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兴 · 揭阳 | 刘昌潮

揭阳发布

关注

转自:揭阳发布

不逐名利,清彻一生称磊落,

烦恼全无,劲节万竿见高人。

这是以刘昌潮画室名“不烦斋”的“不烦”二字冠首的联作,为杨和明所撰,生动地诠释刘昌潮的人品和画品。刘昌潮墨竹与董寿平齐名,有“南刘北董”之誉。他的国画艺术成就非凡,其笔下风物呈现角度独到、画作表现技法新颖、题材赋予涵义与众不同,是一位卓越的画家,黎雄才称之为“岭东之宗”。

传世符号刘昌潮

予笔下墨竹以性格和生命 

画与诗、词、题跋相结合

“昌潮竹”已成一个文化符号传世,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赏评:“昌潮先生画竹,炉锤功深,历数十载,蟠空缭隙,无不尽态而极妍,海内翕然宗之无间言。”

其笔下墨竹,晴雨风雪,荣枯稚老,神理俱足,各极其妙,皆予以性格和生命。其状写的竹隐映着千古流芳的人格范本,且通过画与诗、词、题跋相结合的形式,为竹赋予更多蕴意,这与中国美学“借物写心”“以物明志”的意象思维传统一脉相承。

一代文豪郭沫若看了刘昌潮墨竹作品后,评价说:“清新隽逸,兼而有之,如此写竹,真是当代郑板桥”。

艺术风格/ 刘昌潮

扎实的书法根底 

博采众长 以书入画

刘昌潮有扎实的书法根底,其承续“画中有书”的传统,又发扬以赵之谦、虚谷、任伯年、吴昌硕等为核心的“海上画派”那种崇尚“以作书之法作画”的大写意画风,从书法实践中得到画竹的笔意:杆如篆、节如隶、枝如草、叶如真(楷)。作画以书法用笔,自成家法,且在“理、气、趣”上达到极致之境。他博取众家之法的基础上,汲取西画之技,融会贯通,形成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影响 /刘昌潮

以展筑基 推广提升 

 开启汕头个人国画展览的先河

1979年7月15日至8月15日在汕头市博物馆隆重举行的《刘昌潮国画展览》,此次展览开了汕头个人国画展览的先河,为汕头文艺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泰国华侨陈家伟通过画展得知恩师刘昌潮健在的喜讯,至此旅泰学生便络绎不绝地前往看望老师,还邀请恩师到泰国举办画展。

画展还被推介至广州、东莞展出,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展期为1979年8月25日至10月5日,现场刘昌潮与众名家合作《松梅灵芝图》。

情怀/ 刘昌潮

振兴潮汕美术事业 

致力于潮汕文化艺术的发扬光大

心中有丘壑,眉目作山河。刘昌潮早年在上海美专求学期间,有感当地艺术的活跃与繁荣,同邱及邀请恩师孙裴谷前往上海与名家交流、开阔视野,可见其胸怀之宽阔,及对振兴潮汕美术事业的热衷。

任汕头画院首任院长后,他致力于潮汕文化艺术的发扬光大,通过举办对外交往活动为潮汕文艺事业做出可贵的贡献,于汕头画院主办了“元宵画会”,刘海粟及其夫人应邀前来,参与艺事活动的还有数十位潮籍名家,谢海燕、黄独峰、陈大羽、罗铭、蔡敬翔、庄礼文、孙文斌、吴齐等欢聚一堂,为推动潮汕艺坛发展出谋献策。

刘昌潮将毕生所学和创作心得,尽心奉献给了潮汕这片土地,他致力于国画的传承与发展,授艺足迹遍布潮汕各地,培养了一批批潮籍国画家,源源不断的艺术人才为潮汕美术事业注入取之不竭的动力。

刘昌潮简介

刘昌潮(1907~1997),揭东人。师从孙裴谷。1927年秋考入上海美专,受教于刘海粟、黄宾虹、潘天寿等名家。擅山水、花卉,晚年以墨竹名世。1948年任汕头画院首任院长。历任中美协广东分会理事等职。1984年赴京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墨竹图》。其墨竹与董寿平齐名,有“南刘北董”之誉。有《刘昌潮画集》等。

总策划:刘波

策 划:陈鸿彬 袁惠亮 吴嘉

顾 问:陈作宏 孙淑彦

统 筹:苏延壮 卢旭锐 黄鹂

文字整理:黄丽丽

部分资料来源于《揭阳日报》、《揭阳人文史话》之《书画史话》、《广雅艺术》、《杨家园》

栏目图设计:方壮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