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张竞生,一位被遗忘的大师

“张博士根本是一位具有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想象力的自由主义学者、思想家,毫无忌惮地击破了旧礼教的最后藩篱。”这是林语堂对张竞生的评价。

张竞生,“民国三大博士”之一,最早将卢梭的《忏悔录》翻译成中文的人,也是最早提出计划生育的学者,比马寅初整整早了37年。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张竞生生前即蒙受太多误会,身后亦寂寂无名。鲁迅先生曾说,张竞生的理论要实现,“大约当在二十五世纪”,张伯苓、蔡元培、蒋梦麟均对他口诛笔伐,连一向主张宽容的胡适也与他笔战,行文中颇多人身攻击。因为,张竞生谈了性,他是中国第一个传播现代性观念的人,由此被嘲讽为“性博士”,人们对他的绯闻比对他的观点更感兴趣。

只有穿过几十年的时光,再回头望时,我们惊讶地发现,张竞生居然是对的,他的观点与当代性教育的核心理念基本重合,可遗憾的是,作为一位大大超越时代的启蒙者,张竞生的价值至今不被人们所承认、所了解。张竞生后期转向农学,1970年,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今年,《性史1926》再版,这部曾给张竞生带来无尽羞辱与折磨的著作,终于能被祛魅的一代人读到,张先生九泉之下当可瞑目。一个民族并不常有先知,当他到来时,人们却待之以野蛮,这个遗憾已无法弥补,值得思考的倒是,在我们的未来之路上,会不会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或者,学者们的解读会让我们能有所领悟。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张竞生被书商害了

这本书曾经引发许多风波,对张竞生先生造成了极大伤害。我们现在可以心平气和地评价他,以严肃而科学的态度对待书的内容。

本书第一辑刚出版时,因书商投机,仿了书的内容,以竞生先生的名义刊发,甚至一口气出到了十辑。其实,竞生先生只作了一辑,但攻击他的人却是按照当时市面上的十辑来攻击他的。

当时张竞生的冤屈无处诉说,读者也认为他编撰的是下流之书,连鲁迅、周作人也对其学说有非正面的言论。张竞生的思想较为超前,当时的社会又比较落后,周作人等人虽然也开放,可偏偏在性这方面却比较保守,张竞生在各种力量交织下受了很多委屈。

张竞生的研究是有背景的,关键是被不法书商恶意陷害,这本书的出版体现了时代的进步,现在出版,再不会有人因此身败名裂。

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张竞生遭冷遇也有个人原因

我关注北大历史,又是竞生先生的老乡,都是潮州人。张竞生是“五四”时期北大的风云人物,为什么只有他被淘汰?这里边有张竞生本人的问题。

做社会调查不应该用文学的眼光和趣味,而张竞生的社会调查是夹杂有趣味性、文学性的。其中细节描写带有强烈的明清色情文学小说色彩。1926年前,张竞生风头很盛,1926年以后,他被认为带上了海派色彩。当时的社会调查,其商业和渊源都被诟病。

张竞生作为哲学家,很傲慢,觉得自己无所不知。我看张竞生先生的日记,他对好多事情都自我感觉太容易,缺乏社会调查的专业能力,缺乏这个专业领域的专业能力和持续观察力。周作人、潘光旦等就觉得其不专业,但他们对张竞生的抨击和论证也加入了一些不实之词,耸人听闻。

张为人也比较傲慢。1925年,《京报》副刊请北大教授介绍十本必读的书,张竞生作为北大教授推荐的有孙中山的《建国方略》《红楼梦》《桃花扇》,而第四本就是他自己的《美的人生观》等。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潘绥铭:“五四”引进了西方文化的虚伪精神

我没有专门研究张竞生,对他不太了解,也没有资格直接评价张竞生。

“五四”时期,主张新的婚姻、新的生活,但后来全部都失败了。到“文革”时,看张裸体画都会挨斗。19世纪后50年的维多利亚时代是虚伪的性时代,而“五四”时期引进的西方文化恰好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虚伪精神,体现在思考爱情、婚姻、家庭等问题时,绝不敢涉及性,而张竞生接受到法国超前思想的影响。

现今时代,开放程度已无法承受,现代年轻人因网络开放,观念冲突也越来越明显,传统力量也在借着网络成长,比如粉红梦、心灵鸡汤、处女宣言等,人们越来越敢于用公众行为表达自己,年轻人越来越敢于用公共行动支持自己。

随着80多年来观念的变迁,人们不再尖锐冲突,呈现出了多元化、多样性的关系,我个人把这个时代描述为离散、炫彩时代,最后走向“和”。旋飞的社会,对于下一代,你的问题是选择,而不是谁打倒谁。

中国性学会副理事长马晓年:无形束缚会影响知识普及

1919年至1949年与性有关的书籍出版了几十册,1949年至1979年却寥寥无几。上世纪50年代协和的三位医生出版了一本性知识的书(《性的知识》),文革时受到批判。直到现在,相关书籍还是很少,出版这方面的书还是有困难。我个人有三本书,之前已经和出版社签合同,后来也不了了之,我写的没有文学性,很平淡,讲解医学上的事。

无形的束缚会影响知识普及。竞生先生的初衷是要大家懂得性知识,生活更好。当时西医不大被公众认同,人们很多的认识依然停留在表层,这种情况今天也存在,比如伟哥问世时,我们有很多人去批判,社科院坚决反对此药,认为可能导致第三者泛滥、性犯罪上升,百姓也认为此药不治根。大家有健康的观念,但又有过分的担忧。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鼓励我们前进的勇气,80年前已经如此先知,我们更应该像张竞生先生那样站出来。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过早发表作品是失策

陈平原老师说张竞生用文学方式不妥,我个人觉得并无不妥。当时北大风俗调查会有三个研究路径,歌谣调查、妙峰山民俗调查、性史调查。色情歌谣也是从文学角度来搜集的,张竞生的性研究可以归为色情歌谣研究一类。这本书后来产生不良后果,张的朋友不敢声援,张本人仍坚持是不法书商陷害。张竞生最初做这件事,态度还是比较严肃、认真的。竞生先生这方面的研究和其他的学术研究都是一样的。我认为他在方法上并无不妥。

张竞生的失策是过早发表作品,使得书商有机可乘,引发了不可控状态,导致研究做不下去。张竞生应该从发表学术文章开始,先不发表这本书,这样走的更远,这样的话“新文化运动”是不会排挤他的。

那时候,文学思想界很赶时髦,比如施蛰存当年在文学刊物发表的文章就很受弗洛依德精神分析的影响,因为有改进,当时是无法看出来的,所以说当时也有思想改进潮流。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