。⽣前功过,注⼊轮回册内,转世投胎,仍从此庄⾏过。有⽼妪留

进,升阶⼊室,皆朱栏⽯砌,画栋雕梁,珠帘半卷,⽟案中陈。妪呼

⼥孩,屏内步出三姝:孟姜、孟庸、孟⼽,皆红裙翠袖,妙常笄,⾦

缕⾐,低唤郎君,拂席令之坐。⼩鬟端茶,三姝纤指捧瓯送⾄,⼿镮

丁丁然,⾹⽓袭⼈,势难袖⼿。才接杯便⽬眩神移,消渴殊甚,不觉

⼀饮⽽尽。到底有浑泥⼀匙许,抬眼看时,妪及三姝皆僵⽴骷髅,华

屋雕墙,多变成荒郊,⽣前事⼀切不能记忆。⼀惊堕地,即是懵懂⼩

孩矣。此茶即孟婆汤,⼀名泥浑汤,⼜名迷魂汤。”

按照王有光的描述,“孟婆”姓孟,⽆疑是孟姜、孟庸、孟⼽三个

⼥孩的⺟亲,可⻅此时已经不解为何称“孟婆”的来⻰去脉了,因此才

附会出⼀个“孟婆庄”,⼜把⻛神“孟婆”附会为庄主,以⾄于这个误解

⼀直流传到了今天。

“城隍庙”的“城隍”到底是⼀尊什么样的神

P:182

城隍庙是中国各地极为常⻅的道教庙宇,那么,这座庙⾥到底供

的是⼀尊什么样的神?⼜为什么把庙称作“城隍”的庙呢?相信很多⼈

都不清楚。

我们先来看“城”和“隍”这两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区别何在。

《说⽂解字》:“城,以盛⺠也。”东汉学者刘熙在《释名·释宫

室》中解释说:“城,盛也,盛受国都也。”也就是说,“城”的作⽤是

建⽴城墙,将百姓都“盛”在⾥⾯,以防备外敌的攻击。“城”的外⾯还

要再加筑⼀道城墙,称之为“郭”,所谓“内城外郭”是也。著名的北朝

⺠歌《⽊兰诗》中,当⽊兰归家时,“爷娘闻⼥来,出郭相扶将”,就

是⼀直来到外城的城外迎接⽊兰。

再说“隍”。《说⽂解字》:“隍,城池也。有⽔⽈池,⽆⽔⽈

隍。”中国第⼀部辞典《尔雅》在《释诂》篇中的释义则为:“隍,虚

也。”⼜在《释⾔》篇中进⼀步解释说:“隍,壑也。”也就是

说,“隍”是指没有蓄⽔的护城壕沟。《周易·泰卦》中有“城复于隍”的

⽐喻,意思是城墙崩塌在下⾯空空的壕沟⾥。

古⼈建城,⼀定要在城墙四周开挖护城的壕沟,挖成之后,未蓄

⽔的称“隍”,蓄⽔的称“池”。“城池”⼀词就是这样来的,表⽰护城河

⾥的⽔满满地围绕着城墙。只有护城河⾥蓄满了⽔,这座城才能称

为“城池”,否则只能称为“城隍”。

“城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的“⽔庸”。周代的时候,农事收

获完毕之后,要在岁末的⼗⼆⽉举⾏盛⼤的祭祀,合祭万物,称作“蜡

(zhà)”。据《礼记·郊特牲》载:“天⼦⼤蜡⼋。”天⼦之祭称“⼤

蜡”,共祭祀⼋种神,分别为:

P:183

“主先啬⽽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啬”指收获⾕物,“先

啬”指农耕的始祖神农⽒,“司啬”指农神后稷,也就是周⼈的先祖。主

祭先啬,从祭司啬,这是报答他们发明农业的恩德。

“飨农及邮表畷、禽兽,仁之⾄,义之尽也。古之君⼦,使之必报

之。迎猫,为其⾷⽥⿏也,迎虎,为其⾷⽥⾗也,迎⽽祭之

也。”“飨”是祭祀之意;“农”是官名,掌管农事之官;“畷(zhuì)”指

⽥界相连接之处;在⽥界相连接的地⽅竖⽴表⽊,以⽰区分,这就

叫“表畷”;还要在这样的地⽅建⽴邮亭屋宇等处所,供农官所处,以

便督促农业⽣产,这就叫“邮表畷”;“禽兽”即指猫和虎之类的野兽,

周代时猫尚未驯化,因此只⾷⽥⿏,虎则⾷野猪,⽥⿏和野猪都是危

害农⽥的动物,因此要祭祀护⽥有功的猫和虎。

“祭坊与⽔庸,事也。”“坊”指堤防,“⽔庸”即⽔沟。“庸”通“墉”,

城墙,以之借指将⽔流围起来的沟渠。

⽈:“⼟反其宅,⽔归其壑,昆⾍⽏作,草⽊归其泽。”这是祭祀

时念诵的祝辞,意思是:堤防安然⽆事,沟渠不要泛滥,病⾍害不要

发⽣,荒草野树不要⽣于良⽥。

综上所述,天⼦“⼤蜡”的⼋种神即为郑⽞的注解所总结的:“先啬

⼀,司啬⼆,农三,邮表畷四,猫虎五,坊六,⽔庸七,昆⾍⼋。”

古⼈就是按照“⽔庸”的形制⽽建的“城隍”。“⽔”指护城河,

即“隍”;“庸(墉)”即城墙。那么既然“⽆⽔⽈隍”,⽽“⽔庸”明明有

⽔,⼜为什么可称“隍”呢?这是因为古⼈造字,对事物的分类极细,

但正如张舜徽先⽣在《说⽂解字约注》⼀书中所说:“有⽔⽆⽔之辨,

乃析⾔之⽿。若浑⾔之,隍亦有⽔之通名。”

P:184

由以上可知,“城隍”本来指的是围绕城墙的护城河。⾄迟到南北

朝时,“城隍”开始演变为护佑城池的⾃然神。据《南史·邵陵携王纶

传》载,梁简⽂帝⼤宝元年(550),邵陵王萧纶竟然在郢州僭越称

帝,于是“数有变怪,祭城隍神,将烹⽜,有⾚蛇绕⽜⼝出”。⼜据

《北⻬书·慕容俨传》载,北⻬⽂宣帝天保六年(555),慕容俨镇守

郢城,南梁⼤兵围城,“城中先有神祠⼀所,俗号城隍神,公私每有祈

祷,于是顺⼠卒之⼼,乃相率祈请,冀获冥佑”。

这两则史料证明,“城隍神”已经成为官家和⺠间共同祭祀的⾃然

神。此后历代相沿,凡有城池处,必有城隍庙。宋代之后,城隍神开

始⼈格化,多以去世的英雄或者名⾂作为本地的城隍神加以祭祀。明

代甚⾄还有京师城隍、府城隍、州城隍、县城隍的四级封号。各地城

隍庙的⼤规模的庙会,就起源于祭祀城隍神的活动,并渐渐演变成当

地最重要的⺠间习俗。

P:185

《新刻全像三宝太监⻄洋记通俗演义》第⼗⼀回插图『⽩城隍职掌溧⽔』,明代罗懋登

撰,万历时期刊本。

此书以明代永乐年间三宝太监郑和七次出使⻄洋为史实,衍义⽽

成神魔⼩说。

这⼀回讲了溧⽔县城隍神的故事:吕洞宾在⼈间有⼀个私⽣⼦,

姓⽩,⻓⼤做了侍郎,这⼀⽇宿在溧⽔县。⽩侍郎秋毫⽆犯,只是爱

吃鸡蛋,夜⾥失眠,⻅⽼⿏偷⾛了橱内鸡蛋。第⼆天“故意⼉叫过四个

门⼦来,拷究他⼀番”,不料很快屈打成招。侍郎⼼想:“天下有多少

屈情的事,我做了数⼗年官,错断了多少屈情的事。我为官受禄⼀

场,不能为国为⺠,反做下了这等⽆常孽帐,枉耽了这个⼈⾝!”于是

P:186

触柱⾃杀。⽟皇因他清廉,封其为溧⽔县城隍,受⼀⽅祭祀。图中⽩

侍郎着官服坐堂问事,与⼈间县令相仿佛。

P:187

庙堂·江湖

“附庸⻛雅”最初并不是贬义词

今天所使⽤的“附庸⻛雅”这个成语是⼀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

来贬低⽤⽂化装点门⾯的⼈,⽐如常常称那些暴发⼾暴富之后购买书

画的⾏为为“附庸⻛雅”。可⻅⽂化这东⻄是⼈⼈都追求的,⼈⼈都要

显得“有⽂化”,前⼏年北京曾经流⾏过“没⽂化”的⼝头禅,伤了很多

⼈的⾃尊。如果明明没有⽂化,偏要装得有⽂化,这就叫“附庸⻛

雅”。

P:188

“附庸⻛雅”这个成语是动宾结构,“附庸”是动词,追随之意,“⻛

雅”泛指⽂化。但是在古代,“附庸”和“⻛雅”却是两回事,两者之间没

有任何关系,不存在要追随的关系。

“附庸”本指依附于诸侯国的⼩国。据《礼记·王制》记载,周代的

礼制规定:“天⼦之⽥⽅千⾥,公、侯⽥⽅百⾥,伯七⼗⾥,⼦、男五

⼗⾥。不能五⼗⾥者,不合于天⼦,附于诸侯,⽈附庸。”

周天⼦之下共有五等爵位,依次是公、侯、伯、⼦、男。分封的

⼟地,公和侯是⽅圆百⾥,伯⽅圆七⼗⾥,⼦和男⽅圆五⼗⾥,不满

五⼗⾥的更⼩的封地要依附于诸侯国,称作“附庸”,是⼀个名词。

为什么叫“附庸”呢?郑⽞注解说:“⼩城⽈附庸。附庸者,以国事

附于⼤国,未能以其名通也。”孔颖达进⼀步解释说:“庸,城也。谓

⼩国之城,不能⾃通,以其国事附于⼤国,故⽈附庸。此不能五⼗

⾥,故为⼩国之城。”也就是说,“庸”通“墉”,本义是城墙,代指⼩

城。“不合”指不能跟诸侯⼀起集合朝会天⼦,不满五⼗⾥的封地,国

事都要依附于封地更⼤的诸侯国,也没有资格参加周天⼦的朝会。

“附庸”既明,那么“⻛雅”⼜为什么泛指⽂化呢?说起来很简

单,“⻛”和“雅”就是指《诗经》中的“⻛”“雅”。“⻛”是各诸侯国的⺠

歌,称作⼗五国⻛,共⼀百六⼗篇;“雅”⼜分⼤雅、⼩雅,是周王

室“邦畿”之内的⾳乐,被尊崇为正声,共⼀百零五篇;此外还

有“颂”,是专门⽤于宗庙祭祀的⾳乐,共四⼗篇。“⻛雅颂”或者“⻛

雅”就⽤来代指《诗经》,“⻛雅”因此也⽤来泛指诗⽂之事,从⽽也⽤

来泛指⽂化。

“附庸”和“⻛雅”连⽤,可以查到的最早⽂献,乃是清代康熙年间

的史学家姚之骃所著《元明事类钞》,该书卷⼗六有“附庸⻛雅”⼀

条:“陈仲醇通明俊迈,短章⼩词皆有⻛致,亦可装点⼭林,附庸⻛

P:189

雅。”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明代著名⽂学家、书画家。“装点⼭

林,附庸⻛雅”⼀语本为⽂坛领袖钱谦益夸赞陈继儒之辞,意为陈继儒

的“短章⼩词”可以归⼊“⻛雅”⼀类,很明显是褒义词,⽽且把“附

庸”从“依附于⼤国之⼩城”的名词变成了动词,意思是依附于,可谓活

学活⽤。

不过,陈继儒曾在⼩昆⼭隐居,有隐⼠之名,却⼜周旋于⾼官显

贵之间,为时⼈所诟病,钱谦益的⼋字评语未始不含有微讥之意:“装

点⼭林”隐隐讥其隐居⼭林,“附庸⻛雅”隐隐讥其周旋权贵。因此,清

代乾隆年间戏曲家蒋⼠铨所作传奇《临川梦》有《隐奸》⼀出,描写

陈继儒上场的开场诗就化⽤并扩充了钱谦益的评语:“妆点⼭林⼤架

⼦,附庸⻛雅⼩名家。终南捷径⽆⼼⾛,处⼠虚声尽⼒夸。獭祭诗书

充著作,蝇营钟⿍润烟霞。翩然⼀只云间鹤,⻜去⻜来宰相衙。”从此

之后,“附庸⻛雅”⽅才成为贬义词。

P:191

《陈继儒着⾊像》,清代叶衍兰绘

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也作麋公,⼜号⽩⽯⼭

樵,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志尚⾼雅,博学多通,年

⼆⼗九隐居⼩昆⼭,后居东佘⼭,杜门著述,诗⽂书画皆能,屡奉诏

征⽤,皆以疾辞。与同郡董其昌⻬名,董其昌云:“眉公胸中素具⼀丘

壑,虽草草泼墨,⽽⼀种苍⽼之⽓岂落吴下画师恬俗魔境。”

陈继儒擅⻓画梅,这幅画像上,⼀童⼦持叉竿⽽⽴,蓝⼱素服的

陈眉公正在展看⼀幅梅花⽴轴,也许是刚刚画毕,笔墨尚清润。陈眉

公曾有题画梅花诗⽈:“种梅三万六千顷,⽉泼花光⾹更发。⾃古英雄

多负⼼,也应难负梅花⽉。”——⻛雅确实是⻛雅的。

“画地为牢”原来是形容刑律宽松

“画地为牢”这个成语今天是⼀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意思等同于

故步⾃封、作茧⾃缚,⽐喻把⾃⼰的⾏动限制在⼀定的⼩范围内。但

是这个成语在古代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褒义词。

司⻢迁在著名的被称作书信体压卷之作的《报任安书》中写

道:“⼠有画地为牢势不⼊,削⽊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画地⽽

为牢狱,节操之⼠绝不肯进去;刻⽊⽽为狱吏,节操之⼠绝不会受其

审讯。意思是节操之⼠⼀定要在受刑前⾃杀,以免受辱。

为什么要画地为牢、削⽊为吏呢?这是因为在⻛俗淳朴的时代,

法令宽松,只须画地为牢、削⽊为吏就可以治理好国家,⽽不需要建

⽴真正的监狱,设置凶恶的狱吏。宋元话本⼩说《武王伐纣平话》中

颂扬周⽂王“画地为牢,刻⽊为吏,治政恤⺠,囹圄皆空”,就是这⼀

制度的⽣动写照。

P:192

据《汉书·路温舒传》载,汉宣帝初即位,路温舒就上书引⽤当时

流传的俗语“画地为狱,议不⼊;刻⽊为吏,期不对”,描述刑律严

苛、狱吏凶恶的情形:即使画地⽽为牢狱,⼈们议论着也不敢踏⼊;

即使是⽊头刻成的狱吏,⼈们也⼀定不敢⾯对。颜师古评价道:“画狱

⽊吏,尚不⼊对,况真实乎!”画出来的监狱尚且不敢进⼊,⽊头刻成

的狱吏尚且不敢⾯对,更何况真实的监狱和狱吏呢!路温舒以此请求

汉宣帝“省法制,宽刑罚”。

“画地为牢”从形容刑律宽松,演变成今⽇形容故步⾃封,也就是

从褒义词演变成了贬义词,令⼈浩叹!

P:193

《历代帝王圣贤名⾂⼤儒遗像》之『皋陶像』,绘于⼗⼋世纪,藏法国国家图书馆。

皋陶是舜帝、禹帝两朝的理官和⼠师,主掌刑法,“明于五刑,以

弼五教”。传说他⽤⼀种叫獬⾘的怪兽来决狱,獬⾘形似独⾓⽺,有分

辨曲直、确认罪犯的本领:“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触之,有罪则

触,⽆罪则不触。”

史载皋陶为⼤理,天下⽆虐刑,⽆冤狱。

P:194

他发明了囚禁之法,把犯罪⽽不⾄于处死的⼈圈起来。夏代的“圜

⼟”是中国最早的监狱:在地下挖⼀个深坑,在地上架起篱笆圈围住,

就成了⼀座⼟牢。于是有了“皋陶造狱,画地为牢”的传说。他被后世

奉为狱神,也被奉为中国司法⿐祖。

“哄堂⼤笑”出⾃⼀项有趣的制度

许多⼈同时发声叫“哄”。“哄堂”出⾃唐代御史台⼀项有趣的制

度。

唐⼈赵璘所著《因话录》载:御史台是监察机构,共分三院:台

院,殿院,察院。“⼀⽈台院,其僚⽈侍御史,众呼为‘端公’……知杂

事,谓之‘杂端’。”“端”是正直之意,资历最深的⼀⼈处理台内杂事,

称“杂端”,权⼒最⼤。“⼆⽈殿院,其僚⽈殿中侍御史,众呼为‘侍

御’。”“三⽈察院,其僚⽈监察御史,众呼亦⽈‘侍御’。”

“每公堂⾷会,杂事不⾄,则⽆所检辖,惟相揖⽽已。杂事⾄,则

尽⽤宪府之礼,杂端在南揖,主簿在北揖,两院则分坐,虽举⼔箸,

皆绝谈笑。”

每次御史台会⾷,杂端在与不在,有两种不同的礼仪。“检辖”表

⽰拘束,杂端不在,就不⽤拘束,互相拱⼿作揖⽽已;杂端若在,则

必须按照御史台的礼仪,杂端在南揖,主官的属官主簿在北揖,殿

院、察院的同僚们分坐,不准谈笑。

“⾷毕,则主簿持⻩卷揖⽈:‘请举事。’于是台院⽩杂端⽈:‘举

事。’则举⽈:‘某姓侍御有某过,请准条。’主簿书之。”吃完饭后,开

始讨论公事,谁谁谁犯了什么错,由主簿记录下来。

P:195

“若杂端失笑,则三院皆笑,谓之‘烘堂’,悉免罚矣。”如果杂端

因某事失笑,那么三院必须⼀起笑,这种情况下都免于处

罚。“烘”通“哄”,“哄堂”即指满堂皆笑。

欧阳修《归⽥录》⼀书讲了⼀个很好玩的故事:“故⽼能⾔五代时

事者云:冯相道、和相凝同在中书,⼀⽇,和问冯⽈:‘公靴新买,其

直⼏何?’冯举左⾜⽰和⽈:‘九百。’和性褊急,遽回顾⼩吏云:‘吾靴

何得⽤⼀千⼋百?’因诟责久之。冯徐举其右⾜⽈:‘此亦九百。’于是

烘堂⼤笑。时谓宰相如此,何以镇服百僚。”

欧阳修还记载了他和梅圣俞、范景仁等六⼈诗酒唱和的场景:“余

六⼈者,欢然相得,群居终⽇,⻓篇险韵,众制交作,笔吏疲于写

录,僮史奔⾛往来,间以滑稽嘲谑,形于⻛刺,更相酬酢,往往烘堂

绝倒,⾃谓⼀时盛事,前此未之有也。”

从此之后,“哄堂⼤笑”就作为⼀个成语流传了下来。

《甲申⼗同年图》局部,明代佚名绘,绢本设⾊,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甲申⼗同年图》描绘了明朝弘治年间的⼗位朝廷重⾂群像,作

于弘治⼗六年(1503)。⼗⼈均为英宗天顺⼋年(1464)甲申科进

⼠,有同年之谊,图绘于近四⼗年之后,此时个个⾝居要职。

P:196

图中左起为:⼾部尚书谨⾝殿⼤学⼠李东阳,兵部尚书刘⼤夏,

⼾部右侍郎陈清,都察院左都御史戴珊,⼯部右侍郎张达。各⼈均头

戴乌纱,⾝着官服,⾯容肃穆,不苟⾔笑。画⾯中各⼤⾂的相貌皆为

画⼯当⾯写⽣。其中都察院御史戴珊时年六⼗七,着朱红官服,袖⼿

端肩,正襟危坐。想象⼀下这些重⾂“哄堂⼤笑”的场⾯,也是很好玩

的。

“感冒”竟然是官场⽤语

“感冒”是常⻅的疾病,可是任何⼀部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都没

有“感冒”⼀词,原来,“感冒”这个⽇常⽤语不是医学术语,⽽是⼀个

官场专⽤语。

宋代有专门的机构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这些机构是

昭⽂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图阁、天章阁等阁,通称“馆

阁”。盛⾏于明清两代的官⽅所使⽤的书体“馆阁体”即起源于此。

按照规定,馆阁中每天晚上要留⼀位官员值夜班,如果因故不能

值夜班,就要在请假簿上写上这么⼀句:“腹肚不安,免宿。”当然不

⼀定是真的“腹肚不安”,这只是⼀种相沿成习的借⼝。请假不能连续

超过四天。因此馆阁的官员们俗称这本请假簿为“害肚历”。

这⼀记载出⾃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书,在卷⼆

⼗三“讥谑”篇中,沈括写道:“馆阁每夜轮校官⼀⼈直宿,如有故不

宿,则虚其夜,谓之‘豁宿’。故事,豁宿不得过四,⾄第五⽇即须⼊

宿。遇豁宿,例于宿历名位下书:‘腹肚不安,免宿。’故馆阁宿历,

相传谓之‘害肚历’。”

到了南宋时期,时为太学⽣的陈鹄也在馆阁中供职,陈鹄喜欢别

出⼼裁,他在《耆旧续闻》⼀书中记载了⾃⼰的发明创造:“余为太学

P:197

诸⽣,请假出宿,前廊置⼀簿,书云‘感⻛’,则‘害肚历’可对‘感⻛

簿’。”陈鹄偏偏不愿意写“腹肚不安,免宿”,⽽是写上“感⻛”,还沾

沾⾃喜地声称“感⻛簿”跟“害肚历”可谓⼀联绝对。

陈鹄所⽤的“感⻛”⼀词也是有来历的。与他同时期有个医学派

别,史称“永嘉医派”,创始⼈叫陈⽆择,他写了⼀部医书《三因极⼀

病证⽅论》(简称《三因⽅》),将复杂的疾病按照病源分为内因、

外因和不内外因三种。外因称“六淫”,即⻛、寒、暑、湿、燥、⽕;

内因称“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不内外因指阴阳违

逆、虎狼毒⾍、⾦疮踒折等不合常理的意外疾病。陈鹄于是创造性地

把外因之⾸的“⻛”信⼿拈来,前⾯冠上⼀个“感”字,“感”者,受也,

故称“感⻛”。“感⻛簿”⼀词从此开始⻛靡官场。

到了清代,“感⻛簿”演变成了“感冒假”,成为官员请假休息的托

辞。清末学者俞樾在《茶⾹室丛钞》⼀书中引述了陈鹄的记载之后写

道:“按今制官员请假,辄以感冒为辞,当即宋时‘感⻛簿’之遗

意。”清代官员的创造性在于将“感⻛”变成了“感冒”,“冒”是透出的意

思,“感冒”即指“感⻛”之后仍然带病坚持⼯作,今天终于全⾯爆发

了,所以必须请假回家休息。

从官场发源,“感冒”⼀词开始进⼊⼈们的⽇常⼝语。⼈⼈都会感

冒,⼈⼈都会说“感冒”这个俗语,可是它有趣的来历却被遗忘了。

P:198

《杏园雅集图》局部,明代谢环绘,绢本设⾊,正统⼆年(1437)绘,藏美国⼤都会艺

术博物馆,即『⼤都会本』,另有藏于镇江博物馆的『镇江本』。

该图卷描绘了明正统⼆年三⽉初⼀,时值“休沐”,内阁⼤⾂杨⼠

奇、杨荣、王直、杨溥等九⼈以及画家谢环在杨荣位于京师城东的府

邸杏园聚会之情景。其中,杨⼠奇、杨荣、杨溥时⼈合称“三杨”,位

⾄台阁重⾂,权倾⼀时,是当时“台阁体”诗⻛的代表⼈物。

这部分画卷中,倚⽯屏坐者三⼈(中为杨⼠奇、杨荣,次为王

直)是画幅中最重要的⼀组⼈物。“休沐”即官员的假⽇,历代制度不

等。明代官员每⽉有假⽇三天,正统年间⼤约还不像万历以后那样纲

纪松弛,⽂酒雅集之事便安排在“休沐”时了,平时请假⾃然另当别

论。

“打⽿光”竟然是模拟割⽿朵的战争⾏为

“打⽿光”这个俗语困扰了我很多年,为什么叫“⽿光”?百思不得

其解,⽽且任何⼀种辞典都没有解释清楚这个称谓的语源,仅仅简单

P:199

地解释说:⽤⼿掌击打⾯颊的部位,或者⽤⼿掌击打⽿朵附近的部

位。

这种解释看似有道理,但仔细⼀想问题就出来了。第⼀,击打的

部位明明是⾯颊或脸部,那么为什么不叫“⾯光”或“脸光”呢?说实在

的,这⼀⽿光离⽿朵可是远得很呢!第⼆,“光”⼜作何解?有⼈说是

⽿光响亮的意思,但“光”从来没有响亮这个义项。因此,“⽿光”或“打

⽿光”就成了⼀个极其不合理的称谓。

其实,与“打⽿光”相似的动作还有两个描述,都⽐“打⽿光”的称

谓来得合理得多,但却都没有“打⽿光”流传得⼴泛。⽐如“批颊”,以

⼿击打⾯颊,部位⾮常准确;⽐如“掌嘴”,乃是“掌嘴巴”的省写,⾯

颊俗称“嘴巴”,⽽且击打的动作顺势⽽下,还真的能够击打到嘴的部

位,因此这⼀描述所指的部位同样⾮常准确。

那么,“⽿光”的称谓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光”“打⽿光”还有两个相似的称谓,即“⽿刮⼦”和“⽿掴(掴⽿

光)”,它们是解开这⼀俗语来源之谜的关键钥匙。“刮”和“掴

(guó)”都和“光”的读⾳相近,因此,“⽿光”“⽿刮⼦”其实不过就

是“⽿掴”的误写⽽已。

“掴”是⼀个后起字,因此为《说⽂解字》所⽆。南朝学者顾野王

所著字书《⽟篇》中把“掴”和“ ”列为⼀字,释义为“掌⽿”。⼜是掌

击⽿朵!⼜跟⽿朵有牵扯不清的关系!这也未免太奇怪了吧!

⼈们之所以觉得“⽿掴”跟⽿朵有关系⾮常奇怪,是因为不了解古

代战争中的⼀种计算功劳的⽅法。据《左传·僖公⼆⼗⼆年》载:“楚

⼦使师缙⽰之俘馘。”杜预注解说:“师缙,楚乐师也。俘,所得囚。

馘,所截⽿。”孔颖达正义引述了三家学者的相同观点:“郭璞云:‘今

P:200

以获贼⽿为馘。’《⽑诗传》⽈:‘杀⽽献其⽿⽈馘。’郑笺云:‘馘所格

者,左⽿也。’”然后⾃⼰⼜注解说:“然则俘者,⽣执囚之;馘者,杀

其⼈,截取其左⽿,欲以计功也。”

也就是说,战争结束之后,还活着的俘虏称作“俘”;被杀死的敌

⼈,要把他们的左⽿割下,带回营地,作为计功的凭据,这就叫“馘

(guó)”。最初割取的是敌⼈的头,因此⽤“⾸”字旁的“馘”;但割头

太⿇烦,后来就只割取左⽿,因此⽤“⽿”字旁的“聝”,读⾳相同,⽆

⾮是⽿朵旁和⾸字旁的区别⽽已。⾦庸的著名武侠⼩说《神雕侠侣》

中,杨过祝贺郭襄的⼗六岁⽣⾠,送上的第⼀件礼物就是“两千只蒙古

兵将的⽿朵”,正是这⼀战争⾏为的⽣动写照。

《说⽂解字》:“聝,军战断⽿也。”许慎忘了说断的是左

⽿。“掴”和“ ”同为⼀字,“ ”⼜是从“馘”字⽽来,这是⼀个坚实的

旁证。

据《周礼》记载:“⼤兽公之,⼩禽私之,获者取左⽿。”这是描

述狩猎的情形:猎获⼤的野兽要充公,猎获⼩的野兽就⾃⼰留下,但

是都别忘了要割下禽兽的左⽿朵,以便计功。虽是狩猎,但毫⽆疑问

乃是模拟战争时的⾏为。为什么要割取敌⼈或者禽兽的左⽿朵呢?这

是因为以左⼿执⽿,右⼿⽤⼑割取⽅便的缘故。

“⽿掴”模仿的就是军战断左⽿的战争⾏为,因此才会跟⽿朵有关

系。⽇常⽣活中,即使再愤怒也不能真的将⼈的⽿朵割下来,那是违

法的⾏径,表达愤怒的办法就是打⼀⽿光,意思如同是说:虽然我不

能割下你的⽿朵,但你惹我愤怒,就是我的敌⼈,权且⽤这个⾏为来

恐吓你,要再惹我就真的割下你这个敌⼈的⽿朵啦!

我们试想⼀下打⽿光的动作,除了左撇⼦之外,都是⽤右⼿打对

⽅的左脸,不正是断左⽿的模拟⾏为吗?因此⽽称作“⽿掴”,是多么

P:201

形象啊!

综上所述,“⽿掴”“打⽿光”的语源,就来⾃于对战争中割取敌⼈

左⽿的动作的模拟。之所以将批颊、掌嘴的动作⽤与之⽆关的⽿朵来

形容的千古之谜,⾄此⽅才彻底厘清。

P:203

《滑稽都名所⽿塚》,芳梅绘,1854年『名所绘』。

在京都名所“⽿塚”附近,⼀场骤⾬忽降,⾏⼈游客躲闪不及,有

⼈撑伞急⾏,有⼈权且以扇遮挡乱奔,画⾯⽣动有趣。然⽽说到“⽿

塚”的来历,就不免沉重了。

1592年,⽇本丰⾂秀吉侵略朝鲜,明朝万历皇帝发兵援朝,史称

万历朝鲜战争。战况惨烈,⼀直持续到1598年丰⾂秀吉死后才结束。

期间,根据传统习惯,⽇军将朝鲜和明朝阵亡将领的⾸级献给主将请

功,为“⾸实检”;⽽对阵亡的朝鲜和明朝普通⼠兵,则将他们的⽿朵

或⿐⼦割下来,⽤⽯灰或者盐腌制后运回⽇本请功。1597年,⽇本在

京都丰国神社附近建造了⽿⿐塚,上竖五轮塔,以镇压这些⼠兵的英

灵。画⾯中的⾼丘即此塚。据称⽿塚中⼤约埋有⼆⼗多万朝鲜和明朝

⼠兵的⿐⼦或⽿朵。

“张冠李戴”的“张”“李”到底指谁

把姓张的⼈的帽⼦戴到了姓李的⼈头上,这叫作“张冠李戴”,⽐

喻认错了对象或者弄错了事实。为什么⾮得拿姓张、姓李的⼈来说事

⼉呢?各种辞典都没有解释清楚,仅仅举了⼀些例⼦,⽐如明⼈⽥艺

蘅所著《留⻘⽇札》中有⼀篇《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

公头上。’有⼈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

⽼⽽戴之。’”因此就把“张冠李戴”的出处安在了⽥艺蘅头上,可是⼈

家⽥艺蘅明明说“谚云”,可⻅在他之前早就有了这个说法,⽥艺蘅只

不过转述“谚云”⽽已。如此不求甚解,真是典型的“张冠李戴”!

其实,这个成语出⾃武则天时的俗语“张公吃酒李公醉”,记载在

唐代⽂学家张鷟(zhuó)的《朝野佥载》⼀书中:“天后时,谣⾔

⽈:‘张公吃酒李公醉。’张公者,斥易之兄弟也;李公者,⾔李⽒⼤

盛也。”

P:204

张昌宗、张易之两兄弟是武则天最宠爱的⾯⾸,此时,李姓王朝

已经易姓,武则天改国号为周,篡夺了李姓的天下,她的⼉⼦唐中宗

李显也被废黜。“张公吃酒李公醉”这句当时的⺠谣,张鷟解释为“李公

者,⾔李⽒⼤盛也”,这种解释没有任何道理;“张公吃酒李公醉”⼀语

⾮常刻薄,是讽刺李显⽆法撼动⺟亲的地位,夺回李姓的天下,在陪

伴⺟亲饮酒的宴会上,那边厢“⼆张”饮酒饮得兴⾼采烈,这边厢李显

独⾃⼀⼈闷闷不乐,怀有⽆限的⼼事,闷酒喝着喝着就喝醉了。这才

是“张公吃酒李公醉”的真正含义。

相似的说法还有李商隐的诗《⻰池》:“⻰池赐酒敞云屏,羯⿎声

⾼众乐停。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沈醉寿王醒。”薛王是唐⽞宗李隆基

的弟弟李业,寿王是李隆基的第⼗⼋⼦李瑁。杨⽟环本来是寿王妃,

被李隆基看中,使⽤了⼀些阴谋⼿段抢夺⽽去,变成了著名的杨贵

妃,⼀跃⽽为李瑁的继⺟。唐⽞宗李隆基在⻰池举⾏盛⼤的酒宴,薛

王没有任何⼼事,喝⾄沉醉,尽欢⽽回,可是李瑁呢?就如同当年的

李显⼀样,⼼事重重,⽼婆都被当爹的夺去了,⽽且还在酒宴上顾盼

⽣辉,他能不郁闷吗?不过跟李显不⼀样的,李瑁的闷酒再喝也喝不

醉,酒宴归来,李瑁仍然醒着,⽽且彻夜不眠。此之谓“薛王沈醉寿王

醒”,同“张公吃酒李公醉”如出⼀辙。

唐代时,⼜从“张公吃酒李公醉”演化出另外⼀句俗语:“张公帽⼉

李公戴。”这句俗语就更刻薄了,此处的“李公”指武则天早已死去的⽼

公⾼宗李治,“⼆张”的帽⼦戴到了李治头上,不是绿帽⼦是什么!这

才是“张冠李戴”这个成语的真正语源。

到了宋代,从“张冠李戴”的语源⼜演化出其他相似的谚语,⽐

如“张三有钱不会使,李四会使却⽆钱”“张家⻓李家短”“张三李四”,

等等。后来凡是⼀个成语或者俗语中同时出现张姓和李姓的,毫⽆疑

问都源出“张公吃酒李公醉”。

P:205

明代⽂学家钱希⾔在《戏瑕》⼀书中总结说:“唐武后时,有‘张

公吃酒李公醉’之谣。张公谓易之、昌宗兄弟也,李公谓中宗也,此

即‘薛王沈醉寿王醒’之意。⼀⽇,⼠⼈有犯夜⽽⾮其罪者,举此为

辞,官遂命赋其事,⼠⼈援笔⽴构数⾔,主者笑⽽释之。此语流传⾄

宋,则宗门⽼宿,⽆不拈出來,作对答⼈底话头,味之却真有不可思

议道理。在其时⼜有‘张公帽⼉李公戴’,⾄今相传⼜有‘张三有钱不会

使,李四会使却⽆钱’之谚,疑亦是此意⽿。后世⾏市语有‘张三李

四’,皆⾮漫然⽆本。”

钱希⾔说⺠间俗语“皆⾮漫然⽆本”,这句话是对的,古⼈讲究⽆

⼀字⽆来历,即使是⼀句俗语也是如此;但从张、李⼆姓以上的演变

来看,他不应该“疑”,“张公帽⼉李公戴”这个俗语本就是唐⼈⽤来讽

刺武则天的,后来才精炼为“张冠李戴”的四字成语。

“张冠李戴”的真实含义从来没有真正搞清楚过,直到本⽂才算彻

底廓清,真乃快事!

P:207

《实竞⾊乃美名家⻅⽞宗皇帝·杨贵妃》(『実競⾊乃美名家⾒⽞宗皇帝·楊貴妃』),

喜多川歌麿绘。

喜多川歌麿以纤细⾼雅的笔触绘制了许多有脸部特写的半⾝美⼈

画,竭⼒探究⼥性细微情感变化和内在流露之美。这幅虽⾮他的代表

作,也可⻅⼀斑。

⽇本⼈钟爱⽩居易,对《⻓恨歌》的故事⾃是⼗分熟悉。歌麿笔

下的唐⽞宗与杨贵妃,线条柔美,敷⾊淡雅,⼈物肌肤温润细腻,⾐

饰很有质感。画⾯上,⼆⼈正亲密依偎,共吹⼀⽀横笛。皇帝神情眷

顾,贵妃意态专注,两⼈间的柔情蜜意具有⼀种排他感,⾃成⼀⽅天

地。此景若被寿王所⻅,个中滋味纷杂,不知要如何五内郁结呢。

“墨守成规”的“墨”原来指墨⼦

“墨守成规”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思想保守,守着⽼规矩不肯改

变。但是为什么称作“墨守”呢?相信很多⼈都不清楚。

原来,“墨守”的“墨”是指墨⼦。墨⼦名翟,战国时⼈,墨家学派

的创始⼈。在他和弟⼦们所著的《墨⼦》⼀书中,有多篇⽂章都与守

城有关,如《备城门》《备⾼临》《备梯》《备⽔》《备突》《备

⽳》《旗帜》《号令》《杂守》等⼗⼀篇,皆以守备之法为主题。这

也符合墨⼦的学说“兼爱”“⾮攻”。因此,墨⼦堪称古代中国最擅⻓防

守的⼈,故称“墨守”。

《墨⼦·公输》⼀章记载了⼀个著名的故事:⽌楚攻宋。公输盘为

楚国制造攻城的云梯,准备攻打宋国。墨⼦听说后,昼夜兼程赶到楚

国的国都郢,想说服公输盘不要攻宋。⼆⼈⾔语不合,于是“⼦墨⼦解

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墨⼦九距之。公输盘

之攻械尽,⼦墨⼦之守圉有余”。

P:208

公输盘⼀败涂地,恨恨地说:“吾知所以距⼦矣,吾不⾔。”墨⼦

也说:“吾知⼦之所以距我,吾不⾔。”楚王对⼆⼈的哑谜迷惑不解,

于是墨⼦对楚王说:“公输⼦之意,不过欲杀⾂,杀⾂,宋莫能守,可

攻也。然⾂之弟⼦禽滑厘等三百⼈,已持⾂守圉之器,在宋城上⽽待

楚寇矣。虽杀⾂,不能绝也。”楚王只好打消了攻宋的念头。

墨⼦⼀⽣为实践“⾮攻”理论,消弭战祸,⻢不停蹄地奔⾛各地,

⾮常繁忙,以⾄于被⼈形容为“墨突不黔”。“突”,烟囱;“黔”,熏

⿊。墨⼦每到⼀地,做饭的烟囱尚未熏⿊,⽴刻⼜拔腿就⾛,赶赴另

外⼀地,因此“墨突不黔”形容事务繁忙。

《武经总要》前集卷⼗插图『云梯』,宋代曾公亮、丁度等奉勅撰,明万历⼆⼗七年

(1599)刊本。

P:209

《武经总要》是中国第⼀部规模宏⼤的官修综合性军事著作,论

述了军队建设和⽤兵作战的基本理论、制度和常识,介绍了北宋时军

队使⽤的各种冷兵器、⽕器、战船等器械,配有⼤量插图。

卷⼗讲攻城法,在攻城器械中介绍了云梯。战国时云梯由⻋轮、

梯⾝、钩三部分组成,发展到宋代,云梯的主梯已分为两段,采⽤折

叠式结构,中间以转轴连接,如图所⽰。⼀般传说认为云梯是春秋时

鲁国巧匠公输盘所发明,其实早在夏商周时就有了,名“钩援”,⼤概

公输盘对其进⾏了改进,由此⽽引出了墨⼦⽌楚攻宋的故事,并留

下“输攻墨守”这个成语。

墨⼦的门徒被称作“墨者”,有成就者被称作“矩⼦”。墨⼦发明了

很多防御器具,因此常常随⾝携带绳墨(⽊⼯画直线的⼯具)和矩尺

(⽊⼯所⽤的曲尺),所以墨家的领袖就被尊称为“矩⼦”,是纪念墨

⼦之意。“矩⼦”也写作“巨⼦”,后来泛称某⼀⽅⾯的权威⼈物,⽐如

今天的“商界巨⼦”“⽂坛巨⼦”等称谓,就是从墨家的“矩⼦”⽽来。

《庄⼦·杂篇》中说:“以巨⼦为圣⼈,皆愿为之⼫,冀得为其后

世。”这是说墨者以“巨⼦”为圣⼈,都愿奉他为⾸领,希望做他的继承

⼈,可⻅墨家对“巨⼦”的尊敬。《淮南⼦·泰族训》中说:“墨⼦服役

者百⼋⼗⼈,皆可使赴⽕蹈刃,死不还踵。”可⻅墨家组织之严密,纪

律之严明,门徒当然也就会严守墨⼦的“成规”。

墨家的两⼤标志性特征,“墨守”和“成规”组合在⼀起,竟然变成

了⼀个讽刺思想保守的贬义词,真是令⼈浩叹!

“学⽽优则仕”不是形容优秀

很多⼈把“学⽽优则仕”这句话理解成学业⾮常优秀,然后出仕做

官。事实上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错误的原因在于不懂得“优”字在

P:210

这句话中的意思。

“学⽽优则仕”出⾃孔⼦之⼝。在《论语·⼦张》篇中,孔⼦

说:“仕⽽优则学,学⽽优则仕。”这两句话才是孔⼦的完整表达,在

孔⼦⼼⽬中,“仕⽽优则学”甚⾄⽐后者更为重要,因此才放到第⼀位

来讲。后⼈不读先贤原典,将孔⼦的完整表达硬⽣⽣截去前⼀句,只

注重后⼀句,为⾃⼰出仕做官寻找圣⼈之⾔作为理论依据,真是可

叹!

《说⽂解字》:“优,饶也。”什么叫“饶”?段⽟裁解释说:“凡有

余皆⽈饶。”因此,“优”的本义就是有余⼒,朱熹就是这样解释

的:“优,有余⼒也。”如此⼀来,孔⼦的两句话就很好理解了:出仕

做官有余⼒可以去学习,学习有余⼒可以出仕做官。“优”是⼀项⾮常

重要的标准,不管是出仕做官还是学习,必须有余⼒,然后才能去做

别的事情。对“学⽽优则仕”来说,必须学有余⼒⽅才可以出仕做官,

如果不是学有余⼒,即使学问再好也不能出仕做官。

孔⼦的意思⾮常清楚,那就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提⾼

为官者的从政能⼒。后⼈不察,误以为只要学业优秀就可以当官了,

从⽽忽视了“学”在先、“仕”在后的深刻道理。

⾄于今天从孔⼦这句话中演绎出来的什么“演⽽优则歌”“演⽽优则

导”等句式,统统都是错误的,因为强调的都是优秀之后如何如何,⽽

并⾮是有余⼒才可以去做别的事情。不读原典,不能理解先贤每⼀句

话的正确含义,以致先贤的许多深刻思想都被歪曲了,可发⼀叹!

P:212

《诸葛亮读书图》(『諸葛亮読書図』),桥本雅邦绘,出⾃《雅邦集》,⼤正⼗五年

(1926)版,藏⽇本国⽴国会图书馆。

桥本雅邦(橋本雅邦,1835-1908)是明治时期的⽇本画家,其画

作吸收“狩野派”的传统写实法和⻄洋画的焦点透视与明暗法,形成了

折中的新⽇本画⻛格。

诸葛亮虽然常以游刃有余的⽻扇纶⼱样貌出现在各种⽂艺作品

中,似⽣⽽知之者,其实他⽆论出隆中之前,还是⽇理万机之暇,均

勤读不辍,因⽽留下了两处“诸葛亮读书台”遗迹。⼀处在湖北沔阳

(今仙桃市)沔城的古柏门外,据传乃其新婚不久后攻读天⽂、地

理、兵法等书,造就经天纬地之才的所在,此地明清时期尚存武侯

祠;另⼀处位于陕⻄勉县城郊,与古阳平关、张鲁城烽⽕台相距咫

尺,传说诸葛亮在汉中屯兵⼋年,每当军务之暇,常来此阅读兵书,

运筹帷幄。陈友谅曾赋诗说:“刘备早⽆川蜀地,武侯尚有读书

台。”以诸葛亮之才之多务,尚且如此,何况他⼈。

“私淑弟⼦”究竟是什么样的弟⼦

弟⼦分为两种,⼀种是亲传弟⼦,⼜称“亲炙”。“炙”,烧烤,“亲

炙”的字⾯意思就是:我直接在您⾯前被您烧烤,⽐喻直接接受别⼈或

⽼师的教诲或传授。孟⼦在《尽⼼下》篇中列举了伯夷和柳下惠的⻛

范后说:“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圣⼈⽽能若

是乎?⽽况于亲炙之者乎?”百代之前奋发有为,百代之后听说的⼈没

有不振作奋发的。不是圣⼈能像这样吗?更何况受到过他们“亲炙”的

⼈呢?

另外⼀种就是“私淑弟⼦”。什么叫“私淑”?还是要来看孟⼦的论

述。《孟⼦》⼀书中“私淑”⼀词凡两⻅,《离娄下》篇中说:“君⼦之

泽五世⽽斩,⼩⼈之泽五世⽽斩。予未得为孔⼦徒也,予私淑诸⼈

P:213

也。”东汉学者赵岐注解说:“淑,善也。我私善之于贤⼈⽿,盖恨其

不得学于⼤圣⼈也。”赵岐的解释⾮常可爱,意思是我私⼼仰慕圣⼈,

恨不得做他的亲炙弟⼦,可是圣⼈早就去世了,只好向他的亲炙弟⼦

学习。因此《词源》释义为:“未得⾝受其教⽽宗仰其⼈为私淑。”

《尽⼼上》篇中说:“君⼦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化之者,有成

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之所以教

也。”赵岐注解说:“私,独;淑,善;艾,治也。”朱熹进⼀步解释

说:“⼈或不能及门受业,但闻君⼦之道于⼈,⽽窃以善治其⾝,是亦

君⼦教诲之所及。”

不过,清代学者焦循在《孟⼦正义》中的解说与众不同,他认

为“淑”通“叔”,拾取;“艾”通“刈(yì)”,割草,也是拾取之意。因此

他解释说:

P:214

《⾄圣先贤半⾝像》之『孟轲像』,元代佚名绘,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P:215

《⾄圣先贤半⾝像》全册六⼗开,图绘起⾃孔⼦,终⾄许衡,⾃

春秋⾄元代⼀百⼆⼗位历代名儒,原在清宫安奉历代帝后贤⾂图像

的“南薰殿”,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绘制时间在元⽂宗⾄顺元年(1330)追封孔⼦各⼤弟⼦公爵之位

以后。孔门有“四配⼗哲”,“⼗哲”⻅《论语·先进》篇,孔⼦⾃⾔孔门

四科之佳者⼗⼈,“四配”之例则成于南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以

颜渊、曾参、孔伋、孟轲配飨。孟⼦私淑孔⼦,被后世尊为“亚圣

公”,并配飨孔庙,实在不亚于“亲炙”弟⼦了。明代朱元璋⼀度“罢免

孟⼦配享孔庙”,但遭到读书⼈强烈反对,不久便⼜恢复了资格。

“盖私淑诸⼈,即私拾诸⼈也。‘淑’‘艾’⼆字义相叠,私淑艾者,

即私拾取也。亲为门徒,⾯相授受,直也;未得为孔⼦之徒,⽽拾取

于相传之⼈,故为私。私淑,犹云窃取也。彼⾔私淑诸⼈,不必⼜

叠‘艾’字,其义⾃⾜。此叠‘艾’字以⾜其句,其实‘私淑艾’犹‘私

淑’也。”

焦循的解释虽然有点煞⻛景,却有⾜够的训诂学证据,⽽且“私拾

取”“窃取”的表述更加能够体现出对圣⼈之道的迫切渴求之情。

今天有些欺世盗名之辈,为了往⾃⼰脸上贴⾦,常常⾃称是某某

著名学者的“私淑弟⼦”,但与其学说却毫⽆相通之处,亦为世态之⼀

景。

“骊歌”为何指离别之歌

“骊歌”是⼀个⾮常美丽的词汇,但今⼈已经不能够准确了解它的

含义,因此往往误⽤,⽐如竟有“毕业骊歌”“繁华骊歌”之类不伦不

类、似是⽽⾮的说法。

P:216

清代学者杭世骏在《订讹类编》卷⼆“骊歌⾮送⾏者所歌”⼀条中

辨析道:“据《汉书》,则《骊驹》为⾏者所歌,明甚。近⼈作送⾏之

歌⽤,⾮也。王阮亭送陶季之潞州云:‘骊驹忽告将⻄驰。’朱⽵垞酬

彭某诗云:‘我唱骊驹⼦送⾏。’皆不失《汉书》本旨。查初⽩送钱幼

鲲游江右云:‘江⻄吾旧到,为尔唱骊驹。’亦沿其误也。”

原来,“骊歌”指的是《骊驹》之歌,此乃《诗经》的逸诗,为孔

⼦所删,但孔⼦并没有删除⼲净,留下了珍贵的四句。“骊”指深⿊⾊

的⻢,因此“骊驹”即纯⿊⾊的⻢。很显然,这种⻢⾮常名贵,周穆王

的“⼋骏”中就有名为“盗骊”的名⻢;汉乐府⺠歌《陌上桑》中,罗敷

夸⾃⼰的夫婿,就有“⽩⻢从骊驹”的诗句。

杭世骏所称的“据《汉书》,则《骊驹》为⾏者所歌”,是指《汉

书·儒林传》中关于王式的⼀则记事。汉昭帝驾崩后,霍光等⼤⾂迎请

昌⾢王刘贺即位,刘贺因荒淫⽆度,在位⼆⼗七天就被废,⽽王式

(字翁思)就做过昌⾢王的⽼师。昌⾢王被废后,治狱的官吏责问王

式为何没有上过劝谏之书,王式回答说:“⾂以《诗》三百五篇朝⼣授

王,⾄于忠⾂孝⼦之篇,未尝不为王反复诵之也;⾄于危亡失道之

君,未尝不流涕为王深陈之也。⾂以三百五篇谏,是以亡谏书。”因此

得以免死归家。

此后,王式的两位学⽣“唐⽣、褚⽣应博⼠弟⼦选,诣博⼠,抠⾐

登堂,颂礼甚严,试诵说,有法”。所谓“颂礼”,所颂的乃为“容礼”,

即仪容之礼。诸博⼠⼤惊,这才知道他们的⽼师就是王式,于是推荐

王式任博⼠。王式到京后,各位⼤夫博⼠仰慕王式之名,都带着酒⾁

来慰劳。

博⼠江公跟王式⼀样都属于鲁诗学派,⽽为宗师,⼼中嫉妒王

式,于是“谓歌吹诸⽣⽈:‘歌《骊驹》。’式⽈:‘闻之于师:客歌《骊

驹》,主⼈歌《客⽏庸归》。今⽇诸君为主⼈,⽇尚早,未可

P:217

也。’”江公授意诸⽣唱客⼈辞⾏所唱的《骊驹》之歌,这歌明明应该

由王式来唱,可⻅是故意为难。王式则回答说,如果客⼈要辞⾏时唱

《骊驹》,那么主⼈就要唱客⼈不⽤归的《客⽏庸归》之歌,现在时

间还早,不应该唱。

“江翁⽈:‘经何以⾔之?’式⽈:‘在《曲礼》。’江翁⽈:‘何狗曲

也!’式耻之,阳醉逷地。”“逷(tì)”是失去凭依⽽倒的意思。江公问

道:“哪部经这样说了?”王式回答说:“在《曲礼》中有记载。”江公

⼤骂“狗曲”,王式以之为耻,假装喝醉倒地,事后斥责学⽣:“我本不

欲来,诸⽣强劝我,竟为竖⼦所辱!”遂谢病归家⽽死。

江公所骂“狗曲”⼀语于理不通,清代学者臧琳在《经义杂记》⼀

书中质问道:“江公⼼虽嫉之,安得于诸⼤夫博⼠前轻斥经师为狗,如

今乡⾥⼩⼈反唇相讥乎?……倘⾯斥为狗,翁思安能含忍,即诸博⼠

弟⼦亦竟不发⼀语乎?”

臧琳的质疑很有道理,因此他认为“狗曲”乃“徇曲”之误,是⼀句

隐语,明着说王式顺从《曲礼》之说,暗地⾥却讽刺王式本是获罪之

⼈,还⾮要顺从学⽣的意⻅来担任博⼠之职,可谓刻薄!

《骊驹》⼀诗留存下来的四句是:“骊驹在门,仆夫具存;骊驹在

路,仆夫整驾。”“仆夫”指驾⻋的⼈,“整驾”指备好⻋⻢,准备出发。

东汉学者服虔注解说:“客欲去歌之。”可⻅《骊驹》乃是客⼈离别时

所唱之歌,⽽不能由送⾏者所唱。⽐如唐代诗⼈韩翃《赠兖州孟都

督》的最后两句“愿学平原⼗⽇饮,此时不忍歌骊驹”,就是表⽰⾃⼰

不忍辞⾏离别之情。

P:218

《⻄王⺟》,胜川春章绘,约1770年。

这幅《⻄王⺟》似是对类似题材的模仿之作,与胜川春章的美⼈

画作品颇为不同。

画⾯上的⻄王⺟垂⽬拢袖⽽⽴,神情落寞,后⾯⼀个侍⼥捧着⼀

盘标志性的仙桃。上⾯的题词出⾃《⽩云谣》,初⻅于《穆天⼦

传》:“天⼦觞⻄王⺟于瑶池之上,⻄王⺟为天⼦谣……天⼦答

之。”⻄王⺟唱的便是这⾸《⽩云谣》:“⽩云在天,丘陵⾃出。道⾥

P:219

悠远,⼭川间之。将⼦⽆死,尚复能来。”这是⼀⾸优美的离别诗。周

穆王的⼋骏已载着他离去,留下⻄王⺟独⾃惆怅,画⾯充满惜别之

意。

“呵呵”是苏东坡发明的吗

有⽹友撰⽂,声称⽹络流⾏语“呵呵”最早起源于苏东坡,并举出

三通书信为证。其⼀,《与鲜于⼦骏》:“近却颇作⼩词,虽⽆柳七郎

⻛味,亦⾃是⼀家。呵呵。”其⼆,《与⽂与可》:“不尔,不惟到处

乱画,题云与可笔,亦当执所惠绝句过状索⼆百五⼗匹也。呵呵。”其

三,《答陈季常》:“⼀枕⽆碍睡,辄亦得之⽿。公⽆多奈我何,呵

呵。”

写作本⽂之前,我查了⼀下互联⽹,发现这篇帖⼦被疯狂转载,

⽹上铺天盖地,到处都是。我只能很遗憾地说,该⽹友实属孤陋寡

闻,“呵呵”⼀词的发明权根本不属于苏东坡,即使⽤在书信中也并⾮

苏东坡⾸创。

“呵呵”最早⻅于史料,出⾃《晋书·⽯季⻰载记》。⼗六国时期,

后赵皇帝⽯虎的太⼦⽯宣妒忌弟弟⽯韬得宠,派遣刺客杀了⽯韬。临

葬前,⽯宣“乘素⻋,从千⼈,临韬丧,不哭,直⾔‘呵呵’,使举衾看

⼫,⼤笑⽽去”。既然是“⼤笑⽽去”,“呵呵”当然就是笑声。后赵乃羯

族所建,因此“呵呵”本来是胡⼈之间流⾏的⼀种笑声。

⼊唐后,唐王室本来就有胡⼈⾎统,加之采取兼容并蓄的国策,

遂成就了辉煌的⼤唐盛世,“呵呵”这种胡⼈的笑声也顺理成章传⼊中

原。《全唐诗》中“呵呵”⼀词凡三⻅。寒⼭《诗三百三⾸之五⼗

六》:“含笑乐呵呵,啼哭受殃抉。”⻙庄《天仙⼦》:“醺醺酒⽓麝兰

和,惊睡觉,笑呵呵,⻓道⼈⽣能⼏何。”还是⻙庄的《菩萨

P:220

蛮》:“遇酒且呵呵,⼈⽣能⼏何。”这些⽤法⾜⾜⽐苏东坡早了两百

到六百多年,苏东坡哪⾥配拥有“呵呵”的知识产权呢!

查原帖,帖名为《“呵呵”⼀词⽤之书信始于苏东坡》,以上四例

都⾮⽤于书信,不过即使如此,“呵呵”⽤之于书信也并⾮源⾃苏东

坡。早在苏东坡出⽣前三年(苏东坡出⽣于1037年),欧阳修就开始

在书信中“呵呵”了。景佑元年(1034),欧阳修在《与王⼏道书》中

写道:“某顿⾸⽩⼏道先辈⾜下:段⽒家⼈⾄,蒙⽰书及诗,并⼦聪、

圣俞书与诗。后于东⼭处⼜⻅诗,何其勤⽽周也。圣俞得诗⼤喜,⾃

谓党助渐炽,⼜得⼀豪者,然微有饥态。⼏道未尝为此诗,落意便尔

清远,⾃古善吟者益精益穷,何不戒也。呵呵。”

苏东坡刚刚三岁时(1039年),欧阳修⼜在《与梅圣俞书》中“呵

呵”了:“孙书注说,⽇⼣渴⻅,已经奏御,敢借⽰否?蒙索乱道,恰

来尽,呵呵。”苏东坡⼋岁时(1044年),欧阳修在《与梅圣俞书》中

依然如故:“铭⽂不烦⻅督,不久纳上,只为须索要好者,恐未尽尔。

呵呵。”这时候的苏东坡还在跟着⽗亲读书,哪⾥就学会“呵呵”了?

有宋⼀代,“呵呵”⼀词⾮常流⾏,尤其是名⼈的书信中常常使

⽤,虽然赶不上今天的QQ和微信聊天中的使⽤频率,⼿指⼀动就可

以“呵呵”,不过“呵呵”起源之早,出乎⼈们的想象。⼈们经常有⼀个

误解,认为今天使⽤的⼤多数流⾏语都是现代的专利,其实不然,古

⼈⼝中早就说着跟我们⼀样的话了,“呵呵”就是⼀个最好的例证。呵

呵!

P:222

《晩笑堂⽵庄画传》之『欧阳修像』,清乾隆⼋年(1743)刊本。

《晚笑堂⽵庄画传》为清代画家上官周晚年创作的古代名⼈画像

集,收录⻄汉⾄明初历代圣贤、名⾂、名将、名媛共⼀百⼆⼗⼈画

像,每⼈⼀图⼀传。上官周(1665-1750),号⽵庄,福建⻓汀⼈,

有“江南⺠间神笔”之称。

此图中的欧阳修,半坐半卧,斜倚宽⼤榻椅,姿态悠游闲适。看

他眉⽬神情,像被什么取悦了,微张着嘴,似乎正要“呵呵”笑出来。

画像右侧题词中,有苏东坡给欧阳修集作序时所说的话:“欧阳⼦论⼤

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迁,诗赋似李⽩。此⾮予⾔也,

天下之⾔也。”欧苏⼆公皆喜“呵呵”,以苏之语配欧之像,⼗分相得。

“三姑六婆”为什么是蔑称

俗语中把不务正业的妇⼥称作“三姑六婆”,“姑”和“婆”本来是亲

属之间的正常称谓,为什么在这个俗语中会含有贬义成分呢?“三

姑”是哪“三姑”?“六婆”⼜是哪“六婆”呢?是虚指还是实指?相信很多

⼈都不清楚。

“三姑六婆”乃实指,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书:“三姑者:

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

婆也。”以下详细解释“三姑六婆”的来历和各⾃的职责范畴。

尼姑是中国⺠间对⼥性佛教徒的俗称,佛教教义中并没有这个称

谓,正式的称谓是⽐丘尼,指已经受了具⾜戒这种佛教戒律的⼥性修

⾏者,未受具⾜戒的⼥性修⾏者称为沙弥尼。据清代学者梁绍壬所著

《两般秋⾬庵随笔》载:“汉刘峻⼥出家,乃尼姑之始,⽽尚未⽴名。

东晋妇⼈ 阿藩习⻄域之教,始有尼姑之称。”

P:223

道姑即⼥道⼠,卦姑是以占⼘、算命为⽣的⼥⼈。古代社会是男

权社会,按照传统观点,⼥⼈⾜不出⼾⽅为守妇道,⽽尼姑和道姑出

家修⾏,卦姑⾏⾛江湖,向来被⼈视作异类。宋元以来,市⺠阶层兴

起,粗俗⽂化⼤⾏其道,尼姑、道姑和卦姑更是成了男⼈们攻击、诬

蔑的对象。明代著名的话本⼩说《三⾔⼆拍》中就有⼤量的描写尼

姑、道姑“淫⾏”的故事,因此尼姑、道姑和卦姑⽅才稳居“三姑六

婆”的前三名。

⽛婆是指以介绍⼈⼝买卖为业⽽从中取利的妇⼥,买卖经纪⼈和

中介称“⽛”;媒婆⾃不必说,谁都知道是⼲什么的;师婆即巫婆;虔

婆指妓院的鸨⺟;药婆指⼥巫医;稳婆是接⽣婆。“六婆”本⾮不良分

⼦,不过由于她们⻅多识⼴,⼜能深⼊良家妇⼥的家庭,为了牟利,

常常采⽤欺诈⼿段⾏骗,久⽽久之就成了⼈⼈喊打的过街⽼⿏,“三姑

六婆”因此也成了⼀个蔑称。陶宗仪就评论道:“⼈家有⼀于此,⽽不

致奸盗者,⼏希矣。若能谨⽽远之,如避蛇蝎,庶乎净宅之法。”

清⼈李汝珍的⼩说《镜花缘》中则描写得更加形象:“吾闻贵地有

三姑六婆,⼀经招引⼊门,妇⼥⽆知,往往为其所害,或哄骗银钱,

或拐带⾐物。”这当然是⼀种偏⻅,不过也是当时存在的⼀种真实现

象。

P:225

《⼈间万事爱妇美⼋卦意利质请之归帆》(『⼈間万事愛婦美⼋卦意利質請の帰

帆』),歌川国芳绘,约1849-1850年。

“质请”的意思是归还⽋款,把抵押的物品赎回。画⾯描绘了典当

之物回家的喜悦。

这是⼀组⼋幅系列版画中的⼀幅,这组画以“近江⼋景”为题,却

不描绘⻛景,⽽是解释了⼋种卦意,这⼀幅释“利”(离)卦,⼤概预

⽰着重新获得失去之物,⾮常好的意思。画中⼥⼦虽然不是三姑六婆

中的“卦姑”,但从其服饰姿态来看,也并⾮闺秀或艺伎,⽽是⼀副有

技艺傍⾝的“职⼈”模样,⼿持烟管,⾝上穿的“半缠”(短上⾐)上绣

(或染)有歌川国芳的画号“⼀勇斋”字样,显⽰出绘师对画中⼈的喜

爱。歌川国芳出⾝染坊家庭,对江⼾市井劳作⼥⼦充满亲切感,所以

这幅画与“三姑六婆”⼀词所暗含的贬低、敌视有职业⼥性的男性视⾓

⼤异其趣。

“丫鬟”为何是婢⼥的专称

“丫鬟”本来写作“鸦鬟”,⽐如李⽩《酬张司⻢赠墨》⼀诗:“上党

碧松烟,夷陵丹砂末。兰麝凝珍墨,精光乃堪掇。⻩头奴⼦双鸦鬟,

锦囊养之怀袖间。今⽇赠予兰亭去,兴来洒笔会稽⼭。”古⼈以⻩⼝、

⻩头⽐喻刚出⽣的婴⼉和⼩孩⼦,⼩孩⼦不分男⼥都梳丫形双髻,头

发中分为两股,⽤丝带系结成两个丫形,使其贴于⽿际。

唐代时这⼀发式最为流⾏。它也可以写作“鸦头”,⽐如⽩居易在

《东南⾏⼀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中吟咏道:“绣⾯谁家

婢,鸦头⼏岁奴。”由此也可⻅,唐代的僮仆(奴⼦、婢、奴)也都梳

这种发式。

P:226

李商隐作有《柳枝五⾸》,是五⾸凄美的爱情诗:“花房与蜜脾,

蜂雄蛱蝶雌。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本是丁⾹树,春条结始

⽣。⽟作弹棋局,中⼼亦不平。”“嘉⽠引蔓⻓,碧⽟冰寒浆。东陵虽

五⾊,不忍值⽛⾹。”“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锦鳞与绣⽻,⽔陆

有伤残。”“画屏绣步障,物物⾃成双。如何湖上望,只是⻅鸳鸯。”

李商隐还为这五⾸诗写了⼀篇⻓⻓的序,讲述了年轻时⼀次不成

功的恋爱经历:⼗七岁的洛阳商家⼥柳枝,⽗亲早死,与⺟亲相依为

命。李商隐的堂兄李让⼭与之为邻,“他⽇春曾阴,让⼭下⻢柳枝南柳

下,咏余《燕台》诗,柳枝惊问:‘谁⼈有此?谁⼈为是?’让⼭谓

⽈:‘此吾⾥中少年叔⽿。’柳枝⼿断⻓带,结让⼭为赠叔乞诗”。

第⼆天,李商隐来到柳枝住的巷⼦⾥,只⻅“柳枝丫鬟毕妆,抱⽴

扇下,⻛障⼀袖”。清代学者冯浩在《⽟溪⽣诗集笺注》中引述了陈启

源的注释:“丫鬟谓头上梳双髻,未适⼈之妆也。”“丫鬟”乃是对还没

有嫁⼈的少⼥的称呼。

柳枝说⾃⼰三天后要去河边洗裙⼦,邀请李商隐在河边约会。李

商隐满⼝答应下来。回去后,有⼀个朋友居然把他的⾏李偷⾛,先跑

到⻓安去了。没了⾏李连觉都睡不成,李商隐随后追赶朋友,就此错

过了和柳枝姑娘的约会。

冬天的时候,李让⼭赶到⻓安城告知李商隐,柳枝姑娘被东部某

地的封疆⼤吏娶⾛了。于是李商隐写了《柳枝五⾸》和这篇序,纪念

这段如烟飘散的未遂爱情。

宋代诗⼈王洋在《⼷阳道中题丫头岩》⼀诗中吟咏道:“昭君村⾥

千年恨,神⼥峰前⼀梦成。不谓此州⽆美艳,只嫌名字太粗⽣。”并⾃

注说:“吴楚之⼈,谓婢⼥为丫头。”婢⼥⼤多是年轻姑娘,因此,“丫

头”“丫鬟”从宋代开始就成了婢⼥的专称,⼀直沿⽤到⺠国时期。

P:227

《汉宫春晓图》局部,明代仇英绘,约1368-1644年,绢本设⾊,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汉宫春晓图》⻓卷采⽤南宋院体技法,描绘初春时节宫中嫔妃

⽇常⽣活,举凡妆扮、浇灌、折枝、插花、歌舞、弹唱、下棋等⽆不

必备,⼈物繁多,⾐饰鲜丽,姿态各异。该卷设⾊秾丽典雅,庭园殿

宇台阁皆⽤界画,精细⼊微,被誉为“中国⼗⼤传世名画”之⼀。虽⽈

汉宫,画中⼈物皆着唐以后⾐饰,宫室庭园也多似明代式样。

选取的局部描绘了折枝、浇花场景。按惯例,丫鬟宫⼥都画得⽐

她们的主⼈⼩⼀些。当中太湖⽯左侧,⼀嫔妃带两个⼩丫鬟,⼀持扇

侍⽴,⼀弯腰浇灌牡丹花丛,头上皆挽双丫髻,鬓发垂垂。李商隐所

⻅柳枝⼤约也是类似梳妆?画中⼥⼦个个削肩⻓⾝,纤细轻盈,体现

的是明⼈审美情趣。

“⽼鸨”为何是妓院⽼板娘的蔑称

P:228

⼤约从元代开始,各类通俗⼩说和戏曲中频繁出现“⽼鸨”这⼀称

谓,明清两代延续,甚⾄直到今天,⽇常⼝语中也还在使⽤这个词,

⽽且“⽼鸨”的含义尽⼈皆知,即妓院的⽼板娘,⼜可称“鸨⺟”“鸨

⼉”。很多⼈都会觉得这个称谓奇怪,奇怪的原因在于不知道什么

叫“鸨”。

“鸨”的右边既然从⻦,那么它⼀定是⼀种⻦⼉。果然如此,《说

⽂解字》解释说:“鸨,⻦也。⾁出尺胾。”“胾(zì)”是切成⼤块的

⾁,“鸨”这种⻦体型很⼤,⾁质肥美,厚⾄尺许,故称“⾁出尺胾”。

周代时这种⻦就属于“膳羞”之⻦,即供给天⼦所⾷的⻦类。

从现代动物学的分类也可以看出鸨的体型之⼤。鸨是鸨科的中型

和⼤型狩猎⻦类,是现存⻦类中体型最⼤、⾝体最重的⼀种,头⼩脖

⼦⻓,⻓得跟鹤很像,不善⻜⾏,善于在陆地上奔跑,⾷物是⼤量害

⾍的幼体,所以是⼀种益⻦。这种⻦现在⼗分珍稀,属国家⼀级保护

动物,据说已经快要在地球上灭绝了。

《诗经·国⻛》中有⼀⾸名为《鸨⽻》的诗篇,郑⽞注解说:“鸨

⾳保,似雁⽽⼤,⽆后指。”这⾸诗每段的开头依次吟咏道:“肃肃鸨

⽻,集于苞栩。”“肃肃鸨翼,集于苞棘。”“肃肃鸨⾏,集于苞

桑。”“肃肃”是形容鸨⻦翅膀振动的声⾳,“栩”是柞树。鸨⻦扇动翅

膀,成群地栖落在丛密的柞树、酸枣树和桑树之上。

《⽑传》:“鸨之性不树⽌。”意思是鸨⻦不喜欢栖⽌于树上。孔

颖达则解释说:“鸨⻦连蹄,性不树⽌,树⽌则为苦,故以喻君⼦从征

役,为危苦也。”所谓“连蹄”,也就是“⽆后指”的意思,⽆法⻓时间地

在树上停留,因此⽤鸨⻦集于树来⽐喻征夫的苦役。

鸨⻦还有两个别名。⼀⽈独豹。北宋学者陆佃在《埤雅》⼀书中

引述郭璞的话说:“鸨似雁,⽆后指,⽑有豹⽂,⼀名独豹,遇鸷⻦能

P:229

激粪御之,着其⽑悉脱。”按照这种说法,鸨⻦⽻⽑上的花纹像豹⼦,

故称“独豹”,⽽“豹”则讹为同⾳的“鸨”。

⼀⽈鸿豹。⻄汉学者焦延寿所著《易林》中说:“⽂⼭鸿豹,肥腯

多脂。”这是形容鸨⻦膘肥⾁厚,正与许慎“⾁出尺胾”的解释相符。明

代学者杨慎在《丹铅杂录》中引述了焦延寿的记载,紧接着解说

道:“鸨名鸿豹,以鸨善⾷鸿,为鸿之豹,犹⾔⻥雁也。”这个解释很

含糊,根本没有说清楚鸨⻦为何别名“鸿豹”,只好存疑。

⾝为益⻦,它居然被拿来命名妓院⽼板娘,这到底是何原因呢?

有⼈认为和“鸨”这个字左边的构造有关:上⾯的“⼔”是雌性⽣殖器的

符号,下⾯的“⼗”是雄性⽣殖器的符号,⽤雌雄交配来⽐喻鸨⻦善

淫。这真是胡说⼋道!“⼔”是“⽐”的省写,《周礼》中规定:“令五家

为⽐,使之相保。”“⼗”则表⽰事物的数⽬。上“⼔”下“⼗”,意思就是

有数⽬的事物相⽐并。陆佃在《埤雅》中的描述最符合“鸨”的字

形:“鸨性群居如雁,⾃然⽽有⾏列。”“肃肃鸨⾏,集于苞桑”的“鸨

⾏”⼀词,描述的就是鸨⻦⻜⾏时相⽐并,排列成⾏的情形。

最早把鸨⻦和妓院⽼板娘联系起来的是明朝剧作家朱权的《丹丘

先⽣论曲》,其中说:“妓⼥之⽼者⽈鸨。鸨似雁⽽⼤,⽆后趾,虎

⽂,喜淫⽽⽆厌,诸⻦求之即就,世呼独豹者是也。”朱权关于鸨

⻦“喜淫⽽⽆厌,诸⻦求之即就”的习性描述不知从何⽽来,明代学者

陈懋仁则在《庶物异名疏》中引述陆佃的话说:“鸨性最淫,逢⻦则与

之交。”⽽陆佃的《埤雅》⼀书中则⽆此记载。

到了清代,多隆阿所著《⽑诗多识》中则⼏乎坐实了鸨⻦的这则

来历不明的传说:“鸨性淫污,则为⼈所同贱也。或云此⻦纯雌⽆雄,

有他⻦映⽇⾼⻜,则鸨低⻜,下承其影即孕,俗因呼为百⻦妻,呼娼

⼥之⺟⽈鸨,义亦取此。”虽然多隆阿接着就说“然鸨实有雄者,其说

不可信”,但⺠间将妓院⽼板娘称为“⽼鸨”则早已定型。

P:230

不过“⽼鸨”这⼀称谓的来历还有另外⼀种说法。唐⼈孙棨(qǐ)

所著《北⾥志》记载了当时⻓安城北平康⾥歌妓们的⽇常⽣活,其中

写道:“妓之⺟多假⺟也,亦妓之衰退者为之。”孙棨⾃注道:“俗呼为

爆炭,不知其因,应以难姑息之故也。”原来,唐代时称呼妓⼥的假⺟

为“爆炭”,连孙棨都不知道为何称“爆炭”,猜测为“难姑息之故”。所

谓“难姑息”,意思是说假⺟通常脾⽓暴躁,《北⾥志》中有⾮常形象

的描述:“初教之歌令,⽽责之甚急,微涉退怠,则鞭朴备⾄。”

尚秉和先⽣在《历代社会⻛俗事物考》中解释说:“今⽇妓之假

⺟,俗呼为⽼爆⼦,盖仍沿唐时爆炭之称。爆炭者,⾔其鞭挞稚妓,

威怒爆发,如炭之爆也。亦⽈鸨⺟,盖爆之讹。”

综上所述,不管是出⾃“鸨性最淫”这⼀传说的“⽼鸨”称谓,还是

出⾃脾⽓暴躁这⼀含义的“爆炭”称谓,对妓院⽼板娘的刻画可谓⼊⽊

三分,只是可怜了鸨⻦这天下第⼀冤屈的⻦⼉!

P:232

《古杂剧⼆⼗种》之《⻘衫泪》插图,明代王骥德编,明万历年间顾曲斋刻本。

该书旨在保存杂剧古法典范,插图为⻩门叔伯兄弟所刻,⼈物秀

俊,景物严谨,线条挺拔,⼑锋犀利,为明季武林版画中的代表作

品。

其中《江州司⻢⻘衫泪》⼀剧为元⻢致远所撰,演绎⽩居易与妓

⼥裴兴奴的爱情故事。兴奴颇有才⽓,尤善琵琶,看重⽩居易的才

华,愿以终⾝相托。后⽩居易被贬为江州司⻢,有⼀位叫刘⼀的江⻄

茶商听说兴奴美貌,也想娶她,鸨⺟贪财,设计让兴奴嫁给刘⼀。图

中所绘正是鸨⺟劝兴奴从了刘⼀的场景。正旦念道:“我做了⽩侍郎之

妻,休来缠我!”⼜唱:“情知普天下虔婆那⼀个不爱钱。”正为鸨⺟写

照。

“跳槽”竟然是⻘楼⽤语

《说⽂解字》:“槽,畜兽之⾷器。”顾名思义,“跳槽”就是指从

⼀个⾷槽跳到另⼀个⾷槽。这个词毫⽆疑问是形容牲⼝吃⾷时的景

象。想象⼀下⻢厩⾥的⻢匹,在槽⾥吃⾷时扰动不安,时⽽伸出嘴去

抢吃别的槽⾥的⻢⾷,就知道这个词是多么形象了!但是在今天,“跳

槽”却是更换⼯作的代称:明年,你准备跳槽吗?

鲜为⼈知的是,“跳槽”原来竟然是⻘楼⽤语!明⼈张存绅所著

《雅俗稽⾔》中有“跳槽”⼀条,解释说:“今俗以宿娼⽆恒主谓之跳

槽,乃⾃家妃妾以新间旧亦⽈跳槽。魏明帝初为王时,纳虞⽒为妃,

及即位,⽑⽒有宠⽽黜虞⽒。元⼈传奇以明帝为跳槽,俗语本此。”元

⼈传奇中本来⽤“跳槽”形容魏明帝不断地宠此黜彼,引申⽽为⻘楼⽤

语,指妓⼥和⼀个嫖客缠绵多时之后,转⽽移情别的更有钱的嫖客,

或者指嫖客厌倦了⼀个妓⼥,转⽽移情别的妓⼥,所谓“宿娼⽆恒

主”是也。

P:233

冯梦⻰所辑明代江南艳曲《挂枝⼉》中,有两⾸《跳槽》⼩曲,

其中唱道:“你⻛流,我俊雅,和你同年少。两情深,罚下愿,再不去

跳槽。恨冤家瞒了我去偷情别调。”“姊妹们苦劝我,权饶你这遭。谁

想你到如今⼜把槽跳。”可⻅明代时“跳槽”已是⺠间的常⽤语。明代⺠

间还有“⺟狗不掉尾,公狗不跳槽”之俗语,牲畜发情交配,⺟狗称“掉

尾”,公狗称“跳槽”,也可⻅“跳槽”⼀词之粗俗。

到了清代,“跳槽”⼀词同样使⽤得⼗分⼴泛,⽽且词义固定为妓

⼥或嫖客的换槽⾏为。沈复的⾃传体散⽂《浮⽣六记》中有⼀章《浪

游记快》,其中写道:“秀峰今翠明红,俗谓之跳槽,甚⾄⼀招两妓;

余则惟喜⼉⼀⼈。”秀峰是沈复的朋友,“今翠明红”,这就是“跳槽”⾏

为。近⼈徐珂所著《清稗类钞》中有“跳槽”⼀条,其中写道:“跳槽

头,原指妓⼥⽽⾔,谓其琵琶别抱也,譬以⻢之就饮⾷,移就别槽

⽿;后则以⾔狎客,谓其去此适彼。”解释得⾮常明⽩。

“跳槽”⼀词极为形象,因此从明清⼀路沿袭下来,⽼词焕发了新

义,⼤约从⼆⼗世纪中叶开始,成为更换⼯作的代名词,以⾄于到了

今天,已经没有⼈知道这个极为粗俗的⻘楼⽤语的原始含义了。

P:235

《绘图缀⽩裘⼗集》卷四『占花魁种情』,清代玩花主⼈编,上海书局光绪⼆⼗⼀年

(1895)⽯印本。

《卖油郎独占花魁》是明代冯梦⻰的短篇拟话本⼩说,收⼊《醒

世恒⾔》,讲述了才貌双全、名噪京城的“花魁娘⼦”、名妓王美娘最

终嫁给卖油郎秦重的故事,被多次改编为剧本。

秦重爱恋花魁美貌,攒⾜银两求⼀度春宵,整晚服侍醉酒的美娘

(如图中所绘)。美娘虽嫌他出⾝市井,但“每遇不如意处,或是⼦弟

们任情使性,吃醋跳槽,或⾃⼰病中醉后,半夜三更,没⼈疼热,就

想起⼩官⼈的好处来”。后来,因⼀场折辱,⼀场⼤雪,秦重救了正要

⾃尽的美娘,得以娶得花魁回家,那⼀出叫“独占”。这个故事特别贴

近⼩市⺠的爱情婚姻观念,任性“跳槽”的纨绔⼦弟不及⽼实忠厚的卖

油郎。

男·⼥

P:237

“星期”原来指浪漫的婚期

今天的“星期”⼀词,仅仅是计算每周⽇⼦的单位。星期制最早由

古巴⽐伦⼈创制,后来传⼊世界各地,成为今天通⽤的时间单位。古

代中国以⽇、⽉、⽕、⽔、⽊、⾦、⼟七曜计⽇,这种计⽇⽅法后来

传⼊⽇本,⽇本和韩国⾄今还在使⽤,⽽中国早在清末就已经开始使

⽤星期制了。

鲜为⼈知的是,“星期”⼀词属于旧词新义,最初的时候指婚期,

⽽且特指牵⽜、织⼥的婚期。牵⽜、织⼥的故事春秋时期已经出现,

南北朝时期正式定型为今天⼈们⽿熟能详的⾯貌。

七⽉七⽇为牵⽜和织⼥⼆星神相会之⽇,因此唐代诗⼈王勃在

《七⼣赋》中吟咏道:“佇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灵匹”乃神

仙配偶,特指牵⽜、织⼥⼆星;“⽉⼣”指七⽉七⽇这⼀天的⽉夜;⽽

此处的“星期”,“星”指牵⽜、织⼥⼆星,“期”是相会,“星期”即牵

⽜、织⼥⼆星神相会。

这就是“星期”⼀词的本义。清⼈朱昂《菩萨蛮》有“银河光隐隐,

料是星期近”的词句,正是描述牵⽜和织⼥在银河相会的情景。明清⼉

童启蒙读物《幼学琼林》告诉孩⼦们:“成婚之⽇⽈星期。”从牵⽜、

织⼥⼀年⼀相会引申为男⼥成婚之⽇。

明代剧作家汪廷讷所作《种⽟记》,在“梦俊”⼀出中,⽼旦梦到

⼀位年少郎君做⾃⼰的⼥婿,告知⼩旦,⼩旦说⾃⼰也有此梦,⽼旦

于是说道:“有这等异事?年少,梦中恍惚相逢,想是星期将到。若果

应梦中所遇,不但你遂终⾝之托,得才郎我也⽩头相靠。”“星期将

到”正是形容⼥⼉成婚之⽇将到。

P:238

“星期”,⼀个浪漫的爱情期许,⼀个欢欣的婚姻保障,如今只成

了⼲巴巴的“星期⼏”的计⽇符号,可发⼀叹!

P:240

《⽉百姿银河⽉》(『⽉百姿銀河⽉』),⽉冈芳年绘,1886年。

《⽉百姿》是⼀部以⽉亮为主题的⼤型锦绘合集。这⼀幅《银河

⽉》取材于中国⽜郎织⼥的传说。蓝⾊夜空,淡⻩弦⽉,宁静清凉,

正是七⼣。⽜郎倚⽜,⼀脸凝重,织⼥⾐衫飘举,以袖掩⼝。⼆⼈⾯

⾊含悲,似正越过银河,腾云靠近,⼜似“星期”结束,⽆奈分别。⾦

⻛⽟露⼀相逢,果然胜却⼈间⽆数?

“红男绿⼥”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红男绿⼥”或“绿⼥红男”的称谓⼤约从清代开始进⼊⼈们的⽇常

⼝语。晚清时,满族⼈富察敦崇所著《燕京岁时记》“万寿寺”⼀条

载:“万寿寺在⻄直门外五六⾥,门临⻓河,乃皇太后祝釐之所。每⾄

四⽉,⾃初⼀⽇起,开庙半⽉。游⼈甚多,绿⼥红男,联蹁道路。柳

⻛⻨浪,涤荡襟怀,殊有天朗⽓清、惠⻛和畅之致,诚郊⻄之胜境

也。”

“祝釐(lí)”即祝福。作者在众多的游⼈中特意点出“绿⼥红男”,

绿和红这两种颜⾊都⾮常鲜艳,因此在⼈群中极其醒⽬。那么,为什

么⽤红⾊搭配男⼈,⽤绿⾊搭配⼥⼈,⽽不是相反?颜⾊本来极多,

所谓五颜六⾊,为什么不使⽤别的颜⾊来搭配男⼥呢?所有的辞典都

没有解释这个词的词源,仅仅含糊地⽤“装饰艳丽的⻘年男⼥”⼀语带

过。

细考词义,我认为之所以⽤“红”来搭配“男”,乃是古代服饰制度

的遗制;之所以⽤“绿”来搭配“⼥”,乃是古代⼥⼈妆扮习俗的写照。

古代中国把颜⾊分为正⾊和间⾊两种,正⾊指⻘、⾚、⻩、⽩、

⿊五种纯正的颜⾊,间⾊有⼀种说法称是指绀(gàn,红⻘⾊)、红

(浅红⾊)、缥(piǎo,淡⻘⾊)、紫、流⻩(褐⻩⾊)五种正⾊混

P:241

合⽽成的颜⾊。正⾊和间⾊成为明贵贱、辨等级的⼯具,要求⾮常严

格,丝毫不得混⽤。

作为间⾊的紫⾊本来是卑贱之⾊,但是春秋第⼀霸主⻬桓公却偏

偏喜欢紫⾊,据《韩⾮⼦·外储说左上》记载:“⻬桓公好服紫,⼀国

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紫。”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以

⾄于当时五匹⽣绢也买不到⼀匹紫⾊布。⻬桓公看到这种现象⼗分担

⼼,于是管仲劝他不要再穿紫⾐,“三⽇,境内莫⾐紫也”。但是⻬桓

公始创的这个传统却流传了下来,南北朝时期创⽴了五等公服制度:

朱,紫,绯(fēi,深红⾊),绿,⻘。以唐代为例:三品以上穿紫⾊

官服,四品着深绯⾊,五品着浅绯⾊,六品着深绿⾊,七品着浅绿

⾊,⼋品着深⻘⾊,九品着浅⻘⾊。

“朱”是正⾊,“红”是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们⽤更⼝语化

的“红”取代了“朱”,穿上最⾼级别的红⾊官服遂成为古代男⼈的最⾼

理想,“红”因此⽤来搭配男⼈,表达⼀种对⾝份和地位的追求。这就

是“红男”这⼀称谓的由来。

“绿”是⻘中带⻩的颜⾊,为什么⽤来搭配⼥⼈呢?原来,“绿”是

形容⼥⼈的头发,跟“⻘丝”属于同⼀⽤法。唐代诗⼈杜牧在著名的

《阿房宫赋》中吟咏道:“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将⼥⼈的头发⽐

作“绿云”。李⽩在《将进酒》⼀诗中吟咏道:“君不⻅⾼堂明镜悲⽩

发,朝如⻘丝暮成雪。”将⼥⼈的头发⽐作“⻘丝”。

但是⼥⼈的头发明明是⿊⾊的,为什么偏偏⽤“绿”和“⻘”来形容

呢?这就要追溯到古代⼥⼈的妆扮习俗。东汉学者刘熙所著《释名·释

⾸饰》云:“⾹泽者,⼈发恒枯悴,以此濡泽之也。”“⾹泽”是⼀种润

发油,⼜叫“兰泽”“兰膏”。李善注宋⽟《神⼥赋》“沐兰泽,含若

芳”⼀句:“以兰浸油泽以涂头。”“兰”指菊科的泽兰,茎叶含有芳⾹的

油脂,可⽤作调⾹的原料。

P:242

南北朝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要术》中记载了“合⾹泽

法”:“泽兰⾹……泽欲熟时,下少许⻘蒿以发⾊。”⽤作发⾊的⻘蒿即

为⻘⾊或绿⾊,可以想象,这种⾹泽涂抹到⼥⼈乌⿊的头发上之后,

当然就会呈现出⻘绿之⾊。南宋词⼈蔡伸有《菩萨蛮·沐发》⼀词,其

中“鸳鸯枕上云堆绿,兰膏微润知新沐”吟咏的正是⽤兰膏沐发之后“云

堆绿”的动⼈景象。这就是“绿云”“⻘丝”形容⼥⼈乌⿊头发的来⻰去

脉。⽤“绿”来搭配⼥⼈,是因为⼥⼈⾝上最引⼈注⽬的就是⼀头乌⿊

泛绿的“绿云”,远远望去,煞是惹眼。

因此,“红男绿⼥”并⾮是指男⼈穿红⼥⼈穿绿,⼀团锦绣,⽽是

由男⼈的服饰制度和⼥⼈的妆扮习俗引申⽽来的称谓。

P:244

《海晏寺之枫狩》(『海晏寺の楓狩』),胜川春潮绘,三联画之右,约1785-1789

年。

胜川春潮(勝川春潮),⽣卒年不详,是美⼈画名家胜川春章的

⾼⾜,擅⻓模仿当时与其师分庭抗礼的⻦居清⻓(1752-1815),承

袭“清⻓美⼈”⾼⾝柳腰的体态和优雅雍容的⻛度,⼏可乱真,本图可

为例证。

时值秋季,枫红如醉之时,⼀群盛装年轻男⼥在观赏枫叶。⼀着

绿⼥⼦正弯腰捡拾红叶,⼀穿红⼥⼦在后⾯俯⾸⽽看,⼀男⼦轻袍缓

带,神情潇洒,⼀少⼥似乎正在将题好的诗句递给他看。⼈物鲜丽⾐

饰与明艳秋景相映,画⾯充满欢欣,显得⻛光醉⼈。这是⼀群名副其

实的“红男绿⼥”。

“合卺”为何代指成婚

古书中常常出现“合卺”⼀词,⽐如唐⼈权德舆有诗:“合卺交欢⼆

⼗年,今朝⽐翼共朝天。”宋代⽆名⽒《少年游》:“合卺杯深,少年

相睹欢情切。罗带盘⾦缕,好把同⼼结。”“合卺”即是成婚的代称。那

么,成婚为什么称为“合卺”呢?

“卺(jǐn)”是⼀种瓢,古代结婚时⽤作酒器。《礼记·昏义》中有

对婚礼仪式的详细规定:“妇⾄,婿揖妇以⼊,共牢⽽⾷,合卺⽽酳,

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

“牢”指宴享时使⽤的牲畜。孔颖达注解说:“共牢⽽⾷者……共⼀

牲牢⽽同⾷,不异牲。”

“酳(yìn)”指吃东⻄后⽤酒漱⼝。孔颖达注解说:“合卺⽽酳

者……以⼀瓠分为两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以酳……‘所以合

体同尊卑,以亲之也’者,‘同尊卑’,谓共牢也。‘所以合体同尊

P:245

卑’者,欲使婿之亲妇,妇亦亲婿,所以体同为⼀,不使尊卑有殊

也。”

“瓠(hù)”就是瓢。⼀只整瓢分作两半叫作“卺”,新娘来到男家

的时候,新郎将半只瓢递给新娘,每⼈各执⼀半,瓢中盛满了酒,两

⼈各⾃⽤瓢漱⼝,这叫“合卺⽽酳”,这时候喝的酒就叫作“合卺

酒”。“合卺”象征着夫妇合体。

从唐代开始,“卺”也可以被杯盏代替,夫妇“合卺”喝的酒也开始

叫作“交杯酒”。宋代还有更复杂的程序,孟元⽼《东京梦华录》“娶

妇”⼀条写道:“互饮⼀盏,谓之‘交杯酒’。饮讫掷盏,并花冠⼦于床

下,盏⼀仰⼀合,俗云‘⼤吉’,则众喜贺,然后掩帐讫。”“交杯酒”喝

完之后,要把酒杯掷到床下,⼀只杯⼦⼝朝下,⼀只杯⼦⼝朝上,以

此表⽰男俯⼥仰,男上⼥下,阴阳和谐,含有明显的性意味。“交杯

酒”的习俗⼀直延续到了今天,只不过程序简化成喝完“交杯酒”就直接

进洞房了。

P:246

⽇本《清俗纪闻》卷⼋插图『合卺』,中川忠英辑,⽯崎融思绘,⽇本宽政⼗⼀年

(1799)刊本。

《清俗纪闻》是记述清朝乾隆时代中国福建、浙江、江苏⼀带⺠

间⻛俗、传统习惯、社会⻛尚等的⼀本调查纪录集。主持这项调查⼯

作的为⻓崎地⽅⻓官,被调查者为到⻓崎进⾏交易的清朝商⼈。全书

有近六百幅清代⺠俗绘图,犹如⼀系列鲜活的⺠间⽣活画卷。

这⼀幅出⾃“婚礼”⼀卷,以简洁精细的线描,绘制了婚礼中“合

卺”⼀幕情景。新郎新娘已⾏完礼,进⼊洞房,端坐床上。新娘的盖头

也已掀起来。新郎正⼿持合卺时⽤的特殊酒盏“瓠”,由旁边主持仪式

的妇⼈为其倒酒。房中灯笼⾼悬,箱笼重叠(想必是新娘带来的嫁

妆)。新郎神情腼腆,新娘更是娇羞,接下来就要双双饮“交杯

酒”了。

P:247

“彩礼”原来是“财礼”之误

中国的婚姻习俗中有送彩礼这⼀道程序,“彩礼”通常指订婚时男

⽅送给⼥⽅的钱或物。⼈们送彩礼送得兴⾼采烈,但却很少有⼈知

道,婚姻程序中的“彩礼”之称是错误的,正确的称谓是“财礼”。

《礼记·曲礼上》篇中规定:“贫者不以货财为礼。”这是指祝贺别

⼈新婚的时候,贫穷的⼈送礼可以从俭。“财礼”⼆字即出于此,原意

是指客⼈致送的货财,后来加以引申,娶妻的聘⾦也称作“财礼”。

唐宋之前虽⽆“财礼”之称,但不表⽰不下聘⾦。古代婚姻要经过

六道程序,称为“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已故著名语⾔学家王⼒先⽣在《中国古代⽂化常识》⼀书中总结

得⾮常清楚:“第⼀是纳采,男家向⼥家送⼀点⼩礼物,表⽰求亲的意

思;第⼆是问名,男家问清楚⼥⼦的姓⽒,以便回家占⼘吉凶;第三

是纳吉,在祖庙⼘得吉兆以后,到⼥家报喜,在问名纳吉时当然也要

送礼;第四是纳征,这等于宣告订婚,所以要送⽐较重的聘礼,即致

送币帛;第五是请期,这是择定完婚吉⽇,向⼥家征求同意;第六是

亲迎,也就是迎亲。”

“六礼”名称中的“纳”皆为接纳、接受之意,如同说请求⼥家接

纳。也许有⼈会认为“纳采”之“采”就是“彩礼”之“彩”的由来,这是不

对的,“采”是采择的意思,指男⽅采择、挑选定了⼥⽅,惟恐⼥⽅不

许,因此才送⼀点⼩礼物,请求⼥⽅接纳,此之谓“纳采”。

除了“纳征”之外,其余五礼送的礼物都是雁。郑⽞在为《仪礼·⼠

昏礼》所作的注中解释说:“⽤雁为挚者,取其顺阴阳往来。”“挚”即

⻅⾯所送的礼。雁是候⻦,因此⽤来⽐附夫为阳、妇为阴、妇⼈从夫

之意。

P:248

“纳征”属于订婚,因此所送的礼物最重,不能仅仅⽤⼀只雁打

发。《仪礼·⼠昏礼》中规定:“纳征,⽞纁、束帛、俪⽪。”“纁

(xūn)”是浅红⾊,“⽞纁”即指⿊⾊和浅红⾊的布帛,象征着阴阳具

备;“束帛”指捆为⼀束的五匹帛;“俪⽪”指成对的⿅⽪。“征”是成功

之意,意味着订婚之后就该举⾏婚礼了。因此“纳征”⼜称“纳

币”,“币”即币帛,指⽤作礼物的丝织品。

“纳征”这⼀道程序就是后世“财礼”的源头,不过唐宋时期⽅才

有“财礼”之称。据北宋学者孙光宪所著《北梦琐⾔》记载:“唐⼤中

年,兖州奏:‘先差赴庆州⾏营押官郑神佐阵没,其室⼥年⼆⼗四,先

亡⽗未⾏营已前许嫁右骁雄军健李⽞庆,未受财礼。阿郑知⽗神佐阵

没,遂与李⽞庆休亲,截发,往庆州北怀安镇收亡⽗遗骸,到兖州瑕

丘县进贤乡与亡⺟合葬讫,便于茔内筑庐。’”

“⼤中”是唐宣宗的年号,⼤中年间,郑神佐阵亡,他⼆⼗四岁的

⼥⼉休亲、截发,以⽰不嫁,为⽗亲守灵,被⼈赞誉为孝⼥。之所以

能够休亲,是因为“未受财礼”的缘故,如果受了财礼,就不能悔亲

了。

南宋学者吴⾃牧所著《梦粱录》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婚姻习俗:“送

聘……谓之‘下财礼’。”

以上即为婚姻时“送财礼”的由来,⽽绝不能误写为“彩礼”,因

为“彩”是指竞赛或赌博时赢得的财物,⽐如中彩、彩头、彩票等,相

应地,“彩礼”就是指竞赛或赌博时的奖品。《红楼梦》第⼆⼗⼆回“听

曲⽂宝⽟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的⽤法清清楚楚:“贾政……陪

笑道:‘今⽇原听⻅⽼太太这⾥⼤设春灯雅谜,故也备了彩礼酒席,特

来⼊会。’”贾政之备“彩礼”,是预备灯谜获胜者中彩的奖品。

P:249

如果将婚姻程序中男⽅致送的钱或物称作“彩礼”,那就意味着⼥

⽅乃是这场婚姻赌博的彩头、奖品,不仅是对⼥性的侮辱,⽽且也完

全不符合婚姻的本义,因此古代的婚姻程序中从未出现过“彩礼”之

称。今⼈早已不理解“财礼”的原意,觉得“财”字过于直露,⽽代之以

好兆头的“彩”字,岂不知实属⼤煞⻛景!

《清俗纪闻》卷⼋插图『送妆奁』,中川忠英辑,⽯崎融思绘,⽇本宽政⼗⼀年

(1799)刊本。

“送财礼”与“送妆奁”是相伴⽽⽣的。男⽅向⼥⽅送财礼,不过数

端⽟帛,⼤约以“纳币”为主,阵势上不显。按习俗,⼥⽅⼀般在成亲

前⼀天往男⽅处送妆奁,这可就⾮常热闹了。所谓“良⽥千亩,⼗⾥红

妆”,即形容古⼈嫁妆的丰厚。旧时富家⼥⼉的嫁妆可谓惊⼈,床、

桌、器具、箱、被褥、四季⾐裳等等⽇常所需⽆所不包,⼥⼦后半⽣

的吃穿⽤度⼏乎全要备⻬。

P:250

图中所⽰部分,⼜有箱笼,⼜有⽴柜,看起来都是沉甸甸的。送

妆奁的队伍⼀抬抬⾛在街上,迤逦不绝,惹得亲戚邻居奔⾛围观,⼤

约婚礼过去后很久,众⼈依然在评说不已呢。

“戒指”原来是皇帝宠幸后妃的标志

⼈⼈都知道“戒指”,但是“戒指”为什么⽤“戒”来定义呢?并不是

⼈⼈都知道其由来。

“戒指”最早的称谓是指环。《诗经·国⻛·静⼥》中有“静⼥其娈,

贻我彤管”的诗句,“娈(luán)”是美好之意,“彤管”指⾚管笔,即杆

⾝漆成红⾊的笔,古代⼥史记事所⽤。《⽑传》:“古者后夫⼈必有⼥

史彤管之法,史不记过,其罪杀之。后妃群妾以礼御于君所,⼥史书

其⽇⽉,授之以环,以进退之。⽣⼦⽉⾠,则以⾦环退之。当御者,

以银环进之,着于左⼿;既御,着于右⼿。事⽆⼤⼩,记以成法。”

这段话说得很明⽩:对于怀孕的后妃,宫中的⼥官要授给她⼀枚

⾦环,表⽰不能与皇帝同床;要和皇帝同床的后妃呢,就授给她银

环,戴在左⼿表⽰即将和皇帝同床,戴在右⼿表⽰已经和皇帝同过床

了。

东汉卫宏所著《汉官旧仪》中有对帝王宠幸后妃的更详细的记

载:“去簪珥,蒙被⼊禁中。五刻罢,即留,⼥御⻓⼊,扶以出。御

幸,赐银环,令书得环数,计⽉⽇⽆⼦,罢废不得复御。”赐给后妃银

环的⽬的,在于根据所得银环的数量来计算时⽇,如果⼀直不能怀

孕,该后妃就会被冷落。

⾦环、银环都是指环,据《晋书·四夷列传》载,⼤宛国“其俗娶

妇先以⾦同⼼指环为娉”,可⻅这时已经出现了同⼼形状的指环。

P:251

因为指环戴在⼿上,因此⼜有别名“⼿记”;指环环束于指,因此

⼜有别名“约指”;古时射⼿将指环戴在右⼿拇指上⽤以控弦,因此⼜

有别名“彄(kōu)环”,《⻄京杂记》载汉⾼祖刘邦宠爱的戚夫⼈“以

百炼⾦为彄环,照⻅指⾻”。

⾄于“戒指”这个称谓,⾄迟元杂剧中就已经开始使⽤,明⼈都卬

《三馀赘笔》有“戒指”⼀条:“今世俗⽤⾦银为环,置于妇⼈指间,谓

之戒指。”可⻅明代时“戒指”已成了通⽤的称谓。

为什么⽤“戒”字来定义呢?这还要追溯到《⽑传》的解释,清代

学者王应奎在《柳南随笔》中简要地加以概括:“相传古者妇⼈,⽉经

与娠则带,否则去之。”接着他⼜感慨道:“今⼈常带在⼿,既昧戒⽌

之义,甚⾄男⼦⽽亦带之,若为饰⼿之物,尤可怪矣。”原来,“戒

指”取戒⽌之意,嫔妃妊娠或者⽉经期间即戴戒指,表明不可与帝王同

房。

王应奎“尤可怪矣”的感慨很有道理,“戒指”本来是戒⽌之物,什

么时候开始作为爱情和婚姻的信物了呢?如今能够追溯到的最早记载

就是《晋书》所说⼤宛国“其俗娶妇先以⾦同⼼指环为娉”,唐代有王

⽒妇所作《与李章武赠答诗》之⼆:“捻指环,相思⻅环重相忆。愿君

永持玩,循环⽆终极。”鲜明地道出了指环为什么能够成为爱⼈之间的

信物,即象征着爱情“循环⽆终极”。

P:253

《持⼿⼱的⼥⼦》(『⼿拭持てる⼥』),桥⼝五叶绘,1920年。

桥⼝五叶(橋⼝五葉,1881-1921)是明治末期到⼤正时期的装帧

家和版画家,被誉为“⼤正的歌麿”。他的版画承江⼾传统,⼜渗合了

现代⻄洋⻛格,独具魅⼒。

这幅画绘制于1920年10⽉,不久以后画师就去世了。画中⼥⼦正

⼿持印花⼿⼱擦拭右脸颊,她鬓发如云,⿊⾊袍⼦上印着掺了云⺟的

蝴蝶图案,质感华美,左⼿⽆名指上戴着⼀枚镶宝⽯的戒指,衬得肌

肤更加⽩皙。⼥⼦⾯容沉静,眉细唇红,⽬光微微下垂,略带忧郁,

若有所思。不知指环可是她的情⼈所赠?在浮世绘当中,桥⼝五叶是

为数不多的喜欢给画中美⼈戴上戒指的画师。

“乱点鸳鸯”竟然是做好事

俗话说“乱点鸳鸯”“乱点鸳鸯谱”,这个“乱”字今天的理解是胡

乱,胡乱配合姻缘叫“乱点鸳鸯”,因此这两句俗语是地地道道的贬

义。岂知这两句俗语古时候的含义竟然完全相反,⾮但不是贬义,⽽

且是地地道道的褒义!

明末⽂学家冯梦⻰所著《醒世恒⾔》中有《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篇故事,最为形象地描述了“乱点鸳鸯谱”这句俗语的本义。此处单

录下乔太守“乱点”的⼀段判词:“夺⼈妇⼈亦夺其妇,两家恩怨,总息

⻛波;独乐乐不若与⼈乐,三对夫妻,各谐⻥⽔。⼈虽兑换,⼗六两

原只⼀⽄;亲是交门,五百年决⾮错配。以爱及爱,伊⽗⺟⾃作冰

⼈;⾮亲是亲,我官府权为⽉⽼。已经明断,各赴良期。”

这桩案⼦判决后各⽅的反应是:“众⼈⽆不⼼服,各各叩头称

谢。”“此事闹动了杭州府,都说好个⾏⽅便的太守,⼈⼈诵德,个个

称贤。”冯梦⻰还在⽂末赞扬道:“⼜有⼀诗,单夸乔太守此事断得甚

P:254

好:鸳鸯错配本前缘,全赖⻛流太守贤。锦被⼀床遮尽丑,乔公不枉

叫⻘天。”由此可⻅,乔太守并⾮胡乱配合姻缘,⽽是针对三对夫妻进

⾏“错配”,交错配合。因此,“乱点”的“乱”字就不是胡乱的意思,⽽

是交错之意。“乱点鸳鸯”或“乱点鸳鸯谱”,即交错配合夫妻之意。

清初⽂学家褚⼈获所著《隋唐演义》第六⼗三回“王世充忘恩复

叛 秦怀⽟剪寇建功”,开篇⼀段话仍⽤本义:“当时唐帝叫它监弄这

⼏个附宫妃⼦来,原打帐要⾃⼰受⽤,只因窦后⼀⾔,便成就了⼏对

夫妇,省了多少精神。若是萧后,就要逢迎上意,成君之过。唐帝乱

点鸳鸯的,把⼏个⼥⼦赐与众⾂配偶,不但男⼥称意,感戴皇恩,即

唐帝亦觉处分得畅快,进宫来述与诸妃听。”这哪⾥有批评的意思?分

明被“乱点”、被“错配”的众⼈感恩戴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们已经不理解“乱点”乃是交错配合之

意,望⽂⽣义,以⾄于将“乱点”误解为胡乱配合,好端端⼀个褒义词

硬⽣⽣给变成了贬义词,实在令⼈浩叹!

P:256

《醒世恒⾔》卷⼋插图『鸳鸯错配本前缘』,明代冯梦⻰编,可⼀居⼠评,明末⾦阊叶

敬池刊本。

刘家公⼦刘璞得了寒症,刘家⼈想借婚事冲喜,孙寡妇不忿,把

⼉⼦孙⽟郎假扮成⼥⼉嫁到刘家,刘妈妈偏叫⼥⼉刘慧娘前来陪伴,

孤男寡⼥共睡⼀床,虽然⼆⼈各⾃有婚约,终究把持不住。图中所

绘,正是假凤虚凰暗室⽣情你侬我侬⼀幕,门⼝有⼈窥探,眼看私情

要败露,不禁让⼈替他们捏⼀把汗。应了乔太守判⾔中所谓“移⼲柴近

烈⽕,⽆怪其燃”,⼜谓“相悦为婚,礼以义起”,这位太守通达幽默,

实是⼀位妙⼈。

“掌上明珠”最早是形容情⼈

“掌上明珠”这个成语很有意思,今天特指爱⼥,不管是别⼈的⼥

⼉还是⾃⼰的⼥⼉,都可称“掌上明珠”,但是绝不能⽤来称呼⼉⼦。

不过这个称谓的演变轨迹却是:最早⽤来形容情⼈,然后⽤来称呼⼉

⼦,最后才作为爱⼥的特指。

⻄晋⽂学家傅⽞作有《短歌⾏》⼀诗,模拟⼀位⼥⼦的⼝吻,怀

念弃她⽽去的情⼈:“⻓安⾼城,层楼亭亭。⼲云四起,上贯天庭。蜉

蝣何整,⾏如军征。蟋蟀何感,中夜哀鸣。蚍蜉愉乐,粲粲其荣。寤

寐念之,谁知我情。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朝,弃我沟渠。昔

君与我,如影如形。何意⼀去,⼼如流星。昔君与我,两⼼相结。何

意今⽇,忽然两绝。”

这真是⼀⾸凄惨欲绝的诗篇!特别是后半部分,今昔对⽐,⼀咏

三叹,令⼈掩⽿不忍闻。“昔君视我,如掌中珠”,这就是“掌上明

珠”最早的出处,男⼦把⾃⼰⼼爱的⼥⼈称作“掌中珠”。

P:257

南朝梁⽂学家任昉《述异记》载:“凡珠有⻰珠,⻰所吐者;蛇

珠,蛇所吐者。南海俗谚云:‘蛇珠千枚,不及玫瑰。’亦蛇珠贱也。

越⼈谚云:‘种千亩⽊奴,不如⼀⻰珠。’”

“⻰珠”即夜明珠。庄⼦在《列御寇》篇中讲过⼀个故事:“河上有

家贫恃纬萧⽽⾷者,其⼦没于渊,得千⾦之珠。其⽗谓其⼦⽈:‘取⽯

来锻之!夫千⾦之珠,必在九重之渊⽽骊⻰颔下,⼦能得珠者,必遭

其睡也。使骊⻰⽽寤,⼦尚奚微之有哉!’”

“纬萧”指编织蒿草。河上有⼾⼈家很穷,靠编织苇席为⽣,这家

的⼉⼦潜⼊深渊,得到⼀颗千⾦之珠。⽗亲对⼉⼦说:“快拿⽯头来砸

碎它!千⾦之珠必定⽣于九重深渊⿊⻰的下巴,你能得到这颗珠⼦,

⼀定是正赶上它在睡觉。假如⿊⻰醒来,你还能得到什么呢!”

战国时期的《⼫⼦》⼀书中也说:“⽟渊之中,骊⻰蟠焉,颔下有

珠。”《抱朴⼦·祛惑》篇中则写道:“凡探明珠,不于合浦之渊,不得

骊⻰之夜光也。”“合浦”是古代郡名,郡治即今⼴⻄合浦县,有珍珠

城,⼜名⽩⻰城,以盛产珍珠著名。这就是“探骊得珠”这个成语的由

来,对其加以引申,⽤来⽐喻应试得第或写⽂章能够抓住关键,扣紧

主题。

“合浦之渊”产⻰珠,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后汉书·孟尝传》

载:“(孟尝)迁合浦太守。郡不产⾕实,⽽海出珠宝,与交阯⽐境,

常通商贩,留籴粮⾷。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采求,不知纪极,珠

遂渐徙于交阯郡界。于是⾏旅不⾄,⼈物⽆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

官,⾰易前敝,求⺠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

货流通,称为神明。”

“交阯”即“交趾”,今越南北部。“籴(dí)”的意思是买进粮⾷,

与“粜(tiào)”相对,“粜”是卖出粮⾷。合浦的前任太守贪得⽆厌,不

P:258

加节制地采求珍珠,以⾄于珍珠逐渐迁徙到交趾境内。孟尝到任之

后,⾰除弊端,不到⼀年光景,珍珠就⼜迁徙回来了。这就是“合浦珠

还”这个成语的由来。

“蛇珠”即蛇所吐的珠⼦,属于贱物。⾄于越⼈的谚语“种千亩⽊

奴,不如⼀⻰珠”,何为“⽊奴”?原来,晋⼈称柑橘树为“⽊奴”。

东晋学者习凿⻮所著《襄阳记》载,三国时期吴国⽂官李衡在治

家的问题上和妻⼦有⽭盾,于是秘密派⼈种了千株柑橘,临死前对⼉

⼦说:“汝⺟每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有千头⽊奴,不责汝⾐

⾷,岁上⼀匹绢,亦可⾜⽤⽿。”原来,李衡遵从的是司⻢迁在《史记

·货殖列传》中“蜀、汉、江陵千树橘……此其⼈皆与千⼾侯等”的教

导,背着妻⼦种了千株柑橘,留给⼉⼦以为⾐⾷之继。后来李家果然

⼤富,“⽊奴”的称谓就此流传了下来。“种千亩⽊奴,不如⼀⻰珠”,

可⻅⻰珠之珍贵。

任昉接着写道:“越俗以珠为上宝,⽣⼥谓之‘珠娘’,⽣男谓之‘珠

⼉’。吴越间俗说‘明珠⼀斛贵如⽟’者。”不过,简称“珠”的时候,⽆⼀

例外都是指男孩⼦。南朝梁⽂学家江淹的第⼆个⼉⼦不幸去世,江淹

作《伤爱⼦赋》,其中吟咏道:“曾悯怜之惨凄,痛掌珠之爱⼦。”唐

⼈亦如此使⽤。⽩居易在《哭崔⼉》⼀诗中写道:“掌珠⼀颗⼉三岁,

鬓雪千茎⽗六旬。”王宏《从军⾏》:“⼉⽣三⽇掌上珠,燕颔猿肱秾

李肤。”“掌珠”“掌上珠”都是形容男孩⼦。

不过,五代⼗国⾄宋代,“掌珠”的称谓也仍然可以⽤来称呼情

⼈。由五代⼗国⼊宋的词⼈孙光宪所作《更漏⼦》,其四云:“掌中

珠,⼼上⽓,爱惜岂将容易。花下⽉,枕前⼈,此⽣谁更亲。交颈

语,合欢⾝,便同⽐⽬⾦鳞。连绣枕,卧红茵,霜天似暖春。”词义⼗

分显豁,吟咏的就是⼥性情⼈。

P:259

明代也不例外,“掌珠”⼀词也是⽤来称呼男孩⼦的。《明成化说

唱词话丛刊》中形容包拯“他嫂嫂惜似掌中珠”,嫂嫂将包拯视作“掌中

珠”。

直到清代,“掌上明珠”才开始特指爱⼥,⽐如查慎⾏有《中⼭

尼》⼀诗,其中写道:“⾃⾔⽣⻓本名家,阿⽗才名宋⽟夸。千⾥飘飘

随远宦,⼀家迢递⼊三巴。养成娇⼥娇⽆偶,掌上明珠唾随⼝。”从此

之后,“掌上明珠”就成为爱⼥的特定称谓,再也不能⽤来称呼情⼈和

⼉⼦了。

P:261

《明珠记》插图『珠双』,明代陆采撰,明末吴兴闵⽒朱墨套印本。

《明珠记》五卷四⼗三出,以唐代薛调的传奇⼩说《⽆双传》为

蓝本,演绎书⽣王仙客与⼾部尚书刘震⼥⼉刘⽆双曲折的爱情婚姻故

事。故事中,主⼈公乱世离合,以明珠为信物。

“珠双”⼀出,描绘⼆⼈得义⼠相助在驿馆团圆的喜悦。唱词中细

数明珠的功劳:“若⾮明珠表意,怎能勾两下相思。后来在驿路相逢,

⼩⽣⽬断东墙,⼩姐独眠孤馆。若⾮明珠寄恨,怎能勾两下厮⻅。更

兼买求义⼠,赎取⾹躯,皆明珠之功,不可忘也。”“你看轻盈夜光,

⻓在佳⼈掌。分⻜两⾏,⼜逐⼈漂荡。只道洛浦⾳沈,尘埃⽆望。谢

穹苍,⼈珠两下都相傍。今宵不负团圆相,光辉依旧照华堂。”刘⽆双

既是刘震夫妇掌上明珠,⼜是王仙客掌中珠,⼆⼈团圆更得明珠相

助,宜乎称为《明珠记》。

“续弦”为何指男⼈丧妻再娶

男⼈死了妻⼦再娶俗称“续弦”。很多辞典解释为古⼈以琴瑟⽐喻

夫妻,因此男⼈死了妻⼦称“断弦”,再娶称“续弦”。这种解释得不到

⽂献⽀持。

其实,“断弦”“续弦”这两种说法都来⾃⼀种具有神奇粘合作⽤的

胶,这种胶的名字叫“续弦胶”。杜甫在《病后遇王倚饮赠歌》⼀诗中

写到了这种胶:“麟⾓凤嘴世莫识,煎胶续弦奇⾃⻅。”很多⼈读不懂

这句诗,是因为不懂得这种胶的来源。

托名东⽅朔所著的《海内⼗洲记》⼀书记载,汉武帝听⻄王⺟说

⼤海中有祖洲、瀛洲、⽞洲、炎洲、⻓洲、元洲、流洲、⽣洲、凤麟

洲和聚窟洲共⼗洲,于是便召⻅东⽅朔,请他描述⼗洲中的异物。描

述到凤麟洲时,东⽅朔称凤麟洲在⻄海中央,洲上有很多凤凰和麒

P:262

麟,洲上的仙⼈把凤凰的嘴和麒麟的⾓合在⼀起煎煮,熬出来的药膏

称作连⾦泥。连⾦泥的神奇之处在于,⼸弩上的断弦和被⼑剑砍斫的

⾦器⽤这种胶接续上之后,就再也不会断了,因此它⼜称“续弦胶”。

这⼀年,汉武帝巡幸北海,在恒⼭举⾏盛⼤的春祭,⻄国王派遣

使者,进贡了四两续弦胶和⼀件吉光⽑裘。汉武帝不知道这两件什物

的⽤处,将其扔进了宫外的仓库。回到⻓安之后,汉武帝有⼀次去打

猎,射虎的时候⽤⼒过猛,⼸弦应声⽽断,刚好⻄国的使者跟随着,

⽴⻢⼜献上⼀份续弦胶。接上⼸弦后,汉武帝命武⼠试验,结果整整

⼀天⼸弦再也没有断,汉武帝这才恍然⼤悟,连称“异物”,赶紧命⼈

把外库⾥的续弦胶和吉光⽑裘拿出来。“吉光”是⼀种神⻢的名字,⽤

吉光的⽑⽪做成的裘⼊⽔不沉,⼊⽕不焦。有个成语叫“吉光⽚⽻”,

就是指这种神⻢⾝上的⼀⽚⽑⽻,⽤来⽐喻残存的艺术珍品。

P:264

《新刻绣像批评⾦瓶梅》第⼆⼗五回插图『吴⽉娘春昼秋千』,明崇祯刊本,藏⾸都图

书馆。

先是吴⽉娘在花园中扎了⼀架秋千,这⽇⻅⻄门庆不在家,闲中

率众姊妹游戏,以消春困。潘⾦莲、李瓶⼉打秋千时,恰⼥婿陈敬济

⾃外来,⽉娘便让他推送⼆⼈踏板。陈敬济⼿揽画裙,指亲罗袜,众

⼈尽享游戏之乐,竟⽆礼义伦次之分。

在《⾦瓶梅》中,吴⽉娘⼀向以稳重娴静的⼤妇形象出现,但她

并⾮⻄门庆原配,⽽是“续弦”。她是清河左卫吴千⼾之⼥,⻄门庆原

配早逝,娶了她填房为继室,对她⼀直礼敬有加。评者认为吴⽉娘作

为⼤妇,在此⼀回中的表现⼗分不妥,埋下了后来家庭丑闻的种⼦。

杜甫的这两句诗吟咏的就是这个典故。

古代把凤凰⼀类的神⻦称作“鸾”,因此续弦胶⼜叫“鸾

胶”。“鸾”还⽤来指代夫妻,如“鸾凤”“鸾凤和鸣”,都是指夫妻感情和

谐。因此男⼦丧妻再娶称作“鸾续”,取鸾胶接续⼸弦之意,顺理成章

地,男⼦丧妻称作“断弦”,再娶称作“续弦”。五代诗⼈刘兼在《秋⼣

书怀呈戎州郎中》⼀诗中吟咏道:“鸾胶处处难寻觅,断尽相思⼨⼨

肠。”就是指丧妻后,遍寻能够再娶的妻⼦⽽不得。

“续弦”这个意思还可以称“填房”,⼥⼦嫁给丧妻的男⼦和男⼈丧

妻后再娶都称“填房”。

“呷醋”为何⽐喻男⼥之间妒忌

有些辞典把“呷醋”⼀词归类为粤语词汇,这是不对的。粤语中固

然有这个词汇,但“呷醋”最初是地地道道的中原官话,并且经历了由

中原⽽江南⽽岭南的传播过程。⼈们之所以会产⽣其归属粤语词汇的

错觉,是“呷”字在现代汉语中⼏乎废弃不⽤的缘故。

P:265

“呷”读xiā,《说⽂解字》:“呷,吸呷也。”明代学者赵宧光在

《说⽂⻓笺》中解释说:“吸⽽饮⽈呷。甲有敛藏义,故从甲。”既吸

⽽饮,那么“呷”就是指⼩⼝饮。⻄晋⽊华的《海赋》中有“犹尚呀呷,

余波浊涌”的句⼦,李善注解说:“呀呷,波相吞之貌。”波浪互相吞吸

如饮,正是“呷”的本义。

把喝醋称作“呷醋”,这种说法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据中唐时

期李肇所著《唐国史补》载:“任迪简为天德军判官,军宴后⾄,当饮

觥酒,军吏误以醋酌。迪简以军使李景略严暴,发之则死者多矣,乃

强饮之,吐⾎⽽归。军中闻者皆感泣,后景略因为之省刑。及景略

卒,军中请以为主,⾃卫佐拜御史中丞,为军使,后⾄易定节度使,

时⼈呼为‘呷醋节帅’。”

“觥(gōng)”是⽤兽⾓所制的饮酒器,或容七升,或容五升,可

想⽽知⼀觥酒的容量巨⼤。“军使”是掌军中赏功罚罪的官员,李景略

素以严暴著称,因此当任迪简发现军吏误以醋为酒,要罚这⼀觥时,

就没有声张,因为他知道,如果声张的话,连累的军吏会很多,⽽且

都是死罪。但是喝完这⼀觥醋可不那么容易,任迪简竟⾄于吐⾎⽽

归。这种仗义的⾏为受到了⼴泛的好评,李景略也进⾏了反省,因为

这件事⽽“省刑”,减轻了军中各种严苛的处罚措施。

李景略死后,军中众⼈就拥戴任迪简担任军使⼀职,他⼀直做到

易定节度使的⾼位,所以任迪简的别称就叫“呷醋节帅”,“节”即指节

度使。

可能有⼈会有疑问:醋和酒的区别很⼤,⽓味就不⼀样,军吏怎

么会误以醋为酒呢?这个疑问很有意思。从晋代开始,醋就有个别

名,叫“苦酒”,这是因为苦酒是发酸的劣质酒,和醋的味道差不多,

因此才作为醋的别称。任迪简所⽣活的中唐时期,“安史之乱”平定还

没多久,藩镇势⼒坐⼤,内忧外患,⼤唐帝国已经进⼊衰退期,⽽连

P:266

年征战也导致不可能有太多的粮⾷⽤来酿酒,因此军中⼤规模的宴会

所使⽤的酒,极有可能就是所谓劣质的“苦酒”,这才让军吏误以醋为

酒。不过这个误会反⽽成就了任迪简“呷醋节帅”的美名,也算误打误

撞。

今天的“呷醋”⼀词⽐喻男⼥感情中的妒忌,意同“吃醋”,⽽任迪

简是真的喝醋,因此这⼀含义不可能起源于此。我们来看看南宋著名

⽂学家陆游在《⽼学庵笔记》中收录的⼀则⺠谣,那才是“呷醋”⼀词

⽐喻妒忌的真正来源。

这⾸⺠谣是:“吏勋封考,三婆两嫂;⼾度⾦仓,细酒肥⽺;礼祠

主膳,淡吃齑⾯;兵职驾库,咬姜呷醋;刑都⽐门,⼈⾁馄饨;⼯屯

虞⽔,⾝⽣饿⿁。”

宋代的中央政府沿袭唐制,分为六部,即吏部、⼾部、礼部、兵

部、刑部、⼯部,这⾸⺠谣吟唱的就是六部因各⾃职责⽽享受的不同

待遇。

宋室南渡,⼀⽚混乱,很多官员都丢了做官的凭证,需要验明正

⾝,补办⽂凭,因此吏部油⽔丰厚,⼈⼈都能娶到三妻四妾,故⽈“三

婆两嫂”;⼾部掌管财政,可想⽽知⾮常富裕,天天“细酒肥⽺”;礼部

则很清闲,⽆油⽔可捞,只能就着酸菜吃⾯,连盐都吃不起,故⽈“淡

吃齑⾯”,“齑(jī)”

P:267

《笠翁⼗种曲》之《怜⾹伴》插图,清代李渔撰,清康熙年间刻本。

李渔(1611-1680),字谪凡,号笠翁,浙江⾦华兰溪⼈,明末清

初⽂学家、戏曲家。《怜⾹伴》⼜名《美⼈⾹》,讲述了崔笺云与曹

语花两名⼥⼦以诗⽂相会,互⽣倾慕,想⽅设法争取⻓相厮守的奇特

姻缘。这部⼥同性恋题材的作品,在⽂学史上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粉麝脂兰未⾜猜,芬芳都让谢家才。隔帘误作梅花嗅,那知⾹从

咏雪来。”在男权社会之中,崔笺云与曹语花相爱相知,历尽波折,最

后也只能⽤“同嫁⼀夫”这样的⽅式实现⻓相厮守。另⼀⽅⾯,可想⽽

知,她们⼆⼈之间是不会互相“呷醋”了。

指捣碎的姜、蒜或⾲菜末⼉制成的酸菜;兵部的军事⼤权都被枢

密院所剥夺,穷得只好“咬姜呷醋”;刑部可就厉害了,因为军事开⽀

P:268

巨⼤,赋敛⽇益沉重,刑狱也就多了起来,刑部趁机捞油⽔,甚⾄拿

⼈⾁包馄饨吃,这当然是艺术的夸张之辞;⼯部相当于今天的建设

部、⽔利部、农业部等部门,不过凡是有油⽔的重⼤⼯程都被宫中的

内府抢去了,⼯部变成了⼀个清⽔衙门,故⽈“⾝⽣饿⿁”,⼈⼈都成

了活着的饿死⿁。

姜和醋的味道都很⾟辣,可想⽽知兵部的官员咬着姜呷着醋,两

眼泪汪汪,眼巴巴地羡慕并妒忌吏部、⼾部和刑部的官员。“咬姜呷

醋”之说就此流传了下来。清初著名戏剧家李渔在传奇《怜⾹伴》中写

道:“下官⾃从选了这个穷教官,坐了这条冷板凳,终⽇熬姜呷醋,尚

不能勾问舍求⽥,那⾥再经得进⼝添⼈。”可⻅这⼀俗语已成为清贫⽣

活的代名词,妒忌豪富⽣活之意油然⽽⽣。再往后,岭南⺠间⼜将这

⼀俗语移⽤于男⼥之间,遂⽣发出两性之间感情妒忌的含义。

“烟视媚⾏”不是形容⼥⼈⻛骚

今天的⼈们居然把⼥⼦⻛骚到极点、媚惑到⾻⼦⾥的情态⽤“烟视

媚⾏”来形容,⽹上也有许多⾃以为或者⾃盼望⻛骚媚惑的⼥⼦取

名“烟视媚⾏”,天可怜⻅,这真是对“烟视媚⾏”⼀词的最⼤侮蔑!它

根本与⻛骚、媚惑等⻛流⼥⼦的特征毫⽆⼲系,⽽是形容⼥⼦害羞的

⼀个成语!

“烟视媚⾏”⼀词出⾃《吕⽒春秋》。在《不屈》⼀节中,记载了

战国时期魏惠王的两位⼤⾂⽩圭和惠⼦初⻅⾯的情形:“⽩圭新与惠⼦

相⻅也,惠⼦说之以强,⽩圭⽆以应。”两⼈初⻅,惠⼦就逞⼝⾆之

辩,对⽩圭宣讲国家如何使⽤强⼒的⼤道理,连珠炮⼀般,⽩圭根本

插不上嘴。

P:269

“惠⼦出。⽩圭告⼈⽈:‘⼈有新取妇者,妇⾄,宜安矜烟视媚

⾏。’”惠⼦⾛后,⽩圭对别⼈说:“有⼀⼾⼈家娶新媳妇,新媳妇进门

后,应该‘安矜烟视媚⾏’。”关于⽩圭⼝中冒出的“安矜烟视媚⾏”⼀

语,尚秉和先⽣在《历代社会⻛俗事物考》⼀书中解释道:“安矜烟视

媚⾏,形容新妇之状态,可谓⼊微矣。然可意会,难以⾔诠。安者,

从容;矜者,谨慎;烟视者,眼波流动不直睨;媚⾏者,动⽌羞缩柔

媚安徐也。是皆新妇初⼊门之状态,反是则失⾝份。”清代学者梁⽟绳

解释“烟视”⽈:“谓若⼈在烟中,⽬不能张,其视甚微也。”东汉学者

⾼诱解释“媚⾏”则⽈:“媚⾏,徐⾏。”

如此⼀来,“烟视媚⾏”所描摹的⼥⼦的形态就⾮常清晰了:新媳

妇微微眯着眼往前看,不东张⻄望,羞涩地缓步前⾏。这种形态多么

符合古代社会对新媳妇的审美和礼仪要求啊!

紧接着,⽩圭继续往下说,对“安矜烟视媚⾏”的描述更加具

体:“竖⼦操蕉⽕⽽钜,新妇⽈:‘蕉⽕⼤钜。’⼊于门,门中有敛陷,

新妇⽈:‘塞之,将伤⼈之⾜。’此⾮不便之家⽒也,然⽽有⼤甚

者。”“竖⼦”,⼩孩⼦;“蕉”通“樵”,薪柴;“钜”通“巨”,⼤;“敛”当

为“坎”之误,坑。

⽩圭这段话的意思是:假如新媳妇进门后,看到家⾥的⼩孩⼦拿

着燃得很旺的⽕把玩,⽴刻就说:“⼩孩⼦不能玩这么⼤的⽕!”或者

看到地上有个坑,⽴刻就说:“快垫上,别崴了脚!”这都不符合刚做

新媳妇的礼仪,虽然这种举动对家庭有好处,但却操之过急。

由⽩圭的描述可知,“安矜”和“烟视媚⾏”都是对新媳妇的审美

观,跟⻛骚、放荡、妖媚、媚惑扯不上半点⼲系。⽩圭其实是⽤这个

举例来讥刺惠⼦跟⾃⼰刚认识就如此逞能,和那位不“安矜烟视媚

⾏”的新媳妇⼀样,操之过急,违反了基本的礼仪。

P:270

明末清初著名⽂学家张岱所著《陶庵梦忆》卷五描写了⼀位杰出

的⼥艺⼈朱楚⽣:“楚⽣⾊不甚美,虽绝世佳⼈,⽆其⻛韵,楚楚谡

谡,其孤意在眉,其深情在睫,其解意在烟视媚⾏。”“楚楚”是形容鲜

明出众之貌,“谡谡(sù)”是形容挺拔⾼迈之貌。朱楚⽣虽然没有绝

世佳⼈的美貌,但是却清雅⾼迈,⻛韵⽆双。“孤意”是指孤峭不流俗

之态,从双眉就可以看出来;⽽眼中则蕴含“深情”;“解意”则指聪明

⽽善解⼈意,就表现在“烟视媚⾏”的举动之中。朱楚⽣“烟视媚⾏”的

体态语⾔恰与新媳妇的体态语⾔⼀致。

⼤约“烟”和“媚”这两个字太过暧昧,太过⾹艳,因此不知道从什

么时候起,“烟视媚⾏”这个美好的形容词从新媳妇的体态语⾔剥离开

来,紧紧地嵌⼊现代⼈的浮躁⽣活,成了⻛骚、媚惑的同义词,甚⾄

含有了⾊情勾引的意味,真是世⻛⽇下啊!

P:272

《歌撰恋之部物思恋》,喜多川歌麿绘,约1793-1794年。

《歌撰恋之部》标志着歌麿独创的“⼤⾸绘”的成型。在歌麿之

前,流⾏的是“清⻓美⼈”,即美⼈画名家⻦居清⻓笔下颀⻓、袅娜、

优雅的九头⾝美⼈,专注于“媚⾏”。歌麿的“⼤⾸绘”则通过对⼥⼦头

部和上半⾝的特写,突出⼥性细腻柔和的肌肤,刻画微妙动⼈的⾯部

情态,捕捉这些恋爱或家居中的⼥性隐秘的喜悦和哀伤,⽣动表现⼈

物的不同性格和⽓质类型。

《歌撰恋之部》细腻描绘了处于不同恋情中的⼥⼦的情态。这幅

《物思恋》刻画了⼀位动⼈的⼥⼦,她右⼿撑腮,微抬脸庞,陷⼊烟

⼀样的思绪。发型装饰与剃掉的眉⽑表明了她的已婚⾝份。双⽬细

细,微眯,⽬光略带迷茫,或可为“烟视”的注脚。她内⼼不知在为谁

思量?或许正在回想曾经的⼀段⽆望的爱情吧。

“怨⼥”原来就是古代的“剩⼥”

“剩⼥”是中国教育部于2007年8⽉公布的汉语新词之⼀,指那些⼤

龄未婚的⼥⻘年。这当然是⽹络时代汉语新词汇的丰富和发展,但是

鲜为⼈知的是,古时也有专门的词汇来指称“剩⼥”,这个词汇就是⼤

家⽿熟能详的“怨⼥”。

“怨⼥”⼀词,出⾃《孟⼦·梁惠王下》篇中⻬宣王和孟⼦的⼀段对

话:

王⽈:“寡⼈有疾,寡⼈好⾊。”对⽈:“昔者太王好⾊,爱厥妃。

《诗》云:‘古公亶甫,来朝⾛⻢,率⻄⽔浒,⾄于岐下,爰及姜⼥,

⾀来胥宇。’当是时也,内⽆怨⼥,外⽆旷夫。王如好⾊,与百姓同

之,于王何有?”

P:273

⻬宣王说:“我有⼀个⽑病,我好⾊。”孟⼦回答道:“过去周太王

好⾊,爱他的妃⼦。《诗经》中说:‘周太王古公亶甫,清晨纵⻢奔

驰,沿着⻄边的河岸,到了岐⼭脚下,带着妻⼦姜⽒,来察看新

居。’那个时候,内⽆没出嫁的⼥⼦,外⽆娶不到妻的男⼦。⼤王如果

好⾊,像周太王⼀样让百姓也能嫁娶,对⼤王有什么难的呢?”

北宋学者邢昺注解说:“皆男、⼥嫁娶过时者,谓之怨⼥、旷夫

也。”所谓“嫁娶过时”,是指到了适婚年龄⽽没有成婚。从此之后,就

把这样的男⼥称作“旷夫怨⼥”,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剩男剩⼥”。

不过,为什么⼥称“怨”,男称“旷”?邢昺没有给出解释。我们再

来看《诗经·国⻛·雄雉》这⾸诗的汉代题解,也就是所谓的《⽑诗

序》:“《雄雉》,刺卫宣公也。淫乱不恤国事,军旅数起,⼤夫久

役,男⼥怨旷,国⼈患之⽽作是诗。”这是妇⼈思念远⾏服兵役⽽久久

不归的丈夫的诗篇。郑⽞注解说:“国⼈久处军役之事,故男多旷,⼥

多怨也。”孔颖达则注解说:“旷,空也,谓空⽆室家,故苦其事。”综

合⼆⼈的注解,“怨旷”的意思就是:丈夫在外服役,空⽆家室,⽽妻

⼦则在家中思念,怨恨不已。如此则“怨⼥”指怨恨的⼥⼦。

但这⼀解释很奇怪,“旷夫”和“怨⼥”形成对⽂关系,那么就绝不

可能“旷”⽤作形容词“空”,⽽“怨”却⽤作动词“怨恨”。

我们再来看《韩⾮⼦·外储说右下》篇中管仲的⼀句话:“畜积有

腐弃之财,则⼈饥饿;宫中有怨⼥,则⺠⽆妻。”如果“怨⼥”是指怨恨

的⼥⼦,那么百姓没有妻⼦跟宫中有怨恨的⼥⼦⼜有什么逻辑关系

呢?

由以上可知,“怨⼥”绝对不能解释为怨恨的⼥⼦。

P:274

原来,“怨⼥”之“怨”,不是怨恨的意思,⽽是指蕴积。《荀⼦·哀

公》篇中记载了⼀段孔⼦对鲁哀公说的话:“所谓贤⼈者,⾏中规绳⽽

不伤于本,⾔⾜法于天下⽽不伤于⾝,富有天下⽽⽆怨财,布施天下

⽽不病贫:如此则谓贤⼈矣。”唐代学者杨倞注解说:“怨读为蕴,⾔

虽富有天下,⽽⽆蕴蓄私财也。”

《晏⼦春秋·内篇杂下》中晏⼦的⼀段话也可为证:“凡有⾎⽓

者,皆有争⼼,怨利⽣孽,维义可以为⻓存。”意思是⼈⼈都有争竞之

⼼,但过多地蕴蓄私财就会产⽣灾祸,只有以“义”约束才可以⻓

存。“怨利⽣孽”在《左传·昭公⼗年》中写作“蕴利⽣孽”,可⻅“怨”因

为⾳近⽽成为“蕴”的假借字。

清末⺠初学者章太炎先⽣在《膏兰室札记》⼀书中总结道:“怨与

积同意。怨读为怨利⽣孽之怨,怨利,谓蕴利也。《荀⼦·哀公》

云:‘富有天下⽽⽆怨财。’怨财,谓滞财也。惟⼥有蕴蓄于宫中者,

⽽⺠乃⽆妻,不论⼥之情怨与不怨也。即使千⼈同御,⼥⽆怨情,⺠

之⽆妻,何以异于不怨哉?故知怨⾮怨恨谊也。下云:‘内⽆怨⼥,外

⽆旷夫。’旷者,虚也,与怨相对。内过实则外虚,理势必然。”

综上所述,“内⽆怨⼥,外⽆旷夫”的意思是:宫内没有蓄积多余

的⻘年⼥⼦,宫外也就不会有空⽆家室的⻘年男⼦。这才是“旷夫怨

⼥”的本义,同时,“怨⼥”指蓄积的⼥⼦,不正是今⽇“剩⼥”⼀词的形

象写照吗?

从汉代开始,“怨⼥”之“怨”就被误解为怨恨,从⽽使“旷夫怨

⼥”成为⼀个不可索解的词汇,同时⼜催⽣了“怨妇”的称谓,将未婚⼥

⼦和已婚的“妇”等同起来,真是可怜了待嫁的“怨⼥”!

P:275

《天寒翠袖图》(⼜名《修⽵仕⼥图》),宋代佚名绘,藏美国费城美术馆。

画⾯意境出⾃唐代⼤诗⼈杜甫的《佳⼈》:空旷寒冷的⼭⾕,⼏

竿⾼⼤的翠⽵,⼀块太湖⽯,与盛放的梅花相掩映。⼀个⾐衫单薄的

⼥⼦,在倾斜的修⽵下拢⼿⽽⽴。静默中,她⽬光向左凝视,若有所

待。

在古代所有描写寂寞⼥性的诗歌中,杜甫的《佳⼈》以独特视⾓

塑造了⼀位⾼洁美丽、拥有独⽴⼈格的⼥隐⼠。“绝代有佳⼈,幽居在

空⾕”,她容貌绝世,却⾝世悲苦,飘零⽆依,然⽽并不⾃弃,宁可在

P:276

幽⾕中与草⽊为伍,清贫⾃守。“天寒翠袖薄,⽇暮倚修⽵”,这样的

形象远远超越了⼀般的“怨⼥”“怨妇”,呈现出⼀种理想的⼈格之美。

“淑⼥”不是形容⽂静的⼥⼦

在今⼈的概念中,淑⼥是指那种⽓质优雅、性格⽂静的⼥⼦,殊

不知在古代,淑⼥根本不具备今天赋予的这些特征。

《诗经·国⻛·关雎》中⼤家⽿熟能详的名句“窈窕淑⼥,君⼦好

逑”⼀直被误解。“窈窕”容易被误解为⾝材修⻓,三围符合标准,其

实“窈窕”是形容⽂静⽽美好的样⼦,跟⾝材没有任何关系。“淑⼥”指

善良的⼥⼦。古代诰封官员妻⼦,有“淑⼈”的封号,属三品,即是从

道德上的肯定,⼼地善良,跟相貌同样没有任何关系。“好”读作三声

(⼈们常常读作四声),意思就是它的本义,美好。“逑(qiú)”本来

是动词,聚合之意,后来变化为名词,意思是配偶。“好逑”的意思是

佳偶,⽽不是通常以为的“喜欢去追求美⼥”,那样就成了好⾊之徒,

哪⾥还能称为君⼦呢。

因此,“窈窕淑⼥,君⼦好逑”的意思是:⽂静善良的⼥⼦是君⼦

的佳偶。

在古代,“淑⼥”“美⼈”和“佳⼈”之间存在着巨⼤的区别,今天的

⼈把这三种类型⼀概当作美⼥的代名词,误解可谓深矣!

如上所述,在古代,“淑⼥”是指道德善良的⼥⼦。君⼦是儒家学

说中理想的⼈格典范,这种⼈格是儒家“仁”的观念的具体落实,是更

富有道德的完美⼈格,所以淑⼥配君⼦,有道德的⼥⼦才是君⼦的佳

偶。

P:277

“美⼈”是指形貌漂亮好看的⼥⼦,这类⼥⼦的最⼤特点就是美

丽,⾄于道德是否⾼尚,⼼地是否善良,则没有硬性要求。英雄是体

格健壮,⼈格⼒量强⼤,战功赫赫的外向型⼈物,他的⼒量强⼤到了

不需要对偶物的程度,因此美⼈配英雄,仅仅需要外貌漂亮就⾏,所

谓“胸⼤⽆脑”即可。美⼈仅仅是英雄的附属物⽽已。

《丽珠萃秀》图册之『汉李夫⼈』,清代赫达资绘,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册⼗⼆开,描绘历代⼥性⼈物,左诗右图,画家题为赫达资,

⽣平不详,左幅是梁诗正于乾隆三年(1738)抄录的古⼈诗句。李夫

⼈图配的是李商隐诗句。

画⾯上的李夫⼈正在宫中⼤殿锦毡上跳舞,⾐袖如流云。李夫⼈

因容貌美丽,擅⻓歌舞⾳律被汉武帝宠幸,是“佳⼈”⽽⾮“淑⼥”。她

去世时还⼗分年轻。她重病时,汉武帝亲往探问,她却以卧被蒙头,

以形貌毁坏为由,婉拒与武帝⻅⾯。姊妹都责怪她,李夫⼈回答:“所

P:278

以不欲⻅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我以容貌之好,得从微贱爱幸于

上。夫以⾊事⼈者,⾊衰⽽爱弛,爱弛则恩绝。上所以挛挛顾念我

者,乃以平⽣容貌也。今⻅我毁坏,颜⾊⾮故,必畏恶吐弃我,意尚

肯复追思闵录其兄弟哉!”可⻅她是⼀位⼗分清醒⾃知之⼈,兼具美貌

与智慧,不愧为“佳⼈难再得”之名。

“佳⼈”虽然也是指美⼈,但和美⼈的最⼤区别在于,美⼈主要指

容貌,佳⼈则主要指性情和体态,因为“佳”有“善”的含义。佳⼈既要

体貌美丽端庄,⼜要道德⾼尚,因此佳⼈常常⽤来指怀念的⼥⼦或者

理想中的⼥⼦。古代才⼦配佳⼈,是因为才⼦都是⽂⼈,⽂⼈总是好

⾼骛远,将美⼈追到⼿后⽴⻢觉得索然⽆味,⼼意⼜转向了别的美

⼈,觉得没有得到的美⼈才是佳⼈。美⼈是世俗化的美⼈,佳⼈是理

想化的美⼈,所以李延年才会如此对汉武帝唱道:“北⽅有佳⼈,绝世

⽽独⽴。⼀顾倾⼈城,再顾倾⼈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难再

得。”超凡脱俗和再难得到是“佳⼈”的两⼤特征。

“花信年华”为何⽐喻⼥⼦⼆⼗四岁

“花信”或“花信年华”是对⼥⼦⼆⼗四岁的雅称,同时,“花信”也

是“⼆⼗四番花信⻛”的省称。

“花信”即花信⻛。南宋学者程⼤昌所著《演繁露》载:“三⽉花开

时⻛名花信⻛。初⽽泛观,则似谓此⻛来报花之消息⽿。按《吕⽒春

秋》⽈:‘春之得⻛,⻛不信则此花不成。’乃知花信⻛者,⻛应花

期,其来有信也。”程⼤昌注明此条引⾃南唐学者徐锴的《岁时⼴

记》。

南宋学者⾼似孙所著《纬略》“花信⻨信”条中也说:“徐锴《岁时

记》⽈:‘三⽉花开,名花信⻛。’”可⻅所谓“花信⻛”,是指初春三

P:279

⽉,与花期同步,应信⽽来的⻛。此即《吕⽒春秋》所说:“春之德

⻛,⻛不信,其华不盛,华不盛则果实不⽣。”应信⽽来的花信⻛因此

被称作“德⻛”。

程⼤昌和⾼似孙都是南宋学者,但所引的徐锴的说法却出⾃南唐

时期,因此南唐时期的“花信⻛”仅仅指三⽉花开时节的景象。

到了宋代,据南宋学者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引北宋孙宗鉴

《东皋杂录》云:“江南⾃初春⾄初夏,有⼆⼗四⻛信,梅花⻛最先,

楝花⻛最后。唐⼈诗有‘楝花开后⻛光好,梅⼦⻩时⾬意浓’,晏元献

有‘⼆⼗四番花信⻛’之句。”

这是第⼀次出现“⼆⼗四⻛信”之名,⽽且注明“梅花⻛最先,楝花

⻛最后”,时间跨度已经从三⽉扩展到“⾃初春⾄初夏”。

到了明代,开始出现最完整的“⼆⼗四番花信⻛”的序列。王逵在

《蠡海集·⽓候类》中写道:“⼆⼗四番花信⻛者……⼀⽉⼆⽓六候,

⾃⼩寒⾄⾕⾬,凡四⽉⼋⽓⼆⼗四候,每候五⽇,以⼀花之⻛信应

之。世所异⾔,⽈‘始于梅花,终于楝花也’。详⽽⾔之:⼩寒之⼀候

梅花,⼆候⼭茶,三候⽔仙;⼤寒之⼀候瑞⾹,⼆候兰花,三候⼭

矾;⽴春之⼀候任春,⼆候樱桃,三候望春;⾬⽔⼀候菜花,⼆候杏

花,三候李花;惊蛰⼀候桃花,⼆候棣棠,三候蔷薇;春分⼀候海

棠,⼆候梨花,三候⽊兰;清明⼀候桐花,⼆候⻨花,三候柳花;⾕

⾬⼀候牡丹,⼆候酴醿,三候楝花。花竟则⽴夏矣。”

古⼈以五天为⼀候,⼀个⽉共有两个节⽓六候,从⼩寒到⾕⾬,

⼀共是四个⽉⼋个节⽓⼆⼗四候,故称“⼆⼗四番花信⻛”。

⼩寒的三候分别是梅花、⼭茶、⽔仙。

⼤寒的三候分别是瑞⾹、兰花、⼭矾。

P:280

“瑞⾹”是中国传统名花,本名睡⾹,是⼀种常绿灌⽊,⾹味浓

郁。北宋学者陶⾕所著《清异录》有“睡⾹”⼀条:“庐⼭瑞⾹花,始缘

⼀⽐丘昼寝盘⽯上,梦中闻花⾹烈酷不可名,既觉,寻⾹求之,因

名‘睡⾹’。四⽅奇之,谓乃花中祥瑞,遂以‘瑞’易‘睡’。”

“⼭矾”也是⼀种常绿灌⽊,北宋诗⼈⻩庭坚《戏咏⾼节亭边⼭矾

花诗序》中说:“江湖南野中,有⼀种⼩⽩花,本⾼数尺,春开极⾹,

野⼈号之郑花。王荆公尝欲求此花栽,欲作诗,⽽陋其名,予请名⽈

⼭矾。野⼈采郑花叶以染⻩,不借矾⽽成⾊,故名⼭矾。”

⽴春的三候分别是任春、樱桃、望春。“任春”,后⼈多以为乃“迎

春”之误,即迎春花;“望春”即紫⽟兰。

⾬⽔的三候分别是菜花、杏花、李花。“菜花”即油菜花,“李

花”即李树的花。

惊蛰的三候分别是桃花、棣棠、蔷薇。“棣(dì)棠”也是蔷薇科

的⼀种。

P:281

《墨妙珠林》⼦册『⾕⾬⼀侯牡丹』,清代余省绘,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墨妙珠林》⼀套⼗⼆册,编号从⼦到亥,每册⼆⼗四开,乾隆

戊⾠年(1748)制,每册各具⼀个主题,均右画左书。⼦册以“⼆⼗四

番花信⻛”为主题,余省绘图,配以庄有恭⾏书所录乾隆御制咏花诗。

余省(活动于1741-1757年间)善花⻦⾍⻥,参⽤⻄法写⽣,赋⾊

妍丽。庄有恭(1713-1767)书法古雅平和,⽓息淡雅。⾕⾬是春季最

后⼀个节⽓,源⾃古⼈“⾬⽣百⾕”之说,“清明断雪,⾕⾬断霜”,从

此春去夏来。⾕⾬三朝看牡丹,尚是第⼀候,还没有“开到荼蘼”与“楝

花⻛起”的惆怅,正是韶华胜极。

春分的三候分别是海棠、梨花、⽊兰。“⽊兰”是⼀种落叶乔⽊,

这种植物的花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夷”。

P:282

清明的三候分别是桐花、⻨花、柳花。“桐花”即桐树的花,“⻨

花”指⻨熟所开的花,“柳花”即柳树所开的鹅⻩⾊的花。

⾕⾬的三候分别是牡丹、酴醿、楝花。“酴醿(tú mí)”,现在常

写作“荼蘼”,是古代的名花,古⼈认为它“⾊⻩如酒”,因此加了⼀

个“⾣”字旁。此花是夏季最后所开的花,苏轼有诗“酴醿不争春,寂寞

开最晚”,宋⼈王淇也有“开到荼蘼花事了”的诗句,可⻅此花⼀开,夏

季就结束了,秋天即将来临。“楝(liàn)花”即苦楝树所开的花。

这就是所谓“梅花⻛最先,楝花⻛最后”。虽然学者们多有指出,

这⼀序列中有的花卉与节候不符,但“⼆⼗四番花信⻛”的称谓却传之

久远。

从清代开始,⼈们将此称谓移⽤于形容⻘年男⼥⼆⼗四岁的⻘春

年华,始有“年⽅花信”“花信年华”的⽐喻,当然更多地是⽤于⼥⼦,

⽐如晚清⼥诗⼈阮恩滦⼆⼗四岁早逝,戴赓保写了⼀⾸词,其中有“谁

念冰雪聪明,华年廿四,花信⻛吹断”的句⼦,即悼念她正值⼆⼗四岁

的⻘春华年却早逝之意。

“梨涡”为什么指美⼥的酒涡

酒涡有个⾮常美丽的别称,即“梨涡”,不过酒涡和“梨涡”有⼀个

重⼤的区别,即男⼥皆可称酒涡,⽽“梨涡”则只能称⼥⼈的酒涡,尤

其是美⼥的酒涡。如果不辨雌雄,将男⼈的酒涡也想当然地称作“梨

涡”,那就要贻笑⼤⽅了。

梨者,⽔果之名也。为什么可以拿来⽐附美⼥的酒涡呢?原来,

这个美丽的称谓竟然还涉及⼀段关于天理、⼈欲之争的著名公案。

P:283

“梨涡”⼀语出⾃南宋学者朱熹所作《宿梅溪胡⽒客馆观壁间题诗

⾃警⼆绝》:“贪⽣莝⾖不知羞,腼⾯重来蹑俊游。莫向清流浣⾐袂,

恐君⾐袂涴清流。”“⼗年湖海⼀⾝轻,归对梨涡却有情。世上⽆如⼈

欲险,⼏⼈到此误平⽣。”

胡⽒指南宋名⾂胡铨,号澹庵。绍兴⼋年(1138),时任宰相的

秦桧主张与⾦国议和,胡铨上疏请求斩秦桧之头,秦桧⼤怒,以“狂妄

凶悖,⿎众劫持”的罪名将胡铨贬谪岭南⼗年。据南宋学者罗⼤经所著

《鹤林⽟露》⼀书记载:“胡澹庵⼗年贬海外,北归之⽇,饮于湘潭胡

⽒园,题诗云:‘君恩许归此⼀醉,旁有梨颊⽣微涡。’谓侍妓黎倩

也。”

胡铨在湘潭胡⽒园与朋友饮酒,对侍妓黎倩⼀⻅钟情,因黎倩⽣

有酒涡,⽽“黎”与“梨”谐⾳,遂有“梨颊⽣微涡”的⽐喻。

后来朱熹路过此园,看到胡铨的题壁诗,有感⽽发,遂写下这两

⾸诗,并题名“⾃警”,以胡铨的⾏为警诫⾃⼰。想⼀想朱熹的名⾔“遏

⼈欲⽽存天理”,就能够明⽩他为什么以此⾃警,也为什么会发出“世

上⽆如⼈欲险”的感慨。

朱熹诗中的“莝(cuò)”指铡碎的草,与⾖类混合在⼀起作为⻢的

饲料,即“莝⾖”;“腼(miǎn)”是惭愧之⾊;“涴(wò)”是弄脏之

意,讽刺胡铨如果在清流中洗濯⾐服,会将清流染脏。

但是,朱熹为什么指责胡铨“贪⽣莝⾖不知羞”呢?有趣的是,这

个故事竟然记录在⼗七世纪朝鲜学者宋时烈的《朱⼦⼤全札疑》⼀书

中,在对朱熹这两⾸诗的注释中,宋时烈写道:“澹庵尝通黎倩。其夫

执之,赐莝⾖⻢⾷之⽈:否者杀之。澹庵遂⾷之。”

P:284

在宋时烈的笔下,黎倩原来是⼀位有夫之妇,丈夫发现了⼆⼈的

奸情,才逼⾷莝⾖侮辱胡铨。但《鹤林⽟露》明明称黎倩乃是“侍

妓”,不知道宋时烈的故事出⾃何处。

针对朱熹对胡铨的批评,清代学者袁枚在《读胡忠简公传》⼀⽂

中提出了尖锐的反驳:“公在⼴州恋黎倩,为朱⼦所讥。呜呼!即此可

以⻅公之真也。从古忠⾂孝⼦,但知有情,不知有名。为国家者,情

之⼤者也;恋黎倩者,情之⼩者也。情,如雷如云,弥天塞地,迫不

可遏,故不畏诛,不畏贬,不畏⼈訾议,⼀意孤⾏,然后可以犯天下

之⼤难……彼其⽇星河岳之⽓,视此⼩节如浮云轻飚之过太虚,⽽腐

儒矜矜然安坐⽽捉搦之,譬凤皇已翔云霄,⽽鸴鸠犹讥其⽑⽻有微

尘,甚⽆谓也。”

“訾(zǐ)”,毁谤,⾮议;“搦(nuò)”,⽤⼒按压;“鸴(xué)

鸠”,⼩鸠。显然,袁枚⽐朱熹更看重“情”,因此认为胡铨乃是具真性

情之⼈。

此外,清代学者纪晓岚等⼈编著的⼤型⼯具书《四库全书总⽬提

要》卷⼀百五⼗⼋集部“《澹庵⽂集》”条也为胡铨进⾏了辩护:“铨孤

忠劲节,照映千秋,乃以偶遇歌筵,不能作陈烈逾墙之遁,遂坐以⾃

误平⽣,其操之为已蹙矣。平⼼⽽论,是固不⾜以为铨病也。”

P:285

《宋代后半⾝像册》之『宋钦宗皇帝后』,旧藏南薰殿,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徽、钦⼆宗的皇后命运都很悲惨。宋钦宗皇后朱琏,武康军节

度使之⼥,于⼆帝被俘后,不堪受辱⾃尽。这幅画像上的朱皇后,头

P:286

戴九⻰花钗冠,⾝着朱领蓝衫礼服,领上绣⻰纹,⾐上绣⼭雉图案,

妆容清浅,⾯贴花钿,脸露淡淡愁容,神情很是动⼈。

唐代⼥⼦化妆流⾏点“⾯靥”,即⽤胭脂在左右酒窝处各点⼀点,

如梨涡浅笑,⼤约追求⼀种娇俏感。宋代出现了以珠翠珍宝制成的花

钿,称为“⽟靥”,多为宫妃所戴。朱皇后在额头、两额⾓、两腮酒窝

处,都贴了珍珠花钿,与其端庄淡净的妆容很相称。可惜她眉⽬含

愁,空有⽟靥,不⻅笑颜。

⽂中提到的陈烈是北宋学者,以道德修养闻名。据《四库全书总

⽬提要》卷⼀百五⼗三集部“《盱江集》”条记载,有⼀次参加宴会

时,“烈闻官妓唱歌,才⼀发声,即越墙攀树遁去,讲学家以为美

谈”。这就是“陈烈逾墙”的故事。朱熹曾对陈烈⼤加褒奖,就是因为陈

烈符合他⼼⽬中道学先⽣的标准。

不过,⼗六世纪朝鲜李朝朱⼦学的代表⼈物李滉(号退溪)在和

另⼀位学者奇⾼峰的论争中,全盘继承了朱熹对胡铨的批评,他耸⼈

听闻地写道:“⼈欲之险,乃有以拄天地、贯⽇⽉之⽓节,⼀朝摧销陷

没于⼀妖物颊上之微涡,取辱⾄此,为天下诟笑如胡公者,其可畏如

此。”

这⼀评价相⽐袁枚、纪晓岚等⼈,可谓天壤之别。但值得欣慰的

是,即使胡铨被李滉斥为“为天下诟笑”,胡铨所恋的黎倩被李滉斥

为“妖物”,“梨涡”这⼀美丽的称谓仍然流传了下来,⽆情地嘲弄着腐

儒们的道学⽓。

“戴绿帽”为何是男⼈的奇耻⼤辱

詈辞和骂⼈话⾥,⼤概再也没有⽐“戴绿帽”的语感更严重的了。

哪个男⼈如果被别⼈骂作“戴了⼀顶绿帽⼦”,⼀定会勃然⼤怒⽽拼

P:287

命。这是因为只有妻⼦跟别的男⼈通奸的丈夫才会被⺠间称为“戴绿

帽”。

这个称谓⾮常奇怪,为什么戴的⾮得是绿帽⼦,⽽不是别的颜⾊

的帽⼦呢?

⾸先必须得明⽩绿⾊在古代中国颜⾊谱系中的地位。《说⽂解

字》:“绿,帛⻘⻩⾊也。”绿⾊是指⻘中带⻩的颜⾊。古代中国的颜

⾊谱系分为正⾊和间⾊两类:正⾊指⻘、⾚、⻩、⽩、⿊五种纯正的

颜⾊,间⾊则为不纯正的杂⾊。

何为间⾊?说法不⼀,⼀种说法是指绿、红、碧、紫、流⻩(褐

⻩⾊),另⼀种说法是指绀(红⻘⾊)、红(浅红⾊)、缥(淡⻘

⾊)、紫、流⻩。正⾊和间⾊是明贵贱、辨等级的⼯具,要求⾮常严

格,丝毫不得混⽤。

作为间⾊的⼀种,绿⾊的地位之低下可想⽽知。《汉书·东⽅朔

传》记载了⼀则趣事:汉武帝的姑妈馆陶公主死了丈夫,这时她已五

⼗多岁,养了⼀位名叫董偃的⼗⼋岁⼩⽩脸,号⽈董君。有⼀次汉武

帝驾临公主府第,坐下就说:“愿谒主⼈翁。”馆陶公主吓得赶紧去掉

簪⼦和⽿环,脱掉鞋⼦,跪下顿⾸谢罪。汉武帝恕罪之后,公主“之东

箱⾃引董君,董君绿帻傅鞲,随主前,伏殿下”。

“鞲(gōu)”本是⽪⾰所制的臂套,射箭时将之套于两臂,⽅便拉

⼸。“帻(zé)”是头⼱,蔡邕《独断》中说:“帻者,古之卑贱执事不

冠者之所服也。”因此颜师古注解说:“绿帻,贱⼈之服也。”董偃头上

戴着绿⾊的头⼱,两臂上套着⻘⾊的臂套,来向汉武帝谢罪,可⻅这

都是代表低贱⾝份的装束。汉武帝很喜欢董偃,于是“赐⾐冠”,董偃

退下回房,换上所赐的品级⾼的⾐冠,再来⻅汉武帝。

P:288

此后,绿⾊的低贱地位⼀直没有改变过,⽐如《旧唐书·舆服志》

载:“六品、七品服绿,⼋品、九品服以⻘。”

唐⼈封演所著《封⽒闻⻅记》在“奇政”⼀条中记载道:“李封为延

陵令,吏⼈有罪,不加杖罚,但令裹碧头⼱以辱之。随所犯轻重,以

⽇数为等级,⽇满乃释。吴⼈着此服出⼊州乡,以为⼤耻,皆相劝

励,⽆敢僭违。”“碧”即⻘绿⾊,“碧头⼱”即绿头⼱。李封让有罪的吏

⼈戴上碧头⼱,显然是故意贬低吏⼈的⾝份。

明⼈郎瑛在《七修类稿·辩证类》“绿头⼱”⼀条中解释了李封何以

要⽤碧头⼱来羞辱吏⼈:“今吴⼈骂⼈妻有淫⾏者⽈绿头⼱,及乐⼈朝

制以碧绿之⼱裹头,皆此意从来。但⼜思当时李封何必欲⽤绿⼱?及

⻅春秋时有货妻⼥求⾷者,谓之娼夫,以绿⼱裹头,以别贵贱。然后

知从来已远,李封亦因是以辱之,今则深于乐⼈⽿。”

郎瑛听到的“绿头⼱”的源头更早,甚⾄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他的话说,春秋时期卖妻⼥求⾷的男⼈称为“娼夫”,必须戴上绿头⼱

来表明低贱的⾝份。

到了元明两代,娼妓的丈夫要戴绿帽⼦成为常例。《元典章》

在“服⾊”⼀条中规定:“娼妓之家多与官员⼠庶同着⾐服,不分贵贱。

今拟娼妓各分等第,穿着紫皂衫⼦,戴着冠⼉,娼妓之家家⻓并亲属

男⼦裹⻘头⼱。”并规定娼妓的家⼈不得穿⾦服,戴笠⼦,骑坐⻢,被

发现后要捉拿到官,把⻢匹奖赏给举报者。

P:290

《圣谕像解》卷⼗⼋插图『赋税常先』,清代梁延年编,清康熙⼆⼗年(1681)承宣堂

刊本。

这幅图描绘的是李封不⽤刑杖,⽽赋税独先诸县报完的故事:“李

封为延陵令,吏⼈有罪,不加杖罚,但令裹碧头⼱以辱之……赋税常

先诸县,既去官,竟不捶⼀⼈。”

画⾯上,坐堂者便是李封,底下⼆⼈当堂相争,后⾯⼀衙役⼿持

绿帽⼀顶,似只待县令发话,便替罪⼈戴上。再下⾯,是百姓在排队

交税。《圣谕像解》录此事,聚焦点不在头⼱,⽽在李封之善于“完钱

粮⽽省催科”,不⽤刑杖,便令百姓纳⾜税赋。作者感叹:后世之催科

者,严刑峻法,⾎⾁狼藉,犹不能完税。绿帽之功乎?

《明史·舆服志》中也有规定:“教坊司伶⼈,常服绿⾊⼱,以别

⼠庶之服。”伶⼈和娼妓属于亲缘性⾮常接近的⾏业,因此这两个⾏业

都必须戴绿头⼱以作区别。不过对娼妓⾏业来说,“娼妓之家家⻓并亲

属男⼦裹⻘头⼱”,这才是⺠间把妻⼦有外遇的丈夫形容为“戴绿

帽”或“戴绿头⼱”的由来,并⼀直流传到了今天,“夺妻之恨”和“杀⽗

之仇”同时成为中国男⼈最忍⽆可忍的两件事。

明⼈谢肇淛所著笔记《五杂组》中说:“有不⾪于官,家居⽽卖奸

者,谓之⼟妓,俗谓之私窠⼦……今⼈以妻之外淫者,⽬其夫为乌

⻳。盖⻳不能交,⽽纵牝者与蛇交也。⾪于官者为乐⼾,⼜为⽔⼾。

国初之制,绿其⼱以⽰辱。”

“戴绿帽”者⼜称“⻳”,引申⽽指妓院⾥的男仆,⽐如“⻳奴”“⻳

⼦”的称谓,今天也仍然还有“⻳⼉⼦”的骂⼈话。许慎在《说⽂解字》

中说:“天地之性,⼴肩⽆雄。⻳鳖之类,以它为雄。”“它”即蛇。许

慎所处的东汉时期就已经有了这样的误解:⻳有雌⽆雄,只能与蛇交

配才能产⼦。这也就是谢肇淛所说的“⻳不能交,⽽纵牝者与蛇交

P:291

也”,⽤来⽐喻妻卖淫⽽夫不闻不问,因此卖淫⼥⼈的丈夫或者妓院的

掌柜称为“⻳”或“乌⻳”。

“惨绿少年”为何形容⻛度翩翩的男⼦

“惨绿少年”这个词很奇怪,竟然⽤来形容⻛度翩翩的男⼦!惨

者,凄惨也。既然凄惨,还有何翩翩⻛度可⾔?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词的出处。唐⼈张固所著《幽闲⿎吹》记载了

⼀则有趣的故事:“⼦孟阳初为⼾部侍郎,夫⼈忧惕,谓⽈:‘以尔⼈

材⽽在丞郎之位,吾惧祸之必⾄也。’⼾部解喻再三,乃⽈:‘不然,

试会尔同列,吾观之。’因遍招深熟者。客⾄,夫⼈垂帘视之。既罢

会,喜⽈:‘皆尔之俦也,不⾜忧矣。末坐惨绿少年何⼈也?’答

⽈:‘补阙杜⻩裳。’夫⼈⽈:‘此⼈全别,必是有名卿相。’”

潘孟阳是礼部侍郎潘炎之⼦,他的⺟亲是宰相刘晏的⼥⼉,极有

⻅识。潘孟阳刚刚升为⼾部侍郎,俗话说知⼦莫若⺟,潘⺟⾮常害

怕,对⼉⼦说:“凭你的这⼀点微末本事,竟然当上了⼾部侍郎,我担

⼼不久就会有祸事了。”潘孟阳再三解释,潘⺟于是说:“那就把你的

同僚都叫来给我看看。”潘孟阳就把最熟悉的同僚都叫到家⾥做客,潘

⺟躲在帘⼦后⾯⼀⼀打量。

宴会结束之后,潘⺟喜滋滋地告诉⼉⼦:“这些⼈都是你的同类,

我就不担⼼了。不过坐在最后⾯的那位惨绿少年是谁啊?”潘孟阳答

道:“是任补阙的杜⻩裳。”潘⺟说:“此⼈跟你们都不⼀样,以后⼀定

会是有名的卿相。”

此处的“惨绿少年”,是形容杜⻩裳⻛度翩翩,有卿相之才。为什

么⽤“惨绿”来形容呢?原来,这⾥的“惨”不是凄惨之意,⽽是

通“黪”,本义为浅⻘⿊⾊。北宋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故事⼆》中写

P:292

道:“近岁京师⼠⼈朝服乘⻢,以黪⾐蒙之,谓之‘凉衫’。”“黪⾐”即浅

⿊⾊的⾐服。“黪”引申⽽指浅⾊,所谓“惨绿”即“黪绿”,即浅绿⾊。

杜⻩裳⾝着浅绿⾊的⾐服,是因为他当时担任补阙⼀职,按照唐代官

服制度,补阙属于从七品,应着浅绿⾊官服。潘⺟看⼈的眼光极准,

杜⻩裳这位“惨绿少年”后来果然做了唐宪宗的宰相,由“惨绿”⼀跃⽽

为⼤红官服。

这就是“惨绿少年”⼀词的出处,原指地位低微、只能穿七品官服

的杜⻩裳这位少年。但这位少年虽“惨绿”却⼤有前途,因此“惨绿少

年”引申⽤来形容⻛度翩翩的男⼦。

《虢国夫⼈游春图》(宋摹本)局部,唐代张萱绘,绢本设⾊,藏辽宁省博物馆。

张萱,⽣卒年不详,京兆(今陕⻄⻄安)⼈,开元天宝间画家,

⼯⼈物,尤⼯仕⼥、鞍⻢,名冠当时。

⼀般认为此图描绘的是天宝年间杨贵妃的三姊虢国夫⼈及其眷从

盛装出游的场景,可与杜甫《丽⼈⾏》参看。画⾯上⼀⾏⼈情态各

P:293

异,疏密有致,骑⻢执鞭,徐徐前⾏。右起为⾸第⼀骑,⻢上⼈作男

装打扮,头戴幞头,⾝着暗绿⾊(蟹⻘⾊)圆领窄袖袍衫,腰系蹀躞

带,⾜登乌⽪靴,乘浅⻩⾊三花骏⻢,雕鞍障泥皆华丽锦绣,⼿拉缰

绳,神⾊从容。此⼈性别⾝份历来众说纷纭,⼀说是男装打扮的虢国

夫⼈。⽆论如何,⼤可作为参照,来设想当年“惨绿少年”杜⻩裳的⻛

仪吧。

博物

“⻢匹”为何⽤“匹”作计量单位

P:294

“⻢匹”就是⻢的总称,地球⼈都知道,但是为什么⽤“匹”来作为

⻢的计量单位呢?相信⼤多数⼈都经不起这⼀问。

《说⽂解字》:“匹,四丈也。”张舜徽先⽣在《说⽂解字约注》

⼀书中进⼀步解释说:“布帛两两对卷谓之匹,因引申为凡对偶之

称。”也就是说,“匹”作为⼀个计量单位,最初仅限于计量布帛等纺织

品,⽐如“匹练”指⼀匹⽩绢,“匹帛”和“匹段”都泛指纺织品。四丈为

⼀匹,⽩居易《卖炭翁》中的名句“半匹红绡⼀丈绫,系向⽜头充炭

直”,“半匹红绡”就是指两丈⽣丝织成的红⾊薄绸。

⽤“匹”来计量⻢最早出⾃《尚书·⽂侯之命》:“⻢四匹。”《尚

书》意为上代之书,是中国第⼀部上古历史⽂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

著作的汇编,保存了商周特别是⻄周初期的⼀些重要史料,可⻅

⽤“匹”来计量⻢的历史已经⾮常悠久了。稍后的《周易》中也出现

过“⻢匹”⼀词:“⽉⼏望,⻢匹亡。”但在这⾥,“⻢匹”不是⻢的总

称,“匹”是配偶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亮快要圆满了,⻢失去

了配偶。

那么为什么把“⻢匹”作为⻢的总称呢?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书

虚篇》中引述过儒书的⼀则传⾔:“传书或⾔:颜渊与孔⼦俱上鲁太

⼭,孔⼦东南望,吴阊门外有系⽩⻢,引颜渊指以⽰之,⽈:‘若⻅吴

阊门乎?’颜渊⽈:‘⻅之。’孔⼦⽈:‘门外何有?’⽈:‘有如系练之

状。’孔⼦抚其⽬⽽正之,因与俱下。下⽽颜渊发⽩⻮落,遂以病死。

盖以精神不能若孔⼦,强⼒⾃极,精华竭尽,故早夭死。”阊门乃是苏

州古城的⻄门,孔⼦和颜渊竟然能从泰⼭望⻅千⾥之外的阊门,因此

王充指斥这则传⾔“殆虚⾔也”。不过由此也可知这个传说在汉代时就

已经⼴为流传。孔⼦看⻅的⽩⻢,在颜渊眼中则“有如系练之状”,就

像系着⼀匹⽩绢。于是孔⼦⽤⼿挡住了颜渊的眼睛,不让他再瞪⼤眼

睛远眺。下⼭后,颜渊的头发都⽩了,⽛⻮也脱落了,不久就⼀病⽽

P:295

死。原来孔⼦是圣⼈,精⼒强壮,颜渊当然⽐不上⽼师,勉强眺望那

么远,时间⻓了精⼒就承担不了,因此才会⼒竭⽽亡。

唐代⼤型类书《艺⽂类聚》引⻄汉《韩诗外传》(佚⽂)载:“颜

回望吴门⻢,⻅⼀匹练,孔⼦⽈:‘⻢也,然则⻢之光景,⼀匹⻓⽿,

故后⼈号⻢为⼀匹。’”孔⼦的意思是说,在阳光下,⻢的影⼦有⼀匹

那么⻓,也就是⻓达四丈,因此称⻢为“⻢匹”。

虽然出⾃⼀则“殆虚⾔也”的传说,但⽤“匹”来作为⻢的计量单

位,并把“⻢匹”⼀词作为⻢的总称却早已约定俗成,也⾜够神奇了!

除了孔⼦的解释之外,东汉时期对“⻢匹”也有许多有趣的解释。

《艺⽂类聚》引东汉应劭《⻛俗通》佚⽂,⼜提供了五种解释。其

⼀:“⻢⼀匹,俗说相⻢及君⼦,与⼈相匹。”良⻢和君⼦都需要由具

备慧眼的专业⼈⼠“相”后才能确定,可⻅良⻢能够和君⼦相匹敌,故

称“⻢匹”。其⼆:“⻢夜⾏⽬明,照前四丈,故⽈⼀匹。”⻢在深夜奔

驰,能看到眼前四丈的距离,故称⼀匹。其三:“度⻢纵横,适得⼀

匹。”度量⻢腾跃⽽前的⻓度,是四丈,故称⼀匹。其四:“⻢死,卖

得⼀匹帛。”死⻢的价格和⼀匹帛等同,故称⼀匹。其五:“春秋左⽒

说,诸侯相赠,乘⻢束帛,帛为匹,与⻢之相匹⽿。”春秋时期,诸侯

之间相互馈赠的礼物通常都是“乘⻢”和“束帛”,“乘⻢”指四匹⻢,“束

帛”指捆为⼀束的五匹帛,帛的计量单位是⼀匹四丈,正好跟“乘⻢”四

匹⻢的数量相匹敌,于是也就⽤“匹”来计量⻢了。

P:297

《富⼠三⼗六景下总⼩⾦原》(『富⼠三⼗六景下総⼩⾦原』),歌川⼴重绘,1858

年,『名所绘』。

歌川⼴重(歌川広重,1797-1858),原名安藤⼴重,歌川派⻛景

巨匠,最受欢迎的浮世绘画家之⼀,擅⻓以秀丽笔致及和谐⾊彩描绘

典雅诗意的驿路⻛光。

⼩⾦原是江⼾幕府直辖的牧⻢场,所以也称为官牧。⻢放养在⼴

阔的原野,⻛景是江⼾近郊,远处露出富⼠⼭⼭头。画⾯设⾊鲜润,

显得⽔草丰美,惠⻛和畅。画家在前景⼤⼤地画了⼀匹红棕⻢,只露

出⼆分之⼀⻢⾝,⽑⾊顺滑。⻢头偏过来,欲饮溪⽔,似带着饶有兴

味的神情,占据了视野左⽅⼀⼤块⾯积。这⼀视⾓使这匹⻢显得⾮常

⾼⼤,确实有“⼀匹”的感觉。

“露⻢脚”露的为何是⻢脚

真相败露,俗语叫作“露⻢脚”,为什么偏偏露的是⻢脚⽽不是别

的动物的脚呢?通常的解释⾮常可笑,说是朱元璋的⽼婆⻢⽒出⾝平

⺠之家,从⼩就要⼲活⼉,因此没有缠⾜。朱元璋登基后,⻢⽒为皇

后,常常为⾃⼰的⼀双⼤脚害羞,总是穿上⼀袭曳地⻓裙,把两只脚

遮掩起来。不料有⼀次出门,⼤⻛吹起了⻓裙,露出了⻢⽒的⼀双⼤

脚,⼀下⼦轰动全国,成为⼤明娱乐界最耸⼈听闻的新闻,因此演化

出“露⻢脚”这个俗语,意为露出⻢⽒的⼤脚。

关于“露⻢脚”的这个说法纯粹属于望⽂⽣义,如果朱元璋的⽼婆

不姓⻢⽽姓⽜,估计还会编派出“露⽜脚”之类的说法。事实上,早于

明代的元杂剧《包待制陈州粜⽶》中就已经出现了这个俗语:“兄弟,

这⽼⼉不好惹,动不动先斩后闻。这⼀来,则怕我们露出⻢脚来了。”

P:298

再往上追溯到唐代,可以发现真正的“⻢脚”“露”出来了。据北宋

⼤型类书《太平⼴记》卷⼆百六⼗五引唐代⽂学家张鷟《朝野佥

载》,讲述了“初唐四杰”之⼀杨炯的⼀则逸事:“唐衢州盈川县令杨

炯,词学优⻓,恃才简倨,不容于时。每⻅朝官,⽬为麒麟楦。⼈问

其故,杨⽈:‘今餔乐假弄麒麟者,刻画头⾓,修饬⽪⽑,覆之驴上,

巡场⽽⾛,及脱⽪褐,还是驴⻢。⽆德⽽⾐朱紫者,与驴覆麟⽪何别

矣?’”

杨炯恃才傲物,谁都看不起,⻅了当朝官员就把他们叫作“麒麟

楦”。“楦(xuàn)”是制鞋帽所⽤的模型,称“楦⼦”。“麒麟楦”是唐代

演戏时假充麒麟的驴⼦或⻢。杨炯为什么把官员叫“麒麟楦”呢?当时

的⼈也都很奇怪。杨炯回答道:当朝穿着朱紫服饰的⾼官都是⽆德之

辈,就像演戏时假充麒麟的驴⼦或⻢⼀样,虽然惟妙惟肖,但是揭掉

覆盖在驴⼦或⻢⾝上的⽪制短⾐,会发现原来不是麒麟,仍然是⼀头

驴⼦或⻢!

P:299

《今昔画图续百⿁》(『今昔畫図続百⿁』)卷之下『貉』,⻦⼭⽯燕绘,1779年。

P:300

⻦⼭⽯燕(⿃⼭⽯燕,1712-1788)是江⼾时代著名的妖怪绘师,

承袭“狩野派”画⻛,其⾼⾜包括喜多川歌麿。他从《和汉三才图会》

和⽇本⺠间故事中搜集了⼤量素材,整理成系谱,⼀⽣描绘了⼆百零

七种妖怪,⾄今仍是妖怪相关作品创作者的重要灵感源泉。

貉在⽇本传说中外表与狐、狸类相似,体肥短粗,四肢短⽽细,

尾⽑蓬松,擅⻓变化,⽐狐和狸⼿段⾼明。传说有⼀只貉化成⼩和尚

的样⼦住进⼀座寺庙,在那⾥⽣活了好⼏年都没被⼈识破,最后还是

因为他露出了尾巴才被识破真⾝。图中的貉妖戴着怪模怪样的帽⼦,

着僧袍,饭后似打算⽣⽕烧茶喝。也许柴⽕的温暖令他困倦,他拨着

⽕盹着了,⽑茸茸的尾巴和后腿从僧袍下露出来,现了原形。貉露尾

与中国的“露⻢脚”异曲同⼯,不过故事可爱多了。

这个故事,署名后唐冯贽编撰的《云仙杂记》⼀书中也有记载,

⽂字⼤同⼩异:“唐杨炯,每呼朝⼠为麒麟楦。或问之,⽈:‘今假弄

麒麟者,必修饰其形,覆之驴上,宛然异物。及去其⽪,还是驴⽿,

⽆德⽽朱紫,何以异是?’”

麒麟是传说中的仁兽,古⼈⽤驴或⻢来假充麒麟,是为“假弄麒

麟”的游戏。假充麒麟的上半⾝好办,只需“刻画头⾓,修饬⽪⽑”即

可,但因为做戏的驴或⻢披的乃是“⽪褐”,即⽪制的短⾐,所以四条

腿⽆法遮掩得尽善尽美,演戏时常常就露了出来,此之谓“露⻢

脚”或“露驴脚”。

明代僧⼈居顶编撰的《续传灯录》中屡屡使⽤“驴脚”的⽐喻,⽐

如“佛⼿难藏,驴脚⾃露”。由此可知“露⻢脚”和“露驴脚”都是通⽤的

俗语,只是因为⽇常⽣活中⻢更为常⻅,性格更为温顺,于是“假弄麒

麟”就更多地⽤⻢,因此才把这个俗语定型为“露⻢脚”,⽤来⽐喻徒有

其表的⼈或物。因为徒有其表,所以总有败露的⼀天,败露的这⼀天

就叫作“露⻢脚”,真相终于掩饰不住了。

P:301

“⽑病”为何跟“⽑”有关系

在⽇常⽣活中,“⽑病”⼀词出现的频率⾮常⾼,⽐如出⽑病、挑

⽑病、⽼⽑病等等。“⽑病”既可以当作疾病解,也可以⽐喻缺点错

误。⼈们常常顺⼝说出这个俗语,如果仔细想⼀想,就会产⽣疑惑:

为什么把缺点叫作“⽑病”呢?“⽑病”跟“⽑”⼜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病”最早是指⻢⾝上的⽑有缺陷,聚⽣作旋涡状。此语

出⾃北宋许洞所著《虎钤经》⼀书,该书卷⼗《⻢⽑利害第⼀百⼀⼗

⼀》中列举了⼀批不祥之⻢,这些⻢的特点都是⻢⽑有病,⽐如“⽬下

有横⽑者,名死泣”“旋⽑在吻后者,名御褐”“腋下有回⽑者,名挟

⼫”等,并得出这样的结论:“已上⻢⽑病者,不利主也。”

明初学者陶宗仪编纂的《说郛》中收录有徐咸所著《相⻢书》,

其中⼀段关于“旋⽑图”的说明⽂字被⼴泛征引:“凡⽑氄(rǒng)软温

润有⽂理未易⻅,故此图善旋五,所谓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者也;恶

者粗逆易⻅,故此图恶旋⼗四,所谓⽑病最为害者是也。”将⻢的旋⽑

分为善旋五和恶旋⼗四,⽐许洞所记更为精细。徐咸极有可能是两唐

书中撰写《相⻢经》的徐成之误,那么这就意味着“⽑病”⼀词从唐代

就开始使⽤了。

苏轼在《杂纂⼆续》⼀书中列举了⼋⼤“怕⼈知”,分别为:“配所

⼈逃⾛归,经贩私商物,孝服内⽣孩⼉,同居私房蓄财物,卖⻢有⽑

病,去亲戚家避罪,买得贼赃物,藏匿奸细⼈。”可⻅⻢⽑之病早已是

当时的忌讳。

此后“⽑病”⼀语的含义渐渐扩⼤,从专指⻢⽑之病扩展到泛指⼈

或物的⽑病。⻩庭坚在《⼭⾕⼑笔》卷⼗六写给友⼈王君全的信中

说:“有⼀紫⽵轿⼦未有竿,欲乞两枝饱⻛霜紧⼩桂⽵,⼜须时⽉⽆⽑

P:302

病者,便得之佳。”这是指饱经⻛霜、⽵龄较⻓,⼜没有破损的桂⽵。

⼜在卷⼗⼋写给⻢中⽟的信中说⾃⼰晕船、失眠,⽩天只好拥炉假

寐,不能外出,“翘叟亦择⽇出居,乃是荆南⼈⽑病”,这是将“⽑

病”移⽤于⼈。朱熹和弟⼦的问答录《朱⼦语类》中同样有这个

词:“有才者⼜有些⽑病,然亦上⾯⼈不能驾驭他。”说明宋代时已经

习惯⽤“⽑病”⼀词形容⼈的缺点。

明代时“⽑病”⼜指⼈有疾病。⼀直到今天,“⽑病”渐渐失去了原

来的意思,⼈们使⽤这个词的时候,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

《街头各⾏业⼈物》插图『贩骡⻢之图』,现藏⼤英图书馆

“贩骡⻢之图”描绘了在骡⻢店仔细相看挑选骡⻢的情景。图中⼆

⼈,左边似顾客,右边似⻢贩或伙计,正在细看⻢⻮。⽂字说明还记

载了当时流⾏的相⻢俗语“远看⼀张⽪,近瞧四个蹄”云云。有经验的

买⻢⼈,要从⽪⽑、⼝⻮、四蹄、快慢等种种细节⼀⼀相看,这样才

能买到没有“⽑病”的好⻢。

P:303

“⾼⾜”原来指驿传制度中的骏⻢

最优秀的弟⼦和学⽣被称为“⾼⾜”。这⼀称谓到今天还在使⽤。

但何为“⾼⾜”,为何“⾼⾜”⽤来指代优秀学⽣,⼈们就语焉不详了。

原来此中⼤有讲究。

《古诗⼗九⾸》之四:“何不策⾼⾜,先踞要路津。”这⾥的“⾼

⾜”指骏⻢。“⾼⾜”⼀语源于汉代的驿传制度。“驿传”是历代政府供官

员往来和递送公⽂⽤的交通机构,⽤⻢传送称“驿”,⽤⻋传送

称“传”,步⾏传送称“邮”,这三种传送⽅式可统称为“置”。

据《汉书·⾼帝纪》载,汉⾼祖刘邦统⼀天下之后,占据⻬地的⽥

横不肯称⾂,逃亡海上,刘邦派使者召他⼊朝,⽥横“乘传”前往洛

阳,在途中⾃杀。什么叫“乘传”?颜师古引三国学者如淳的解释

说:“律,四⻢⾼⾜为置传,四⻢中⾜为驰传,四⻢下⾜为乘传,⼀⻢

⼆⻢为轺传。急者乘⼀乘传。”

驿传制度根据官职的⾼低、任务的轻重和时间的缓急将⻋分为不

同的等级:四⻢⾼⾜称为“置传”,这是⽤四匹骏⻢所拉的驿⻋,乃⼤

夫以上的等级所⽤,⾏⾛舒缓,但是速度较慢;四⻢中⾜称“驰传”,

这是⽤四匹中等⻢所拉的驿⻋;四⻢下⾜称“乘传”,这是⽤四匹下等

⻢所拉的驿⻋;⼀⻢⼆⻢称“轺传”,“轺(yáo)”指轻便的⼩⻢

⻋,“轺传”即两匹⻢所拉的驿⻋;特别着急的公事不⽤驿⻋,乘⼀匹

⻢⻜驰。

在汉代,最着急的事情也仅仅使⽤“四乘传”,即四辆驿⻋。但是

⼤⼤超出常规的规格仍然存在,有汉⼀代竟然出现了两例“六乘传”和

⼀例“七乘传”!当年吕后死后,以周勃为⾸的⼤⾂们发动了⼀场军事

政变,拥⽴代王刘恒做皇帝。刘恒从代地赶往⻓安,乘坐的就是“六乘

P:304

传”。汉景帝时吴楚“七国之乱”,汉景帝命周亚夫出兵平叛,后者乘坐

的也是“六乘传”。汉昭帝刘弗陵驾崩后⽆⼦,在霍光的主持下,选⽴

了昌⾢王刘贺为帝,宣召刘贺进京,竟然使⽤了“七乘传”!这可从未

有过先例,由此可⻅朝中事态紧急。所以,驿传制度的破格往往是朝

廷政治⽃争的晴⾬表。

彩绘『驿使图』砖,1972年嘉峪关魏晋墓出⼟。

这幅砖绘被认为是中国发现最早的古代邮驿的形象资料。⼆⼗世

纪⼋⼗年代初,在世界万国邮政博览⼤会上,此画曾作为中国邮政的

标志物。砖为⽶⾊底,画⾯上⼀个邮驿使骑在红鬃⻢上,头戴⿊帻,

⾝穿皂缘领袖右襟宽袖⾐,⾜着筒靴,⼀⼿持缰,⼀⼿⾼擎⽂书,在

驿道上纵⻢驰骋。驿骑四蹄腾空,显得⼗分迅捷;信使则稳坐⻢背,

显得骑术精熟。图中驿使脸上五官独缺少嘴巴,传说是意在表明驿传

的保密性。

P:305

这幅砖绘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动再现了魏晋⻄北边疆驿使驰送

⽂书的情景。驿使所骑的驿⻢虽然不是拉“置传”驿⻋的“⾼⾜”,但看

上去也是⼗分神骏。

“⾼⾜”⼀语即出⾃四⻢⾼⾜的“置传”,从骏⻢引申为优秀的弟⼦

或者学⽣。

“耗⼦”怎么变成了⽼⿏的别称

⿏就是⿏,为什么要在前⾯加上⼀个“⽼”,称之为“⽼⿏”呢?北

宋学者陆佃在《埤雅》⼀书中解释说:“⿏类最寿,俗谓之⽼⿏是也,

若⽼鹳、⽼鸱、⽼乌之类,以⽼称,亦如此。”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也

在《本草纲⽬》中写道:“其寿最⻓,故俗称⽼⿏。”东晋道教学者葛

洪甚⾄在《抱朴⼦·对俗》篇中声称:“⿏寿三百岁,满百岁则⾊⽩,

善凭⼈⽽⼘,名⽈仲,能知⼀年中吉凶及千⾥外事。”北宋⼤型类书

《太平御览》引东晋郭璞《⽞中记》云:“百岁⿏化为神。”“百岁之

⿏,化为蝙蝠。”

这当然是古⼈的错误认识,⿏的平均寿命在两年左右,远远称不

上⻓寿。古代中国⼈⼏乎将所有的动物都加以神化,⿏也不例外。

“⽼⿏”的称谓既明,那么⿏为何⼜俗称“耗⼦”呢?各种辞典都语

焉不详,仅仅归结为某地⽅⾔。这是⼀个误解,其得名由来其实很清

楚。

⽼⿏跟⼗⼆地⽀(⼦、丑、寅、卯、⾠、⺒、午、未、申、⾣、

戌、亥)配对为⼦⿏,这是“耗⼦”称谓中“⼦”的来源。

⿏是⼈类⾮常厌恶的动物,竟然排在⼗⼆⽣肖之⾸,原因说法不

⼀。⼀种说法是⿏夜半时分出来活动,夜半象征着天地混沌,⿏咬天

P:306

开,因此⼦属⿏。明⼈李⻓卿所著《松霞馆赘⾔》持这⼀观点:“然⼦

何以属⿏也?⽈:天开于⼦,不耗则其⽓不开。⿏,耗⾍也,于是夜

尚未央,正⿏得令之候,故⼦属⿏。”另⼀种说法是将⼗⼆种动物分为

阴阳两类,阴阳按照动物脚趾头的奇偶数排定,动物前后左右脚趾头

的数⽬都是相同的,只有⿏例外。明代学者郎瑛所著《七修类稿》

有“⼗⼆⽣肖”⼀条,其中说:“⼦虽属阳,上四刻乃昨夜之阴,下四刻

今⽇之阳,⿏前⾜四⽖,象阴,后⾜五⽖,象阳故也。”⿏前⾜四⽖,

偶数为阴;后⾜五⽖,奇数为阳。⼦时前半部分是昨夜之阴,后半部

分是今⽇之阳,所以正好⽤⿏来象征“⼦”。

相较⽽⾔,还是李⻓卿的说法更有说服⼒。

“耗⼦”之“⼦”即为“⼦⿏”之“⼦”;⽽“耗”则指古代征收钱粮时,官

府以损耗为名,在应交的钱粮之外强⾏摊派的附加部分,即俗称的苛

捐杂税。

据《梁书·张率传》载:“率嗜酒,事事宽恕,于家务尤忘怀。在

新安,遣家僮载⽶三千⽯还吴宅,既⾄,遂耗太半。率问其故,答

⽈:‘雀⿏耗也。’率笑⽽⾔⽈:‘壮哉雀⿏。’竟不研问。”

南朝梁的新安太守张率性情宽厚,有⼀次派遣家僮给吴郡家中送

去三千⽯⽶,到了家⼀称,竟然少了⼀多半!张率询问家僮为什么少

了这么多,家僮回答道:“雀⿏耗也。”张率闻⾔⼤笑道:“壮哉雀

⿏!”这些⻦雀和⽼⿏也太厉害了,居然消耗了⼀千多⽯⽶!

两宋间学者叶梦得所著《⽯林燕语》卷三记载了⼀则后唐明宗的

故事:“后唐明宗尝⼊仓观受纳,主吏惧责其多取,乃故为轻量。明宗

⽈:‘仓廪宿藏,动经数岁,若取之如此,后岂免销折乎?’吏因诉

⽈:‘⾃来主藏者,所以⾄破家竭产以偿⽋,正为是。’明宗恻然,乃

诏‘⾃今⽯取⼆升为雀⿏耗’,⾄今⾏之,所谓‘加耗者’是也。”

P:307

后唐皇帝李嗣源有⼀次进粮仓察看⼊粮的情况,主吏故意量重为

轻。考虑到藏粮的损耗,李嗣源动了恻隐之⼼,遂下诏:每⽯(dàn,

容量单位,⼗⽃为⼀⽯)多收两升作为“雀⿏耗”。针对这通诏书,叶

梦得评价道:“明宗知恤吏矣,不知反堕其计中,遂为⺠害。”李嗣源

不知道主吏是在欺瞒,本为怜恤主管粮仓的官吏,没想到反⽽害了百

姓,因为这两升“雀⿏耗”仍然要从百姓⾝上出。

叶梦得⼜记载了宋代的藏粮情形:“近世⽴‘盘量出剩法’,本防吏

奸,⽽州县贪暴者因以敛⺠,⾄于倍蓰。以其正数上供及应监司之

求,⽽留出剩以⾃给,监司知之亦不问,‘加耗’⼜不⾜⾔也。”

百姓向官府纳粮,超出规定多交⼀定的数量,称为“出剩”。名义

上是为防备消耗,但州县却将“出剩”的部分留⽤,不上缴朝廷。五倍

为“蓰(xǐ)”,州县竟⾄于强迫百姓多交五倍的“雀⿏耗”!李嗣源⾸

创的每⽯加收两升的“加耗”之举遂成为祸害百姓的恶政。

“耗⼦”这个称谓中的“耗”即由“雀⿏耗”⽽来,也正是李⻓卿所谓

的“耗⾍”。⼤约从明清时期开始,⺠间出于对苛捐杂税的痛恨,⽽

把“耗⾍”之“耗”和“⼦⿏”之“⼦”组合在⼀起,称⽼⿏为“耗⼦”,希望它

们嘴下留情,不要“耗”得太多,以免“雀⿏耗”全都转嫁到百姓头上。

可以作为佐证的是,道教中有⼀颗⼤耗星,主破财,因此古代⺠

间在每年的正⽉⼆⼗五⽇都要祭祀⼤耗星君,祈求它不要使粮仓中的

存粮损耗过多,这个节⽇叫“填仓节”。

⼤耗星君是仓神的配神,据清⼈韶公所著《燕京旧俗志·岁令篇》

载:“相传仓神为⻄汉开国元勋韩信,俗称之⽈韩王爷,不知何所根据

⽽然。其神像系⼀⻘年英俊者,王盔⻰袍,颇具⼀种雍容华贵之像。

神前旗伞执事等类甚多,据传,⾮⽣封王爵者不能有此。尚有配享之

神四尊:⼀⽼者,两壮者,据称为掌管升⽃之神;另有⼀⾯⽬狞恶

P:308

者,则系为流年星宿中之⼤耗星君,所以配享此君者,系传掌管仓中

之耗⼦起⻅。”由此可知,⼤耗星君的职责是掌管粮仓中的耗⼦,因此

⼈们才把它作为仓神的配神来祭祀。

《农书》之《农器图谱》集之⼗插图『⾕仓』,元代王祯编撰,明嘉靖九年(1530)⼭

东布政司刊本。

《农书》是⼀部农学著作,内容涵盖传统农业各个⽅⾯,图⽂并

重,开创了综合性农书附载农器图说的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祯(1271-1368),字伯善,元代东平(今⼭东东平)⼈,中国

古代农学、农业机械学家,此书⼤约在公元1300年著成。上图描绘了

当时⾕仓(官仓)的建制,以及百姓挑担纳粮的情景。元在宋后,图

⽰所依据的应是宋代形制。书中也提到了纳粮时之“加耗”。最左拄杖

P:309

站⽴者应为仓官,正在指点监督粮⾷⼊仓。韩信当仓官时,也曾作此

情状乎?

“弼⻢温”竟然是“避⻢瘟”的谐⾳

《⻄游记》第四回“官封弼⻢⼼何⾜名注⻬天意未宁”中,太⽩⾦

星招安美猴王,到了天庭之上,⽟皇⼤帝询问百官哪⾥有闲缺的官

职,武曲星君启奏道:“天宫⾥各宫各殿,各⽅各处,都不少官,只是

御⻢监缺个正堂管事。”⽟帝传旨道:“就除他做个弼⻢温罢。”孙悟空

就此上任,担任了“弼⻢温”这个御⻢监正堂管事之职。

紧接着:“⼀朝闲暇,众监官都安排酒席,⼀则与他接⻛,⼆则与

他贺喜。正在欢饮之间,猴王忽停杯问⽈:‘我这弼⻢温是个甚么官

衔?’众⽈:‘官名就是此了。’⼜问:‘此官是个⼏品?’众道:‘没有品

从。’猴王道:‘没品,想是⼤之极也?’众道:‘不⼤,不⼤,只唤做未

⼊流。’猴王道:‘怎么叫做未⼊流?’众道:‘末等。这样官⼉最低最

⼩,只可与他看⻢。’”这番话惹怒了美猴王,因此反出天宫。

养⻢、看⻢之官为什么叫“弼⻢温”?历朝历代都没有⼈考证清楚

过。原来,古代中国有⼀个奇特的传说,认为猴⼦对消除⻢的瘟疫有

特效。这个传说最早的⽂献记载出⾃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要术》

卷六:“常系猕猴于⻢坊,令⻢不畏,辟恶、消百病也。”也就是说,

孙悟空的“弼⻢温”⼀职,其实不过是“避⻢瘟”的谐⾳转写⽽已,⽟皇

⼤帝可真够幽默的!

宋、元、明时期,系猴⼦于⻢厩的习俗被⼴泛地传承下来。⽐如

南宋洪迈所著《夷坚三志·⾟卷》中有“孟⼴威猕猴”⼀条,其中写

道:“孟本陕⼈,好养⻢,常蓄猕猴于外厩,俗云与⻢性相宜。”

P:310

那么,猴⼦为什么能够避⻢的瘟疫呢?李时珍在《本草纲⽬》中

引⽤了⼀本失传的《⻢经》,书中记录了⼀个耸⼈听闻的观点:“《⻢

经》⾔:⻢厩畜⺟猴,辟⻢瘟疫。逐⽉有天癸流草上,⻢⾷之,永⽆

疾病矣。”根据五⾏理论,“癸(guǐ)”属⽔,⽅位在北⽅,因此《⻩

帝内经》中称“肾⽓盛”⽽“天癸⾄”,将之视为⼀种能够促进⽣殖功能

的物质,于是后⼈就⽤“天癸”或“癸⽔”专指⼥⼈的⽉经。《⻢经》声

称⺟猴的⽉经流到草料上,⻢吃了之后就不会⽣病。

按照李时珍的说法,猴⼦不仅能避⻢的瘟疫,还能治疗⼈类的疾

病,《本草纲⽬》在“猕猴”条下写道:“(猕猴)⾁:⾷之辟瘴疫。”

⾄于《⻄游记》中“弼⻢温”⼀职,其实明代⼈早就看穿了吴承恩

所玩的⽂字游戏,谢肇浙在《五杂组·物部⼀》中写道:“置狙于⻢

厩,令⻢不疫。《⻄游记》谓天帝封孙⾏者为弼⻢温,盖戏词

也。”“狙(jū)”即猕猴。由此可知明代官制中并⽆“弼⻢温”⼀职,乃

是“避⻢瘟”的戏谑谐⾳,明⼈早有会⼼。

⻢厩养猴实为古代中国的惯例,⽐如成都市郊曾家包汉墓出⼟的

《纺织酿酒画像⽯》,画⾯左上侧有⼀匹膘肥体壮的骏⻢,对⾯⻢槽

旁边的⽴柱上悬系着⼀只猴⼦,屈⾝向⻢。这幅画像⽯说明,早在汉

代时⻢厩⾥就已经养猴⼦了。⻢厩养猴既为惯例,因此南北⽅⾔中很

多对猴⼦的有趣称谓都跟⻢有关,⽐如北⽅管猴⼦叫“⻢流”,南⽅管

猴⼦叫“⻢骝”或“⻢留”,这些称谓直到现在还在使⽤。

李时珍在《本草纲⽬》中解释说:“养⻢者厩中畜之,能辟⻢病,

胡俗称⻢留云。”根据这种说法,猴⼦留在⻢厩中避⻢瘟,故称“⻢

留”。不过也有学者有不同意⻅,他们认为这三种称谓跟东汉开国功

⾂、曾经平定岭南的伏波将军⻢援有关。

P:311

唐代博物学家段成式《⾣阳杂俎·境异》载:“⻢伏波有余兵⼗家

不返,居寿洽县,⾃相婚姻,有⼆百⼾,以其流寓,号⻢留。⾐⾷与

华同。⼭川移易,铜柱⼊海,以此⺠为识⽿,亦⽈⻢留。”《新唐书·

南蛮列传》继承了这⼀记载,并进⽽写道:“隋末孳衍⾄三百,皆姓

⻢,俗以其寓,故号‘⻢留⼈’,与林⾢分唐南境。”林⾢在今越南中

部。北宋学者邵伯温所著《邵⽒闻⻅后录》卷⼗据此写道:“今世猴为

⻢留,与其⼈形同⽿。”南宋学者赵彦卫所著《云麓漫钞》也记载

道:“北⼈谚语,⽈胡孙为⻢流……交州以其流寓,号⽈⻢流,历年既

⻓,⼈物与之俱化,语⾔啁唽,故取譬云。”

也就是说,⻢援平定岭南之后,余下的兵卒在当地繁衍,渐被同

化,⻓相与热带地区的⼈相同,⽽北⽅⼈歧视性地称当地⼈⻓相好似

猢狲,故称“⻢留”“⻢流”或“⻢骝”,“留”“流”“骝”同⾳异字。南北⽅都

有对对⽅的歧视性称谓,不⾜为奇。

闲⾔少叙,书归正传。⽟皇⼤帝封孙悟空为“弼⻢温”,其实是⼈

尽其才,再合适不过了。孙悟空如果是只⺟猴,那就更加严丝合缝

了。另外,吴承恩创造性地为孙悟空量⾝定做这个官职,还有⼤慈悲

的劝谕之意。且看《⻄游记》第七回“⼋卦炉中逃⼤圣五⾏⼭下定⼼

猿”,孙悟空从太上⽼君的丹炉⾥跳出来后,⼤闹天宫之前,吴承恩意

味深⻓地加进了三⾸诗,第三⾸诗⽈:“猿猴道体配⼈⼼,⼼即猿猴意

思深。⼤圣⻬天⾮假论,官封弼⻢是知⾳。⻢猿合作⼼和意,紧缚牢

拴莫外寻。万相归真从⼀理,如来同契住双林。”

在这⾸如同参禅的诗中,不仅直⾔“官封弼⻢是知⾳”,⽽且吟诵

的“⻢猿合作⼼和意”不就是“⼼猿意⻢”这个成语吗?“⼼猿”之所以能

够跟“意⻢”组合在⼀起,当然是因为⻢厩⾥拴着猴⼦!果然,吴承恩

最终让孙悟空抑制住了⼼猿意⻢,从⽽陪伴唐三藏⻄天取经,修成正

果。

P:313

《通俗⻄游记⽞奘三藏孙悟空》(『通俗⻄遊記⽞奘三蔵孫悟空』),⽉冈芳年绘,

1865年。

《⻄游记》在⽇本是《三国演义》之外流传最⼴的中国故事,孙

悟空更是⽇本很多经典形象的源头。《⻄游记》于江⼾时代被译介到

⽇本,浮世绘师为之绘制了许多精美插图,葛饰北斋、⽉冈芳年等名

家都曾画过《⻄游记》。

⽉冈芳年⽣活于江⼾时代末期,他笔下的《通俗⻄游记》绘制较

晚,⼈物造型与环境渲染都明显脱离了中国绣像本的影响,画⻛厚

重,设⾊强烈,有浓郁⽇本⻛情。这⼀幅描绘的是跳脱不羁的孙悟空

被戴上“紧箍⼉”,不得不向唐三藏俯⾸称服的画⾯。从此,这只猴⼦

再不能任性妄为,光抑制⼼猿意⻢还不算,要从⾁体和⾏为上作有形

的束缚,直到这规则内化为驯服的精神。

孙悟空形象可选的众多,之所以选这幅是这⼀幕实在令⼈感叹。

“乌贼”为何⽤“贼”来命名

乌贼⼜叫墨⻥,墨⻥的得名尽⼈皆知:此⻥体内的囊状物能分泌

⿊⾊液体,遇到危险时放出,以掩护逃避,故称墨⻥。古⼈认为此⻥

分泌⿊⾊液体是腹中有墨,“怀墨⽽知礼”,⽂墨可为法则,故⼜称“乌

鲗”,“鲗(zéi)”通“则”。因此古⼈⼜附会它是河神河伯的度事⼩吏,

类似于⽂书。

乌贼还有⼀个有趣的别名,叫“算袋⻥”。“算袋”是古时百官随⾝

携带,放置笔砚等的袋⼦。宋⼈苏易简所著《⽂房四谱》中载:“陶隐

居云:乌贼⻥腹中有墨,今作好墨⽤之。海⼈云:乌贼⻥,即秦王算

袋⻥也。昔秦王东游,弃算袋于海,化为此⻥,形⼀如算袋,两带极

⻓,墨犹在腹,⼈捕之,必喷墨昏⼈⽬也。”

P:314

那么,乌贼⼜为什么⽤“贼”来命名呢?据唐⼈徐坚《初学记》引

南朝沈怀远所著《南越记》载:“乌贼⻥,常⾃浮⽔上,乌⻅以为死,

便啄之,乃卷取乌,故谓乌贼⻥。”意思是“⾔为乌之贼害也”。

还有⼀种说法出⾃宋⼈周密所著《癸⾟杂识续集》,其中“乌贼得

名”⼀条说:“世号墨⻥为乌贼,何为独得贼名?盖其腹中之墨可写伪

契券,宛然如新,过半年则淡然如⽆字。故狡者专以为骗诈之谋,故

谥⽈‘贼’云。”正因为乌贼腹中之墨过时则淡,易于⽤来⾏骗的这种特

性,所以《⽂房四谱》说:“其墨⼈⽤写券。岁久其字磨灭,如空纸

焉。⽆⾏者多⽤之。”

依周密之说,乌贼之得名就是⼈对乌贼的诬蔑,乌贼腹中之墨为

⼈所⽤⽽作伪诈骗,乌贼何辜焉?⼈⼼之坏⽽移之于乌贼之名,呜

呼!可发⼀叹!

P:315

《蛸海⽉乌贼类图卷》(『蛸海⽉烏賊類図巻』)之『乌贼』图,栗本丹洲绘,藏⽇本

国⽴国会图书馆。

栗本丹洲(1756-1834)是江⼾时代幕府医官、本草学家,著有多

部植物、动物图谱,如著名的《千⾍谱》等。这幅乌贼图细腻、准

确、优美,将乌贼“集⾜在⼝,缩喙在腹”,“状如箕,⾻间有鬐,两带

极⻓”的特点描摹毕现。古⼈谓乌贼怀墨⽽知礼,俗云是“海君⽩事⼩

吏”,却⼜讥其“欲盖⽽章,图存⽽亡”,未免分裂。闽⼈名之为“花

枝”,倒是与栗本丹洲笔下乌贼相称。

“鲍⻥之肆”为何奇臭

鲍⻥是今天餐桌上的名贵海鲜,⼤家吃得⼼满意⾜的时候常常会

觉得奇怪:这么好吃的美味,古⼈为什么说它臭呢?说鲍⻥很臭,很

多⼈都会举《颜⽒家训》中的⼀段话为例:“与善⼈居,如⼊芝兰之

室,久⽽⾃芳也;与恶⼈居,如⼊鲍⻥之肆,久⽽⾃臭也。”出⾃南北

朝时期著名学者颜之推的这本《颜⽒家训》实在是太有名了,加上这

段话⼜流传久远,因此很多⼈都误以为“鲍⻥之肆”这个典故最早就出

⾃《颜⽒家训》。其实这是⼀种误解。

先说古今鲍⻥的不同。今天我们常吃的海鲜鲍⻥,在中国古代并

不叫鲍⻥,⽽是叫鳆⻥。《后汉书·伏隆传》有“献鳆⻥”的记事,李贤

作注,引述了三种古籍中的说法:“郭璞注《三苍》云:‘鳆似蛤,偏

着⽯。’《⼴志》⽈:‘鳆⽆鳞有壳,⼀⾯附⽯,细孔杂杂,或七或

九。’《本草》云:‘⽯决明,⼀名鳆⻥。’”

“决明”是⼀年⽣草本⾖科植物,种⼦称“决明⼦”,有清肝明⽬之

功效。鳆⻥之所以别称“⽯决明”,是因为它附着在海中的⼤⽯上,壳

可⼊药,同样有清肝明⽬之功效,故称“⽯决明”,⼜称“千⾥光”。这

些别名都是从功效⽽来。

P:316

⽽古代的鲍⻥,则是指腌⻥。郑⽞为《周礼》“鲍⻥”所作的注中

解释说:“鲍者,于煏室中糗⼲之,出于江淮也。”“煏(bì)”是⽤⽕

烘⼲的意思;“糗(qiǔ)”是将⽶、⻨等⾕物炒熟后磨成的粉,充作远

⾏的⼲粮;“江淮”是指江淮地区所靠近的东海,所产当然是⽤来腌制

的海⻥,这证明这种⻥乃是海⻥。

郑⽞的注解还不清楚,《说⽂解字》则解释说:“鲍,饐⻥

也。”段⽟裁注解说:“饐,饭伤湿也。故盐⻥湿者为饐⻥。”“饐

(yì)”指放得⻓久⽽变味的⾷物。东汉学者刘熙所著《释名·释饮⾷》

中写道:“鲍,腐也,埋藏淹使腐臭也。”

综上所述,张舜徽先⽣在《说⽂解字约注》⼀书中总结说:“古⼈

所谓鲍⻥,即今俗所称腌⻥。腌⻥之法,⽤盐不宜少,少则易臭;或

久腌⽽不使之早⼲,则臭⽓⼤,鲍⻥之肆,终年秽臭。”

古⼈之所以将这种海⻥做成腌⻥,同“糗”⼀样,也是⽅便作为远

⾏的⼲粮。

鲍⻥既是⽤盐腌过的咸⻥,味道当然腥臭。还记得秦始皇死后的

那幕著名场景吗?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

死,李斯和赵⾼秘不发丧,“会暑,上辒⻋臭,乃诏从官令⻋载⼀⽯鲍

⻥,以乱其臭”。“辒(wēn)⻋”是⽤作丧⻋的卧⻋。当时刚好是暑

天,为了掩盖⼫体的臭味,他们就在秦始皇的⻋旁再放置⼀辆⻋⼦,

上⾯载满了鲍⻥,“以乱其臭”,分不清到底是⼫臭还是⻥腥臭。

“鲍⻥之肆”的典故最早并⾮出⾃颜之推之⼝,远在汉代就已经成

型了。据《孔⼦家语·六本》篇记载:“孔⼦⽈:‘吾死之后,则商也⽇

益,赐也⽇损。’”“商”指孔⼦的弟⼦⼘商,字⼦夏;“赐”指孔⼦的弟

⼦端⽊赐,字⼦贡。孔⼦说:“我死之后,⼦夏会天天进步,⼦贡会天

天退步。”

P:317

“曾⼦⽈:‘何谓也?’”为什么这样说?

“⼦⽈:‘商也好与贤⼰者处,赐也好说不若⼰者。不知其⼦,视

其⽗;不知其⼈,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

⽊。故⽈:与善⼈居,如⼊芝兰之室,久⽽不闻其⾹,即与之化矣;

与不善⼈居,如⼊鲍⻥之肆,久⽽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这段话很好理解,不再译为⽩话⽂。孔⼦的意思是说,⼦夏喜欢

和⽐⾃⼰贤能的⼈相处,⽽⼦贡则喜欢不如⾃⼰的⼈。前者就有如“⼊

芝兰之室”,后者就有如“⼊鲍⻥之肆”。

孔⼦最后得出结论:“丹之所藏者⾚,漆之所藏者⿊,是以君⼦必

慎其所与处者焉。”所谓“近朱者⾚,近墨者⿊”,就是这个道理。

据《⼤戴礼记》记载,曾⼦⽣了病,同样借⽤孔⼦的这番话教育

两个⼉⼦:“与君⼦游,苾乎如⼊兰芷之室,久⽽不闻,则与之化矣;

与⼩⼈游,贷乎如⼊鲍⻥之次,久⽽不闻,则与之化矣。是故,君⼦

慎其所去就。”

“苾(bì)”是芳⾹之意;“贷”的本义是给予,曾⼦在这⾥的意思

是说,与⼩⼈交游,就像把⾃⼰给予对⽅却最终会遭弃⼀样,双⽅⽆

法共事;“鲍⻥之次”和“鲍⻥之肆”都是指卖鲍⻥的市场和店铺。

因为这两个⽐喻,后⼈就把君⼦⽐作“芝兰”或“兰芷”,这些都是

⾹草,君⼦所处的地⽅即为“芝兰之室”或“兰芷之室”;相反,把⼩⼈

和坏⼈扎堆的地⽅⽐作“鲍⻥之肆”。在“鲍⻥之肆”⾥待得时间⻓了,

受⼩⼈和坏⼈的影响,不仅对⼩⼈和坏⼈的举动习以为常,⾃⼰也会

变坏。因此孔⼦和曾⼦都告诫⼈们,如果想成为道德⾼尚的君⼦,就

要远离“鲍⻥之肆”。

P:318

有趣的是,宋室南渡,犹以中原⽂化为正统,乃⾄将江浙⼝⾳贬

斥为“鲍⻥⾳”。据南宋学者张端义所著《贵⽿集》载:“德寿、孝宗在

御时,阁门多取北⼈充赞喝,声雄如钟,殿陛间颇有京洛⽓象。⾃嘉

定以来,多是明、台、温、越⼈在阁门,其声皆鲍⻥⾳矣。”

“阁门”指负责官员朝参、宴饮、礼仪等事宜的机关。宋⾼宗、孝

宗在位的时候,这些官员还都是从北⽅来的⼈,唱赞的时候声⾳洪

亮;⾃宋宁宗以来,渐渐开始起⽤江浙⼈充任,他们的声⾳被称作“鲍

⻥⾳”。这⾥的“鲍⻥”应该是指产⾃江浙、⽤来腌制腌⻥的海⻥,因为

那时今天指称的鲍⻥仍然叫鳆⻥。可想⽽知,江浙⼝⾳在北⽅⼈听来

⼗分难懂,因此才把这种⼝⾳贬称为海⻥发出的“呕哑嘲哳难为听”的

声⾳。

P:320

《养正图解》卷⼀插图『膳斥鲍⻥』,明代焦竑撰,丁云鹏绘图,明万历⼆⼗⼆年

(1594)吴怀让刊本。

万历年间,焦竑任皇⼦讲官时,为劝导皇⻓⼦朱常洛⽽编撰了此

书,辑录周⽂王⾄宋代的传说典故,相当于⼀本蒙学绘本。画家丁云

鹏亦是⼀时圣⼿。

这幅画描绘了太公望劝导太⼦发勿⾷鲍⻥的故事。周⽂王时,太

公望为太⼦傅,⼀应饮⾷起居,有不妥处皆为纠正。太⼦发喜⾷鲍

⻥,太公望便劝阻说:鲍⻥不登俎⾖,为⾮礼之⾷,岂能⽤⾮礼之⾷

养太⼦呢?这是借饮⾷⼩事规劝太⼦凡事遵循正道,勿亲近邪佞。画

⾯下⽅,侍从正捧着⼀盘⻥,⾃然不是现代的海鲜鲍⻥,赫然是⼀⼤

条腌⻥。

“渴睡”原来是“貉睡”之误

欧阳修《六⼀诗话》记⼀趣事:“吕⽂穆公未第时,薄游⼀县,胡

⼤监旦⽅随其⽗宰是⾢,遇吕甚薄。客有誉吕⽈:‘吕君⼯于诗,宜少

加礼。’胡问诗之警句,客举⼀篇,其卒章云‘挑尽寒灯梦不成’,胡笑

⽈:‘乃是⼀渴睡汉⽿。’吕闻之,甚恨⽽去。明年,⾸中甲科,使⼈

寄声语胡⽈:‘渴睡汉状元及第矣。’胡答⽈:‘待我明年第⼆⼈及第,

输君⼀筹。’既⽽次榜亦中⾸选。”

北宋名相吕蒙正谥⽂穆,故称“吕⽂穆公”;胡旦曾任将作监丞,

故称“⼤监”。“薄游”指为薄薄的俸禄⽽宦游于外。两⼈的交往正发⽣

在吕蒙正“薄游”的时期。吕蒙正头⼀年状元及第,胡旦紧接着第⼆年

也状元及第,真可谓⼀时佳话。“渴睡汉”从此就成为吕蒙正的谑称。

先辨析⼀下同义词“瞌睡”。“瞌”从⽬从盍。“盍”表声兼表意,本

义为覆,为合,合⽬当然就是睡觉了。明代字书《正字通》解释

P:321

说:“⼈劳倦,合眼坐睡⽈瞌睡。”

⽽“渴睡”⼀词,很容易被⼈误解成⾮常渴望睡觉,但其实“渴

睡”应该写作“貉睡”,是“貉”这种动物要睡觉。“貉”是⼀种外形像狐狸

的哺乳动物,⽳居于河⾕、⼭边和⽥野间,杂⾷⻥、⿏、蛙、虾、蟹

和野果、杂草等,拔去硬⽑的貉⼦⽪质地轻软,是珍贵的⽑⽪。同⼀

⼭丘上的“貉”叫作“⼀丘之貉”,⽐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这当然是对“貉”这种动物的污蔑。

北宋彭乘所著《墨客挥犀》有⼀条专记貉的有趣特性:“貉⾏⼗数

步辄睡,以物击⽵,警之乃起,既⾏复睡,性嗜纸,状如兔,⽑质滑

腻可爱。”彭乘还信誓旦旦地说:“予元符中,于京师卖药翁处⻅之。”

李时珍则在《本草纲⽬》中辨析过“渴睡”这⼀俗语的误⽤:“貉⽣

⼭野间。状如狸,头锐⿐尖,斑⾊。其⽑深厚温滑,可为裘服。与獾

同⽳⽽异处,⽇伏夜出,捕⾷⾍物,出则獾随之。其性好睡,⼈或蓄

之,以⽵叩醒,已⽽复寐。故⼈好睡者谓之貉睡,俗作渴睡,谬矣。

俚⼈⼜⾔其⾮好睡,乃⽿聋也,故⻅⼈乃知趋⾛。”

P:323

《唐诗画谱》卷⼀插图『⽪⽇休《闲夜酒醒》』,明代⻩凤池辑,集雅斋藏板,⽇本唐

本屋太兵卫宽⽂⼗⼆年(1672)刊本。

这幅图描绘的是⽪⽇休⼀⾸五⾔绝句的诗意,诗⽈:“醒来⼭⽉

⾼,孤枕群书⾥。酒渴漫思茶,⼭童呼不起。”

主⼈中夜酒醒,于榻上⽋⾝作唤茶状。睡前看的书还摊在枕边。

此时栏外⼭⽉在天,微有云影。屏⻛外是湖⽯美⼈蕉。榻旁案上有茶

炉茶壶茶盏之属。⼀个童⼉在榻下垂头⽽睡,扇茶炉的芭蕉扇⼦丢在

⾝旁。诗境画境同样清寂,闲适中略带孤独。童⼦渴睡,呼唤不起。

⽉在⻘天⽔在壶,醒者⾃醒,睡者⾃睡。

“虎威”竟然是⽼虎⾝上的⾻头

俗话说“冒犯虎威”,“虎威”当然指⽼虎的威⻛,后来才⽤到⼈⾝

上,⽐喻英雄⽓概。不过,鲜为⼈知的是,“虎威”本来是⽼虎⾝上的

⼀块⾻头!

唐代博物学家段成式在《⾣阳杂俎》⼀书中记载:“虎威如⼄字,

⻓⼀⼨,在胁两旁⽪内,尾端亦有之。佩之临官佳,⽆官,⼈所媢

嫉。”

根据段成式的说法,“虎威”这块⾻头的形状像⼀个“⼄”字,在腋

下⾄肋⾻尽头的虎⽪内藏着,尾巴的末端也有,当官的⼈佩戴着这块

⾻头,⽼虎的威⻛就会附在他⾝上,没当官的⼈如果得到这块⾻头也

佩戴上,⼤家伙⼉就会嫉妒他。可⻅,“虎威”好像是专门为官员量⾝

打造,以显⽰官威⼀样。清⼈⽂康所著《⼉⼥英雄传》第三⼗⼀回“新

娘⼦悄惊⿏窃魂戆⽼翁醉索⻥鳞⽡”中的描述更接近⽩话,意思也因⽽

更清楚:“⼤凡是个虎,胸前便有⼀块⾻头,形如⼄字,叫作虎威,佩

在⾝上,专能避⼀切邪物。”

P:324

段成式还有更加邪门的记载,据他说,荆州陟屺寺有位叫那照的

僧⼈,最擅⻓的本领是夜间能够根据野兽眼睛发出的光判断这是⼀头

什么野兽。那照说:如果夜间遇到⽼虎,会看到三只⽼虎⼀起向你扑

过来,这其实不是三只⽼虎,仍然是⼀只,只不过因为距离太近,⽼

虎纵跃⽽造成了幻觉。此时不要害怕,瞄准中间的那只⽼虎狠狠刺

去,⽅才能够刺中。⽼虎被刺死后,那块叫作“虎威”的⾻头就潜⼊了

地下,把它挖出来,佩戴在⾝上,可以避百邪。⽼虎刚死时,要牢牢

记住虎头所枕的位置,等到没有⽉亮的夜晚去挖掘,挖到⼆尺左右,

可以发现⼀块像琥珀⼀样的东⻄,是⽼虎的⽬光掉进地下所形成的,

佩戴它也可以把⽼虎的能量聚集在⾃⼰⾝上,即显⽰出“虎威”。

这种说法如此神奇,怪不得当官的都千⽅百计寻找这块⾻头,好

在官场上树⽴起⾃⼰的“虎威”呢!

P:325

《宋⼈卞庄⼦刺虎图卷》局部,⽆款,清宫归于宋代李公麟名下,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卷上画⼀⽜已毙,踣于草上,卷前两虎争⽜⽽⽃,卞庄⼦持剑将

往刺虎,⼈物及虎均极⽣动。此段表现两虎相争,狰狞惨烈。

“卞庄刺虎”是春秋故事,《史记·张仪列传》:“(卞)庄⼦欲刺

虎,馆竖⼦⽌之,⽈:‘两虎⽅且⾷⽜,⾷⽢必争,争则必⽃,⽃则⼤

者伤,⼩者死,若从伤⽽刺之,⼀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以为然,

⽴须之。有顷,两虎果⽃,⼤者伤,⼩者死。庄⼦从伤者⽽刺之,⼀

举果有双虎之功。”⽼虎再威猛,终不及⼈类狡猾,⼜何必假虎

之“威”呢?

P:326

“漫画”原来是⼀种⻦的名字

在中国,“漫画”这个称谓到底是谁最先使⽤的,说法不⼀。有的

说是1904年上海《警钟⽇报》以“时事漫画”为题,陆续连载漫画;有

的说是1925年上海《⽂学周报》主编郑振铎以“⼦恺漫画”为题,陆续

发表丰⼦恺的画。

⽇本漫画家⽚寄贡在《⽇本近代漫画史》中则认为“漫画”⼀词是

从《漫画随笔》⼀书中得来的。铃⽊焕乡所著《漫画随笔》出版于

1771年,该书的《捞海⼀得⾃叙》中提到⼀种名为“漫画”的⻦,⽚寄

贡据此认为⽇本的“漫画”⼀词即由此⽽来。

其实“漫画”⼀词古代中国早就有了,可以远远上溯到宋代,⽽且

正如铃⽊焕乡所说,确实是⼀种⻦的名字,不过绝⾮出⾃⽇本⼈的命

名。

两宋间学者朱翌有《信天缘堂记》⼀⽂,开头就写道:“朱⼦北游

于瀛、莫之境,徘徊于塘泺之上,睹⼆禽有感焉。⼀类鹄,⾊正苍⽽

喙⻓,凝⽴⽔际不动,⻥过其下则取之,终⽇⽆⻥,终不易地,其名

⽈信天缘。⼀类鹜,奔⾛⽔上,不问草腐泥沙,唼唼然必尽索乃已,

⽆⼀息少休,其⽈谩画。信天缘若⽆能者,乃与谩画均度⼀⽇,⽆饥

⾊,视谩画加壮⼤。”铃⽊焕乡所引的正是这⼀记载。

宋代的瀛州和莫州都位于今⽇的河北境内,“信天缘”和“谩画”这

两种⻦就⽣活在⼆州的“塘泺之上”。“塘泺(pō)”是北宋时期在河北

地区修建的⼤型⽔利⼯程,利⽤地势低洼的⾃然条件,开沟筑堤,引

⽔截流,建成密密⿇⿇的⽔⽹系统,⽬的是阻⽌契丹⼈的⼊侵,同时

⼜能发展种植业。

P:327

“信天缘”还有⼀个更为⼈熟知的名字叫“信天翁”,信天翁属于⼤

型海⻦,因此朱翌才说它像“鹄(hú)”,即天鹅。信天翁的觅⾷活动

都在⽔⾯上进⾏,常常安静地伫⽴不动,古⼈因此误解这种⻦不能捕

⻥。

“谩”通“漫”,“漫画”即今天所说的“琵鹭”,是朱鹭科的⻓脚⼤型

⽔⻦,嘴巴⻓直、扁阔,极似琵琶;⽽且在浅⽔处觅⾷,张开嘴巴在

⽔中不停地划动,就像弹琵琶⼀样,故称“琵鹭”。中国境内有⽩琵鹭

和⿊脸琵鹭两种,⼆者区别在于:⽩琵鹭的体型稍⼤,⽽⿊脸琵鹭⾯

部的⿊⾊裸露⽪肤⼀直延伸到眼睛后⽅。朱翌说这种⻦像“鹜

(wù)”,即野鸭。为什么叫“谩画”呢?朱翌说得并不清楚。

朱翌的这段话被稍晚的学者洪迈收录进了著名的《容斋随笔》

的“五笔”之中,后者将“谩画”更名为“漫画”,因此⼈们误以为“漫

画”⼀词最早就是出⾃洪迈的记载。其实“漫画”⼀词最早也不是出⾃朱

翌笔下,⽽是出⾃北宋学者晁说之。

晁说之有《嵩⼭⽂集》⼆⼗卷,卷四的诗题写道:“⻩河多淘河之

属,有⽈漫画者,常以嘴画⽔求⻥;有⽈信天缘者,常开⼝待⻥。感

之赋三诗。”其中⼀⾸诗即题为《漫画》,开篇即吟咏道:“漫画复漫

画。”原来,“漫画”其名是因为这种⻦“以嘴画⽔求⻥”⽽来。“漫”者,

⽆拘束,“漫画”即⽆拘束地、散漫地“画⽔”。

李时珍在《本草纲⽬》中称这种⻦就是“鹈鹕(tí hú)”,古时俗

称“淘河”或“逃河”。北宋⾼承所著《事物纪原》中说:“《本草》⽈:

⾝是⽔沫,唯胸前两块⾁如拳。云昔为⼈窃⾁,⼊河化为此⾝,今犹

有⾁,因名逃河。”也有⼈说这种⻦捕⻥就像在河中淘洗⼀般。

这才是“漫画”⼀词的最早出处。“扬州⼋怪”之⼀的清代画家⾦农

在《冬⼼先⽣杂画题记》中两次使⽤“漫画”⼀词:“回汀曲渚暖⽣烟,

P:328

⻛柳⻛蒲缘涨天。我是钓师⼈识否,⽩鸥前导在春船。此余⼆⼗年前

泛萧家湖之作。今追忆昔游⻛景,漫画⼩幅,并录前诗。”“予家曲江

之滨,五⽉间,时果以萧然⼭下湘湖杨梅为第⼀。⼊市数钱,则连笼

得之。⽢浆沁⻮,饱啖不厌,视洞庭枇杷不堪恣⼈嚼也。时已⾄矣,

辄思乡味,漫画折枝数颗,何异乎望梅⽌渴也。”⾦农所说的“漫画”乃

是漫笔⽽画,随意⽽画,虽然不同于今天“漫画”的含义,但已经⾮常

接近了。

⽇本⼈使⽤“漫画”⼀词,以铃⽊焕乡为最早,但他的记载仍然来

⾃古代中国的漫画⻦;⼀般⽽⾔,学界认为⻛俗画家英⼀蝶于1769年

出版的《漫画图考群蝶画英》⼀书才是作为绘画种类的“漫画”⼀词的

真正出处。其后,江⼾时代后期的⼩说家、⻛俗画家⼭东京传(绘画

作品⽤名北尾政演)在1798年出版的绘本《四时交加》的⾃序中写

道:“观贵贱混驳,⼠⼥⽼少绵绵络绎⽽交加也,平常在铺中凭梧偶漫

画。”

⼗六年之后,1814年,⽇本历史上最著名的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

⾸次出版《北斋漫画》,共⼗五编,约四千幅图,为彩⾊折绘本,“漫

画”之称遂⼤⾏其道。

这就是“漫画”⼀词的来⻰去脉。今⼈但知作为绘画种类的“漫

画”,⽽早已不知道这⼀称谓竟然出⾃古代中国的⼀种⻦⼉!

P:330

上:《北斋漫画》初编封⾯书影。下:约1840年出版的《北斋漫画》扉⻚。

《北斋漫画》是江⼾时代浮世绘⼤师葛饰北斋(1760-1849)的绘

本画集,全⼗五编,约四千幅图,由三种颜⾊(⿊⾊、灰⾊、⾁⾊)

印刷。⽂化⼗⼀年(1814),时北斋五⼗五岁(画号为戴⽃),由名

古屋永乐屋东四郎⾸版,作为学习绘画的典范教材,⼀⾯世即⼤受好

评。初编包括⼆⼗九张折绘,描绘了市井⼈物、神佛精怪、⻦兽⾍

⻥、花草⼭⽔等,题材极为丰富多样。此后,直到明治⼗⼀年

(1878)北斋去世以后,全部⼗五编才陆续出版完毕。这套画集对后

世影响很⼤,很多⼈将《北斋漫画》视为⽇本现代漫画创作的⿐祖。

“狗⾎喷头”为何不使⽤别的动物的⾎

“狗⾎喷头”这句俗语,⽤来⽐喻骂⼈骂得很厉害。为什么⽤狗⾎

⽽不是别的动物的⾎来喷头呢?很多⼈⼤概都知道狗⾎起辟邪或祛妖

的作⽤,但狗⾎为什么能够辟邪或祛妖?⼜是怎样辟邪或祛妖的?相

信很多⼈都不清楚。

《史记·秦本纪》载:“(秦德公)⼆年,初伏,以狗御蛊。”张守

节《史记正义》:“蛊者,热毒恶⽓为伤害⼈,故磔狗以御之。”《史

记·封禅书》载:“秦德公既⽴……磔狗⾢四门,以御蛊灾。”“磔

(zhé)”是指将⽤于祭祀的牲畜肢体分裂以祭神。

东汉学者应劭所著《⻛俗通义》如此解说:“俗说狗别宾主,善守

御,故著四门,以辟盗贼也。”这种祭祀⼜称作“磔禳”,“禳”是祛除之

意。应劭接着说:“⽝者,⾦畜;禳者,却也。抑⾦使不害春之时所

⽣,令万物遂成其性。”按照五⾏理论,⽝属⾦,⽤⽝祭祀,意思是将

⾦抑制住,不伤害春天的万⽊⽣⻓。应劭⼜说:“今⼈杀⽩⽝以⾎题门

⼾,正⽉⽩⽝⾎辟除不祥,取法于此也。”汉代的⻛俗是正⽉时把⽩⽝

的⾎涂在门⼾上以辟邪,正是从“磔狗⾢四门”的祭祀仪式⽽来。

P:331

李时珍《本草纲⽬》中则有这样的记载:“术家以⽝为地厌,能禳

辟⼀切邪魅妖术。”因此狗⾎能够“治伤寒热病发狂⻅⿁及⿁击病,辟

诸邪魅”。

这就是狗⾎之所以能够辟邪的由来及其辟邪的细节。但这时的习

俗还是或者涂到门⼾上,或者直接饮⽤,还没有以狗⾎喷头的记载。

《⽔浒传》第五⼗三回“戴宗智取公孙胜李逵斧劈罗真⼈”,描写

李逵和戴宗去请公孙胜出⼭,公孙胜的师⽗罗真⼈不许,李逵于是趁

夜斧劈罗真⼈,没想到罗真⼈法⼒⽆边,只劈碎了两只葫芦。第⼆天

罗真⼈报复李逵,让李逵踏在⽩⼿帕上,⼀阵恶⻛将他吹到了蓟州

府,正值府尹坐衙,李逵跌将下来,府尹道:“必然是个妖⼈,教去取

些法物来。”“⼀个虞候掇⼀盆狗⾎,劈头⼀淋,⼜⼀个提⼀桶尿粪

来,望李逵头上直浇到脚底下。李逵⼝⾥、⽿朵⾥都是尿屎。”可⻅狗

⾎正是祛妖的“法物”。这是“狗⾎”⽤来“喷头”的最早记载,⽽且第⼀

次喷的就是倒霉的⿊旋⻛李逵。

狗⾎喷头,对付的乃是妖⼈,但⼈世间哪来那么多妖⼈,于是后

⼈遂⽤来作⽐喻,骂⼈的时候唾沫星⼦直喷,恰似⽤狗⾎来喷头,真

是形象!

P:333

《通俗⽔浒传豪杰百⼋⼈之⼀个⿊旋⻛李逵⼀名李铁⽜》(『通俗⽔滸伝豪傑百⼋⼈之

⼀個 黒施(旋)⾵李逵 ⼀名李鉄⽜』),歌川国芳绘,约1827年,『武者绘』。

歌川国芳笔下的⽔浒⼈物,画⾯繁复,⾊彩浓烈,⽓势动⼈,在

当时⼤受追捧。画上李逵,⾯貌粗豪,黝⿊魁伟,肌⾁虬结凸起到不

成⽐例,双⼿持⼀柄巨⼤刻花板斧,斧⾝闪着⾦属光泽,凶猛不可逼

视。

这幅画像依据《⽔浒传》第四⼗回“梁⼭泊好汉劫法场⽩⻰庙英雄

⼩聚义”,李逵两斧砍开⽩⻰神庙⼤门救出宋江⼀幕。写⿊旋⻛现

⾝:“⼀个虎形⿊⼤汉,脱得⾚条条的,两只⼿握两把板斧,⼤吼⼀

声,却似半天起个霹雳,从半空中跳将下来。”其情其景,与画中杀⽓

丝丝⼊扣。可以想⻅,这么⼀条莽汉被“狗⾎淋头”之时,会是怎样的

画⾯。

“⽔性杨花”的“杨花”原来是柳絮

“⽔性杨花”是⼀个歧视性的成语,⽐喻⼥⼈作⻛轻浮浪荡,⽤情

不专⼀。“⽔性”容易理解,即⽔性随势⽽流;“杨花”到底是什么花?

如果仅仅按照字⾯意思释为杨树之花,则不可解。杨树多⽣于北⽅,

主要种植在⼤道两旁,起防⻛、遮阳、绿化作⽤,或者种植在墓地

⾥,杨树叶⼤,⽆⻛⾃动,甚⾄声如涛涌,可以陪伴寂寞的逝者,兼

以招魂。⽽且杨树挺拔,富有阳刚之⽓,跟“⽔性”搭配在⼀起,殊为

不伦不类。

再者,“杨柳”是古代诗⽂中常⻅的意象,⽐如《诗经·⼩雅·采薇》

中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雪霏霏。”很多⼈望

⽂⽣义,以为“杨柳”就是杨树和柳树的合称,其实⼤谬不然。如上所

述,杨树树形⾼⼤,枝⼲挺拔,何来“依依”的娇弱之态?南朝诗⼈费

P:334

昶也有诗:“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杨树同样也没有“袅袅”的娇

弱之态。

原来,“杨花”之“杨”指⽔杨,也就是蒲柳,“杨花”即柳絮。

《说⽂解字》:“柳,⼩杨也。”北宋学者陆佃在《埤雅》⼀书中

解释说:“柳柔脆易⽣之⽊,与杨同类,虽纵横颠倒植之皆⽣。”段⽟

裁则注解说:“杨之细茎⼩叶者⽈柳。”这种种说法都是把杨和柳视为

两种不同的树种,其实都是错误的。《尔雅·释⽊》:“杨,蒲柳。”北

宋韵书《⼴韵》:“杨,⾚茎柳。”可⻅最早的时候杨和柳是⼀个树

种,杨是柳的⼀种,即蒲柳。

《战国策·⻄周策》中讲了⼀个故事:“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

柳叶者百步⽽射之,百发百中。”后来被总结为“百步穿杨”这个成语。

养由基射的明明是柳叶,为何称为“穿杨”?这就是因为杨和柳是同⼀

树种的缘故。

唐代还有⼀个很好玩的故事,也能够很好地说明杨柳⼀体。据唐

代名⾂李泌的⼉⼦李繁为⽗亲所作的传记《邺侯家传》记载,李泌写

诗讽刺杨国忠道:“⻘⻘东门柳,岁晏复憔悴。”杨国忠拿着诗去向唐

⽞宗李隆基告状,唐⽞宗笑着说:“赋柳为讥卿,则赋李为讥朕可

乎?”杨国忠明明姓杨,唐⽞宗却说“赋柳为讥卿”,同样是杨柳⼀体的

明证。

唐⼈传奇《炀帝开河记》中提供了⼀个⽣动有趣的传说。汴梁

(今开封)的⼤渠修成后,为了避暑,隋炀帝亲⾃动⼿,和群⾂及百

姓将两岸都栽满了垂柳,当时的歌谣唱道:“天⼦先栽,然后百姓

栽。”栽毕,隋炀帝御笔写赐垂柳姓杨,⽈“杨柳”也。虽然是⺠间传

说,但也间接证明了杨柳⼀体。

P:335

《说⽂解字》:“蒲,⽔草也。”因此称“蒲柳”或“⽔杨”。⽣⻓在

⽔边的蒲柳,⼀到春天,柳絮漫天⻜舞,落⼊⽔中,随⽔流⽽俱去,

此之谓“⽔性杨花”。需要说明的是,柳絮并⾮“柳花”,李时珍所著

《本草纲⽬》引述唐代医家陈藏器的话说:“花即初发时⻩蕊,其⼦乃

⻜絮也。”柳絮原来是柳树的种⼦,被⼀层絮状的绵⽑所包裹,故

称“柳絮”。

“⽔性杨花”本来是⼀种⾃然现象,明代之后却被粗俗的市⺠⽂化

⽐附到⼥⼈⾝上,真是对⼥性的污辱!

P:337

《画闲看⼉童捉柳花句意》局部及放⼤图,明代周⾂绘,绢本设⾊,约1368-1644年绘

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周⾂(约1460-1535年),吴郡(今苏州)⼈,擅⻓⼭⽔,兼⼯⼈

物,门下弟⼦包括明四家之唐寅和仇英。

杨万⾥《闲居初夏午睡起》中“⽇⻓睡起⽆情思,闲看⼉童捉柳

花”两句为该画意所本。杨万⾥句意则出⾃⽩居易《别柳枝》:“谁能

更学孩童戏,寻逐春⻛捉柳花。”画⾯中,⼀⽩⾐中年⽂⼠在看三个孩

童扑捉⻛中的柳絮为戏。看⾐着,为暮春初夏,午后熏⻛,暖意盈

盈,右边⼩童仅着肚兜。放⼤图中隐隐可⻅空中飘⻜的⼏点淡淡⽩

絮。⼀说,杨为直柳,柳为垂柳。总之,杨花柳花皆柳絮是也。

“楷模”本来是两棵树

“楷模”就是榜样的意思,值得学习的⼈或事被称为“楷模”。鲜为

⼈知的是,“楷”和“模”原本是两种树的名字。

唐代博物学家段成式的《⾣阳杂俎续集·⽀植下》载:“蜀中有⽊

类柞,众⽊荣时枯枿(niè),隆冬⽅萌芽布阴,蜀⼈呼为楷⽊。”这

种很像柞(zuò)树的楷树的特点是:别的树茂盛的时候它反⽽像⼀个

枯树桩⼦,到了隆冬时节,别的树都落光了叶⼦,它反⽽发芽⻓出了

茂盛的枝条。

《说⽂解字》:“楷,⽊也。孔⼦冢盖树之者。”《太平⼴记》引

《述异记》:“鲁曲⾩孔⼦墓上,时多楷⽊。”清代《⼴群芳谱》引

《淮南草⽊谱》:“楷⽊⽣孔⼦冢上,其⼲枝疏⽽不屈,以质得其直

也。”楷树的这种特性很容易让⼈联想起“众⼈皆醉我独醒”的境界,不

同流俗,众树茂盛它隐退,众树蔫了它茂盛,直道⽽⾏,这不正是圣

⼈的写照吗?怪不得孔⼦的墓上都种满了楷树呢。其实楷树就是⻩连

P:338

⽊,是原产中国的⼀种落叶乔⽊,因其⽊材⾊⻩⽽味苦,故名“⻩连

⽊”或“⻩连树”。

明⼈叶盛所著《⽔东⽇记》载,元代学者吴澄请教另⼀位学者吴

正道:“模、楷⼆字,假借乎?”吴正道说是取⽊为义:“昔模⽊⽣周公

冢上,其叶春⻘、夏⾚、秋⽩、冬墨,以⾊得其正也;楷⽊⽣孔⼦冢

上,其余枝疏⽽不屈,以质得其直也。若正与直可为法则,况在周、

孔之冢乎?”

模⽊⽣⻓在周公坟上,叶⼦春天是⻘⾊的,夏天是红⾊的,秋天

是⽩⾊的,冬天是⿊⾊的,这四种颜⾊加上⻩⾊都是古代的正⾊,

称“五⾊”。

⽯刻本《孔⼦胜迹图》之⼀〇三『三垄植楷』

《孔⼦圣迹图》主要取材⾃《史记·孔⼦世家》,兼采《孔⼦家

语》《论语》和《孟⼦》等,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因事绘图,缘

图配⽂,图⽂并茂,反映了孔⼦⼀⽣的⾏迹,版本众多。

P:339

孔⼦去世后埋葬在鲁国都城以北的泗河边上,众弟⼦守坟三年,

并在墓地附近栽植各种珍⽊,以寄托哀思。三年服满,众⼈挥泪惜

别,唯独⼦贡不忍离去,⼜多守了三年。⼦贡种植的楷树在墓前甬道

的左边,⾮常⾼⼤,直到今天,主⼲犹在。传说守墓期间,⼦贡采林

地之楷⽊,精⼼雕刻了孔⼦和师⺟亓官⽒坐像,现藏于曲⾩孔庙。

叶盛接着说:模⽊和楷⽊的正和直可作为法则,况且这两种树还

⽣⻓在周公和孔⼦的冢上呢,更是万世之“楷模”了!

从此之后,就以楷树和模树喻⼈,把⼈的模范⾏为、榜样作⽤以

及为⼈师表的⻛范称为“楷模”了。

“寿⽐南⼭”为何⽤“南⼭”来作⽐

⼈们在为⽼⼈祝寿时常常说“福如东海,寿⽐南⼭”,还有⼀种说

法是“福如东海⻓流⽔,寿⽐南⼭不⽼松”。这都是吉庆⽤语。古时

的“东海”指渤海,渤海的海⽔⼀望⽆际,呈⻘苍⾊,因此也叫“沧

海”。“沧海桑⽥”的“沧海”就是渤海。曹操《观沧海》中的名句“东临

碣⽯,以观沧海”,就是登上渤海岸边的碣⽯⼭(在今河北省昌黎县)

眺望渤海。

“东海”的含义明⽩了,可是“南⼭”是什么⼭呢?很多辞典都把“南

⼭”解释成终南⼭,这是不对的。“寿⽐南⼭”出⾃《诗经·⼩雅·天

保》,最后⼀段是:“如⽉之恒,如⽇之升。如南⼭之寿,不骞不崩。

如松柏之茂,⽆不尔或承。”

“恒”指⽉到上弦;“骞”是损坏。这段诗的意思是:像上弦⽉那样

渐渐圆满,像太阳⼀样东升。像南⼭之寿,不因⻛⾬⽽剥蚀,也不会

崩塌。像松柏那样茂盛,⼦⼦孙孙传承。

P:340

这⾥的“南⼭”应该解释为⼭的南⾯。中国位于北半球,南⾯⽐北

⾯受阳光照射更多,因此房⼦的朝向都是⾯南背北。南⾯也是尊位,

皇帝统治天下也称“南⾯”,即皇帝要⾯南背北⽽坐。⼭南⽔北

叫“阳”,⼭北⽔南叫“阴”。⼭的南⾯阳光充⾜,降⽔也丰富,因此松

柏⻓势旺盛,“南⼭之寿”“松柏之茂”正是⽤⼭南的松柏来⽐喻⻓寿,

所谓“寿⽐南⼭不⽼松”是也。

“南⼭”指⼭的南⾯还有⼀个证据,就是俗语所说“⻢放南⼭”。“⻢

放南⼭”⽐喻天下太平,最早写作“⻢⼊华⼭”,出⾃《尚书·武

成》:“乃偃武修⽂,归⻢于华⼭之阳,放⽜于桃林之野,⽰天下弗

服。”周武王灭商后,把⻢放到华⼭的南⾯,把⽜放到华⼭东边的桃

林,表⽰不再乘⽤。孔安国注解说:“⼭南⽈阳,桃林在华⼭东,皆⾮

⻓养⽜⻢之地,欲使⾃⽣⾃死,⽰天下不复乘⽤。”

因为“归⻢于华⼭之阳”,后⼈就把“⻢⼊华⼭”也叫作“⻢放南

⼭”。北周⽂学家庾信在《贺平邺都表》中写道:“当今⿅台已散,离

宫已遣,兵藏武库,⻢⼊华⼭。”“⿅台”是殷纣王贮藏珠⽟钱帛的地

⽅;“离宫”是正宫之外供帝王出巡时居住的宫室;“武库”是未央宫中

藏放兵器的地⽅。“兵藏武库,⻢⼊华⼭”被后⼈改造成“⼑枪⼊库,⻢

放南⼭”,这么⼀改,“南⼭”的词义就不明了。

“寿⽐南⼭”作为祝寿语,⾄迟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为官⽅和⺠间

所⽤了。《南史·豫章⽂献王嶷传》:“嶷谓上⽈:‘古来⾔愿陛下寿⽐

南⼭,或称万岁,此殆近貌⾔。如⾂所怀,实愿陛下极寿百年亦⾜

矣。’”

“貌⾔”即假话。王嶷堪称拍⻢屁的⾼⼿:皇帝能活⼀万岁,⼈⼈

都知道是假话,但还是照说不误,唯独王嶷说只希望皇帝活⼀百岁,

于愿⾜矣,这是从反⾯来拍皇帝的⻢屁。王嶷说“寿⽐南⼭”是“古来

⾔”,可⻅这⼀俗语早就在⺠间流传了。

P:342

《南⼭为寿图》,清代⽯涛绘,⽔墨⽴轴。

⽯涛(1642-1708),清初画家,原名朱若极,⼴⻄桂林⼈,明靖

江王、南明元宗皇帝朱亨嘉之⼦,国破家亡后为僧,与弘仁、髡残、

朱耷合称“清初四僧”。他⼀⽣云游四⽅,⼭⽔画是从写⽣得来,“搜尽

奇峰打草稿”,⽣⽓盎然,画境灵活,⼜有抑郁沈雄之韵,别具⼀格。

这幅画为贺寿之作,⽔墨淋漓,极富纵深感。远⼭既深且⾼,令

⼈仰⽌。近景处,⼀男⼦正对着⼀株华盖松揖拜,点出“寿⽐南⼭”主

题,同时与题诗中“吾将⼀语遥为祝,寿若须弥不记春”形成呼应。“须

弥”指须弥⼭,佛教宇宙中⼼的⼤⼭,由⼋⼭⼋海环绕,诸神住于其

中,这⾥与南⼭互⽂,更加深了祝福之意。

“吝啬”原来是对⼤地⺟亲的赞美

谁都明⽩“吝啬”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且在⽇常⼝语中,这个词

的语感很重,如果被别⼈评论为“吝啬”,那是极⼤的羞辱。但是,鲜

为⼈知的是,这个词最早却是⼀个地地道道的褒义词!

“吝啬”⼀词出⾃《周易·说卦》。古⼈认为乾为天,坤为地,所谓

天⽗地⺟。在论述乾和坤的特性时,有这样⼀段对⽐:“乾为天,为

圜,为君,为⽗,为⽟,为⾦,为寒,为冰,为⼤⾚,为良⻢,为⽼

⻢,为瘠⻢,为驳⻢,为⽊果;坤为地,为⺟,为布,为釜,为吝

啬,为均,为⼦⺟⽜,为⼤舆,为⽂,为众,为柄。”

孔颖达如此解释“乾”的这段话:“乾既为天,天动运转,故为圜

(huán)也;为君为⽗,取其尊道⽽为万物之始也;为⽟为⾦,取其

刚之清明也;为寒为冰,取其⻄北寒冰之地也;为⼤⾚,取其盛阳之

⾊也;为良⻢,取其⾏健之善也;为⽼⻢,取其⾏健之久也;为瘠

P:343

⻢,取其⾏健之甚,瘠⻢,⾻多也;为驳⻢,⾔此⻢有⽛如倨,能⾷

虎豹……为⽊果,取其果实著⽊,有似星之著天也。”

然后⼜解释“坤”的这段话:“坤既为地,地受任⽣育,故谓之为⺟

也;为布,取其地⼴载也;为釜,取其化⽣成熟也;为吝啬,取其地

⽣物不转移也;为均,取其地道平均也;为⼦⺟⽜,取其多蕃育⽽顺

之也;为⼤舆,取其能载万物也;为⽂,取其万物之⾊杂也;为众,

取其地载物⾮⼀也;为柄,取其⽣物之本也。”

这两段解释意思⾮常明⽩,不再详述。其中孔颖达注解“吝啬”⼀

词说:“为吝啬,取其地⽣物不转移也。”这句话仍嫌含糊,⾼亨先⽣

则解说得更加清晰:“地⽣养草⽊,草⽊固植于⼀处,不能⾃移,且离

地即死,是地保守其财物也。”原来,《周易》所说的“吝啬”是⼤地

(坤)的美德之⼀,即保养⼤地上的⼀切⽣物,不使⼀切⽣物因为转

移⽽死去。所谓⼤地⺟亲(坤为⺟),正是这个意思。

要理解“吝啬”为什么是对⼤地⺟亲的赞美,就要明

⽩“吝”和“啬”这两个字的本义。“吝”是⼀个会意字,从⼝从⽂,会意

为顾惜之意表现在脸⾊上;“啬”也是⼀个会意字,是“穑”的本字,本

义为将⾕物收获⼊仓。因此“吝啬”的本义就是顾惜收获的⾕物,引申

为保守、保养⼤地上的万物,后来这个本义渐渐失去,这个词移⽤到

了⼈的⾝上,才变成⼀个贬义词,形容过分爱惜⾃⼰的财物,该⽤的

时候也不舍得⽤,⼩⽓得很。

“吝啬”⼀词,是汉语词汇中褒义词变成贬义词的典型例⼦。

P:345

《⼈间万事爱妇美⼋卦意(坤)绀吹绵之暮雪》(『⼈間万事愛婦美⼋卦意(坤)紺吹

綿の暮雪』),歌川国芳绘,约1849-1850年。

此为“近江⼋景”组画之⼀,以⼋景解释⼋种卦意,这⼀幅

释“绀”(坤)卦,意为暮雪吹绵。冬天傍晚,飘起如绵的雪,很美的

意境,依托近江⼋景之“⽐良暮雪”。在⽇语中,雪的种类分得很

细,“绵雪”“暮雪”都是有特定含义的名词。⼥⼦裙摆上也印着雪景图

案。将要飘起⼤雪,寒意加深,画中⼥⼦已脱掉外袍,解开⾐带,两

⼿拢着⾐襟,似乎打算早点安歇了。冬夜岑寂,雪落⽆声,这⼀卦显

得宁静安详。

“招摇”原来是北⽃七星的第七星

《史记·孔⼦世家》载:“居卫⽉馀,灵公与夫⼈同⻋,宦者雍渠

参乘,出,使孔⼦为次乘,招摇巿过之。”古⼈乘⻋,尊者在左,御者

在中,另有⼀⼈在右陪坐,称“参乘”或“⻋右”。孔⼦五⼗六岁的时候

到了卫国,居住⼀⽉有余,卫灵公与夫⼈南⼦同坐⼀辆⻋,宦官雍渠

陪侍⻋右,让孔⼦坐在第⼆辆⻋上跟随,⼀⾏⼈⼤摇⼤摆地从街市上

招摇⾛过。⾯对这样的场景,孔⼦⾃⾔⾃语地感叹出了⼀句名⾔:“吾

未⻅好德如好⾊者也。”遂引以为丑,离开了卫国。

“招摇过市”这个成语指在街市上故意招摇,虚张声势,炫耀⾃

⼰,以期引起别⼈的注意。不过,鲜为⼈知的是,“招摇”本来是⼀颗

星星的名字。⼀颗星星的名字怎么会演变为炫耀、张扬的意思呢?

“招摇”是北⽃七星的第七星,⼜叫“摇光”“瑶光”或“招遥”。北⽃

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衡、开阳、招摇七星组成的,其中

第七星“招摇”⼜被附会为破军星。既为破军,就跟军事扯上了关系。

《礼记·曲礼上》中有这样的规定:“⾏,前朱⻦⽽后⽞武,左⻘⻰⽽

右⽩虎,招摇在上。”这是指的军队出征时的仪仗。

P:346

“朱⻦”⼜称“朱雀”,是⼆⼗⼋宿的南⽅七星构成的⻦形,象征南

⽅;“⽞武”是⼆⼗⼋宿的北⽅七宿构成的⻳蛇相缠之形,象征北

⽅;“⻘⻰”是⼆⼗⼋宿的东⽅七星构成的⻰形,象征东⽅;“⽩虎”是

⼆⼗⼋宿的⻄⽅七星构成的虎形,象征⻄⽅。这四⾯旗帜要按照前、

后、左、右的次序竖⽴起来,居中的则为最重要的“招摇”旗。

所谓“招摇在上”,郑⽞注解说:“招摇星在北⽃杓端,主指

者。”招摇星在北⽃杓的尖端,是最明显的指⽰⽅向之星,因此⽤它来

代指北⽃。⾏军时要在居中的这⾯旗帜上画出北⽃七星,同其他四⾯

旗帜⼀起使⽤,为的是确定⾏军的⽅向和布阵的⽅位。

“招摇”旗居中⽽⼜⾼⾼在上,可以想⻅在这⾯旗帜的指引之下,

千军万⻢浩浩荡荡开赴前线的盛况,因此“招摇”被附会为破军星,⼜

引申出张扬的意思,“招摇过市”⾃然就成了⼀种恢弘⽓势的象征。在

漫⻓的语⾔演变中,“招摇”和“招摇过市”渐渐变成了⼀个贬义词,“招

摇”的本义也就彻底被⼈们忘记了。

P:347

《新刊校正古本⼤字⾳释三国志通俗演义》插图『⻢超兴兵取潼关』,明万历⼗九年

(1591)书林周⽈校刊本。

《新刊校正古本⼤字⾳释三国志通俗演义》插图“⻢超兴兵取潼

关”,明万历⼗九年(1591)书林周⽈校刊本。

史书记载从宋代开始,皇帝⻧簿(出巡仪仗)⾥,北⽃七星旗即

占⼀席之地。出于皇帝的喜好,明朝最崇“北⽃”。《三才图会》⾥

有“北⽃旗”,明代绣像⼩说⾥也多次出现北⽃旗。这幅插图描绘了著

名的“潼关之战”,⻢超兴兵反曹⼀幕。其中⻢超盔甲鲜明,骑着装备

精良的战⻢,枪尖直指潼关,颇有⼈⻢如⻰的⽓势。在他⻢前,⼀个

旗⼿举着⼀⾯⼤旗,其上清清楚楚绣着北⽃七星图案,这是⼀⾯将军

P:348

旗。骁勇善战的⻢超在演义中⼀向⽩袍银甲,被称为“锦⻢超”,⼜有

这样⼀⾯⼤旗在前⾯迎⻛⻜舞,确实够“招摇”的了。

“拇指”竟然是脚的第⼀趾

⼈的五指各有专名,“⾷指”得名的由来请参⻅本书《“⾷指⼤

动”为何形容⼝福》,本⽂将⼀⼀讲解其他四指的名称。

⼤拇指⼜称“巨指”。《仪礼·⼤射仪》载:“右巨指钩弦。”郑⽞注

解说:“右巨指,右⼿⼤擘,以钩弦,弦在旁,挟由便也。”⼜称“擘

指”,“擘(bò)”是裂开、分开的意思,段⽟裁《说⽂解字注》

说:“巨擘,谓⼿⼤指也。凡⼤指主开,余四指主合,故谓之巨

擘。”说得⾮常清楚。有趣的是,“巨擘”其实是“巨指”和“擘指”这两个

⼤拇指称谓的合写。《孟⼦·滕⽂公下》篇中写道:“于⻬国之⼠,吾

必以仲⼦为巨擘焉。”在⻬国的⼠⼈中,我肯定地认为陈仲⼦是杰出⼈

物。这是由⼤拇指引申⽽为最为杰出的⼈物。

今天⼈们称呼的“拇指”或“⼤拇指”,均指⼿的拇指,但最初的时

候,“拇指”却是特指脚的第⼀趾。《⻩帝内经·素问·⾻空论》篇中写

道:“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腘。”“腘(guó)”指腿弯⼉。膝盖疼痛,

⼀直痛到脚的⼤趾,这种情况要从腿弯⼉治起。可⻅“拇指”乃是脚的

⼤趾。《周易·咸卦》中说:“初六:咸其拇。”孔颖达解释说:“拇是

⾜⼤指也,体之最末……今初六所感浅末,则譬如拇指,指虽⼩动,

未移其⾜,以喻⼈⼼初感,始有其志。”⼜如《庄⼦·骈拇》篇的第⼀

句话就是:“骈拇枝指,出乎性哉!”“骈(pián)”是连接的意思,“骈

拇”即指脚的⼤趾和第⼆趾连在了⼀起。“枝指”即六指。这句话的意思

是:畸形的脚趾和畸形的六指是天⽣的。

P:349

《燕寝怡情》图册之⼀,清代佚名绘,清内府设⾊库绢本,藏美国波⼠顿美术馆。

这套图册描绘了亲王贵族家居⽣活场景,这⼀幅是花园⼩饮图。

男主⼈与妻妾围坐于花毡上,四周有湖⽯、栏杆,芍药盛开,⻛光明

丽。⼈物皆着淡雅服饰,与环境相宜。案上设酒,略备菜肴,意在⾏

乐。两个⼥眷正在“拇战”,⽟指纤纤,⾏令正酣,另⼆⼈观战,连侍

P:350

⼥也忍不住扭头关注。《红楼梦》⾥红⾹圃宝⽟庆⽣,也是芍药栏

边,⼤家⾏令划拳,叮叮当当只听得腕上镯⼦响,⻛光之活泼明媚更

甚于此了。

从东汉时期开始,“拇指”的称谓从脚移到了⼿,但仍然不是指⼤

拇指,⽽是指中指。⼿的中指和脚的⼤趾都称“将指”,《左传·宣公四

年》有“⼦公之⾷指动”之语,孔颖达注中有这样的解说:“谓⼤指为将

指者,将者,⾔其将领诸指也。⾜之⽤⼒,⼤指为多;⼿之取物,中

指最⻓。故⾜以⼤指为将指,⼿以中指为将指。”因此,《说⽂解字》

说:“拇,将指也。”当时,拇指即指⼿的中指。

“拇战”⼀词是划拳的雅称。今天很多地⽅喝酒划拳时禁⽌出中

指,就像竖中指⼀样,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表⽰,但其实正如“拇

指”本来指⼿的中指,“拇战”出中指恰恰符合“拇指”的本义。

⾄于从什么时候起“拇指”演变为⼿的⼤指的称谓,早已⽆法考证

了;⽽“拇指”专指⼤指之后,“将指”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中指的称谓。

⼿的第四指称“⽆名指”。《孟⼦·告⼦上》篇中讲过这个⼿指的故

事:“今有⽆名之指,屈⽽不信,⾮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

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也。指不若⼈,则知恶之;⼼不若⼈,则

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假如有个⼈的⽆名指伸不直,虽然不痛苦,也

不妨碍⼯作,但如果有⼈能够把它治好让它伸直,那就是到秦国、楚

国去他也不嫌远,那是因为这根指头不如别⼈。⼿指不如别⼈还知道

嫌恶,⼼性不如别⼈却不知道嫌恶,这就叫不知道轻重。

东汉学者赵岐注解说:“⽆名之指,⼿之第四指也,盖以其余指皆

有名。⽆名指者,⾮⼿之⽤指也。”因为没有⽤处就将它命名为“⽆名

P:351

指”,古⼈可真够势利的!

⼿的第五指称“⼩指”,⼜称“季指”,“季”是伯、仲、叔、季排⾏

的最后⼀位,故有此称。

“⿐祖”为啥跟⿐⼦有关系

“⿐”是⼀个后起字,最早的时候并没有“⿐”这个字,那么当时⽤

什么来表⽰“⿐⼦”呢?原来最初造出来指代⿐⼦的是“⾃”这个字。

《说⽂解字》:“⾃,⿐也,像⿐形。”“⾃”的甲⾻⽂字形就是⼀只⿐

⼦的形状。段⽟裁进⼀步解释说:“今义从也、⼰也、⾃然也皆引伸之

义。”

也就是说,当“⾃”引申为⾃从、⾃⼰、⾃然这些义项之后,为了

加以区别,战国时期的⼈⼜在“⾃”的下⾯添加了⼀个声符“畀”来表⽰

⿐⼦。“畀(bì)”是给予、付与的意思。“⾃”和“畀”合在⼀起表⽰⼀呼

⼀吸,⾃相给予,于是⽤来指称⿐⼦。这就是《说⽂解字》的释

义:“⿐,引⽓⾃畀也。从⾃畀。”

“⾃”和“⿐”的变迁,清末学者俞樾辨析得⾮常清楚:“⼝、⽿、

⽬,皆象形字,何以⿐独为形声字?盖古⽂⽌作⾃,或作⽩,皆象

形,与⼝、⽿、⽬字⼀例……乃因经传⾃字,或训由也,或训始也,

⽽⽆作⿐字⽤者,遂不敢质⾔为⿐之古⽂,于是相沿⾄今,声义俱

别,不可复合矣。”

俞樾的意思是说:其实“⿐”这个字跟⼝、⽿、⽬等指称五官的字

⼀样,都是象形字,即最初所造的“⾃”;只是因为经传中所使⽤

的“⾃”字都是由、始的义项,⼈们才不敢把“⾃”当作“⿐”的初⽂。不

过甲⾻中有“疾⾃”的⼘辞,指的就是⿐⼦有病,俞樾没有⻅过甲⾻

⽂,才有这样的推测。

P:352

张舜徽先⽣在《说⽂解字约注》⼀书中认同俞樾的观点,并且进

⼀步解释说:“⿐在五官百体最为准直,故古⼈亦称⿐为准头。”相应

地,⾼⾼的⿐梁就称作“隆准”,⽐如《史记·⾼祖本纪》载汉⾼祖刘

邦“隆准⽽⻰颜”。

从此之后,“⾃”和“⿐”就开始分道扬镳,各有各的分⼯。

《说⽂解字》在解释“皇”这个字的时候写道:“⾃,读若⿐,今俗

以始⽣⼦为⿐⼦。”按照许慎的说法,“⿐⼦”的古义是指始⽣⼦、第⼀

个孩⼦。其实,这并不是“⿐⼦”最早的古义,⻄汉学者扬雄在《⽅

⾔》中有这样的记载:“⿐,始也。兽之初⽣谓之⿐,⼈之初⽣谓之

⾸。梁、益之间谓⿐为初,或谓之祖,祖,居也。”也就是说,“⿐”这

个字最早的时候专⽤于称呼始⽣的头⼀胎野兽,后来才引申⽤于始⽣

⼦。

不过,即使在“⾃”和“⿐”的义项分道扬镳之后,⼈们也仍然没有

忘记“⾃”的本义。清代学者王筠在《⽂字蒙求》中写道:“今⼈⾔我,

⾃指其⿐,盖古意也。”当⼈们说到⾃⼰的时候,总是指着⾃⼰的⿐

⼦,表⽰最早时候的“⾃⼰”是⽤⿐⼦来指代的。

“⿐”和“祖”都是“始”的意思,⽽“⿐”⼜是始⽣⼦,因此,顺理成

章地,先祖、最早的祖师或创始⼈就称为“⿐祖”。明⼈张⾃烈在《正

字通》⼀书中的解释则更为有趣:“⼈之胚胎,⿐先受形,故谓始祖为

⿐祖。”

“⿐祖”这个称谓,⾄迟汉代时就已经开始使⽤了。在《反离骚》

这篇赋中,扬雄叙述⾃⼰的家世时吟咏道:“有周⽒之蝉嫣兮,或⿐祖

于汾隅。”“蝉嫣”是连续不断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和周⽒有族

亲,始祖在汾⽔之滨。

P:353

这就是“⿐祖”⼀词为何跟⿐⼦有关系的来⻰去脉。

《⽉宫殿》(『⽉宮殿』),喜多川歌麿绘,约1780年。

这是⼀幅双联画,明显取材⾃⽩居易《⻓恨歌》:“忽闻海上有仙

⼭,⼭在虚⽆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中有⼀⼈

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舞。”不

过画中将海上仙⼭改成了⽉宫,将派道⼠前往改成亲⾃相寻。

多才多艺的唐⽞宗精通各种乐器,亲⾃为杨贵妃创作了著名的

《霓裳⽻⾐舞》,常指导伶⼈在禁院梨园中歌舞,“声有误者,帝必觉

⽽正之”。后遂称戏班为“梨园”,唐⽞宗也被奉为“梨园⿐祖”(因为唐

⽞宗常常上台扮演丑⾓,所以在梨园中,戏班通常以丑⾓为班主)。

P:354

但此时已是安史之乱以后,“梨园弟⼦⽩发新,椒房阿监⻘娥⽼”,画

⾯上的明皇神情憔悴,他只是⼀个苦苦思念恋⼈的落寞⽼⼈。

Create a Flipbook Now
Explore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