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刘斯奋:广东文化造就了我


来源:信息时报

人参与 评论

刘斯奋在广东文化界是个传奇式的人物,曾担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后任职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画院院长,其长篇小说《白门柳》获茅盾文学奖,其绘画被认为具有当代文人画的鲜明面貌,山水画创作彰显其独有的笔触风格。在文化管理、文学创作、书画艺术、学术研究等多个领域,刘斯奋的腾挪自如无法不让人注目,作为当代广东文化界具有独特成就的大家,他对广东文化的内涵有着深刻的解读,对当代文明的发展有着敏锐的前瞻。

《不凋》(局部) 138cm×700cm,2007

《静夜》 68cm×46cm,2011

刘斯奋

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白岚 冯钰

实习生 陈宇强

刘斯奋在广东文化界是个传奇式的人物,曾担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后任职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画院院长,其长篇小说《白门柳》获茅盾文学奖,其绘画被认为具有当代文人画的鲜明面貌,山水画创作彰显其独有的笔触风格。在文化管理、文学创作、书画艺术、学术研究等多个领域,刘斯奋的腾挪自如无法不让人注目,作为当代广东文化界具有独特成就的大家,他对广东文化的内涵有着深刻的解读,对当代文明的发展有着敏锐的前瞻。

3月5日贯通融会——刘斯奋书画诗文艺术展将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这是2014年广东名家在中国美术馆的第一个个展。展览开幕前,信息时报记者对刘斯奋进行了专访。

文化在于积累,不能急功近利

信息时报:刘斯奋艺术研究中心去年底成立了。比较公认的看法是,研究你是研究当代岭南文化很好的一个切入点。你怎么看?

刘斯奋:这个事情的起源是广州市国家档案馆的二期工程中准备成立十个名人馆,他们和我联系,准备帮我立一个馆。我考虑还是成立刘逸生与刘斯奋家族艺文馆。之前文联那边也在发起一个研究中心。这两个结合到一起就这么成立起来了。这个艺术研究中心不仅仅是对我个人小说和绘画及家族文化成就的研究,主要还是希望研究岭南文化可以从此切入,从学术上研究岭南文化的一些特点。

筹集到经费以后,研究中心还要资助一些我们觉得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现在我们也在资助一个陕西的女孩子。这个女孩子看起来其貌不扬,但是一个人去研究汉代华表的阙。华表现在还有残留,她一个人做田野考察,到处走。她已经发现一些古人还没发现过的古阙,整理成了一本书,但是没人愿意出版,我们准备资助她出版。我们就想支持一些这样的项目。现在做公益事业的很多,但是唯独没人关注这些研究者的生存状态。这个就是文化研究的现状,需要多点人来关注。我们支持那些有学术价值的东西,不用像在高校里需要层层审查课题。

信息时报:是的,另外我们知道您在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这块也倾注了很多心力,《岭南画库》现在出了多少种?

刘斯奋:现在出版了八种,已经成稿的、可以复印的有十来种。也有经费的问题。这个项目是比较系统地对本土的画家研究,整理出书,把他们介绍出来。这对岭南文化的挖掘和弘扬也是有意义的。

这个项目在全国恐怕是第一个,其他地方还没有出现过。这个是文化积累的工程,不是急功近利的东西。这种事情也需要人来做。还有一个是《今文选》,把“五四”以后的文章选一些好的出来,这个选集主要是梳理,变成文选,这个文选有十卷,有社科、人文、序跋、论争、品鉴,还有近代的政论文选。还有文言选,就是白话文推广之后的文言文写作状况。

我们做的就是“打通文史哲,沟通诗书画”嘛。刚好这几块我都熟悉一些,也有点号召力。如果不干,就没人会做。

每个人都有潜能,要敢于尝试

信息时报:您是通才式的人物,当下在文化界做到跨界而且跨界的水平都很高的也不多。岭南文化的土壤对您的成长有什么样的影响?

刘斯奋:这个确实和岭南文化有关系。我自己也总结岭南文化几个特点:不拘一格的务实,不定一尊的亲和力,不受一域的进取心。这三个“不”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不拘一格的务实精神”,比如我写小说、画画确实是不拘一格。比如画画,古代传下来很多技术技法,外国人也会有。但是我从来不去跟着某一个技法走。合用的我就拿来用,不合用的我也不会死守着。我画画哪个门派都不像,但都有古代的影子。这就是我采取不拘一格的方法,只要画是成立的、是好的,那就可以。

像古代的皴法,说起来很神秘。但其实一点都不神秘。皴法是古人的素描,他想把石头画成立体。他只是用皴法把石头画得立体而已。那你只要把山画成立体的,不用管他什么皴。当代人接受了西方画法的影响,想把东西画成立体是很容易的事情。古人不一样,所以我们也不要去管是什么皴法。打破这些东西,直追本源,不要受那些门派条条框框的限制。

我写小说也是这样,不受门派的影响。所有办法都可以用,也可以改造,但是要看实践结果怎么样。你这样做出来的东西,个性很强,都是你自己的,跟别人都不太一样。

“不定一尊”,就是广东的文化不像北方一样,有那个老爷子,大家都跟着他,权威性很强。对权威的崇拜和追随,广东没有这样的权威,也不去神话这样的人物。比如孙中山,这么伟大的一个人物,全国都有中山路。但是在广东,没人把孙中山当成神来崇拜,就算在他的家乡中山也没有。

大家都是平等的,你要干,有本事就干出来。但是我不一定要追随你,我找另一块山头又干出来。这也影响了我,我画画写小说,从来也没有权威崇拜的心理。写小说,很多人写到名人,就有所敬畏,怕亵渎了古人。比如柳如是,就把她写成一个才女。但其实她就是一个风尘女子嘛。

写古人是平视的视角,我画画也是这样。有很多的名家,我也不把他当成顶礼膜拜的对象,可以学习、吸取,但是我要另外创作。现代人比古人还要聪明,也可以创造出来,要有这样的胆气。这个也是跟岭南文化“不定一尊”有关系的。

“不守一域”也是这样子。我写小说写了十六年,我就不写了,转身画画去。“守一域”就是继续呆在这里,把这块蛋糕垒得高一点大一点。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来说,一定要有新的东西,重复自己的东西已经没有意思了。所以就学玛丽莲·梦露,在最漂亮的时候离开。给后人留点遗憾,总比江郎才尽好。我对画画有点兴趣,对学术有点兴趣,所以就干别的去了。这是“不守一域”,不在一棵树上吊死。

这三点是岭南文化对我影响很深的,其他地方的人很难说能做到这么洒脱。一个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只不过未尽其才而已。有些人是没有发现到,有些人是不敢去尝试。特别现在工业文明社会,每一行业都分得很碎。比如说画画,就分画国画、油画。国画又分山水画家、人物画家、花鸟画家,你一越界,别人就说你不对头了,失去身份了。小说家只能写小说,如果去画画,别人就说你可疑。还当官,那就更可疑了。

所以现在的社会分工,就把人局限在某一方面。这跟工业社会流水线生产,把每一个环节都定得很细有关系。一个打工妹,在工厂做了几年。做了几年,只学会钉纽扣。但这样子,在工业物质生产来说,效率很快。但是精神生产来说,是很糟糕的事情。现在只有专家,没有大师,就跟分工有关系。这也压抑了很多人的潜能,你做其他事情别人就会说这说那。

再一个,分工严格起来,就吓唬了很多人,不敢去干。我是写小说的,怎么能去画画呢?这就压抑了很多人的潜能,所以要敢于去尝试,去挖掘自己的潜能。

古代文化在中原,近代文化在广东

刘斯奋:我觉得未来的文明会和挖掘潜能比较合拍,工业文明是精细分工,信息时代是更加个性化。你买个东西,比如3D打印,这已经不是批量生产的,而是定制的。在这个情况下,综合的能力就能得到发挥。以前写本小说,要给出版社发稿,层层审查。现在网络小说,往上面一贴就行了。网络时代就给潜力的发挥提供一个平台,以后必定是多方面的发挥。网络小说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挖掘自己。更往下的年轻人,发明一个新东西,并不是为了赚钱获得什么专利,只是提供给大家玩。这样一种心态,新的文明到来之后就会打破工业文明的分工。现在出生的这代年轻人特别聪明,他们是为了下一代文明做准备的。

农业文明时代中国是虎头蛇尾的,长江那边是虎头,过了江就不行了。但是清代以后,京广铁路一建立起来,交通中心就变了。清朝的时候,朝廷里面江西人是个集团来的。广东在近代以后,成为通商口岸,西风东渐之后,文明首先从这里登陆。从那时候起,广东文化才起飞。文明从这里也开始转型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契机,广东这时得天独厚,一下子跑到前面去了。广东出了洪秀全、孙中山、康梁,影响了整个全国。

古代文化在中原,近代文化在广东。看这个文化,要看到不同的质。农业文明是一种文明,工业文明是另一种文明,要用不同的质去衡量。用农业文明的标准来衡量广东,那广东在农业文明时本来就是落后的。如果用工业文明这个新的标准去衡量广东,那新的文化就在这里了。

“古代文化在中原,近代文化在广东”这个观点我是写了文章公开发表的,没人敢反驳我,学界里面是不成问题的。只是世俗观念还没改变,没有用新的文明标准去衡量广东。如果用新的文明去衡量广东,整个人类的进程、文明开放的程度等,广东还走在全国前面的。

当然,这一百年来时间很短,而且大部分时间处于战乱动荡当中。建设时间是很短的,如果要求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造出比农业文明更辉煌的文明,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前途、方向和未来就在这边,这样看问题是很清楚的。

刘斯奋是知识分子型、学者型领导

蔡时英(原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

“刘斯奋是一个知识分子型、学者型的文艺部门的领导者。他掌握文艺工作的一般规律和宏观规律,并通晓许多文艺 门类特有的规律。此外他还掌握一些艺术门类如文学、书法、美术的特殊技巧,像他这样一个既有宏观领导,又有微观指导的领导是难能可贵的,他的特长使他避免了许多前人的局限。他能达到的境界,恐怕后来者要达到殊不容易。”

(2002年语)

标签:书法 白岚 诗书画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