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新闻
会议·新闻
会议纪要 | “中国哲学视域下的汉代经学”学术研讨会
发表时间:2022-10-26 13:44:03    作者:赵乾男    来源:“民伟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2022年10月15日至16日,由清华大学哲学系和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哲学视域下的汉代经学”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成功召开。除主办方代表外,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近五十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10场进行,发表论文44篇。本次会议由丁四新教授召集,陈壁生教授代表哲学系致欢迎辞。

“中国哲学视域下的汉代经学”学术研讨会会场全景
 
第一场 
第一场研讨会由陈壁生教授和赵金刚副教授主持,发表论文4篇。

温海明教授、章伟文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章伟文教授发表了《〈易纬·通卦验〉的易学历史观》一文,指出以《易纬·通卦验》为代表的汉代易学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成就一个理想治政之道,他认为这是汉代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哲学思潮影响的结果。《易纬·通卦验》认为人事与天道相通,探讨理想的治政之道同时需要体认自然天道,把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将天道和德性之政视作理想社会的基础,用《周易》卦爻符号变化的现象来表征和把握历史发展的本质规律,在统一性和理则性的规律中理解和把握社会历史的进程。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陈仁仁教授发表了《汉代的数术之学与〈周易〉简论》的论文。该文首先考辨了“数术”和“术数”的内涵,认为“数术”为正,“术数”一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权谋治国之术,“数术”则定型于刘向校书之时,汉代开始文献往往混用,使得“术数”有了“数术”的内涵。文章通过比对出土先秦两汉数术类文献和《汉志》“数术略”六类,认为《周易》并非所有“数术”的来源,“易占”也只是“数术”中并不突出的一部分,“五行”才是大多数数术之学的理论基础和推算工具。数术活动在上古周秦已大兴于世,汉初曾一度衰落,也正是先秦两汉时期,《周易》开始形成了卜筮、义理、象数分途发展的格局。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王化平教授《海昏竹书〈易占〉杂议》一文通过对海昏竹书《易占》中六十四卦与方位、干支和四季的对应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将《易占》视作一部融合了纪录汇编和体系性书籍两种不同性质的书籍的推测,以此对《易占》所呈现的复杂文本现象作出了全新解释。他认为《易占》中六十四卦与干支的对应思路或许与后世基于先天八卦而设计的六十甲子配卦更为近似。不同于重在经术的今文易学,《易占》是古代数术家应用《周易》重卦的一种重在技术的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张丽丽博士发表的《卫德明易学宇宙论思想研究》一文揭示了卫德明通过科学释易学所建立的“本体宇宙论”的诠释体系。文章指出,卫德明受“索隐派”神学的影响,在《易经》“宇宙论”研究中以“天邑”的形制为起点,提出了“原型”的构想。通过“曼陀罗”之形所显现的“空间表达时间”法和莱布尼茨“二进制”次序所展开的数理逻辑,卫德明实现了六十四卦对“抽象时间”的表达,并建立了“完整的原型系统”。不过,卫德明的诠释也存在着对“本义”追溯不足、宇宙起源说含混不明、材料引而不证的缺陷。
 

第二场

第二场研讨会由章伟文教授和陈壁生教授主持,发表论文5篇。


丁四新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温海明教授《〈中国哲学通史·秦汉卷〉对汉代哲学研究的推进》一文运用与既往哲学史著作相比较的研究方法,总结了丁四新、龚建平所著《中国哲学通史·秦汉卷》的学术贡献。该文认为汉代哲学的主要内容是从不同角度切入人生与世界、诠释宇宙图示,构建了中国古代形上学的高峰。文章分述了丁著各章的要点与新见,指出《通史》哲学性强、突出呈现了汉代哲学重视宇宙论和形上学维度的特性。丁著所揭示的董仲舒宇宙论丰富复杂的象数图式、条析纬书对经学和易学的发挥等可以说是对相关哲学研究的重要推进。

 

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文学部邓红教授发表了《熊伯龙论王充》一文,对熊伯龙《无何集》中无神论以外的王充思想论,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分析。该文指出,熊氏穷举王充称引孔孟言论以论证王充为“宗孔孟、为孔孟之徒”,以及其以《幸偶篇》为统领《论衡》之纲要的论证尤为精彩。不过,熊书认为《问孔》《刺孟》是伪作的说法是根本错误的,他为王充的符瑞论辩护的部分内容也违反了王充颂汉的初衷本意。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丁四新教授《“灾异”新论:灾异、灾异思想与经学灾异说》一文对灾异说的含义、起源、形成及其经学意义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释。他认为,灾异思维至迟形成于殷末,在西汉中后期上升为灾异哲学,以《春秋》学、《周易》经学、《洪范》五行灾异说和《齐诗》翼氏学四种经学诠释展开,包含着天人感应、象征、阴阳五行和关联性四种基本思维形式。同时,他厘正了战国阴阳禁忌说与经学灾异说的区别,认为《洪范》等经学文献才是汉代灾异说的正宗正源,汉儒完成了对灾异说的推明和重构,以实现其谴告人君、限制君权、展现民意和维护国家权力的民本指向。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肖航副教授发表了《〈白虎通义〉中的阴阳五行思想》一文,展现了《白虎通义》在阴阳与五行的融合这一动态发展过程中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他分别从五行纳入阴阳的宇宙论、阴阳判分性情和五性列入五行的性情论、以及三纲六纪象征阴阳消长的伦理规范等层面详细论证了《白虎通》对于阴阳和五行思想的贯通整合,突出了阴阳五行思想所蕴含的联系性、整体性、秩序性的特点。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赵金刚副教授发表了《气与一个世界》的论文,对重新理解朱子的自然哲学提出了新的看法。他认为朱子以哲学的思路和一个世界的眼光来处理自然知识问题,其哲学背后追求的是对世界统一性的认识、对人的整全生活的关注,而不仅仅是对经书问题的回应。朱子对于自然世界的理解来源于他的实际经验以及其逻辑的哲学理论系统,朱子阐释“自然”的基本原理为:理生气,理在气先;理一分殊,气一分殊;动静无端,阴阳无始;阴阳一二,气由气而质变化,五行有生之序和行之序。

15日下午,共进行了三场研讨会,共发表论文12篇。

 

第三场

第三场研讨会由任蜜林研究员和张丽丽博士主持,发表论文4篇。


陈壁生教授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陈壁生教授发表了《礼以则天——郑玄礼学的天学依据》一文,从天地生成到天地结构,对郑玄天学的内容作了详尽的论述与平议。文章指出,礼乐文明建立在一套对天地形而上理解的基础上,其中尤以天地生成论和天地结构论为重要内容。郑玄以《乾凿度》中“四太”的“混沦”状态来理解太极,太极是“淳和未分之气”,是实体和动力,是生成天地的根本;而以“浑天说”立场建立的天地星辰运转的学说,构成了郑玄的天地运行说。郑玄的天学理论,为其整体的礼学建构、具体的礼制理解提供了根本的依据,直接决定了礼学史上对天地、阴阳、四时等问题的认识。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余治平教授发表了《勿使并进:经学对子学有超越而无凌驾——董仲舒的帝国意识形态设计及其边际划定》的论文。他从三个角度理解董仲舒对帝国学术的划分:以“六艺之科”或“孔子之术”为官方意识形态,以非儒学术为民间私有私营,以“邪僻之说”为流毒而求“息灭”。他认为应走出既往尊罢关系、经子关系的认识论误区,董学并不谋求凌驾百家子学,对其整合与改造,而是务求以“天人感应”的平衡系统压制君权,与专制保持距离。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陈赟教授发表了《太一与大同:〈礼运〉对原初秩序经验的刻画》一文。他指出,《礼运》中的“大同”与“太一”作为秩序的出发点,分别被用以表达原初秩序经验的不同侧面。《礼运》中王者创建的礼义制度以体制化方式贯通社会与宇宙、联结王与神(天),在政治伦理的层面,“大同”是相对于三代秩序的更为原始的秩序,在宇宙论层面,“太一”是一切秩序的开端,贯穿于秩序未分与分化之后。

 

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张涛副研究员发表了《“绵蕞”:汉初儒生的习礼方法》一文,指出叔孙通制礼所应用的“绵蕞”的演肄传习法,是先秦时期礼学传授的主要方式。“绵”指引绳为营,“蕞”指束茅表位,引绳索以营划场所,立茅蕝表人物方位,标识行礼向位,此即以肄习为实质的“绵蕞”的内容。孔子及其后学所讲习之礼,是绵蕞之法的渊源所自,也是汉初制礼的直接来源。


第四场

第四场研讨会由李畅然研究员和高海波副教授主持,发表论文4篇。

张丽丽博士、孟庆楠副教授、任蜜林研究员

北京大学哲学系孟庆楠副教授发表了《〈韩诗外传〉中的为臣之道》的论文。该文通过《韩诗外传》臣道议题中所讨论的尽忠、去国和孝亲之间的冲突,探讨了为人臣者面对的不同身份及所担负的责任。《韩诗外传》虽主张不顾自身政治地位和不惜舍身尽忠的忠道,但并不将其视为绝对的准则,若“君使臣以礼”的前提被破坏,那么尽忠便不再是臣子的义务,可以选择离朝去国;若忠君和孝亲不能两全,那么孝亲原则不可动摇,要优先于忠君。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徐建委副教授发表了《东汉时代的〈古文尚书〉》一文,从书写和文本两个层面对东汉《古文尚书》的情况作了详尽扎实的考辨。该文认为,东汉时代“古文”往往指古文字而非经书,王莽时期甄丰以孔子壁中书为基础系统整理而成的“古文”,在东汉初年被用来改写今文二十九篇而成《古文尚书》,改写者很可能就是杜林,此即杜林、贾逵、马融、郑玄所传《古文尚书》。东汉所传的《古文尚书》在书写层面是古文,但文本内容却仍是今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蜜林研究员发表了《刘向的春秋学思想新探》的论文,对刘向的春秋学思想及取向提出了新的观点。在对《上封事》《洪范五行传》《新序》等文本分析的基础上,他指出刘向虽治《春秋》榖梁之学,但在论述中是兼取春秋《三传》而用的。刘向兼用三传有着不同的目的:刘向对于《左传》主要采用其史料,于《公羊》《榖梁》则依据其义理。文章认为,刘向虽然提倡穀梁学,对于董仲舒却颇为推崇,其目的并非是为了取代公羊学,而是为了补充公羊学。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高瑞杰副教授发表了《“久旷大义”:东汉前期的制礼实践兴衰考辨》的论文,从经学对政治的影响作用这一视角入手,指出两汉时期“久旷大义”的重要原因在于今文经学家对制作礼乐的严苛态度。在王莽改制的刺激下,东汉重兴礼乐之事一再被提上议程。不过由于今文经学无法解决礼乐制作所要求的的权威性与系统性的统一,以及经学内部异说纷呈,无法达成“通义”,自然也阻碍了制礼作乐的进程。

 

第五场

第五场研讨会由徐建委副教授和孟庆楠副教授主持,发表论文4篇。


张涛副研究员、徐建委副教授

北京大学儒藏中心李畅然研究员发表了《〈孟子〉赵岐〈章句〉、朱熹〈集注〉和焦循〈正义〉的比较研究(其一)》的论文,从注释学的角度为汉学、宋学和清学的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个语言层面上的个案。他认为赵注存在增字解经、前后不一的缺陷,这主要是章句体诸句为释,不易贯通的原因造成的。焦疏驳正了赵注之谬,但未能全面认识赵注体例,拘泥于训诂,失于发明孟子和赵岐本义。朱注则善审辞气,重视义诂,在赵注的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跃。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李若晖教授发表了《弃其天伦:何休篡改〈公羊〉发覆》一文,以《春秋繁露·顺命篇》入手,探讨了何休对于《公羊传》的篡改以及相应的经义建构。“天伦”即天所定之序次和道理,只见于今本《谷梁传》中,而《顺命篇》“鲁庄公之不得念母、卫辄之辞父命”、《五经异义》引“《公羊》说”言“武王为天诛纣”皆属“天伦”,却不见于今本《公羊传》。既然《公》《谷》本存在相同内容,且《公羊传》亦有用于宗教性主宰之“天”和哲理性超越之“天”,上述文本扞格便有可解之处,因此他得出了何休删削《公羊传》庄公三年的“天伦”之文并篡改其经义为“诛不加上”的结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宫志翀讲师发表了《经史之间的冢宰形象》的论文。他认为,就史实而言,周代官制的行政中枢是司徒、司马和司空,宰作为君的私臣管家并不在官制体系中,西周末期才开始代行君命。以孔子“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为由,经学内部展开了不同方向的政制构想中,《王制》以冢宰为私臣而兼制国用,反映了尚贤重民、公私分际的精神;《周礼》则以冢宰统制诸侯、百官和民人,是绝对君权在官制中的符号化表达。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黎汉基副教授发表了《孟子是〈公羊〉先师吗?——检讨与反思》的论文,对近年来学界兴起的“孟子为《公羊》先师”的说法及其论证作了详尽的分析与辩驳。他的证据如下:其一,孟子的传经活动如《史记》所述,并不存在明证其曾传述《公羊》的直接证据;其二,孟子论说《春秋》存在与《公》《谷》二家类似的思想元素,不等于孟子就是某一说的先师,亦无法印证“公羊学的独占性”;其三,《公羊》命名和文本形成的过程,还存在着先秦时期是否有明确的标识和“公羊学认知”的疑问。因此,与其坚持不可证实的先师说,不如从公羊学吸收了孟子观念这一方向进行理解。

16日上午,共进行了两场研讨会,共发表论文10篇。


第六场

第六场研讨会由王楷教授和李震助理教授主持,发表论文5篇。


王楷教授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王新春教授发表了《汉代经学语境下荀爽所构设的宇宙易场》的论文。他认为,荀爽在经学的语境下构设了一个宇宙八卦卦气易场,《说卦》八卦图式所开示的时空合一的动态流转宇宙图示意味着天下皆在易场之中,而阴阳卦气的消息升降又显现了易场之中的节气时序更迭和万事万物生化。荀爽所揭示的易场中的大化流行,目的在于确立三才之一的人的宇宙角色定位和面对天下的角色应然承当。

 

同济大学哲学系谷继明副教授发表了《〈易林〉撰作与六朝占筮家的传记书写》的论文。他认为“林”专指筮辞叠韵为语的形式,六朝时期“易林”类著作的主要面向是占筮类著作,又分为占筮当下创作的韵语形式的“医案类筮书”和预先撰写的系统的爻辞断辞类筮书。他指出了占筮记录文本的五个层次:命蓍、成卦、给出繇(林)辞、解读和实际情况,第三步繇辞和第四步筮者诠释间所存在的一定“间距”,是数术易的传统。“林辞”以人为制作的间距,是普遍与个别、神圣与世俗既有界限又可感通的统一。

 

暨南大学文学院哲学研究所李元骏讲师发表了《知识与价值的混一——试论汉代历法与〈蒂迈欧篇〉的宇宙论》一文,从中国古代历法背后的思想观念入手,以中西比较的研究方法对“李约瑟”难题作出回应。在宇宙论层面,汉代历法深受五行观念的影响,但五行四时只在在一年内的同一种时间流转维度里发生作用,是一种整体性的思维,缺乏对经验世界具体物事的拟合;在知识与价值层面,汉儒则以“亲亲”的伦理角度出发,以人的“亲亲”来构想天的“生生”,着重发挥“泛爱”式的善,使得知识与价值混一,理性求“真”的一面便无法凸显。五行思想与天文历法相结合,从根源上让历法研究不以知识上的求真为目的,从而阻碍其不断进步。

 

曲阜师范大学哲学系孙功进副教授发表了《汝阴侯墓太乙九宫式盘用法复原的几个关键问题》的论文,指出占盘用法复原的关键,是明确式盘要件的功能并确定圆盘的旋转方式。他认为,圆盘的功能在于借助旋转体现“太一日游”并在占法中确定太一居中宫之日,方盘的功能是为圆盘旋转确立天文历法框架和确定冬至日这一理论起点,并配合圆盘旋转完成行占,圆盘的旋转规则以1-9的宫序为周期进行。他还指出,出土九宫式盘可行三种占法,即占一岁之运的“太一移日占”、以“君、相、百姓、将、吏”为对象的“五宫占”以及兵阴阳的“八风占”,其中“八风占”须配合类似银雀山汉简的《八风图》共同完成。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冯鹏讲师发表了《西汉经学灾异思想的回顾与再评价》的论文。该文对西汉经学灾异思想的具体理论形态的主要特征作了概括:以天人感应说为理论基石,以经典文本与圣人之意立论依据,以儒家价值观念为精神内核,以限制君权为基本诉求,注重推求事应与灾异占测。他认为尽管经学灾异思想的阐释具有显明的“政治驱动”色彩,但不能完全从政治动机加以解释,还需要考虑到灾异思想在战国年间的流行、儒家经典内部的灾异论遗留、天人感应学说的解释力和新的灾异学说屡被建构等原因。他指出,对于经学灾异思想的评价应当兼顾汉代学术的基本性格,对于言灾异的儒生群体的评价应当关注其对儒学价值观念的继承和担当。

 

第七场

第七场研讨会由李若晖教授和郑博思博士后主持,发表论文5篇。

李若晖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王楷教授发表了《荀子的经典观》的论文。该文从哲学的视角审视荀子,认为荀子是以“六经”作为价值观念的根源,展开其思想创造和哲学建构的。荀子通过自己的思想创造使“六经”所表征的价值体系在自己时代“再生”,而他本人的思想也成为了新的儒学典范。他从荀子天人观所折射出的《易》之“三才观”,荀子政教思想中的“隆礼义而杀《诗》《书》”观念,以及荀子工夫论语境之下的礼乐观等方面入手,在荀子对“六经”的“化用”中,揭示了“六经”的价值体系在荀子这里的承续、展开及演进。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院荆雨教授发表了《〈管子〉之“理”的思想内涵——以法的论证逻辑为线索》一文。他认为,战国中后期集中出现的、具有政治哲学意义的“理”,大多表现于稷下学者或与稷下相关的学者思想中,尤其在《管子》的相关篇章中,突出使用了“理”的概念和观念。他论述和总结了《管子》所见“理”观念的内涵与特征:《管子》之“理”具有天道、阴阳的超越向度,并为其政治哲学奠定了超越的根据;《管子》之“理”重视普遍性规则和法度,具有反私、抑情倾向及对于秩序合理性的追求;《管子》之“理”具有以法为主、融合儒道的思想特质。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张盈盈副研究员发表了《嵇康对儒家的“接着讲”——以人性论阐释为对象》的论文,对于传统认识中将嵇康的人性论归为道家的自然人性的看法进行了反思。她认为,尽管嵇康非薄仁义而崇尚自然,是儒家名教激烈的批判者,但嵇康的人性论实际上是对汉代儒家人性学说的“接着讲”。嵇康以“气禀”为论人性的前提,通过“气性”向“才性”的转变,使得人性有了先天的命定义;并以“中人”之性为焦点,强调教化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另一方面,嵇康又突破先天的命限,使得个体道德实践突破禀气之初的偶然性。最后,他通过对安心与养性的双重建构,树立德性生命的价值,实现人格的自我提升。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李春颖副教授发表了《汉宋对〈孟子〉性命之辨解读的差异》一文,通过比较研究汉宋学者对性命之辨的解读,揭示了不同哲学体系下对性命的安顿,对诸家的解释思路进行了总结:以赵岐为代表者以“本性”和“结果”来划分性命,以戴震为代表者以价值判断来划分性命,以二程为代表者以是否“由己”来划分性命。他认为其中尤以朱子最具代表性,朱子对性命问题的深化主要通过阐发“命”来完成。朱子将命定义为“天命”,将命限、命运、所禀、所值等多种意涵都纳入到天理流行中:自天付之于人,是天命;人之禀赋,是性;自本体言是天命、性理,自流行言是所禀、所值。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陈绪平副教授发表了《说“慎终追远”:兼论孔孟视域中的“人间关怀”》的论文,对孔孟思想中的生死关怀进行反思。他认为,孔子的“慎终之规”在生死之间中建构与彰显了“我”之意义,以“孝”作为代际关系,将“我”置于过去和未来这一“伦理链”上,使得世俗生命获得了安顿、生命的当下性得以确认。孟子提出“无后为大”,以“孝”为“今人”最大的德性,使得血缘氏族在文化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伦理链条。孔孟视域中的“伦理链”概念在哲学意义上安顿了人间,这也正是重世间伦理的孔孟之学具有超越价值的原因之一。

16日下午,共进行了三场研讨会,共发表论文13篇。

 

第八场

第八场研讨会由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陈石军讲师主持,发表论文4篇。

张丰乾教授、黄开国教授、代春敏讲师、白立强副教授、魏彦红教授等学者作线上报告并参与讨论

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黄开国教授发表了《从〈春秋繁露〉看董仲舒人性论》的论文。他认为董仲舒的人性论包含性同一说和性品级说两种基本理论形态:性同一说综合了孟子、荀子的人性论,认为天生人性、善恶皆有;性品级说也即性三品说,以上中下人性等级之分,为社会等级制作出人性的论证,还为王教的合法性、合理性制造了人性的根据。董仲舒人性论完成了对先秦儒学人性论的总结,又发展出适应时代的新的学说,处于整个儒学人性论发展史中承上启下的逻辑关节点上。

 

衡水学院董子学院魏彦红教授发表了《董仲舒论〈春秋〉治世原则:“十指”》一文,阐发了“十指”的内涵与价值所在,并对其重要意义进行了总结。该文指出,董仲舒强调“十指”为释读《春秋》之大法,是《春秋》记载史实并论事议事坚持的基本原则,如果人们明了这些原则并遵循之,万物和谐,阴阳和顺,四方仁爱,道义畅行,万事万物循天道以从事,自然与社会便将呈现美好的状态。

 

西安外事学院张丰乾教授发表了《“感(应)”的哲学——以董子之论为参照》的论文,回溯并阐释了董仲舒的“感”“应”思想,探讨了“感”的发生、状态、成因和意义等诸多问题。他认为,董仲舒所提出的“圣人见端而知本,得一而应万”“以类相应”“感而后应”等思想史汉代经学的重要理论成果。而董仲舒提出的如“影所应非一形”“仁者无感愁之欲”“奉先之应”等独特而重要的思想,值得学界特别留意,予以贯通考察。在此基础上,董仲舒还总结出叙事说理的“春秋笔法”,对诠释经典很有启发性。

 

衡水学院董子学院白立强副教授发表了《元机:董仲舒“贵元重始说”之公羊凭依及其理论开显》的论文,阐释了董仲舒春秋学“天”“元”的范畴。他认为,“天”“元”内在统一而区别:“天”是结构性向度,“元”是功能性向度。“元”以生生之机为基础进而转分出“始”“正”等多重面向,并以当下兴发之势而通贯时空,涵摄万象而为一,所以“元”既是大化流行(“天”)的无形之机,也是“天”之时空展现的内在动力,是天道轨制之大原。“元”的意义在于,构成了天地运化的潜在根基、型塑了王道精神先天本正的内在制式和为人后天养成君子人格提供了条件。
 

第九场

第九场研讨会由温海明教授和张涛副研究员主持,发表论文4篇。


会议现场

中山大学哲学系陈乔见教授发表了《董仲舒“义”说的意涵与特色》的论文。他认为,董仲舒把人道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义”,以“义”作为区别于天地万物的本质属性。董仲舒将“人”“我”与“仁”“义”这两对概念对举,指出仁的功能在于爱人安人,义的功能在于正我。董仲舒对“义”的理解体现了“义在正我,不在正人”的道德要求,他用利以养体、义以养心来回应义利之辨,并强调圣人的教化功能对民人由“利”至“义”的引导,把义利之辨从个人修身的视角引申到政治的视野,明确表达了官府毋与民争利的观念。

 

衡水学院董子学院王文书副教授发表了《唐宋〈春秋繁露〉的流传与刊刻》的论文。该文认为,董仲舒的著作包括上疏条教和说《春秋》事得失两部分。魏晋时说《春秋》事得失的一百二十三篇被汇总在一起,是为《春秋繁露》,隋唐时期部分内容亡佚,成为十七卷本。北宋后形成了三十篇十卷本和八十篇十七卷本两个版本系统,前者见于《中兴馆阁书目》著录和胡矩收藏的十卷本罗氏兰堂本,后者见于南宋馆阁藏董某人进献本和晁公武收藏。后楼钥和胡矩合作利用胡矩萍乡刻本和潘景宪藏本相互参校,付楼钥兄江西转运使楼椝刊刻,形成江右计台本《春秋繁露》,成为后世一切《春秋繁露》的母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夏世华副教授发表了《董仲舒的宇宙论图式》的论文,借助双谷堆和汝阴侯墓出土的六壬式盘来理解董子阴阳学说的宇宙论图式。该文认为董仲舒所论及的宇宙论要素不限于既往认识中的五行、四时、十二支等,还包括十干和四时之数、二十八宿与斗建之法和三才架构等。结合式盘的图式,文章还详细解读了董子对于阴阳出入与上下、阴阳合别与左右、阴阳损益与多少等阴阳布位和运行的法则,认为把握董子所依据的宇宙论图式,是理解董子的阴阳学说和宇宙论思想的津梁,对于理解秦汉之际的宇宙论也至关重要。

 

衡水学院董子学院代春敏讲师发表了《救日与救君:董仲舒的“重异”思想——以〈春秋〉“日有食之”为中心》的论文。该文认为,《春秋》所记录的三十六次日食,皆为“记异”,“异”先于事而至,有预告和警示之用,董仲舒因此而“重异”,依照日食发生的时间、方位、状态等对其展开诠释。董仲舒强调以礼“救异”,以道“救君”,试图以天道的力量救护君权,稳定秩序,归于王道。在“异-事”的诠释系统中,人的主体性作用始终被强调、被肯定,董仲舒“重异”实则是“重政”,“救日”实则是“救君”,是董仲舒对王道的笃信和实践。


第十场

第十场研讨会是博士生专场,由张馨予博士后主持、陈乔见教授点评,发表论文5篇。


刘禹彤博士研究生、陈石军讲师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博士研究生赵乾男发表了《再论“孝”的起源与早期孝观念的思想内涵》一文。该文梳理了梳理有关“孝”观念起源的研究成果,认为朴素的孝行与“孝”的原始观念至少在商代晚期以前便已出现。西周时期,“孝”的词义与使用范围得到极大的丰富,围绕“孝”观念的理论已日臻成熟,作为衡量人道德品性的标准之一,“孝”成为了处理人伦关系的一般性原则。两周时期的“孝”主要有以下几个内涵:1.物质上的供养与侍奉;2.祭祀时将祭品献予鬼神、祖先;3.缅怀、继承先人之遗志;4.对于参与政事者的德行要求之一;5.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刘禹彤发表了《汉代〈春秋〉学中的元与气》的论文。该文认为,董仲舒和刘歆的春秋学皆以宇宙结构论为思考背景,但刘歆首次明确将元理解为元气,启发了以元气为本原的宇宙创生论。东汉起大兴图谶,何休以元为创生和分化出阴阳、天地、万物的源头,提出直线式的宇宙生成论构想,成为后世定论。两种宇宙论代表了对《春秋》和天下的不同认识。两汉今古文也在宇宙论层面产生分歧,东汉纬书在宇宙领域支持的元气创生论,在人世领域转化为一种历史溯源论,深刻影响了古文经学有别于今文经学的治学道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窦建英发表了《兴彻体用:从〈论语〉引〈诗〉论〈诗〉看诗之为诗的本质及其工夫论意义——以海德格尔诗学为参照》的论文。该文指出,海德格尔论诗之本质包含的感通和兴发这两个面向,与孔子所论之“兴”极为相似。不过,海德格尔将诗之本质认作是真理进入存在的突出方式,更注重真理之发生;孔子则更强调“兴”对于诗之创作和发用的重要意义。文章认为兴、观、群、怨可以被理解为“兴”发用的表现,“兴”贯彻于诗之创作、持存和发用的全过程,是诗之为诗的本质所在,在人格修养上亦具有重要的工夫论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张禹发表了《奉天以受命:董仲舒政治哲学中的权力正当性》的论文,指出董仲舒将天道视作人间政治的正当性根据。该文认为,“元”是天道之上的本源而不能被直接认知,天道需通过作为“天端”的“春”以把握。帝王布政施教的开端是“援天端”,而其政治秩序的正当性则需通过王位之正、诸侯即位之正与境内之治正来予以确定,同时董仲舒引入了灾异和符瑞理论,补充了对时王政治正当性进行批判的理论。对于汉王朝正当性的建立,董仲舒的“三正”说尤其重要,此说承认了三代政权的天命正当,借助“存二王后”的学说将时王与先朝圣王、远古明君的天命正当性勾连起来,通过历时性的王朝正当性串联构筑起政治权力的传承统绪。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唐艳发表了《董仲舒求雨止雨祝辞中“情”与“理”的张力分析》一文。该文认为,董仲舒求雨止雨祝辞背后蕴含着天道阴阳原理、天人互动的内在机制和人的性情意志等丰富内涵。《请雨祝》《止雨祝》超越了商汤祷辞中鬼神崇拜与血腥残忍的蒙昧面向,以“开阴闭阳”“开阳而闭阴”的天人感应原理来实施求雨止雨之术,更趋于理性化和人文化。“以身度天”是人通达天的独特体认方法,“无使阴灭阳”则表达了人对天的绝对遵从与崇高敬意。董仲舒的天道化改造,将人与神灵沟通的动力归之为其对天道的理性认识与坚定信念,天人之间互通互感的和谐关系成为君民共同的理性选择与信仰需求,这正是天发挥宗教作用的表现。
 

分组讨论会后,举行了本次研讨会的闭幕式,由赵金刚副教授作总结发言,“中国哲学视域下的汉代经学”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赵金刚副教授

本次会议,张馨予博士后和季磊、丁亮皓、王政杰、胡晓晓、周心仪博硕士生等参加了会务工作。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哲学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