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新闻 印刷技术 印刷展会 印刷词典 院校社团 印刷企业 印刷杂志 电子书库

Author Archives: admin

2011年1-11月全国复印和胶版印制设备产量分析

2011年11月份,我国生产复印和胶版印制设备60万台,同比增长11.06%。数据显示:2011年1-11月,全国复印和胶版印制设备的产量达579.5万台,同比增长2.50%。

从各省市的产量来看,2011年前11个月,广东省复印和胶版印制设备的产量达360.86万台,同比下降11.49%,占全国总产量的62.27%;江苏省复印和胶版印制设备的产量为182万台,同比增长46.30%,占全国总产量的31.43%。

2013年高速扫描仪市场规模将达13亿元

2012年1月6日,松下电器发布了针对中国市场两款入门级高速扫描仪产品,这也是松下首次针对国内市场推出类似产品。松下图文系统设备营销公司商品部部长兼系统课课长王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候表示,国内高速扫描仪市场规模预计在2013年将达到13亿元,在2018年将会达到20亿元。

王刚表示,此前央行曾要求银行柜台必须配备高速扫描仪产品,这项规定加大了市场需求,除此之外,包括教育、政府机关都对于高速扫描仪产品有着很大需求,松下预计到2013年,高速扫描仪市场规模将达到13亿元,到2018年将会达到20亿元。松下也会根据国内市场需求和变化,适时引入新产品以及灵活促销和价格政策。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5年内中国高速扫描仪发展前景广阔,在政府、银行、保险等行业信息化和数字化带动下,高速扫描仪呈现出繁荣的发展态势。加之各类普查和法院、档案管理部门以及行业窗口交易中心等要求提高业务效率,这些行业都表现出对高速扫描仪极大的需求,电子化政务已成为高速扫描仪开辟的一大应用领域。据IDC数据显示,预计2010-201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8.1%,2014年中国高速扫描仪市场的销售收入规模将达到1.8亿美元。

2018年做到行业第一

松下这次高调进入高速扫描仪市场,并非无准备而来,包括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都有着针对性变化。对于行业现有领导者,松下作为挑战者,也为自己定下诸多目标,包括在2011年财年实现销售额比前一年翻倍,在2015年达到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到2018年实现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对于6年内超越所有竞争对手成为行业老大,王刚在接受和讯科技采访时候显得异常有信心,他甚至认为这个目标偏于保守,公司可以提前完成。

王刚表示,为了完成上述目标,我们也进行一些渠道上改革,推进一线员工与合作伙伴进行产品推销;加大产品种类满足用户需求;通过改革制定更加灵活促销和价格政策;以及加大产品宣传力度,加大产品曝光率。

IDC调研显示,金融行业大致占目前高速扫描仪市产的近五成份额,因此,业内甚至有得金融者得天下说法。王刚认为,松下高速扫描仪具有良好产品品质,性能稳定可靠,未来将通过灵活促销和价格政策,进入银行市场。

加快新品推出

松下电器2012年将会发布五款入门级高速扫描仪产品,今日发布只是其中两款产品。同时,松下还计划在2013年推出针对中国市场的中、高端设备,增加产品线长度,以满足不断扩大市场需求。

在加快产品推出速度同时,松下高速扫描仪价格方面也有所调整。王刚表示,在价格方面,松下将会制定贴近市场价格政策,并针对集中采购项目制定灵活的价格政策。

在渠道方面,“松下将会发展优质销售认定店,并对SI和ISV合作伙伴进行差异化管理。”王刚称。除了上述三项措施,松下将会加大推广高速扫描仪力度,扩大产品在行业中知名度。

青岛包装印刷业发展迅猛 中小企业争打环保牌

青岛市经信委对岛城中小企业的相关监测显示,2011年1至10月份,专用设备、包装印刷行业实现较快增长,特别是包装印刷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34.7%和53.2%。一批颇有潜力的中小企业搭乘“环保快车”,取得了长足发展。

绿色印刷“全环节”

“当前印刷包装行业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纸质包装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公司年前一段时间正满负荷生产,2011年的营业收入比2010年的7000万元翻接近一番。”青岛德鸿彩印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君告诉记者。

德鸿彩印的主要产品是各类彩色纸箱、纸盒,由于这些外包装物多用于食品行业及出口企业,公司以环保型的生产模式创出了声誉。据介绍,德鸿的生产线从设计、原材料到印刷,把污染性降到了最低。箱板纸、白板纸等均是可回收再利用的环保原材料,印刷用油墨主要成分是大豆纤维,耗资1500万元引进的德国印刷机、覆膜机、上光机、压线模切机等也实现了国内水平较高的 “绿色印刷”。“‘绿色包装’是今后印刷包装行业发展的趋势。将带来高附加值。”于君说。

隔热材料“国内独家”

青岛科瑞克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则在建筑材料领域做足了环保文章。

2010年,经过企业自主研发,成功生产出“STP真空绝热板”这一新型外墙保温材料。实际应用显示,1.5厘米厚度的STP材料,就能达到65%的节能要求。凭借这一主打产品,科瑞克2011年1至10月份营业收入增长278%。

公司副总经理李壮贤介绍,目前拥有5项产品发明专利和一项设备发明专利,除了用于民用建筑墙体保温的STP超薄绝热保温材料,还有用于航天航空等高端工业保温的VIP新型环保节能材料。其中STP材料目前仅有中国、德国、日本三个国家具备生产能力,在国内能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只有科瑞克,是典型的“国内独家”。

根据市场预期,2012年科瑞克STP超薄绝热板的产量将达到5000万平方米,销售收入50亿元左右。

两项数字印刷国家标准起草组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12年1月5-6日,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瑞成大酒店召开《数字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和《数字硬打样样张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两项国家标准起草组第1次联席工作会议。来自东港安全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人数码印刷有限公司、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人民教育出版社、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新闻出版学院、上海烟草包装印刷有限公司、富士施乐实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爱色丽(上海)色彩仪器商贸有限公司、北京圣彩虹制版印刷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北京时美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理光软件研究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东港安全印刷有限公司、北京东港嘉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20多位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对两个起草组的标准草案第1稿的框架、内容、技术细节等进行了认真的探讨与研究,并就草案的修改提出了大量具体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分工协助的原则,与会单位积极认领了一批相关的试验验证工作。会议确定两项数字印刷标准起草组草案第2稿在2012年3月底前完成。2012年4月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新闻出版学院召开第2次联席工作会议。

东港安全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港安全印刷有限公司和北京东港嘉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了会议。

两项数字印刷国家标准起草组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解析印刷业渴求绿色的发展新模式

印刷行业长期被视为“高污染”行业甚至在部分城市不受欢迎,印刷业可以变得“绿色”吗?节能减排循环减量看似是环保需求,但实际上也是印刷业的需求。绿色印刷不是简单地喊喊口号树树理念,而是对工艺、生产、产品进行创新,要打造不同与以往的,更为适合市场需求的印刷业态环境。

印刷业渴求“绿色”的发展新模式

从印刷业内行业网站了解到,我国虽是GDP大国,但是印刷产业并不强大,而且产值很低,印刷品的档次也相对较低。我国印刷企业多数为小企业,其特点表现为资金少、规模小、污染重,而且竞争过度,利润低。

缩小我国绿色印刷产业与国外的差距,需要有相当程度的标准、排污限制监督、工艺设计、新材料研发、技术设备、软件系统的投入,这些都是企业实现绿色印刷的方法。绿色与成本是相关联的,虽然投入的成本相对高一些,但“绿色印刷”为企业带来的长远效益,其实是大大降低成本。绿色能获得更高的生产力,获得新客户的机会,在能源和原料飞涨之时企业仍能保持额外的节余,很快收回投资。

绿色已经成为2011年印刷行业发展态势。毋庸置疑,能够提供环保解决方案的印刷厂具有明显优势,发展绿色印刷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传统印刷工艺的革新和印刷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在“十二五”经济规划的五年,印刷企业如果抓住环保印刷新机遇,实现绿色化无疑会为企业发展找到突破点,占领未来发展先机。

“绿色认证”在业内悄然兴起

近几年,“绿色”已经成为印刷企业日益关注的问题。行业人士认为,据国情我国印刷行业可以向“大”、“强”做起,发展几个具有民族代表性的大企业;但从各国的实践经验来看,实施绿色出版工程须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也就是说,由政府出台标准及具体实施办法。

显然我国的“十二五”规划将绿色印刷推向新的高度和阶段。据印刷业内行业网站综合整理所知,国家已从绿色印刷标准,绿色印刷认证,绿色环保印刷示范区建设,低耗能绿色印刷设备和材料的研发等方面,来推进和部署五年内实施绿色印刷的工作进程。

2011年11月1日,更是发布了《关于实施绿色印刷的公告》、《绿色印刷手册》,对全国首批获得绿色印刷认证的印刷企业颁发了认证证书,展示了该批企业出产的各类绿色印刷产品,国家对获得绿色印刷认证的企业给予项目发展资金、产业政策和管理措施等的扶持和倾斜,动员印刷企业参与到发展绿色印刷和绿色印刷认证中去。

公告还划定在“十二五”期间每年11月的第一周为“绿色印刷宣传周”,旨在让绿色印刷的实施深入人心。当前印刷绿色中小学教材已成为推进绿色印刷的切入点。我们的小朋友们能更早用上绿色的书。从今年起,已经“变绿”的环保教材上可以看到一个绿色标签。

接下来,业内企业不妨思考思考,需要做些什么,才能得到“绿色认证”?

印刷术改变的生活

印刷术出现之前,只有教会和富人才买得起书;而印刷术在欧洲普及之后,一个普通人用一天就能印出100本书,知识已不再是奢侈品。

今天,我们的生活可以说处处离不开印刷:从公共汽车票、公园门票和产品说明书,到您正在阅读的这本《科技生活》,再到书架上形形色色的“大部头”著作,都可以被归入“印刷品”的范畴。难以计数的印刷品,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带给人们便利。如果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印刷的世界”里,也并不为过。

从古老的印章、拓片和雕版,到依托计算机技术的现代印刷,在人类追求更高的图文复制效率和精度的过程中,一代代炎黄子孙竭尽才智,为世界奉献了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和激光照排,并由此引发了文献复制技术的三次飞跃。

雕版印刷,古老技术趣事多

提到印刷,不少人或许都会想起一种儿童游戏:用橡皮泥捏个立方体,用指甲在一个面上划出文字或图案,然后蘸上墨汁或者彩色墨水,在白纸或白布上“实现自己的印刷梦想”。古人对文献复制的早期探索活动,以及作为第一种印刷技术的雕版印刷术,不过是这种游戏的放大。

在雕版印刷出现以前,快速复制信息的方法唯有印章,或者将纸贴在石碑上进行拓印得到“拓片”。印章文字清晰,但信息容量偏小;石碑的信息容量较大,但因为拓片是黑底白字,有可能看不清楚。因此人们想到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将印章“放大”为木刻的雕版,再将纸覆在上面,用类似拓印的方法进行文献的复制。

从印章到印刷雕版的“进化”,耗去了数百年的时间。晋代的道士曾经使用一种刻有120个字的大木印来印制符咒,这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一块小型的雕版了。而真正意义上的雕版印刷术,到了隋唐时期方才出现。最早的一批雕版印刷作品大多是佛经,这是因为当时中国信佛者众多,佛教宣传品需求量很大,所以最适合用印刷的方法来复制。

即使在毕昇发明完善的活字印刷术之后,雕版印刷的演进依然没有停止。到了明代,中国人开始探索复制彩色图像的方法,并促成了木版彩色印刷的出现。这种印刷方法的思路非常简单,那就是将一幅画上同一色调的部分都刻在一套版上;印刷时,则使用这些版在同一张纸或绢帛上依次套印,最终得到原画的复制品。从清代到民国初期,风靡全国的年画和“门神”等民俗艺术品,正是得益于木版彩色印刷技术,才能同时保证品质和可以满足全国需求的“产量”。

活字印刷,“中国创造”走向世界

在雕版印刷技术日趋成熟的同时,宋代的平民毕昇找到了一种更简便的制版和印刷方法,那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活字印刷术。毕昇本人印制的活字书籍至今还没有被发现,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考古发现研究,12世纪至13世纪初的西夏文的活字印刷品不断地呈现出来。这些西夏文印刷品既有木活字也有泥活字。其中最早的一件是甘肃武威天梯山石窟出土的3页木活字本《大藏经》,根据其上的题款,其印制时间为1139年6月至1141年8月之间。

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后,元代的农学家王祯改进了活字印刷刻字和排版的工艺流程。王祯选择了更容易取得的木材来制作活字,以省去胶泥刻字之后需要烧制的工序;他的另一项重要的改进,则是发明转轮排字盘,把木活字按古代韵书的分类法,分别放入盘内的格子里,以提高排字工人的工作效率。

在毕昇发明泥活字大约一百多年后,有关活字印刷的知识逐渐扩散到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的祖先回鹘人,就根据活字印刷的原理,制作了回鹘文活字用于本民族的文献印刷,世界上第一种字母活字由此诞生。

现代印刷,从“铅与火”起步

亨德里克·房龙的《人类的故事》里,有一对颇为有趣的漫画式的插图:一幅画面上,一个蓬头垢面的人坐在小屋里,就着油灯微弱的亮光辛勤地抄写;而在另一幅画面上,一个人站在手动印刷机前,正得意地品味着手中书本散发出来的墨香。两幅画的说明道出了它们的含义:印刷术出现之前,修道院里的受过专业训练的抄书匠,也要用100天才能抄完一本书,这意味着只有教会和富人才买得起书;而印刷术在欧洲普及之后,一个普通人用一天就能印出100本书,知识已不再是奢侈品。

这两幅漫画背后,是一个改变世界的事件:在中国的雕版印刷和木活字传到欧洲之后,德国人谷腾堡在1450年左右发明了铅合金活字,又研制出木制印刷机。从此,欧洲人将活字印刷与机械相结合,开启了持续数百年的铅字时代。直到今天,初出茅庐的写手往往会用“文稿变成了铅字”来形容作品获得发表,尽管铅活字淡出主流印刷业已经有20多年,以至于许多年轻人已经说不清这个习语的来历,但铅字对人们语言的影响力仍未消退。而机械化的现代印刷,也正是从“铅与火”的时代起步的。

铅活字发明几个世纪之后,西洋“学生”超过了中国“老师”。到了清代,中国的现代印刷业,竟是由外国人回传铅活字开始的。当然,此时的活字印刷和毕昇时代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用铅、锡和锑铸造的合金活字,具有凝固后体积略为膨胀的特性,可以让文字的线条更为清晰。

在铅活字和与之相应的机械印刷之后,胶印和数码印刷等更先进的印刷技术陆续被发明出来。王选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更是结束了铅字统治中文新闻出版行业的历史,并且让汉字信息处理和排版操作变得更为快捷。

今天,印刷对于普通人来说已不再遥不可及。得益于最先进的数码印刷技术,人们可以方便地印制出只属于自己的书籍,比如婴儿的成长纪念册,或者结婚纪念照的合辑,就像他们幼年时用橡皮泥完成的第一次“印刷实践”一样。但对整个人类来说,这个“从游戏到游戏”的轮回,却凝聚着千余年的时光,以及无数人智慧的结晶。(科技生活周刊)

柯达被误读:实现转型 走进数字化时代

作为世界影像业首屈一指的创新公司,历经6年数码战略转型后的柯达正成为以数码业务为核心的“全球性的咨询企业和集成服务提供商”,其中面向商用、以印刷产业链为核心的数码业务对柯达贡献已经超过70%,并已经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伊士曼柯达公司的数码转型历时6年,在全球引起了行业的极大关注,期间柯达的高层也曾不断地现身媒体记者面前,解读柯达在数码转型过程中的艰辛、成果及业绩,以保证具有百年历史的柯达公司对股东权益的承诺。

如今的柯达已经走上了正轨——柯达的数字转型在商用和民用领域全面进行。作为世界影像业首屈一指的创新公司,新柯达正成为以数码业务为核心的“全球性的咨询企业和集成服务提供商”,其中面向商用、以印刷产业链为核心的数码业务对柯达贡献已经超过70%,并已经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柯达面向商用的数码印刷及相关业务包括印前解决方案、数码印刷解决方案、商业解决方案及服务、统一工作流程、文档影像、数码按需出版解决方案、包装印刷解决方案、数码标签印刷解决方案、电子监管码解决方案等,涵盖了商业印刷、包装印刷、出版印刷、报业印刷、票据印刷等诸多领域。

即便在仍占据柯达全部业务30%的民用业务领域,柯达也逐步已经完成数码转型。柯达图文影像集团及消费数码影像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李强表示,传统胶卷业务面向专业用户保留,其在柯达现有业务体系中仅占有很小份额。除此之外,柯达面向民用业务还包括专业相纸、DV及DC等个人数码消费产品、以及柯达新型影像服务网络“柯达乐活馆”。其中,柯达专业相纸主要面向专业婚纱、摄影机构,在中国占有很大份额。柯达乐活馆也已全面铺开,为消费者提供包括相册冲印、个性化数码影像产品及解决方案,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将照片输出到瓷砖、墙纸、窗帘、杯子等生活情景中。

“在中国,我们会更注重商用数字印刷领域,这个市场很大,而且增长非常快”。近些年来,柯达的产品和服务始终紧紧围绕“印前数字化”和“印刷数字化”两大主题,至少在业内,柯达的“数字”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世界上40%的印品经由柯达技术生产、柯达技术生产全世界80%的即刮式彩票、全球1/3的图书透过柯达技术印制、用于胶印的数码印版1/3都是经由柯达计算机直接制版设备生产、在票据账单打印市场占有率超过90%……”伊士曼柯达公司副总裁、全球首席客户官Gustavo Oviedo表示,无论是过去的胶片及个人数码消费产品,还是现在数码印刷领域的成就,柯达始终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社会进步,为人们营造丰富多彩的生活。以上这组数据,是经历数码战略转型之后的新柯达,为全球印刷产业链所作出的新贡献。

“我们目前的发展跟老百姓日常生活也有很多关联,比如现在看到数码印刷,争取尽量和老百姓生活贴近。”关于新柯达的解读,李强给予了耐心解答。

针对很多人认为柯达的主营业务依旧是胶片这一不客观的理解,李强表示,消费者的引导非常重要。“尽管柯达在胶片或者影像领域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我们更希望向消费者传达‘柯达是一家正向数字化转型的全新公司’,而且数字化业务已经成为柯达最主要、规模最大的业务了。”

尽管遭遇破产传闻,但柯达对未来在华业务发展还是充满信心。柯达已是数码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军品牌,在中国业务已全部铺开。因为对转型之后的柯达不够了解,所以大家对柯达现状可能存在一定误读。

第三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宣传工作会即将召开

第三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由新闻出版总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会同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中国报业协会承办。大赛共分为三个工种:平版印刷工、平版制版工、印品整饰工,每个工种又分职工组、学生组,共七个组别。

第三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即将于2012年拉开序幕,为更好的体现大赛推动技能人才成长的宗旨,动员广大行业技能人才参与大赛,将于2012年1月16日8点50分在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会议室(宣武区太平街6号E-818)召开第三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宣传工作会。

联系人:杨广莹
电 话:010-59361840转8017 传 真:010-59361843

上海市出版资源数字化保存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沪版图书内容数字化”一期项目建设自2009年立项以来,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于日前顺利完成,共涉及3.5万余种数字图书,主要是2003年至2009年上海出版的新版、具有保存或再开发价值的图书。同时,建成了“沪版图书内容数字化”项目检查统计平台并投入使用,各出版单位可通过该平台输送数字图书信息、上传抽检数字图书,还可了解详尽的图书数字化信息。通过“沪版图书内容数字化”一期项目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本市出版单位的图书数字化进程以及出版单位的数字化转型工作。此外,“沪版图书内容数字化”二期项目已于近日启动,将重点完成1996年至2002年具有保存或再开发价值的沪版图书数字化,项目计划于今年10月底前完成。

柯达拟做破产保护申请 2011年股价跌88%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柯达公司正在着手准备,如果出售数码专利的努力以失败告终,该公司将在未来几周依据《破产法》第十一章提出破产保护申请。

  知情人士称,柯达正在与潜在的贷款人进行协商,讨论有关大约10亿美元“债务人持有破产资产”的融资事项,这项举措将让该公司在进入破产程序后维持运营;该公司可能最快在1月或2月初提交破产保护申请。一旦柯达寻求破产保护,该公司随后将尝试通过在法院监督下的破产拍卖来出售1100项专利;获得破产保护后,该公司将继续偿还债务,并正常运营。

  另据新京报报道,柯达公司周二宣布,已收到来自纽交所的警告,因为其平均收盘价已连续30日跌破1美元。如果股价在未来6个月内仍无起色,柯达将面临摘牌。柯达表示,由于公司面临着流动性挑战,并不能保证在未来6个月的期限内能够达到纽交所的上市标准。

  2011年,柯达公司股价累计跌幅达到88%。

太报印务园:高科技造就精品印刷包装基地

色彩细腻的风景画、高端品质的化妆盒、高速印刷的能力……昨日,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太报传媒印务园区正式落成,园区凭借现代化的厂房、最先进的设备以及一流的管理水平,向众多业内人士展示了一流的印刷实力。

一台设备价值1500万

“这台印刷设备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前面再加两个‘最’也不为过,在山西省内也是唯一的。”在彩印车间,印务公司经理助理武鹏自豪地对参观者介绍着德国海德堡高端商务印刷机。这台印刷设备价值1500万元,长16米、高两米多,由若干部分组成,通体黑色的金属表面给人沉稳、大气的视觉感受。

海德堡工程师叶正芊介绍说,“6色 UV+上 光”是这台设备的最大优势,说得通俗点,就是这台印刷机能一次印出6种不同颜色,一次上光。“能印出大红大绿的颜色没什么了不起的,而能印出浅灰、深灰这样的颜色则非常难,这台设备就有这个水平。”武鹏拿起一张精美的化妆品包装纸补充说,一次上光是指通过加膜,使印刷品的表面变得光滑,达到相片一样的效果。这样的印刷品色彩丰富、品质高端,可以包装高档的商品。“ UV” 是区别于一般印刷设备喷粉印刷的先进技术。叶正芊说,一些特色材料,像金银卡纸、塑料纸、镀铝纸,不吸墨,采用喷粉技术的一般印刷设备很难在上面印出理想的图案。而采用海德堡高端商务印刷机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设备通过紫外线灯管直接干燥印刷品,即使在塑料等特殊材料上印刷图案,图案也能马上变干,色彩稳定。

除了海德堡高端商务印刷机外,太报传媒印务园区还拥有日本滨田八色轮转印刷机2组、高斯八色轮转印刷机12组、海德堡印刷机4台、 CPT 机3台、全自动折页机、胶装线、骑订线、全自动锁线机、全自动模切机、全自动糊盒机等世界一流设备。可以说,你只要提供一个印刷品设想,其余的都可以由这里完成。为了达到这一水平,太报传媒印务园区共投资了8000万元,用来购买新设备。

印刷各类高端产品

在一张对开风景画前,绚烂的胡杨林、幽静的田园风光、浩瀚的大漠、沧桑的戈壁滩,各类风景画层次丰富、色彩饱满,让参观者啧啧称赞,风景画被大家拿在手中看了又看,不忍放下。工作人员说,这些风景图画采用20微米调频工艺,画面的网点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被看出来,用15倍的放大镜都难以发现,用肉眼更看不出来,所以画面细腻、清晰。参观者王佳听了以后,接过一柄放大镜看了看风景画,信服地说:“放大镜下的色彩还这么细腻,这里的印刷设备真先进!”

在印刷报纸的车间,一张张散发着油墨香的报纸从高速运转的新型印刷机中传出。这台 MU45 型胶印轮转印刷机是从上海高斯印刷设备有限公司订购。该印刷机是目前世界上较先进的印刷机器,有3个出报口,能够做到32版全彩色联机印刷,每小时印刷速度达45000对开张。它的运行投产,不仅可以满足报纸特殊版数印刷需求,还能大幅度提高印刷时效,保证报纸发行时间。

太报传媒印务园区负责人介绍说,通过配备一流的设备,印务园区的印刷能力达到了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印务园区除承印《参考消息》、《经济日报》、《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小读者》、《特别关注》、《知音》等知名大报、杂志外,还印刷高档画册、精装书籍、礼品包装等,能为各行各业的高端客户提供一流的精美印刷品,他举例说,本省食品企业往年印刷月饼包装盒,需要到南方找厂家,以后,太报传媒印务园区也能印出同样精美的月饼包装盒来。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印务园区的各个车间,通过中央空调保持恒温,通过加湿装置保持恒湿,为印刷各类制品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各车间也保持着整洁有序的生产环境,身着蓝色服装的工人们各司其职,切纸、装墨、操作电脑、搬运成品,高效、严谨的工作流程,受到业内人士的由衷肯定。

海德堡中国有限公司代表周靖评价说,新落成的太报传媒印务园区上马了国际一流的设备,管理水平一流,太报传媒印务园区的努力,也让山西的印刷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太报传媒印务园区负责人介绍说,太报传媒印务园区于2009年6月开工建设,投资1.58亿元。园区占地24亩,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包括轮转胶印车间、彩印车间、书刊车间、商业包装车间、发行车间、纸库和办公楼。太报传媒印务园区年印量可达7亿对开张,年产值可达1.5亿元以上,目前已成为华北地区印刷规模最大、彩印设备最先进、印刷业务最广的综合印刷包装企业。

后iPad时代 数字出版印刷如何跟上潮流

近来,数字出版的未来形态遭遇了新的不确定:手机阅读持续增长,曾经风光无限的电子阅读器陷入降价漩涡,而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异军突起,迫使电子阅读进一步脱离纸质书时代形成的旧“趣味”。未来的电子阅读将建立在一块规模无限大、动作无限多的“画布”上。

翻页不再是规定动作

“可能再也没有翻页的概念了。”iPad畅销后,美国一位从事电子书布局设计的软件工程师克莱格·莫德说。也许手机和电子阅读器还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类似于纸质印刷品的“内容流”,他说,iPad时代的书,“没必要再1誜1地沿用纸质书的物理样式来设计,这太浪费平板电脑的潜能了”。

按照莫德的想法,一种简洁实用的可能是:当你在iPad上读一部小说时,将通过触摸显示屏,在横向上选择章节目录,在纵向上访问该章节的内容。两个方向的延伸都是“无尽”的。

“无尽”的画布是否会催生大量“无尽”的作品?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耶鲁大学专业出版课程学术指导罗伯特·E·拜恩斯奇说:“你的书体量越大,就越适合电子出版的内容。大体量的纸质书从价格到运输,以及寻找容身之所,都会成为你购买它的麻烦,电子书则没有这个问题。”

数字化为书本“增值”

“没有什么比设计电子书的阅读体验更让人兴奋的事了。”盛大文学副总裁柳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柳强告诉记者,盛大文学的运营平台云中书城在产品体验方面做了大量探索,针对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阅读终端,“云中书城”试图推出更多贴近用户需求的改善方案。比如,如何在平板电脑的“画布”上实现最佳效果的图文混排,如何兼容支持不同格式的文件,如何更流畅和得体地实现视频、声音、多媒体与文字内容的交互,以提升用户的阅读体验。

“最重要的是通过数字化的手段为一本书增值。”柳强说,一本书的纸质版和电子版之间的差异可能大到“不是换个形式,而是相当于另外一本书”。想象一下,当你在平板电脑上阅读一部小说时,可以在附录中看到作者访谈视频、专家解读、动态最新评论等。

“打败纸质书的不是电子阅读器,不是手机,也不是平板电脑,而是人性本身。”柳强坚信,渴望更舒适和便捷的阅读体验是所有人的本能。移动互联网的出现重新定义了人们使用互联网的黄金时间,醒来后、睡觉前、地铁上、堵车路上……一个个碎片时间成为阅读的高峰期。这是一个重新定义读者与内容交互形式的机会,同样也是一个由读者来控制内容的绝好机会。人们会看到崭新的叙事形式在电子“画布”上兴起。

为“碎片阅读”订内容

在传统出版界,iPad投下的冲击波还没有充分抵达,但一些人已感觉到它的广泛应用将会对内容细分提出更高的需求。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技术总监王勤对记者说,目前很多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化”工程仅仅停留在把原有的纸质出版物“照搬”到电子阅读平台上。这种“录入扫描”的工作固然建立了充足的内容资源,却还是一种“被动应答”,没有放下身段来为读者零距离服务。

“没有点击,再多的知识也是死知识,更别谈找到好的盈利模式”。
王勤说,当前的数字出版尚未深入研究人们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环境下出于什么动机和目的,用什么终端读什么内容,而仍在开足马力,自娱自乐地按传统的编、印、发模式,一成不变地生产着少人问津的“原装罐头”。这些“罐头”是放到过期也没有多少读者来“撬开”它的艰涩外壳的。

“同一个人,醒来时的阅读和睡前的阅读需求是不一样的;同一个穿越题材,15岁-20岁的人和20岁-25岁的人的兴奋点也是不尽相同的。”王勤说,为每一种“碎片阅读”订制独有的内容,才能“黏”住读者,如果能实现智能推送,就更加无往而不胜。

“其实,在技术上,我们早就可以定位你所在的位置,为你实时推送周围环境的相关百科知识,并且提供延伸阅读和实用信息链接。”王勤说,由于数字版权的价格原因,中国大百科全书至今没有成功授权给任何一家电子书出版商。而国外电子书行业中,发展最快、“闷声大发财”最多的恰恰是在线电子词典、百科全书类的电子工具书,而这类工具书在科学、医学等专业图书领域已经实现了95%的数字出版。

内蒙古2012年印刷和出版物发行开始年检

记者2011年12月30日从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了解到,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12年度印刷年检、出版物发行年检的工作部署和安排,内蒙古自治区2012年度印刷年检和出版物发行年检工作开始。

2012年度印刷年检、出版物发行年检通知和《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管理办法》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www.gapp.gov.cn)或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网站( www.nmgcbj.gov.cn)内的通知公告栏里下载。

印刷企业年检:启用新的《印刷经营许可证》,自治区本级管理的,要求各企业自行到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办理年检、换证;各属地管理的其他印刷企业由属地统一年检、换证,年检、换证汇总后形成excel表格报上级主管单位备案。出版物发行年检:启用新的《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现音像制品管理归为此项工作业务,同时严格执行新《出版物市场管理条例》规定,自治区本级管理的,要求各批发企业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年检,打印年检回执和填报内容后自行到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办理年检、审核确定、换证工作;各属地管理的出版物、音像制品零售、出租企业由属地统一年检、换证,并加盖属地新闻出版局印章,年检、换证汇总后形成excel表格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内蒙古自治区要求各地通知到属地所有印刷、发行、音像经营企业、单位,认真领会各通知中的具体要求,并严格按通知要求执行。各盟市新闻出版局年度核检工作于2012年2月25日完成。

音像电子出版物专用书号管理办法出台

近日,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中国标准录音制品编码〉国家标准实施办法》和《音像电子出版物专用书号管理办法》。两《办法》自2012年1月起实施。

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简称ISRC,即版号)自1993年使用以来,对规范音像出版活动起到了较大的作用。2010年2月中国修订实施了新版《中国标准录音制品编码》国家标准。《〈中国标准录音制品编码〉国家标准实施办法》规定,新版ISRC标准适用制品的范围包括录音制品和音乐录像制品。每个可独立使用的录音制品或音乐录像制品均须分配一个单独的中国标准录音制品编码。该编码只标识被编码对象,不能作为出版物标识。该《办法》还对ISRC编码的登记者、申领、分配、公告与查询、携载作出了规定。

1992年《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实施〈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的通知》中所附《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辑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音像电子出版物专用书号管理办法》中规定,全国所有正式出版、发行的音像制品或电子出版物,均应使用中国标准书号(ISBN)作为出版物标识。用于音像制品的,为音像制品专用书号;用于电子出版物的,为电子出版物专用书号。在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载体或包装的显著位置须标识ISBN。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或中国录音制品编码不再承担音像制品版号的功能。音像制品专用书号和电子出版物专用书号,其使用范围和分配原则,参照《中国标准书号》国家标准GB/T57952006和《中国标准书号使用手册》规定执行。该《办法》还对ISBN的申领和核发程序作出了规定。

中国宣纸产业基地暨宣纸博物馆落户安徽

作为安徽省“861”项目,中国宣纸文化传习基地、产业基地暨中国宣纸博物馆,建筑面积约63770平方米,静态总投资2.1亿元,功能包括宣纸技艺展示、工艺体验、原料作物观光,宣纸博览、研发及书画艺术创作与研讨、旅游购物等。 “传习留技艺,产业促发展,这座动态的宣纸博物馆,将给泾县这个‘中国宣纸文化之乡’锦上添花。 ”宣城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

宣纸,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曾经演绎了辉煌的文化传奇,那斑驳的传统记忆承载了久远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国流行用纸曾不断变化,东晋流行藤纸,隋朝大量使用楮皮纸,直到唐代,宣纸取而代之占据主流地位。泾县属皖南山区,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质优良且富含酸碱,而当地又盛产沙田稻草和青檀,这些都是制造优质宣纸的必要条件和资源。据《旧唐书》记载,宣纸在唐代已经成为贡品。宋末,曹姓人迁至泾县西乡小岭一带,以制造宣纸为生,延续700多年。明清两代,小岭曹氏宣纸制造技术和加工工艺日趋精湛,生产规模和对外影响达到鼎盛。抗战时期,宣纸没落,一直到解放后逐渐恢复。此后,宣纸逐渐复兴,“红星牌”宣纸更是声名远播,三次蝉联国家质量审定委员会的金质奖,相继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华老字号。

“千年寿纸,万载存真”,因采用特种材料,运用传统手工抄造技艺,宣纸具有抗老化、防虫蛀、耐久藏等特点。艺术大师刘海粟称之“纸寿千年,墨韵万变”。新世纪以来,宣纸革新进程不断加快,2002年8月被批准为原产地域产品,2006年6月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其古法制作技艺惊艳全球。在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跻身“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我省唯一入选的项目。

文化传奇需传递

作为我国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开宣纸就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但总体而言,宣纸产业的总体规模仍然偏小,与宣纸巨大的声誉相去较远。 “经过多年发展,宣纸产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包括原材料、人才、研发和设备落后、非遗保护整体水平不高等等。 ”宣城市文房四宝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泾县宣纸、书画纸加工企业共有230余户,其中宣纸厂家14家,宣纸品种达到1000多个,年产各种类规格宣纸、书画纸近6000吨,整个宣纸、书画纸行业从业人员达1.5万人,年销售额3亿多元,占全国书画用纸的6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手工纸生产基地。

作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宣纸对原材料和制作工艺要求苛刻,但在有限的资源面前,宣纸生产企业普遍面临“吃不饱”难题。同时,宣纸还面临国内外假冒产品或同类产品的“围攻”,在宣纸和书画纸巨大的差异还没有被广泛认同的情况下,宣纸市场受到一定冲击,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此外,传统工艺和落后的生产方式也是影响宣纸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之一。专家普遍认为,生产传统宣纸需几百道工序,在保持了特色的同时,也因手续繁多、生产周期冗长导致劳动效率低,浪费大且成本高,难以做大做强。

传承创新铸品牌

新时期新问题,必须顺势而为,兴利除弊,转变观念,创新发展。 2011年以来,“中国宣纸之乡”泾县和中国宣纸集团整合产业资源,发挥品牌优势,延伸产业链,实现了宣纸文化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该县一方面加快省“861”项目——丁家桥镇宣纸书画纸古法宣纸产业园项目建设步伐,推进造纸产业由手工型向机械化发展,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为宣纸书画纸传承、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依托全国最大的宣纸生产企业、中国手工造纸的领袖企业中国宣纸集团公司,推动创新传承步伐,着力铸造“中国宣纸之乡”品牌。

该县不断完善市场管理机制,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破解人才、原料等瓶颈问题,紧紧围绕“建设基地,稳定生产,提升品质,提高效益,集团发展”的发展战略和“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重拳拓展宣纸产业集群,出现了产销两旺局面。 2011年前三季度,仅中国宣纸集团公司就实现利税4100万元,超过上年总额。他们实行“红星牌”产品区域代理销售模式,并于2011年7月出台“红星宣纸”限价政策,有效平抑了市场持续走高的宣纸价格。为赋予宣纸新的内涵,该县相继研发出“建党90周年纪念纸”和“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宣纸”,成功发行第二套草书宣纸邮票,优化了产品结构,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附加值。

重点项目建设,文化旅游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产业转型。截至2011年9月底,宣纸文化园接待人数达2.5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万元。在文化传承上,中国宣纸集团公司被确认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同时,省宣纸书画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落户该县,这对保护宣纸、书画纸产品品牌、质量特色和传统工艺,进一步规范宣纸书画纸生产,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