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张
  • 宋玉麟 洞庭西山图 1993年作
  • 宋玉麟 江遊图 1991年作
  • 宋玉麟 秋山白云图 1991年作
  • 宋玉麟 山居图 1994年作
  • 萧晖荣 池面好丰神 2014年作
  • 萧晖荣 和谐图——源远流长 2008 年作
  • 萧晖荣《池面好丰神》2014年作 180x104cm
  • 萧晖荣 一带一路 鸟鸣花开(四联屏)2016年 200x140cm
  • 萧平 春闺晓起
  • 萧平 龚贤诗意 2008年作
  • 萧平 童年回忆 1998年作
  • 萧平沃土 68x68
  • 蕭平 紫荆盛放灿若霞 2007年作
图集

“画坛三友——萧平、萧晖荣、宋玉麟中国画联展”在汕头艺苑隆重举行

发表时间:2017-04-18

开幕式现场

4月16日,由汕头市委宣传部指导,江苏省国画院、汕头市文联、广东省岭东美术馆主办,汕头艺苑文化广场承办的“画坛三友——萧平、萧晖荣、宋玉麟中国画联展”开幕式在汕头艺苑文化广场三楼多功能厅隆重举行。开幕式由汕头市政协原副主席、文联主席谢铿主持,萧平、宋玉麟、陈政明、萧晖荣分别致辞;周镇松、萧平、宋玉麟、萧晖荣共同为展览鸣锣开幕。出席开幕式的主要领导、嘉宾包括:汕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镇松,汕头大学原党委书记、广东省历史学会副会长黄赞发,汕头市政协副主席刘辉,汕头市委原常委、统战部原部长马逸丽,汕头市人大原副主任、市法学会会长廖文松,汕头市政协原副主席、市公益基金会会长张泽华,汕头市政协原副主席蔡婵英,中国美协原理事、汕头中国画院院长陈政明,汕头画院原副院长赵淑钦,汕头市文联副主席、汕头市美协主席许自敬,汕头市文联原副主席蔡宝烈等等。此外还有来自江苏省及潮汕地区文艺界、媒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共数百人出席了开幕式,现场非常热烈。本次展览将连续展出至4月30日。


江苏省国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长萧平致辞

汕头市政协原副主席、文联主席谢铿主持开幕式

中国美协理事、江苏省美协名誉主席、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宋玉麟致辞

中国美协原理事、汕头中国画院院长陈政明致辞

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美协理事、香港美协主席萧晖荣致辞

出席活动领导嘉宾合影

汕头市常委、宣传部长周镇松、江苏省国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长萧平、、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美协理事、香港美协主席萧晖荣、中国美协理事、江苏省美协名誉主席、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宋玉麟共同为展览鸣锣开幕

三友于合作作品前留影

三友伉俪合影

当天下午, 萧平、萧晖荣、宋玉麟“三友”举行笔会雅集,他们谈文论艺,其乐融融,席间还乘兴合作了一件《岁寒三友图》。此画由宋玉麟画苍松,萧晖荣写梅花,萧平绘墨竹、湖石并题字,松梅竹浑融一体,是一件兼具笔墨韵致与传统文化情趣的精品之作。这既是本次“画坛三友”画展的见证,也是三友多年交谊的又一明证。

展览现场



翰墨知己 君子雅怀

——“画坛三友——萧平、萧晖荣、宋玉麟中国画联展”前言

撰文/广东省岭东美术馆总馆长 萧芬琪

“三友”一词,始见于《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在此阐述了他的交友之道,即正直者、诚信者、见闻广博者为益友,惯走邪道者、阿谀奉承者、花言巧语者为损友。孔子的“三友”说奠定了儒家交友之道的基调,为后世儒士所尊奉。儒家的交友之道,并非同行交好便可称为三友。三友者,更讲求的是知交之间的志趣相投,如切如磋的精神境界。

迨至后世,“三友”一词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象征化意义,在文化艺术方面产生了更为广阔的内涵。如唐代元结的《丐论》以云山、松竹、琴酒为三友,白居易在其诗篇《北窗三友》中以琴、酒、诗为三友,宋代苏轼的《题文与可画》以梅、竹、石为三友。不过最为知名的还要属“岁寒三友”,即松、竹、梅。宋代林景熙的《王云梅舍记》云:“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至此,“三友”从合乎圣人之说的儒家交友之道,逐渐演变为兼具中华文化精神与艺术气息的重要文化符号,深受历代骚人墨客的热爱。

萧平、萧晖荣、宋玉麟均为现代艺术大家,他们彼此交游数十年,在艺术理念上不乏契合之处,而且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各以其不同的形式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养周厚,德艺双馨,堪称现代交友之道的典范。他们因志趣相投而成莫逆之交,三友之风,有梅之高洁,松之坚贞,竹之高雅,光风霁月,堂堂正正;又如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本次“画坛三友”联展既是他们多年交谊的见证,也是苏粤港三地文化艺术交流之佳话,更是中华民族传统三友文化的最佳诠释。

返虚入浑 积健为雄

萧平,1942年出生于重庆,祖籍江苏扬州。其祖父萧子贞先生从事于当时新兴的邮电业,父亲萧鼎咸先生承继父业,工作之余醉心于传统的诗词书画,时常绘画习书。萧平自幼耳濡目染,少年时即以当画家作为自己的理想,闲暇时临习不辍。

meishubao/2017041817252598063.jpg

萧平 龚贤诗意 2008年作

1961年,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的萧平报考了南京艺术学院。奈何时逢国家困难时期,各大艺术院校临时调整招生计划,“南艺”也只招收本院附中学生,萧平虽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南艺的专业考试,却面临着无法进入艺术院校就读的困境。所幸的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当时刚刚成立不久的江苏省国画院正筹备开办国画研修班,经同学谢代辛的父亲、时任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陶白先生推荐,萧平成为这届学员中唯一的高中毕业生。

入学之后,萧平逐渐以他扎实的绘画功底和文学基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当时的江苏省国画院研修班实行的是比较开放的教育,不仅教授绘画,而且重视古典文学、绘画史论、书法和篆刻等科目的学习,学生还时常能够亲眼观摩许多著名书画家亲自示范,如傅抱石、钱松喦、亚明、宋文治、林散之等。萧平勤奋好学,聪颖善思,一点即通,故而深受师长们的喜欢,渐渐成长为这批学员中的佼佼者。1962年,他与钱松喦、亚明、俞剑华、张文俊、陈大羽一同作为江苏国画家代表团的成员,赴山东进行书画交流,现场观看李苦禅、王雪涛、王个簃等名家作画,并聆听他们的创作心得。此行是时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的亚明先生对萧平的奖掖和期望,对于萧平后来的艺术事业和创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1963年初,受亚明先生推荐,萧平调到南京博物院学习古书画鉴定,开始了他长达十九年的学习与研究,他的书画生涯也由此转入了另一种方式的学习。进入博物院之后,萧平跟随徐沄秋、王敦化、许莘农等先生,潜心探研隋唐以来的绘画流派与风格演变,以及各个画派的艺术特点、代表画家、代表作品等专业知识,日日披览故纸,时时摩挲古迹,既训练心力眼力,亦时常临摹古人笔墨。此一阶段,他发表了多篇有见地的论文,如《吴县洞庭山明墓出土文征明书画》《明清肖像画的风格流派和形式》《明清书法琐谈》等,受到业界的普遍肯定,逐渐成长为古书画鉴定界的青年才俊。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萧平奉命陪同由京南来审阅古代书画的鉴定大家徐邦达先生,期间深获徐老赏识,并最终拜入徐老门下。徐老将自己半个多世纪在古书画鉴定方面的经验、教训和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萧平,萧平的书画鉴定水平因此日益提升,渐有大家之风。

1982年,萧平离开专业的鉴定岗位,调任江苏省国画院为专职画家。与此同时,他也没有放弃书画鉴定事业,而是齐头并进,将多年积淀而来的文化素养、鉴赏心得、人生阅历等灌注于其艺术事业,在书画创作、绘画史论、书画鉴赏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萧平的绘画早年以自学为主,入江苏省国画院研修班以后,受亚明先生器重,拜在其门下。亚明对萧平寄予厚望,不仅在创作上多有指点,而且还带他参加全国性的书画交流活动,后又推荐他到南京博物院从事古书画研究。不过萧平之师从亚明,更多的还是继承了亚明先生兼收博取而又不拘一格的创造个性,而非拘泥于一家之法。从萧平的艺术道路来说,不可忽略的是古书画鉴定对其绘画创作的影响。正是在大量阅读和临摹古代名家真迹的基础上,他以“新金陵画派”为根基,由明清上溯宋元,特别是他对唐宋至明清各家各派的深入探研,以及对全世界各大博物馆数以十万计的历代名作的广泛赏读和研究,其绘画才真正进入创造的阶段,逐渐探索出具有自家面貌的创作样式与笔墨语言。其次,早年对于西画的学习,也成为他后来创作的重要源泉,特别他后来的风景、人物写生作品,此即为其滥觞。早在1984年,他就曾经尝试将丙烯材料运用到山水画中,使画面局部产生斑斓多彩的视觉效果,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在创作上的过人胆魄、不拘一格。而此种眼界、器量,则来自他对于中西绘画,对于古今艺术发展之脉络的清晰把握,并始终贯穿于他的创作之中。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萧平的绘画创作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表现出一种自得自适、圆融无碍的境界。这个时候,传统以一种更为灵活的面貌展现他的笔下,花鸟、人物、山水甚至异域风情都驾轻就熟,摩古、现代、创新无不得心应手,工笔、写意、兼工带写,皆运用自如。唯一不变的,是他对传统笔墨的运用愈发的出神入化,堪称极尽笔墨变化之能事,而其画面中也时常透露出来一股独特的儒雅之风、人文情怀。其山水画融合“宋骨”、“元韵”,又取明末诸家之变,或对景写生,或缘情写景,或以前贤诗意为题,在笔墨的律动中抒写诗性襟怀,风格灵秀而雅逸。相比之山水画,其花卉画的笔墨则更为酣畅淋漓,汪洋恣肆,潇洒自如,气势豪放,气质接近于徐青藤、李复堂、吴缶庐诸家。他极为钟爱莲花,还特别命名其画室为“爱莲居”,常写莲叶田田的风姿,歌咏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其人物画善于将传统的人物画与西画精准的造型相结合,或描写古代的文人墨客,或绘写至亲好友,或刻画异域人物,在精准把握外貌的前提下略形取神,画风率意而疏宕,形神俱足,栩栩如生。

萧平绘画极为重视传统,而传统之中,他又最为强调笔墨气韵。他认为只有在此基础之上,再谈摩古出新、中西融合也就水到渠成了。当然,至此想要更进一步,则要讲求画家的画外工夫。萧平非常推崇儒家的核心理念——中庸。中庸并非平庸,而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美,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抱朴守中,是一种历经变乱之后从容面对的人生态度,体现在生活和艺术实践中,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如果从这个角度去解读萧平的绘画,就能够理解其作品题材之多变、技法之丰富、画面之灵动,了解他对人对事对社会对自然万物的悲悯欢欣之情。

萧平的书法也独具一格。他初拜林散之为师,后拜师高二适,兼得二家之长,而以自家学识阅历温养之、变化之,逐渐形成俊雅潇洒、行云流水的独特书风。他五体均擅,而常以行楷书或行书题画,章法潇洒,体势灵动,既富清逸之气,又不乏刚劲之势,儒雅沉静,字里行间流淌着一种诗性的气息。

2006年,宋玉麟为《民间珍藏萧平绘画精品集》作序《萧平多彩的艺术世界》。序中写道:“我们都知道萧平兄的画路极广,举凡山水、人物、花卉无不精妙,工笔、写意、水墨、重彩也无不形神兼得,而且他还是一位造诣很深的书法家。我以为正是这个‘广’字,方体现出萧平兄的个人特色和他的过人之处。”这段话确为笔墨知己方能道出,读者也可借此加深对萧平的艺术成就与其艺术人生的理解。

铄懿渊积 熔古铸今

萧晖荣,1946年出生于广东潮阳一个华侨家庭。自幼喜欢写字画画,虽条件不敷,却自学不辍。十多岁时,其作品就常刊载于《南方日报》等媒体,并有作品入选汕头地区美术展览。

meishubao/2017041817261142539.jpg

萧晖荣 一带一路  鸟鸣花开(四联屏)2016年 200x140cm

1970年至1981年间,他在家乡创办工艺美术厂,任厂长兼总设计师。由于业务关系,经常往返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等地,因缘结识了朱屺瞻、刘海粟、谢之光、关良、黄幻吾、吴作人、陆俨少、唐云、陈大羽、宋文治、程十发、亚明、周昌谷等艺坛名家。由于他勤奋好学、谦恭有礼,兼之自幼打下了良好的笔墨基础,这些名家大师都乐意与他交往,不吝指点。与此同时,他开始潜心临习传统绘画,一得闲暇便援纸握管,与古人神交。惜乎这些早期画稿,后来都毁于1976年他蒙冤被抄家审查之中。

1981年初,萧晖荣移居香港。他本有很多机会从事金融贸易行业,但他却始终专注于传统文化的推广与艺术创作。翌年,他与著名画家周昌谷、黄幻吾联展于香港大会堂和美国图书馆。是次展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马来西亚华裔文学家萧遥天为其撰文《专介萧晖荣》,在香港《大公报》《华侨日报》等媒体连日刊登,广获好评。

由于当时的港英政府非常敌视中华文化,为使赴港的内地艺术家有个落脚点,1987年,他在刘海粟、朱屺瞻、陆俨少等前辈的鼓励下,创办了中国艺苑研究学会,1989年创建“香港艺苑”,搭建中国优秀艺术家向国际拓展的文化艺术交流平台。萧晖荣所推介的艺术家包括老一辈的刘海粟、吴作人、朱屺瞻、赖少其、程十发、黄苗子、黄永玉,及当时的中青年画家李明久、宋玉麟、许钦松等;其收藏则涵括了明代的沈周、陈淳、董其昌,清代的石涛、金农、华喦至近代诸家。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香港艺苑现已成为海内外广为知名的文化品牌。

在从事艺术推广的同时,萧晖荣始终没有放下对艺术的追求。每天不管多忙,他都要抽出时间,赏读名迹、临池创作,在笔墨的氤氲中消除工作的疲累。他通过收藏鉴赏,广交同道,广泛临摹历代名家名作,深入体味传统笔墨气韵,创作功力与日俱增。评论家马洪增先生曾说,萧晖荣是“通过长期的收藏、鉴赏、交游、勤攻、悟道,径自登上中国画艺术殿堂。”确实,萧晖荣既非科班出身,又非特定地师承一家一法,其艺术人生既富有传奇性,又是不可复制的。纵观他的艺术历程,可知师古人、转益多师、师造化等学习方法,一直交互出现在其不同的创作阶段中,使其艺术人生始终呈现出多元立体的面貌。

首先,他博采众长,厚积薄发。青少年时期他以学古摩古为主,渐长之后,时常与诸多艺坛大师交游,虔诚汲纳他们的艺术精神,由此建立了以传统为根基的艺术观,渐而得窥笔墨之秘,兼融诸家之长。而后他长期从事艺术推广工作,经常赏读古人真迹、近贤名作,揣摩其笔墨技法,体味其气韵境界,积学力行,遂逐渐探索出自己的笔墨语言、艺术样式。此外,他还非常注重写生,每年冬天经常冒寒到各地梅山探访,以此汲取自然气息,并将之灌注到创作当中,使其作品更增勃勃生机。

2005年9月,他的首个个展“萧晖荣中国画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著名书画家、鉴赏家萧平发言时激动地说:“晖荣至年届六十方想到自己,是人生最高境界。”这是对萧晖荣多年来致力于推广中华文化艺术的由衷赞赏,亦是他五十年磨一剑、厚积薄发的艺术历程之真实写照。时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的宋玉麟则评价说:“他的作品以繁取胜,但繁而不乱,这是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他的梅花可以画到非常之大,还是那么繁密。这从古到今我很少看到这样的作品。”

其次,他博学而多才。他在传统书画、雕塑、鉴赏、文史画论等方面都有着精深的研究,且在多个艺术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绘画方面,他擅写花鸟,兼写山水、人物,而以画梅最为闻名。其作品能大能小,收放自如,既注重笔墨气韵,又长于兼容并蓄,兼具传统笔墨韵致与鲜明的时代气息。在书法方面,上至甲骨文、金文,下迄清代邓石如、伊秉绶等名家,他都曾深入研习,诸体兼擅,不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草,均能信手拈来。尤其在鸟虫篆书法的创作上,他化古为新,在古传书体的基础上加以艺术性的创造,既富古意,又有着个人独特的面貌。在雕塑创作上,他提出了“文人雕塑”的创作理念,将中国画、书法与古诗词意象巧妙地融入其中,化腐朽为神奇,融人工与天工为一体,把中国传统的文人精神与三维立体的雕塑巧妙地融合为一。此外,他还是一位鉴赏的高手;而在文史画论方面,他对于传统梅花绘画的沿革与意象的阐发,对于传统绘画精神的继承与中国画在当代的发展等问题,也多有独得之见。

萧平曾在《密萼繁花灿若霞》一文中写道:“晖荣在艺术圈中所见既多,所交又深,其所涉必广,于画,于书,于鉴,于论,无不关注,无不插手。”萧晖荣的勤奋与其独特的艺术经历成就了他的博学与通才,而这种博学与通才又反哺着他的艺术创作,使他能够打破常人心中的藩篱,跨越古今中西,成就自我面貌,游刃有余地出入于绘画、书法、雕塑、文史画论等艺术门类之间。

其三,他重古而不泥古,厚古而不薄今。青壮年时期与诸多艺坛大家忘年交式的交游,使他确立了以传统为根底的理念,也开阔了其艺术眼界,使他不易为一家一法所束缚。因此他虽尊古尚古,却长于熔古铸今,积极地吸纳其他艺术的精华为我所用。他为人谦和,但在创作上,却总有一种要与古人较量的气魄。

他笔墨功底深厚,其绘画作品运笔抑扬顿挫,或雄浑苍劲,或爽利俊朗,或蕴藉淹雅,无不转运自如,富有法度。早在1984年,前辈画家朱屺瞻就在为其撰写的《萧晖荣的艺术》一文中赞他:“作画笔贵有力,力贵有势。晖荣力势具足,他笔墨大方,有大家气。”如今三十年过去,萧晖荣驾驭笔墨之造诣更见精深。在色彩应用上,他认为传统中国画虽也讲究随类赋彩,但总体上还是重墨轻色,对于表现现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来说未免略显单薄。故而,在遵循色彩规律的前提下,他经常将多种极富视觉冲击力的色彩同时呈现在画面上,营造出层次丰富、绚丽多姿的艺术效果。在布局上,他有意抛开传统梅花的疏淡风格,而着力经营繁花密蕊、欣欣向荣的画面,且深具法度,疏繁有法,常于极繁密处留下“气孔”,并通过画幅四角的题识、钤印,使画面显得更为立体、饱满。其大画长逾二丈,气势雄伟;小品短不及尺,典雅精致。其梅花图常舍疏梅而写繁梅,将红梅、白梅、腊梅等各色梅花荟萃一图,生机勃勃,灿若云霞。而繁梅之中又间写苍松、绿竹、淡菊、流泉、山石等传统题材,大处气势雄浑,细处细腻雅致,整体画面饱满而不失灵气。其花鸟图造型准确,赋色大胆艳丽,惟妙惟肖,动静相宜。其荷花图兼工带写,笔墨宛丽,气韵清雅,充分表现出荷花的雅洁气质。其余如紫藤、兰花等题材,亦皆自具手眼,别开生面。

最后,他非常注重在作品中表达对于祖国文化的热爱与其家国情怀。如创作于2013年的《繁花似锦图》中就写道:“以梅族合家,各色朱翠齐下,寒梅腊梅合家欢,喜气洋洋,为祖国之崛起,欣欣向荣,太平盛世之景写照也。时逢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之庆……拙作承祖国优秀之文化传统所润泽,亦是中西融合艺术之新风,意之所向也。新中国之邦交征途曲折复杂,今日华夏民族之扬眉吐气,炎黄子孙之福也。”前文化部部长王蒙先生曾说:“萧晖荣所渴望的绝不仅仅是自身生命之树的繁荣,而是追求祖国一整片‘艺林’的茂盛!”诚如斯言,萧晖荣虽常居香港,但作为浸淫传统文化艺术数十年且成就斐然的艺术大家,他深沉地挚爱着祖国文化与孕育出此种文化的这片土地,并且始终以一种积极的、有担当的态度去表现去歌颂祖国的发展历程。

博观约取 化古为新

宋玉麟,1947年出生于江苏太仓。其父为国画大家宋文治,有“宋太湖”之美誉。宋玉麟幼承庭训,聪颖好学。但是,由于当时宋文治先生工作繁忙,又潜心于绘画创作,一家人聚少离多,童年时的宋玉麟并没有表现出对于绘画的特别兴趣。不过童年时的农村生活,却对其性格的形成以及后来艺术品格的建立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江南水乡山川秀美,钟灵毓秀,生长于斯的宋玉麟无形之中得其清灵之气所陶冶;而江南乡间特有的温和、细腻、勤劳、淳朴的民风,也成为他最早的艺术印记。

meishubao/2017041817265551778.jpg

宋玉麟 江遊图 1991年作

1961年秋天,14岁的宋玉麟转学到南京,与父亲一同住在江苏省国画院宿舍。当时江苏省国画院刚刚创办,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艺术气氛浓郁,宋家与钱松喦、丁士青、李山、李亚等名家为邻,亚明、罗叔子、曹汶、黄养辉、费新我、余彤甫、张晋、吴晓邦等艺术大家也是宋家的常客,时常与宋文治先生论学切磋,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此文化氛围的熏陶之下,潜藏在宋玉麟体内的艺术基因开始萌芽,并爆发出对于绘画的热爱。不过,他并没有找父亲学画。当时江苏省国画院第一期研修班的教室与宋家的宿舍同在原南京“总统府”中,宋玉麟闲暇时喜欢去看学员们画画,有时恰好有学员不在,他便根据观察所得动手尝试。某晚,他正在临摹父亲的画,恰好被巡视的宋文治先生发现了,宋先生笑着对他说,不要临摹我的了,要学陆俨少先生的。因为在宋文治先生的眼里,陆老的画就是传统。

从此宋玉麟开始正式学画,他主要的功课就是临摹陆俨少先生的作品,而且这一临就是好几年。同时,他广泛临习马远、夏圭、王蒙等宋元名家名作,还阅读了许多美术理论书籍,很快便初窥堂奥。1964年,他创作的国画《虎踞龙盘今胜昔》被选送到瑞典展出,当时他才17岁。

1965年,由于当时许多美术院校的国画系都不招生,一心想继续国画学习的宋玉麟只能转而求其次,报读了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值得一说的是,为了报考美术专业,他还专门“突击学习”了素描和水彩。而之所以选择报读上戏,除了能够选择相近的专业继续学习绘画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上海可以继续跟随陆俨少先生学画。

入学以后,由于缺乏对西画的了解,宋玉麟更加用功学习,就如海绵掉落水中一般,疯狂地吸收着西画的艺术养分。此外,他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到陆俨少先生家中,将自己临摹陆老的习作请他批改。可惜好景不长,次年文革全面爆发,陆老受到冲击,宋玉麟的国画学习也只能暂时停了下来。文革初期,上戏许多学生都起来“造反”,宋玉麟却没有随波逐流,而是远离“运动”之外,如饥似渴地投入到绘画当中,对印象派和俄罗斯巡回画派用功尤勤。

由于文革动乱,宋玉麟直到1973年才正式从上戏毕业,分配到了江苏省歌舞团担任舞美设计。但是,他念念不忘的仍是他最热爱的中国画。1979年,他终于得以调入江苏省国画院,成为专业画家。进入画院不久,宋玉麟就以其耀眼的成绩获得艺坛的广泛赞赏:1980年,他的国画作品《响壑春融》(与徐建明合作)、《新安江之晨》入选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其中《响壑春融》还获得三等奖;1981年2月,南京召开全国十位中青年画家山水画研讨会,宋玉麟名列其中;9月,作品参加中国美协和中国美术馆主办、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河山如画图’十人山水画展”,作品《玉屏雪霁》为中国美术馆收藏;1984年,作品《茅山清晓》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1984年,在江苏省国画院大力推进干部“四化”的改革中,37岁的宋玉麟被任命为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成为当时全国各大画院中最年轻的副院长。

齐白石先生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宋文治先生教子,也一直强调不要临摹他的作品。两者虽不尽相同,却都反映了艺术学习既要遵循传统,又要根据自身性格、经验、阅历等情况作灵活变化的客观规律。宋玉麟虽为名家之后,却一直坚持探索,走出了一条有别于其父的艺术道路。他早年学画,以陆俨少先生和历代名作为主,进入上戏之后则主攻西画,他比较系统地学习父亲的作品,还是1979年进入画院之后。1984年至1987年间,宋玉麟的创作进入一个苦闷的探索期:一是注重融合中西,将西画的光影、色调等技法广泛应用到中国画中;二是刻意追求朴拙的味道,以夸张变形为要。这种变化固然与当时的“八五新潮”有关,也反映了他希望能够通过创新形成自己的艺术面貌。1987年,陆俨少先生在收到宋玉麟寄去的画集翌日,给他回了一封信,陆老虽没有完全否定他之前的探索,却一针见血地指出:还是应该回归传统,回归笔墨。这封信犹如醍醐灌顶,一下子让宋玉麟冷静了下来,重新回到传统中寻找新的出路。

1991年,应香港艺苑总裁萧晖荣之邀,“宋玉麟山水画展”在香港举行,庄世平、饶宗颐、张浚生、黄永玉、方召麟等各界名人出席开幕式,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社会反响。香港艺苑出版社专门为其出版《艺苑精英‧宋玉麟山水画集》,萧晖荣撰写前言,萧平为画集作序《坚实的艺术里程》。这个展览也是宋玉麟个人艺术创作趋向成熟的标志。经过四年的沉淀和积累,他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笔墨语言和图式,形成了被称为“细笔山水”的艺术风格。而其对传统的透彻理解,也为当时一味追求创新的艺坛带来一股清风。

宋玉麟的“细笔山水”,并非对宋文治先生“细宋”画风的模仿,而是对中国传统绘画样式的艺术性再现,是对于绘画自身的回归。“细笔”之“细”,当然与其运笔细腻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对于笔墨运用的探索,对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这个“细”,讲究行笔的骨肉停匀,气息贯通,细而不弱,细而不碎,笔墨严谨精致,烟云满纸,生机勃勃。画面局部虽繁复密实,却无重滞窒塞之感;整体通达灵动,温润典雅,正与明末清初大家王时敏所言“纤细而气益闳,填塞而境愈宽”相契合。

在对待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上,宋玉麟主张“不要背上‘创新’的包袱”,这一提法至今在美术界仍然影响不衰。他认为,对于传统,应始终抱着一种虔诚而从容的态度,不妄言创新、超越,而是通过无数次的临摹,通过笔触下水墨的律动去感受传统之美,进而将自身的体悟表现出来。因此,他的多数作品都没有很强烈的感情色彩,而是呈现出极为单纯的笔墨之美与亲近自然的山水之乐。

这种个人风格的确立和发展,事实上是对传统绘画的梳理和重构。相对而言,传统之唐宋绘画更为强调绘画本身,注重创作的共通性,画家的个性并不突出;而元明清绘画的主流为文人画,更为强调援书入画,注重张扬个性,通过绘画表现自我。纵观宋玉麟的艺术历程和创作,他并没有偏取一端,而是将这两者融合为一,其作品既注重对书法线条的应用,但又非逸笔草草,而是不惮于精细严谨的刻画,努力探寻绘画本体的意义。清代盛大士《谿山卧游录》云:“画有士人之画,有作家之画。士人之画妙而不必求工,作家之画工而未必尽妙。故与其工而不妙,不若妙而不工。”以此观之,宋玉麟的作品堪称既工且妙。

笔歌墨舞  君子之风

萧平与宋玉麟相识甚早,早在萧平就读江苏省国画院研修班时,宋玉麟闲暇时便常去“串门”,后来萧平调到南京市博物院,也经常到宋家拜访,随着交往的深入,渐成莫逆知己。萧晖荣与萧平、宋玉麟相识,则起源于苏沪老一辈艺术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萧晖荣便常与朱屺瞻、刘海粟、陆俨少、王个簃、宋文治等前辈画家交游,因此认识了萧平、宋玉麟等年轻画家,因年龄相仿,志趣相同,很快就成了笔墨知己。而且萧晖荣先祖为江苏丹阳南朝梁武帝萧衍,他虽出生于潮汕大地,却对江苏有着深厚的感情。近三十年来,他为推动江苏省的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做了大量的工作。2014年,他被南京市授予“对外文化交流使者”称号。

纵观三位大家的艺术历程,萧平由画入鉴,又出鉴入画,画鉴相融,相得益彰;萧晖荣虽无特定师承,却能博采诸家之长,自学成才,熔古铸今,化古为新;宋玉麟先是学古,后又学西,继而创新,最后沉潜于传统,自创“细笔山水”。三友虽出身有别,阅历各异,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传统作为艺术的根基,凭借着各自的天赋与努力,创造出各具特色的艺术面貌。

在此之前,三友虽然彼此关怀,多次出席对方的展览,不过三人联展却尚属首次,堪称艺坛盛事。晋人王羲之《兰亭集序》曰:“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三友之作,迈古超今;三友之风,高风亮节。此次联展,亦如古人之曲水流觞,可为后人留一佳话。

三友合影

本次展览,共展出萧平、萧晖荣、宋玉麟三位大家各30件绘画精品,合计90件。通观这些作品,不仅笔墨精妙,形神兼备,而且时间跨度极大,均为三友生平之代表作。

萧平的作品,为其自1982年至2016年间所作山水、花鸟、人物三大科的精品之作。其山水画可分为拟古之作和风景写生两类,拟古作品如《大涤草堂》《新罗风骨》《牛首山中之髡残》《龚贤诗意》,是他追思石涛、华岩、髡残、龚贤等古代书画名家之神采而潜心绘制的精品,或拟想石涛创作的情景,或借描绘山居胜景以表现华岩的风骨,或刻画时居南京牛首山幽栖寺之髡残的形貌,或藉描绘龚贤诗意以表达对前贤的敬意,其表现手法或率性写意,或兼工带写,无不形神饱满,韵味盎然。而创作于1982年的《峭壁排银 叠石飞琼》,虽逸笔草草,但笔墨线条与色块的点皴晕染却极具灵动飘逸之感,显示了萧平在该时期的可贵探索,在其作品中也较为少见。此外,《龚贤诗意》《秋山访友》两图,在创作手法上吸收了青绿山水与一些西方绘画的技法,呈现出繁富华赡的面貌,特别是其用色之大胆、色彩之丰富尤为值得称道。其风景写生作品,则不拘于对现实的重现,而是将中国传统的宏观取象与西画的微观取形相结合,如《农家三月》《台湾太鲁阁胜景》《广西风情》《天山大漠间》《沃土》等作品,既注重对山水风景整体气韵的把握,画面局部又不乏细腻的刻写,堪称形神完备。其花鸟作品如《紫荆盛放灿若霞》《雪艳》《岁寒见真情》等,亦不拘泥于形的描摹,而注重物情与物态的阐发,通过笔墨、色彩的律动,寻求物象与精神的融通。他尤爱写莲花,其中如《香风十里看莲花》《泼墨写莲池》《朝雨湿红莲》等作品,于放逸之中透露出儒雅、谦和的品质,正如其为人为学之风范。其人物作品,如《好画》《老夫老妻》《童年回忆》等,造型准确,且长于通过环境的设置或瞬间的动态,凸显出人物的神韵,极为生动传神。

萧晖荣的作品,涵盖了梅花、荷花、兰花、山水以及异域花鸟等题材,富有传统笔墨气韵,兼具时代精神与家国情怀。其中梅花作品如《和谐图——源远流长》,构图极尽繁密之能事,繁花密蕊层层叠叠,却又于其中特意留下“气孔”,并通过物象之间的俯仰向背达成对比照应关系,使得整个画面更显饱满而层次分明。画荷精品《池面好丰神》,绘写了碧水氤氲、荷叶田田、荷花飘香的荷塘胜景,配以其精心撰写的鸟虫篆对联,形象地诠释了宋代理学大家周敦颐《爱莲说》的艺术意境,与荷花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之风。其兰石作品,或以纯水墨勾写,或墨彩交辉,无不清雅灵秀,将兰花之高标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地阐释了“空谷生幽兰”的时代新意,表现出兰花“不以无人而不芳”的精神。其山水小品,注重营造山川气势,融千岩万壑于笔下,大刀阔斧作势,细心收拾求韵,尺幅虽小,却有万千气象,且常以人物溪桥、流泉飞瀑、烟岚云雾点缀,神完气足,妙趣横生,生机盎然,兼具古韵与自然之美。其异域花鸟,是他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倡的“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的主题创作,主题作品《一带一路 鸟鸣花开》绘写了各种国鸟栖息、围绕于一株繁花盛开的老梅之上,这些鸟儿或振翅翱翔,或相对鸣唱,或作势欲飞,均造型精准,栩栩如生,繁密的梅花则与厚重的山石、灵动的鸟儿形成鲜明的对应,散聚合法,动静相宜,整体呈现出繁荣、典雅的艺术境界;国花部分的作品,构图简洁,色彩明快,造型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各种国花之形貌与神韵,灿烂热烈,富有生机。

宋玉麟的作品,主要为其1990年至2001年之间的精品,此一阶段也即宋玉麟自己所说的“创作的黄金期”,也是其细笔山水的代表之作。大约可分为两类,其一为其明确标示为仿古之作,如写于辛未年(1991)的《江游图》《夏山云水图》,写于甲戌年(1994)的《山居图》《谿山积雪图》等,均为其仿古的得意之作;其二是其写生的精品,如写“皖南齐云山之景”的《白云秋居图》与写洞庭美景的《洞庭西山图》等,则将现实之美景提炼为或古拙自然、或俊逸典雅的绝妙笔墨。萧平曾评论宋玉麟的画曰:“他把北宋人高山大壑的间架结构,用元人松而灵、毛而苍的笔致,再根据自我对于造化的写生和经验,调配成了新的山水样式。”宋玉麟的山水,不论是仿古或写生,无论是写高山平坡、烟岚流云,或是流泉飞瀑、茅舍旅人,在在都可见古人笔墨的浸润,造型严谨,笔墨精细,线条匀净,色彩典雅。他通过对传统山水形态的重新结构,以传统技法表现出其对传统的理解。所以,他写的既是古,又非古,而是将古人的东西捶扁了,打散了,揉碎了,熔炼了,再重现出来,成了既富有传统的神髓又明显带着宋玉麟面貌和现代气息的新的传统艺术。《庄子·天道》曰:“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宋玉麟对于传统的追求,是技与道水到渠成的互见,而非预设场景的刻意追求。正是由于他对于艺术本源有着如此清晰的理解,他的山水画才能够在谙熟“技”的层面之后,澄心清神,心手相应,而进乎于道。清末魏源云:“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正此之谓也。

此次“三友画展”,萧平、萧晖荣、宋玉麟三大家以其绘画精品表达了他们对于自然、生活、文化的独特理解,彰显出现代艺坛“三友”通文达艺、以德为邻的高尚品格,诠释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永久魅力。赏读这些作品,观者恍若隔绝于尘世喧嚣,徜徉于笔墨线条、色彩块面的艺术之海,心为之摇曳,神为之摆荡,陶然忘尘,乐不知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