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

【我的座右铭】“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骑驴找马 绝不等待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 2015年08月07日 15:06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是我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从1958年受命带领团队研发核潜艇起,他隐姓埋名30年,直到研发成功。如今耄耋之年再回首,黄老感慨,在当年极其简陋和困难的条件下,核潜艇能够研制成功,得益于一种精神:“骑驴找马,绝不等待”。而这句话,也是黄老一生的座右铭。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认为“骑驴找马,绝不等待”很好地概括了核潜艇的研制工作。在整个工作生涯中,自己和同事们是骑驴找马走过来了。黄旭华表示,当时的科研工作里没有一样是达到条件上的成熟;科研道路也不是平平坦坦的,而是障碍重重的。没有条件科研人员怎么办,没有条件就骑驴找马。黄旭华还补充说:“再没有条件最了不起我就迈开双腿,争取实现,而且积累经验。”

  如今,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国家,但在1958年黄旭华刚刚接到研制任务的时候,他连核潜艇长什么样都不清楚。以中国当时的条件研究战略导弹核潜艇是困难重重:首先,当时中国科研人员没有相关知识储备,核潜艇到底是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其次,中国也没有相关领域科研人才;再次,没有战略核潜艇的参考资料;最后,也没有相关专家来帮研究人员指点迷津,完全依靠科研人员独立刻苦钻研的不懈努力。

  那时候,中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连生产一辆拖拉机都困难。而黄旭华他们接到的任务居然是研制战略导弹核潜艇,这要求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作为支撑。黄旭华等一众科研人员不得不等待着时机成熟,他们不知道要等待多久。然而,任务却不能耽误。经过反复地研究,他们仍找到一条大家共同认可的出路:骑驴找马——没有相应条件怎么办,驴比马走得慢,土法骑驴上路,一边走一边创造条件,什么时候找到马再换马。

  这项国家任务,从全国选拔了29个人组成了最初的科研团队,黄旭华是主要负责人之一。特殊的使命,让这些年轻的科学家背井离乡,开始了艰苦的征程。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个难题,是成千上万的运算数据。

  那时美国已经开始使用第一代计算机,而中国科学家用的是算盘、计算尺和稿纸。靠着这些简陋的工具,黄旭华等老一辈科研人员依旧克服困难,算出了设计核潜艇所需数据。黄旭华回忆,一般来说,当时一个数字组织一帮人日夜算,都要算几个礼拜。为了对比验算,必须分两组人算,两组算出结果差不多一样,就比较可信了。如果一组算出结果是三,另一组结果得五,则必有一组错,或者两组皆错,那么必须全部作废,从头再来。

科研工作人员用算盘和稿纸计算所需数据

科研工作人员用算盘、计算尺和稿纸计算所需数据

1968年核潜艇开工建造

1968年核潜艇开工建造

  上图这张照片拍摄于1968年,这一年,核潜艇终于开工建造。

  当年科学家们组装核潜艇的材料很宝贵,不能有丁点儿浪费,严谨的黄旭华等老一辈科研人员为保证设计数据正确无误,决定在正式开工组装之前,先组装一个木头模型,用来验证数据。黄旭华表示,最后他们搞了个1:1的模型,所有的设备按照设计既定位置来搞,造出一百多米长木头核潜艇。

科研人员制作并组装木头模型

科研人员制作并组装木头模型

  潜艇要成功下水,其重量绝对不能超标。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老一辈科研人员不得不选择土办法:用磅秤。“计算出的譬如说4000吨,我装的东西,整个船的重量也要是4000吨,”黄老说道,“我们有土办法,什么土办法?在船台入口的地方,放了一个磅秤,凡是要拿进船台的都过秤,都登记好、记录好。”

船台称重的“土办法”磅秤

当年放置于船台称重的“土办法”磅秤

  靠着这些骑驴找马的土办法,1970年,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中国也由此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黄旭华还收藏着一张当时核潜艇的小照片。

黄旭华收藏的第一代核潜艇小照片

黄旭华收藏的第一代核潜艇小照片

  在黄旭华的办公室里,摆着两种模型,一种是他们最初研制成功的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另一种是能够发射导弹的战略导弹核潜艇。黄旭华向记者展示了第二种能发射导弹的战略核潜艇的模型,相较于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第二种战略导弹核潜艇增加了导弹舱。

  一个小小的导弹舱,技术难度却是从前的好几倍。增加导弹舱,最难的是怎样能让导弹舱在水下既平稳又精准地发射导弹。

  黄旭华表示,美国当时的解决办法是在里面装一个65吨重的大陀螺,利用大陀螺旋转,把导弹艇稳定下来。以当时的条件,中国根本无法生产出65吨大陀螺,更找不到替代品。如果说,以前是“骑驴找马”,那么这一次连驴也找不到了。

  黄旭华们并不气馁,如果连驴也找不到,那就迈开双腿上路,绝不等待。即使没有先进的试验设备,依靠简陋的试验依然也能得出可靠的结论,然后黄旭华们就大胆去干。

  黄旭华和同事们采取的是最原始的办法,他们利用力学原理,在操作面和潜艇构造上想办法,反复试验后,1985年,核潜艇开始在水下试射导弹,然而始料不及的是,这一次发射失败了。

  黄旭华夫人李世英回忆这段压抑茫然的时期说:“这个时候他压力是相当大的,虽然他不可能打电话跟我说,在事后他回来以后跟我讲过当时他压力真是大啊,怎么办,怎么找也找不出问题来。”

  在攻关压力最大的时候,黄旭华的二哥去世了,家人的抱怨传到了他耳中。黄旭华的弟弟妹妹们难以理解,认为三哥(黄旭华)大学一出去,就不认家了,连父母也不要了。

  出于保密的需要,在研制核潜艇的几十年里,黄旭华一直隐姓埋名,没有回过老家,他的父亲直到去世也不知道儿子是干什么工作的。黄旭华并无怨言,他认为自己做到了父亲的期望:“我父亲病重、死亡,我都没有回去。我夫人讲,你回不去,你会后悔一辈子的,家里的人也会埋怨你一辈子,我说没有办法,我回不去。按照我父亲讲,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他讲了这句话,我相信我是尽孝了的。”

黄旭华父亲: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黄旭华父亲: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这次二哥去世,黄旭华同样没能回去送葬。在带领团队继续攻关的时候,文汇月刊上刊登了一篇2万字的报告文学,隐晦地介绍了几年前他们研制第一代核潜艇的事。黄旭华把这本杂志寄给了远在广东老家的亲人,并给母亲附上了一张字条,上书“如果儿子在事业上有一点成就的话,母亲的爱和影响是重要的。”

  黄旭华的母亲收到杂志和字条后,把黄旭华的弟妹们叫进来,语重心长地讲了一句话:三哥的事,大家要理解,要谅解。这句话传到黄旭华的耳朵里,他哭了,心里边的三十年的负重也卸了下来,百感交集。

黄旭华寄回家的《文汇》杂志

  家人的理解让黄旭华再次有了动力,在经过反复论证后,1988年4月,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深潜试验开始。核潜艇开始一米一米的下潜,艇壳承受着巨大的水压,咔咔作响。终于,在设计要求的深处潜艇一切完好,一张照片记录下了试验成功后他兴奋奔跑的一瞬间。同年9月,水下导弹开始发射。作为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的黄旭华自然也到了现场。导弹一打,他就目不转睛地注视弹的飞行轨迹跟计算预测的轨迹是否一致,当看到轨迹完全一致时,黄旭华高兴得跳了起来。北京方面也马上给在场试射的科研人员打电话:“祝贺你们,你们打的比陆上打得还要准。”肯定了科研人员们艰苦努力。

潜艇下潜试验成功后的黄旭华

潜艇下潜试验成功后的黄旭华

  这一刻意味着,中国的战略导弹核潜艇可以真正投入实战使用,黄旭华和同事们的国家任务终于成功完成了。这一天,距离最初接到任务,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十年!黄旭华回忆整个研制任务感慨万千:“三十年,我也算是给自己有个了结吧。我还给自己留了一首诗,最后两句话是‘苦战攻坚两鬓白,犹有余勇再建功’。”

  黄旭华女儿黄燕妮谈到父亲时,认为父亲黄旭华就像一棵松柏,坚强,意志坚定,认准的道路就一定走下去,绝对不会半途而废。黄旭华本人却更多关注到后辈科研人员艰苦奋斗精神的继承发扬,他勉励道:“不仅是我坚持,我希望我们的后边的人,没有条件骑驴找马,连驴找不到,迈开双腿也得上去,得有这个勇气。”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