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文学之路 展现名家风采

广东省作家协会著名作家影像摄制组专访两位揭阳作家
  • 2021年05月17日
  • 作者:黄丽丽 蔡烨华
  • 来源:揭阳日报

近日,专业作家高小莉带队的广东省作家协会著名作家影像摄制组一行4人到揭阳,先后到揭西和榕城对蔡高暖、孙淑彦两位作家进行专访拍摄,以口述的形式记录他们的文学之路。

据悉,去年7月以来,广东作协认真贯彻落实中国作家协会关于开展著名作家影像拍摄的工作部署,本着“挽救人文资料、挖掘历史记忆、展现名家风采、树立文化品牌”的宗旨,启动开展广东文学名家影像资料拍摄工作。计划至今年年底,拍摄200位68岁以上的中国作协会员影像资料,揭阳的蔡高暖、孙淑彦被确定为此次的访谈拍摄对象。访谈内容涵盖个人简介、创作历程、主要作品、写作心得、文学观点、文坛故事等,摄制影像资料将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广东文学馆保存,以做后期延展、剪辑、制作。

记者了解到,每位作家的访谈拍摄时间大约3个小时,由高小莉进行专访。蔡高暖、孙淑彦两位作家翔实地讲述了自己文学创作道路成名作代表作、文学创作经验总结,以及广东文学研究的意见和建议等,让广大读者对其文学创作生涯有一定的认识。蔡高暖的文学之路从参军开始,因为在部队接触了大量的报纸和书籍,由此爱上阅读、写作,并开始发表作品。从创作诗歌、山歌剧到广播剧等,再创作小说、散文,后来更效仿古代莆松龄,深入民间四处搜集民间故事,编辑出版《广东民间故事全书·揭西卷》。从一名基层的业余作者到加入中国作协,蔡高暖走过了一条漫长崎岖,但又深刻温馨的文学之路;孙淑彦详述其丰富多彩的写作经历,从创作历史小说、戏剧话剧、电视连续剧等,到目录学专著《揭阳书目叙录》、年谱《丁日昌》《曾习经》《孙莘老年谱》等数十部作品集,由此走上“作家——学者——传统文化人”这写作道路。写作道路的求知探索,令其对写作颇具心得,认为“多读、多写、多想”,并以实例畅谈“想”的重要性,生动诠释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良师益友更是对作家写作道路起关键作用。访谈中作家忆述饶宗颐、蔡起贤、莫仲予、郑逸梅等学者,对其写作道路的熏陶、指导和鼓励。

访谈作家简介

蔡高暖,1943年出生,1980年加入中国作协广东分会,1994年加入广东省戏剧家协会,201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有多部作品在全国、省、市获奖。出版有《发廊妹》《赌棍与他的婆娘们》《怀乡阁》《如岳传奇》等10余部专著。创设“揭西籍文学艺术家著作阅览室”,并编辑出版《广东民间故事全书·揭西卷》。

孙淑彦,1951年出生。1999年加入广东省作家协会。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写历史小说,八十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之后,写戏剧,写散文,写历史人物传。后又创作书画并撰写书画理论研究。出版专著70多部(包括散文、史学、诗歌、潮学研究、艺术理论等各种体裁),担任选编和主编40多部。有一些获各种奖。精选结集有《孙淑彦文字集》十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