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黄延桢

国民党高级将领、抗日名将
黄延桢(1899-1939)广东镇平县(今蕉岭)人,国民党高级将领、抗日名将,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步科,后参加国民革命军,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抗战爆发后,任第十二集团军中将副官长兼副官处长及总司令部办公厅主任。1939年病逝于粤北翁源县三华抗日前线。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并予以国葬。 [1]
中文名
黄延桢
民    族
汉族
籍    贯
广东镇平(今蕉岭)
出生日期
1899年
逝世日期
1939年

人物简介

播报
编辑
1918年考入河北保定军校第九期。1921年加入粤军, 任第一师一团排长, 大元帅府警卫团二营副连长。 1926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十一师三十团营长、 中校团附。1929年任第十一军独立旅上校团长、 少将旅长。 1932年任第一集团军第三军第七师师长、副军长。1936年1月授陆军少将, 同年6月任广东第四军区司令(原第三军军长改称), 9月授陆军中将。1939年夏病逝。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上将。 [2]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黄延桢,其父亲黄铸愚好读书、善书法。黄延桢自幼随母郭氏在乡耕读。民国4年(1915)随舅父赴潮州,旋即转北京,就读汇文中学。民国7年考进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步科。民国10年毕业,返粤投奔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军,遭军阀陈炯明拘禁,经姚雨平李济深营救,由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一团团长邓演达赴广州保释并同往肇庆,委任连长之职。此后戎马生涯18年,历任营、团、旅、师、军长。
黄延桢一向热心于教育事业,重视培养人才,捐资在本乡南磜创建道南小学新校,设奖学金,赠送运动场地、体育设备、《小学生文库》、风琴、教具等,还聘请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任教,使道南学校成为设备完善的高等小学。民国23年(1934),黄延桢捐资银圆4000元给梅蕉边境的松源中学办学,同时蹭送《万有文库》一套及其他仪器书籍,又资助松源、南磜、北磜有志求学而无钱就读的学生。
30年代初黄延桢任第七师师长驻防梅县期间,曾亲自指导开辟修筑梅松线等公路,及修建梅江;白渡等公路大桥。这些工程对发展梅蕉各县交通和促进经济文化建设事业起到一定作用。
南磜乡的左槐村、龙华村是老苏区,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地方恶棍勾结官府,经常派兵进村骚扰,鱼肉乡民,弄得鸡犬不宁,民不聊生。黄延桢得悉此情,即函蕉岭县长不得对该处地方进行骚扰。从此,村民方得安宁度日。
民国27年(1938),日军侵略的战火燃及广东。黄延桢在第十二集团军供职,随军驻守广州。广州失陷后,随总司令部转驻翁源三华。驻三华期间,日军进犯粤北。黄延桢在拟定第一次粤北会战的作战计划中起了重要作用。
民国28年(1939),黄延桢在任第十二集团军中将副官长兼副官处长及总司令部办公厅主任时,病逝于粤北三华。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上将,并予以国葬。 [1]

轶事典故

播报
编辑
一、客家之子 负耒横经
黄延桢1934年任第三军副军长兼七师师长照片 [3]
黄延桢将军于1899年农历九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广东镇平县(今蕉岭县南磜镇)一座规模宏大的围龙屋里。这座围龙屋初名“宏穆堂”,为黄姓十五世祖作楫公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至清雍正年间方建成,历时30余年,故当地又称之为“晚成堂”。后因作楫公的后裔之一黄开文曾署理湖北汉口黄德道台,兼代巡警道台和武昌盐法道台(道台又雅称“观察”),故名之曰“观察第”。宏穆堂黄氏在蕉岭为世家大族,代有人才,其著名者有中国第一批留美幼童黄开甲以及黄开文
黄延桢的父亲黄祖铎,号铸愚,好读书,善书法,早年曾参加科举,科举废除后,在家乡南磜镇创建小学校,并亲自任教。后因时任辽沈劝业道的同族叔父黄开文相招,任职府经历,从此进入仕途,后历任河南陈留盐务局局长、广东隆井兼小江场知事等职。由于父亲早早地赴外谋生,黄延桢自幼随母亲郭氏在乡耕读,年方十三即能负犁耙干重活。梅州地区客家人素有崇文重教的风气,清末,在黄遵宪丘逢甲等人的提倡及华侨的支持下,各类新式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黄延桢也得以早早地接受新式教育。因为南磜地近梅县松源,黄延桢考入了松源成达高等小学堂,在校期间,勤奋好学,颇得师长好评。 [3]
二、北上求学 投笔从戎
河北保定军校同学合影,左一为林嵩(坐地),右二黄延桢(坐地) [3]
1915年,16岁的黄延桢随舅父前往潮州,后转赴北京。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前一年,黄延桢的族叔祖父黄开文被袁世凯任命为总统府礼官,在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就职大典上,负责亲手给袁世凯递上就职宣言书,是当时北京城炙手可热的人物。旧时客家地区家族观念浓厚,成就越大的成员就越有义务扶持家族事业,照顾同族的其他成员。黄祖铎自黄开文任辽沈劝业道时就在其左右,知书识礼,颇为勤劳精干,前途可谓是一片大好,于是,黄祖铎便叫儿子来北京读书。
黄延桢在北京时就读于汇文中学,当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多事之秋,民族灾难深重,黄延桢认识到国家军事孱弱带来的屈辱,因此他立志投笔从戎,振兴中华。黄延桢于1917年8月考进北京清河陆军预备学校,北京清河陆军预备学校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保定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是一所近代化的,设施齐全,规模宏大的全国性军事学府,其学生一般从全国的四所陆军中学毕业的学生中遴选,如保定军校第六期的梅县人黄镇球、黄琪翔上将皆是从武昌陆军第三中学堂毕业升入。到民国六年(1917),因为全国四所陆军中学的学生已经全部升入保定军校,陆军部不得不从社会上的普通中学学生中招收陆军预备学生,分配到北京清河陆军预备学校学习。黄延桢也因此先进入北京清河陆军预备学校,而后才进入保定军校学习。
在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后,黄延桢于1919年初毕业,接着分配到边防军中作为期半年的入伍实习。按学习进程,其应该在1919年8月进入保定军校成为第九期的学生,然而,保定军校在当年7月因直皖战争后的驻军哗变,遭乱兵洗劫一空。学校只能通知第九期学生推迟来校。直至1921年10月初,保定军校才勉强复课。黄延桢入学后与蕉岭同乡林岳生(后为中将)一起被编入步科九期四队,在经过两年的艰苦学习后,于1923年8月毕业。 [3]
三、投身革命 南征北战
1928年黄延桢在江西训政养成所毕业之毕业证 [3]
毕业后的黄延桢,因品学兼优,为同是保定军校毕业的粤军猛将邓演达所罗致,回到广东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然而其刚到广州,便遭军阀陈炯明捕禁,幸蒙曾稚南(蕉岭人)、姚雨平(平远人)竭力营救,并由邓演达亲自保释,才得以获救。据曾稚南回忆,后来黄延桢“逢年过节,必厚礼馈赠”,可见黄延桢知恩图报之心。黄延桢在粤军中初任粤军第一师第一团排长,后任广州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副连长。1925年任黄埔军校少校战术教官,入伍生部学员队长(《黄埔军校将帅录》)。后进入陈济棠第十一师三十一团(团长余汉谋),参加南征,平定粤西军阀邓本殷部。1926年春由琼州调防高州,北伐战争开始后,任驻守高州之第十一师三十一团第二营营长,在此期间,其除暴安民的举动,颇得地方好评。
1927年,黄延桢随第十一师驻防广州。1929年7月任六十三师第六团团长,同年8月,为少将,在江西训政养成所毕业。9月,任第六十三师一二五旅少将旅长。11月随军出发梧州讨伐张桂联军,次年张桂联军入湘,黄延桢所在的第六十三师大败张桂联军。1931年广东独立反蒋,成立广州“国民政府”。同年6月,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将陈济棠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陈济棠任总司令,黄延桢为其下辖的第三军(军长李扬敬)第七师师长。在此期间,黄延桢还主持编有《七师季刊》,并写有《师部筹委就职监誓言训词》一文,其中阐明了其鲜明的反蒋立场。 [3]
四、罗塘谈判 联络朱德
朱德写给黄延桢的书信 [3]
1934年,陈济棠为了讨好蒋介石,增编第二纵队(指挥官李扬敬)参与对苏区的围剿,黄延桢的第七师驻守筠门岭。陈济棠深惧蒋介石攻粤,又怕红军乘机反击,于是便采取了“外打内通”“明打暗和”的策略,一方面虚张声势,摆出打的架势,以应付蒋介石;一方面决心同共产党谈判。9月下旬,陈济棠派特使到瑞金,要求同工农红军联合起来反蒋抗日。双方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并讨论了形势和反蒋办法,特使临走时,朱德还让他带一封信给陈济棠。
此后,中共方和陈济棠正式开始了电讯联络。9月27日,陈济棠授意驻守筠门岭的黄延桢致电朱德:“为适合环境,应付时局计,先行商定军事,以免延误时机,希派军事负责代表前来会商军事,以利进行,并盼赐复。”双方通过协商,同意用电讯联络,陈方由在筠门岭的第七师转达,其电台代号为KSD;中共方则以在会昌前线的八军团转达,并互相派出代表进行联络。在准备谈判的过程中,黄延桢亲自负责沟通双方具体事宜,为谈判的顺利进行作出了贡献。
经双方沟通后,决定派代表至寻乌罗塘谈判。陈济棠派出总部参谋长杨幼敏(梅县人)等人,中共则派潘汉年何长工代表党和红军前往谈判。10月5日,为了顺利进入黄延桢的防区进行谈判,周恩来起草,朱德签署了给黄延桢的信。
与此同时,朱德和周恩来又向筠门岭前线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二师师长周子昆、政治委员黄开湘发了封电报,告知了谈判的相关事宜。
谈判的警戒和接待工作由旅长严应鱼(平远人)负责,双方代表到达罗塘后,进行了三天三夜的秘密谈判,最后达成就地停战、互通情报、解除封锁、互相通商、互相借道等五项协议。协议签订后,陈济棠执行了这个协议,并派黄延桢将10万余发子弹及大量食盐、布匹运至筠门岭让红军过来搬运。这对减少内耗、保存抗日力量是有益的,也为红军的顺利长征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毫无疑问,黄延桢在此次谈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五、粤北抗战 将星陨落
1934年,黄延桢任第一集团军第三军副军长兼第七师师长。次年任第三军副军长,第七师师长由谭朗星任。1936年1月,南京国民政府颁授黄延桢为陆军少将(此前他的授勋军衔为粤军内部颁授),5月,陈济棠发动了以反蒋、反对内战、抗日救国为口号的“两广事变”,并派抗日救国军第一、第四集团军北上抗日,黄延桢亦跟随部队北上至湖南郴县。不久,在各种压力之下,陈济棠宣布下野,一直追随陈济棠的黄延桢也于几天后宣布辞去第三军副军长之职,解甲海滨。其老上级、当时主政广东的余汉谋认为黄延桢人才难得,有意让他担任第四军区司令官一职,黄延桢起初婉拒,后还是同意前往任职。同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颁授黄延桢为陆军中将。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阶段。1938年5月,黄延桢调至四路军总部副官长兼副官处处长。同年秋,日军为了策动武汉会战,并阴谋切断我国的国际路线,发动了对广东的侵略,由于八月“淞沪会战”开始时,粤军抽调主力北上抗战,留驻广东的四路军仅有六个师二个旅,且大半是新兵,广州附近地区很快被日军侵占。广州未经血战就陷落,让粤军将领倍感屈辱,黄延桢也不例外,为了洗刷前耻,其参与策划了对日军的反攻行动,如后来十二集团军(同年12月由四路军改编)在从化战斗中,遏阻敌人前进,并先后5次出击花县、三水、从化、增城,迫使日军退守广州一隅。这些战斗的成功进行,其中就有黄延桢辛勤谋划之功,也为广东抗日第一次粤北大捷奠定了基础。
然而,在长期高度紧张的状态下,黄延桢的身体受到了极大的摧残。早在1934年,报纸就报道了其因黄疸病而病危的消息,后虽康复,但身体已大不如前。1939年8月,黄延桢因过度劳累,脑病、胃病同时病发,在韶关三华去世。据当时的《侦察机》报报道,在病危时,他仍“厉声高呼抗战救国,数声而绝”,可见至死仍持抗战之心!国民政府为了褒扬其贡献,追赠陆军上将衔,并予国葬礼遇。其挚友、时任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的李煦寰,撰写挽联悼云:文渊韬略,阳夏襟期。风谊式朋僚,长使元戎怀勣勣;任咸寡妻,韩邱弱息。秋原归旅榇,怆教慈母泪龙钟。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一年前,黄延桢还与杨幼敏一起给梅州同乡、淞沪会战抗日烈士李蔼撰写挽联,其云:碧血溅黄沙,寇燄方张,何曾瞑目;丹心照青史,大勳未集,难慰英魂。
现重新看他写的这副挽联,仍为其中悲愤之情所深深打动。黄延桢虽然没有像李蔼一样战死沙场,但同是为抗日而死,亦可谓是死得伟大。 [3]
六、热心桑梓 赤子情深
黄延桢故居东仁楼正面 [3]
黄延桢生前热心家乡教育事业,重视培养人才。他捐资在本乡南磜镇创建道南小学新校(南磜小学前身),并设立奖学金,赠送运动场地及体育设备和“小学生文库”全部,并教具、风琴等器材,还聘请名师任教,使道南学校成为设备完善的一所高等小学。自此,穷乡僻壤的南磜山区,人才辈出,在科学界、教育界,任工程师、教授者不乏其人。
为了改变其母校,地处山区的梅蕉六甲联立中学(前身为松源成达高等小学堂,即今松源中学)校舍及教学设备落后的状况,黄延桢于1934年捐银币4000元办学,且资助南磜、北磜、松源贫苦学生就读。还赠送“万有文库”全部,并长期赠送《良友画报》一份及一批教学设备等。为了改善学校环境,其致力创建新校,并成立“建校委员会”积极筹备,还请工程师刘纪标设计绘图。然而在建校筹备进行中,将军去世,建校之事终因地方昏庸无知之流阻挠而未获成功。
黄延桢亦关心梅县的教育事业。据《嘉应学院校史》记载,1933年,省当局以经费不够为由,下令撤销梅县县立女子中学,以黄延桢为首的社会贤达强烈反对,当局才被迫收回成命。今梅州农业学校的前身省立第三农业学校,也是其参与创办,可见其对家乡教育用心之深。
黄延桢对嘉应五属(梅县、兴宁、五华、平远、蕉岭)的建设事业也十分关注。五属地区林木、矿产资源丰富,而发展交通事业是开发山区的首要问题。黄延桢在任第七师师长驻防梅县期间,对梅县交通、拆城及市区兴建炮楼等事项都做了详细规划,并亲临督导,开辟修筑松杭线及白渡桥等。这些工程对发展梅县交通和促进经济建设事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

亲属成员

播报
编辑
父亲:黄祖铎 [3]
母亲:郭氏 [3]
夫人:何晴云 [3]
黄延桢去世后,出身于名门、书香世家的夫人何晴云(大埔翰林何如璋侄孙女)将上级拨给刊印《黄延桢将军哀思录》之款两千元捐赠给道南学校作奖学金,以鼓励贫苦学生努力求学。其抚育遗孤,教育子女,皆有成就,亦为良母之典范。上世纪改革开放后,何女士秉承黄将军遗愿,关心乡梓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累计捐资近400万元,其先后捐资梅州农校、明德学校(大埔)、南磜中学(办学场地亦为何晴云所捐)及南磜小学(前身为道南学校)、南磜医院的黄延桢医院大楼、蕉岭县中医院的黄延桢纪念大楼,还有南磜镇文化活动中心延公楼等项目。为表彰何晴云女士对梅州人民所作出的贡献,2004年,梅州市授予何晴云女士为第五批梅州市荣誉市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