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程小琪

羊城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经理
程小琪,1955年出生,广东潮州人,现任羊城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经理,是一名高级记者
中文名
程小琪
国    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55年
职    业
记者
出生地
广东潮州

简介

播报
编辑
现任羊城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经理,高级记者。研究生学历,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现为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删体寻家协会策划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直机关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作协书画院副院长、羊城晚报书画院副院长、广东潮联文委会副主任、广东潮联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夜请茅辣理事。 [1]
2011年7月出版个人画集《当代国画名家作品研究·程小琪——莲华清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
2012年8月至9茅市员月在广东美术馆举办《荷语——程小琪中国您棕画作品展》。
2012年12月30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榜愚荷语——程小琪中国画作品展》。迎葛艰本次展览展出了程小琪近年来创作的40余幅以荷花为主题的中国画和运用荷叶皴技法创作的山水画作品。
近年来,已有《墨荷》《金塘》《书斋有诗意》《我知鱼乐》《卷舒开合任天真》《紫气东来》等一批作品入选参加全国、广东省、广州市美展。
作品《荷塘野趣》248cm*124cm纸本设色 2012年创作,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13年1月)
作品《小鸭看丛笔下生》海故只248cm*124cm 纸本设色 2012年创作,被中国美术馆元狼旋收藏(2013年1月)
作品《遍写荷塘不见花》136*206cm 纸本设色 2012年创作,被广东美术馆收藏(2012年8月) [2]

视频

播报
编辑
程小琪中国画作品展
视频链接见下文参考资料 [3]

评论

播报
编辑

范迪安

程小琪先生的“荷语”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很让大家高兴。因为,第一,应该是首都美术界对小琪先生还有点陌生,通过这次展览能够得到很好的交流;第二,这个展览也是中国美术馆迎新年的一个跨年度的展览,可以让广大观众来了解和认识程小琪的艺术。我看了展览之后,我看到了程小琪先生许多年来,在文化工作、文化管理工作之余潜心笔墨的一种艺术,可以看出来他在创作中投注了对艺术的充分热爱,对自然的一种情怀。所以,无论是他的荷花还是山水,都能体现出他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热情,对我们这个时代文化发展的一种信心,也拥有文化人的心灵和情怀。我们说见画首先要见精神,见画首先要见性情。小琪先生的作品让人一目了然地看到他非常充沛的文化情怀,留给我很深的印象。
荷花是中国非常古老的艺术题材,每个人对荷花的感受、认识和表达都不同,所以构成了中国绘画表达荷花的千姿百态,有多少种荷花的样态,就有多少种艺术的风格。程小琪先生经过多年的探索,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语言特点。比如说他特别关注荷花盛开,满塘清秀的这样一种境界。也就是说,他用拓印和线相结合的方法来表达荷花的肌理和各种各样的姿态,还有把水墨和彩色结合起来,把写意的和比较工笔勾勒的造型结合起来,所以形成了自己对荷花表达的独特语言。我想这些探索都是非常有益的,既是属于自己的,也是属于我们时代的。中国画需要做时代的创新,时代的探索。我相信这个展览对广大美术同仁和广大公众,都是一次有意味的交流。
在中国美术馆,是不以题材来邀请艺术家的。荷花是中国非常有传统的、也是非常多画家表达的主题和题材,重要的不在于画了荷花,而在于用自己的方法,用自己的情感来表现荷花,在荷花中营造一种独特的形式美感。我想小琪先生的荷花作品,也是与自然的对话,通过表达自然来表达自己,通过表达来自然表达他所感受到的这个时代。
有人说,小琪先生不是专业出身,其实,我们很多优秀画家都不见得是从专业艺术院校毕业,但在自己长期对艺术热爱的这样一种动力的支配下,尤其能够坚持在某一个画种,特别是某一些主题上潜心用力,他就能够实现自己作为画家的表达之梦。绘画艺术实际上就是表达情感的,只要拥有很广博的修养,又专门在造型的规律造型的语言方面来长期坚持,都能够画出有专业水平,而且非常有个性的作品。艺术实际上是每个人自己情感的表达,我们从程小琪先生在中国美术馆的展览可以看到,他长期以来非常关注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应该说有很博大的文化情怀,与此同时又一直坚持荷花和山水画。他的荷花是得益于自己长期的深入生活,观察自然,体悟自然,并且形成艺术表达的一个成果。所以我觉得,他的艺术走到今天,是一个很自然而然的结果。
这些年,随着广东经济社会的发展,广东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在打造文化强省的过程中,推介广东优秀的书画艺术,使他们能够有机会到北京的舞台上,与美术界的同仁见面,与广大公众见面,让广大公众了解广东书法绘画在当代的成果。这次程小琪先生的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我想也是广东这些年来美术发展的一次亮相,也是程小琪先生许多年来艺术积累和所获得成果的一次很好的亮相。它既是小琪先生个人的展览,也可以说是广东美术的一朵新花。他在荷花的这个主题上坚持多年,近期又画了些山水,这两方面的作品汇集在一起,可以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作为一个南方画家一种独特的文化的性格,也可以看到他在笔墨之间很好地表达了南方绘画比较重水墨与色彩,重造型与书写这些方面结合的特点。因此,我想这个展览是一次很好的交流和欣赏的机会。(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陈履生

导读:程小琪所表现出的在形式方面的努力,有可能会带来传统绘画中荷花这一传统题材的新突破。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是中国文人心仪的一个特别的绘画题材,和梅兰竹菊一起标明了文人理想中的君子品格。古往今来,无数的画家画荷花都是想藉此表达胸襟和对君子人格的憧憬。显然,正因为有了古往今来无数画家的图绘,后来的画家要想在这一类传统题材内有语言上的突破则很困难,近代以来又有吴昌硕齐白石等一代大师,高山仰止。可是,后来的画家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他们还是满怀“代有才人出”的希望,不断探索创新,希望在前人的道路上趟出一条新的路向,为新时代的艺术发展作出贡献。程小琪就是行进在这一道路上的探路者之一。
程小琪画荷和其他画家在语言和表达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显著的就是用拓印的方式。虽然拓印的方法在当代并不新鲜,可是,拓印因其对传统笔墨语言体系的背离,消减了传统笔墨语言中固有的写的方式,而改变了中国水墨画的基本格局,以带有一种现代意味的形式风格而为传统水墨带来新意。
程小琪在这样一种绘画方式中,所画的荷花斑斑驳驳,既有吴昌硕笔墨中的金石趣味,又有传统笔墨所没有的那种特殊的感觉。这种拓印的感觉,不仅仅是拓印,使我们看到了他和吴昌硕画派之间的一种联系,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表达荷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从视觉的表达方面来看,程小琪在荷画之中将拓印方式移植到水墨中来,感觉到非常恰当,接近人们理想中的绘画表现出的荷花形象,尤其是在秋日的观感。在这个恰当之中,我们看到他不管是疏还是密,是盛还是衰,不管是中间穿插有飞鸟的灵动,还是一片别无他物的寂静,皆为出淤泥而不染的意境和情趣,都是传统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当然,在荷花题材的表现中,因各人对荷花的理解有所不同,其方式方法也是大相径庭。
程小琪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他的独到之处,看到了吴昌硕以来人们强调写的特色在当代的变异,而这一变异又没有完全失去传统的人文精神。程小琪的这种参与、消解传统绘画中的写的特色,使我们看到了当代中国绘画中表现传统文人题材中的一种新的努力和新的方向。
毫无疑问,进入到21世纪以来,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面临着一个新的时代问题,各种各样的画家都基于自己的学养和品味去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绘画,包括对传统题材所作出的新的诠释和新的表现,即使是背离了还在扛着传统的大旗。程小琪的立场并不鲜明,也不坚定,他没有为概念所束缚而死拼硬扛,他只是在表达自我。他的表达方式在题材的基础上使我们看到了具备传承中国绘画的一种可能性。虽然,我并不认为他的这种方式是一种完美的方式,可是,他的探索精神则是可圈可点。他有突破前人的勇气和信心,就决定了他的作为。
在程小琪的多年努力下,他笔下的荷花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既连接传统审美,又突破传统规范,他的这种和传统写的笔墨相悖的表达方式,基本上难以进入到传统语汇的体系中,几乎难为传统所接受,可是,能否为今天的公众所接受,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在这样一个事关传统和当代的接受问题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程小琪所表现出的在形式方面的努力,有可能会带来传统绘画中荷花这一传统题材的新突破。无疑,这种突破会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它和传统笔墨之间的距离,甚至相背离,也就表明了在审美和批评上需要有新的基础相适应。需要看到的是,程小琪在属于传统的笔墨方面也作出了很多的努力,也希望在突破之中能够靠近传统笔墨的审美要旨。当然,这种努力如何去做到无缝衔接,是一个画家可能为之要终生去努力、去解决的一个学术课题。
程小琪在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笔墨方面的学术意义是值得肯定的。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展览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尺幅宏大,画得比较充盈,营造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荷塘的感觉。他在绘画中所表达的自然生态,或者是追求现实表现的方式,实际上也仰承了传统。因此,在程小琪的多样性背景中,又看到他悉心传承写的语言方式的一种努力,只不过不是以笔法的功力为基准。这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如何去统一它,如何去消解矛盾的不利因素,这也是他贡献给学术的一个方面。
公众的认同可能并不在于专业语言的表达,更重要的是形式感带来的图像表达的审美认同,以至于所带来的身心愉悦,这些对他们可能是更为直接的感受,是超于笔墨和拓印这些形式内容之上的。因此,不管从社会价值还是艺术价值方面讲,程小琪所画的荷花都可能进入百花园中。
很显然,在绘画语言的创新上,程小琪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虽然这条路还不太为人所知道,所熟识,或者说,这条路是否能成为康庄大道,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是,可以预见的是,程小琪的大胆创新与兢兢业业的专业精神,已为其绘画的升堂入室开启了希望之门。随着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及通过各种形式向美术界展示其绘画特色,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关注他,关注绘画在时代发展中的新的变化,而他势必也将在不断的探索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陈履生,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4]

梁江

导读:程小琪的荷语能给我一个相当新鲜的阅读感觉。“荷语”是他心性和感情之外化,是他以“荷”为承载的“人语”。
荷叶田田,荷是一个人们熟知的很传统的中国画题材。历来画荷的画家非常多,从工整到随意的表达方式很多,有创造力、有艺术个性、有独特造诣的画家也很多。所以,要选择荷这个题材,要画出自己的艺术风格,能令人信服地表现出个人的特点,那是相当不容易的。
程小琪先生在中国美术馆的这个展览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个展,值得我们认真观看,领略其中三昧。他的荷花展,题目是“荷语”,在我看来,“荷语”实际上是“人语”,因为这是他通过“荷花”这个载体,讲述他对于自然的感悟,对于艺术的认知。这并不是他对于“荷”这一题材的单纯的“表现”或“反映”,所以他笔下图像与自然景物的相似度早已不是判断他水平高下的尺度。由于他“讲述”的方式个性而独特,“讲述”的内容具有新鲜感,其作品就有了个性、独特性以至个人风格。程小琪笔下的“荷”,单纯而丰富,蕴含着一种撞击观众心灵的张力。他的作品就体现出与以往以荷为题材所有作品的差异和不重复之处,从而显现出了他的存在价值。
据我所知,程小琪在文化传媒行业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又在文物收藏界浸润多年。他所收藏的香炉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可称上乘,颇受业界嘉评。在书画艺术道路上,程小琪虽然没有进过艺术学院的科班,这对于很多人而言可能是过不去的门槛,但对于程小琪反而成为了他的长处。程小琪自少受潮汕文化熏陶,喜欢涂鸦。一二十年前习画是在林墉这样的名家指引下起步,并随时获得专业而针对性强的指导。他的起点高,路子正,专业素养丰厚,只要一越过笔墨技巧的瓶颈,便获得了别人不易得到的艺术“自由”。从程小琪近期的作品看,他创作时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完全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艺术的最高境界,正是随心所欲,正是在这样一种得心应手、无拘无束的状态下,他把历年积累下来的这种精准的专业眼光,宽博的文化涵养,通过“荷语”这种方式,很自然、自由地表达出来。他有一个文化人的宽广视野,一种专业眼光连同其文化涵养融化在自己的作品中,这就更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独特的新内涵。由此,程小琪的“荷语”能给我们一个相当新鲜的阅读感觉。“荷语”是他心性和感情之外化,是他以“荷”为承载的“人语”。“荷语”即“人语”,斯之谓也。
细看程小琪的荷花题材系列作品,每一张都体现他在作不同的探索。这样的作品在中国美术的最高殿堂——中国美术馆来展出,我想一定会受到见多识广的北京观众的欢迎。程小琪作品前段在广东美术馆展出的时候,罗一平先生曾经提到,他的展览“只有一个题材,那就是荷花”。而这次晋京来到中国美术馆展出,其题材已经变成了两种,我们可以看到展品中有他的山水画。他把画了多年荷花所获得的技艺,尝试运用到山水的表达中。这种表达体现了他在艺术探索上一种强烈的创新性诉求。创新是艺术的本质,也是艺术前行的最大动力。创新诉求加上不懈的努力,表明程小琪之继续发展有强大的潜能。他的山水,正预示着这样一个很好的前景。
程小琪先生的展览于2012年岁末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这是中国美术馆年度压轴的个人画展。他的展览至2013年元月结束,又成了今年第一个在北京举办个展的广东画家。这为广东开了一个好头。对于任何一个画家,能进入中国美术馆的殿堂举办个展都是意义非凡。中国美术馆此次还收藏了两件程小琪作品。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艺术创作、以至人生的一个高峰,也是一个新的起点。他还会不断地探求,不断地走下去。我们期待他更多更好的作品,期待他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梁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中国美术院副院长,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5]

朱万章

导读:程小琪的荷画肌理与恣肆淋漓的笔法,在广东美术界并不多见。他的山水画与其荷画一样,成为其解衣般礴的重要载体,和精神依托的又一选择。
古往今来,以画荷著称者不胜枚举,唯因荷花“濯清涟而不妖”,深得文人墨客厚爱。惟在广东画坛上,以画荷著称者则较为少见。最早画荷者,有清代乾隆年间新会画家甘天宠、澄海画家陈琼和顺德画家梁若珠,其后有南海吴尚熹、居廉,偶染荷画;民国以降,高剑父偶画菡萏,程景宣、杨栻擅画莲鹭。到如今,传统派画家中,则以谢稚柳弟子吴灏、梁纪为代表,功力深厚;新派画家中,则以程小琪为表率,技法新颖。
与很多专业画家不同的是,程小琪供职于传媒界,从事的工作与其绘画并不搭界。惟其如此,我们在考察其水墨淋漓的荷画时,益觉其不易,从而油然而生一种敬意。
程小琪画荷,擅以浓淡相参的水墨晕染,辅之以墨线勾勒、色点花蕊,似有一种撞水撞粉的艺术效果。所绘荷叶,肌理透析,墨气潆绕,并配之以淡墨点水,竹叶或杂草衬景,从而将荷塘中的野趣、葱郁表露无遗。当然,程小琪的荷画中,也不乏重彩小写意者,所用色彩极为大胆,不拘绳墨。他经常以蓝色、紫色、绿色或其他混合色衬托荷叶,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冲击。而所绘花瓶中的莲蓬,则颇类油画中之静物,安宁而静美。看得出来,程小琪试图以各种笔墨来展现其胸中之荷,既是一种不同技法、不同肌理的实验,也反映其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中所见之不同荷花。在其荷画中,既有传统如徐渭之泼墨大写意者,也有新派如黄永玉之墨色恣肆者;既画风中之荷、雨中之荷,也画宁静之荷、凋零之荷;既画原野之塘荷,也画室内之折枝;既画整荷,甚至一望无际;也画局部,小中见大。他能将各种形态、各种生态环境、各种季节的荷花以不同的笔墨表现出来,显示其驾驭笔墨的精湛技巧。
程小琪的荷画肌理与恣肆淋漓的笔法,在广东美术界并不多见。即使环顾当今主流花鸟画坛,以此为创作模式者,也不多见。尤为难得的是,程小琪尚能以荷画之肌理,运之于山水画的创作,探索出一种似荷非荷、似山非山的新路子,使“荷花”与“山水”有机结合在一起,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所画之山水,其皴法若有若无,是其将荷叶的画法扩展至山石、云雾的渲染中。因此可以这样说,其山水画是其荷画之延续,是其以荷语诠释胸中丘壑。这是其艺术的特别处。
当然,在山水画皴法中,早已有荷叶皴之属。清代广东山水画家及画学理论家郑绩在其画学名著《梦幻居画学简明》就有如下概括:“荷叶皴如摘荷覆叶,叶筋下垂也。用笔悠扬,长秀筋韧。山顶尖处如叶茎蒂,筋由此起,自上而下,从重而轻,笔笔分歧,四面散放,至山脚开处,如叶边唇,轻淡接气,以取微茫”。这是古人画山水常用的皴法之一。程小琪在荷叶皴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他将荷叶的肌理完全肢解开来,透视出荷叶的各种细枝末叶,再辅之以干笔皴擦,表现出山势的各种形态:或巍峨,或绵延,或峻峭,或壁立……而古人所谓的高远、平远、深远之谓,也在其山水画中展露无遗。无论是写实景如漓江山水、黄山云海,还是写心中之山、胸中之水,无不如此。在气韵方面,或淹润,或苍茫,或雄伟,或秀丽,或气势磅礴,或秀美温润……均在其笔下呈现出来。
在山水画创作中,程小琪不以古人为依归,更不以造化为准绳,而是在古人与造化中找寻到一种切合点:将传统荷画与山水皴法相结合,创作出一种独特的技法。这种画法颇似傅抱石的“抱石皴”,但与“抱石皴”不同的是,其用墨沉厚,荷叶的肌理极为明显。所以,严格讲来,这仍然还是其“荷画”的转型,是在游刃有余的荷画天地中,衍生出的别样天地。
本来,纯用荷叶之肌理来表现山水的各种形态,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在施展笔墨时也会有所顾忌。但在程小琪的山水画中,非但没有这种影响,反而在表达的方式与绘画语言方面,更见其得心应手的一面。他可以表现雨景,表现云烟,表现河流,表现茂林,甚至表现漓江的倒影,表现一望无际的绵绵山川,表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因而,程小琪的山水画与其荷画一样,成为其解衣般礴的重要载体,和精神依托的又一选择。
在程小琪的绘画中,这种山水画的分量不在小数,足见其用心之处,亦可见其自得之处。他本人曾将这种山水画的创作视之为有别于传统荷画的最佳途径。当我们仔细研读其淋漓尽致的山水画时,很自然地,都会认同这一点。或许,这便是作为一个非专业画家能受到专业机构认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程小琪所绘之荷画,颇具诗意。在其荷画之外,他还能以文字解读各式荷画,以透视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文人气质。清代书画家高凤翰曾有诗云:“荷叶荷花五尺长,墨痕托出水中央。纵然朽断玲珑骨,不恋污泥也自香”,以此来解读程小琪的荷画和由此衍生的山水画,也许是再恰当不过了。(朱万章,广东省博物馆研究馆员,广东省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 [6]

出版著作

播报
编辑

中国画作品集

作者:程小琪
开本:12
所属类别:中国画
定价:86.00
ISBN: 978-7-5362-5011-6
荷语

莲华清影

作者:程小琪
开本:8
印次:2011年7月第1次
所属类别:中国画
定价:78.00
ISBN: 978-7-5398-27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