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勵志

見人見智
優惠價
85
$255

見人見智

大腦與心智的行動交響曲

書籍介紹

本書作者曾志朗與洪蘭老師 已捐贈本書版稅 100 萬,協助偏遠地區推廣學習之用

「見仁見智」意指對同一事情,每個人看法各異;洪蘭與曾志朗的「見人見智」,除了看法各異外,「人」與「智」更是代表著兩種不同寫作面向。曾志朗的「見人」思維,對高等教育、閱讀、創意等提出他的認知體驗;洪蘭的「見智」思考,則是透過各種對大腦的科學實驗,解釋生活裡的種種「人性」。科學夫妻以輕鬆、理性的筆調,共譜一部大腦與心智的行動交響曲。

一位是科學頑童,作過大學校長、教育部長,一位是大學教授、親子教養專欄作家,曾志朗與洪蘭首度共同出書,道出「人」與「智」的兩條思維路線:從科學的理性思考,到人文的感性抒發,他們對這個社會的關懷是殊途同歸。

緣起 大腦與心智的行動交響曲──專訪洪蘭、曾志朗 

曲目一:遇見洪蘭的智慧 

第一樂章:啟發心智 
相信我,你沒有 
找回讀書人的風骨 
美本身是一個力量
精英的時間
懂得看才看得見
危險是人生的一部分 
創造力的根本在閱讀 
學習不一定在教室中發生
物生自天,工開於人 
背字典還是讀小說
有意義的快樂帶來心靈的滿足 
打破標準答案
有多少孩子因為我們的無知,黯淡一生

第二樂章:探究大腦 
習得的無助
若隱若現的愉悅 
當精子和卵子結合
黑白的滋味 
大腦裡的鏡子神經元 
喜歡編故事的大腦
運動與閱讀
神經迴路的奧妙
口是心非
喜新厭舊與安於現狀 
雄魚的權力遊戲
有趣的大腦 
騙子的大腦 
基因與神經迴路 
信念與大腦分泌的嗎啡 
奇蹟式甦醒

第三樂章:透視社會 
免於戰爭的恐懼 
叢林法則與標準作業程序 
骰子的命運 
與老校長一席話
請把妞妞還給老人 
嫉妒如毒蛇
無動於衷的冷漠 
關心可以抵抗憂鬱症 
給別人留點餘地 
只想開咖啡館
如何得到幸福 
鞋盒裡的東西 
禮是維繫社會制度的綱繩 
子代的成功才是成功 
文化是控制機制
來自不丹的幸福啟示 
「利」看得遠就是「義」
人腦商機 
泰勞受虐,政府必須懲治幕後黑手 
公投羅生門
內省是做人的責任 
執法者不可鄉愿

曲目二:遇見曾志朗的智慧 

第一樂章:閱讀的力量 
閱讀的境界
伴我入夢:談夜夜閱讀之樂 
字裡行間的智慧與喜悅 
在北風料峭中聽見良知的呼嘯 

第二樂章:教育的使命
早安!王校長
教育改革新作為 
教育是為了設計美好的未來 
期待新學習理論的湧現
教師的專業成長與新使命 
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 
大學生要實踐生命的本義 
卓越的「不卓越」表現
期待陽明大學 274面對公與義 
政府欠我們一個有次序的生活環境 

第三樂章:智慧的見證 
讀出創意 
快樂學習,學習快樂
沒有學術尊嚴,何來卓越之夢? 
大學之道:創新、創投、創業、創資? 
為台灣資訊教育鋪好基礎建設
不怕失敗,就不必擔心不成功 
熙鳳姐,看戲去囉!

領略「橫看成嶺側成峰」的趣味

「見仁見智」意指對同一事情,每個人看法各異;我們(洪蘭與曾志朗)的「見『人』見智」,除了看法各異外,「人」與「智」更是代表著兩種不同寫作面向。 

曾志朗見「人」,我見「智」,合在一起,便成了這本書「見人見智」。每個人背景不同,對不同一件事就會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感受,就像同一座山「橫看成嶺側成峰」,雖然表面上不同,但實質上它是同一座山。我們在許多事情上正是這樣。我們在核心觀念相同(事實上,夫妻如果價值觀不同,這個婚姻不可能維持太久),但是個性不同,做事緩急不同,處理事情方法不同,表達的方式也不同。這本書是我們兩人對家庭與教育,多元智慧及閱讀的許多看法。我的部分是從遠見雜誌、聯合報專欄的文章匯集而成,曾志朗的部分是他的演講稿。兩人的文章一比對,核心的價值觀相同,但表達的方式不同,用「見人見智」作書名倒是非常貼切。 

台灣近年來雖然在政治上好像是民主化了,但是在言論上逐漸形成「一言堂」 -- 我說了算。這是很危險的事,許多重大議題,院長、部長可以不顧民眾的反對,堅決要作,被質詢時拍胸脯保證說責任我負,但是出了問題,反正是公家的公帑,無底洞繼續填,我們覺得這是種危險的事。 

聽別人說話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人是選擇性注意的動物,人只聽他喜歡的話,或是只聽進去他想聽的話。這是許多夫妻吵架的最主要原因,各人聽各人想要聽的話,事情永遠像『羅生門』。爭吵半天,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沒有定論,原來兩個人站在不同的點上說話,看出去的景象不同,自然就堅持自己的看法是對的。我們努力推動閱讀有一個原因就是閱讀可以幫助同理心的建構,從瞭解別人的感受進一步到從別人觀點來看事情。我們目前迫切需要國民從別人的觀點來看同一件事情,並且能包容與自己不同的看法。『鐘鼎山林,各有天性,不可強也』。 

感謝天下文化收集我們兩個的看法放在同一集子中,讓讀者看到生長背景不同、看法不同,但是只要核心觀念是相同的,這些不同可以生活在同一個屋頂底下。這個核心觀念其實是對國家民族的認同、對倫理道德的維護、對公平正義的堅持。這核心觀念也是維繫一個國家不向下沈淪的力量,是我們衷心希望現代的讀書人應該有的理想與骨氣。

曾志朗 作者

熱愛運動、看電影、讀小說。西元四年級生,但保有赤子之心。一頭白髮,但身手敏捷。以研究記憶、閱讀歷程和注意力形成與分配知名的認知神經科學家,漢語神經語言學開創者之一。

他是中央研究院遷至臺灣後首位心理學院士,也是臺灣第一個獲得國際心理科學學會(APS)肯定的會士。2010年獲選為世界科學院(TWAS)院士,2016年獲得歐洲科學與藝術學院選為醫學組院士,是兩岸四地華人中首位獲得該組院士的科學家。

1990年回台,在中正大學成立第一個認知科學研究中心,與國際當代的學術走向接軌;在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設立第一個認知神經科學組;在中央大學成立第一個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更從2004年起每年暑假舉辦「臺灣認知神經科學暑期學校」,為臺灣的認知神經科學領域培育許多跨領域的年輕研究者,同時整合各種與腦科學研究有關的儀器設施與跨校合作平台。

科普小品寫作始於1992年,在《聯合報》發表「科學向前看」專欄,以充滿新奇的想像力引介科學知識,獨創「科學生活化」的寫作風格;在《科學人》雜誌開設「科學人觀點」專欄,以突破框架的跳躍思考,寫識寫智,寫景寫意,寫人寫情,再樹「科學故事化」的書寫情調,15年不曾間斷,曾獲金鼎獎最佳專欄寫作獎,並以「人人都是科學人」獲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共同主持人獎。


洪蘭 作者

台大學士,加州大學河濱校區實驗心理學博士,曾在加州大學爾灣醫學院神經科及耶魯大學哈斯金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在聖地牙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員,並在加州大學擔任研究教授。

1992年返台,先後在中正大學、陽明大學任教,並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創所所長。現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台北醫學大學及清華、交大、陽明、中央四校聯合系統講座教授。

近年來有感於教育是國家的根本,而閱讀是教育的根本,先後到台灣大大小小一千五百所以上的中小學做推廣閱讀的演講。

十多年來致力於譯介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及生命科學等領域書籍,已翻譯五十七本書,並在各大報章雜誌寫專欄。著作繁多,包括《講理就好》系列十本(遠流出版),《靜下來,才知道人生要什麼》《從大腦看人生》《從收穫問耕耘,腳踏實地談教育》《歡樂學習,理所當然》《見人見智》《教育創造未來》《自主學習,決定未來》《打開大門,讓世界進來》(以上為天下文化出版)等。


2006/07/01

BGB239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789864177196

301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