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桥见40年|从广州到珠海要走七小时?!自从有了这批桥,事情开始变了


日夜为生活奔忙,

很少停下脚步欣赏身边的风景;

走过那么多桥那么多路,

早已习以为常忽略了它们的美。

可曾想象,

那些没有桥的日子……

适逢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40年众志成城,

40年砥砺奋进,

广东桥梁建设“摸着石头过河”的一个个创举,

日新月异的发展,

给经济社会带来了深刻变化,

从今日开始,“桥见未来”南方号将推出“桥见40年”栏目,

回顾广东桥梁的辉煌历史,

激发新时代广东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新动力。


在祖国最南端的广东

江河密布,河汊纵横。

改革开放之初,

渡轮曾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当年,洛溪大桥没建成时,过河的车辆都得用船摆渡,费时费力。何洪伟摄

从广州到深圳要过两个渡口,从广州到珠海要过渡四次。

在改革开放初期,日渐繁忙的广深、广珠公路的渡口上,车龙常见,有时就要几个小时。

容奇大桥建设前,在容奇港过海都要乘坐渡船。

短短137.6公里的广珠线,行车时间竟达六七个小时。

1983年全省省管国省道上的公路渡口就有60处,将全省仅有的13条公路干线分为无数小段。

严重滞后的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与现实同样严峻的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而这个问题不仅是广东的问题,而是那个时代交通行业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广东历来是培育新生事物的热土,根植于这块热土上面的广东交通公路部门在“敢为人先”方面毫不逊色。

改革开放后,不少外商对投资公路建设有兴趣,但他们的前提条件是能收回投资,并能得到一定的投资回报。

广东公路决策者们根据这一情况,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大胆探索,1981年率先提出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设想,在全国开创了以桥养桥、以路养路的先河。

1981年年初,省交通厅与港澳知名人士柯正平、何贤、霍英东、何鸿燊就这个设想商谈,双方一拍即合。

1983年11月21日,广东省府办公厅粤办函[1983]2974号文正式批准,原则同意国道107广珠线三洪奇、容奇、细滘、沙口四座大桥和广深线上的中堂、江南两座大桥征收机动车过桥费。

正在建设的容奇大桥。

这是全省、也是全国第一个由省政府正式批准过桥收费的政策性文件。

1983年5月,广深公路中堂大桥建成通车,1984年1月1日开始机动车过桥收费,在全国设立了第一个路桥收费站。

随后,广珠公路上的三洪奇、细滘、沙口、容奇四座大桥相继完工,并开始实施过桥收费,从此拉开了“过桥收费”的序幕。

广东省各地的做法在全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引起了积极反响,也得到了中央有关部委领导的高度关注,他们纷纷对广东省的做法进行了调研和论证,行业内全国各地纷纷学习。

同时,不同行业也纷纷效仿。

“以桥养桥”、“以路养路”政策在广东基础设施建设各个领域被逐步推广为“以电养电”、“以港养港”、“以通信办通信”等各项政策,为广东省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外资和筹集社会闲散资金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在提高各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等方面获得巨大的成功。

2005年,经省政府批准,韶赣高速成为我省首个政府还贷高速公路项目,对“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南方印记】

广深公路中堂大桥正式动工   

见报日期:1981年1月5日

本报讯  公路中堂大桥基础工程最近正式动工。

中堂大桥是广(州)深(圳)公路的主要桥梁之一。全长五百二十二米、宽十二米。建成通车以后,对提高来往广深线车辆的运输效率,发展我省对外经济有着重要意义。大桥由省交通厅科研、设计、施工等单位协同,采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型梁多点曲线顶推法进行施工。这种施工方法,目前在国内比较先进,可为国家节省投资费用。

为了抢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大桥建设者们目前正轮班作业,日夜奋战在大桥工地上。

四桥巍峨壮观 全线畅通  容奇大桥昨举行隆重通车典礼

见报日期:1984年11月26日 

本报讯(记者何少英、通讯员余月华)昨日上午,广珠公路容奇大桥上彩旗招展,锣鼓喧天,广珠公路改建工程指挥部在此举行隆重的通车典礼。至此,广珠公路全线畅通。

任仲夷、刘田夫、李建安、曾定石、刘俊杰等领导,省、广州市、佛山市、珠海市、中山市和顺德县各有关方面代表,以及港澳知名人士柯正平、叶锋、霍英东、马万祺、何鸿燊、陶开裕等近一千人参加了大桥剪彩仪式。交通部发来了贺信。

容奇大桥全长一千零二十三点八六米,是我省目前最长最高最壮观的公路桥梁,也是广珠公路改造首期工程中的最后项目。

在昨天的剪彩仪式上,任仲夷、刘俊杰和港澳知名人士霍英东先生讲了话,热烈祝贺广珠公路四座桥(三洪奇、容奇、细滘、沙口)先后建成通车。并指出,这是我省交通发展史上很有意义的一件大事。

【记者】袁佩如 

【实习生】李金萍

继续关注“桥见40年”专题,请点击最上方“订阅”。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