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蔡家和:张栻与朱子对于《论语•学而篇》诠释之比较
发布日期: 2019-07-08 浏览次数:111 来源:孔子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蔡家和
    编者按:2019年6月22日,第二届论语学论坛暨泰山学者论坛在孔子研究院召开。台湾东海大学蔡家和教授以《张栻与朱子对于<论语•学而篇>诠释之比较》为题作主题演讲。现将其演讲内容节选,以飨读者。
    张栻(1133-1180年)与朱子(1130-1200年)同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著名的理学家;朱子从学于李侗,即李延平(1093-1163年),属道南派,承于罗从彦,罗从彦从学于杨龟山,而龟山则为程子学生;而二程理学的另一脉,则为胡宏(1105-1161年)的湖湘一系,张栻是胡宏学生,而胡宏的父亲胡安国,则是上承谢上蔡,而上蔡亦为程子学生。
    早年朱子欲学二程,先是就学于李侗,不久李侗去世,于是另觅管道,改投胡宏门下,却也无法如愿直接受业于胡宏,转而找到胡宏弟子张栻,并与张栻结为好友。朱子与张栻皆属二程理学一脉,皆有《论语》注疏作品,《论语》一书对于二人之学术发展皆占有重要地位。朱子是以《论语》作为《四书》之一而来建构体系,著有《论语集注》;而张栻的《论语解》则为其个人代表作品。
    将张栻的《论语解》与朱子的《论语集注》做一比较,选取《论语•学而篇》的相关诠释以为主要比较对象。两人思想虽有同有异,但相似处较多,其中原因,主要包括:(1)朱子属于李侗之下的道南派,而张栻则为胡宏一脉,两人同属二程理学的后继者。(2)朱子与张栻也是好友,两人多次书信往返,对于《论语》义涵有所沟通与共识。(3)张栻过世后,遗作交由朱子编辑,其中与朱子相异处可能被删,就如朱子编撰胡宏《知言》之情形,留下来的作品容易倾向朱子想法。
    张栻《论语解》作于干道九年(1173年),其中的相关注释亦曾与朱子做过讨论,而朱子的《论语集注》也会引用张栻的解说。大致上,不管《论语解》或《论语集注》,内容皆以理学作为中心旨趣,然毕竟二人各有不同体会。虽然张栻过世后,朱子尝对其遗著进行整理,可能删去一些不合己意的内容(推测应当不致进行增补),也因此拉近了两本著作的距离,但二人的学术性格仍有不同。
以朱子来说,虽以程子为本,但已朝建构之路迈进,个人思想特色较为鲜明,并且致力于《四书》思想之一贯,《四书》之间必须要能互相诠释,这是朱子的主要做法。而张栻虽然也有《孟子解》作品,但是并无建构体系之企图,较朱子合于原意,但也多少受到来自二程的理学制约。
    本文将藉由二人对于《论语•学而篇》的注说,而来探讨《论语解》与《论语集注》彼此之异同,主要针对“学而时习”章、“其为人也孝弟”章、“弟子入则孝”章以及“礼之用,和为贵”章等四章。朱子为要疏通与建构《四书》之体系一致,对于“学而篇”此四章用心颇多,很能展现自家理气论与体用论之特色。
    朱子的诠释有其特色,与《论语》原意已是不同。他先以《大学》为骨架,而后接《论语》,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诠释《学而篇》,以便接轨于朱子创建的新本《大学》。《学而篇》的这四章诠释,皆颇具朱子学特色,而与先秦原意有了距离。
    包括朱子的「学以复其初」、以仁义为体而孝弟为用、不学文而行则有弊,或如以礼为天理之节文而为体等等,凡此,孔子皆无相关说法。而是朱子承自二程而来的体系建构,有着理学的特色。
至于张栻的说法则常淹没于朱学之中,反而近似朱子诠释。若要说两人之不同,可举以下两点:(1)朱子强调「先知后行」,否则必有弊病,但张栻并不强调这样的弊病;(2)“礼之用,和为贵”章的诠释,乃采汉、宋合并之说,此同于朱子的理学特色,但更能照顾到原文。
    而两人《论语•学而篇》的诠释,相似性颇高。原因如前所述,包括两人皆是承自二程一脉而来、两人书信往来频繁而已有过沟通、朱子编辑张栻遗著而有所删编等等。
    大致上说,朱子的诠释是颇有特色的,致使后来能在时代思潮中开出新局,成就一大家言之地位。而张栻学说则多近似朱子之说,自家特色较不明显。也许可以推测,纵使朱子不整理张栻遗著,两人思想仍是相当接近。(来源:孔子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蔡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