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卢伟光 | 他乡遇故知(十)(散文)

 兴凯湖文化在线 2023-02-26 发布于黑龙江

卢伟光:兴凯湖文化在线顾问、签约作家


    他乡遇故知(十)

                               黑龙江鸡西 卢伟光

人生是船,漂泊如歌,故乡的一草一木总与我有着千丝万缕的牵系。然而,不管有多大的眷恋,也不可能守着绵绵的青山绿水,淡看草原沃野,四季芳华。走出那静谧幽怡的怀抱是必然的结果。

返程、换乘,最佳的办法就是他。韩少华,我的一个学生。一年前开会,他曾赶到我的驻地苦留我;此次出来时,他又诚挚地邀请我。一票难求,下铺更难求。哈尔滨车站扒得乱七八糟难行路。几难之中,脑海闪现出韩少华的名字,他曾和我说过,车票不成问题。

沉甸甸的日子在山中一个一个走向身后,我将世事的酸甜苦辣细细品味,在一点一滴感悟大山之时,用艰辛的脚步抒写着对大山深沉的眷恋。我有幸作为大山里的一个老师的,在讲台上留下几痕足迹,在教学时留下几分困惑,在学生中留下几许快乐。在我和同学们半年多有缘相聚的日子里,彼此和谐相互交流,共同成长。总的说,那段时日是幸福……

青山隐隐,雾华迷漫。时值盛夏,故乡山上五彩缤纷的野果大都还没长成,久居异乡、返乡又不得不离乡的游子,怀想绵绵地登上了去其实的列车。

回想那些时日,作为代课教师,我的每天不都是阳光雨露。我从事教书这份临时职业,我不渴望教书的成功,并不渴望站在讲台上的那份自信和从容,而是渴望在校园里厉兵秣马,考出大山。当然也渴望自己对知识熟稔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渴望自己在校与学识颇深的人接触,更多的涉猎知识,丰富自己。

可令人痛苦的是,我渴望的越多,失望也越多,精神食粮的输入远远不够它的输出,教师的那点魅力在几十名同学中间也显得微不足道。更让人煎熬的是面对问题学生,我所做的工作往往浅尝辄止,能力的欠缺有时会让我心力憔悴。面对学生我常无法一身从容,面对教学我更不能如鱼得水。这份工作的桎梏一方面缘于我知识的匮乏,一方面也在于我能力所限,我时常用这份推委来搪塞我工作的不利。我知道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任何借口在教学这一实际过程中都显得苍白无力。学生带给我的这份苍白警策我,不能只是每天的复习、上班、讲课、复习、下班、复习,做点什么吧,多做点对学生、对自己有用的事。

当年,是学生的一篇作文提醒了我。那文字中透出的丝丝苦涩,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我又用整幅的批语劝导他,面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好多疑惑和难题,我只是尽自己所能帮他们解决,在我看来,我的帮助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学生还是很信任的把自己的苦恼用文字的形式向我倾诉。读着来自他们心底的这份凝重,我时常被震撼着,被感动着。我想我们整天与学生在一起,并不觉得他们有这么可爱。在他们身上,我嗅到了幸福的香味,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优秀班级、优秀教师……做代课教师让我心生一份惬意和自豪。

是学生们让我懂得了“责任”二字沉甸甸。我有种地感到:当老师真好!曾经有一位同学问我,为什么?我答:因为你们给予老师太多,太多……感谢这帮其实比我小不了几岁可爱的孩子们,是他们让我的人生添了许多意义。

早晨醒来,齐齐哈尔车站到了。这个当年铁路局,我曾经作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积极分子”来讲用地方。以后也来过无数次,感受最深的还是一年前那次,开会入住其贴会议中心,与赵海军、柴洪金、王立斌、修学萍、张丽萍同学巧遇(见《他乡遇故知(一)》)。10时许,韩少华驱车从农场赶回,来到我入住的铁道饭店。他边聊边打电话,中午,接上修学萍和原铁路中心医院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长,我们来到一家很有名的狗肉馆,吃喝一通,聊着当年在校的情景,师生情谊油然而生。讲着、唠着、聊着……从彼此的话里,体味着每个人不同的人生路,不一样的人生感悟,以及一样的价值追求,一样的意义探寻。那种淡淡的亲热和深深的牵挂,让我有些心痛的感觉。

饭后,少华把我送回驻地,去赴他早已约定的酒局,我迷迷糊糊睡了一觉。17时许,修学萍打来电话,约我点半小楼吃饭。本就大海碗的手擀面,修学萍又拨给我半碗。一碗半,是我近十年吃的最冒高的一餐。女生都讲究少吃瘦身,我也不好说破,只能忍辱把“苦水强咽下”。吃过饭,修学萍说晚上来送站,我说不用。她却说,我不来你能进去站吗?我想倒也是。

晚20时30分,我退了房,学萍也到了。夏日的黄昏,天边舞动着彩霞,好像燃烧了陶渊明的田园诗稿。红橙橙的天空足可以把大半个城市点燃,给这段去往火车站的短短的路程,都增添了一份足够的希望和激情。那霞光的斑斓中透露着深邃,纯粹的天空中讲述着悠远。天总是默默的给云彩鲜亮的背景,云总是在天空的帷幕里演绎最美的舞姿。到了软席候车室,修雪萍出示了铁路“特权证件,我们如愿候车。雪萍聊了他退休前作为《哈尔滨铁道报》通讯员的过去,聊了养生旅行的现在,聊了在成都的孩子……当年,我们师生同属孩子,如今,孩子都移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岁月催人啊!

顺检票口进站,找到列车长,按照少提前联系的登上宿营车,与修学萍挥手告别。

躺在卧铺上新潮翻卷:一个个熟悉的陌生同学,代课不到一年,虽然没能给予他们什么,失联四十年,虽然跟他们少有交流,但看到他们。想起他们名字,便会有他乡遇故知的喜悦。再看他们的事业生活有成,回忆着曾经的交流,品尝快乐的相处,享受相处的快乐,这是人生最美的境界之一。追梦在这茫茫的人世,寻梦从同学们身上感受的温馨的友情,品味着美丽的人生境界。在这样的意境中,我能感觉到他乡遇故知真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身在他乡碰到同学们,真是一件让人心情愉悦的事。

在线编辑:林兆丰

【作家档案】卢伟光笔名草户,主任编辑,现任鸡西矿工报副总编辑,黑龙江作家协会员,黑龙江煤矿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华散文网创作委员会副主席。擅写杂文、散文,又多文学评论。杂文《感动心动 行动》获得中国新闻奖,散文《林海品秋》全国一等奖,散文《父爱如烟》获省和谐家庭建设征文奖,其余奖项不计其数。纸质出版物有《不伦不类集》,并与散文集《缘起圆聚》、评论集《为人作嫁》同登龙版网,读者点击率高居榜首。“一支秃笔写几篇不伦不类文章,一片诚心交几位可亲可敬朋友”是作者作文做人之座右铭。


顾问:卢伟光:作家 《鸡西矿工报》副总编辑

            孙文斌:小说家

            沈晓密:散文家

            秦    萌:《北方时报》“乡雪版“”编辑

            郭亚楠:作家 《创业者》编辑

            白    雪:作家

             张磊晶:作家

主编:瑞雪       制作:腊梅      微信号:1311547791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