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建党百年专题>>百年侨心
我要把每一个音符都献给祖国——马思聪
2021年04月26日10:19  来源:中国侨联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侨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未缺席。在传播马列主义建党求索途中,在烽火硝烟抗日救国战场上,在热情支持新中国建设道路时,在春风吹动改革开放浪潮里,在新时代逐梦伟大征程中,都能看到“侨”的身影。

广州作为著名侨乡都市,广大侨胞在百年征程中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贡献了巨大力量,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爱国之歌。

为进一步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广州市侨联现推出“百年侨力量”百期系列报道,呈现华侨华人与广州发展的密切联系以及华侨华人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共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我要把每一个音符都献给祖国——马思聪。

马思聪(1912——1987),广东海丰人,1923-1931年间两度赴法求学8年,1932年归国后,创办中国第一所现代“私立音乐学院”广州音乐院(星海音乐学院前身)。抗日战争时期,转辗于华南、西南各地频繁演出,先后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华交响乐团指挥等职,创作了《思乡曲》等无数抗战歌曲鼓舞人心。抗战胜利后,先后在台湾、广州、香港任职,创作音乐、培养人才。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是中国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1912年,马思聪出生在广东海丰一个开明的书香家庭。9岁时,马思聪随父亲到了广州,寄读于广州培正小学。在那里,他学会了吹口琴、弹月琴,并很快就能用月琴弹奏几首很长的粤曲,被人称为“音乐神童”。1923年的暑假,马思聪回到故乡海丰,见到了从法国留学回来养病的大哥马思齐。大哥带回了一把小提琴,令他为之着迷。在自己的坚持与大哥的帮助下,父母答应了他跟随大哥一起出国学琴的要求。

1923年的秋冬时节,11岁的马思聪告别故乡,乘上远行的轮船,西渡世界艺术之都——巴黎。1925年秋,马思聪顺利地考上法国南锡音乐院预科班。1928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巴黎国立音乐院提琴班,成为第一个考入这所音乐名校的东方人。

1929年,马思聪回国,17岁的他在广州、香港、上海、南京等地陆续登台,“每次表奏,会场必人山人海”。广州《民国日报》称其“天才名副其实,技艺登峰造极”;南京《中央日报》赞其“神技一奏,全场屏息凝听。其顿挫抑扬,令人神志飘逸”;上海《大众文艺》呼之为“我国最近的乐宝”。从1929年10月到1930年1月短短三四个月间,仅上海《申报》就在其莅沪期间连续作了16次报道。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马思聪被聘为为广东中山大学教授,厚积薄发的他创作出了代表作《思乡曲》和《第一回旋曲》,这两首作品也同样是我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第一批成功之作。

《思乡曲》是马思聪写的大型管弦乐曲《绥远组曲》(《内蒙组曲》)中的第二乐章,马思聪的创作灵感来自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这首只有短短八小节的民歌拥有质朴而优美的曲调,被马思聪天才地创作出一连串新的旋律,对原民歌所表现的个人悲惨命运和乡思之情做了更深的拓展。这首作品写于抗战初期祖国大片领土被占、人民流离失所的背景下,也使它有了更为丰富的大众情感。1942年春,马思聪回海丰期间,与堂弟联手为曲填词,几天后,又在海城一所剧院作了首演。不久这首充满浓郁乡愁的歌曲,就从东南海隅传遍全国。

抗战期间,马思聪一家随中大迁徙和时局动荡,浪迹梧州、桂林、贵阳、昆明、澄江、重庆等地,马思聪关注“民众的需要”,认识到抗战歌是“民族斗争中宏伟的推动力”,创作了《自由的号角》、《武装保卫华南》等20多首抗战歌曲,在战火纷飞的时代,他的音乐鼓舞人心,带给无辜受难的人民、为饱受战乱之苦的将士心灵上的慰籍。

在“台前琴声,台后儿女哭声”的环境中,他在各地义演筹款,深入学校、厂矿、乡间组织抗日歌咏活动,还根据群众喜好,在表演曲目上则特意保留几首群众爱听的通俗小品。

没有舞台,就露天演奏;没有灯光,用蜡烛照明;借不到钢琴,就舍弃伴奏。滇桂僻壤扬弓,粤北陋室传艺,箪食瓢饮,难移其志;设帐授徒,不求束脩,甚至为穷学生倒贴学费,推荐工作。

1946年,马思聪先后任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台湾交响乐团指挥、香港中华音乐院院长和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主任等职。他先后创作了《抛锚》、《民主》、《祖国》、《春天》等多部大型声乐套曲,从中鲜明地表达了他对当时国统区反动统治的强烈不满以及对一个民主、平等的新中国必将出现的坚定信心。在《祖国大合唱》中,马思聪使用陕北民歌曲调铺就开篇的歌曲,象征着“光明从延安来”。

随着解放战争的开始,马思聪两次拒绝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请马思聪到美国大学任教的“盛情”。1949年4月,马思聪和一百多位知名爱国人士,从香港经烟台抵达北平。10月1日,马思聪光荣地出席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他兴奋地谱就庆祝新中国诞生的《欢喜组曲》。

不久,周恩来总理接见马思聪,询问“如何在一片废墟上发展新中国的音乐事业?”马思聪提出“人才第一”的观点,建议建立中国最高音乐学府以培养新中国的音乐人才,他的建议与周总理不谋而合。1949年12月18日,马思聪随周恩来出访苏联归来,即被任命为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时年37岁。

马思聪是一匹千里马,同时也是一位伯乐,他一生致力于发掘音乐人才,其中很多被他发现的“好苗子”最终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音乐界的殿堂级人物。1952年,马思聪“隔墙听音”,录取15岁的林耀基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学习。两年后,他再破格录取13岁的盛中国,并亲自点派林、盛二人赴苏联深造。1955年、1958年,马思聪分别担任肖邦钢琴比赛和柴可夫斯基钢琴和小提琴国际比赛的评委,从而为世界捧出了两位钢琴大师傅聪和刘诗昆。

1967年,马思聪被迫举家迁往美国定居生活。2007年12月14日,马思聪异国辞世20年后骨灰归葬中国广州白云山麓,同日《马思聪全集》在广州艺博院举行首发式。

马思聪对祖国的热爱深植于血液当中,他毕生坚守自己的家国情怀,用音乐抚慰了一个又一个受伤的灵魂。一身傲骨,浩然节气,他的一生如其所说:“我要把每一个音符都献给祖国。”

来源:广州市侨联

(责编:王燕华、刘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