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joying your free trial? Only 9 days left! Upgrade Now
Brand-New
Dashboard lnterface
ln the Making
We are proud to announce that we are developing a fresh new dashboard interface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We invite you to preview our new dashboard and have a try. Some features will become unavailable, but they will be added in the future.
Don't hesitate to try it out as it's easy to switch back to the interface you're used to.
No, try later
Go to new dashboard
Published on Feb 21,2022
Like
Share
Download
Create a Flipbook Now
Read more
Published on Feb 21,2022
丰子恺漫画古诗文 Read More
Home Explore 丰子恺漫画古诗文
Publications:
Followers:
Follow
Publications
Read Text Version
More from limenghongbc
P:01



P:02

目录 序 绘画与文学的握手 第一部分 道路阻且长(先秦两汉卷) 诗经 小雅 采薇 论语·子罕(节选) 论语·子张(节选) 孟子·梁惠王上(节选) 孟子·梁惠王下(节选) 孟子·万章上(节选) 孟子·告子上(节选) 列女传·仁智·鲁漆室女 新论·启寤(节选) 小麦谣 短歌行 饮马长城窟行 古诗十九首·其一 第二部分 折梅寄江北(魏晋南北朝卷)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

P:03

停云(并序)·其二 陶渊明家书 移居·其二 桃花源记 杂诗·其一 饮酒·其十一 九日闲居(并序) 拟古·其五 西洲曲 青溪小姑曲 第三部分 明月落谁家(唐五代卷) 凉州词·其一 渡汉江 望天门山 听蜀僧浚弹琴 忆东山·其一 携妓纳凉晚际遇雨·其一 乐游园歌 羌村·其一

P:04

佳人 草堂即事 客至 登楼 秋兴八首·其三 听弹琴 寒食 送春词 没蕃故人 行营即事 卜居 与歌者米嘉荣 渔翁 客喜 寻隐者不遇 暮春浐水送别 和孙明府怀旧山 题鹤林寺壁 送隐者一绝

P:05

阿房宫赋 黄陵庙词 利州南渡 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 雁 南乡子·兰棹举 剑客 散句 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散句 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柳枝辞十二首·其七 第四部分 燕归人未归(宋金卷) 题惠泉师壁

P:06

木兰花·般涉调 相思儿令·昨日探春消息 破阵子·春景 更漏子·槛花稀 青梅 浪淘沙·今日北池游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题西太一宫壁·其一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九日次韵王巩 如梦令·春景 秋蕊香·乳鸭池塘水暖 苏幕遮·风情 神童诗 除夜雪 游山西村 九月二十八日五鼓起坐抽架上书得九域志泣然

P:07

伤春 清平乐·村居 鹧鸪天·著意寻春懒便回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浣溪沙·漫兴作 乡村四月 瑞鹤仙·郊原初过雨 南乡子·春闺 一剪梅·唱到阳关第四声 洞仙歌·赋茉莉 荆江口望见君山 散句 晓窗 朝中措·清明时节雨声哗 颂古三十六首·其二十七 姚江 玉楼春·玉阶琼室冰壶帐 吉水夜泊 溪上

P:08

题临安山水 第五部分 余响入云飞(元明清卷) 红蔷薇花 木兰花·未开常探花开未 涌金门见柳 客中除夕 苍溪野望 中秋月 山中示诸生五首·其四 次韵柳渡头答乡友·其一 玉合记·杭海 天目山居 浣溪沙·闺情 览镜词 普和看梅 山居 聊斋志异·阿英词 听琴 临江仙·柳絮

P:09

醉公子·马首山无数 题《荷塘忆旧图》 大姊索诗 散句 酒后客来 连理枝 晚起 偶吟 偶成 绝句 己亥杂诗·其五 山居 夜登华光楼 香消酒醒曲·春晓 第六部分 芒鞋破钵无人识(民国卷) 本事诗 早秋 春游

P:10

序 绘画与文学的握手 丰子恺漫画题材丰富,意趣盎然。意趣从何而来?当然主要来自于生活。如他的 儿童漫画、世相漫画等,均系其细致体察生活之后的写照。然而,一个基本的事实 是,丰子恺非常善于将生活所见与古诗文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将现实生活赋予诗 性,并作种种人文关怀。早在丰子恺漫画创作的初期,朱自清、俞平伯等就已发现 了其中奥妙,朱自清在为丰子恺第一部漫画集《子恺漫画》所作的序文中就写 道:“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 小诗。你将诗的世界东一鳞西一爪地揭露出来,我们这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 味儿。”而俞平伯的跋文居然也说:“您是学西洋画的,然而画格旁通于诗。所 谓‘漫画’,在中国实是一创格;既有中国画风的萧疏淡远,又不失西洋画法的活 泼酣恣。虽是一时兴到之笔,而其妙正在随意挥洒。譬如青天行白云,卷舒自如, 不求工巧,而工巧殆无以过之。”类似这样的评论,至今仍然成为研究者经常引用 的精彩论断,也是广大读者乐意接受的评判。 丰子恺漫画的内容、形式几经变迁。他自己在1947年所写的《漫画创作二十 年》一文中对自己的创作有过这样的回顾:“我作漫画断断续续至今已有二十多年 了。今日回顾这二十多年的历史,自己觉得约略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是描写古诗 句时代;第二是描写儿童相的时代;第三是描写社会相的时代;第四是描写自然相 的时代。但又交互错综,不能判然划界,只是我的漫画中含有这四种相的表现而 已。”细读丰子恺这“四种相”的漫画作品,可以发现,除了“儿童相”画作中部 分直接描绘儿童生活情趣的漫画外(如《穿了爸爸的衣服》《阿宝赤膊》《花生米 不满足》等),其他诸相的画作,大多与古诗文有着密切的关联,或以画题点明,或 有古诗文意韵,文学性极强,因而也就可以体味出更深广的人间情味。 丰子恺何以对古诗文有如此偏爱?记得他自己说过:“文学之中,诗是最精彩 的。”“古人云:‘诗人言简而意繁。’我觉得这句话可以拿来准绳我所喜欢的漫 画。我以为漫画好比文学中的绝句,字数少而精,含意深而长。”他在《随笔漫 画》中曾这样说:“我希望一张画在看看之外又可想想。我往往要求我的画兼有形 象美和意义美。”同样是在《漫画创作二十年》中他又说:“我自己觉得真像沉郁 的诗人,诗人作诗喜沉郁。‘沉郁者,意在笔先,神在言外,写怨夫思妇之怀,写

P:11

孽子孤臣之感。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须若隐 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可一语道破’(陈亦峰语),此言先得我 心。”由此足见丰子恺对古诗文中所蕴涵的丰富美学思想的执着追求。同时,这或 许也就是评论家们常说的丰子恺漫画文学性的主要因素。不过,联系到丰子恺的具 体画作,也可以发现,他往往只是选取古诗文中的一句,甚至只是几个字来作画。 对此,他也有明确的解释:“我觉得古人的诗词,全篇都可爱的极少。我所爱的, 往往只是一篇中的一段,甚至一句。”“余每遇不朽之句,讽咏之不足,辄译之为 画。”夏丏尊曾经把丰子恺的这些描写古诗文句的漫画称作“翻译”,因为这 些“古诗词名句,原是古人观照的结果,子恺不过再来用画表现一次”。所不同的 是,丰子恺作这类画,是运用古诗文,用简洁的几笔,画出现代人的生活,将古诗 文或文句作现代性关照,别有韵味。宋代词人李清照擅长表现爱情,这或许也是因 为她曾拥有过与赵明诚之间的恩爱生活。她有过一首《醉花阴》,是专门为远游的 赵明诚写的。词如下:“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 瘦。”丰子恺算是吃透了李清照的词意,《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画的画面上 有黄花、有卷帘,当然还有这消瘦的现代相思女。李后主有词《相见欢》:“无言 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 味在心头。”理解《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一画,须从两方面着眼。从构图上 看,此画可与《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作比较,二画表现的是相同的情境,只 是后者没有人物罢了;从作者本人来讲,作此画时正值1925年——他刚从白马湖回 上海不久。按他自己的说法:白马湖的生活是“清静的热闹”,而上海的生活则 是“骚扰的寂寞”。好友星散,几时才会有当年那样亲密的欢聚?《世上如侬有几 人》画题出自五代南唐李煜《渔父》词。挪威汉学家克里斯托弗·哈布斯迈尔在他的 著作《漫画家丰子恺——具有佛教色彩的社会现实主义》中对此画有过这样的评 说:“渔夫念念不忘的是鱼,他一直是在留心注意。他的全神贯注不会因其周围世 界的琐碎事物而受干扰。这是一幅有关如何集中注意力的漫画。 当然,丰子恺并不是想说钓鱼活动是一项不错的业余爱好,而是想借此表明处 事要目标专一的人生态度。就其简朴的绘画风格而言,这是丰子恺最好的漫画之 一。画中的钓鱼竿纹丝不动地垂入水面,正是这种风格特征的完美体现。”就丰子 恺漫画的形式风格而论,“这是丰子恺最好的漫画之一”的评价实不为过,但就此 画所体现的内容而言,还应该在以上评论的基础上再补充一句:画中还表现了一种

P:12

恬淡超脱的生活态度,此亦柳宗元所谓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你有你的生 活方式,我有我的处事态度……丰子恺作这类画,取自于古诗句、词句或文句,而画 中人物穿的却是现代服装。为此,他也有过说明:“初作《无言独上西楼》,发表 在《文学周报》上时,有人批评道:‘这人是李后主,应该穿古装,你怎么画成穿 大褂的现代人?’我回答说:‘我不是作历史画,也不是为李后主作插图,我是描 写李后主所得的体感。我是现代人,我的体感当然作现代相。’”其实,丰子恺是 要借古诗词的意境来表达现代人的生活。例如《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幅画,是柳 永词《雨霖铃》中的一句。原作写相爱之人别离的情景,然而到了丰子恺的笔下, 则成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写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古诗新画”并非只是丰子恺早 期漫画中才有的,此后他在各个历史时期中都有这类画出现。这说明他对作这类画 是十分热衷的。丰子恺重视文学与绘画的融通之关系,他曾专门出版过一本叫《绘 画与文学》的书。他认为:“各种艺术都有通似性。而绘画与文学的通似性尤为微 妙。探究时颇多兴味。”丰子恺作漫画常常取自于文学,而其画也就有了更浓的文 学味。所以,俞平伯认为,欣赏丰子恺的漫画,应该是去“读”,而不是去看。 丰子恺对于漫画文学性的追求是直言不讳的。他这样表示过:“我近来作画, 形式是白纸上的墨画,题材则多取平日所讽咏的古人的诗句。因而所作的画,不专 重画面的形式的美,而宁求题材的诗趣。即内容的美。……我的画虽然多偏重内容的 意味,但也有专为画面布局的美而作的。我的朋友,大多数欢喜带文学的风味的前 者,而不欢喜纯粹绘画的后者。我自己似乎也如此。因为我欢喜教绘画与文学握 手,正如我欢喜与我的朋友握手一样。以后我就自称我的画为‘诗画’。”这样 的“诗画”,不仅在当时受到读者的欢迎,即便是在今天,仍然醉倒无数当代人。 据我所知,《丰子恺漫画古诗词》出版后不到一年,居然已经印行了数万册,颇受 欢迎。如今再推出其“姊妹篇”《丰子恺漫画古诗文》,所选之画不仅未与前者重 复,且除了古诗词外,还增添了一些赋文。我以为,这样的编辑方式更有益于人们 对丰子恺漫画的文学性的全面理解。 夏丏尊曾认为,对于生活,丰子恺有这样的咀嚼玩味的能力,不能不羡其是一 个幸福者。我倒也希望,今天的读者在品味丰子恺的具有文学性的漫画时,也能成为 一个幸福者。 陈星 2018年6月25日

P:13

*序言作者系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主任。 第一部分 道路阻且长(先秦两汉卷) 诗经 小雅 采薇 采薇采薇[1],薇亦作止[2]。曰归曰归[3],岁亦莫[4]止。[5] 靡室靡家[6],猃狁之故[7]。不遑[8]启居[9],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10]。 采薇采薇,薇亦刚[11]止。曰归曰归,岁亦阳[12]止。 王事靡盬[13],不遑启处[14]。忧心孔[15]疚[16],我行不来[17]。 彼尔维何?维常[18]之华。彼路[19]斯何?君子[20]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21]。岂敢定居?一月三捷[22]。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23]。君子所依,小人[24]所腓[25]。 四牡翼翼[26],象弭[27]鱼服。岂不日戒[28]?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29],雨雪霏霏[30]。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简评 丰子恺先生此画作于1943年,时值抗战,他身处川渝大后方,虽然无法投笔从 戎,却心系国家命运,用漫画表达抗战的决心和精忠报国的志向。因图画里有一戎 装将军,骑在马上,瞭望祖国大好河山,这幅作品被后人命名为《还我河山图》。

P:14

题画诗巧妙改编自《诗经·小雅·采薇》,而《采薇》正是一首从军将士的悲歌,将军 旅生涯的艰辛生活和思归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采薇》的最后一章是一个返乡戍卒的内心咏叹:当年出征之时,还是春天, 杨柳轻飏;如今征战归来,已然寒冬,大雪纷飞。他拖着衰残的身躯步履蹒跚,饥 寒交迫,内心充满悲伤,却无人知晓。 季节变换,时光流逝,最宝贵的青春和生命被消耗在战场上,《采薇》用最富 诗意的语言对战争进行了有力的控诉。丰子恺先生固然也表达了反战的思想和世事 无常的感慨,但作为战争中保家卫国的一方,他对这场战争还是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及抗争到底的勇气。

P:16

昔我东征 杨柳依依 今我南徂 芳草萋萋 星霜数易 人事已非 唯有我心 始终不移 论语·子罕(节选) 颜渊[31]喟然叹曰:“仰之弥[32]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 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 之,末由也已[33]。” 简评 颜回对孔子十分崇敬,把孔子的学问和道德描述得高不可攀。他觉得孔子越仰 望越觉得高远,越钻研越觉得深邃,机巧灵变,神秘莫测。孔子又很善于引导学 生,让人一旦爱上学习就不能自拔。自己哪怕用尽全力,也追不上他,因为面前有 一个太过卓越的榜样。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是非常高尚的学养与品格。仰望山之高,才能明白自 身的渺小,所以更要自强不息;见证行之大,才能懂得一己的狭陋,从而愈加三省 吾身。丰子恺先生游雪窦山,观千丈岩飞瀑,见山之高,临渊之深,慨叹“仰之弥 高”,实是有感于天地自然对人襟怀的开拓。

P:18

仰之弥高 论语·子张(节选)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34]子贡 曰:“譬之宫墙,赐[35]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 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36]。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简评 有人认为子贡比他的老师孔子更贤能,对此,子贡不以为然。他以围墙作比 喻,认为自家的围墙只有齐肩高,所以路过的人都能窥见屋里陈设的精美;而夫子 的围墙有数仞之高,找不到门进去,你就看不到宗庙的堂皇、房屋的富丽。不过, 能找到孔子之门进去的人很少,所以不了解的人才会这样说。 孔子的思想的确很博大,子贡的修养也很深厚,那么“窥见室家之好”的丰子 恺先生呢?很顽皮!1942年11月,在抗日战火蔓延全国的局势下,丰子恺应邀来到 重庆,一住就是四年。在这四年里,他不仅画下无数反映抗战与社会现实的作品, 而且记录了重庆独特的山城风貌以及这里的日常生活。这幅画非常富有生趣,作为 江浙人士的丰子恺,在重庆看到与小桥流水人家迥然不同的民居、风物,难免会觉 得新鲜,带着好奇心窥上一眼,其中闪现的童真、童趣,令人莞尔。

P:19

窥见室家之好

P:20

孟子·梁惠王[37]上(节选) [战国]孟子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38]不入洿池[39],鱼鼈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 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鼈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 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 饥矣;谨[40]庠序[41]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42]者不负戴[43]于道路矣。七十者 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简评 《孟子·梁惠王上》是代表孟子仁政思想的重要篇章,在孟子心中,一个理想的 社会应该把人民的福祉放在第一位,不违农时,不做竭泽而渔的事情,注重社会公 平,在施行王道的基础上重视对人民的教化,教导人们孝顺父母、礼敬兄长、尊老 爱幼,这样才会有更多人拥护国君,国家也才会变得更加强大。 丰子恺先生此画取名“颁白者”,对这个饱经风霜、为了谋生而肩挑重担的老 人满含同情。不过这种同情是有节制的,他笔下的白发老人虽负重前行,脸上的表 情却宁静平和,让我们叹息劳动人民生活之艰辛的同时,也感受到他们的质朴勤 劳。

P:21

重庆凯旋路

P:23

颁白者 孟子·梁惠王下(节选) [战国]孟子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 之?”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44]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 《书》[45]曰:‘汤一征,自葛[46]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 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47]不止,耕者 不变。诛其君而吊[48]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49],后来其 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 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 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50],止其重 器[51],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简评 孟子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因此,他以君主能否得到 老百姓的拥护为标准来衡量国君的价值。他理想中受人爱戴的明君不应以暴虐的武 力来征服敌国,而应该以高尚的德行、宽大的仁政让对方诚服。如果可以做到这一 点,人民盼望他,就会像大旱之中盼望云霓。他征伐某地时,那个地方不会受到侵 扰,该做生意的做生意,该种地的种地。他的杀伐仅限于无道的暴君,而对那里的 人民多有安抚。于是,他攻占哪里,那里就像下了及时雨一样,人民都很欢喜。 1934年夏天,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了严重旱灾。丰子恺先生有感于民间疾 苦,创作了一系列漫画,把其中60幅集结成册,以此画为卷首,将书命名为《云 霓》。在此书的序言中,丰先生写道:“我觉得现代的民间,始终充塞着大热似的 苦闷和大旱似的恐慌,但也有几朵‘云霓’始终挂在我们的眼前,时时用美好的形 态来安慰我们,勉励我们,维持我们生活前途的一线希望。”在这幅画里,两位农 民一边踩着水车踏水,一边仰望天边的云朵,正是“大旱之望云霓”的写照, 此“云霓”象征的不正是“希望”二字吗?

P:25

云霓

P:26

孟子·万章上(节选) [战国]孟子 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52],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53]烹之,反命曰:“始 舍[54]之圉圉[55]焉,少则洋洋[56]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 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 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简评 在管池塘的小吏心中,君子子产也有不那么睿智的时候。比如,明明是自己把 子产养在池子里的鱼给煮了吃了,却编了个瞎话骗他说,已经把鱼放生了。还把细 节描绘得有鼻子有眼:刚放生时,鱼儿还懒懒的,过了一小会儿,就摇头摆尾转瞬 即逝。以至于子产高兴地连声感叹:它去了该去的地方啊!它去了该去的地方啊! 正所谓:君子的大智慧有时候防不了小人的小聪明,还会被小人得意扬扬地嘲弄。 不过,小聪明终究是小聪明,君子固然可以被合情合理的谎言欺骗,却不会被荒谬 的思想带偏,这就是大智胜过小智的地方。 丰子恺先生有菩萨心肠,一生力劝人们护生戒杀,所以,看到两尾小鱼活泼地 入水嬉戏,游入生门,他的“得其所哉”应该和子产一样,充满了慈悲的喜悦。

P:29

得其所哉 得其所哉 孟子·告子上(节选) [战国]孟子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 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 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 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 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 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 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 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 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 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简评 孟子对人性的基本看法是人性本善。所以,他在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探讨 时,是以“性善”为前提的,认为“生命”就像鱼,“正义”就像熊掌,正如熊掌 比鱼珍贵一样,正义也比生命更重要,当两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而取义。 丰子恺先生画中英气勃发的男子,面对“生”和“义”,毫不犹豫地将手伸向 了“义”。是什么令他如此义无反顾呢?大概是一腔热血吧。根据题款,我们可以 知道此画作于1938年抗日战争期间,作为爱国志士,丰子恺虽不能投笔从戎,却用 自己的创作表达对抗战的支持,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一片赤诚,日月可鉴。

P:33

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列女传[57]·仁智·鲁漆室女 [汉]刘向[58] 漆室女者,鲁漆室邑之女也。过时未适人。当穆公时,君老,太子幼。女倚柱 而啸,旁人闻之,莫不为之惨者。其邻人妇从之游,谓曰:“何啸之悲也?子欲嫁 耶?吾为子求偶。”漆室女曰:“嗟乎!始吾以子为有知,今无识也。吾岂为不嫁 不乐而悲哉!吾忧鲁君老,太子幼。”邻妇笑曰:“此乃鲁大夫之忧,妇人何与 焉!”漆室女曰:“不然,非子所知也。昔晋客舍吾家,系马园中。马佚驰走,践 吾葵,使我终岁不食葵。邻人女奔随人亡,其家倩吾兄行追之。逢霖水出,溺流而 死。令吾终身无兄。吾闻河润九里,渐洳三百步。今鲁君老悖,太子少愚,愚伪日 起。夫鲁国有患者,君臣父子皆被其辱,祸及众庶,妇人独安所避乎!吾甚忧之。 子乃曰妇人无与者,何哉!”邻妇谢曰:“子之所虑,非妾所及。” 三年,鲁果乱,齐楚攻之,鲁连有寇。男子战斗,妇人转输不得休息。君子 曰:“远矣漆室女之思也!”《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 求。”此之谓也。 颂曰:漆室之女,计虑甚妙。维鲁且乱,倚柱而啸。君老嗣幼,愚悖奸生。鲁 果扰乱,齐伐其城。 简评 丰子恺先生此画作于1942年,正值抗日战争硝烟弥漫之际。款识里的馥珍女 士,全名吴馥珍,是抗日名将顾葆裕的夫人。顾葆裕投身抗战后,吴馥珍既牵挂丈 夫,又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深感担忧,故丰子恺创作此画,以表慰问。 “漆室”之典故,出自西汉刘向的《列女传》。讲的是在鲁国漆室这个地方有 一个女子,老大不小了还不出嫁。有一天,她靠着柱子长啸悲吟,邻居妇人忍不住 问她:“你为什么悲伤啊?难道是想嫁人了?我给你找个丈夫吧!”漆室女 说:“我怎么会因为没有嫁人就不痛快呢!我是哀叹我们鲁国国君太老、太子又太

P:34

小啊!”邻居妇人说:“这是公卿大夫该考虑的事,我们妇道人家想那么多干 嘛!”漆室女说:“我不这么认为。曾经有个客人住在我家,把马拴在园子里,结 果马脱缰,把园子里的葵菜都踩烂了,害我一年没有葵菜吃。邻居家的女儿跟人私 奔了,邻居请我哥哥去追,结果路上发大水,把我哥哥淹死了,从此我就没了兄 长。别人的事并非与我们无关,如果国家遭遇了祸患,君臣父子都要忍辱蒙垢,老 百姓肯定也会遭殃,我们女子又岂能逃脱?”漆室女的话颇有远见,没过几年,鲁 国果然大乱,不断遭遇外敌入侵,男子都上了战场,而女子要做后勤保障,也都不 能安生。 “漆室心情无人会,还道是,背人偷堕相思泪”,丰子恺先生此题款,不仅是 在安慰吴馥珍,更对她深明大义的爱国之心给予了高度称赞。谁说女子没有远见卓 识,只会在小情小爱里打转?你看吴馥珍和漆室女,不都能超越一己悲欢,为国 家、民族深谋远虑?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可比“相思之泪”博大多了!

P:36

漆室心情无人会 还道是 背人偷堕相思泪 新论[59]·启寤(节选) [汉]桓谭[60] 颜渊所以命短,慕孔子,所以殇其年也。关东鄙语曰:“人闻长安乐,则出门 西向而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此犹时人虽不别圣,亦复欣慕。如庸马 与良马相追衔尾,至暮共列宿所,良马鸣食如故,庸马垂头不复食;何异颜渊与孔 子优劣。 简评 颜回之所以短命,是因为和孔子相比是英年早逝;普通的马和好马赛跑,白天 还能勉强跟得上,到了晚上回到马厩,好马又叫又吃,不异平常,而普通的马却累 得低着头,连草料也吃不下去,这正是颜回与孔子的优劣。所以,就像关东俗语所 说:有人听说长安繁华安乐,就出门向着西边的方向笑;知道肉味鲜美,就冲着卖 肉的屠户大口咀嚼。两者比喻的都是欣羡而不可得、只能通过想象来自我安慰的心 理。三国曹植《与吴季重书》曰:“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李白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诗曰:“十年罢西笑,揽镜如秋霜。”

P:39

闻长安乐 则向西而笑 小麦谣 [汉]无名氏 小麦青青大麦枯, 谁当获者妇与姑[61]。 丈人[62]何在西击胡。 吏买马,君具车, 请为诸君鼓咙胡。[63] 简评 年轻的媳妇下地播种、收割,年迈的婆婆也要砍柴、挑担,干重体力活,这就 是战争和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真切痛苦。因为家中的男子都被抽调上了战场,繁重的 劳动就压在妇女老弱肩头,官僚贵族还可以通过花钱“买马具车”来逃避兵役,而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则只能背负战争全部的苦难,过着悲惨的生活。 这首童谣流传于汉桓帝即位之初,当时为了平定西凉诸羌反叛,朝廷大肆征发 士卒,农村男丁被征调一空,农业生产也无以为继。在残酷现实的逼迫之下,人们 只能用这样的童谣表达内心的怨愤。这首诗语言朴素而感情强烈,可谓底层人民的 悲歌。

P:41

谁当获者妇与姑 丈夫何在西击胡 短歌行 [汉]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64]。 青青子衿[65],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66],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67]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68]。契阔谈[69],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70],天下归心。 简评 这首《短歌行》的创作时间已不可考,小说《三国演义》把它设定为赤壁之战 发生之前:曹操平定北方后,挥师南下,讨伐孙权,在长江上设宴欢饮,酒酣之 际,立于船头,横槊赋诗,慷慨而歌,所吟之诗,就是《短歌行》。 曹操十分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不仅大力强调“唯才是举”,而且先后发布 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系列政令。《短歌行》其实就是一曲“求 贤歌”,用文学的语言表达了希望人才都来归附自己、为己所用的政治愿望。这首 诗在万丈豪情背后,隐藏着深沉的忧患意识,古直悲凉,苍茫大气,无愧“枭 雄”“奸雄”本色。

P:43

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饮马长城窟行 [汉]无名氏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71]。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72]。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简评 1961年,丰子恺先生一行游黄山,黄山文殊院有迎客松,气势高拔,故创作此 画,“客从远方来”的款识就出自这首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 古时徭役繁重,男子多远游,文学作品中也就出现了大量思妇怀人之作,这首 诗也是其中之一。河畔春草,绵延远方,一如女子对丈夫连绵不绝的思念。日有所 思,夜有所梦,精诚动天。终于,她收到了客人带回的丈夫的家书。在书信里,丈 夫体贴地嘱咐她要保重身体好好吃饭,并表示自己在远方也很想念她。 这首诗作为乐府名篇,被认为“造语平淡,但感情浓郁,流宕曲折的叙事中蕴

P:44

含感人肺腑的力量”。

P:46

客从远方来 苍松伸手迎 古诗十九首·其一 [汉]无名氏 行行重行行[73],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74]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简评 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里的第一首,也是思妇怀人之作,一般认为作于东汉 末年。正如云翳遮蔽了阳光,丈夫的远游像一道阴影沉重地笼罩在思妇心头,相隔 天涯的丈夫迟迟不归,而自己的青春正匆匆流逝,美好的容颜也在岁月的摧残下日 渐憔悴。 这首诗情意真切,是动荡岁月里的离乱哀歌。元代陈绎曾《诗谱》谓其:“情 真、景真、事真、意真。澄至清,发至情。”

P:49

浮云蔽白日 [1] 薇:豆科野豌豆属的一种,种子、茎、叶均可食用。 [2] 作:指薇菜冒出地面。 [3] 曰:句首、句中助词,无实义。 [4] 莫:通“暮”。 [5] 止:句末助词,无实义。 [6] 靡:音mí,无。 [7] 猃狁:音xiǎn yǔn,我国古代少数民族。 [8] 不遑:不暇。遑,闲暇。 [9] 启居:跪、坐,指休息、休整。启,跪、跪坐。居,安坐、安居。 [10] 聘:问候的音信。 [11] 刚:坚硬。 [12] 阳:农历十月,小阳春季节。 [13] 盬:音gǔ,止息,了结。 [14] 启处:休整,休息。 [15] 孔:甚,很。 [16] 疚:病,苦痛。 [17] 我行不来:我不能回家。来,回家。 [18] 常:即棠棣,音táng dì,植物名。 [19] 路:高大的战车。 [20] 君子:指将帅。 [21] 业业:高大的样子。 [22] 捷:接战、交战。一说指一月多次改道行军。 [23] 骙:音kuí,威武,强壮。 [24] 小人:指士兵。 [25] 腓:音féi,庇护,掩护。

P:50

[26] 翼翼:整齐的样子,谓马训练有素。 [27] 象弭:两端以象牙装饰的弓。弭,音mǐ。 [28] 日戒:日日警惕戒备。 [29] 思:用在句末,无实义。 [30] 霏霏:雪花纷飞的样子。霏,音fēi。 [31] 颜渊:颜回,字子渊,孔子弟子。 [32] 弥:越发,更加。 [33] 末由:没有办法。 [34] 叔孙武叔、子服景伯:二人皆鲁国大夫。 [35] 赐:端木赐,字子贡。 [36] 官:房舍。 [37] 梁惠王: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魏国都城在大梁(今河南开封),所以魏惠王又称梁惠王。 [38] 数罟:密网。罟,音gǔ。 [39] 洿池:大池。洿,音wū。 [40] 谨:认真从事。 [41] 庠序:古代的乡学,泛指学校。庠,音xiáng。 [42] 颁白:头发花白。颁,通“斑”。 [43] 负戴:负,背着东西。戴,顶着东西。 [44] 汤:商汤,商朝的创建者。 [45] 书:《尚书》。 [46] 葛:葛国,与商紧临的小国。 [47] 归市者:做生意的人。 [48] 吊:安抚。 [49] 徯我后:等待我们的王。徯,音xī,等待。后,君王。 [50] 反其旄倪:放回老人和小孩。旄,通“耄”,音mào,指老人。倪,音ní,小孩。 [51] 止其重器:不再掠夺贵重的祭器。

P:51

[52] 子产: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郑国贵族。 [53] 校人:主管池沼的小吏。 [54] 舍:放生。 [55] 圉圉:不够舒展的样子。圉,音yǔ。 [56] 洋洋:缓缓摇尾的样子。 [57] 《列女传》:介绍中国古代妇女事迹的纪传体史书,作者刘向。也有人认为该书不是刘向所著,只是 由其编订成书。 [58] 刘向: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59] 《新论》:又称《桓子新论》,东汉桓谭所著。 [60] 桓谭:字君山,东汉经学家、天文学家。 [61] 姑:婆婆。 [62] 丈人:一作“丈夫”。 [63] 鼓咙胡:话哽在喉咙里。咙胡,即喉咙。咙,音lóng。 [64] 杜康:相传是最早酿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6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 学的人。青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 [66]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叫的声音。苹, 艾蒿。 [67] 何时可掇: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掇,音duō,摘取。另解作什么时候可以停止呢?掇,通“辍”, 读作chuò,停止。 [68] 枉用相存:屈驾来访。枉,枉驾。用,以。存,问候。 [69] 契阔谈讌:久别重逢,欢宴畅谈。讌,音yàn,通“宴”。 [70] 周公吐哺: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周公求才心切,经常急于迎 客,吃饭吃到一半就吐出来。后遂以“周公吐哺”称赞在位者礼贤下士。 [71] 双鲤鱼:指藏书信的函,刻成鲤鱼形的两块木板,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 [72] 尺素书:古人写文章或书信用长一尺左右的绢帛,称为“尺素”。 [73] 行行重行行:走了又走。 [74] 弃捐:丢开。

P:52

第二部分 折梅寄江北(魏晋南北朝卷)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 [晋]陶渊明 先师[1]有遗训,忧道不忧贫。[2]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3]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4]交远风,良苗亦怀新[5]。 虽未量岁功[6],即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7]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8]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简评 写这首诗时,陶渊明已经有了告别官场、隐居乡野的打算。此前三年,他原本 在桓玄所辖州府当差,后来母亲去世,他退职丁忧。一年后,桓玄攻陷京师,把持 朝政,陶渊明对政局失望透顶,决心远离政治,躬耕田园。 同一切古道热肠的人们一样,陶渊明虽然决定不再操心国事,但他的内心并不 能彻底放下对时局的担忧。所以,以“冲淡自然”著称的陶氏诗歌,仔细读来,常 含“不平则鸣”的愤郁。他欣赏孔子“忧道不忧贫”的高尚境界,但又觉得这种境 界只能向往,却很难达到,于是退而求其次,在隐士生活里寻找安身立命之所。作 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他歌颂农民的勤劳、质朴,歌颂田野的自然、清新,歌颂 耕读生活的闲逸、自由,然而,这些都不能真正消除他内心的忧患,他依旧为现实 中没有孔子这样有志于道的人而郁郁不平。

P:53

陶渊明对田园的讴歌并非艺术家式的旁观和体验,而是实实在在地参加劳动, 与农民打成一片。同其他农人一样,他日出下地干活,日落回家休息,有酒与之同 饮,交谈只话桑麻。虽然身处乱世是一种不幸,但能在简朴的乡村生活中找到内心 的安宁,那也是离乱人间弥足珍贵的一方乐土。

P:55

日入相与归 壶浆劳近邻 停云(并序)·其二 [晋]陶渊明 停云[9],思亲友也。罇[10]湛[11]新醪[12],园列初荣,愿言不从[13],叹息弥襟。 停云霭霭[14],时雨濛濛。 八表[15]同昏,平陆成江。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P:57

有酒有酒 闲饮东窗

P:58

简评 辛弃疾有词曰:“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他所推崇的“停云诗”, 就是这首。此诗是陶渊明模仿《诗经》创作的四言诗,原诗有四章,类《诗经》之 比兴手法和重章叠韵的形式,表达思念亲友而不得相见的怅恨之情。 春雨绵绵,凝云茫茫,天地昏沉,平原如江,小饮新酒,闲坐东窗,思我亲 友,不能前往。陶渊明的思念为何如此伤感呢?只因写作这首诗时,国家政局又发 生了动荡,他所牵挂的朋友也身在乱局、生死未卜,故令他忧心忡忡。 丰子恺先生的水彩画风格淡雅、柔丽,而其黑白画则简洁、朴实,具有浓浓的 禅的味道、诗的风韵,信手几笔,就把意境勾勒丰满,诗与画水乳交融。 陶渊明家书 [晋]陶渊明 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16],助汝薪水[17]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 之。 简评 这封简短的家书,见于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撰写的《陶渊明传》。陶渊明去做彭 泽县令,不带家眷上任,为了解决家人日常生活的困难,他派了个仆人给儿子,帮 助家里砍柴挑水,并特地写信嘱咐儿子,要他善待仆人,因为正如陶渊明疼爱自己 的儿子一样,这个仆人也是别人所疼爱的儿子。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无论是陶渊明善待 给儿子帮佣的仆人,还是丰子恺关注在垃圾堆里讨生活的小孩,能够想到“此亦人 子”,就是推己及人的善良。

P:60

此亦人子也 移居·其二 [晋]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18]无为忽去兹。[19] 衣食当须纪[20],力耕不吾欺。 简评 《移居》是两首组诗,作于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义熙元年(405年), 陶渊明辞去彭泽令的职务归园田居。义熙四年(408年),陶渊明隐居之所失火,只 能栖身于一艘小船。两年后,诗人移居浔阳南村,《移居》组诗就是移居后不久所 作,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二首。 陶渊明不仅是田园诗人,是隐士,还是老庄自然美学观念的践行者。他笔下的 邻里村民淳朴天真、所思无邪,其中与诗人志同道合的朋友,不仅可以一起劳动, 还可以一起登高赋诗、披衣互访、言笑无厌,这种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精神的默 契,正是诗人热爱田园的根本。也因如此,他没有居高临下地俯视农业劳动者,而 是由衷地认为用勤劳的双手努力种好田地,经营好衣食,才是快乐潺潺流出的源 泉。

P:62

衣食当须纪 力耕不吾欺 桃花源记 [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 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 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 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 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 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 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 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简评 儒家有“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在大同社会里,“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 有所长,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没有战争,没有犯罪,百姓安居乐业,人 人道德高尚。陶渊明《桃花源记》里描写的这个“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古朴 村落,正是儒家大同社会的缩影,也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陶渊明所处的时 代,充满了动荡和战乱,政治黑暗、税役繁重、军阀纷争、生灵涂炭,不仅没有世 外桃源,甚至连基本的生存保障都没有。因此,世外桃源这个恬静安宁、自由平等 的社会,只存在于文学想象中。 《桃花源记》堪称中国历史上把大同理想描写得最美的文字,还创造了“落英 缤纷”“豁然开朗”“无人问津”这些优美的成语。“豁然开朗”,意即穿过一段

P:63

黑暗狭窄的空间,眼前突然变得开阔明亮。这正是丰子恺先生穿山越径,走出逼 仄,蓦然看到碧波万顷、山朗水阔之景时的感受。

P:65

豁然开朗 杂诗·其一 [晋]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简评 喜欢励志格言的人,大多会关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而注重人生快 意享受的人,可能都更喜欢“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在丰子恺先生笔下,邻 人闲聚,桌上杯箸整齐,碗里鱼肉飘香,主人捧出美酒,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 光,此情此景,陶渊明的诗句真是最好的注脚。陶渊明自己就是好酒之人,即使家 徒四壁,没饭吃了,也要喝酒,平生还最喜欢与好酒之人为邻。所以,他写“及时 当勉励”,有点敷衍,倒是“得欢当作乐”才像是酒后真言。

P:67

得欢当作乐 斗酒聚比邻

P:68

饮酒·其十一 [晋]陶渊明 颜生[21]称为仁,荣公[22]言有道。 屡空[23]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24]消其宝。 裸葬[25]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简评 孔子的弟子颜回有仁德之名,然而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春秋时的隐士荣启期安 贫乐道,然而活到九十多岁了,还吃不饱饭。这首诗前面讲名不足贵,后面讲身不 足惜,都是愤世之言。那么陶渊明心中“称心如意”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那自然 是有酒足饮、有菊堪赏的隐逸生活——看淡名利,才能悠然自得;参透生死,方可 远离尘嚣。

P:70

客养千金躯 临化消其宝 九日闲居(并序) [晋]陶渊明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26],空服九华[27],寄怀于言[28]。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29]。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30]耻虚罍[31],寒华[32]徒自荣。 敛襟[33]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34]。 简评 菊花,酒,诗,可谓陶渊明风流处。 不过,对于陶渊明来说,人生苦短,忧思却很绵长。世道艰险是苦,有志难骋 是苦,而最苦的是家贫不能自济,以至于重阳佳节,连饮酒的钱都没有。甩甩空空 的酒壶,晃晃落尘的酒杯,再潇洒的诗人,也不能陶然忘忧。 在丰子恺先生的画里,二三老友,佳节欢宴,饮饮小酒,赏赏新菊,含饴弄 孙,颐养天年。这种惬意和安顺,是乱世里借酒浇愁的陶渊明无法相比的。不过, 有人做了考证,认为陶渊明写完这首诗,发完没钱饮酒的牢骚后,正在菊丛惆怅而

P:71

坐,这时,真有一位名叫王宏的刺史给他送来了美酒。陶渊明也不推辞,开怀畅 饮,酣然一醉,果然是“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魏晋风度,不负其名。

P:72

酒能祛百虑 菊为制颓龄

P:73

拟古·其五 [晋]陶渊明 东方有一士,被服[35]常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颜。 我欲观其人,晨去越河关。 青松夹路生,白云宿檐端。 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 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36]。 愿留就君住,从今至岁寒。 简评 子贡问孔子:“贫而不去巴结别人,富而不会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 说:“可以,但不如贫而乐道,富而好礼。”陶渊明这首诗赞扬的就是一个“贫而 乐道”的隐士。他衣衫褴褛,食不果腹,三十天只吃了九顿饭,十来年头上只有一 顶破帽子,生活异常勤苦,然而,他脸上从来都是愉悦之色,对贫寒毫无抱怨。 这首诗名为“拟古”,实则托古诗之意抒发个人的情怀抱负,所以,这个隐士 也可以看作是陶渊明对自己理想人格的投射,表达了固穷守节的意志。

P:76

三旬九遇餐 十年著一冠 西洲曲 [南朝]无名氏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37]飞,风吹乌桕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38]。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39],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P:77

简评 《西洲曲》最早著录于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 抒情诗篇。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少女的爱恋,她的恋人也许去了远方,这勾起了她 日日夜夜无尽的思念。无论是采莲还是做梦,无论是在明月清照的高楼上,还是在 碧波滚滚的大海边,因为心中有念想,恋人的身影就无处不在。清代沈德潜《古诗 源》谓其:“摇曳无穷,情味愈出。”清代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亦赞为“言情 之绝唱”。

P:78

海水摇空绿

P:79

栏杆十二曲 垂手明如玉

P:80

青溪小姑曲[40] [南朝]无名氏 开门白水,侧近桥梁。 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简评 乐府民歌,出语多俗白,但自有一种天真烂漫、活泼淳朴的气息。比如这首 《青溪小姑曲》。 这首诗出自《乐府诗集·清商曲》里的《神弦歌》。神弦歌是南朝祭祀民间杂神 的乐曲,与楚地巫鬼文化有关。这个“青溪小姑”据说也不是普通人,她是汉末秣 陵尉蒋歆的三妹,未嫁而死。蒋歆追逐强盗至钟山脚下,战死后葬于此,后多次显 灵,于是孙权封他为钟山之神,在钟山为他立庙,小姑也因此被祭祀为神。 其实抛开神鬼的背景,单纯来读这首诗,就是一个少女思春的寂寞心情。“开 门白水,侧近桥梁”正是小桥流水的江南风光,只是诗里“独处无郎”的小姑,本 是一个朦胧的剪影,丰子恺先生却把她画成一个在水边浣衣的温婉女子,让她走下 神坛,走出诗歌,平添几分烟火人间的鲜活。

P:81

开门白水 侧近桥梁 小姑所居 独处无郎

P:82

[1] 先师:对孔子的尊称。 [2] 忧道不忧贫:出自《论语·卫灵公》,“君子忧道不忧贫。”意思是,君子只忧愁治国之道不得行,不 忧愁自己生活的贫困。 [3] 耒:音lěi,犁柄,这里泛指农具。 [4] 平畴:平旷的田野。畴,音chóu,田亩。 [5] 怀新:指麦苗生意盎然。 [6] 岁功:一年的收成。 [7] 行者无问津:出自《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桀溺是 古代的隐士,作者以沮、溺自比,意思是在耕作休息时,没有孔子那种有志于治理社会的人来问路。 [8] 劳:慰劳。 [9] 停云:凝聚不散的云。 [10] 罇:同“樽”,酒杯。 [11] 湛:盈满。 [12] 醪:音láo,浊酒。 [13] 不从:不顺心,不如愿。 [14] 霭霭:云雾密集状。 [15] 八表:八方以外极远的地方,泛指天地之间。 [16] 力:劳力,指仆役。 [17] 薪水:此处指劈柴、挑水。 [18] 将不胜:意为岂不美。 [19] 无为忽去兹:不要忽然抛弃这种快乐。 [20] 纪:经营。 [21] 颜生:指颜回。 [22] 荣公:荣启期,春秋时隐士。 [23] 屡空:经常贫困,谓贫穷无财。 [24] 临化:临死的婉辞。 [25] 裸葬:裸体而葬。谓不用衣衾棺椁。

P:83

[26] 靡由:无来由,找不到借口饮酒。 [27] 九华:重九之花,即菊花。重阳节有饮菊花酒的风俗。 [28] 九日、重九: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九”和“久”谐音,长寿、长久之意,所以说“爱重九之 名”。 [29] 颓龄:衰暮之年。 [30] 尘爵:因无酒而生尘的酒杯。 [31] 虚罍:空空的酒壶。罍,音léi,大酒壶。 [32] 寒华:指秋菊。 [33] 敛襟:整一整衣襟,指正坐。 [34] 淹留岂无成:长期隐退,难道就一事无成?淹留,久留。 [35] 被服:所穿的衣服。被,同“披”。 [36] 别鹤、孤鸾:二者皆古琴曲名,即《别鹤操》《双凤离鸾》。 [37] 伯劳:鸟名,仲夏始鸣,喜欢单栖。 [38] 翠钿:用翠玉镶嵌的首饰。 [39] 莲子:和“怜子”谐音双关。 [40] 青溪:水名,在今南京市,发源于钟山。 第三部分 明月落谁家(唐五代卷) 凉州词·其一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1], 春风不度玉门关[2]。

P:84

简评 关于这首诗,有个小故事:开元年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旗亭饮酒,遇 歌伎唱曲宴乐,三人就打赌,歌伎唱谁的诗最多谁就赢。结果,王昌龄的诗被唱了 两首,高适的诗被唱了一首,王之涣一首也没有。然而,王之涣并不着急,他指着 歌伎中最美的一位说:“她唱的肯定是我的诗。”果然,这位漂亮歌伎一开口,就 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十分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的故事,虽 只是传说,却说明了王之涣此诗在当时的知名度。 这首边塞诗雄阔苍凉、慷慨悲壮,是典型的盛唐之音。丰子恺将其移入画境, 减了几分悲凉,添了若干秀丽,画面恬淡,而不失苍劲巍峨之力。

P:85

一片孤城万仞山

P:86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3]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简评 宋之问因媚附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而获罪,被唐中宗流放到广东罗定一带,生 活困苦,与家人断绝消息,度日如年。后来他偷偷逃回洛阳,逃跑途中经过汉江, 写下了这首诗。思念家人,又担心家人受到牵累,这种矛盾心情离家越近就越强 烈,以至于碰到熟人都不敢打听家人境况,唯恐听到噩耗。清代朱之荆《增订唐诗 摘钞》称赞这首诗“‘怯’字写得真情出”。 宋之问的人品一直遭人诟病,然而,作为一个诗人,他创作了许多清新真挚的 优秀诗文,推动了格律诗的发展,其才华在当世无人能出其右。人品与才华不相 称,从来就是人性复杂幽深的表现,无怪后世金人元好问写道:“心画心声总失 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P:88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望天门山[4]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5],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简评 李白纪念馆位于四川江油,是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李白而修建的仿唐园林,1962 年开始筹建,这幅漫画应是丰子恺先生为纪念馆所画的作品,题款即出自李白的 诗。 《望天门山》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乘船经当涂,过天门山时写下了 这首诗。长江之水浩荡东流,劈开“天门”,奔腾远去,冲波逆折,汹涌澎湃,这 是多么险峻雄伟的奇观!孤帆上的客人,遥望青山,似有生命,夹岸而出,愈行愈 近,这又是多么瑰丽豪迈的想象! 写这首诗的李白,奔放、洒脱、无拘无束,洋溢着青春活力。这一年他25岁, 初出巴蜀,正当最好年纪,尚不知人间愁滋味。

P:90

孤帆一片日边来 听蜀僧浚弹琴[6] [唐]李白 蜀僧抱绿绮[7],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8],余响入霜钟[9]。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简评 这位名叫浚的蜀地僧人,想必音乐造诣极高,他的琴声清越如高山流水,浩荡 如万壑松风,余音袅袅,回味无穷,令诗人听之洗却烦恼,忘掉时光,不觉碧山之 将暮,蓦见秋云暗几重。 这是把音乐之妙写得最清雅的诗歌之一,语言洗练,如行云流水般瑰奇迤逦。 严羽《沧浪诗话》评曰:“一味清响,真如松风。”

P:91

秋云 忆东山·其一 [唐]李白

P:92

不向东山[10]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简评 这首诗作于天宝初年(742年),当时李白在长安任待诏翰林,心情有些苦闷。 东晋谢安屡次被朝廷征召,都拒绝出仕,隐居东山,自得其乐。直到朝中人才 凋零,他才接受重任,东山再起,并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挫败前秦,为东晋赢 得几十年的安定和平。李白胸怀谢安之志,有心像他一样“为君谈笑净胡沙”,然 而唐玄宗欣赏李白的文学才华,却不打算在政治上重用他,这让他产生怀才不遇之 感。这首诗里的“东山”“白云”“明月”,不单指向自然风物,还意喻谢安清风 朗月般的气度品格:国家安稳时不贪恋权位,国家有难时以身许国。 这首诗似有一缕清浅的彷徨和惆怅,而在丰子恺先生的画中,这位母亲儿女环 绕,望月远眺,却是恬淡明快的天伦之乐。一个场景,两种心境,一切景语皆情 语。

P:93

白云还自散 明月落谁家

P:94

携妓纳凉晚际遇雨·其一 [唐]杜甫 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 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 公子调冰水[11],佳人雪藕丝[12]。 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 简评 这是一次愉快的水上宴游,风不急,浪不大,小船悠悠,芰荷送香,有佳人相 伴,有美食助兴,即便遇到阵雨,也是上天在促成诗情。难得老成愁苦的杜甫有这 样的雅兴,下笔如此轻盈。据此推测,这首诗可能作于安史之乱前,此时的杜甫虽 不得意,但还没有经历深重的苦难,故而保留了从容的心态。 杜甫的“落日放船好”是与翩翩公子携歌妓纳凉,而丰子恺先生的“落日放船 好”,则是和家人一起黄昏泛舟其乐融融。诗意有时不在远方,现世安稳,岁月静 好,就是诗。

P:95

落日放船好

P:96

乐游园歌[13] [唐]杜甫 晦日[14]贺兰杨长史筵醉歌。 乐游古园崒森爽,烟绵碧草萋萋长。 公子华筵势最高,秦川对酒平如掌。 长生木瓢示真率,更调鞍马狂欢赏。 青春波浪芙蓉园[15],白日雷霆夹城仗[16]。 阊阖[17]晴开昳荡荡[18],曲江翠幕排银榜。 拂水低回舞袖翻,缘云清切歌声上。 却忆年年人醉时,只今未醉已先悲。 数茎白发那抛得?百罚深杯亦不辞。 圣朝亦知贱士丑,一物自荷皇天慈。 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简评 这是盛唐一场铺张却又平常的筵席,歌舞狂欢,觥筹交错,大唐的繁荣与骄 傲,都倾注在这真率的美酒和威严的仪仗中。没有人想到,这席盛宴四年后,一场 名为“安史之乱”的浩劫即将翻天覆地,改写大唐乃至中国的历史。 盛筵的主人是杨长史,客人中有杜甫。其实,称其为“客人”有些勉强,要知 道,在长安这几年,杜甫虽然也出入不少高级宴会,但更多是叨陪末座的佣随,过 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卑辱生活。所以,这样的鞍马狂欢,这样的清歌 妙舞,对于醉生梦死的人是一种享受,对于捡拾权贵渣滓讨生活的人则是一种反 讽。盛筵越豪华热闹,内心越寂寞苍凉,这正是“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举

P:97

世皆醉,而我独醒。 作为一名伟大的失意者,杜甫瘦弱的背影有些孤独落寞,又有些傲岸挺拔,他 被丰子恺先生收入画中,化为巍峨山崖边一棵摩云的劲松,遗世独立,用沉默对峙 着苍穹。

P:99

独立苍茫自咏诗 羌村·其一 [唐]杜甫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19]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20]。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简评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这场动乱持续了将近八年,在这八年 里,人民流离失所,天下生灵涂炭,杜甫的日子也很艰难。《羌村》是三首五言 诗,作于至德二年(757年)。这年,杜甫在左拾遗任上因上书援救房琯而触怒唐肃 宗,被放还鄜州羌村(在今陕西富县南),回家探亲时创作了这组诗。古时通讯不 发达,尤其遭逢乱世,飘泊与死亡是常态,团聚与生还才是奇迹,所以,妻子儿女 看到杜甫突然归来,既惊喜又酸楚,以至于夜很深了,夫妻相对而坐,还仿佛身在 梦中,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清代王尧衢《古唐诗合解》点评此诗:“哀思苦语,凄恻动人。”相比杜甫的 苦涩,丰子恺先生的画却恬淡温馨。夜深秉烛、对坐絮语的两个人不是相濡以沫的 夫妻,而是多年未见的老友。炉上煎着香茶,火边睡着幼女,叙旧的话长长短短总 也说不完。只有经历过苦难才知道,这样平淡朴素的相逢,亦是一种幸福。

P:100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P:101

佳人 [唐]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21]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22]。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23]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P:102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简评 这首诗写一个乱世佳人的不幸遭遇:她出身良家,却生不逢时,在安史之乱 中,官居高位的兄弟惨遭杀戮,自己又被丈夫遗弃,幽居空谷,艰难度日。不过, 虽然命运这般悲惨,她却没有被压垮,不仅顽强地生存着,而且保持着坚贞不移的 品格、清澈如水的心性,与草木为邻,和山泉作伴,孤独而清高地活着。 其实,这个“佳人”不是别人,正是杜甫自己。乾元元年(758年),即安史之 乱爆发后的第四年,杜甫由左拾遗降为华州司功参军。第二年,他毅然弃官,拖家 带口,客居秦州,在那里负薪采栗自给度日,《佳人》就作于这一年秋天。他写这 样一个身世凄凉却品性高洁的绝世佳人,正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 黄昏时分,一个美人,衣衫单薄,倚靠修竹,面对霭霭群山、如血残阳,无言 守望。丰子恺先生画出了佳人背影的孤寂,也画出了杜甫心中深沉的落寞。

P:103

天寒翠袖薄 日暮倚修竹

P:104

草堂即事 [唐]杜甫 荒村建子月[24],独树老夫家。 雾里江船渡,风前径竹斜。 寒鱼依密藻,宿鹭起圆沙。 蜀酒禁愁得,无钱何处赊。 简评 公元759年冬,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带口入蜀,辗转来到成都。第二 年,在友人的帮助下,他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史称“浣 花草堂”。杜甫在成都一共生活了五六年,虽然一直寄人篱下,过着饥一顿饱一顿 的日子,但毕竟没有了战乱与天灾,生活还算平静、安稳。笔下也有了活泼的生 机,“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 天”,诗意都很明丽。 这首诗整体色调暗淡,回味清苦,是冬天草堂的荒寒景象,可见对于杜甫来 说,生活依旧很不容易。不过,丰子恺先生断章取其“独树老夫家”之句,用了温 暖的赭黄色,并给画中人添了一顶明艳的红帽子,顿时把一个悲凄的老杜变成了自 得其乐的隐者。

P:106

独树老夫家 客至[25]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26]市远无兼味[27],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简评 杜甫被尊为“诗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个人设,使人误以为他永 远都在“苦哈哈”地忧国忧民。其实,杜甫也有“乐呵呵”的一面,比如这首《客 至》,就是一首明快的小步舞曲:家有贵客到访,虽没有好酒好菜,却依然盛情款 待。在鸥鸟翻飞、春水环绕的草堂边,一场朴素的春日家宴温馨举办。酒酣耳热之 际,恰逢邻居老翁,也不顾虑什么尊卑秩序,隔着竹篱,顺带招呼他也来陪客人喝 两杯。 这是多么诚朴真率的画面啊,似乎能听到宾主尽欢的爽朗笑声。也许是在浣花 草堂安顿下来后,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一贯局促的杜甫心情舒展许多。乱世浮 萍,暂止飘零,于他,亦是人生的大安慰。把再多明亮的色彩涂抹在这场活泼的春 宴上,也没有夸大杜甫此时的喜悦。

P:108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共传杯

P:109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更添杯

P:110

登楼 [唐]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28]春色来天地,玉垒[29]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30] 简评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当时诗人仍客居成都。上一年正月, 安史之乱刚刚平定,十月就发生了吐蕃攻陷长安、代宗出逃的事情,因而诗人登上 高楼,看到浩荡春色从天地涌来,依然难抑伤感之心,为“万方多难”唏嘘不已。 丰子恺先生此画作于1947年10月,从题款可以推想,他也在为乱世的黑暗忧愁 愤懑。虽然与杜甫的时代相隔千年,但谴责战争、呼唤和平、谋求国家统一安定的 心声是一样的。

P:112

万方多难此登临 秋兴八首·其三 [唐]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31]渔人还泛泛[32],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33]抗疏功名薄,刘向[34]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35]衣马自轻肥。[36] 简评 《秋兴八首》是唐大历元年(766年)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持 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年)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 拥兵割据,战乱频仍。广德三年春(765年),杜甫的庇护者严武去世,他在成都失 去凭依,遂沿江东下,滞留夔州。诗人晚年身体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 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写下这组诗,故曰“秋兴”。 这首诗是《秋兴八首》的第三首,其首联、颔联是初秋清晨夔州的秀丽景色, 然而面对如此美景,诗人的心情并不轻松,他想到自己坎坷的仕途和人生,曾像匡 衡一样耿直而屡遭挫折,亦曾像刘向一样志向远大而每每不第。由此感慨:少年时 的同学应该都混得不错吧?想来不少人都成了达官显贵,过上衣轻马肥的优越生活 了。 位于上海陕西南路39弄93号的一座西式小楼,是丰子恺先生晚年的寓所。因阳 台上有天窗和三面窗,日月均可看到,丰先生将其命名为“日月楼”。虽坐览日 月,但其实丰先生最后的岁月并不那么舒展悠裕。不过,即便是在局促的环境中, 丰先生还是完成了一幅幅恬淡温柔的画作。这幅名为“千家山郭静朝晖”的作品, 想来并不是丰先生眼前的实景,但其画境清新静谧,依然可见画家不染尘滓的内 心。穿越时空,人各有命。遥远的唐朝,杜甫面对江城朝晖,叹息山河破碎、身世 飘零,心情沉郁;而此刻的画家,屈膝小楼,自由有限,仍一心想要仰望星空。

P:114

千家山郭静朝晖 听弹琴 [唐]刘长卿 泠泠[37]七丝[38]上,静听松风[39]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简评 琴是中国传统乐器,被视为高雅的代表,清幽的琴声常唤起人们高山流水、鸟 语松风的庄严之感。然而到了唐朝,随着西域传入的琵琶的盛行,人们显然更喜欢 这种能表现世俗欢乐的新乐器。于是,古雅的琴曲虽然动听,但现在的人们已经不 再弹了。刘长卿才冠当世,却两度遭到贬谪,这首托物言志之诗借古调受冷落,抒 发怀才不遇、世无知音的忧愤,满怀曲高和寡的孤独情致。

P:116

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 寒食 [唐]韩翃[40]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简评 寒食节是清明前两天,按照民间风俗,要禁火、吃冷食,以纪念传说中被火烧 死的晋国忠臣介之推。唐朝时,在清明这天,皇帝会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 恩浩荡。取火之意,一则表明寒食结束,可以生火做饭了;二则号召臣子向介之推 看齐,忠于国君。不过,寒食节普天下皆禁火,而权贵宠臣却可得到皇帝恩赐,点 燃蜡烛,这大概就是“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微含的讽刺之意。 这首诗最为人称道的句子莫过于“春城无处不飞花”,把阳春时节长安城花飞 絮乱的迷人风光一语道尽。相传唐德宗非常喜欢韩翃这首诗,特地因此赐给他一个 显要的职位。正好朝廷里还有一人也叫韩翃,选官的不知道皇帝点名要哪个,唐德 宗就亲笔书写这首《寒食》诗,批示道:“与此韩翃。”

P:117

春城无处不飞花

P:118

送春词 [唐]王涯[41] 日日人空老,年年春更归。 相欢在樽酒,不用惜花飞。 简评 失意之酒,饮的是寂寞。春光越明媚,飞花越烂漫,越觉光阴流逝的空虚。如 王涯这首《送春词》。 快意之酒,饮的是欢乐。“两人对坐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 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是丰子恺先生此画中的自在和畅快。

P:119

相欢有樽酒 不用惜花飞

P:120

没蕃故人[42] [唐]张籍 前年伐月支[43],城上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简评 战争的残酷之处,一是破坏社会经济,再就是令老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在战争中,有人失去父亲,有人失去儿子,有人失去兄弟,有人失去朋友。这首 《没蕃故人》就是张籍写给一位在征伐月支的战争中全军覆没生死未卜的老友的 诗。写此诗时,老友已经“失踪”两三年,音讯全无,所以诗人的内心很矛盾,也 很痛苦——凭吊祭祀他吧,又怕他尚存人世,祭祀是对其不敬;不凭吊不祭祀吧, 作为朋友,又无从表达悲哀与思念。当此之时,天涯远隔,唯有痛哭,可表深情。 清代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评曰:“‘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语平淡而意沉 痛,可与李华‘其存其没’数语并驾。”

P:122

欲祭疑君在 天涯哭此时 行营即事 [唐]刘商[44] 万姓厌干戈,三边尚未和。 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 简评 干为防具,戈为武器,皆是兵器,故古代常用“干戈”一词指代战争。就普天 下老百姓的立场而言,他们是厌恶战争、企盼和平的,然而对依靠军功发家的将军 来说,战争越残酷,杀人越多,他的功勋就越卓著。安史之乱过后,唐王朝的根基 受到摇撼,边乱、内战频繁,不安定的政局大概就是此诗创作的背景。“将军夸宝 剑,功在杀人多”,令人想起唐代另一位诗人曹松的名句:“凭君莫话封侯事,一 将功成万骨枯。”二者表达方式不同,却有同工之妙。《唐人绝句精华》赞其末句 讽意甚切而用字不多,正所谓一针见血。

P:124

万姓厌干戈 三边犹未和 将军夸宝剑 功在杀人多 卜居 [唐]白居易 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 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 且求容立锥头地,免似漂流木偶人。 但道吾庐心便足,敢辞湫隘[45]与嚣尘。 简评 相传白居易未成名时来到长安,当时的文学前辈顾况对于前来拜访的白居易 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然而等他读到白居易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 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立马转变了态度,称赞道:“能写出这样的诗 句,安居也很容易嘛。”不过,话虽这样说,白居易在京城宦游的前二十年,还是 挺艰辛的,不仅因为“京城米贵”,更因为他直言劝谏皇帝,写讽喻诗针砭时弊, 得罪了皇帝和权贵,所以仕途充满了波折。这首诗大概写于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前, 诗中满怀怨愤,抱怨自己家贫买不起房子,还不如蜗牛和老鼠。他发愿说,如果能 有一处自己的屋舍结束漂泊,哪怕只有立锥之地,低湿狭窄,也已经很满足了。这 里的“家”与“庐”,不仅是房子,也是心灵的寄托之所,是宦海浮沉的生涯中一 方远离尘嚣的净土。 行囊、雨伞、坐在树下休息的人,这似乎暗示了画中人的身份是一个四处奔波 的羁旅之客。因为一直奔走在路上,他似乎顾不得成家立业,或者即便有家,也不 能长久停泊。所以,当他树下小憩,看到树干上背着重壳缓缓爬行的蜗牛,突然生 出羡慕之心,感叹蜗牛尚有家园,而自己却孤单飘零。

P:126

却羡蜗牛自有家 这幅画饱含悲悯,其“护生”之意,不仅施于动物,亦施之于人。对人间之苦 有观照,有怜惜,有体察,有同情。 与歌者米嘉荣 [唐]刘禹锡 唱得凉州意外声, 旧人唯数米嘉荣。 近来时世轻先辈, 好染髭须事后生。 简评 也许是某个清晨,老先生突然觉得自己胡子花白,看上去不够年轻、精神,怎 么办呢?索性拿出笔墨和砚台,对着镜子把胡子描黑,好找回青春的感觉。 丰子恺先生此画让人莞尔一笑,不过,“好染髭须事后生”在刘禹锡那里却是 另外一种况味。米嘉荣是中唐著名歌唱家,也是刘禹锡的好友,他能将《凉州曲》 独特的声调唱得非同凡响。然而,这个出类拔萃的音乐家年老之后,却没有得到年 轻人的尊重,反而要把胡须染黑,去迎合年轻人的时尚。 染黑胡须可能只是个比喻,不过,和米嘉荣境遇相似,刘禹锡一生刚毅耿直, 在仕途上屡遭贬谪,备受新贵排挤。所以,“好染髭须”之语在诙谐调侃中,又隐 藏着不平之意。

P:128

好染髭须事后生 渔翁 [唐]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46]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47]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简评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今湖南零 陵)。政治上遭遇重大打击,使他心情无比沉郁,转而寄情山水,创作了著名的 《永州八记》,以及摹写永州美景的许多诗篇。 这首小诗清淡飘逸,明净若早晨的清露。渔翁摇橹,欸乃一声,仿佛有一种神 奇的魔力,瞬间将山的青、水的绿从睡梦中唤醒。而西岩之云自在卷舒,似“无 心”去追名逐利。若人们也能放下功名,物我偕忘,那又是多么自由的境界啊!明 代郝敬《批选唐诗》评论此诗:“无色无相,潇然自得。”

P:130

欸乃一声山水绿 客喜 [唐]贾岛 客喜非实喜,客悲非实悲。 百回信到家,未当身一归。 未归长嗟愁,嗟愁填中怀。 开口吐愁声,还却入耳来。 常恐泪滴多,自损两目辉。 鬓边虽有丝,不堪织寒衣。 简评 贾岛与孟郊有“郊寒岛瘦”之称,孟郊人称“诗囚”,贾岛人称“诗奴”,都 是唐朝诗人中“苦吟”派的代表。尤其是贾岛,著名的“推敲”故事,以及“二句 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自况,都体现了他在锤炼字句上的刻苦精细。孟郊和贾岛 有“寒瘦”之名,一是因为二人诗风清奇苦僻,二是因为他们经历都很坎坷,一生 贫困潦倒。贾岛屡试不第,从政后又遭人排挤,最后染疾死在任上。 这首诗虽名“客喜”,但满耳皆为“愁”声。鬓边白发虽为丝,却无法采下织 寒衣,这是多么凄凉的人生。而尘世中,伫立寒风衣不蔽体的穷人,向衣轻裘暖的 人们投去羡慕的一瞥,使“鬓边虽有丝,不堪织寒衣”显得更加扎心。

P:132

鬓边虽有丝 不堪织寒衣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简评 这是我们从小就很熟悉的一首诗。全诗只有二十个字,却有环境,有人物,有 情节,有对话,言简意丰。贾岛不愧是“苦吟诗人”,推敲炼字,用语讲究。诗中 和丰子恺先生的画里,并没有出现这位“隐者”的影子,但从青松白云的意象,从 童子耐人寻味的应答中,我们可以想象这位“隐者”的高洁品质、卓然风骨,以及 闲云野鹤般自由的隐逸生活。

P:133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P:134

暮春浐水送别[48] [唐]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49] 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 流尽年光是此声。 简评 孔子站在河川上,看大河波涛滚滚、奔涌向前,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 昼夜。”这匆匆流逝的,不仅是河水,还有不息的光阴。暮春,在浐水边送别友人 的韩琮,也感受到了时间的残酷,故劝朋友不要听宫前的水声,因为送走人间悠悠 岁月的正是这无情的流水。 韩琮所处的年代,已至唐朝中晚期,国力日渐衰弱,映射到诗歌上,诗风日趋 颓唐消极,再无盛唐意气风发的青春气象。故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评 曰:“(此诗)与李商隐登乐游原而伤好景难常,可谓异曲同工。盖晚唐衰微景 象,激刺着诗人心情,而有此反映也。”

P:136

流尽年光是此声 和孙明府怀旧山[50] [唐]雍陶 五柳先生本在山,[51] 偶然为客落人间。 秋来见月多归思, 自起开笼放白鹇。 简评 晋代诗人陶渊明因为厌倦官场人情往来和世俗礼法,只当了83天彭泽县令就辞 官归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首诗把孙明府比作陶渊明,认为他也有 陶渊明的风骨,出入官场不过是人生偶然的状态,最终还是会归隐田园,过上自由 自在的生活。 打开笼子把白鹇放归自然,这其实是一个比喻,是陶渊明所谓:“久在樊笼 里,复得返自然。”这牢笼就是名利,白鹇就是自由。当你能够放下名利,超越世 俗的追求,亲近自然,自由会像鸟儿一样飞到你身旁。

P:138

秋来见月多归思 晓起开笼放白鹇 题鹤林寺壁 [唐]李涉 终日昏昏醉梦间, 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 又得浮生半日闲。 简评 诗人李涉仕途遭遇不顺,原本情绪消沉,整日昏昏如醉,然而,在一次勉强打 起精神登山的过程中,他造访鹤林寺,和寺中高僧畅叙一番,豁然开朗,突然在纷 繁的世事中感受到片刻悠闲的禅意。这是一种淡化了人生功利追求后的平和心态, 坦荡豁达,宠辱不惊,自有笑看风云的气度。

P:139

因过竹院逢僧话 又得浮生半日闲

P:140

送隐者一绝 [唐]杜牧 无媒[52]径路草萧萧, 自古云林远市朝。 公道世间唯白发, 贵人头上不曾饶。 简评 杜牧喜欢发立意高奇之论,这首《送隐者一绝》就是一首奇警之作。这位隐士 应该是他的朋友,可能因为进身无门才不得已栖居林泉。所以,他安慰朋友道:你 的居所有些荒凉,但隐士隐居的地方本来就该远离尘嚣。虽然贵与贱有很大差别, 但这世间最公平的莫过于时间,你看那身居高位的达官,不也一样要衰老长白头发 吗? 这首诗虽然在思想内涵上不算积极,但诗人能超越世情看到功名利禄的虚无, 无疑也是一种豁达。丰子恺先生所处的时代,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 所,贫与富、贵与贱之间有天壤之别。但即便你是呼风唤雨、趾高气扬的军阀又怎 样?岁月的倥偬、光阴的残酷,一样会在你身上刻下烙印。看不透天道的公平,终 究是愚陋的妄人。

P:142

公道世间惟白发 贵人头上不曾饶 阿房宫赋 [唐]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 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 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 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 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 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 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 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 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 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 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 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简评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正值抗战的非常时期,四川乐山作为后方,新旧文化在 这里交汇。丰子恺、张大千等大师在此期间分别来到乐山,或宣传抗战,或游历写

P:143

生,为乐山写照留影,创作了不少精品,其中就有这幅《长桥卧波》。 五通桥位于乐山市南20公里处,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有“小西湖”之称。丰 子恺曾在五通桥旅居开办画展,对此地风光赞不绝口,有诗曰:“且喜蜀中风景 好,桥滩景色似杭州。”“四望湖山留墨客,五桥姿韵入诗心。” 《长桥卧波》是五通桥美景的写生,这个成语出自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 用来形容桥似长龙、横波而卧的壮丽景象。由杜牧此赋,我们可以想象出阿房宫当 年的恢宏壮丽、奢华铺张,从而明白空前繁盛的秦朝在短短几年里覆灭的原因。正 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为政者不得不深思。

P:145

长桥卧波 黄陵庙词 [唐]李群玉[53] 黄陵庙前莎草春,[54] 黄陵女儿茜裙新[55]。 轻舟小楫唱歌去, 水远山长愁杀人。 简评 此诗虽名“黄陵庙”,却与娥皇、女英的传说没有什么关系,描写的是一场美 丽的邂逅。黄陵船家姑娘一袭鲜艳红裙,惊鸿一现,之后唱着船歌,荡着小舟,随 波远去,徒留诗人隔水相望怅然若失。全诗清新自然、回味悠长,淳朴的语言中自 有浪漫情愫。

P:147

轻舟小楫唱歌去 水远山长愁杀人 利州南渡[56] [唐]温庭筠 澹然[57]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58],五湖烟水独忘机。[59] 简评 这首诗是温庭筠在利州旅行期间渡嘉陵江时所作。诗人独对澹然烟水、苍茫晴 翠,耳畔响起马鸣萧萧,眼前凝望鸥鸟翻飞,陡生归隐之意。这首诗闲适旷远、意 境悠然。不过,诗人的内心未必如诗里所写的那样平静,因为他的榜样——功成身 退、淡泊名利的范蠡是一个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而他不是。 温庭筠是天才诗人,文思敏捷,写诗时,双手相拱着构思,交叉八次,就完成 八韵,人送外号“温八叉”。不过,虽然天纵奇才,但他个性桀骜不驯,喜欢讽刺 权贵,甚至不惜得罪皇帝,所以屡试不第,终生不得志。故而细读此诗,超脱的志 向中也隐藏着深深的失意与苍凉。

P:148

柳边人歇待船归

P:149

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 [唐]温庭筠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

P:150

简评 刘熙载称温庭筠的词“精妙绝伦,然类不出乎绮怨”,这首《菩萨蛮》写的就 是一个闺中女子的“绮怨”。上阕满地堆积的轻絮,清明时节的阵雨,雨后的斜 阳,被雨打落的杏花,无不归总于一个“愁”字。下阕无言地抹匀睡脸上的香粉, 一个人倚着闺阁之门,默默怅望着黄昏,又无处不暗示着女子身心的“寂寞”。 温庭筠善写女子闺情,风格秾艳绮丽,是花间派的鼻祖。有人认为他写了这么 多女子的闺怨词,是揣摩女性心理,为她们发声。也有人认为,他写这些闺怨词是 为自己而写,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幽怨。不管是哪一种,他的才华与创造力,都是 冠绝一时、独一无二的。

P:152

时节欲黄昏 无聊独倚门 雁 [唐]陆龟蒙 南北路何长,中间万弋张。[60] 不知烟雾里,几只到衡阳[61]。 简评 陆龟蒙,字鲁望,晚唐诗人。他自幼颖悟,精通六经,却没有考中进士,转而 去当了隐士。他癖好藏书,遇到珍本,必熟读背诵后加以抄录。借别人的书,一旦 有破损和不完备之处,必进行编辑校对补正。他还深入钻研过农具、渔具、茶具, 著有农学经典《耒耜经》。 晚唐时期,世风消沉颓靡,士人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就转向了高蹈隐逸。陆 龟蒙性情狷逸,不喜欢与俗人来往,常携书籍、茶灶、钓具泛舟于太湖之上,自称 江湖散人、天随子、甫里先生。朝廷征召他做官,他也不去,只与皮日休交好,经 常诗歌唱和,并称“皮陆”。他的诗以写景咏物为多,常借寻常物事发讽喻之论, 刻削冷峻,有极强的批判现实的意味,被鲁迅先生称为晚唐“一榻胡涂的泥塘里的 光彩和锋铓”。这首诗表面是写大雁,为它们南飞路上可能会遭遇弓箭袭击而担 忧,实则表达了一种愤世之情,对艰辛世路上人心的叵测和阴险进行了批判,尖锐 中饱含直面人生的勇气。

P:154

南北路何长 中间万弋张 不知烟雾里 几只到衡阳 南乡子·兰棹举 [唐]李珣 兰棹举,水纹开,竞携藤笼采莲来。回塘深处遥相见,邀同宴,绿酒[62]一卮[63] 红上面。 简评 在唐末软香媚语的花间词人中,李珣别具一格。他的词,清疏洒然,感情沉 挚,内容也比较开阔,“为词家特开新采”。最著名的是十七首《南乡子》,写南 方风物人情。这首小令描绘采莲姑娘的劳动生活,节奏轻松明快。活泼好胜的采莲 女们,干活的时候,就携带藤筐,你追我赶;小憩的时候,就呼朋引伴,饮酒解 乏。娇憨女儿态毕露,让人感受到农家少女的健康清新。 一杯绿酒饮下,两片红晕便飞上脸颊,女子不胜酒力的情态别有一番妩媚。无 论是田间地头农家姑娘的放松,还是都市酒楼摩登女子的雅聚,这杯美酒如果是和 朋友同饮,那就更添几分痛快。女子的纵情,有时也很潇洒。

P:156

绿酒一卮红上面 剑客 [唐]齐己 拔剑绕残樽,歌终便出门。 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 勇死寻常事,轻仇不足论。 翻[64]嫌易水[65]上,细碎[66]动离魂。 简评 齐己是唐末著名诗僧,与贯休、皎然、尚颜齐名,又与郑谷、曹松等当时名士 结为方外诗友,时常唱和。他写过一首《早梅》诗:“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 台。”拿去向郑谷请教,郑谷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 后,对郑谷肃然起敬,后人就把郑谷称为齐己的“一字师”。齐己诗作高产,佳篇 又多,因为脖子上长了个痈瘤,别人就把这个瘤子戏称为“诗囊”。 齐己虽然皈依佛门,但并未完全心入禅寂,从这首《剑客》,我们可以读到不 同于一般禅诗的峥嵘奇崛之气。这首诗里的剑客慷慨豪迈,襟怀坦荡,恩怨分明, 视死如归,既有侠士荆轲之勇,又比荆轲少几分儿女情长,所以,他更为硬朗,也 更为洒脱,干脆利落,快意恩仇,是诗人自己理想人格的化身。《五朝诗善鸣集》 称赞其气魄在荆、聂之上,颇有超脱之风。

P:158

勇死寻常事 轻仇不足论 翻嫌易水上 细碎动离魂 散句 [唐]无名氏 山僧不解数甲子, 一叶落知天下秋。 简评 干支纪年中六十年称一个“甲子”,这里代指年月。山里的僧人并不知道世间 为何年何月,但他看到一片黄叶飘零,就知道秋天又来了。这种无须参照历法而自 知其变的哲理中,蕴含着一种远离尘嚣、返朴归真的人生态度。 丰子恺先生画中小楼观景的女子,手执凉扇,玩味空中飘落的一枚黄叶,似为 清秋的到来而欣喜。温柔、静谧,秋若没有幽怨,自有胜过春朝的美。

P:160

一叶落知天下秋

P:161

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五代]牛希济 春山烟欲收,天澹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简评 在爱情的表达方式上,东方人讲究含蓄内敛——爱你在心口难开,所以千回百 转。唐五代词人牛希济此词就是这种东方美学的经典代表。 这是一个女子和她的恋人在春天的清晨话别的伤感场景:此时窗外春山的晨雾 已渐渐散开,稀疏的星辰一点点黯淡下去,残月照亮女子的面庞,映出她脸边晶莹 的泪水。说了很多话,却道不尽离别的伤痛,于是,在情郎即将出发的时刻,她忍 不住叮嘱道:你要记住我穿的绿裙子啊,即使走到天涯海角,只要看到萋萋芳草, 你就要想念我啊!无一爱语,但痴情之意尽在“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P:163

记得绿罗裙 处处怜芳草 散句 [五代]朱勰 好是[67]晚来香雨里, 担簦[68]亲送绮罗人。 简评 关于朱勰(一说宋勰),史书所载很少,北宋蔡居厚的《诗史》里有只言片语 的记录。他应该是李后主的父亲——南唐中主李璟朝人,做过江南某县的县令,为 人淡泊超逸,因为这句“好是晚来香雨里,担簦亲送绮罗人”而被皇帝李璟所知, 因而给他安排了一个闲散的官职。 这句诗写得相当轻妙,“绮罗人”想来应该是个女子,“晚来香雨”“担簦亲 送”,有说不出的温柔旖旎。丰子恺先生此画意境隽永,无论是含烟的远山,还是 拂水的芳树,都脉脉含情——别离,似乎也不全是伤感,还可以有恬淡温婉的宁 静。

P:164

好是晚来香雨里 担簦亲送绮罗人

P:165

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 [五代]李煜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69]。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70]有几人。 简评 这首《渔父》词是李煜早期的作品,是画家卫贤的名作《春江钓叟图》的题画 词,其词清丽闲远,充满诗情画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然而这首风花雪月的词作 背后潜伏着杀机。据说,在李煜尚未当上太子时,因为才华出众、相貌独特,遭到 当时的太子李弘冀的猜忌。李煜为了避祸,醉心文艺,不问政事,自号“钟 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以表明自己志在山水,无意争位,这首词就是李 煜向嫉恨他的太子释放的“和平”信号。 如果李煜不是皇帝,而是生为平民,做一个隐居的渔父,他的命运会如何?还 会有“仓皇辞庙”的那一天吗?还会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哀叹吗?历史没 有假设,不过,虽然没有逃过做“亡国之君”的悲剧命运,但他用深沉的笔思创作 了一篇篇空前绝后的华章,用文艺天才为自己赢得另一种不朽声名,这又是后世人 的大幸。

P:166

世上如侬有几人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P:167

[五代]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简评 开宝八年(975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国,肉袒出降,被虏回汴京,沦 为“楚囚”。李煜之词以被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作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 男女情爱,风格绮丽柔靡;后期词作多表达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 至深。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有点评:“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 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这首《相见欢》即作于李煜亡国后,词中饱含深沉的愁思和凄楚的伤痛。清秋 宜人,然而一个“锁”字,囚禁的不只是满院秋色,更是这失去自由、尊严的生命 与心灵。该如何描述这乱麻般的愁绪呢?滋味太复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故 曰“无言”。

P:168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P:169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五代]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71]。 胭脂泪,相留醉[72],几时重[73]。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简评 这阕短短的小令,文辞流丽,几乎没有任何晦涩难懂的字句,却并非人人都能 读懂。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像李煜这般感受过失国之悲,体会过阶下囚的窘境。而只 有经历世事变幻,承受失去,饱尝无奈,再来看林花的匆匆凋谢,生命的黯然殒 落,才能明白美好是脆弱、短暂的,而不完美乃生命之常态。

P:171

人生长恨水长东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五代]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74]已沉埋,壮气蒿莱[75]。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简评 李煜入宋之后,“日夕以泪洗面”,作品中满是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所以, 秋风于他格外凄凉,月影于他分外孤寂。“晚凉”之句明彻无瑕,但词人却没有街 头摇扇纳凉的市井小民的悠闲与惬意。所以,如果可以选择,是做一个高贵而不自 由的人,还是做一个平凡但自在的人?这是个问题。

P:173

晚凉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五代]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76]。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简评 李煜失国之后,写了不少佳作。无论是春,还是秋,是晴,还是雨,都能勾起 他对故国无尽的相思,以及对囚笼中的自己无限的哀愁。这正是“国家不幸诗家 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黄包车中的顾客笑意盈盈,而车帘外的车夫却在倾盆大雨中毫无遮挡地奔走。 丰子恺先生引用李煜这句“帘外雨潺潺”,没有伤春悲秋的文艺情怀,却满怀对劳 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P:175

帘外雨潺潺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P:176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简评 这首词作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此时李煜降宋已近三年。传说他的旧臣徐 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其叹息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 已!”宋太宗闻之不悦。后至七夕,恰逢后主生日,李煜创作这首《虞美人》,追 思故国,感慨身世,并令旧时歌伎咏唱。宋太宗知道后深为愤怒,遂用牵机药将其 毒死。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悠长深远,曲折哀婉,是李煜生 命最后的“绝唱”。

P:178

问君还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柳枝辞十二首·其七 [五代]徐铉 水阁春来乍减寒, 晓妆初罢倚栏干。 长条乱拂春波动, 不许佳人照影看。 简评 徐铉是南唐人,与弟徐锴皆有文名,号称“二徐”。宋太祖赵匡胤伐南唐时, 徐铉曾两度奉后主李煜之命出使宋朝,竭力谋求和平。他辩才超群,连宋太祖都不 能将其压服,故怒曰:“不须多言!江南国主何罪之有?只是一姓天下,卧榻之 侧,不容他人酣睡!” 徐铉的诗,平易浅切,不押险韵,不用奇字,风格颇近白居易。这首诗真率自 然、鲜活流畅,非常富有情趣。丰子恺先生抓住春风拂动柳枝、搅乱春水这生动的 瞬间,创作此画,恰得徐铉诗意,可看作“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拟人版。

P:179

长条乱拂春波动 不许佳人照影看

P:180

[1] 杨柳:《折杨柳》曲,古诗中常以杨柳喻送别之情。 [2]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3] 岭外:五岭以南广东省的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 [4] 天门山:位于今安徽当涂长江两岸,东西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5] 楚江:当涂在战国时期属楚国,故流经此地的长江称楚江。 [6] 浚:音jùn,亦作濬。 [7] 绿绮:一种名贵的琴,相传为西汉司马相如所制。 [8] 流水:语意双关,既是对琴声的实指,又暗用了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 [9] 霜钟:古人有“霜降则钟鸣”一说,这里指秋天的钟声。 [10] 东山: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隐居过的地方,位于浙江上虞西南。山旁有蔷薇洞,相传谢安曾在这里交 游宴乐;山上有白云、明月二堂,皆为谢安所建。 [11] 调冰水:用冰调制冷饮之水。 [12] 雪藕丝:把藕的白丝除掉。 [13] 乐游园:即乐游原,在长安东南郊,为唐代游赏胜地。 [14] 晦日:农历每月最后一日。 [15] 芙蓉园:在乐游园西南,中有芙蓉池。 [16] 夹城:指两边筑有高墙的通道。开元二十年,唐玄宗筑夹城至芙蓉园。 [17] 阊阖:音chāng hé,天门,指宫殿门。 [18] 昳荡荡:阔大之意。昳,音dié。 [19] 妻孥:妻子和儿女。孥,音nú。 [20] 歔欷:音xū xī,悲泣之声。 [21] 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这里指长安。 [22] 转烛:烛火随风转动,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23] 合昏:夜合花,叶子朝开夜合。 [24] 建子月:农历十一月。 [25] 客至:客指崔明府,杜甫在题后原有自注:“喜崔明府相过”。

P:181

[26] 飧:音sūn,饭食。 [27] 无兼味:菜少,没有多种美味佳肴。 [28] 锦江:即濯锦江,流经成都的岷江支流。 [29] 玉垒:山名,在成都西北。 [30] 梁甫吟:古乐府中的葬歌。《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 [31] 信宿:连续两夜。 [32] 泛泛:漂浮。 [33] 匡衡:字稚圭,西汉名臣,直言敢谏,刚正不阿,故曰“抗疏”。“凿壁偷光”的典故也出自他。 [34] 刘向:字子政,西汉著名经学家,汉成帝时期曾领校中五经秘书。 [35] 五陵:五陵原,因有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而得名,在长安附近,唐时为富家豪族和外戚权贵聚集之 地。 [36] 衣马自轻肥:《论语》里孔子问学生们的志向,子路回答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意思 是和朋友们共享富贵。轻肥,即轻裘肥马。 [37] 泠泠:清越之声。泠,音líng。 [38] 七丝:古琴有七条弦,故以“七丝”为琴的代表。 [39] 松风:琴曲中有《风入松》的调名,据说音声凄清。 [40] 韩翃:字君平,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翃,音hóng。 [41] 王涯:字广津,山西太原人,后在文宗时甘露之变中株连被害。 [42] 没蕃:陷入异族之手。 [43] 月支:也作“月氏”,古代游牧民族,曾居河西走廊、祁连山一带。 [44] 刘商:字子夏,徐州彭城县人,唐代诗人、画家。大历年间进士,能文善画,诗以乐府见长。 [45] 湫隘:低湿狭小。湫,音jiǎo。 [46] 西岩:指湖南永州境内的西山。 [47] 欸乃:一说指摇橹声,一说指人长呼的声音。欸,音ǎi。 [48] 浐水:亦称产水,发源于秦岭,和灞水汇合后,流经大明宫,注入渭水。浐,音chǎn。 [49] 凤城:西汉时长安建有凤阙,故得名凤城。 [50] 明府:唐人称县令为明府。

P:182

[51] 五柳先生:晋陶渊明住宅前有五棵柳树,遂自号五柳先生。 [52] 无媒:没有引荐的人。 [53] 李群玉:唐代诗人,一说此诗为唐代李远所做。 [54] 黄陵庙:亦称二妃庙、湘妃祠,是舜的妃子娥皇、女英的祀庙,坐落在湖南湘阴洞庭湖畔。 [55] 茜裙:红裙。茜,音qiàn,一种红色的植物染料。 [56] 利州:唐代属山南西道,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嘉陵江流经其西北面。 [57] 澹然:水波闪动的样子。 [58] 范蠡:字少伯,春秋时楚国人,为越国大夫,助越王勾践灭吴后,辞官乘舟而去,泛于五湖,莫知所 终。 [59] 忘机:忘掉机心,与人无争。《列子·黄帝篇》里有寓言曰:“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 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 不下也。” [60] 弋:音yì,系有绳子的箭,用来射鸟。 [61] 衡阳:衡阳有回雁峰,据说古代北雁南飞,都要到此停下栖息。 [62] 绿酒:唐宋时酿造的酒都呈绿色。白居易诗云:“绿蚁新醅酒。” [63] 卮:音zhī,酒器。 [64] 翻:反而。 [65] 易水:水名,在河北省西部。《史记·刺客列传》里记载,荆轲为燕太子丹去行刺秦王,太子丹及其 宾客送他到易水边上,高渐离击筑,荆轲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士闻之皆垂泪流 涕。 [66] 细碎:琐碎。这里指诗人快意恩仇,嫌易水作别的场面过于伤感,不够大气。 [67] 好是:恰是,正是。 [68] 担簦:打伞。簦,音dēng,古代有柄的斗笠。 [69] 一队春:指桃李盛开,由近及远,好像队列有序一样排列着,言春色正浓,春意盎然。 [70] 侬:指我,江南口语。 [71] 无奈朝来寒雨:一作“常恨朝来寒重”。 [72] 相留:挽留,一作“留人”。 [73] 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

P:183

[74] 金锁:即铁锁,三国时吴国曾用铁锁封江,以对抗晋军事进攻,这里以此比喻南唐对宋的抵抗。 [75] 蒿莱:野草、杂草,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淹没野草之中。 [76] 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第四部分 燕归人未归(宋金卷) 题惠泉师壁 [宋]路振[1] 汉公[2]尝说惠泉师, 解讲楞严[3]解赋诗。 今日我来师已去, 草堂风雨立多时。 简评 弘一法师(俗家姓名李叔同)是丰子恺先生的恩师,二人情谊深厚。弘一法师 去世后,1948年,丰子恺游历厦门南普陀寺,看到弘一法师故居前其亲手栽种的杨 柳,感慨万千,后创作此画。画中在柳树旁徘徊良久、满怀感念的两个人,一个是 丰先生自己,另一个就是弘一法师的弟子广洽法师。 宋代路振这首《题惠泉师壁》,缅怀的也是一位得道高僧。这位名叫惠泉的禅 师学养深厚、才华横溢,能讲解佛家经典《楞严经》,吟诗作对也信手拈来。不 过,今日诗人前来,禅师已经故去,于是,满怀敬意与遗憾,他在禅师传过道的草 堂前,风雨中伫立多时,久久不忍离去。

P:185

今日我来师已去 摩挲杨柳立多时 丰子恺先生笔下的柳树,不仅象征春天的生机,而且代表深深的思念。摩挲着 弘一法师手植的这棵垂柳,丰先生怀念的,不仅是大师的慈悲与智慧,还有那恩同 父子的深情。 木兰花·般涉调 [宋]张先 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欢情去逐远云空,往事过如幽梦断。 草树争春红影乱。一唱鸡声千万怨。任教迟日[4]更添长,能得几时抬眼看。 简评 张先,字子野,因有佳句“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 径无人,堕絮飞无影”,而得令名“张三影”;又有妙语“沉恨细思,不如桃杏, 犹解嫁东风”,人送雅号“桃杏嫁东风郎中”。 张先很擅长书写情致旖旎的小令,深闺中的愁怨经他之手,自有一番妩媚风 情。这首词描写的就是深闺中的女子陷于情爱后寂寞幽长的心绪。因为别离永远多 于相聚,所以她感慨:人人都爱花月美满,但真的到了花好月圆时,人们又时常离 散。这自然是一种缺憾,不过,丰子恺先生显然很乐观,他不仅饶有兴致地欣赏花 月圆满这一刻,而且希望人生健康长寿,与此花此月久久相伴。“花好月圆人 寿”,送给有老人的幸福之家,吉祥又如意!

P:186

花好月圆人寿

P:187

相思儿令·昨日探春消息 [宋]晏殊 昨日探春[5]消息,湖上绿波平。无奈绕堤芳草,还向旧痕生。 有酒且醉瑶觥[6]。更何妨,檀板新声。谁教杨柳千丝,就中牵系人情。 简评 晏殊一生身居高位、富贵平顺,被称为“太平宰相”。他的词清丽自然,意蕴 深厚,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也许是身世和经历的原 因,晏殊的词很少苦大仇深,多表现闲雅之情调、旷达之怀抱,写富贵而不鄙俗, 写艳情而不纤佻。这首《相思儿令》抒发的即是相思之情,然而笔意清浅,丝毫没 有沉重之感,一缕闲愁,如若轻烟,似有还无,余韵无穷。 词中所言“檀板”是用檀木制作的一种打击乐器,说书唱曲时用来数拍子。丰 子恺先生这幅画描绘的即是民间说唱现场,男子拉胡琴,女子执擅板表演,表演场 所可能是茶馆酒楼,表演效果应该很不错,观众脸上都挂着愉快的笑容。

P:189

檀板新声 破阵子·春景 [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 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 生。 简评 “新社”和“清明”都是时令,“新社”即春社,约在春分前后,是祭祀土地 神的盛大节日。这一天,在乡村,会邻里相聚,酒食分餐,赛会欢腾。闺中少女也 放了“假”,撇下女红,呼姊唤妹,出门游玩。于是,就有了斗草欢笑的热闹场 景。“斗草”是古代女子的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玩法是:比赛双方先各自 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 是所谓“武斗”。“武斗”外,还有“文斗”,女孩们采来百草,以对仗的形式互 报草名,谁采的草种类多,对仗的水平高,坚持到最后,谁便赢。《红楼梦》 里“香菱斗草”的情节,描写的就是这个游戏。 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写人,上阕清新自然,下阕灵动活泼。归飞的燕子、飘 落的梨花、池上的碧苔、清脆的鸟啼、纷乱的柳絮,映衬着笑靥如花的少女,让人 感受到春天的蓬勃生机和青春的无限美好。 丰子恺先生戏改晏殊此词,把斗草场景改为祖孙对话,我们仿佛听到少女逗弄 着弟弟,在婆婆面前撒着娇,一派娇憨模样。少女的气息,就是春的消息。

P:190

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桃三四点 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嬉笑东邻女伴 垂杨陌上逢迎 弟弟莫教婆婆抱 同到前村去踏青 笑从双脸生

P:191

更漏子·槛花稀 [宋]晏几道 槛花稀,池草遍。冷落吹笙庭院。人去日,燕西飞。燕归人未归。 数书期,寻梦意。弹指一年春事。新怅望,旧悲凉。不堪红日长。 简评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是大词人晏殊第七子。晏几道自幼聪颖过人,七岁 能属文,十四岁即中进士,深受父亲宠爱。他继承了父亲的文学才华,在诗词造诣 上比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父子合称“二晏”。他是婉约派的重要词人,工于言 情,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因为生于富贵之家,从小锦衣玉食,他一直过着斗 鸡走马、诗酒放诞的逍遥生活,倚红偎翠更是他风流公子形象不可或缺的点缀,他 也因此写下许多诗词留赠生命中的莺莺燕燕。 这首词模仿一个歌女的口气,抒发她对离去的恋人的思念之情。上阕描写花稀 草盛、绿肥红瘦的暮春景色,幽叹恋人没有像燕子一样归来。下阕倾吐相思之意, 以时间的流逝,春色的短促,寄托惆怅、寂寞的心绪。这首词哀感缠绵、清新婉 丽,语浅而情深。

P:192

燕归人未归 青梅

P:193

[宋]梅尧臣 梅叶未藏禽,梅子青可摘。 江南小家女,手弄门前剧[7]。 齿软莫胜酸,弃之曾不惜。 宁[8]顾马上郎,春风满行陌。 简评 我们都知道“青梅竹马”形容的是小男孩和小女孩两小无猜的情状,出自李白 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梅尧臣这首《青梅》和李白的诗句 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描写江南小儿女采梅时节萌发的青涩感情。梅子尚小,女孩 摘了一尝,发现太酸受不了,随手就扔了。这时,她看到自己有好感的男孩骑着马 ——也许是竹马,从门前经过,很开心,站在那儿看了好久。此情此景,似有春风 拂过,温暖了整个阡陌。 在丰子恺先生的画里,男孩手持竹竿采摘青梅,女孩伸展衣襟在树下接着,二 人配合默契,言笑晏晏,若非青梅竹马,岂能如此融洽?

P:195

青梅 浪淘沙·今日北池游 [宋]欧阳修 今日北池[9]游,漾漾轻舟,波光潋滟[10]柳条柔。如此春来春又去,白了人头。 好妓好歌喉,不醉难休,劝君满满酌金瓯[11]。纵使花时常病酒[12],也是风流。 简评 庆历五年(1045年)春,庆历新政失败,新政主将范仲淹和韩琦被解职。欧阳 修当时正在河北正定任知府,由于为范、韩二人辩护,受到牵连被贬官。这首词就 创作于这个背景下。 词的上阕由荡舟北池所见的旖旎春光,兴起光阴流逝、岁月无情的叹息;下阕 由携妓载酒的宴饮场面,抒发在失意中纵情取乐的自我劝慰。因为政治上受挫,词 人即使面对大好春光,也难展欢颜,病酒的风流虽然看上去很美,其实饱含心酸与 苦涩。

P:196

如此春来春又去 白了人头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13]出守维扬[14] [宋]欧阳修 平山[15]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P:197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16]年少,尊[17]前看取衰翁。 简评 刘敞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大儒,不仅精熟经史,而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算 数、医理无所不通,连欧阳修这样的学问大家有不懂的地方,都会写信去请教他。 而刘敞当即挥笔作答,文不加点,才思之敏捷,令人佩服。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 年),刘敞被任命为扬州知州,欧阳修为其饯行,告别宴上创作了这首词,是年欧 阳修50岁,刘敞38岁,可谓忘年交。 知州相当于太守,刘敞博古通今,又到扬州任职,所以,“文章太守”并非溢 美之词,而是对其学问、才华恰如其分的称赞。早年,欧阳修也在扬州当过太守, 平山堂就是那时由他下令修建的,堂前垂柳也由他亲手栽种。盛夏清晨,欧阳修常 和客人一起到堂中饮酒、观景、赋诗,尽享山水之乐。所以,在这首送别刘敞的词 中,他深情回顾了在扬州任上时于平山堂看到的美景、度过的快乐时光。“山色有 无中”植入的是唐代王维的诗句,化用贴切,毫无穿凿痕迹。 从词中可见,被称为“文章太守”的刘敞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一饮千钟、酒量 惊人。难怪比他年长的欧阳修要自嘲为“衰翁”,在劝刘敞喝酒时,不忘幽自己一 默:你们年轻人青春正好,要及时行乐啊,不然你看这酒杯前的老头子,已经喝不 动酒了啊! 这首词疏宕豪迈,无一奇字,却尽显文采风流,在欧词中别具一格。

P:199

行乐直须年少 樽前看取衰翁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宋]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简评 苏东坡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李清照有“蹴罢秋 千,起来慵整纤纤手”,张先有“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秋千架上 的美人似乎都别有风情。欧阳修笔下这个荡秋千的女子,应该是个思妇,虽然词中 未出现相思字句,但从满园春色亦不能让她展露笑颜来看,她可能怀着重重心事, 画堂双燕归来的消息,令她产生深深的思念。 母子二人荡秋千,荡得兴起,母亲微微出汗,随手准备把外套脱掉。这一幕被 丰子恺先生捕捉到,配上“秋千慵困解罗衣”的诗题,别有兴味。

P:202

秋千慵困解罗衣 题西太一宫壁·其一[18] [宋]王安石 杨柳鸣蜩[19]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20]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简评 《题西太一宫壁》是组诗,共有两首,是王安石重游西太一宫时所作的题壁 诗。 王安石第一次随父兄入汴京游览西太一宫时,只有15岁,等到王安石故地重游 创作这组诗,他已经47岁,时光荏苒,32年匆匆流逝。此时,他的父母已经去世, 家庭也有很多变故,他的变法大计尚未开展,而岁数已近知天命之年,所以,这首 诗在落叶归根的企盼中,亦有韶华易逝的慨叹和日暮乡关的愁绪。 丰子恺先生取王安石诗中秾丽的景语,却不动声色地改了一个字,把“白头想 见江南”变为“白头相见江南”,让两位白发老友在江南的盛夏中欣然相逢。历经 沧桑,而情义不渝,这是人间多深的缘分啊。

P:203

杨柳鸣蜩绿暗 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 白头相见江南

P:204

前赤壁赋 [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 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 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 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 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 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 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 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 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 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 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 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 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 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 白。 简评 赤壁有二,武赤壁和文赤壁。武赤壁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赤壁之战”发生 之地,在今天的湖北省赤壁市;而文赤壁则位于湖北黄州,因苏东坡在此留下千古

P:205

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又被称为“东坡赤壁”。 江上之清风和山间之明月,与朋友共。这样云淡风轻的画面,很难让人想象苏 东坡创作此文时,正是人生最失意、最黯淡的时候。此前,因为“乌台诗案”,苏 轼锒铛入狱,差点丢了小命,之后又被贬到黄州。这样的遭遇,使他在《前赤壁 赋》里借“客”之口表达了一些虚无思想。然而,坚韧的生命力、豁达的心态,是 他生命永恒的底色。他最终还是超脱了个人的宠辱得失,把目光投向苍茫宇宙,在 天地的开阔包容面前,放下了心中芥蒂。 高山流水、奇树飞花,与朋友共赏,由衷赞叹“此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想来 在画里的此刻,面对大自然,丰子恺先生和一千多年前的苏轼一样,感受到了天地 有大美而不言,一切失意,由此治愈。

P:206

此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P:207

后赤壁赋 [宋]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 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 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 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 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 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 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 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 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 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 处。 简评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姊妹篇,都是苏轼贬谪黄州时的作品,是他在 失意中从山水之乐找寻超越的心灵寄托。所不同者,《前赤壁赋》重在谈玄说理, 《后赤壁赋》重在叙事写景;《前赤壁赋》所写时令为初秋,《后赤壁赋》所写时 令为深冬。故在《前赤壁赋》里,我们看到的景色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 露横江,水光接天”,而《后赤壁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 落石出”。如果说长江是一幅包蕴四时的长卷,那么《前赤壁赋》是秀丽的青绿山 水,《后赤壁赋》则是素雅的水墨动画。 丰子恺先生这两幅作品,是长江三峡的经典画面。力负千钧的纤夫拉着船只喊 着号子逆流而上,是长江三峡独特的拉纤景观。江水滔滔,摧枯拉朽,在这种人与 自然野蛮对抗的角力中,人虽渺小,却不服输,一如东坡在赤壁的断崖边抵制着命

P:208

运的犄角,虽然吃力,却要笑傲到最后。

P:209

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P:210

江流有声 断岸千尺

P:211

九日[21]次韵[22]王巩 [宋]苏轼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从事到青州[23]。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24]。 闻道[25]郎君闭东阁[26],且容老子[27]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28]蝶也愁。 简评 这是苏轼在重阳节这天唱和朋友王巩的一首诗。因为受到苏轼“乌台诗案”的 牵连,王巩被贬到了宾州(今广西宾阳),“闭东阁”之意就指王巩被迫离开政治 中心。

P:213

相逢不用忙归去 明日黄花蝶也愁 从酣畅淋漓地享用美酒,到兴致盎然地作诗行令,再到醉眼蒙眬地观赏菊花, 诗人虽有迟暮不遇的失意,却依然痛饮狂歌,不失魏晋风流。 如梦令·春景 [宋]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29],燕尾点波绿皱[30]。指冷玉笙寒[31],吹彻小梅春透[32]。依旧, 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简评 莺歌燕舞,花红水碧,春光如此曼妙,有人却因思念而瘦。“指冷玉笙寒,吹 彻小梅春透”,得南唐中主李璟“小楼吹彻玉笙寒”之凄清;“人与绿杨俱瘦”得 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深情。

P:215

指冷玉笙寒 秋蕊香·乳鸭池塘水暖 [宋]周邦彦 乳鸭池塘水暖,风紧柳花迎面。午妆粉指印窗眼,曲里长眉翠浅。 问知社日[33]停针线,探新燕。宝钗落枕梦春远,帘影参差满院。 简评 周邦彦被称为婉约词的“集大成者”,他不仅擅长描写闺阁情愫、羁旅之思, 而且精通音律,所写之词格律谨严、语辞雅丽,还创作了《六丑》等新词调,可谓 创新型词人。 这首词就是一首闺情词,写一个女子在明媚春日里的娇慵情态,没有强烈的感 情,只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闲愁,似有怀人之怨。丰子恺先生在画中为摩登女 郎添上一对蝴蝶,可想这枕上遥渺之梦,应为春梦一场。

P:216

宝钗落枕梦魂远 苏幕遮·风情

P:217

[宋]无名氏 陇云沉,新月小。杨柳梢头,能有春多少。试着罗裳寒尚峭,帘卷青楼,占得 东风早。 翠屏深,香篆[34]袅。流水落花,不管刘郎到。三叠阳关[35]声渐杳。断雨残云, 只怕巫山[36]晓。 简评 刘郎就是情郎,三叠阳关是离别之曲,巫山云雨是男女之事,种种意象表明这 是一首离别伤怀之词。因为感伤,所以,云显得沉,月显得小,杨柳之春也犹如人 之青春,短暂得令人哀怜。是啊,对于锁在青楼的女子来说,春天又能有多少呢? 来来往往的人儿尽管很多,怜惜她,给她爱情的却少。所以,遇到后,能抓住最后 的浪漫尽力缠绵,已是最好的告别。

P:219

杨柳梢头 能有春多少 神童诗 [宋]汪洙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 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简评 《神童诗》是一组五言绝句,旧传为宋代神童汪洙所做。相传汪洙自幼聪明好 学,九岁便能写诗。某日,县令等人去孔庙参拜孔子圣像,发现大殿墙壁上题有一 首诗:“颜回夜夜观星象,夫子朝朝雨打头。多少公卿从此出,何人肯把俸钱 修。”讽刺孔庙破败不堪,却无人修缮,有损圣人尊严,落款为九龄童汪洙。知县 不相信这样的诗出自一个九岁儿童之手,派人把他找来当场考问。知县看汪洙穿着 穷人的短衫,随口说:“我还没见过穿短衫的神童呢。”没想到汪洙不卑不亢,出 口成诗:“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县令大 赞:“果然是神童,将来定成大器!”后来汪洙的确中了进士,成为一代大儒。 其实《神童诗》并非汪洙一人所做,其中也杂有他人作品。这些诗良莠不齐, 思想境界也各有高低。这首诗是《神童诗》里比较通俗优美的一首,所写为四时风 雅乐事。“黄花酒”即菊花酒,秋季最佳饮品,若再配上一只肥美的螃蟹,持螯饮 醪,可谓人间至味。丰子恺先生这样懂生活的人,岂能不知?

P:220

秋饮黄花酒 除夜雪

P:221

[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 嘉瑞[37]天教[38]及岁除。 半盏屠苏[39]犹未举, 灯前小草写桃符[40]。 简评 陆游的诗风,豪放处似苏轼,纤丽处似秦观,而他写日常生活的诗词,也自 有“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好。 除夕之夜,天降瑞雪,手边停着半盏未饮的屠苏酒,灯火明灭中,诗人潇洒挥 笔,书写迎春的桃符。全诗并无“喜”“乐”字眼,我们却能感受到浓浓的年的味 道。一如丰子恺先生的画,寥寥数笔,渲染出一幅其乐融融的新春图景:娇女手捧 水仙,母亲执掌红烛,父亲慈爱抱举,幼子纯真欢笑……阖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 也许这就是中国年的意义。

P:222

除夜

P:223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简评 人生不得意时,便喜欢亲近自然,到更简单淳朴的世界寻找慰藉。此诗作于宋 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初春,当时陆游正闲居在家。此前,因为积极支持抗金将 帅张浚北伐,陆游遭到朝廷主和派的排挤打击,罢官回到故乡山阴(今浙江绍 兴)。不过,此时的陆游虽然有些苦闷和激愤,却并没有心灰意冷,相反还在朴素 的农村生活中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并把这种感受倾注到自己的诗歌里。“山重水复 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仅仅是风景游历过程的一波三折,更是人生体悟上 的峰回路转,暗示了一种积极面对挫折的态度。 丰子恺先生画中的江南村落,柳含烟,花吐艳,桃红李白,春光烂漫。此 处“柳暗花明”的小村,如同一个小家碧玉,即使不施粉黛,亦自有一段风情,令 人惊艳。

P:224

柳暗花明又一村

P:225

九月二十八日五鼓[41]起坐抽架上书得九域志[42]泣然 [宋]陆游 一事无成老已成,不堪岁月又峥嵘。 愁生新雁寒初下,睡起残灯晓尚明。 天地何由容丑虏,功名正恐属书生。 行年七十初心在,偶展舆图[43]泪自倾。 简评 陆游平生最大的遗憾是没能看到大宋光复,而他平生最大的心愿则是北定中 原。所以,哪怕到了七十岁,这种拳拳的爱国之心,也依旧热烈如初。当他展开祖 国金瓯无缺时的地图,想到国家残破的现状、自己老无所成的蹉跎,眼泪忍不住大 雨般洒落。 现代诗人艾青有诗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 沉……”虽然时代不同,但爱国的赤子内心的深情是一样的。

P:227

行年七十初心在 偶展舆图泪自倾 伤春[44] [宋]杨万里 准拟[45]今春乐事浓, 依然枉却[46]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 不是愁中即病中。 简评 仿佛与春天有个约会,却总因为自己出了状况而一再错过,于是,诗人懊恼地 抱怨:自己就是与春天的繁花没有眼缘啊,一到赏花时节,不是心情愁闷,就是身 体抱恙。 对于丰子恺先生笔下的女子来说,与之无缘的不是春花,而是佳节的灯会,每 到这个日子,就会横生枝节,无怪要用幽怨的语气小小嗔怪一下身不由己、病不择 人。

P:229

年年不带看灯眼 不是愁中即病中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47]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48]。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49],溪头卧剥莲蓬。 简评 “清平乐”是词牌名。这首词创作于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期间,作为一名坚定 的抗金派,他一直遭到当权的议和派的排挤打压,以至于赋闲上饶达二十年之久。 不过,时间没能成就一位英雄的雄心壮志,却完美雕琢了一位诗人的艺术生涯。他 创作了大量闲适词和田园词,在高山流水和江湖田园间,筑起了他的诗意世界。 和丰子恺笔下的江南小村一样,这首词描画了一派“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 乡居画面。秀美恬淡的农村生活想来给了郁郁不得志的辛弃疾许多安慰吧,虽然这 并不能让他忘却人生的寂寞,但在这宁静的乡村,和朴素的乡邻朝夕相处,毕竟能 远离官场倾轧,获得片刻喘息。凝望这些世外仙民般的劳动者,他或许觉得,就这 样停伫在此。

P:230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看剥莲蓬

P:231

鹧鸪天·著意寻春懒便回 [宋]辛弃疾 鹅湖[50]归,病起作。 著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 携竹杖,更芒鞋。朱朱粉粉野蒿开。谁家寒食归宁[51]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简评 寒食节是农历清明节前的节日,有吃冷食、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拔 河的习俗,而词人辛弃疾在寒食期间注意到的却是回家省亲的女子。不知道她们是 否如丰子恺先生所画,带着孩子,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在亲友的瞩目下喜气洋洋 地回娘家,不过,从她们有说有笑,沿着长满桑树的田间小路走来的场景看,回家 的心情充满了欢乐。 这首词发语清新,生活气息浓厚。然而辛弃疾写这首词时的心情,其实充满愤 懑。他受到议和派排挤,谪居上饶,去鹅湖山归来又大病一场,正是人生最落寞的 时光。所以,即便春光大好,强打精神去踏春,也会感觉厌倦突然袭来,心灰意 懒。若不是这归宁的女子散发出淳朴的乡土厚味感染了他,真觉得人生难以支撑下 去。

P:233

谁家寒食归宁女 永遇乐·京口[52]北固亭[53]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54]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55]草草,封狼居胥[56],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57],望中犹记,烽火扬州 路[58]。可堪回首,佛狸祠[59]下,一片神鸦[60]社鼓[61]。凭谁问:廉颇老矣[62],尚能 饭否? 简评 怀古诗词多借历史兴衰,抒发当世感慨。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 年),辛弃疾66岁。当时主战派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 也被启用。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对韩侂胄轻敌冒进的做法忧心忡忡,他 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失败。然而,他的意见没有引 起当权者的重视,在孤独忧愤中,他来到北固亭,登高远眺,怀古忆昔,写下这篇 词中佳作。 上阕,他盛赞吴主孙权和北伐收复失地的宋武帝刘裕皆有雄才大略,金戈铁 马,取得了赫赫战功。下阕,他批评宋文帝行动草率,本想效霍去病建功立业,结 果却北伐失败,反而被拓跋焘打到长江北岸,丢疆失土。如今,南宋当权者似乎并 未吸取历史教训,骄兵悍将,筹备北伐,鲁莽草率,前景堪忧。因此,词人觉得自 己的处境和战国名将廉颇极为相似,同样老当益壮,同样精忠报国,却一直不得重 用。 这首词气韵沉雄,境界廓大。丰子恺先生却举重若轻,从中摘出“寻常巷 陌”这个小小的细节,令人看到辛词寥廓背后的婉转妩媚。丰子恺先生笔下的人 物、猫狗,无不出自“寻常巷陌”,但“寻常”又何尝不是一种美?这位拖儿带女 翘首怅望的女子,不过是最平常的妻子、母亲的形象,然而,这守望的画面深邃隽 永,耐人追寻,正是人间别离滋味。

P:234

寻常巷陌 浣溪沙·漫兴作[63] [宋]辛弃疾

P:235

未到山前骑马回,风吹雨打已无梅。共谁消遣两三杯。 一似旧时春意思,百无是处老形骸。也曾头上戴花来。 简评 人人都爱青春年少,然而,衰老和沧桑是人之必然,特别是壮志未酬而岁月已 晚,功业未建而知交零落,此中滋味更难以对外人言。 辛弃疾这句“百无是处老形骸,也曾头上戴花来”神似唐代刘希夷的“此翁白 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刘希夷的经历,我们所知甚少,而辛弃疾的落寞和 遗憾,我们却可以从他的一篇篇诗文中真切触及。家国情怀、才华抱负,多少梦想 成空,才令词人感叹“百无是处”。

P:237

百无是处老形骸 也曾头上戴花来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64], 子规[65]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简评 翁卷,字灵舒,与赵师秀、徐照、徐玑诗风相近,又都是永嘉(今浙江温州) 人,且字号里都含有“灵”字,被合称为“永嘉四灵”。翁卷的诗,用字讲究,余 韵清远,非常擅长白描。这首诗就是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江南农村恬淡秀美的自 然风光,表达了对辛勤劳作的农民的赞美。 丰子恺先生用“乡村四月闲人少”为题款,画面却颇具幽默的反差:承欢膝下 的儿童,含饴弄孙的老爷爷,走亲访友的老奶奶,晒太阳的懒猫……明明这是“闲人 多”,却让我们感受到和“闲人少”一样的忙碌与生机。

P:239

乡村四月闲人少 瑞鹤仙·郊原初过雨 [宋]袁去华 郊原初过雨,见败叶零乱,风定犹舞。斜阳挂深树,映浓愁浅黛[66],遥山眉妩 [67]。来时旧路,尚岩花、娇黄半吐。到而今唯有、溪边流水,见人如故。 无语,邮亭[68]深静,下马还寻,旧曾题处[69]。无聊倦旅,伤离恨,最愁苦。纵 收香藏镜[70],他年重到,人面桃花[71]在否?念沉沉、小阁幽窗,有时梦去。 简评 江淹有赋曰“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柳永亦有词曰“多情自古伤离 别”。离别之伤也许是人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尤其对于有所牵挂的远行之人, 鞍马劳顿之外,又多了离思的煎熬。无怪乎丰子恺先生和袁去华都用了“倦旅”一 词,把羁旅之苦一语概括。 丰先生笔下的旅人,星夜赶程,对着弯弯的月牙,不知心里在思念谁。而袁去 华的旅途,则明明白白是在思念自己的恋人。故而,原野上的新雨,风中摇曳的乱 叶,斜阳深树,遥山浅黛,半开的黄花,照影的溪流,都让他眼前浮现恋人的身 影。这无聊倦旅、离恨别伤,让他格外愁苦。“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 风”,更暗示着一段无言的遗憾。这样的思虑折磨着他,无奈之下,他只能沉入梦 境去和恋人相会。

P:241

倦旅 南乡子·春闺 [宋]孙道绚 晓日压重檐,斗帐春寒起来忺[72]。天气困人梳洗懒,眉尖,淡画春山[73]不喜 添。 闲把绣丝挦[74],认得金针又倒拈。陌上游人归也未?恹恹,满院杨花不卷帘。 简评 孙道绚是宋代才女,自小聪明颖悟,经史子集过目成诵。她平生写了很多诗 词,但留传下来的很少。这首伤春怀远的《南乡子》可谓其词中的遗珠,用清淡的 笔墨把一个因为丈夫远游而懒于梳洗、无心女红的深闺女子的形象描绘得生动有 致。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女子眉目清秀、眉色浅黛,如春天的青山,故 曰“春山”。然而,如此姣好的容颜,没有爱人欣赏,这种美美得无比寂寞。“淡 画春山不喜添”不仅是懒得画眉,更是怀人不得郁郁度日的幽怨情绪。正所谓:如 花美眷,似水流年,多少深闺自怜,也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P:244

淡画春山不喜添 一剪梅·唱到阳关第四声 [宋]刘仙伦 唱到阳关第四声,香带轻分,罗带轻分。杏花时节雨纷纷,山绕孤村,水绕孤 村。 更没心情共酒尊,春衫香满,空有啼痕。一般离思两销魂,马上黄昏,楼上黄 昏。 简评 上阕《阳关》本为送别曲,当此杏花春雨季,女子与情郎惜别,内心愁思纷 乱,如雨零泣,备尝孤单;下阕金樽把酒,只因情人天涯远隔,故杯中只有苦涩, 泪湿春衫,黄昏离愁,一半牵系马上远行者,一半牵系妆楼颙望人。 这首词凄楚哀艳、缠绵悱恻,道尽别离伤痛。斜阳远山,楼头马上,丰子恺先 生寥寥数笔画下词中精华,余味凄婉,黯然销魂!

P:245

一般离思两销魂 楼上黄昏 马上黄昏

P:246

洞仙歌·赋茉莉 [宋]卢祖皋 玉肌翠袖,较似酴醿瘦[75]。几度熏醒夜窗酒。问炎洲[76]何事,得许清凉,尘不 到,一段冰壶[77]翦就。 晚来庭户悄,暗数流光,细拾芳英黯回首。念日暮江东,偏为魂销,人易老、 幽韵清标似旧。正簟[78]纹如水帐如烟,更奈向、月明露浓时候。 简评 南宋词人卢祖皋的咏物词多吟咏花卉,有柔弱纤巧之美。他笔下的芍药、茉莉 皆有孤抱幽香的韵致和独立风尘的清高,继承了屈原以来以香草美人隐喻政治的传 统。这首咏茉莉之词,满眼皆是“冰”“玉”意象,又有“流光”“日暮”“人 老”等字眼,可谓浓得化不开的伤感与愁绪。虽伤于过分雕琢,然而若单独拎出几 句,亦颇为可观。“暗数流光”,可谓词中点睛之笔,有几分苏东坡“但屈指西风 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的味道。

P:248

暗数流光 荆江口望见君山[79] [宋]郑起 荆江[80]江口望漫漫, 一白无边夕照寒。 只是青云浮水上, 教人错认作山看。 简评 范仲淹站在岳阳楼上俯瞰洞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 晖夕阴,气象万千”,蔚为大观;而郑起伫立长江口岸,远望洞庭,看到的则是烟 水茫茫、“一白无边”,偶有青云飘浮水上,让人错当作青山。虽然与范仲淹相 比,郑起的气象、格局略小,然而作为一首不错的写景诗,这首诗还是立意新颖、 发语清新的。

P:250

只是青云浮水上 教人错认作山看 散句 [宋]张良臣 昨日豆花篱下过,忽然迎面好风吹。独自立多时。 简评 豆花娇艳,豆叶青青,美丽的女子从豆棚下经过,忽遇好风,默然独立,不知 神思飘向了何方。 晏几道有词曰:“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是一种空灵之美;而“豆花篱 下过”“独自立多时”,则吸取了地气,是一种朴实、自然之美。

P:251

昨日豆花篱下过,忽然迎面好风吹。独自立多时

P:252

晓窗 [宋]何应龙 桃花落尽李花残, 女伴相期[81]看牡丹。 二十四番花信后, 晓窗犹带几分寒。 简评 花信,即以花作为标志的花期。根据农历节气,每年从小寒到谷雨,共八个节 气。每节气十五天,一气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个节气共是二十四候,每一候 应一种花信,即“二十四番花信”。比如,雨水这一节气的花信是:一候菜花,二 候杏花,三候李花;惊蛰这一节气的花信是: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牡 丹是最后一节气谷雨的一候。等谷雨三候结束后,“立夏”翩翩而至,“绿肥红 瘦”的夏季就来了。 从“雨水”到“惊蛰”,再从“清明”到“谷雨”,李花开后桃花开,柳花落 尽牡丹来,二十四番花信过后,百花争艳的春天就远去了,此时清晨的西窗还微带 春寒,而夏天的气息已一天比一天浓郁。 这首诗以“二十四番花信”为主题,把春天赏花的乐事一一道来,虽 无“春”字,但春意之盛跃然纸上。

P:254

二十四番花信后 晓窗犹带几分寒 朝中措·清明时节雨声哗 [宋]张炎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简评 古时清明有往门户上插杨柳以祛邪的风俗。然而,天涯羁旅之人,折来一枝杨 柳,却不知该把杨柳插在何处。这是游子的悲伤,也是对回不去的故乡的眷恋。 画中人显然是一位衣衫褴褛的流浪者,手执杨柳而神情悲怆,他的家乡在哪 里,他的归宿又在何方?画家以悲悯的眼光捕捉到小人物卑微的情怀,其大爱之心 日月可鉴。

P:256

折得一枝杨柳 归来插向谁家 颂古三十六首·其二十七 [宋]释惟一 来去客情千样别, 高低主礼一般施。 相逢不饮空归去, 明月清风也笑伊。 简评 画题“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出自明代道家儿童启蒙书目《增 广贤文》,而这两句诗又改编自宋代释惟一的《颂古》,意为:两个好友相逢,如 果不喝几杯就分手的话,连洞口的桃花(清风明月)也会嘲笑他们。 李白有诗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幅画中,酒旗招摇的 小酒店,悬着“太白遗风”的广告牌,笑意盈盈的酒店老板正在殷勤地招揽客人。 当此之时,酒逢知己,岂能不一醉方休? 《颂古》写出了古人的尚饮之风,而喝酒最快乐之处不在于饮,在于美酒、醇 醪,与朋友共。

P:257

相逢不饮空归去 洞口桃花也笑人

P:258

姚江[82] [宋]释昙莹 沙尾[83]鳞鳞水退潮, 柳行出没见渔樵。 客船自载钟声去, 落日残僧立寺桥。 简评 “客船自载钟声去,落日残僧立寺桥”,颇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 客船”之意,然而较之《枫桥夜泊》的寂寞、凄寒,多了几分宁静自守的恬淡。这 首诗意境悠远、禅意深长,省净的语言自含厚味。

P:260

客船自载钟声去 落日残僧立寺桥 玉楼春·玉阶琼室冰壶帐 [宋]朱景文 玉阶琼室冰壶帐,恁地[84]水晶帘不上。儿家[85]住处隔红尘,云气悠扬风淡荡。 有时闲把兰舟放,雾鬓风鬟乘翠浪。夜深满载月明归,画破琉璃千万丈。 简评 苏轼有诗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丰子恺先生笔下,西 湖的夜晚也别有一番诗意:这小小一叶兰舟,满载月明星辉,划开琉璃般明净的碧 水,驶入夜色,悠然而归。其淡雅流丽,契合朱景文此词。

P:262

夜深满载月明归 划破琉璃千万丈 吉水[86]夜泊 [宋]真山民 入夜始维[87]舟,黄芦[88]古渡头。 眠鸥知让客,飞过蓼花洲。 简评 移舟晚泊,烟水苍茫,黄芦袅娜,鸥鸟晚飞,蓼花如火。真山民此诗,诗中有 画;丰先生此画,画中有诗。

P:263

入晚始维舟 黄芦古渡头 眠鸥知让客 飞过蓼花洲

P:264

溪上 [宋]罗公升 往岁贪奇览,今年遂考槃[89]。 门前溪一发,我作五湖看。 简评 罗公升,字时翁,一字沧洲,江西永丰人,宋朝遗老。南宋灭亡后,他聚集家 产跑到北方,与宋宗室赵孟荣等力图复兴大宋,失败后回乡隐居,直到终老。这首 诗里说的“往岁贪奇览”,不知道指的是不是他反元复宋的活动,不过,这些都是 陈年往事,如今他只想过隐居的生活,哪怕身处偏僻一域,也不感到局促,心中有 天地,门前这发束般浅窄的溪流,在他眼里也像五湖四海一样辽阔。 荒谬的时代,净土何在?只能在心里。丰子恺先生一定也爱这种豁达,所以, 他笔下的主人公宁静、从容,经历过大风大浪后,凝望清溪,淡淡地笑着,坐看白 云苍狗、岁月悠悠。

P:265

门前溪一发 我作五湖看

P:266

题临安山水 [金]完颜亮 万里车书一混同, 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 立马吴山第一峰! 简评 金主完颜亮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极度崇尚汉文化,不仅在政治上推广汉 化,在文学方面也效法宋人,其诗词雄浑遒劲、气象恢弘,“一吟一咏,冠绝当 时”。据说他读柳永的《望海潮》,看到杭州的繁荣富庶——“东南形胜,三吴都 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 娃”,萌生了侵吞南宋之心,于是即兴赋诗《题临安山水》,表达了一统天下的豪 情壮志。 然而,现实并没有成全完颜亮的野心。正隆六年(1161年),完颜亮发大军南 征宋朝,却在瓜洲渡江作战时死于兵变,时年四十岁。作为诗人,他的成就也许可 圈可点;作为侵略者,他的失败却是芸芸众生的大幸。如果爱一种文化,不是占有 它,而是保护、保存它,那这世间是否会少许多杀伐?

P:268

立马群山第一峰 [1] 路振:字子发,湖南湘潭人,北宋史学家。 [2] 汉公:李防,北宋文学家。 [3] 楞严:佛教经典《楞严经》。 [4] 迟日:春日。 [5] 探春:指早春郊游。 [6] 瑶觥:玉杯。觥,音gōng,古代用兽角做的酒器。 [7] 剧:戏耍。 [8] 宁:音zhù,同“伫”,久立。 [9] 北池:又称北潭、潭园,为五代王镕所建园林,在今河北正定。 [10] 潋滟:音liàn yàn,水波荡漾的样子。 [11] 金瓯:金属酒器。瓯,音ōu。 [12] 病酒:沉醉,饮酒过量。 [13] 刘仲原甫:刘敞,字原甫,是欧阳修年辈稍晚的朋友。 [14] 维扬:扬州的别称。 [15] 平山:平山堂,为欧阳修任扬州知州时所建,后成为扬州名胜。 [16] 直须:就该,正应当。 [17] 尊:同“樽”,酒杯。 [18] 西太一宫:道教庙宇,宋仁宗天圣年间所建,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西南八角镇。 [19] 鸣蜩:鸣蝉。蜩,音tiáo。 [20] 三十六陂:池塘名,在汴京附近。江南扬州附近也有三十六陂,故诗中云“想见江南”。陂,音 bēi,池塘。 [21] 九日:九月九日重阳节。 [22] 次韵:指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次序来和诗。 [23] 青州从事:好酒的代称。青州,古代州名,在现在山东省东部;从事,古代官名。魏晋时期,有个主 簿善于辨别酒的好坏,他把好酒叫作“青州从事”,因为青州有个齐郡,齐与脐同音,好酒力道一直达到脐部。

P:269

[24] 筹:行酒令用的酒筹。 [25] 闻道:出自《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26] 东阁:古代称宰相款待宾客的地方。 [27] 老子:孔子曾问道于老子。 [28] 明日黄花:重阳节后逐渐萎谢的菊花,比喻过时无意义的事物。 [29] 红溜:形容花朵娇红。 [30] 绿皱:形容春水泛起绿波。 [31] 玉笙:饰玉的笙,亦用为笙之美称。 [32] 小梅:乐曲名。 [33] 社日:古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或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唐宋以前皆在社日停针线。 [34] 香篆:指焚香时所起的烟缕,因其曲折似篆文,故称。 [35] 三叠阳关:琴曲,以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主要歌词。因全曲分三段,原诗反复三次,故 称“三叠”。 [36] 巫山:宋玉《高唐赋》有言,楚怀王游高唐,梦见巫山神女自荐枕席,临别辞曰:“妾在巫山之阳, 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以“巫山云雨”代指男女幽会。 [37] 嘉瑞:祥瑞。 [38] 天教:天赐。 [39] 屠苏:药酒名。古代有正月初一饮屠苏酒避瘟疫的风俗。 [40] 桃符:古人过年挂在大门上的画有门神像或写有门神名字的桃木板,后也指春联。 [41] 五鼓:古代夜里用鼓打更报时,五鼓即五更,是现在的凌晨三点至五点。 [42] 九域志:即《元丰九域志》,北宋历史地理名著,详细记载了当时的疆域政区、州县沿革、山川河岳 等信息。 [43] 舆图:地图。 [44] 伤春:又名“晓登万花川谷看海棠”。 [45] 准拟:预想。 [46] 枉却:辜负。 [47] 吴音:吴地方言,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当地方言为吴音。 [48] 翁媪:老翁、老妇。媪,音ǎo。

P:270

[49] 亡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亡,通“无”。 [50] 鹅湖:鹅湖山,在江西铅山县。 [51] 归宁:已婚女子回娘家。 [52] 京口:即今天的江苏镇江。 [53] 北固亭:晋蔡谟筑楼京口北固山上,称北固亭。 [54] 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他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55] 元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 [56] 封狼居胥:狼居胥山,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汉武帝时,霍去病远征匈奴,大获全胜,于是在狼居 胥山上祭天,以庆祝胜利。元嘉年间,宋文帝贪霍去病封狼居胥之功,生北伐之意,被北魏反侵,大败而归。 [57] 四十三年:词人从北方抗金南归,到写这首词时,前后共四十三年。 [58] 烽火扬州路:当年扬州地区到处都是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 [59] 佛狸祠:北魏第三位皇帝拓跋焘,字佛狸,鲜卑族。在宋文帝北伐时,大破刘宋,一路打到长江北 岸,在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60] 神鸦: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 [61] 社鼓:社日祭神时的鼓声。 [62]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 他的身体情况。廉颇的仇人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吃米饭一斗,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尚可 用。使者回来报告赵王说:“廉颇将军虽老,还算能吃,然与臣坐,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廉颇已 老,遂不用。 [63] 漫兴:谓率意为诗,并不刻意求工。 [64]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 [65] 子规:杜鹃鸟。 [66] 浓愁浅黛:喻指山色浅浅深深。黛,青色。 [67] 眉妩:西汉张敞为妻子画眉,长安人称之“眉妩”,这里形容山形妩媚可爱,如女子之眉。 [68] 邮亭:古时设在沿途,供递送文书的人和旅客歇宿的馆舍。 [69] 旧曾题处:从前题字的地方。 [70] 收香藏镜:是两个典故。收香,讲的是晋代贾充之女窃其父所藏奇香赠给韩寿,后二人结为夫妻。藏 镜,讲的是南朝陈亡后,驸马徐德言与妻子乐昌公主因各执半镜而得以破镜重圆。这里表示珍藏着爱情的信物, 对爱情忠贞不渝。

P:271

[71] 人面桃花:出自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72] 忺:音xiān,适意。 [73] 春山:春日山色黛青,喻指女子姣好的眉。 [74] 挦:音xián,取。 [75] 酴醿:即荼蘼,花名,音tú mí。原是酒名,以花颜色似之,故取以为名。 [76] 炎洲:中国神话中的地名,在南海中。 [77] 冰壶:盛冰的玉壶,常用以比喻品德清白廉洁。鲍照《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78] 簟:音diàn,竹席、凉席。 [79] 君山: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在岳阳西南,古称洞庭山、湘山,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 [80] 荆江:长江从湖北枝江到湖南岳阳城陵矶段的别称。 [81] 相期:相约。 [82] 姚江:又称余姚江,发源于浙江宁波余姚。 [83] 沙尾:滩尾,沙滩的边缘。 [84] 恁地:如此。 [85] 儿家:人家。 [86] 吉水:在今天江西省,因赣江与恩江合流穿行洲渚间,形若“吉”字而得名。 [87] 维:系。 [88] 黄芦:枯黄的芦苇。 [89] 考槃:盘桓之意,指避世隐居。《国风·卫风·考槃》里有:“考槃在涧,硕人之宽。”是一首隐士 的赞歌。 第五部分 余响入云飞(元明清卷) 红蔷薇花 [元]方回[1]

P:272

月桂金沙各斗春, 蔷薇红透更精神。 虽然面似佳人笑, 满体锋铓[2]解刺人。 简评 丰子恺先生喜暮春,曾经写过:“必须到了暮春,枯草尽去,才有真的青山绿 野的出现,而天地为之一新。一年好景,无过于此时。”而蔷薇正是暮春之花。 画中女子轻抚双手,眉头微蹙,似为蔷薇之刺所伤。然而,这个场景没有给人 苦痛之感,相反却有一种妩媚风情。如诗中所写,蔷薇娇艳美丽,盛放时甚至比月 桂、金沙更有神采。不过,这看似柔弱的花儿,却不是无骨的美人,她虽然也会笑 靥承欢,但需要保护自己时,亦敢亮出芒刺。我们常以“铿锵玫瑰”形容飒爽英姿 的女子,其实“铿锵蔷薇”也一样——温柔而不失锋芒,美才会更有力量。

P:273

蔷薇之刺

P:274

木兰花·未开常探花开未 [元]刘因 未开常探花开未,又恐开时风雨至。花开风雨不相妨,说甚不来花下醉。 百年枉作千年计,今日不知明日事。春风欲劝座中人,一片落红当眼坠。 简评 刘因,字梦吉,号静修,元代名儒,理学大家,主张通过静修达到超然物外的 境地。 这首词描写了一种常见的心理,那就是顾虑太长、患得患失,以不足百年的生 命操心着千年之后的事情。难怪诗人要以达观的口吻奉劝世人:今天哪里知道明天 的事,不如活在当下,坐拥春风,珍惜眼前这一瞬,笑看飞花落春红。 这是首很有禅意的词,丰子恺先生的画也很美,三五知己坐在春风中吹奏民 乐,眼前万物生长,头顶落英缤纷。这一刻,物我偕忘,神游太清。极乐之境,不 过如此。

P:275

春风欲劝座中人 一片落红当眼坠

P:276

涌金门见柳 [元]贡性之[3] 涌金门[4]外柳垂金, 三日不来成绿阴。 折取一枝入城去, 使人知道是春深。 简评 杨柳是春天的象征,尤其春天的物候一天新过一天,几日不见,绿树已然成 阴。此时如果从郊野折一枝青翠的杨柳回城去,远离自然的城里人定会感慨春意一 天天深浓起来了。 丰子恺先生此画中,踏春归来的淑女折回的并非葱绿的杨柳枝,而是娇艳的红 花,虽然颜色有所不同,然而携回的春意却是一样的缤纷。

P:277

折取一枝城里去 教人知道是春深

P:278

客中除夕 [明]袁凯[5] 今夕为何夕[6],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 简评 这首诗作于元末明初战乱之际,故诗中有“戎马”“关山”之叹。而诗人除夕 之夜仍在他乡飘零,故满怀悲伤与凄怆。古时除夕有泡柏叶饮酒的习俗,以祝长 寿,而今诗人在外喝着柏叶酒,思念亲人,思念家乡,迢迢远隔,不得相见,无限 伤感,泪下千行。这首诗用质朴的语言,抒发了人生飘泊不定、孤寂无依的苦闷心 情,深沉的乡思客愁,离家的游子最有感触。

P:280

一杯柏叶酒 未饮泪千行 苍溪[7]野望 [明]梁潜[8] 山外清江江外花, 白云静处有人家。 船头不是仙源近, 那得飞来数片花。 简评 唐代杜牧的《山行》有“白云生处有人家”之句,而此诗却 化“生”为“静”,挽住流云,停驻在山野人家。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渔 人遁入世外桃源之前,先要经过一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于是,当 诗人泛舟苍溪之上,身处明山净水间,当船头飘来飞花数片,不由浮想联翩,感觉 小船马上也要进入陶渊明笔下桃花纷飞的仙源。在这幅画里,一人静坐船头,独对 苍茫,怡然小饮,自在若不系之舟,虽身在红尘,而心已栖息桃源、飘然物外。

P:281

船头不是仙源近 那得飞来数片花 中秋月

P:282

[明]徐有贞[9]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简评 世间之事,缺憾常有,而圆满不常有,故苏东坡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然而,徐有贞这首词传递了更为乐观的情感,表达了更为美好的祝愿, 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意发挥得更为直白。 扶老携幼、共赏明月、其乐融融,正是丰子恺先生认为中秋节应有之景。中秋 节在中国人心中意味着阖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因为有“团圆”的心愿,所以, 中秋的人间是好时节,中秋的明月也比其他时候更为皎洁,引人遐想。

P:283

中秋之夜

P:284

山中示诸生五首·其四 [明]王阳明 池上偶然到,红花间白花。 小亭闲可坐,不必问谁家。 简评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明代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他文治武功双全, 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又以书生之躯平定了宁王叛乱,可谓立德、立言、立功三 不朽。正德八年(1513年)冬,他在滁州任闲职,为了不虚度时光,开启了讲学论 道的生涯。他白天和门人游山玩水,晚上则在龙潭聚徒讲经,听众高达数百人,诸 生随时请教,踊跃歌舞,歌声响震山谷。 这首小诗就是他在弟子从游时,以眼前美景启发学生的悟性:世间万事万物的 生发,多有偶然,要随顺安变、自得其乐,不必事事纠缠、追根究底。丰子恺先生 画中的老者,小憩茅亭,行可看山,坐可听泉,仰观浮云,俯瞰苍苔,无住纷扰, 身静心闲,正是阳明禅意。

P:286

小亭闲可坐 不必问谁家 次韵柳渡头答乡友·其一 [明]陈献章[10] 溪南溪北荔枝垂, 五月荷花欲卷旗。 忽有酒船邀半路, 三杯不记主人谁。 简评 喝酒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还是“天子呼来不 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我倒觉得陈献章这首简单的小诗透着一种明快的真率。 路遇的酒船与诗人应该是相熟的乡友,邀他喝酒,交谈寒暄,结果几杯美酒下肚, 诗人酣然醺醉,连主人是谁都忘得一干二净。这般重酒轻友,按说该被指摘失礼, 但我们似乎并不愿意苛责诗人小小的放纵,反倒觉得这是他的可爱之处。丰子恺先 生也颇能包容这种小癖,在他笔下,起坐喧哗、猜拳行令的人非但没有面目可憎, 反而有一种智者的潇洒,孩童的真趣。

P:287

三杯不记主人谁

P:288

玉合记·杭海 [明]梅鼎祚 吾闻太平之世,海不扬波,安有今日? 简评 梅鼎祚,字禹金,号汝南,安徽宣城人,明代中晚期颇受赞誉的戏曲家,与汤 显祖、徐渭等都有交游,《玉合记》是他的代表作。《玉合记》搬演的是唐传奇 《柳氏传》中才子韩翃与柳氏的爱情故事,因为发生在“安史之乱”的背景下,所 以在悲欢离合的曲折中又平添一份深沉的家国情怀。 这几句话是韩翃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加入侯节度的军队,与他一起渡海抗敌时 所说的台词。“海不扬波”原本出自《尚书大传》“海之不波溢也”,比喻太平无 事。韩翃此问,表达了一种困惑和愤怒:国家原本太平无事,为何会发生战争?对 此,侯节度的回答是:天下本来就是安定的时候少,动乱的时候多,正因如此,才 需要有担当的人肩负使命,为国效力。 丰子恺先生游普陀南天门,看到宁静、平和的大海,让画中人三五成群,徜徉 海滩,远眺帆影,是丰氏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P:289

海不扬波 天目山居 [明]圆信 帘卷春风啼晓鸦, 闲情无过是吾家。 青山个个伸头看, 看我庵中吃苦茶。 简评

P:290

圆信是明末清初的高僧。嗜茶,自知行将圆寂,索茶一杯,唱雪花飞句,端然 坐逝。清顺治帝听闻此事,亦觉惊奇。圆信临终有偈语:“小儿曹,小儿曹,生死 路上须逍遥。皎月冰霜晓,吃杯茶,坐脱去了。”视生死如饮佳茗,潇洒而达观。 《天目山居》系圆信住持天目山双髻庵时所作。青山伸头,看诗人庵中吃茶, 颇有几分“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生趣。青山自然不会窥人, 但隐居林泉,离青山近,离红尘远,身静心闲,看山亲切,也就觉得它如老友,随 时都可能闯入,陪自己小饮一盏。

P:291

青山个个伸头看 看我庵中吃苦茶

P:292

浣溪沙·闺情 [清]吴伟业 断颊微红眼半醒,背人蓦地下阶行,摘花高处赌身轻。 细拨熏炉香缭绕,嫩涂吟纸墨欹[11]倾,惯猜闲事为聪明。 简评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就是那位写下“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 颜”(《圆圆曲》)的著名诗人。他是明末清初人,复社重要成员,诗文成就极 高,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闺中少女的活泼意态。她刚从梦中醒来,还带着惺忪的睡 意,就悄悄跑到院子里,仗着自己身体轻盈,爬到高处摘花;她在纸上信手涂抹, 写下歪歪斜斜的字迹,似乎对读书写字全不在意;她对闲事颇为上心,随便一猜便 事事洞悉,这种聪明又增加了她的可爱。 这首词带着少女天然的清纯与芬芳,“摘花高处赌身轻”可与李清照“倚门回 首,却把青梅嗅”相媲美。

P:293

摘花高处赌身轻 览镜词 [清]毛奇龄[12]

P:294

渐觉铅华[13]尽,谁怜憔悴新? 与余同下泪,只有镜中人。 简评 坐在镜子前,望着镜中铅华也掩饰不了、日渐苍老憔悴的容颜,泪如雨下。这 不仅是感慨年华的流逝、生命的衰颓,更是对知音难觅、无人怜惜的人生困境的叹 息。“与余同下泪,只有镜中人”,写孤独写至刻骨。

P:296

与余同下泪 唯有镜中人 普和看梅 [清]何鉽 酒沽[14]林外野人家, 霁日[15]当檐独树斜。 小几[16]呼朋三面坐, 留将一面与梅花。 简评 宋代隐逸诗人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种梅养鹤,自称“以梅 为妻,以鹤为子”,人谓“梅妻鹤子”。梅可为妻,复可为友乎?在清代诗人何鉽 这首可爱的小诗里,在丰子恺先生这幅隽永的小画中,山间的小梅亦有了人格,被 诗人和画家当成好友,与二三知己共邀同桌而坐,饮酒怡情。竹子高风亮节,是君 子;梅花凌寒傲雪,是高士;茅屋朴素清洁,是隐者之家。在这山的怀抱、水的裙 裾间,与这些品格高洁、德行纯良的佳木相对而饮,坐看芳草萋萋,行云悠悠,心 灵亦被洗净,飘然出尘。

P:297

小桌呼朋三面坐 留将一面与梅花

P:298

山居 [清]大成 一株两株老松青,松下结个小茅亭。 三日五日来一次,肩荷楖栗[17]手持经。 读经读到山月出,听松听罢天落星。 适然抛卷松间卧,梦与松根乞茯苓[18]。 简评 大成是明末清初江宁摄山寺的僧人,这首《山居》本是参禅悟道的清修诗,然 而读起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既有禅偈的超脱,又有打油诗的风趣。谁说参禅礼 佛就要面如死灰、心如槁木?眼中装大千世界,胸中藏活泼生机,得道之人本来就 该是更快乐的智者。 松柏生命力强盛,经冬不凋、四季常青,故常用来象征健康长寿。丰子恺先生 此画想来是为人祝寿之意,故取青松、茯苓为意象。而配上这句充满情趣的诗,庄 严之中又显诙谐,巧妙至极。

P:300

梦与松根乞茯苓 和根一服寿千春 聊斋志异·阿英词 [清]蒲松龄 闲阶桃花取次[19]开,昨日踏青小约未应乖[20]。 嘱付东邻女伴少待莫相催,著得凤头鞋子即当来。 简评 1962年,丰子恺应邀为山东淄博蒲松龄纪念馆作画两幅,一幅为蒲松龄画像, 另外一幅就是此画。这年秋天,丰子恺生了一场病,病中以读《聊斋》自娱,病好 后,他取《聊斋》中《阿英》篇里的一首词为画题,创作了这幅画。 窗外桃红柳绿,扑进浓浓的春意。屋中少女正在换穿凤头鞋子,准备应约出门 踏青,鞋头敷点朱红,透露爱美的天性。也许是东邻女伴唤她急切,她一边匆匆忙 忙地换鞋,一边回应女伴,让她稍等片刻,不要催,自己换好鞋子马上就出门。 此画配此词,把一个豆蔻少女的娇憨之态刻画得生动形象。她天真烂漫,热爱 生活,像春天一样生气勃勃。这样美好的年华,即便不施铅华,也如诗一般灵动。

P:301

闲院桃花取次开 昨日踏青小约未应乖 嘱付东邻女伴少待莫相催 著得凤头鞋子即当来

P:302

听琴 [清]刘大櫆[21] 香台初上日,檐铎[22]受风微。 好友不期至,僧庐同叩扉。 弹琴向佛坐,余响入云飞。 余亦忘言说,乌栖犹未归。 简评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尤其是好朋友不约而至,更是一种惊 喜。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中描写过一场朋友会面,温馨而深情。刘大櫆这首《听 琴》里突然造访的朋友应该都是佛道同好,所以,这份友情不仅温暖,而且志同道 合。 老友寒暄,儿童相呼。世界上最纯粹的感情莫过于朋友之谊,没有亲缘牵绊, 不为利益纠葛,高山流水,云淡风轻,即便是一场简单的相会,亦给人间增添美 好。

P:303

人闲春昼永 好友不期至

P:304

临江仙·柳絮 [清]曹雪芹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 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 云。 简评 这首词是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托薛宝钗之手创作的一首咏絮词。春光正好, 花飞絮乱,大观园里的女儿们赏春景、起诗社,抽签写词咏柳絮,才华最高的当属 林黛玉、薛宝钗和史湘云。不过,与林黛玉的缠绵悲戚、史湘云的情致妩媚不同, 薛宝钗这首词表现出乐观向上、超凡脱俗的高洁志趣,立意新颖,翻案有力,少了 几分女儿的柔弱,多了几分男子的飒爽,其雅号为“衡芜君”,担得起君子的美 誉。 丰子恺先生将君子般的柳絮替换成可爱的人形风筝,借春风之力高高飞扬,青 云直上,不为吟咏高洁的志向,只为表达生活的快乐。

P:306

好风频借力 送我上青云 醉公子·马首山无数 [清]龚翔麟 马首山无数,绿绕仙源去。花外雨如丝,青青湿酒旗。 笑指垂杨碧,未把红楼隔。树杪[23]有双鬟[24],春风小画栏。 简评 龚翔麟,字天石,号蘅圃,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生活于清康熙、雍正年 间。好藏书,所蓄为浙右之冠。诗学苏轼,词宗姜夔,与朱彝尊等合称“浙西六 家”。 这首词确实有几分姜夔“清空”“秀雅”的气质,把江南烟雨的绮丽、春风画 栏的旖旎,描画得风情万种。如果说姜夔的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那么龚 翔麟的词则“如春雨洒面,清凉回甘”。

P:307

马首山无数

P:308

题《荷塘忆旧图》 [清]金农 荷花开了[25],银塘悄悄,新凉早,碧翅蜻蜓多少? 六六水窗[26]通,扇底微风,记得那人同坐,纤手剥莲蓬。 简评 金农,字寿门,号冬心先生,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嗜奇好学,工 于诗文书法,五十多岁时才开始画画,但初下笔就古朴老道、超凡脱俗,独具慧 根。 金农喜欢在自己的画上题字,自言:“每画毕,必有题记,一触之感。”清人 方薰《山静居论画》称其题字:“新辞隽语,妙有风裁。”这首清新的小词也是他 自创的题画词,题在《荷塘忆旧图》上。“荷花”“银塘”“蜻蜓”“微风”“纤 手”“莲蓬”……画中并未出现那人,我们却分明看到那人倩影。画家心底那 点“痴”落在纸上,依稀有“人面桃花”的影子。 丰子恺先生此作临摹金农画意,却别有意趣,红翅蜻蜓嘤嘤飞舞,化静为动, 鲜活之气扑面而来。

P:309

六六水窗通 扇底微风 记得那人同坐 纤手剥莲蓬

P:310

大姊索诗 [清]袁枚 六旬谁把小名呼?阿姊还能认故吾。 见面恍疑慈母泪,徐行全赖外孙扶。 当前共坐人如梦,此后重逢事恐无。 留住白头说旧话,千金一刻对西湖。 简评 血缘之亲,是世间最浓厚的情感之一。浓厚到什么程度呢?即便你已经是六七 十岁的老翁了,在姐姐心中,依然是个稚童,依然要用乳名唤你,仿佛童年就在昨 天。袁枚七岁便离开了故乡杭州,成年之后,先在北京等地宦游,后来又定居南 京,回杭州的次数很少。诗中的大姐,应该很早就出嫁了,二人多年未见。此次他 回杭州探亲,姐弟相逢,他已经年逾花甲,而大姐更是成了需要外孙搀扶才能行动 的老人。不过,亲情是斩不断的,大姐不仅认出了他,还能叫出他的小名。二人相 对,惊喜落泪,如同做梦一般,一边伤感此次相别怕不能再见,一边回忆往事,想 牢牢抓住这难得的重逢。 这首诗把人生的沧桑感融入深厚的亲情中,出语自然,感人肺腑。

P:312

七旬谁把小名呼 阿姊还能认故吾 散句 [清]吴文溥[27] 底事春风欠公道, 儿家门巷落花多? 简评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扫花、葬花本是文艺青年林黛玉闲暇 时的雅好,但在丰子恺先生笔下,一双稚幼儿女也来扫花、葬花,则充满了童趣。 这一联诗是清人吴文溥少年时期的作品,全诗已不可考,只在清代袁枚的《随 园诗话》中保留了这样两句,被其盛赞为“深得唐人风味”。春风公道不公道我们 不知道,只知道儿时住过的门巷,飞花落了一重又一重,纷纷飘洒的,都是有关童 年的珍贵记忆。

P:313

底事春风欠公道 儿家门巷落花多

P:314

酒后客来 [清]吴文溥 酒后客来重酌酒, 飞花留客送残春。 主人醉倒不相劝, 客转持杯劝主人。 简评 垂柳似玉,芳草如茵,春意萌萌,天气一新。几位老友栖坐树荫下饮酒作乐, 主人已经酣醉如泥劝不动酒了,而客人此时反客为主,还在劝着主人频频举杯。 好酒之人多有一种憨态可掬的天真,尤其醉酒之后,什么礼节、规矩,皆可抛 诸脑后,唯有眼前这杯中之物、酒中之乐,可令人流连忘怀。

P:316

主人醉倒不相劝 客反持杯劝主人 连理枝 [清]龚元超 晓尚衣衫薄,未许开帘幕。小婢来言:东风料峭,动花铃[28]索;海棠轩外石阑 边,有风筝吹落。 简评 春寒料峭,女主人晨起时衣衫正薄,故没有拉开门帘。或许她问了贴身小丫 鬟“外面天气如何”,小丫鬟出去打探一番,回来快言快语地汇报:春风微冷,花 铃响动,海棠轩外,有一只风筝吹断了线,落在了石栏旁边。 春天的消息那么多,小丫鬟却只拣一只断线的风筝汇报,可见她还是一个充满 孩子气的少女,娇俏而活泼。所以,丰先生这幅画着眼点就是儿童,两个小朋友眼 看风筝即将坠下,急忙奔跑着去捡,儿童的真率跃然纸上。

P:318

海棠轩外石阑边 有风筝吹落 晚起 [清]金聚升 菜市声喧眠最稳, 饼师叫过日将西。 小童已报黄粱熟, 倦倚藜床听鸟啼。 简评 市井烟火中往往隐藏着人间真味,贩夫走卒亦各有生趣。一个挎着篮子卖饼的 小商人入了诗入了画,也是很可爱的人。 这首诗名为“晚起”,晚到什么时候呢?卖饼的小贩已经叫卖多时,卖得差不 多了,太阳西沉,诗人才起。可见大白天他睡了一天,门外菜市人声喧哗,却没有 惊扰他,反而让他睡得更踏实。我们都知道孔子不喜欢学生懒懒散散、浪费光阴, 所以,宰予白天睡觉,被孔子批评: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不过,诗 人这场懒觉,却睡得不大一样。在他看来,荣华富贵就像黄粱一梦,与其旰食宵衣 忙忙碌碌,还不如南窗高卧,长长一觉醒来,闲散地靠着陋床听一听鸟鸣。这样的 人生观当然不太积极,不过,在世人都夙兴夜寐追逐名利时,肯停下来,缓一缓, 聆听人间的诗意,这样的“懒”,反而是种清醒。

P:320

饼师叫过日将西 偶吟 [清]汪玉轸 风飘柳絮雨飘花, 多少新愁上碧纱。 借问过墙双蛱蝶, 春光今在阿谁家? 简评 丰子恺先生的画,动人之处常常在于对诗进行别出心裁的解读。 这幅画的题诗,出自清代女诗人汪玉轸的《偶吟》。汪玉轸,字宜秋,号小院 主人,是随园老人袁枚的女弟子,才华横溢,但身世凄苦。十岁丧父,家境贫寒, 长大后出嫁,丈夫却偏偏是个浪荡子,把家财挥霍一空后抛妻弃子,留下她和五个 子女无家可归,寄人篱下,艰难度日。所以,在这首诗里,花飞絮乱、蜂游蝶舞的 春光本来无限美好,但在处境艰辛的诗人眼中,却只不过是平添许多新愁的感伤之 春。快乐都落在别人家,自己孤凄的小院什么时候才有春天真正到来? 汪玉轸的诗本是怨诗,但在丰子恺先生笔下,倚栏少女凝望蝴蝶,眼波流转, 充满对墙外世界的向往,画面活泼柔和,将原诗凄冷的格调一变而为晴朗明亮。

P:321

借问过墙双蛱蝶 春光今在阿谁家

P:322

偶成 [清]汪玉轸 夜静更阑犹未眠, 熏炉香烬不生烟。 且推窗看中庭月, 影过东墙第几砖? 简评 汪玉轸身世凄苦,故多伤春悲秋之诗。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寂寞的深夜,诗人孤 枕难眠,推窗看到月照中庭,月影横斜,漫漫长夜无尽,心中生起无限哀伤。 丰子恺先生似乎不忍看女诗人如此凄凉,故他给照进孤窗的月光涂上温暖的黄 色,给寥落的小院搁上几盆鲜花,有了生活的气息,再来看画中女子,似乎多了光 彩与活力。

P:324

且推窗看中庭月 影过东墙第几砖 绝句 [清]吕霜 一年社日都忘了, 忽见庭前燕子飞。 禽鸟也知勤作室, 衔泥带得落花归。 简评 她好像是一个心不在焉的女子,任时光如水流逝而浑然不觉,甚至把盛大的春 社都忘记了,直到忽然看见庭前燕子衔来落花,才意识到春天早已来临。 全诗并没有对春天进行细致描写,却让人感觉春光烂漫、春色满园。不过,这 个女子面对这样的春天,似乎满怀心事。丰子恺先生把她画成手执团扇、倚柱怅望 的妙龄女子。王昌龄有《闺怨》诗曰:“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而 这个女子望穿秋水等待的又是什么人呢?他也许永远不来,也许明天就来。

P:326

衔泥带得落花归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简评 龚自珍被称为“文学家”“思想家”“爱国诗人”,一身浩然正气,然而,历 史上真实的龚自珍,却有风流放诞的另一面。作为晚清才子,他诗词古文皆精,尤 其是诗,想象瑰奇,动人耳目;作为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他与才女顾太清传过绯 闻,连死因都蒙上桃色纱幕,扑朔迷离,诗歌中亦不乏艳情之作。这样的诗人固然 不完美,却有人性的真实。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己亥年(1839年)创作的组诗,一共315首,或议时 政,或述见闻,或思往事,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这首诗是其中第五首。这年春 天,由于龚自珍屡屡揭露时弊,不断遭到权贵的排挤和打击,他决定辞官南归,故 诗中的“浩荡离愁”、“天涯”怅恨,即离京时的黯淡心情。然而,诗人并没有消 沉到底,“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又从衰败中看到新生,充满进 取的乐观。丰子恺先生就其诗意画下芳树落红成阵的瞬间,并以女子、儿童入画, 希望和春意更觉丰满。

P:327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P:328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P:329

山居 [清]巨超[29] 帘卷西风雨乍晴, 闲凭小阁听流莺。 白云无事长来往, 莫怪山僧不送迎。 简评 空山新雨,流莺啭鸣。在山间草庐中,一人静坐读书,崖边溪流清浅,窗外云 卷云舒,没有人情应答,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这样的“无事”,是一种孤独,更是 一种自得其乐的悠然。

P:330

白云无事常来往 莫怪山人不送迎

P:331

夜登华光楼 [清]金玉麟[30] 楼势凌青汉[31],登临望眼远。 春城天不夜,人语市如潮。 火树千家散,梅花一笛飘。 玉京[32]真咫尺,鸾鹤[33]可容招? 简评 1944年(甲申年)冬,丰子恺先生到四川阆中举办画展,画展结束后,漫游古 城,观览了锦屏山、巴巴寺、华光楼等名胜。他随身带着速写簿,观赏中便勾勒草 图,后来根据这些速写画成了《蜀道》《嘉陵江上》《华光楼前》等作品。特别是 《华光楼前》,古楼高耸,长桥卧波(当时嘉陵江上有浮桥),生动展现了阆 中“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围山势锁烟霞”的江城风貌。 如果说丰子恺先生的画描绘的是华光楼白天的宏丽,那么清人金玉麟这首诗就 是华光楼夜间的繁华。沉沉夜幕中,登楼远眺,万家灯光,春城不眠,此情此景, 堪称天上人间。

P:332

华光楼前

P:333

香消酒醒曲·春晓 [清]赵庆禧 香车宝马湖山闹,惟有那绿窗人悄,小语春风弄剪刀。 简评 丰子恺先生似乎钟爱春,画了许多以春为主题的漫画,并把最温柔、明媚的色 彩赋予春的画卷。他把目光投向春天里的人们,兴致勃勃地观察他们游山、玩水、 踏青、交游、饮酒、赏花……就连春日西窗下,女子闲坐聊天做女红,也能引起他的 兴趣,让他产生诗意的联想。“小语春风弄剪刀”出自清代文学家赵庆禧的曲词 《香消酒醒曲》,词句很简单,却动感十足,造语新奇,堪比“二月春风似剪 刀”。

P:334

香车宝马湖山闹 唯有那绿窗人悄 小语春风弄剪刀

P:335

[1] 方回: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元朝诗人、诗论家。 [2] 锋铓:即锋芒,这里借指蔷薇花刺。 [3] 贡性之:字友初,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入明不仕,躬耕自给以终。 [4] 涌金门:古代杭州西城门之一,门临西湖。 [5] 袁凯:字景文,号海叟,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初诗人。 [6] 今夕为何夕:语出《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这里借用以抒写除夕怀念家人的 愁思。 [7] 苍溪: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因两岸高山壁立,峡谷幽深,江水流经其间呈碧绿色,故取名 苍溪。 [8] 梁潜:字用之,江西泰和人,明洪武举人,历任知县,以为政清廉著称。 [9] 徐有贞:字元玉,又字元武,晚号天全翁,南直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朝中期内阁首辅。 [10] 陈献章:字公甫,号石斋,因曾在白沙村居住,人称白沙先生,世称为陈白沙。明代思想家、诗人。 [11] 欹:音qī,倾斜。 [12] 毛奇龄:字大可,号秋晴,萧山(今浙江杭州)人,清初经学家、文学家。 [13] 铅华:化妆用的铅粉,借指女子的美丽容貌、青春年华。 [14] 沽:音gū,买。 [15] 霁日:晴日。霁,音jì。 [16] 几:小桌子。 [17] 楖栗:音jí lì,木名,这里指禅杖。 [18] 茯苓:音fú líng,菌类植物,寄生于松树根下,可入药。 [19] 取次:随便,任意。 [20] 乖:违背,爽约。 [21] 刘大櫆:字才甫,号海峰,安徽桐城人,清代文学家。工文章,为桐城派大家,与方苞、姚鼐并 称“桐城三祖”。 [22] 檐铎:挂在屋檐下的风铃,风吹作响。铎,音duó。 [23] 树杪:树梢。杪,音miǎo。 [24] 双鬟:古代年轻女子的两个环形发髻,借指少女。

P:336

[25] 开了:开完,开过。了,音liǎo。 [26] 六六水窗:中国园林中起装饰作用的六角花窗,六角取“六六大顺”之意。 [27] 吴文溥:字博如,号澹川,清浙江嘉兴人,工诗,有韬略。 [28] 花铃:指用以惊吓鸟雀的护花铃。 [29] 巨超:即释巨超,字清恒,号借庵,清代诗僧,诗风清新自然、灵秀蕴藉。 [30] 金玉麟:字石船,四川阆中人,道光戊戌进士。 [31] 青汉:青天。 [32] 玉京:道家称天帝所居之处。 [33] 鸾鹤:鸾与鹤,相传为仙人所乘。 第六部分 芒鞋破钵无人识(民国卷) 本事诗 [民国]苏曼殊 春雨楼头尺八箫, 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1]破钵无人识, 踏过樱花第几桥? 简评 苏曼殊,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奇才。中日混血出身,能诗擅画,精通多国语 言。一生三次剃度为僧,又三次还俗。为人放浪形骸,不改诗人气质。

P:338

芒鞋破钵无人识 踏过樱花第几桥 苏曼殊有《本事诗十首》,据说是为他所钟爱的一位日本歌伎所写,这首是其 中之一。尺八是中国传统乐器,类似于洞箫,后传入日本,有名曲《春雨》,音声 凄惘。这首诗唯美惆怅,恰似日本美人在小楼上吹奏的《春雨》之曲,缠绵悱恻。 在这幽婉的尺八声中,诗人内心满怀对故土的眷恋,同时对前路陡生迷惘。“踏过 樱花第几桥”,写尽生命的伤感和美的脆弱。樱花的绽放绚丽而短暂,一如热烈而 易逝的青春,在漫天飞洒的花雨中,无人相识的诗人一生飘零,留给世人的只有孤 独的背影。 丰子恺先生的画取“春雨”“小楼”“樱花”“芒鞋”“破钵”之意象,洗去 原诗的凄怆,唯留一点微茫,得其意境之美,而化其感怀之悲。

P:339

春雨楼头尺八箫

P:340

早秋 [民国]李叔同 十里明湖一叶舟,城南烟月水西楼,几许秋容娇欲流,隔著垂杨柳。 远山明净眉尖瘦,闲云飘忽罗纹绉,天末凉风送早秋,秋花点点头。 简评 弘一法师,俗家姓名李叔同,多才多艺,是著名的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 家、戏剧活动家。在音乐方面,李叔同是作词、作曲的大家,他在国内最早推广钢 琴,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还是西方乐理传入中国的第一人,并主编了中国第一本 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1905年,他编辑出版的《国学唱歌集》,被当时的中小 学取为教材,其中就有《送别》《早秋》等脍炙人口的歌曲。 李叔同这首《早秋》描绘了山明水净、金风送爽的初秋景色。丰子恺先生作为 李叔同的学生,平生最崇敬老师,他以西湖为背景,诠释老师歌词里的诗情画意: 湖光潋滟,闲云悠悠,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仁者之趣,智者之乐,在此山水 之间也。

P:341

十里明湖一叶舟

P:342

春游 [民国]李叔同 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 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简评 1913年,李叔同以五线谱发表了三声部合唱曲《春游》,这是我国近代最早的 一首三部合唱曲,也是中国近代音乐运用西洋作曲方法写成的第一部合唱作品, 1993年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 难得丰子恺先生一改平日简淡风格,画就这幅浓墨重彩的游春图。此画风景秀 丽、游人如织、春意饱满,如果说春天是一幅画,游春的人就是在画中穿行;如果 说春天是一首歌,游春的人就是错落有致的音符,而这首歌就叫“春之声”。

P:343

游春人在画中行

P:344

[1] 芒鞋:草鞋。

Create a Flipbook Now
Explore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