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预告:吴天保艺术回顾展 吴天保艺术回顾展

景德镇陶瓷大学  |  2021-08-30

吴天保艺术回顾展1939-2000》


展览地点:深圳画院美术馆

开幕式、作品捐赠仪式及座谈会时间:

2021年9月11日15:00


艺术顾问:梁宇、傅维安、董小明

策  展 人:吕品昌、杨剑平

学术主持:孙振华、夏和兴

艺术总监:蒋志强、许正龙

展览总监:吴君、杨晓洋、陈贞、梁冰

展览设计:  谢卉

策展助理:  柴鑫萌

媒体统筹:  张流鑫

展   务:  任四四、王文科

影像视效:  冯世光、毛颖、木帆

文献整理: 吴川、吴帆、吴明


主办单位

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景德镇陶瓷大学


学术支持

中国雕塑学会


承办单位

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陶艺委员会


媒体支持

光明日报、央广网、人民艺术网、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南方都市报、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雕塑头条、艺术中国


顾问委员会(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则坚、朱广达、刘远长、李茂宗、宋龙飞、杨苏亮、周国桢、顾正明、钱绍武、梁任生、章永浩、傅维安、董小明、熊钢如、颜惠崇


展览委员会(按姓氏笔画排序)

方晓龙、叶丹、邓箭今、卢剑星、孙振华、吕品昌、刘伟平、刘新中、刘建华、任杰、许正龙、李见深、李刚、李召宁、汤重熹、肖颜琴、肖霁虹、罗小平、陆斌、陈天保、杨剑平、杨晓洋、金文伟、郑萍、夏和兴、徐雯、秦璞、高峰、梁冰、曹春生、彭小杭、曾小桦、蒋志强、蒋铁骊、潘映雪


展览介绍


Exhibition to introduce

本次展览是吴天保先生60年艺术生涯的整体呈现。吴天保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在景德镇陶瓷学院求学,后执教近三十载春秋,儒雅谦逊,勤勉善教,为中国的陶瓷艺术创作和陶瓷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吴天保先生的艺术创作与研究中体现出了“作为艺术家的真实”与“艺术为人民”这两点的结合。在本次展览中,从“探索”“研究”“开放”“普及”四大版块呈现了吴天保先生持续、多元的艺术探索。此次回顾展重要的任务之一,是要通过展览具体展示吴天保先生在动物雕塑方面的成就,以及他所进行的创新和尝试。展览虽是个案,但是从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来看极具代表性。

吴天保先生善于在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环境中思考、探索,以自身的努力去达到足以满足和提高人⺠大众审美水平功能的佳作,在美的造化孕育中开拓出了一个崭新的艺术世界。


1987年10月摄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大楼工作室


策展人语

吕品昌 杨剑平


吴天保先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培养的第一代学院派陶瓷雕塑家,对中国现当代陶瓷雕塑艺术教育有筚路蓝缕之功。他成长的时代是中国社会经历大的变革的时代,无论从政治、文化、经济各个方面,在这一个甲子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吴天保先生于新中国开始复兴陶瓷业之初,即1958年,成为景德镇陶瓷学院第一批本科雕塑专业的学生,并于毕业留校之际师承了中国第一代留法动物雕塑家周轻鼎先生,确立动物雕塑方向,时年1962年。他又于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先后受到中国第一代留法雕塑家、工艺美术家郑可先生和中国第二代留俄雕塑家钱绍武先生的影响。他经历十年动荡,在创作的最好年华被下放到基层——景德镇雕塑瓷厂创作研究室工作,并在国家历经重创正值恢复之际全力奋战在高等艺术教育的第一线,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第三代本土雕塑家、陶瓷艺术家。

吴天保先生是一位有扎实基本功,又有非常强的动手能力的创作型和研究型的雕塑家。他传承了法国写实雕塑的传统,注重写生,他主张必须多接触生活、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强调基本功训练和在写实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变形、抽象的重要性;同时,他又突破传统陶瓷材料在制作工艺上对造型的束缚,使陶瓷雕塑在实体、虚体和空间之间巧妙地达到平衡,并将形式语言的美学思想巧妙地融入陶瓷雕塑创作中,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他就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语言,拓展了20世纪陶瓷雕塑多元的审美视野,创造出了中国现当代陶瓷雕塑的经典样式。正如他所言:“所有创作都是在向造化学习的基础上,写实不是简单的重复,不是粗糙的模仿,写实是在自然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它旨在创造出一个更完美的崭新世界。”

作为教育家,吴天保先生在陶瓷雕塑教学上非常强调陶瓷工艺制作学习与实践的重要性,他邀请工厂的老师傅进入课堂,手把手教学生拉坯、翻模复制工艺;他要求因物施釉,强调色釉与陶瓷雕塑本体的关联性;他主张陶瓷艺术创作应满足大众需求与审美,对大众美学教育应有责任和担当,强调循序渐进、雅俗共赏的思想;他重视艺术与市场的关系,主张陶瓷雕塑产品应根据企业和市场需求,合理设计产品的工艺,做到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进行最佳表达。他经常利用假期深入全国各大名窑产区为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致力于提高陶瓷行业美术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艺术修养;同时,他还在浙江龙泉、河南禹县、广东石湾、江苏宜兴、山东淄博和湖南醴陵等地调研,充分利用各古窑的原料(粗陶、细瓷)和色釉,运用当地传统陶瓷工艺,烧制了一批极具现代主义风格的陶瓷雕塑创新作品,为中国陶瓷产区与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作为学者,吴天保先生的内在修养是随意的、自然而然地渗透出来的,他是个有操守,又有所不为的人,有大局观和奉献精神。在他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寻觅人类共同的美的观念、美的形象,去不断提高人们共同的审美能力、意识和修养,这是一件十分艰巨的工作,这要比单纯地抒发个人情感难得多。”

文化是一种渗透在骨子里的教养,正是这种教养和才气赋予了吴天保先生的作品以灵性,显得很高级,即便是在几十年以后的今天来看,亦是如此。

《吴天保艺术回顾展1939-2000》将展出先生百余件陶瓷雕塑作品、创作手稿等重要文献,以纪念他为中国现当代陶瓷雕塑、美术教育及陶瓷雕塑产业发展做出的贡献。 


作品赏析

Art appreciation

《山猫》1973年,景德镇,高温色釉瓷

130mmx65mmx180mm 上海博物馆收藏


《梅花鹿》1974年,景德镇,高温红结晶釉3#瓷

140mmx100mmx200mm 上海博物馆收藏


《运动员系列》1972年,景德镇,高温色釉瓷

500mmx80mmx200mm 国家体委收藏并作为国礼


《东方雄狮》1975年,景德镇,石膏教具

700mmx220mmx400mm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30周年而创作,1993年铸铜


《猞猁》1983年,宜兴,花釉陶瓷, 370mmx100mmx150mm 

获 《江西省首届雕塑展评奖》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狮子家族》1984年,景德镇,紫砂

580mmx200mmx180mm 香港三联书店收藏

2019年铸铜


《坎坷》1988年,景德镇,粗陶&瓷

210mmx100mmx130mm 

受邀参加《中国传统陶艺及现代陶艺研讨会》联展


《时装·黑珍珠4号》1988年,宜兴,花釉陶瓷

220mmx100mmx450mm 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大气》1989年,禹县,天蓝红斑釉,钧瓷

150mmx100mmx350mm 

日本美浓《第二届国际陶艺讲评会》组委会收藏

《时装系列》1990年,宜兴,紫砂

150mmx80mmx300mmx12

获首届“瓷都景德镇杯”国际陶瓷精品大奖赛《创作奖》

组委会收藏


《猞猁》1991年,深圳,紫砂,290mmx80mmx210mm 


《睡狮》1996年,深圳,紫砂,240mmx150mmx90mm


编辑 | 易欣媛

来源 |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公众号

审核|计颖 曹远亮 姚梦嫄

责任编辑:曹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