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聚焦青海
青海:向“新”而行 向“高”攀登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芈峤
发布时间:2024-03-07 08:00:06
编辑:孔令磊
天合光能生产出的硅棒。王伟才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以新质生产力塑造经济新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新动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容。面对发展新机遇,青海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擅长做什么?

  新时代,新考题。青海以绿色为底,立足本地特色资源,以科技傍身,全力以赴,向“新”而行,现代化产业体系再升级!

亚洲硅业厂区外景。王伟才 摄
金诃藏药药剂数字化生产车间。王伟才 摄

  坚定目标 勇毅前行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航向,也是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铸造新的动能。

  青海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是从头开始、摒弃过往,而是在前期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的青海路径中及产业“四地”建设的高效推进中,总结经验接续前行。

  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有色金属、油气化工、煤化工、钢铁、轻工纺织、生物、装备制造是青海近年来加快培育壮大的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成绩有目共睹,值得肯定。

  就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青海工业经济在“高精尖”“特色足”“动力强”的发展特色下,实现了2023年工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33.5%、贡献率达29.8%,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2.2%、45.3%,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49.8%的较好成绩。

  一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青海产业发展目标明确,路径清晰,举措坚实。据统计,2023年,青海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9%,培育中小微企业1024户,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7户,数字经济规模超1100亿元,实现工信领域“新”与“质”的提升。

  青海经济领域专家表示,相较传统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特征在于“新”和“质”,既要发展前沿技术,又要推进突破性创新,既要发掘新型生产要素,又要创造新型要素的组合,最终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基础坚实,目标明晰。对于未来,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青海将继续大力发展光伏、风电、锂电、氢能等新能源制造业,壮大轻合金、化工、光电等新材料产业,布局氢储能、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未来产业,支持电解铝、铅锌、钢铁等传统产业提升工艺装备水平,突出抓好美霖大基地、天合光能全产业链、晶阳多晶硅芯等重点项目建设,共筑新质生产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青海中利光纤生产线。李娜 摄

  巧用资源 用“新”发展

  大美青海,资源富集。这里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生物多样性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之一,形成了特有的“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链;这里是巨大的碳汇盈余地,拥有森林、草原、湿地、冻土、冰川等多种固碳资源,在抑制二氧化碳上升和全球变暖方面具有重要地位;这里水丰、光富、风好、地广,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得天独厚、潜力巨大;这里大大小小的盐湖100多个,盐湖资源位居全国第一……

  既立足资源,又跳出资源。过去青海捧着“聚宝盆”,吃着“资源饭”的日子是不错。但是“坐吃山空”并不能一劳永逸、持续发展。同时,完全依靠资源,让一些发展问题露出了水面。为此,立足资源,跃升发展是青海做出的“新”选择。

  手握资源优势,脚踏转型先机,青海在72.23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从资源开发转型到产业结构转型,从技术研究转型到能效布局转型。

  一条能源“大动脉”、一片“致富”光伏板、一条“能源”装备全产业链……面对全球新能源技术的重大变革,青海从本地丰富能源资源出发,全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青海不仅有光热更有全中国最大盐湖——察尔汗盐湖,它蕴藏有丰富的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等无机盐,为中国矿业基地之一。中国无钾的历史,在这里打破。但同时,随着发展的推进,青海从单一钾肥粗生产模式,到对盐湖资源中丰富的共生资源千淘万滤,基本形成钾盐、镁盐、锂盐、钠盐、氯碱为主体的五大主导产业。一滴卤水,开启了盐湖化工的整个产业集群,并为我国农业、新能源、军事装备等关键领域作出突出贡献。

  不仅如此,青海还从由来已久的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生物制药等青海传统产业入手,加大转型升级,注入科技动能,实现向“新”发展。

  相关负责人表示,青海将继续以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加快构建体现青海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复神鹰青海基地碳纤维生产线。王伟才 摄

  科技支撑 能级跃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总结历史,社会生产力每次出现大的跃升,都对应着新技术的出现。对于发展好新质生产力,重点脱离不了“自主创新”四个字。

  为此,青海相关领域专家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在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只有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培育发展新动能。

  在青海,推动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力量一直都是掌握人无我有的核心技术:

  青海成功打造了国内首个光热发电项目,为后来者在设备生产制造、运行维护等方面提供经验,为更安全、经济地建设大规模光热电站,发展清洁能源奠定了基础;

  青海全面掌握了特高压直流规划设计、试验研究、设备研制、工程建设等关键技术,并可以在国内国际上全面推广应用,未来,输送容量和输送距离将不断扩大,先进性、可靠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将得到全面提升。

  青海通过10余年的耕耘和打磨,盐湖吸附提锂+膜分离浓缩耦合技术突破了从“超高镁锂比、低锂含量”卤水提锂的世界难题,实现镁锂比从500∶1到6∶1的关键分离,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镁锂比盐湖卤水镁锂分离绿色环保技术,完善了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和循环经济梯级利用;

  去年,体量最大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航空发动机高品质粉末高温合金涡轮盘成形工艺与示范”落地青海,标志着我省加入国家大飞机产业分工体系,同时,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又迈出坚实步伐……

  循“新”出发,向“新”而行。青海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目标明确,斗志昂扬,青海将以新质生产力作为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奋勇前行!

推荐阅读
青海代表团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陈刚主持
青海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
青海省启动2024年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
澜湄万里行|愿中柬友谊像澜沧江-湄公河永不枯竭
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拟聘任省委法律顾问公示
关于第三十四届青海新闻奖评选工作的通知
青海海北提前两年实现“县县通高速”
西宁3名职工荣获“青海高原工匠”称号
24H热点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两会特刊·党报联动】为美...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两会特刊·青报观察】构建...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两会特刊·连线北京】逐“...
【雷锋精神永放光芒】弘扬雷锋精神 争做雷锋传人—...
【雷锋精神永放光芒】在江源大地唱响新时代雷锋之歌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两会特刊·青报观察】百舸...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两会特刊·连线北京】守护...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行进青海看发展】“碳”...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两会特刊·青报观察】让绿...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2024全国两会特刊·行进青...
热点图片
【让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人人学雷锋 处处是锋景
【让雷锋精神代代传...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行进青海看发展】西宁追光前行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
【一学三促·万名干部下乡】“一定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
【一学三促·万名干部...
【一学三促·万名干部下乡】“一号文件精神宣讲到心坎上了”
【一学三促·万名干部...
春天的旋律
春天的旋律
【坚定信心开好局起好步】羊曲水电站首台机组转轮顺利吊装成功
【坚定信心开好局起...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两会特刊·连线北京】逐“新”前行,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两会特刊·青报观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高原优势谱青海发展新篇——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系列述评之三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青海:向“新”而行 向“高”攀登

青海日报
2024-03-07 08:00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青海:向“新”而行 向“高”攀登

青海日报
2024-03-07 08:00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青海:向“新”而行 向“高”攀登

  • 2024-03-07 08:00:06
  • 来源:青海日报
天合光能生产出的硅棒。王伟才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以新质生产力塑造经济新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新动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容。面对发展新机遇,青海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擅长做什么?

  新时代,新考题。青海以绿色为底,立足本地特色资源,以科技傍身,全力以赴,向“新”而行,现代化产业体系再升级!

亚洲硅业厂区外景。王伟才 摄
金诃藏药药剂数字化生产车间。王伟才 摄

  坚定目标 勇毅前行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航向,也是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铸造新的动能。

  青海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是从头开始、摒弃过往,而是在前期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的青海路径中及产业“四地”建设的高效推进中,总结经验接续前行。

  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有色金属、油气化工、煤化工、钢铁、轻工纺织、生物、装备制造是青海近年来加快培育壮大的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成绩有目共睹,值得肯定。

  就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青海工业经济在“高精尖”“特色足”“动力强”的发展特色下,实现了2023年工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33.5%、贡献率达29.8%,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2.2%、45.3%,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49.8%的较好成绩。

  一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青海产业发展目标明确,路径清晰,举措坚实。据统计,2023年,青海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9%,培育中小微企业1024户,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7户,数字经济规模超1100亿元,实现工信领域“新”与“质”的提升。

  青海经济领域专家表示,相较传统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特征在于“新”和“质”,既要发展前沿技术,又要推进突破性创新,既要发掘新型生产要素,又要创造新型要素的组合,最终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基础坚实,目标明晰。对于未来,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青海将继续大力发展光伏、风电、锂电、氢能等新能源制造业,壮大轻合金、化工、光电等新材料产业,布局氢储能、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未来产业,支持电解铝、铅锌、钢铁等传统产业提升工艺装备水平,突出抓好美霖大基地、天合光能全产业链、晶阳多晶硅芯等重点项目建设,共筑新质生产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青海中利光纤生产线。李娜 摄

  巧用资源 用“新”发展

  大美青海,资源富集。这里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生物多样性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之一,形成了特有的“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链;这里是巨大的碳汇盈余地,拥有森林、草原、湿地、冻土、冰川等多种固碳资源,在抑制二氧化碳上升和全球变暖方面具有重要地位;这里水丰、光富、风好、地广,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得天独厚、潜力巨大;这里大大小小的盐湖100多个,盐湖资源位居全国第一……

  既立足资源,又跳出资源。过去青海捧着“聚宝盆”,吃着“资源饭”的日子是不错。但是“坐吃山空”并不能一劳永逸、持续发展。同时,完全依靠资源,让一些发展问题露出了水面。为此,立足资源,跃升发展是青海做出的“新”选择。

  手握资源优势,脚踏转型先机,青海在72.23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从资源开发转型到产业结构转型,从技术研究转型到能效布局转型。

  一条能源“大动脉”、一片“致富”光伏板、一条“能源”装备全产业链……面对全球新能源技术的重大变革,青海从本地丰富能源资源出发,全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青海不仅有光热更有全中国最大盐湖——察尔汗盐湖,它蕴藏有丰富的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等无机盐,为中国矿业基地之一。中国无钾的历史,在这里打破。但同时,随着发展的推进,青海从单一钾肥粗生产模式,到对盐湖资源中丰富的共生资源千淘万滤,基本形成钾盐、镁盐、锂盐、钠盐、氯碱为主体的五大主导产业。一滴卤水,开启了盐湖化工的整个产业集群,并为我国农业、新能源、军事装备等关键领域作出突出贡献。

  不仅如此,青海还从由来已久的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生物制药等青海传统产业入手,加大转型升级,注入科技动能,实现向“新”发展。

  相关负责人表示,青海将继续以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加快构建体现青海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复神鹰青海基地碳纤维生产线。王伟才 摄

  科技支撑 能级跃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总结历史,社会生产力每次出现大的跃升,都对应着新技术的出现。对于发展好新质生产力,重点脱离不了“自主创新”四个字。

  为此,青海相关领域专家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在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只有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培育发展新动能。

  在青海,推动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力量一直都是掌握人无我有的核心技术:

  青海成功打造了国内首个光热发电项目,为后来者在设备生产制造、运行维护等方面提供经验,为更安全、经济地建设大规模光热电站,发展清洁能源奠定了基础;

  青海全面掌握了特高压直流规划设计、试验研究、设备研制、工程建设等关键技术,并可以在国内国际上全面推广应用,未来,输送容量和输送距离将不断扩大,先进性、可靠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将得到全面提升。

  青海通过10余年的耕耘和打磨,盐湖吸附提锂+膜分离浓缩耦合技术突破了从“超高镁锂比、低锂含量”卤水提锂的世界难题,实现镁锂比从500∶1到6∶1的关键分离,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镁锂比盐湖卤水镁锂分离绿色环保技术,完善了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和循环经济梯级利用;

  去年,体量最大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航空发动机高品质粉末高温合金涡轮盘成形工艺与示范”落地青海,标志着我省加入国家大飞机产业分工体系,同时,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又迈出坚实步伐……

  循“新”出发,向“新”而行。青海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目标明确,斗志昂扬,青海将以新质生产力作为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奋勇前行!

作者 芈峤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