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同樣是剪紙,中國和歐洲還真有點不一樣!

分享到:
2021-02-08 17:20 | 稿件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剪紙自誕生以來,就與中華民俗共生共長。古時,隨著迎春、祭祀、驅疫等民俗活動的與日俱增,剪紙也成為民俗活動中不可或缺的角色。2009年,中國剪紙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民間藝術中的瑰寶,也成為了世界藝術寶庫中的一個珍貴品種。

上海世博會具有剪紙風格的波蘭國家館。

馬耳他發行的紀念安徒生郵票。

立體剪紙。

  1.

  最早的剪紙用來迎春

  關於剪紙溯源的文獻常被引用的有兩則:

  一是漢代司馬遷《史記·晉世家》記載的“剪桐封弟”的故事。相傳西周王朝的初期,周成王和弟弟叔虞遊戲時,將一片梧桐葉剪成玉圭的形狀交給他,並開玩笑道:“我就用這個來分封妳。”幾天後,叔叔周公請求成王選擇吉日封叔虞為諸侯,成王不以為然,但周公認為“天子無戲言”,於是成王聽從了叔叔的建議,為叔虞分了封地。

  另一則是東晉幹寶《搜神記》中記載的方士以剪紙之人慰藉漢武帝思念亡妻的故事。西漢時期,漢武帝的寵妃李夫人去世,他傷心不已,這時一個名叫李少翁的方士前來拜見,說自己有讓漢武帝重見李夫人的方法。於是,李少翁就用麻紙剪了一幅李夫人的影像,到了夜晚將其放在帳中,在搖曳的燭光中,李夫人的影子翩然而至,又悄然遠去。

  不少專業人士認為,上述兩則被記錄在典籍中的傳說故事算是中國剪紙藝術的起源史說,但由於缺乏實物印證,歷史真偽有待考證。

  漢代以後的文史典籍中關於剪紙的記載更加詳細可信。南朝時期,晉宜都郡守梁宗懍《荊楚歲時記》雲:“立春之日,悉剪彩為燕戴之,貼‘宜春’二字。”當時,中國南方的荊楚地區過年時流行一種“鏤金剪彩”習俗,每年正月初七,家家戶戶用一些薄的材料剪成人形,講究的還采用鏤刻金箔的形式作為屏風貼,或做成頭飾戴於頭上,也可以將絲絹剪成花卉形的裝飾用以贈送他人。特別是在立春當日,所有人都會在身上佩戴剪成燕子形狀的飾物。這些民俗活動促使剪紙藝術在民間得以普及,由於老百姓買不起金箔,就用草紙代替。

  考古人員在新疆吐魯番地區出土的南北朝墓葬中,發現了5幅團花剪紙,這是中國發現最早的剪紙作品。這些剪紙都是將紙折疊數次後剪出來的,其中3幅為對稱的八角形、忍冬花形、菊花形等幾何形團花,還有兩幅分別是對馬團花和對猴團花,團花幾何形分別剪出12匹相對的馬和16只相對的猴,造型復雜生動。

  “鏤金剪彩”風俗自唐代之後更為盛行。特別是在每年的立春節氣,人們用絲織品剪出各式各樣的“春幡”或者“勝”(婦女的一種飾物)。“勝”的形狀很多,人形的叫“人勝”,幾何形的叫“方勝”,此外,還有一些花鳥魚蟲圖樣的。人們將其作為節日禮物或簪於頭上或系於衣袍,又或綴於鮮花之下,相觀為樂,慶賀春天的到來。唐代詩人李商隱在《人日即事》詩中曾寫道:“鏤金作勝傳荊俗,翦彩為人起晉風。”

  隨著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剪紙在宋元時期開始蓬勃發展。除了立春,端午、七夕、重陽等節令時,人們也會剪紙“會友”,如剪出艾葉、花朵、仙佛、喜字、蟲魚禽鳥等形狀,或簪戴,或贈友,或陳列,以求平安。當時,一些地域甚至出現了專門從事剪紙生意的小手工業者,人們不僅把剪紙作為節日的幡勝,還作為禮品的點綴。甚至在久雨不晴時,人們還會用紙剪出手持掃帚的婦女形象來祈求晴天。

  明清時期,剪紙手工藝術達到鼎盛。民間燈彩上的花飾、扇面上的紋飾、刺繡花樣,無一不是利用剪紙作為裝飾再加工的。特別是在清代時,剪紙還走入宮廷。歷代皇帝舉行大婚的婚房,墻壁上按照滿族習俗裱紙,四角貼著雙喜字剪紙角花,頂棚中心貼著龍鳳團花,宮殿兩旁的過道墻壁上也貼有角花。據說,有人用紙剪成鹿、鶴、松的“六合春”圖案,並加以彩繪貼於朝服上,能以假亂真到以為是刺繡而成的。

  2.

  貼窗花是中國傳統民俗

  剪紙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在中國廣大地區流傳,風格迥異。民間剪紙創作主體起初均為女性,後來逐漸發展到男性參與。其剪紙題材內容廣泛又各有側重,南方長江流域多以動植物為主,花鳥紋樣尤其豐富;而北方黃河流域多以民間傳說、歷史故事等為題材,像河北蔚縣的民間剪紙以彩色戲曲剪紙為主,更是與眾不同。

  揚州是一座被唐詩宋詞浸潤過的城市,歷代文人墨客為其留下無數千古名句。明清時期,由於經濟繁榮,揚州百姓以繡花為美,無論結婚、做壽還是年節喜慶都要用上繡品,所有的繡品都要用剪紙為底樣。因此揚州剪紙與揚州刺繡結合,形成了風格獨特的剪紙藝術,就是著名的“揚州花樣”。揚州剪紙的標準十分苛刻,須圓如秋月、線如胡須、尖如麥芒、缺如鋸齒、方如青磚,只有這樣剪出的作品才具有揚州剪紙細膩、玲瓏的風格。清代的揚州城中,以剪紙為生的民間藝人非常多,其中最為著名的“神剪”包鈞,就以“一剪之巧”而聲名遠播,在他的巧剪之下,花鳥魚蝶無不神形兼備。

  窗花是剪紙中最常見的,因此剪紙又稱“刻紙”“窗花”或“剪畫”等。

  每逢春節,中國許多地區都有貼窗花的習俗。在窗戶上貼一張或多張用紅紙剪成的窗花,也許形狀大小不一,但都是寓意吉祥的圖案,不僅烘托節日氣氛,而且也有著美好寓意。

  春節貼窗花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能體現民間藝術的形式。各地風俗不同,有的從“臘八節”開始貼窗花,這時,家中要貼“五谷豐登”等題材的剪紙,祈求來年糧食豐收,全家和順。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也是中國人開始過年的標誌。有的地區在這天清晨將頭一年貼的“竈神”剪紙從竈台上取下來,用火燃了,這個儀式稱為“祭竈”或“送竈神”。從這天開始,家家戶戶要開窗掃塵,準備年貨,同時也是剪紙最集中的階段。等到除夕那天,人們會在窗戶上貼上新剪的窗花,如“喜鵲報春”“連年有余”等花樣,為新的一年祈福。

  剪紙藝人在創作時,會將若幹帶有吉祥寓意的形象創造性地組合起來,表達人們的願望。比如古時送學子,親朋舊友送上的禮物中就要貼上一幅“魚躍龍門”,祝願他學業有成;搬遷時,朋友為了祝賀喬遷之喜,贈送的禮物可以貼上“金玉滿堂”“四季平安”的剪紙;為老人祝壽,剪紙中多用松樹、仙鶴、壽桃、老壽星等圖案,象征延年益壽……所有的剪紙,內容形式並不固定,但所用顏色多為大紅色,以表達祝賀喜慶之意。

  民間剪紙藝術發展至今,不僅在農村盛行,而且在城市中也被普遍運用,甚至被美術界所認可,堂堂正正地走進了美術學院的課堂,發掘創造出許多優秀作品登上了大雅之堂。這種帶有“土味兒”的傳統藝術,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成為世界各國民眾喜愛的藝術形式。

  3.

  歐洲偏愛黑白色剪紙

  對於歐洲剪紙的起源,大部分學者都認可源於東方。

  16世紀,中國的剪紙、皮影經波斯傳向歐洲各國及美洲。在波斯,剪紙最初是被用作書籍的插圖。這種剪紙從波斯輾轉到達土耳其以及君士坦丁堡的皇宮,並且逐漸發展成一門獨立的技藝,在16世紀後半葉,土耳其已經出現用於商品交易的剪紙作品。

 [1] [2] [下一页]

視頻

更 多
首次立法!中國低速無人駕駛汽車“有法可依”了
這個浪漫五月 屬於在港的一萬五千名法國人
香港教育局推出港版《中國通史》 未來還想推英文版
黎智英與美國的勾結 在香港法院上愈揭愈清晰
看潮汕人的英歌舞與攝影作品 選這個地點很有意思 
中國女排“南長城”徐雲麗為香港學生帶來不一般的排球課
“廣西三月三”走進香港 近距離體驗壯族姑娘的風情萬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