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③《公孙丑上》:知言、养气、不动心

 三个石头读书 2024-04-03 发布于广东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孟子·公孙丑上》    

相关文章:

继续跟随《孟子读法》学习《孟子·公孙丑上》

公孙丑,是孟子的学生。前面的《梁惠王》上、下,主要是孟子和魏、齐、鲁、邹的国君之间进行的君臣对话,这一篇则主要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主题依然是“政事”。

01. 不期而遇的阅读之乐

李泽厚说“庄文奇诡而孟文浩荡”,其实孟文不仅浩荡,还能雅俗共赏接地气,创造了不少流传至今的名言金句。

这一篇《孟子·公孙丑上》也有很多我们今天还常常用到的成语,比如:以德服人、心悦诚服、拔苗助长、未雨绸缪、自求多福、自作孽不可活、闻过则喜、与人为善,都出自这里。

阅读古代经典经常会有一个惊喜,我们常常会在遥远的文字里,发现一些和今天我们息息相关的东西,一种“原来它来自这里啊”的恍然大悟和不期而遇的小快乐,从心底里油然而生,这种体验妙不可言,美不胜收,这也是阅读的乐趣之一吧。

02. 人性本善

第一次知道这个“题目”,来自堪称经典的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会的决赛,当时有个辩题就是“人性本善 vs. 人性本恶”。

当时正在成都参加奥数竞赛,我们一众青涩的高中生,在成都七中旁边宾馆的黑白电视机上,目睹了代表中国复旦大学出战的姜丰、季翔、蒋昌建和严嘉四位辩手的超凡风采。尤其是姜丰敏捷思辨和深厚的文学底蕴、蒋昌建气势磅礴的引经据典和恰到好处的温情朗诵(“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将用它来寻找光明”)。

也许,正是他们的哲学思辨和文学风采,在电视机前各位少年的心里,种下了文学和哲思的小小种子,此后经年,不能忘怀,成长发芽

其实,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之心”,他这里的“不忍之心”,就是人的本心。在孟子看来,就是一个人内心最自然、最不受后天理性控制的流露,是自然而然的流露。

孟子将人的本心拓展为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端进一步扩充,就是仁义礼智,到了汉朝才增加为“仁义礼智信”,成为“五常”。

03. 以德服人

以德服人:这个“服”,到底是主动还是被动?

作者在这一段的考据相当精彩。

他指出了朱熹《孟子集注》对这一章出现的六个“服”,两处解读为“使人服从”,四处解读为“服从别人”,令人生疑。

倾向于认为以德服人的“服”,更应该是“心悦诚服”的“服”,因为在孔子和孟子那里,德,永远是一种面向自我的实践行为,而不是用来向外对待他人,否则“德”就成了企图让人“服”的工具。

所以,以德服人,应该是自然之道,“仁至矣”,则众人自然会有向善之心,近似于“从善如流”。

尽信书不如无书,作者在考据的基础上,不盲从权威,提出自己的观点,令人钦佩。

04. 术不可不慎

术,可以粗浅理解为从事的职业或工作,职业和工作的性质会改变人的本心,比如制造箭的人唯恐箭不够锋利伤不到人,制造铠甲的人唯恐铠甲不够坚实无法保护人,巫医琢磨的是如何把人救活,而棺材匠则盼着人死。

这四种人对于他人的不同态度,并非出自其本心,而是职业使然。虽然是职业使然,却能慢慢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一个人的本心。

所以孟子说,“术不可不慎也”。

那该如何“慎”呢?孟子给出的答案是:“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

将所有竞争的压力,转化为主观自我能力和修养的提升,而不是陷于各种尔虞我诈和弱肉强食之中。这是君子“自反”和向内找寻的的气度与胸怀。

05. 从“闻过则喜”到“与人为善”

庄子善于讲奇幻的故事,孟子喜欢讲往圣先贤和帝王将相的故事。

他从子路的“闻过则喜”、到大禹的“闻善则拜”、再到舜的“善与人同”,阐述了一个人的修为的不同境界,最终应该做到善于人同和与人为善,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善与人同,并不是在两端摇摆不定、随波逐流,也不仅仅执其一端,用一己之见来同化大家,所谓“善于人同”,执两端而用中,是说要舍弃一己之见,力求找到人和人之间最共同的志向。

“与人为善”和“善于人同”其实是一体两面,善于人同,是从外向内吸收单,与人为善则是自内向外扩充单,这两者合在一起,就是君子的大修养。

06. 知言、养气、不动心

这一章中有一篇是孟子的核心篇章,“知言、养气、不动心”,这是孟子一生学问修为的自我提炼和总结。

知言,是识透人情事变的本领,需要有丰富的历练,所谓王阳明的“事上练”。

养气,养什么“气”?孟子所谓的“浩然之气”。读书人不同于普通人的地方,就在于他有自己的志向,这个志向,在儒家里面,不是对功名利禄的渴求,而是关乎家国天下和天下苍生,有这个志向,心里就养着一股“气”,现在中医说“立大志、养肾气”,似乎也有相同的道理。

不动心,如果年轻的时候说不清具体是什么志向,也要将这个“志”先存在心里,念念不忘。但念念不忘,也不要强求,这个生命的气息就不会散掉,也不会胡冲乱撞,渐渐要成“浩然正气”,这就是孟子的“不动心”,这里的“不动心”,有一种坚守、渴求的意味在里面,跟我们现在所说的在名利财色的诱惑面前的“不动心”,有很大的不同。

三者中,这个“不动心”,是最难的,需要一辈子的修炼。

三个石头

2024.3.2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