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新法光輝歲月

Cute版校園

「再見,新法!」擁63年歷史的新法書院,繼加路連山道、太子道及大坑道三間書院先後停辦,最後一間位於文福道的新法亦將於明年榮休,正式結束跨越半個世紀的教學使命。在餘下不足300天的上學日子,一班新法女排鄭文琪、朱淑華及阮潁彤作代表,帶領全部師生校友,懷念校內每個角落的點滴。

第一站:熱血走廊

新法女排向來聞名學界,全因近年世界女排大獎賽新法均贊助賽事,讓學生有機會與中國女排近距離接觸及交流。女排隊長鄭文琪表示:「這條走廊放滿了歷來中國女排訪港時送給我們的簽名相,亦有我們於過去精英賽奪亞軍的照片,每次經過這裏,都可以激勵我們為新法最後一年作最後努力。」

第二站:神秘禮堂

禮堂對學生來說應該是每天必到的地方,偏偏新法的禮堂卻被形容為「神秘之地」,就讀中七的朱淑華指學生極少接觸禮堂內的任何一物:「基本上我們很少進入禮堂,只有大型節目才會上來,每次經過都見到禮堂台上放滿樂器,一直也很想上台試試表演的感覺,所以對我們來說,新法的禮堂永遠是最神秘但卻最想探險的地方。」

第三站:精英獎盃櫃

新法培育不少港隊運動精英,當中包括女排的劉嘉敏、劍擊的張小倫、顏冠一,校內操場亦有獎盃櫃,放滿歷來於各項大賽的大小獎盃,校方更會在操場的牆身及柱子,印上校隊奪冠照片,凸顯學生的尊貴地位。中六生阮潁彤說:「每天回到學校,都會見到師兄師姐曾經在學界爭勝一刻的照片,也會為自己是新法的一分子感到光榮,最後一年,我們也希望替學校拿到更多獎盃,留下美好回憶。」

第四站:私家游泳池

校舍細小的新法於地牢位置設有泳池,方便校隊訓練及鍛煉學生體格。鄭文琪直言以學校擁有泳池感自豪:「我們學校另一特色是擁有這泳池,由於設在地牢,平時我們會抽空游泳作體能訓練外,小息時也會到池邊談天說地,絕對是休息的好地方。」

第五站:窩心體育部

十個新法學生中,相信有九人最不捨得的地方是體育部,內裏除了貼滿打氣字句的牆壁,朱淑華回憶說:「平時我們事無大小都會走進體育室,除了喝水外,平日打波後、小息時間也會在這裏休息及聊天,受傷時也在這裏接受治療,這裏真正充滿血與汗,還有體育老師繆老師經常買食物給我們吃,記載着她對我們的關懷。」

其實懷念新法絕不僅限於5個角落,在新法僅就讀兩年的舊生劉嘉敏,今年於母校擔任最後一年的女排教練,她認為新法的人情味,足夠她日後在港隊及社會上回味:「在新法只是短短2年,我已感受到學校如何重視學生及運動員,雖然是最後一年辦學,但都沒放棄任何讓我們參賽或學習的機會。」或許新法的精神就如其校訓「格物致知」一樣,讓學生透過種種體驗,切身的學會了新法精神。

名人搖籃

藝人:麥家琪、蔡少芬、阮兆祥、林曉峰、魯振順、陳秀雯、鄧健泓、高海寧

歌手:周華健、李蘢怡、鍾鎮濤、蔡楓華

導演:唐季禮、彭浩翔

美國太空總署氣象學家:劉家銘

已故藝人:鄧光榮

香港體壇前輩,資深體育節目評論員:韋基舜

60年代英文歌手,無綫電視藝員:Joe Junior

香港足球名將,流浪足球隊教練,前東方足球隊教練:陳鴻平

香港劍擊運動員:張小倫、顏冠一

新法書院光輝63年事件簿

1949年:創辦人王澤森博士於北角電器道成立,創校初期為一所英文進修書院。

1953年:達到香港考試局要求,成為第一所可參加中學會考的私立中學,同年更派出學生參加大學入學試。

1956年:創校人王澤森博士在加路連山道買地擴建校舍開設分校。

1964年:第2所分校於太子道成立。

1966年:大坑道分校成立。

1971年:窩打老道分校落成,當時4間分校連同英文專修日、夜校學生曾接近2萬人。

九十年代初期,該校為政府中學派位提供6千多個初中學位,配合香港政府推行9年免費教育。

1997年:經教育署批准,成為首所加入直接資助計劃的私立學校。

2006年:新法書院開始停止招收初中學位。

2012年:將完成最後一屆中七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正式結束文福道最後一間新法校舍。

徐慧華、曾詩敏

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