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螽

螽斯科动物
收藏
0有用+1
0
头较大,触角通常极长,前购背板前部不扩宽,前足基节具刺,前足胫节听器。雄性前翅缺发音器,尾须不分节,雌性产卵瓣发达。本科已知约76属550种,主要分布于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区。
中文学名
蟋螽
拉丁学名
Gryllacridoidea
动物界
亚    门
有颚亚门
分布区域
新、旧世界的热带

蟋螽

播报
编辑
【拼音】xī zhōng
【拉丁名】Gryllacridoidea蟋螽/蟋螽
【拉丁名】Gryllacridoidea

形态描述

播报
编辑
头较大。触角通常极长。前购背板前部不扩宽。前足基节具刺,前足胫节缺听器。雄性前翅缺发音器。尾须不分节。雌性产卵瓣发达。本科已知约76属550种。 [1]

分类地位

播报
编辑
蟋螽科(Gryllacridida判懂e)是直翅目的一科,多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文献记载我国蟋螽科昆虫分布北限为河南-山东。但事实上,北京地区有一种蟋螽,以前liuye、拉步甲等都曾拍到过照片。但由于未采得标本,无法确定种担端危类。螽斯科:螽斯科(Tettigoniidae)是动物界(Animalia)、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有颚亚门(Mandibu抹垫击lata)、六足总纲(Hexapod达凶a)、昆虫纲(Insecta)、有翅亚纲(Pterygota)、直翅目(Ortho举照婚姜ptera)、长角亚钻循目(Ensifera)、螽斯总科(Tettigoni料钻纸oidea)。本举照禁科昆虫通称螽斯。 [2]

种属分布

播报
编辑
该科分17个亚科。世界已知约1万多种,中国仅知200多种,估计约有500种以上,其中纺织娘(促织)和蝈蝈为人所熟知。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但多数种类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形态特征

播报
编辑
体型大小不一,体躯纵扁或近圆柱状(见图)。触角30节以上,丝状,比体长。翅的变异较大:发达、 缩短或消失。在有翅种类中,雄性发音器位于左前翅之臀域,常略呈圆形,周围围以弯曲而发达的翅脉,中横贯粗脉,作为音锉;右前翅基部为光滑而透明的鼓膜,当二翅相互摩擦时,而共鸣发音。前足胫节基部两侧具有开口式或闭口式的听器。后足腿节十分发达。跗节4节。产卵器十分发达,呈剑状或镰刀状。 [3]

生活习性

播报
编辑
主要栖息于丛林、草间,亦有少数种类栖息于穴内、树洞及石下等环境中。食性复杂,有植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等多种类型。

生活史

播报
编辑
螽斯属于渐变态,一个世代经历卵、若虫和成虫3个虫态,多数种类产卵于植物茎干内、裂缝中或茎叶的表面上,亦有少数种类产卵于土中。多数种类以卵越冬。

危害

播报
编辑
植食性种类多对农林牧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肉食性种类除在柞蚕区内可对养蚕业造成一定的危害,在其他地区则可作为害虫的天敌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