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科教文卫 > 正文

国学大师饶宗颐应邀成为泉州历史文化中心最高学术顾问

2016-08-05 08:13:52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国学大师饶宗颐于101岁寿诞来临之际 再次结缘泉州——

泉州历史文化中心 喜迎泰斗级学术顾问

饶公签字“同意 选堂”,选堂是他的字,也是他的雅号。 (朱彩云 摄)

人物名片

饶宗颐,1917年8月9日生于广东潮安(今潮州市湘桥区),一代国学大师。先生治学范畴广博,精通甲骨学、敦煌学、简帛学、考古学、版本目录学、古文字学、宗教史、古音乐史等。2011年7月,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将其于1978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饶宗颐星”。一般民间算法,老人的生日按多增长1岁算,因此9日,为饶公101岁寿诞。

再过几天(8月9日)就是一代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的101岁寿诞。8月2日,他应邀成为泉州历史文化中心最高学术顾问。

记者采访泉州历史文化中心副理事长林英明先生了解到,泉州历史文化中心是由热心地方文化保护的各界人士组成的民间社团,1983年经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同志和福建省政府批准成立。33年来,致力于地方历史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整理、研究,并创办有《泉南文化研究》刊物,陆续出版了不少泉州历史文化丛书。

饶公多次到访福建,追寻古代中国与海外交通的史迹,追寻朱子、柳永、李卓吾、郑成功等文人雅士的故居旧踪,多有咏叹:“千秋嘉会忆鹅湖,吾道从知德不孤。”在他博大精深的学问之中,福建也是他心向往之地。

国学大师饶宗颐(中新)

对福建文史多有研究 且屡发人未发之所见

此次饶公应邀成为泉州历史文化中心最高学术顾问,缘于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第三任理事长孙立川先生的牵线搭桥。

在今年第5期《泉南文化研究》上,孙立川先生曾发表了《千秋嘉会忆鹅湖,吾道从知德不孤──饶宗颐先生对闽南文化考察与研究举隅》,深得各界好评。

孙立川称,1993年移居香港之后,有幸追随饶先生多年,经常得饶公当面指点,并亲身见证了饶公的许多学术成就及身兼数长的艺术硕果,耳提面命。向饶公请教时,常谈及闽南文化。

而在二十卷《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中有“中外交通史”、“潮学”卷及历史、华侨史、宗教语言等篇幅,时见有涉及福建文史研究的文字,再加上饶公出生地潮州,与福建毗邻,潮语与闽南语同属一方言系,文化、习俗上多有关涉,因此,饶公对于福建的文史亦多有研究,且屡发人未发之所见。

文莱发现的华文古碑文(孙灿芬 摄)

关注古代中国海外交通史 为泉州补充极重要史料

饶公对泉州地方史补充了两条极重要的史料。

一是他引《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9期)上载解放后所发现宋碑《兴化军祥应庙记》中的记载:“泉州纲首朱纺,舟往三佛齐国,亦请神之香火,而虔奉之,舟行迅速,无有艰阻,往返曾不朞年,获利百倍……”此文为三佛齐与泉州在南宋初期船舶往来之史实增一例证。

二是一份有关蒲氏在泉州的资料。饶公曾于台湾得见清代魏锡曾的《非见斋碑目稿本》,其中有蒲力目的石香炉题刻,该炉立于泉州承天寺中门外,其铭略云:“泉城县府前保信士蒲力目偕室李二娘仔,与十方檀信,同发诚心……时大元至正丁未年四月吉日,化主实裕。住山实和敬题。”

此碑立于元至正(公元1367)间,这位蒲力目当然是阿拉伯人,他的家室李二娘很可能就是泉州当地人。确实,自宋以降,蒲家等海外番商,客居中国众多,更有恃其财富者,与赵宋皇室结秦晋之好,已是寻常之事。时至今日,泉州城中,尚有阿拉伯血统后裔居住。而入乡随俗,此阿拉伯人也在泉州礼佛,正是泉州方言“拈香随拜”所云。

承天寺中庭外的元代石香炉已不复见,孙立川先生将饶公此条新发现资料寄示寺方,寺志编撰委员会认为十分珍贵。

2015年3月23日,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展览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开幕,图为当地市民参观展览。 (孙灿芬 摄)

考证文莱发现的宋代华文坟碑 将华人到达文莱时间前推了一百年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早有大批阿拉伯人来泉居住,甚或入宦,以宋末元初蒲寿庚最为著名。

1972年5月,文莱博物馆在文莱市爱丁堡桥头路旁一马来人坟山中发现一块华文古碑,上刻:“有宋泉州判院蒲公之墓”。

饶公写下《文莱发现宋代华文坟碑跋》长文,引用大量有关资料详加考证。他认为,文莱华文墓碑“立于蒲寿庚泉州任内,时寿庚尚未降元。”

饶公引用古籍论证,指出通判依宋官制为副知州,又说:“此墓主官衔为泉州判院,其人虽未必是泉州通判,但必是华化的阿拉伯人而且为回教徒,故为蒲姓。”“墓主生前官职是泉州判官,而有墓在文莱,可见其人或先代必兼营海舶,子孙则在文莱。如彼卸官后,尝随舶返勃泥,殁而葬于此,则其长男立墓碑,何以不书其讳……颇疑心这是衣冠冢,即其人殁时仍在泉州,而由留居文莱的后人立墓碑,以垂纪念,亦有可能。”饶公在另一篇文章中指此碑的蒲公乃大食国人(古代指阿拉伯、波斯人)。

周密《癸辛杂志》续集下,记“泉南巨贾……蒲氏之婿,其家富甚,凡有海舶八十艘”,此事在蒲寿庚殁后九年,泉州蒲姓有关系的贾人,尚拥有海舶如是之多。饶公认为,“这位曾任职泉州判院的蒲公,很可能直接来自勃泥,和宋初的蒲亚里一样,惟因入仕于宋,故用华人题墓碑,又因其为回教徒,故葬于马来人的坟山。”

这个推理以大量不可辩驳的史料,坐实了这个文莱人蒲氏墓主人的来历,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的一个重要考证之篇什。对于这块宋碑的历史意义,饶公还撰有《文莱发现宋代华文墓碑的意义》一文。

然而,饶公不满足于实证出其人的研究结论,他进而将之推及到中外交通史的大命题下,且对之提出了新的史料以探讨伊斯兰教究竟何时传入勃泥,与当时的中国佛教又有什么联系?

这块宋代墓碑的发现也改变了文莱的历史,一是将华人到达文莱的时间较前人推定的提早了一百年;二是史学家认为至明时回教势力尚未传入文莱,但饶公指出:“今观华文景定蒲氏墓碑,乃出现于马来人坟山上,可见十三世纪的勃泥,事实应该已有回教徒了。”

泉州学者吴文良生前编撰有《泉州宗教石刻》一书,被公认为是有关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料。但过去仅知碑刻有蒲氏的文献,只有吴著收入的泉州出土的明永乐十五年五月镇抚蒲和日为郑和往西洋忽鲁谟厮诸国所立的碑石。文莱宋碑的发现,时代更在其前数百年。饶公认为,此碑刻可补吴著之缺。

引用大量史料论证 蒲寿庚据泉州以降元实为其兄之谋

关于蒲氏家族,饶公还有另一个考证,是有关蒲寿庚二兄寿宬的生平之考:

蒲寿宬,系出西城,信奉回教,初官右职,咸淳壬申(八年)知梅州。《八闽通志》云:“宋季益、广二王航海至泉州,守臣蒲寿庚据城不纳,皆出其兄寿宬阴谋。寿宬佯着黄冠野服入法石山下(按:今泉州丰泽区东海法石,离后渚港不远),自称处士,而密令寿庚纳款于元。”饶公又引《大明舆地名胜志》之《泉州志胜》来加以佐证蒲寿庚弃宋投元实出于其兄之谋,《泉州志胜》云:“寿宬授知吉州,不赴,劝寿庚据泉州以降元。”

蒲寿庚主泉州时正是宋元之交,他拒宋王而归降元朝是泉州地方史亦是中国历史上一著名事件。饶公引用大量史料,尤其是闽南地方史料来作分析,可见他对闽南历史娴熟于心,信手拈来,论据充分。

此外,他以大量史料指出,唐宋时,勃泥(即文莱)及三佛斋(即今印尼爪哇一带)人多蒲姓,且与华屡有交往。

探讨清初闽南戏流行 到处犹闻“哩啰莲”

饶公对闽方言与戏剧关系亦有探讨,上世纪80年代初,饶公应邀去日本京都大学讲学时,在图书馆参观古善本,发现了李卓吾评本《荔镜记》的刊本,如获至宝。《荔镜记》即福建梨园戏的《陈三五娘》,描写的就是一对来自泉州与潮州的才子佳人相爱而私奔的古代爱情故事,此剧至今仍是福建梨园戏实验剧团长演不衰的剧目,为泉州民众所喜闻乐见。

饶公还就潮州话中的“加罗”、“加哩啰”和“加哩莲啰”与明朝戏曲中的神咒在众人合唱时的“啰哩莲”联系起来考证。他引大量的材料来分析,在自宋代以来历代文人笔下说及唱戏时都有类似同音的三个字——“啰哩莲”一语,泉州人在使用方言也常引唱戏时的“嗦啰莲啦”。饶公举证指出:清初闽南戏颇为流行,因此到处犹闻“哩啰莲”之声。

曹雪芹的先祖曹寅曾将其讥笑为蛇语。为什么呢?因为“闽”字在字形上表示门内有“虫”,从蛇,因此闽话也就变成“蛇语”。他有诗云:“摘耳犹闻啰哩莲”(曹寅《楝亭诗钞·听闽乐》),足见南戏北伐,也在北方流行起来。(记者 朱彩云)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